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童年》读后感20字 > 地图 > 《童年》读后感20字,2024《童年》读后感20字范文大全
《童年》读后感20字相关栏目
《童年》读后感20字热门栏目
《童年》读后感20字推荐
《童年》读后感20字

(共 4802 篇)

  • 童年

    《童年》是前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

    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童年读后感20字2020

    童年读后感20字2020(一)

    今天我看完一本叫《童年》的书!这本书是着名作家高尔基写的书!非常好看!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高尔基回想自己的童年的时候,写出来的著名经典名作!

    《童年》是高尔基的《童年》人生三部曲的第一部。之后两部《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在社会上谋生!以及在思想、学问,社会经验等方面获取进步的过程。人生三部曲又称为自传三部曲,阿廖沙就是高尔基本人的写照!

    我的理解是回顾了每位大人的美好的童年,就像文中所说的主人公:阿廖沙、姥姥、姥爷、母亲、父亲等!!等!!等!!其他主人公。这本书主要写了阿廖沙的一生所有有趣精彩的片段!我觉得非常非常的经典!不愧是着名的作家,还是一名文学巨将呢!

    这本书曾经被着名作家罗曼罗兰和着名作家巴金老爷爷的评价过!我就觉得这部马克西姆高尔基写的文章非常非常顺!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不知道同学们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或者大家是怎么评价这本马克西姆高尔基写的着名文章!

    我打算以后也写这种世界级别的高级名着!大家信不信呀!

    童年读后感20字2020(二)

    读完《童年》这本书后,使我认识到二十世纪俄国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特征,特别是阿廖沙的成长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变化,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的灵魂。

    刚开始读的时候,由于阿廖沙家境的变化便使我也有一种压抑的感觉,阿廖沙幼小的心灵还不懂失去亲人的痛苦,他看到母亲的悲恸只是感到困惑和惊愕。随着他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认识了本不应陌生的姥爷一家人。没有温暖,没有和谐,他看到的是姥爷的暴躁、喜怒无常,舅舅们的粗野自私。在这样一个无情的天地里,只有善良的姥姥给予他关爱和温暖,是姥姥激发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对正义的认识和追求。姥姥是个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好人,她是阿廖沙成长过程中最具影响的人。在那样艰苦且有污浊恶劣的生活中,阿廖沙吸取了姥姥身上的优秀品质,成为一个善良、乐观、正直的人。作者通过人物性格对比的写法,更深刻地说明无论怎样落后与野蛮的社会中,总会有善良、美好的人与事存在,并且所有的丑恶必将被美好所取代。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更确信明天会更好!

  • 2、 读后感20字大全

    篇一:读书心得体会20字

    1《一片树叶的奇迹》读书心得

    我读了《一片树叶的奇迹》后对我感触很大。书中是这样讲述的: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外面看见一棵树,树叶都一片 片地掉下来。病人望着落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落完,我也要 死了。”

    一位老画家知道以后,想了一个办法:用彩笔画了一片树叶挂在树上。这片 树叶永远没有落下来,这个病人居然活了下来。 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个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希望。我们的人生有时也面 临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总会在脚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2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 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 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3《西游记》读书笔记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 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 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 就喜欢上了它.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 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 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4《海底两万里》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其中,我被《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 他们在南极地区航行,在回 来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惊 心动魄的一刻啊!想想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头脑清醒,用智慧战胜了困难。那我呢?我从小到大都很胆小,而且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去战胜它。而《海底两万里》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应该学习他们的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

  • 3、 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篇一:读书心得200字35篇

    1《一片树叶的奇迹》读书心得

    我读了《一片树叶的奇迹》后对我感触很大。

    书中是这样讲述的: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外面看见一棵树,树叶都一片

    片地掉下来。病人望着落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落完,我也要

    死了。”

    一位老画家知道以后,想了一个办法:用彩笔画了一片树叶挂在树上。这片

    树叶永远没有落下来,这个病人居然活了下来。

    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个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希望。我们的人生有时也面

    临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总会

    在脚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

    2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

    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

    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

    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

    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

    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

    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

    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

    净化内心世界.

    3《西游记》读书笔记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

    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

    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

    就喜欢上了它.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

    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

    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

    4《海底两万里》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其中,我被

    《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 他们在南极地区航行,在回

    来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惊

    心动魄的一刻啊!想想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头脑清醒,用智慧战胜了困

    难。那我呢?我从小到大都很胆小,而且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去

    战胜它。而《海底两万里》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应该学

  • 4、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一)

    这几天,读了一篇小说名叫《格列佛游记》,它已清晰的文字2020把我带入一个奇特的意境,以幽默而讽刺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混浊的社会。读完之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当然其中一波三折的剧情,也使我为之心惊肉跳,然而,另我印象深刻的要数主人公在小人国的经历。

    曾经来往繁密,友好的两个国家,不来夫斯古帝国和利里浦特国,受贪婪野心的驱动,导致兵戈相向,发动战争,主人公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受到厚赏。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义而直接拒绝他国国君的无理要求,却让国君无法接受,从此在国君心中种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员暗中中伤主人公,他在国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变为魔鬼,以至与个别朝廷官员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这就如同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时你拒绝满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从前立过大功也绝不能得到宽恕。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二)

    在我家的书柜里,有一本《格列佛游记》,我爱不释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这是一本奇书,因为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少儿读物,同时也是一部富含讽刺的文学杰作,因而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着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命名)。十五岁时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在晚年时,斯威夫特完成了他的不朽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航海家格列佛在四个不同的国度的奇遇:身高不到六英尺的小人国里,臣民吃鸡蛋时先敲开较小的一端,而邻国却先敲开较大的一端,为此两国竟发生了武装冲突;在大人国里,格列佛像鼹鼠般大小,自然被当成了玩物;悬在空中的飞岛国上,人们相貌古怪,想法和做法更是我们难以想象到的;后来,格列佛又来到了马的国度,这个国家被一种称作慧马的具有理性的马统治着。

    我也要向格列佛学习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三)

    这篇游记写出来的,在我脑海呈现出的,是一个浑浊,无情的生活,是过去的生活的缩影!从作者描写隐含的嘲讽和蔑视中,处处体现出抗争精神。而游记反映出来的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也让我明白到在时代进步的背后往往充斥着不幸与荆棘,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是

  • 5、 《看见》读后感 20篇
    过人生沙漠 ——读《看见》有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题记 十年,人生弹指一挥,匆匆如白驹过隙,但于柴静而言,却是浓墨重彩的一段黑白岁月。央视十年的新闻历程,让她“看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她从来知道真实的力量,也自始至终在揭露真相,不是颠倒,而是客观。 “你关心什么?” “我关心新闻里的人。” 挖掘本质,剖析问题,是她让我看清人性复杂,接受事实的一把利刃。吸毒、卖淫、同性恋者、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家暴……每一个字眼都像是凉飕飕的剑刃划过我的脸颊。这些社会普罗大众所关注不到的边缘群体,给我带来诸多震撼和思考,让我明白这个社会不能简单地拿善恶去对比。 人权,是我对走出人生第一步的思考。人权是决定现今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人类不断创造财富,人权平等是最终目标,即“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 男权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女性一次次妥协后换来的多是打击性毁灭,所以现今女权正在强大。但是无论男权还是女权,当今社会追求的不是片面性平等,而是人权平等。 人权平等囊括的,是“人”的权利,不再单纯只是性别平等,还包括种族平等,甚至性取向平等也是应该被尊重的。 社会众人向同性恋群体抱有鄙夷态度,以此为谈资以供消遣。性取向不是明文规定一定是男女才是正常,但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把无知当纯洁,把生育当目的,因此造就同性恋在之前是被称作“患者”。在这个过程中,同性恋群体的人权一部分也被侵害。 所以,人们总简单将人权轻易归类在自由、生存,这是狭隘的。被家暴的小豆拥有生存权,却被丈夫在精神上凌辱,这是被侵犯人权;同性恋群体被医院拒绝医治,甚至践踏尊严,这也是被侵犯人权……我从来不认为人权只是生存权,生存只是前提,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才是人权的目的。 对于人权的思考让我看见了社会上很多现象,让我明白人生不只是井口抬头看见的那片天空,而是辽阔无垠的沙漠,沙漠黄沙飞扑,不留心便会迷了眼,再也走出去。人生沙漠一眼望不到头,但我手里紧握指南针,无论走到哪也始终记得出发的原因,坚定地走下去。 沉默在尖叫 ——《看见》读后感 博罗中学高一(12)班 刘凌蔚 指导老师:朱碧陶 没有过多的修饰,没
  • 6、 红楼梦读后感20字

    篇一: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

    读红楼梦有感2000字

    我觉得中国诗词史上有两句诗有难以描摹的霸气,一句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另一句是杜子美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巧合一样同是以“安”字开头“颜”字结尾,它们却各自代表了中国士人两种境界,出世则旷达不羁、入世则心怀天下。

    李唐几百年以后,在清初,有位伟大的作家用他细腻独特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他眼中的这两种士人,同时渲染出那个君主专制达到鼎盛时期的大悲剧。读尽红楼,只得一世伤。红颜伤逝的背后,便是中国古代士人们悲剧的写照。

    黛玉在大观园中格格不入,可没有人否定她超凡脱俗的才华谈吐和细腻优雅的生活态度;宝钗在大观园中受到老少妯娌的喜爱赞美,她有男子都少有的治家能力,她温婉贤淑,她谦逊怜下,是那个时代女子的典范。如果说黛玉是小家碧玉柔娟风流,宝钗则是大家闺秀的冷艳风骨,一个细声“嫁与东风春不管”,一个韵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无论是出世的黛玉还是入世的宝钗,在这么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时代中,她们都无路可走,无处可逃。

    黛玉隐寓着超凡脱俗的士人们,她代表的是奔波辛劳的徐霞客,是医者仁心的李时珍,他们有不同于世俗之人的理想抱负,又或只为自己而活,不理睬世人的目光,甚至不能被世人所容,但活出了自己的味道,他们的成就也被后世人肯定,可是他们所生之年,必定不会被大众理解,必定有人笑他们痴傻,出世者,不被世所容,怎一个孤寂了得。

    宝钗隐寓着兢兢业业的士人们,她代表的是鞠躬尽瘁的张居正,是心忧天下的王安石,他们把社稷乾坤当成自己的归处,他们为了这个时代,为了这个天下而活,文死忠谏,武征沙场,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是,树大招风,那些嫉妒怨恨他们的人又怎么会少呢,他们用一生之力守护的东西,最终也会破碎、消融在历史中。

    红楼梦以一种毁灭的绚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悲剧不可怕,可怕的是,彻头彻尾而无法避免的悲剧。

    林黛玉是天上的飞鸟,命运却把她牢牢锁在海底,要她眼睁睁地被海底的暗波汹涌吞没,生不逢时不自由,是千万孤高者的写照,他们明明比时代站得更高,却不得不接受这时代的潮流;薛宝钗是海底的游鱼,命运却在她有生之年,一点一点的把她生命中的水抽走,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是千万权谋者的悲哀,他们真挚的热爱自己的时代,他们为之努力过,却无力改变,只得消融。有人说林黛玉尖酸刻

  • 7、 丑小鸭读后感20字2020

    丑小鸭读后感20字2020(一)

    《丑小鸭》这篇童话不仅生动有趣, 而且更可贵的是,它能让每个自卑的孩子对未来充满希望。这篇童话不仅孩子们爱读,成年人也爱读,由于广泛流传,丑小鸭已成为人们身处逆境而不断进娶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我们都是丑小鸭,却有幸在百草大家庭里生活成长,百草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己成长自己的舞台,我们学会了好多养生知识,中医知识,保健知识,使我们成为会员的家人与自己的保健医。我们学会沟通,学会管理,学会组建员工团队与会员团队,学会许多社会会经验在此独挡一面,在百草中学会学习,学习是第一生产力,学会改变自己,为我们更加符合百草更加努力,从而不辜负公司与董事长对我们成长的期望,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成长,长成白天鹅展翅高飞,使门店业绩蒸蒸日上,为百草事业舔砖加瓦!

    丑小鸭读后感20字2020(二)

    我们学过课文《丑小鸭》,那么多人欺负它,它真可怜!不过后来它变成了白天鹅,真是太好了!早几日又读到这个故事,却有了不一样的感慨!

    母爱给了我感慨。因为丑小鸭长得丑,就连它的哥哥姐姐都欺负它。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呢!然而,鸭妈妈却不嫌它丑,真是应证了我们中国的一句古话母不嫌子丑。这让我想起了我们服装市场口子上的一对摆摊的母子儿子三十多岁的样子,但因为患有侏儒症,所以个头就像我们这般大小。而他的一双手则更短小,如同我们平时插在雪娃娃身上的萝卜头。他在街边摆了一个地摊,卖点小玩具,旁边还摆着一个摇摇车。他的身后每天都站着一个高个老人,很黑很瘦,是他妈妈。或许妈妈是怕有人嘲笑他、欺负他吧,所以总是形影不离地陪伴着他的孩子。这就是伟大的母爱!我从鸭妈妈的身上也看到了这种天底下最无私的爱!

    丑小鸭读后感20字2020(三)

    最近,我反复悟读那篇安徒生着名童话《丑小鸭》,读着读着,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一只丑陋的小鸭,不知不觉在这天堂般的牧场诞生了。它浑身的皮毛都是灰的,跟其它小鸭都不大一样,它一出生个头就比其他的小鸭都大一些,却也因此丑陋不堪,经常被哥哥姐姐们欺负,只好悄悄离开了牧场。在沼泽地,它差点被狗咬死;在原野上,它被嘲笑为混饭吃的鸭子;冬天,无家可归,昏迷在冰上;在农夫家,它因为打翻了主人的奶油被孩子们追赶虽然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丑小鸭不卑不亢,一直努力地奋斗着,终于成长为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

  • 8、 散文读后感20篇
    散文读后感

    散文读后感(一):

    有人说,好的散文绚丽的如同璀璨的霞光,清新得像萋萋芳草,纯真得犹如初生婴儿般的吻,深邃得仿佛韵在骨子里的事。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巴金散文集。巴金写的《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带我进入了巴金他心灵深处的那一片深深的爱国情怀,文中开头两段:说了故土对巴金的养育之恩,故土给了巴金的扶持﹑给了巴金的衣食﹑给了巴金的苦乐﹑给了巴金的亲人﹑给了巴金的朋友﹑给了巴金的幸福﹑给了巴金知识后痛苦的源泉写的最后一段话:再见罢,我不幸的乡土哟!我恨你,又不得不爱你。这句话巴金把他的内心世界,说的十分透澈。恨他,是因为要离开他,却不能挽留住;不得不爱他,是因为巴金对故土十分的喜爱。矛盾的心理,不得不让巴金走进痛苦的深渊。

    还比如说:读巴金写的《我的梦》,带我进入他那坚持写文章的理想。巴金他也有放弃的想法:有一个心理在阻挡他前进的理想,在敲击他心中竖立的信念,在关上窗户,迎来放弃的客人,把信念赶走在门外。但是巴金从不受心中的阻拦,把那个阻挡的心理推开;把竖立的信念修的更加坚固;打开窗户,迎来信念的客人,把放弃赶走在门外。为了写出更好的文章,巴金放弃了常人所拥有的:光明﹑爱﹑自由﹑幸福,把这些完美的东西全都抛弃了。而选取了整天在书堆中,勤奋的写文章,为了写出更好的作品,不断的努力、坚持、奋斗、克服我认为巴金他坚持写文章的想法是那么伟大!让我不得不十分敬佩巴金。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不计其数的人也像巴金一样,有着永久不放弃的信念,为了考上好的大学而努力学习,为了找到好的工作而努力奋斗,为了登上高峰而努力坚持,为了心中的梦想去克服困难

    我期望每个人能像巴金一样,有着永不抹灭的信念,去应对生活中困难的事情。

    散文读后感(二):

    朱自清散文读后感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春》、《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之绿》等等佳作名篇数不胜数。每读到朱自清的文章,都会有一种清新典雅,柔顺细腻之情,让人从久违的城市的混沌的空气里摆脱出来,从而让人有一种乡村感,又仿佛有一种原始的,清新的感觉,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春天是我们十分熟悉的季节,但往往又会给人带来焕然一新惊喜的。在描述春天的文章长廊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朱自清写的《春》了。他那栩栩如生、独一无二的语句,像小河的流水般灌溉进我的心里,虽然此刻是冬天,但

  • 9、 老人与海读后感20字

    《老人与海》这本书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做失败者,可是他坚持不懈,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大马林鱼将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再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他用尽了一切手段来反击.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读后感20字【1】

    读完《老人与海》这本书,对老渔夫这种强人硬汉子性格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渔夫面对困难不气馁、遭遇挫折不低头的强人硬汉子性格。

    老人与海读后感20字【2】

    故事中的老渔夫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与鲨鱼殊死搏斗,最终取得胜利。

    虽然鱼被吃完了,但是他的自立、自强、不知什么是失败的强人硬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老人与海读后感20字【3】

    通过这本书,我们在积极赞叹和学习老渔夫这种勇敢顽强、不怕挫折、勇于进取的强人硬汉子性格的同时,从更深层上应该理解孤掌难鸣、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关系。

    老人与海读后感20字【4】

    读了《老人与海》这本书,我感悟到小到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仅需要老渔夫这种强人硬汉子性格,还需要所有人精城团结、万众一心而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老人与海读后感20字【5】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只有像老渔夫那样,我们做任何事情才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集体才能发展壮大,我们民簇才能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老人与海读后感20字【6】

    看了这本书,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位普通而又可敬的老人使我深深的懂得了:做人不应该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

    桑提阿果爷爷的硬骨头精神实在令我佩服.每当我读到爷爷与鲨鱼进行激烈的搏斗时,我的心情不知是要紧张还是要为爷爷担心,可是爷爷,总是保持着乐观的精神去面对一些极大的困难.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每当我遇到了一些困难时,总是觉得很不顺心,觉得很烦,很想逃避现实.再看看人家桑提阿果爷爷,不管遇到任何困难也毫不退缩,而是勇敢地去面对!

    做人也应该这样,不要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要对自己有信心.即使我们遇到重重困难,也绝不应该让它给打倒,

  • 10、 教师20项修炼读后感

    教师20项修炼读后感(一)

    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郭元祥教授的《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盏指示灯一样,眼前顿时一亮。正如作者郭元祥所述,这是一本值得教师朋友一生去读的书:书中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魄力,太多的艺术,值得我们去追逐,去领悟,去反思、去品味。全书从修炼教师形象到精炼教师生活,再到锤炼教师专业三个部分,由外及内,层层剖析,指出了我们教师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的诸多要素。

    慕然回首,从师范毕业至今已有十余年。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忙忙碌碌地走过了一年又一年,确切地说,我是碌碌无为地过了不少年。这些年来,我从未精读过一本教育理论着作,更别说是结交一位教育专家或学者,当然我也很少静下心来细读一些教育方面的专着。如书中所说近几年来,人们总是用一个概念来描述一线教师的教育生活现状,那就是失去了职业的激情,缺失了职业的新鲜刺激,缺乏了职业的理想或梦想,失去多卓越的追求,失去了真我的深刻职业的理解和情感体验。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麻痹、自我迷失、自我放弃的结果,是一种精神萎靡,思想停滞,无无精打采的状态这似乎就是对我的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我该怎么办?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书中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应该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都应该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作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革新,从细节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有郭教授在第一篇修炼教师形象中谈到了教师的微笑身体的教育意义。书中关于教师的微笑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的,教师的微笑,是一盏灯,能照亮暗淡的心灵,驱散学生尚还羞怯的情绪,温暖学生还不够坚定的脚步。书中修炼教师形象中的教师的微笑中有一句话是: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多一点微笑呢?作为老师就更应该懂得微笑,微笑能在我们和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情感交流、心灵感应的桥梁,能使我们的孩子像如饮甘露般快乐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如果我们对学生微笑,生活就对学生微笑,学生也就微笑着面对生活。对每个人多一点微笑,给自己多一点信心,让别人对你多一点信任。我们的一个微笑能为一个孩子开启另一扇通往更高领域的门,我们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1-02

  • 2023-04-18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1-06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2

《童年》读后感20字
《童年》读后感2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童年》读后感20字,《童年》读后感20字大全,《童年》读后感20字2024,更多《童年》读后感2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