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 > 地图 > 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2024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
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相关栏目
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热门栏目
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推荐
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

(共 221 篇)

  • 1、 《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500字

    小时候我看过有关ufo的电视电影,逼真的科幻效果让我以为电视电影演出的都是真实的,外星人、外星飞行器、外太空就是屏幕上呈现的那样。外太空非常神奇,可怕。我经常在恐惧中看完一部影片,而且几天都忘不了那些可怕的剧情。但是妈妈安慰我,影片上演的情节都是假的,是演员扮演的或者是动画制作出来的,没啥好怕的。我相信了,慢慢回到现实生活中。

    等我看到《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这本书的时候,感觉又不同了。外星人、外星飞行器它们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呢?我带着这个问题读完的这本书。

    书中记录了目击者的亲眼所见、亲身经历。ufo真的在地球上出现过,他们来无影去无踪,留下一些造访地球的证据和一堆地球科学家无法解析的谜团。更让我吃惊的是,书中记录了外星人绑架了许多地球人,像我们实验动物一样来对付我们。读到这些时,我害怕极了,如果外星人绑架我怎么办呢?!还好,ufo都出现在开阔的牧场、军事基地、人迹罕至的冰川、人烟稀少的荒地······

    读完这本书,我相信外星生物是存在的,因为“他们”亲眼所见,书中还记录了发现的外星生物的尸体、残骸。可是没有对外星生物的尸体、残骸的解剖报告,据说这些报告都是军事机密,还没有向民众公布。

    现在,我迫不及待的想快快长大,去解开这些谜团,那时,我也会写本这样的书,更具体更科学的描绘外星生物,让小朋友们不再惊慌害怕。因为,当一切事件以科学依据展现的时候,那才是事实。

  • 2、 《外星任务:他们从来都存在》读后感1000字

  • 3、 《所见》课文读后感

    小学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所见》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所见》课文读后感,更多课文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所见》课文读后感一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一首五言绝句,写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诗的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一句,写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牧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骑黄牛表现了牧童悠闲自在的神态。歌声则表达了牧童愉快的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一句,写牧童行走间,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了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盯住鸣蝉。意欲捕鸣蝉不是写诗人所见,而是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忽然闭口立是写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这句诗抓住牧童刹那间心理发展和动作变化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牧童捕蝉图。

    这是一节古诗课的教学,我认为古诗最重要的是诗趣,诗趣,应该是这篇课文的灵魂所在。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

    《所见》课文读后感二

    这是一首立体生动的诗,写物又写人,留给读诗的人悬念,寥寥数语就描绘出当时的景象,彷佛有一幅画就在读者面前。

    作者袁枚,清代江南才子,诗作多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文章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他的作品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

    《所见》一诗描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的一件小事。全诗用叙述的方式,通过叙述牧童的动作,形象的刻画出了放牛娃天真活泼和率真的神态,充满生活情趣。读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古人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所见》中那个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当他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当他想着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

    《所见》课文读后感三

    《所见》这首古诗,诗均为绝句,诗句内容简洁,语言通俗浅易,用词精准凝炼。内容中情景交融,动静相宜,好比一个个镜头移动交织成两幅行动逼真,清新秀美的夏天美景图。从不同侧面表现夏天的情趣。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而体

  • 4、 让他们平凡地成为他们自己_《芳华》读后感

    让他们平凡地成为他们自己_《芳华》读后感:

    也许对于他们来说,但行好事,本就莫问前程。

    上周看完了冯小刚的《芳华》不过瘾,总感觉整个故事好像被记忆稀释了,尤其是文工团解散那一桥段总觉得有些多余,在回忆青春的主题下好像遮遮掩掩了一些东西,过于暧昧和美好,所以就有点好奇原著到底要讲什么故事,就找了小说《芳华》来读。这本小说原名叫:你触摸了我。很显然这指的是刘峰的那次触摸事件,但也暗指了在排舞时刘峰对小嫚的那次托举。

    刘峰是那个时代的楷模,是雷锋,是标兵,是黑板报上最耀眼的一角。

    他个子不高,说话也实在,做事也谦逊,长相普通,在人堆里不怎么起眼。他手很巧,工匠活铁匠活都做的不错,修过门窗,帮过厨,曾为班长打过一对沙发,也总是不辞劳苦地为文工团的女兵们捎来了一份份来自千里之外的牵挂。他是大伙心中的好人,大伙有什么事都会招呼他来帮忙。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古道热肠的好人,却因为真心喜欢林丁丁,表白时出于激动而抱了她一下,就被告发,被调查人员泼脏水,被拉去批斗,大伙也纷纷墙倒众人推,最后被下放到伐木连,之后上了战场,失去了右臂。

    我有些不明白,给大伙帮忙是真心的,喜欢林丁丁也是真心的,况且也没有过分之举,那为什么对于前者,大伙都觉得乐呵呵的,后者却遭到一脸鄙夷。

    也许在那个任何好事都被无限放大的时代,那个事事要推出个雷锋式榜样的时代,刘峰善良热情的天性以及他的言行恰恰好是篇绝佳的范文,所以就被理所当然的推上神坛。人们齐刷刷地涌向他赞美他,理所当然的敬仰着他的善良,也理所当然的消费他的善良。而当他去追求爱情时,人们不禁困惑了,这样善良单纯的标兵怎么也懂得七情六欲,怎么会和我们这些粗鄙的人们一样也会搂搂抱抱,也会有小资的情趣,这是最要不得的,他怎能会有这样的毛病。那他平时的朴实肯干,憨厚实在岂不是太虚伪了,岂不是表面一套内地里一套,他太辜负大伙的褒奖了,你说这怎么会让人不愤怒。

    这个逻辑好像没错,好像就是他刘峰欺骗了大家。我们怎就该知晓,被选择性看到了那一个乐于助人的刘峰,只是他刘峰的一面。那个太急于炮制出一个完人以完成正直教化目的的时代,为它所选中的这个乐于助人的刘峰垒起高高的领奖台,剔除掉他刘峰其他的真实的方方面面,只留下他的乐于助人的一面,他被抽掉了血肉,像个孤零零的符号,像句空飘飘的口号。这些基于片面而绝对的宣传,注定了这方领奖台是不着地面的,是架设在各类下发的学习文件的文字之中

  • 5、 改写《所见》500字

    一天下午,天气十分炎热,天空连一丝云彩都没有。我穿着一件红衣服,戴着斗笠,光着脚丫,高高兴兴地去放牛。我优哉游哉地骑在老黄牛背上,唱着歌儿,不紧不慢地往前走着,来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林子里。

    太阳光透过树冠洒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光斑。一颗颗柳树摇摆着绿油油的长发,好像在跟着我的歌声翩翩起舞,又好像在为我鼓掌,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呀!

    “知了,知了,知了……”忽然,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知了打断了我的歌声。只见它趴在树干上,屁股翘得老高,大声地狂叫着,叫人好不心烦,连老黄牛也烦躁地甩起了尾巴。我想:今天我一定要抓到你!于是我跨下牛背,向着树干扑了过去。这只知了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早有防备,“呼”地一下飞了起来,停在了一根柳枝上。我恼羞成怒 ,轻轻地走了过去,突然,我加快了脚步,一个弓箭步窜了出去,双手一合,满以为这次胜券在握,得意洋洋地摊开双手,竟然空空如也!原来,这只知了使出了“金蝉脱壳”之法,逃走了。瞧!它在天空中盘旋着,还扭着金色的大脑袋,朝我吐舌头呢!

    我气得吹胡子瞪眼,还想与它大战三百回合。忽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哈哈大笑着从树后走了出来,对我说:“小朋友,你刚才的样子可太有趣了,我已经把你写进诗里啦!”

    说完,他大声吟诵起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6、 非常任务读后感

    非常任务读后感(一)

    我非常喜欢《非常任务》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张品成。讲述的是长征时期的故事。

    我读完《非常任务》后觉得红军中的孩子也非常艰苦,有一次,上面发了苏埃纸钞让那些伢(他们那样叫)去买东西,结果人家不收。因为他们觉得:钱,是,是钱呀,也印了一个人头像呀!只要红军还在就也是钱呀!可是你们一拍屁股走了呢?我们就亏了呀!有一个伢,叫勤有,去买铃铛结果掌柜的不买,勤有盯着他,勤有的坚持让掌柜不得不把货物卖给他的。就这样,他们完成了非常时期的非常任务。

    《非常任务》里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如红军的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等。其中还有很多好词好句,比如好句:他不想走了。他觉得没必要了,因为任家的货架真正空了。现在谁家商铺要是不那么做其后果也是没货!突如其来的抢购之风,增强了这场混乱的严重程度;劳汇丰常常隔街看着对面的那些欢笑与喧嚣。他的笑依然绽放在嘴角。他就是这么一副一成不变的表情,看不出是一种嘲讽还是无奈好词是:喧嚣、喜爱、功用、漫卷、掌声、一成不变、悠闲、世面、镇定等等,这些好词好句让我提高了学习水平,所以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红军以人为本、以民为天是最好的的部队。我还喜欢他们的善良、朴素、节约等等好习惯值得我们学习,这真是一本好书呀!

    非常任务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非常任务》。

    我读完这本书时觉得红军中的孩子非常坚强,非常勇敢,非常艰苦。一次,上面发了苏维埃纸钞让那些伢去买东西。有一个伢,叫勤有,去给他心爱的白马飞儿买铃铛,结果掌柜的看是苏维埃纸钞就不想卖,勤有瞪着他问这不是钱?他说:钱,是,是钱呀,也印了一个人头像呀!只要红军还在就也是钱呀!可是你们一拍屁股走了呢?我们就亏了呀!在勤有的坚持下掌柜的妥协了,他终于给白马飞儿买回了铃铛。有两个伢是孤儿,很小就参加了红军。每天背着跟他们差不多高的枪啃着干粮,有时还饿着肚子去训练,去站岗,去打鬼子。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我们能吃上美食,穿上漂亮的衣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用饿肚子,不用训练,不用打鬼子。是多么幸福啊!并且我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

    非常任务读后感(三)

    读了《非常任务》这本书,我认识了几个小兵:勤有、来本、坛子乌等;还有一匹白马,名叫飞儿。故事里,他们是以红兵的角色呈现在我们眼前。

    我最喜欢的是他们的教官丁伊群,因为他是一位顾全大局、智勇双全的教官。

  • 7、 《我所见的叶圣陶》读后感

    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那时刘延龄兄介绍我到吴淞炮台湾中国公学教书到了那边,他就和我说:叶圣陶也在这儿。我们都念过圣陶的小说,所以他这样告诉我。我好奇地问道:怎样一个人?出乎我的以外,他回答我:一位老先生哩。但是延陵和我去访问圣陶的时候,我觉得他的年龄并不老,只是那朴实的肤色和沉默的风度与我与我们平日所想象的苏州少年文人叶圣陶不甚符合罢了。

    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就这样过去了。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辛辛苦苦的保存着的《晨报》副张,上面有它的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发见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

    通过这一件事,我对叶圣陶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以后啊,我也要向叶圣陶学习学习他朴实、沉默、和易、稳重的性格。

  • 8、 《神秘任务社》读后感

    《神秘任务社》读后感

    1

    沈窈睿 百里路小学

    《神秘任务社》这套书富有超凡想象力,又让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告诉我们一定要勇敢、遇到什么事都要动动脑筋。

    最近,我读了一套超级牛的魔幻小说,这套小说在我们班级里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都在津津有味地讨论书里的情节和人物。

    大家知道这套书叫什么名字吗?对了,就是高培老师的《神秘任务社》。

    《神秘任务社》一共四本,分别是《神秘符号》、《黑暗森林》、《红色铠甲》、《悬空皇宫》。你只要看了第一本,你就再也舍弃不了其他几本书了,非把它们看完不可。

    那我跟我的同学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套书呢?这是因为这套书情节跌宕起伏,想象力非比寻常,里面有很多不可思议,让我大呼过瘾的故事。比如王小萌和他的几个小伙伴,做竹篮滚过银牙泥鳅河,以及王小萌去参加那个特别拉风,特别酷的,又让你笑掉大牙的风筝大赛……

    告诉你们,我最喜欢书中的主人公王小萌啦,你们呢?

    王小萌特别有责任心。他为了救羽民国女王,不顾危险去参加风筝大赛,凭着自己的勇敢、智慧最终打败了所有的参赛者,打开智慧之门……

    他还在黑暗森林里的时候,发现自己被骗了,他没有放弃,也没有抱怨,用自己的毅力和回家的信念,终于为蘑菇村带来了光明。

    王小萌还有一样值得我们学习的事情,那就是遇到危险时不会丢下朋友。记得在《悬空皇宫》这本书里,他们冒险的地方突然崩塌了,并且出现了一头凶狠的巨龙,虽然情况十分危急,但王小萌没有只顾自己逃命,他首先想到的是小伙伴金雯茹的安危,不顾一切冲了过去,跟巨龙恶战了一场。巨龙将建筑都撞碎了,甚至将王小萌困住了,即使是这样,他依然想到的是让其他人先逃出去。这种精神,多值得我们学习啊!

    《神秘任务社》这套书富有超凡想象力,又让我们收获了很多知识。同时告诉我们一定要勇敢、遇到什么事都要动动脑筋。还有,每个孩子都要一个梦想,为这个梦想而努力。

    当然,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精彩的故事,那就跟我一样《神秘任务社》这本神奇的书吧!

    2

    王昕悦 蒲鞋市小学

    《神秘任务社》的王小萌勇敢、机智,值得我学习,我也要做个有梦想的人。期待第二季早日问世,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

    《神秘任务社》是一套魔幻冒险小说。我只要捧起它,就会身临其境,与王小萌他们一起探险。

    在这套书中,我最喜爱的便是《悬空皇宫》了。这本书主要讲了王小萌以及他的同伴完成任务的最后阶段。从最初闯入精灵国,变成了帮助精灵国

  • 9、 观《非凡任务》有感

    观《非凡任务》有感

    荆棘鸟

    《非凡任务》是一部缉毒片,讲述了一名叫林凯的缉毒警察,接到其上司的任务成为了一个卧底,并一步步地来到了金三角遇见了代号为老鹰的毒枭。而十年前,老鹰就是因为那时做卧底的上级致使怀有身孕的老婆死亡,自己也毁了容,所以两人之间展开了一番厮杀。

    坦率说,看介绍说导演是麦兆辉,加上段奕宏、祖峰、黄轩也算得上国内的演技派,我对这部片子多少还是有些期待的。但结果有些令人失望,类似题材的片子,即不能跟去年票房大热的《湄公河行动》相比,比前几年同是缉毒体裁的《毒战》更是差距明显。

    首先,片名很烂,最初我还以为是一部引进的国外三流商业片,后来百度了介绍才知道是麦兆辉和庄文强合作的新片,谈到这对组合不由得让人想到让港片起死回生的《无间道》系列,让我有些期待能在这部电影中看到正邪之间演技的较量,像是《无间道》之中梁朝伟和刘德华之间的较量,或者像《烈日灼心》之中段奕宏和邓超之间的较量,但观后觉得段奕宏所饰演的金三角大毒枭明显把黄轩所饰演的卧底和祖峰所饰演的缉毒队队长压制了。

    其次,片中的有些情节明显感觉经不起推敲,既然是一部围绕着卧底和缉毒展开的影片,深入一下生活是必须的。像影片刚开始,黄轩所饰演的林凯就获得毒贩程毅的信任,但其中的原因让人有些不解。难道就因为人家在你家里亮枪说要和你一起贩毒你就相信他了?后来打扮得像是煤老板,打电话却冷静沉着得像是特工的程毅带着林凯熟悉自己的地盘,而林凯面带笑容,客气地与人握手让我感觉他只是来旅游的,而不是来贩毒的。

    当然,分析了这么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更多可能是因为类似的片子看多了,有些吹毛求疵。其实整部片子还是不错的,像后半场近25分钟的打斗戏还是满紧张的,有些《湄公河行动》后半场的影子。

    下面码点与影片相关又不相关的内容。刚刚过去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也是禁止药物滥用和非法贩运国际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医学专用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上,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人类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中国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禁毒工作,但根据官方的表述,禁毒形势仍然严峻,毒品犯罪数量居高不下,禁毒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根据公开的信息,毗邻著名的金三角的云南省,20

  • 10、 改写《所见》作文11篇

    经过读后感大全编辑长期的筛选和精心编辑我们呈现了最新的“改写《所见》作文”,作文是将心中情感转化为文字的过程,写作文是一种能够让人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的活动。一篇好的作文只有通过刻苦练习才能写出来,大家是不是对作文的书写感到困扰?

    改写《所见》作文 篇1

    春华春柳满小径,青苔碧草围路聚。李、孟同去黄鹤楼,可怜此分别。

    阳春三月,柳树梳起了碧绿的长辫子,小草换上了绿绿的夹克衫,小燕子穿着黑亮的燕尾服,它们都欢快的要去参加春天举办的晚会呢!

    可是,它们不知道,在黄鹤楼,两位有名的诗人——李白和孟浩然这一对“长江流水深千尺,不及友情皆可深”的朋友就此要离别了,他们不知道要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才能相逢,相遇。

    “孟弟,我们在下一年重阳节还能再见面吗?还能再一起登山吗?还能在一起品酒吟诗吗?”李白问道。

    “李兄,我也不知道啊!”孟浩然茫然的回答,“这幅我画的《友长青》就送你了,但愿我们的友情永不黄枯!”

    “孟弟,这枝狼毫笔业送给你,但愿你用它,写下更多的名诗佳文。”

    李白和孟浩然边走边说,只待船夫叫了他们三四遍,这才连忙赶去。

    孟浩然上了船,两人挥泪而别。

    船越划越远,李白目送孟浩然的小船直到天水相接的地方便不见踪影,不禁朗声出名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晚上,只有黄鹤楼的仙鹤将李白的情传给了孟浩然;只有长江里的滚滚江水将李白的谊流给了孟浩然;只有热血在李孟二人中激扬。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到达。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4、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

    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

    消失在碧空的尽头,

    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赏析: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

  • 2019-09-23

  • 2019-11-08

  • 2019-11-08

  • 2021-08-24

  • 2023-06-17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1-02

  • 2019-09-23

  • 2019-11-16

  • 2021-09-27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1-04

  • 2019-11-06

  • 2023-01-3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3

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2024外星任务:他们亲眼所见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