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外国作品读后感 > 地图 > 外国作品读后感,2024外国作品读后感范文
外国作品读后感相关栏目
外国作品读后感热门栏目
外国作品读后感推荐
外国作品读后感

(共 2616 篇)

  • 1、 顾城作品读后感(3)篇
    顾城作品精选读后感 第(1)篇

    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对顾城的熟识来自于他的《一代人》里“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遗憾的是,这本书里并未收录这首诗。

    另一个遗憾就是这本书的排版,可能因为是电子版,所以,里面有些章节的排版有问题,下一句的前几个字跟上一句连着,这就阻碍了读者对诗的理解。

    这本书里收录的第一首诗是1968年的,这个时候,诗人12岁,还是个孩子。最后一首是1993年,也是诗人结束生命的那一年。可以说,这本诗集里的诗,贯穿了诗人的整个写诗生涯。

    顾城被叫做“童话诗人”,因为他的诗都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看世界,他的诗大多写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句式简短,语言空灵,意境优美。

    顾城不仅仅是一个诗人,他还是一个画家,而且是合格的。他的诗就是他的画作。

    这本诗集里,我最喜欢的两首分别是《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和《给我逝去的老祖母》。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完美世界,很多孩子选择画出来,顾城也不例外。他在《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就为我们画了一副他的理想世界。

    他说: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他说: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画出笨拙的自由/画下一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

    他还说:我想画下早晨/画下露水所能看见的微笑/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画下想象中/我的爱人/她没有见过阴云/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颜色

    ……

    他还说了好多。可结果呢?

    他没有领到画笔,所以,只能撕碎他心爱的白纸。

    赵雷的《画》跟这首诗异曲同工,为我们描绘了一副不可能存在的理想世界。所有人都想生活在那样的世界,可是,没有人能够生活在那样的世界。

    喜欢《给我逝去的老祖母》,是因为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诗里的场景很寻常,但每一个场景于我而言都是满满的回忆。

    “你用脚擦着地/走来走去/把自己的一切/安放进最小的角落/你仍旧在深夜里洗衣/哼着木盆一样古老的歌谣/用一把断梳子/梳理白发/你仍旧在高兴时/打开一层一层绸布/给我看/已经绝迹的玻璃纽扣/你用一生相信/它们和钻石一样美丽/我仍旧要出去/去玩或者上学”

    ……

    这样的诗句,仿佛让我回到了多年前,看着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我面前走来走去,打开她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绸布,给我看她珍藏的宝贝,那是我叫不上名字的玉石。

    我不懂诗,所以不敢妄下评论。可是,我知道,能打动人的都是好东西。

    这本书里就有,能打动人的,好

  • 2、 读村上春树作品读后感

    读村上春树作品读后感

    文/塘春

    很早就读过村上春树的作品了,大约是在初中的时候,买过他的一本合集,记忆最深的是《再袭面包店》。

    那时候读不太懂村上的文字,只觉得写得很深奥、费解。

    后来再读过他的什么书,现在已经忘记了,只知道他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作家,经典必读的《挪威的森林》就是他写的。

    直到今年春天的时候,终于静下心来读完《挪威的森林》,感慨于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以及灵动的文字,直击人心的表达。

    最近无意中发现一本村上春树的随笔,刚读完第一章便不忍停下,于是把吴军的《大学之路》暂停读完上册,就开始利用每一个空闲时间读村上的这本书。

    这是一本讲跑步的书,在我看来,是一本很好地讲述自律的书。

    说到自律这个词语,真的让人很想抓住拥有,但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地就能获得的一个词啊。

    最近我也在尝试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精神,说白了,就是培养习惯,当你慢慢适应并习惯了一件事,日复一日,自律便产生了。

    我的目标是少上网,而作者村上,是每天坚持长跑,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写作。

    这本随笔我看来并不是简单的散文,有小说的影子,故事高潮是作者参加纽约马拉松比赛,前后穿插一些回忆的、当下发生的、在世界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以及每日坚持跑步的故事。

    村上是突然地在某一天,看着棒球比赛喝着啤酒的时候,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要写一篇小说,于是处女作《且听风吟》便发表了,并获得新人奖,从此决意专职写小说,便把酒店关闭,搬家,一心一意写故事。

    他的成功必有天赋的成分。不过,正如作者做的,天赋有时候是会枯竭的,或者并不是你想有灵感的时候,就能跟自来水似的,就来灵感。

    而要以写作为生,做一个职业小说家,就需要坚持不懈,每天写,每天写,自然也能在灵感消失的时候,靠勤奋来补拙,于是,便能持续不断地有新的作品发表出来,并且通过每天的坚持,积累的经验和写作技巧,对于本身的能力都会大幅度提升,自然在没有天赋的时候,也能写出来高质量的作品。

    勤勉、耐劳、不惜体力这是村上身上最值得学习的东西。

    他说写作是一个体力活,或许是吧,仅用一支笔,就能勾勒出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需要想象力,也需要日复一日地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笔耕不辍。(我还记得去年我写第一个十万字小说的时候,每天在电脑前坐三五个小时,只有手和脑子在动,更新完一天的字数后,总是累的腰酸背痛,还好有金钱的鼓励,得以支撑下去。)

    这样看来,写作是需要体力支撑的,那么坚持运动锻炼身体,

  • 3、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后感

    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真本书你看了吗?是不是觉得非常的有意义的一本书呢?你的感悟是哪些?下面的这篇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读后感一起看看吧!

    近日读了《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这本书是按照文体分类来进行解读的,包括古代诗词、现代诗歌、小说、散文和寓言童话等几个文体,细细读来,感觉作为语文教师,我的文学基础非常浅薄,对于各种文体的分类、特征、区别比较等,只是片面的、简浅的一知半解,拜读过这本书后,觉得非常新鲜,受益匪浅,孙先生的解读视野是高屋建瓴的,用哲学的眼光去审视文本,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文本,给人带来观念、思想和精神上的冲击,文本解读深入而独特,令人耳目一新。

    孙先生在此书中解读的这些名篇,都是先辨别文体,再从不同文体中又派生出不同的小门类,找出它最显著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就像散文要读出这独一篇的味道,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散文的解读切入点和着力点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从古代散文说起,深入解读了散文文体的特征,如阅读古代游记,他提出当以特殊的情趣、独特的性灵为主脉,而不以景物为主干。景物美则美矣,然人所见可略同。略同之景,难以为文;而不同之情与趣,方为文章之灵魂。

    其实,这是古代、现代散文一脉相承的共性,情趣是散文的本质特征之一。在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中,情趣往往是与美感联系在一起的,情趣是美感的驱动力来源,容易激发人的内心情愫,引起共鸣。尹雪曼在《柏林的窗花》中说:缺少情趣,就缺少美感,只有主题具有催发情趣的情况下,在自然或人文的环境中,审美主体才会拥有审美兴致、审美情怀与审美愉悦等一系列美感活动。因此郁达夫说:在船上听雨,在水边看雨的风味,又是一番别样的情趣。《我和祖父的园子》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个趣字。文本中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一段文字朴实无华,并没有优美的辞藻,但是读来可以看出,在萧红的眼里连最普通的植物都是那么的自由,有趣味,因为文字是情趣的载体,在童年,在祖父的园子里,她的心是自由的。

    孙绍

  • 4、 关于熊猫的作品读后感3篇
    关于熊猫的作品读后感3篇

    看《功夫熊猫》有感

    看《功夫熊猫》有感今天,爸爸在网上下载了动画电影《功夫熊猫》,我很高兴,一连看了两遍。这只熊猫很胖很可爱,它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东西,它不开心的时候就会吃桃子,有时候厨房里的桌子啊,碗,柜子它也吃,它在和师傅学功夫的时候也会抢包子吃。

    功夫熊猫最大的梦想就是想成为龙子武士,经过它刻苦的努力最终打败了太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龙之武士。

    看了《功夫熊猫》后,我知道了做事只有相信自己,刻苦努力才能成功。

    《功夫熊猫》读后感

    我放假期间看了《功夫熊猫》这本书,书中讲述了一个超级武林高手————“神龙大侠”的传奇故事。我十分喜欢书里的人物阿宝、功夫大师和俏小龙,因为他们的本领很高,而且很勇敢。我十分喜欢看这本书,我也要学习他们那样,做个勇敢的孩子。我相信:只要肯努力,有信心,一定会成功!

    看《熊猫总动员》有感

    上午,老师一走进教室就说:“今天下午我们去看电影。”我们欢呼雀跃。

    下午,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兴地往电影院走去,走在路上,我在想:到底是看什么电影呢?不自不觉就到了电影院。电影开始了,原来电影的名字叫《熊猫总动员》。电影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熊猫,名字叫潘迪。潘迪因单独出去玩,得知了它们住得地方会有大洪水,于是急忙回去告诉大家。大家不相信,所以不以为是,潘迪只好叫它的一个好朋友,小豹子去恐吓大家,好让大家搬到山的那边,让大家更安全。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搬到山上的一个小山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豹子的妈妈碰巧也在那个小山村里,它看见有许多熊猫,心想:我有一顿大餐了!于是就向熊猫们冲了过去。等它快捉到潘迪的时候,躲藏在暗处的小豹子毫不犹豫的跑了出来说:“妈妈,别伤害我的朋友!”小豹子的妈妈看在小豹子的面子上,带着它离开了小山村。熊猫看着豹子们离开了它们,便想再过一天就返回自已的家乡。

    第二天,它们却再次面临着危险,洪水已经无情的涨到小山村来了,于是它们又开始马不停蹄的赶路,可是潘迪在爬坡的时候一不小心掉到洪水里了,就在大家纷纷向它救援的时候,它已经沉落到水底了,可它为了要拯救整个家族,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抓住了伙伴们的手。它们的新家园在潘迪的手中“建立”了。

    经过了这么多的磨难,潘迪的机智和勇敢拯救整个熊猫家族。我们要向它学习。

  • 5、 科幻作品读后感 6篇
    1.《哈利波特》读后感 初一(5)班 陈雨晴 一个棕色的头发,在鼻梁上驾着一副圆框眼镜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轻轻便能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让你时刻为他的神力所惊喜。他拥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骑上它,使你可以尽情的在空中飞翔。他就是魔法之子——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这本书中,虚幻的事物变成了真实。有巫师、有怪兽、有精灵、也有恶魔。他们分别代表着善与恶。而这个善良的男孩——哈利波特,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从整本书来看,作者是以这个小魔法师的神奇经历为线索,从而表现了孩子与孩子,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真挚感情。还有便是孩子们面对困难时的机智与勇敢,坚持与不退缩,用他们有限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逃过难关。这本书最特别的是记叙了哈利波特,还有他的朋友们,在这个神秘的学院中的点点滴滴。 一切都是那么神奇。在这个神秘的国度里住满了巫师,有老有少。猫头鹰成了他们的信差。报刊可以自己开口朗读。飞天扫帚是交通工具,多的如天上的鸟一样。西洋棋会思考,主人让它们怎么走,它们便听从命令。画像的人是活的,会微笑,会眨眼,有空还会互相串串门。还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奇。怪不得哈利波特可以成为风靡全球的魔法师。我真佩服这本书的作者,竟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而在这本书中,我最佩服的还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面对黑恶势力的勇敢。他们心中始终都有这么一个信念:“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国度,危险时刻都存在,但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面对困难,甚至是恶魔,也没有什么奸怕的。”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啊!每一次一看到这种惊险的关头,都被这种坚定所感动,同时也为有这种神奇经验的孩子捏一把汗。毕竟邪不胜正。那些邪恶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总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神奇,在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神奇的魔法国度。在那里,有一个拥有不可思议能量的男孩——哈利波特。而在我阅读时,也随之掉入一个魔法时空。 2.《三体》读后感 初一(5)班 郑心阳 1967年,文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与此同时,距离地球四光年外的半人马座,一个被人称作“三体”的文明正苦苦挣扎。由于“三体问题”的无解,他们在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的逼迫下,不得不逃离母星。 叶文洁在文革期间失去了父亲和妹妹,母亲背叛家庭。叶文杰因此沦落到大兴安岭。在这里,叶文杰因代人抄写一封信被批判为反动派
  • 6、 作品读后感作文700字2024 汪曾祺作品选读后感

    汪曾祺是个很特殊的作家,他的文章很浅显,乍一看他的意思会容易明白,但是他文章的深层次的意境需要读者一品再品。

    汪曾祺的故乡在江苏的高邮,高邮以它的咸鸭蛋着名,按汪曾祺自己的说法他的老家实在徽州。他的家境很是殷实。

    《我的高邮》是汪曾祺回忆性的散文,书中为我们展现了高邮的风土人情,平实易懂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同时画面中所带有的情感也是最真挚最动人。

    书中的散文最让我感动的是《我的母亲》,汪曾祺描述了三位母亲。一位是她的生母,一位是他第一任的继母,还有一位是他第二任继母。文中集中笔墨刻画了第一任继母的形象,因为她陪伴汪曾祺成长,不是生母更似生母。汪曾祺的母亲在他三岁那年便不幸得了肺病过世了,因为年纪小的缘故他对生母并没有多少的映像,只是透过母亲的画像和母亲养病时所住的小房里面母亲所留下的遗物来回忆过世的母亲。汪曾祺是幸运的,他和他第一任继母很投缘,继母很喜欢他,对他如视己出,每次归宁回家都会抱着他和他同乘一辆黄包车回家;当汪曾祺忍不住大便,弄在了裤子里,继母帮他洗裤子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这份感情恐怕连很多亲妈都是望尘莫及的。文章中汪曾祺并没有多提自己对于继母的感情,他只说我可怜她,也爱她。这是需要多少的付出才会让一个孩子心里明白自己的爱。很不幸,他的继母也死于肺病。第二任继母嫁给汪父的时候,汪曾祺已经十七岁了,所以感情并没有之前的一位来得深厚。但是他依旧很敬重她,因为在汪父最困苦的时候陪伴在他身边的就是她。我想他们之间的亲情过多是一种客气。

    汪曾祺是个细腻的人,他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的细节,他把自己对于故乡高邮的爱幻化为笔下的文字,用质朴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他记忆中的高邮,他所热爱的高邮。他记得高邮的过去同时也喜欢高邮的此刻。

    也许正是因为高邮质朴的民风影响了汪曾祺的笔风,让他的作品接地气,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文艺吧。

  • 7、 王小波作品读后感范文

    王小波的作品读后感范文【一】

    《青铜时代》

    这是王小波的一部作品,在读它之前很期待,因为听说在大学里,男的一定要读王小波的作品,女的一定要读周国平的作品,而老师也说了,王小波的作品很不错,该读一读。于是准备放假时,我借了七本王小波的作品,想知道王小波的作品到底是怎么样的。然而读了《青铜时代》之后,才发现与期待的相距甚远。

    《青铜时代》总共有三部分,分别是《万寿寺》《红拂夜奔》《寻找无双》。回到家至今,我只大概地把它看了一遍。刚开始我看的超慢,花了很多时间看《万寿寺》,一天只看了一点点,看完它花了我一个星期。看时很多时候都是心不在焉的,也看得很吃力,因为有点难读,不是很有趣。由于自己觉得花了太多时间却没有什么效果,到后面那两部只是大略地瞄了一眼,也不知所云。

    但是我发现它们的写作手法很相似,都是两条叙述线索同时进行,一条线索是现实中的生活,另一条是虚构的故事,写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反映现实中的问题,写现实中的生活,是为了使虚构的故事有理有据,显得更真实。同时虚构的故事与现实生活很相似,作者还明确说明了故事中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写照。

    我想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应该与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对写作比较严格吧,不能写太直白地批判社会现实问题,加上作者写作功底高深,于是作者用了这种间接口诛笔伐的方式,批判社会现实问题。

    这部作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色情描写比较多,但我不明白作者为何写那么多色情。

    我想为何很多人都说王小波的作品写得好,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敢于说真话,批判现实中的尖锐矛盾吧。但是由于我只是读了他的一部作品,而且是粗略的浏览,所以本人的观点不全面,没有深度那是必然的,我只是记录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而已。

    王小波的作品读后感范文【二】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喜欢读王小波的杂文,他的作品有的讥诮反讽,有的天马行空,有的激情浪漫,有的让你忍不住爆笑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

    我也向往自由,但我也知道自由只能是我一生的理想,它并不是一条道路尽头等待我们的花园,自由只能是这条道路本身。因此,我只能一生都奔波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平淡的生活着。很多人都特别喜欢王小波那篇着名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内容幽默诙谐,那真是一条与众不同的猪,他可以像山羊似的敏捷,像猫儿似的轻巧,可以不费什么力气就刷新猪界的跳高记录,潇洒地过着貌似快活的生活,可他真的快乐吗?所谓枪打出头鸟,缩

  • 8、 杨红樱作品读后感范文

    【杨红樱作品读后感范文】

    我非常喜欢《杨红樱童话》这本书。作品里常常流贯着浓厚的母爱情感。《杨红樱童话》是杨红樱中短篇童话的一个精选本和典藏版,其中毫无疑问是传承了,如冰心。林格伦作品里的那种温暖和细腻的母爱精神。

    一批年轻的。富有创意的插画家,为这些优美的童话配上了精致的艺术插图,使这本童话选集从文字2024到图画,都呈现着一种美仑美奂的唯美风格。

    《寻找快活林》虽然是一篇幼儿看的一篇文章,但是一篇洋溢着快乐和温暖的气息的童话故事。狐狸先生。狐狸太太,还有小狐狸的神态与性格,都在有趣的对话和独特的细节描述里得到了刻画。这是杨红樱短篇抒情童话的代表作之一。

    让我感动的是《飞蛾圆舞曲》说的是:一只飞蛾很喜欢月亮。有一天,他离开他的家乡,向月亮飞去。当他飞过蝴蝶时,蝴蝶说他是笨蛋。飞蛾跟本不离她。一天一天的过去了,飞蛾老了,有一天,他碰到萤火虫姑娘,把他的事情告诉了萤火虫姑娘,萤火虫姑娘感动了,她要和飞蛾一起去。

    前面,有一条大河,里面有月亮的影子。飞蛾看到了马上飞过去。萤火虫说:那不是月亮。飞蛾不听,向船上的灯光飞去。飞蛾的翅膀不小心碰到了灯光,哧,飞蛾的翅膀被烧着了,飞蛾掉进了河里。萤火虫在那里哭着。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应该相信自己。就算我们被别人,嘲笑,又能怎样?所以我们要学会勇敢。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中外名著读后感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读后感800字2024汇总12篇

  • 9、 莎士比亚作品读后感范文

    莎士比亚作品读后感范文【一】

    这个暑假我在家读了莎士比亚写的悲剧集,莎士比亚确实是位伟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悲喜剧皆有,可以说他的戏剧包含着十分深刻的含义。正如文艺复兴时期其他杰出的作家、艺术家一样,他的创作中充满了对人性的关怀,如诗人一样满怀激情的对白、如哲人一样深邃的思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正是其中的代表。

    悲剧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古希腊时代的剧作家,如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都是以悲剧扬名希腊。一部不朽的《俄底甫斯王》被后人研究了几千年也不能穷尽其中的奥妙,心理学、宗教学、文学都从这部剧作中得到了启发。莎士比亚的悲剧又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他完全可以和古希腊多产的作家相媲美。这些作品就像甘泉一样不可干涸,总能让我们思考生命乃至宇宙的意义。

    我认为悲剧应该具备以下四个元素,无论是哪出悲剧,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这四种基本的元素。第一,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第二,人性的缺点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悲剧。第三,对所谓命运的无可奈何。第四,悲剧人物理想人格的彻底破灭,通常以悲剧人物的死亡而告终。

    《麦克白斯》颇似古希腊悲剧,其中很强调命运对人嘲弄。麦克白斯原本功成名就,可是他却相信三女巫的预言,最终预言一一应验,但是麦克白斯也身败名裂。这让我想起索福克勒斯的《俄底甫斯王》以及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王》,人的举动都受到神的干涉,当然其中也体现着主人公性格的缺陷。

    可是《俄底甫斯王》中几乎没有表现出俄底甫斯王的人格或者是性格带来必然的毁灭,可以说俄底甫斯是一个生性善良的人,当必然的命运来袭却无力逃避。也许悲剧的悲就体现在人的无辜和无助上,悲剧的美表现为主人公的抗争上,虽然看起来是徒劳的。

    《奥塞罗》中明显的悲剧元素就是奥塞罗性格的缺陷,只要是人总会有些嫉妒心的。可是这出戏中的悲剧并不是奥塞罗的性格作祟,也不能归罪于那个蛇蝎心肠的恶汗亚果(我甚至有点喜欢这个敢于剖析自己心理的阴谋家),在戏剧的刚开始我们就能感受到奥塞罗和玳丝德摩娜的爱情注定是个悲剧。玳丝德摩娜并不了解奥塞罗,她喜欢奥塞罗的理由很简单,她喜欢他讲述那些颇具传奇性的经历,一句话她只喜欢一个浪漫的理想。

    当亚果的妻子告诫玳丝德摩娜当心奥塞罗的妒忌的时候,她却说我想他在出生地让阳光把这种气质(妒忌)都吸去了。而奥塞罗有点明白自己的妻子为什么喜欢自己,或者说他对自己妻子的爱本来就不放心,在这种情况下他对玳丝德摩娜又爱又恨又怕。最终,亚

  • 10、 钱钟书作品读后感

    钱钟书作品读后感(一)

    这段时间,一口气读完了钱钟书的围城。觉得书中最经典的句子,莫过如描述婚姻仿佛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的故事背景是1937年抗战初期动荡不安的中国社会,故事中的主人翁方鸿渐的婚姻、爱情、生活、事业就象当时社会环境,处处不如人意。

    但现实生活中,婚姻围城内外在困扰着人们。就说围城内的人们吧,整天抱怨婚姻不幸,老婆别人的好、别人的丈夫才象男人这些思想的人随处可见。更有甚者老婆之外养着二奶、三奶、四奶,特别是有些贪官,情人几十个。

    再说围城外的人们吧,有好多人都想快点冲进城里,可是碍于房呀、车呀、钱呀,不得不望城兴叹,止步于城外。于是乎有些叛逆者,用裸婚来宣泄。可笑的是有的人把11、11光棍节看得非常神圣,大搞相亲会,还打出非诚勿扰的标语;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专门选这天登记结婚,差点把围城的大门挤破。

    总之,《围城》里的方鸿渐也好,现如今的人们也好,对待婚姻要好自为之。

    钱钟书作品读后感(二)

    读完了《围城》,不得不说,这确是一部精彩的、有深度的、不可不读的经典小说。

    在看之前,我除了知道这部经典之作的名字2020和作者外,甚至连主要内容都摸不清楚。因为一种好奇与向往,在书柜前捧起了它。每每去玩几页合上书后,心中便会升起一种挂念,对下一段的内容便会有无限的幻想。就这样怀着始终不变的热忱读完了整本小说。十分诧异的发现小说中的围城竟是指--婚姻。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在当今这个流行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的时代,真没想到早在上世纪中叶,就有一位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伟大的作家,以高雅而幽默的方式提出了这个观点,而非当今这般庸俗。凭借作者对生活细微的观察、丰富的阅历以及深刻的感悟,足以成就一部让人肃然起敬的传世之作。

    整个故事的情节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主人公方鸿渐的一切遭遇--毕业、追求、失恋、任教、结婚无疑不都是在围城内外进进出出,这一切的目的也不过是要阐发结婚就入深陷围城一样。但我想,方鸿渐到底娶的不是自己的意中人,因此婚姻的不美满似乎还可以理解。而钱钟书先生如果让他与心上人唐小芙成为眷属,结婚后再吵架闹翻,那么如果娶了意中人也不过尔尔,结婚后发现自己娶的总不是意中人的围城,会不会更加牢不可破呢?不过,也许作者是偏爱唐小芙的,不愿让她嫁给方鸿渐。尽管这样。其实《围城》还是一样的精彩。

    事实上,这座无形的围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外国作品读后感
外国作品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外国作品读后感,2024外国作品读后感,教您怎么写外国作品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