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烛读后感20字 > 地图 > 烛读后感20字,2024烛读后感20字范文大全
烛读后感20字相关栏目
烛读后感20字热门栏目
烛读后感20字推荐
烛读后感20字

(共 162 篇)

  • 1、 点亮心烛读后感

    【篇一:《点亮心烛》读后感】

    一个女孩从小练习芭蕾,她的芭蕾生涯几无受挫,欲终生习以芭蕾,她跑去见一芭蕾舞团团长。不料团长却讲出了女孩没有这个条件的话。女孩丧心极了,把舞鞋扔到箱底再也没有穿上。这是一个出自《点亮心烛》的故事。

    或许,有人认为团长太残忍了,她不该否定女孩的艺术天分,导致女孩放弃了梦想,平淡一生,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女孩的遭遇之缘于自身。

    其一,无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女孩自小便喜欢练习芭蕾,对于自我的技艺不自信而还要去追问舞团团长,或许她真的有技艺天分,而且在未来的某天能够一举成名,但这种概率相当低,她不自信。

    其次,不能承受挫折,有人将挫折比喻成成功的入场券,女孩恰巧丢失了入场券。团长否定的话语,只是一个简单的考验,女孩却选择了极端的面对方式---颓废。在自己人生的开端边自我否定。给人生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叉,堵死了道路。可悲!可悲!

    女孩的失败,看似偶然,但实际注定了女孩一失败结局。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志是成功的第一步,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定要相信自我。有遇困难而不败的意志,成功不会遥远。

    【篇二:《点亮心烛》读后感】

    点点烛光,照亮黑夜读《点亮心烛》有感

    在无边无际的漫长的黑夜中,恐怖害怕笼罩在人们的心头。这时,不知是谁在远方点亮了一支蜡烛,虽然只有一丝丝的光明,但他足以驱走人们心中的黑暗,唤起自信和勇敢。接着,将不断有蜡烛被点燃,光明不断向四周扩散,最后整个地球都充满了光明。黑夜已经不是黑夜了,和白天一样明亮。

    点点烛光照亮黑夜。

    在抗击非典的时候,医生和护士就像是军人一般,勇敢无畏地抗战在第一线上。

    每天,护士们都必须冒着可能被传染的危险不断地进出病房,为病人们送去食物,水以及药品。医生们必须每天为病人诊断,看病,观察。医生们和护士们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抗击非典,去挽救生命。期间,有许多医生和护士长时间的持续工作,甚至有人为抗击非典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黑暗的非典中,是医生护士们点燃了自己的心烛,照亮了病人心中的黑暗,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08年的中国灾祸不断,最严重的就是汶川大地震。无数的生命被压在废墟中,发出一声声哀鸣。在地震发生后,武警官兵和解放军部队马上赶赴灾区,无数的志愿者也从四面八方赶赴汶川。官兵们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了,没有丝毫停留,因为在这危急时刻,时间就是生命。无数的生命被救出来。志愿者们教导那些受惊讶的孩

  • 2、 安徒生童话《烛》读后感

    《烛》来源于《安徒生童话》。

    从前有一只粗蜡烛,它总是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它说:“我发出的光比其他光源都要亮,而且我燃的时间也比他们长。”

    牛油烛说:“我只是一根用牛油做的普通烛。”

    星星照着所有的房子,照着富人家也照着穷人家,同样明亮,同样慈祥。

    其实幸福并不在于你是富还是穷,只在于你有一颗善良的心。

    书中的老太太她虽然家富,但这并不是她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来源于他帮助了那个穷人家的男孩子。

  • 3、 《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人身上最有力量的不是拳头,也不是牙齿,我认为是舌头,舌头的力量大无边,烛之武的故事就可以充分的说明这一点。

    《论语》中说:“出使四方,不辱使命。”我国古今有很多类似的例子:齐国晏子头脑机敏,能言善辩;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秦,完璧归赵;更有三国时期蜀国邓芝从容镇定,与吴结盟。也有周总理临危不乱化凶为吉。历数历史上出色的外交官,他无一不是善于言辞的。

    在国与国的交往中,人们总是说:“弱国无外交。”但烛之武仅凭他一人之力颠覆了这个观点。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守城守不住,杀出去,无疑是羊入虎群,此时拯救郑国的唯一方法只有外交。

    烛之武本身与郑伯有私人恩怨,但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入虎穴,面对秦伯,烛之武不卑不亢,陈说利害,这其中没有半句哀求,不仅保全了国家,也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与尊严。他采取的方法是,先表示谦恭,然后说我们郑国,我们郑国已经知道了,先满足了秦伯傲慢的心理。紧接着对秦伯晓之以理,用事实说话,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

    有人曾经说过:“因利益而合在一起的人,也会因为利益而分开。”因此烛之武从三个方面开展:一、消灭了我们对你们秦国没有任何好处。二、不消灭我们郑国对你们秦国有很多好处。三、你和晋国联盟,晋国说话不算数,忘恩负义,吃亏的还是你们秦国。这一番说辞处处站在了秦国的立场上,最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成功瓦解了他们的联盟。于是连老练的政治家秦穆公也顺理成章地心悦诚服,一改初衷。

    这就是古人所说作战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至此我们看到了春秋外交史上一段佳话,领略了烛之武的说明艺术。

    正如孙子兵法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攻城。”烛之武采用了伐交,保全了郑国。如果他不是心系国家,怎么会在危急关头,只身入虎穴呢?又怎么会在秦国霸主面前不卑不亢呢?

  • 4、 读后感20字大全

    篇一:读书心得体会20字

    1《一片树叶的奇迹》读书心得

    我读了《一片树叶的奇迹》后对我感触很大。书中是这样讲述的: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外面看见一棵树,树叶都一片 片地掉下来。病人望着落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落完,我也要 死了。”

    一位老画家知道以后,想了一个办法:用彩笔画了一片树叶挂在树上。这片 树叶永远没有落下来,这个病人居然活了下来。 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个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希望。我们的人生有时也面 临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总会在脚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2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 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 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净化内心世界.

    3《西游记》读书笔记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 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 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 就喜欢上了它.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 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 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4《海底两万里》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其中,我被《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 他们在南极地区航行,在回 来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惊 心动魄的一刻啊!想想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头脑清醒,用智慧战胜了困难。那我呢?我从小到大都很胆小,而且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去战胜它。而《海底两万里》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应该学习他们的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

  • 5、 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一)

    人的身上最有力量的是什么呢?不是拳头,也不是牙齿。我说是舌头,舌头的力量大无边,烛之武的故事就可以充分地证明这一点。

    《论语》中说:出使四方,不辱使命。我国古代有很多外交使节以三寸不烂之舌完成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他们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春秋后期齐国的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大智大勇,完璧归赵;战国时期唐且代表安陵弱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三国时期蜀国的邓芝从容镇定,与吴联盟;汉代的张骞不畏艰险,开拓了丝绸之路;汉代的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名垂青史。历数这些历史上出色的外交官,他们无一不是善于辞令的。

    有人说,弱国无外交,就让我们看看春秋末期的郑国的烛之武是怎样颠覆这个观点的。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守城守不住,杀出去无疑是自杀式进攻,此时此刻,拯救郑国,惟有外交。

    在这个紧急的关头,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只身入虎穴。见到秦伯之后,不卑不亢,只给对方讲道理。各位同学,如果烛之武动之以情,哀求秦伯,请求成为秦的附属国,可以吗?不可以,虽然也可以保全国家,但失去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烛之武这是采用的方法先表示谦卑,说郑国要灭亡,我们郑国已经知道了。这样会满足秦伯的骄傲自满的心理。紧接着烛之武对秦伯晓之以理,用事实说话,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

    烛之武的游说之词包括三个方面,一你秦国消灭了我们对你们秦国没有任何好处。二你不消灭我们对你们秦国有很多的好处。三你和晋国联盟,晋国说话不算数,忘恩负义,吃亏的还是你们秦国。这番说辞处处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最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成功瓦解了他们的联盟。于是连老练的政治家秦穆公也顺理成章的心悦诚服,一改初衷。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作战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至此我们看到了春秋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领略了烛之武的说服艺术。

    古人常说;祸从口出,其实福也从口出,舌头的力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就看你怎么去利用。为国为民,摇唇鼓舌就强于百万之师;造谣诬陷,搬弄是非就会众口铄金毁谤销骨。

    口乃心之门户,要想练就好的舌头,助你人生收获成功,就要修心。推根究底,舌头的力量,不在你有伶牙俐齿,有铜齿钢牙也不行;舌头的力量,不在你肚子里有多少华丽辞藻,有诗词歌赋也不够;舌头的力量,不在于你有悦耳的嗓音,莺歌燕语也无济于事。舌头的力量源泉,在于你的德行,你的勇气

  • 6、 童年读后感20字2020

    童年读后感20字2020(一)

    今天我看完一本叫《童年》的书!这本书是着名作家高尔基写的书!非常好看!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高尔基回想自己的童年的时候,写出来的著名经典名作!

    《童年》是高尔基的《童年》人生三部曲的第一部。之后两部《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讲述了阿廖沙在社会上谋生!以及在思想、学问,社会经验等方面获取进步的过程。人生三部曲又称为自传三部曲,阿廖沙就是高尔基本人的写照!

    我的理解是回顾了每位大人的美好的童年,就像文中所说的主人公:阿廖沙、姥姥、姥爷、母亲、父亲等!!等!!等!!其他主人公。这本书主要写了阿廖沙的一生所有有趣精彩的片段!我觉得非常非常的经典!不愧是着名的作家,还是一名文学巨将呢!

    这本书曾经被着名作家罗曼罗兰和着名作家巴金老爷爷的评价过!我就觉得这部马克西姆高尔基写的文章非常非常顺!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不知道同学们是怎么评价这本书的,或者大家是怎么评价这本马克西姆高尔基写的着名文章!

    我打算以后也写这种世界级别的高级名着!大家信不信呀!

    童年读后感20字2020(二)

    读完《童年》这本书后,使我认识到二十世纪俄国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及其精神特征,特别是阿廖沙的成长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变化,更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普通人的灵魂。

    刚开始读的时候,由于阿廖沙家境的变化便使我也有一种压抑的感觉,阿廖沙幼小的心灵还不懂失去亲人的痛苦,他看到母亲的悲恸只是感到困惑和惊愕。随着他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认识了本不应陌生的姥爷一家人。没有温暖,没有和谐,他看到的是姥爷的暴躁、喜怒无常,舅舅们的粗野自私。在这样一个无情的天地里,只有善良的姥姥给予他关爱和温暖,是姥姥激发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对正义的认识和追求。姥姥是个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好人,她是阿廖沙成长过程中最具影响的人。在那样艰苦且有污浊恶劣的生活中,阿廖沙吸取了姥姥身上的优秀品质,成为一个善良、乐观、正直的人。作者通过人物性格对比的写法,更深刻地说明无论怎样落后与野蛮的社会中,总会有善良、美好的人与事存在,并且所有的丑恶必将被美好所取代。

    通过读这本书使我更确信明天会更好!

  • 7、 读后感200字大全20篇

    篇一:读书心得200字35篇

    1《一片树叶的奇迹》读书心得

    我读了《一片树叶的奇迹》后对我感触很大。

    书中是这样讲述的:有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在外面看见一棵树,树叶都一片

    片地掉下来。病人望着落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落完,我也要

    死了。”

    一位老画家知道以后,想了一个办法:用彩笔画了一片树叶挂在树上。这片

    树叶永远没有落下来,这个病人居然活了下来。

    我明白了:信念就像一个火炬,它能燃起生活的希望。我们的人生有时也面

    临着“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但只要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念,路总会

    在脚下延伸,直到成功的彼岸。

    2读《永别了武器》有感

    一个告别了武器的人,不是敌人的俘虏,就是爱的俘虏.我不是不善于自我保护,实

    在是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就如同生命的数据库,已经不需要进入的密码,随时

    都可以打开全部程序,可以读出全部的文件.我说的俘虏,就是这个意义上的俘虏.

    当我把自我放到阳光下的时侯,我明白从此不能有所伪装,隐蔽的日子一想起就令

    人不安.当我意识到抗拒的无奈,有多少时间无可挽回,有多少记忆渐渐从内心淡

    出.说到底,俘虏就是一个不能抵挡伤害的人,就是要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希望,必须

    承受生存的全部压力.本来,在属于个人的空间,可以沉浸于独自的幻想,可以从尘

    埃里开出虚拟的花朵.而一个放弃自我保护的人是连欺骗自己都不能,只有不断地

    净化内心世界.

    3《西游记》读书笔记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吴承恩先生的杰作,讲述的是一个泼猴

    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

    本书编辑的电视机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让人看了

    就喜欢上了它.孙悟空的大智大勇,自从唐三藏把孙悟空从五指山解救出来到

    取得了真经,这期间经理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劫难都是孙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师

    傅的,最后才圆满的取回真经

    4《海底两万里》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海底两万里》,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其中,我被

    《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 他们在南极地区航行,在回

    来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多么惊

    心动魄的一刻啊!想想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头脑清醒,用智慧战胜了困

    难。那我呢?我从小到大都很胆小,而且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去

    战胜它。而《海底两万里》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应该学

  • 8、 一江明烛观后感

    一江明烛观后感(一)

    《一江明烛》这个名字听起来平平淡淡的,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当我真正地看完之后,心里却五味杂陈,对母亲的敬意却油然而生。这部电影有一定的真实性,而我却并不觉得的它是一部电影,它通过一位母亲与女儿之间所发生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许多,它就是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一个事实。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也同样具备同样优秀的品质,她们都是伟大的母亲。天下的每一位母亲都有勤劳善良,爱子女胜过爱自己的优秀品质,她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一江明烛》的主人公花儿及她的妈妈发生的故事现在我脑海依然一幕幕重演,黄花花的妈妈患有精神病,每次犯病的时候,就会不认识自己的女儿,即使这样,但是花儿并没有因此而讨厌妈妈,反而处处把妈妈放在第一位,甚至为了照顾妈妈而想放弃学业,花花从小就是单身家庭,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努力帮助花花,每次当她有困难的时候蔡老师都会主动的去帮助花花解决生活及学习上的难题,他身边的每个人都为黄花花有一位这样的妈妈而替他难过,但她自己对妈妈不离不弃,有这样一位孝顺的女儿,所有人都替黄妈妈高兴。

    故事中的花花都能做到孝顺父母,那现在身处幸福的我们,有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陪伴,为什么不能做到孝顺父母呢?

    孝敬父母,就要尊敬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孝敬父母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理解父母的心意,体贴父母的辛劳,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尊敬父母,就是在内心深处发现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孝敬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我们就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为父母分担一点,为父母多想一点,为父母关心一点,可能我们现在确实,还不能为父母做些什么,但是我们只要尽心尽力的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学习,将来让自己的父母过得好一点,让他们对我们少操心一点。

    我们渐渐的长大,而他们却在慢慢的变老,他们用无悔的青春和无尽的血汗铸造了我们光辉的未来,我们也应该用真挚的感情与真诚的耐心一点一点的回报他们,用我们感恩的心回报他们无私的爱!

    一江明烛观后感(二)

    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所以懂得了感恩。《一江明烛》这部电影在我脑海里历历在目。

    影视中的小主人公花花,她为人善良、勇敢、坚强、好学,更重要的是她很孝敬自己的母亲,有一颗感恩的心。 花花的父亲不幸掉入水中,被淹死了,她的母亲患有突发性的精神病,这些都没有改变花

  • 9、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一)

    这几天,读了一篇小说名叫《格列佛游记》,它已清晰的文字2020把我带入一个奇特的意境,以幽默而讽刺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混浊的社会。读完之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当然其中一波三折的剧情,也使我为之心惊肉跳,然而,另我印象深刻的要数主人公在小人国的经历。

    曾经来往繁密,友好的两个国家,不来夫斯古帝国和利里浦特国,受贪婪野心的驱动,导致兵戈相向,发动战争,主人公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受到厚赏。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义而直接拒绝他国国君的无理要求,却让国君无法接受,从此在国君心中种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员暗中中伤主人公,他在国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变为魔鬼,以至与个别朝廷官员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这就如同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时你拒绝满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从前立过大功也绝不能得到宽恕。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二)

    在我家的书柜里,有一本《格列佛游记》,我爱不释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这是一本奇书,因为它不仅仅是单纯的少儿读物,同时也是一部富含讽刺的文学杰作,因而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着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命名)。十五岁时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在晚年时,斯威夫特完成了他的不朽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航海家格列佛在四个不同的国度的奇遇:身高不到六英尺的小人国里,臣民吃鸡蛋时先敲开较小的一端,而邻国却先敲开较大的一端,为此两国竟发生了武装冲突;在大人国里,格列佛像鼹鼠般大小,自然被当成了玩物;悬在空中的飞岛国上,人们相貌古怪,想法和做法更是我们难以想象到的;后来,格列佛又来到了马的国度,这个国家被一种称作慧马的具有理性的马统治着。

    我也要向格列佛学习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20(三)

    这篇游记写出来的,在我脑海呈现出的,是一个浑浊,无情的生活,是过去的生活的缩影!从作者描写隐含的嘲讽和蔑视中,处处体现出抗争精神。而游记反映出来的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也让我明白到在时代进步的背后往往充斥着不幸与荆棘,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是

  • 10、 《看见》读后感 20篇
    过人生沙漠 ——读《看见》有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题记 十年,人生弹指一挥,匆匆如白驹过隙,但于柴静而言,却是浓墨重彩的一段黑白岁月。央视十年的新闻历程,让她“看见”了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她从来知道真实的力量,也自始至终在揭露真相,不是颠倒,而是客观。 “你关心什么?” “我关心新闻里的人。” 挖掘本质,剖析问题,是她让我看清人性复杂,接受事实的一把利刃。吸毒、卖淫、同性恋者、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孩子、家暴……每一个字眼都像是凉飕飕的剑刃划过我的脸颊。这些社会普罗大众所关注不到的边缘群体,给我带来诸多震撼和思考,让我明白这个社会不能简单地拿善恶去对比。 人权,是我对走出人生第一步的思考。人权是决定现今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人类不断创造财富,人权平等是最终目标,即“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 男权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女性一次次妥协后换来的多是打击性毁灭,所以现今女权正在强大。但是无论男权还是女权,当今社会追求的不是片面性平等,而是人权平等。 人权平等囊括的,是“人”的权利,不再单纯只是性别平等,还包括种族平等,甚至性取向平等也是应该被尊重的。 社会众人向同性恋群体抱有鄙夷态度,以此为谈资以供消遣。性取向不是明文规定一定是男女才是正常,但在我们的性文化里,把无知当纯洁,把生育当目的,因此造就同性恋在之前是被称作“患者”。在这个过程中,同性恋群体的人权一部分也被侵害。 所以,人们总简单将人权轻易归类在自由、生存,这是狭隘的。被家暴的小豆拥有生存权,却被丈夫在精神上凌辱,这是被侵犯人权;同性恋群体被医院拒绝医治,甚至践踏尊严,这也是被侵犯人权……我从来不认为人权只是生存权,生存只是前提,受到合乎人权的对待才是人权的目的。 对于人权的思考让我看见了社会上很多现象,让我明白人生不只是井口抬头看见的那片天空,而是辽阔无垠的沙漠,沙漠黄沙飞扑,不留心便会迷了眼,再也走出去。人生沙漠一眼望不到头,但我手里紧握指南针,无论走到哪也始终记得出发的原因,坚定地走下去。 沉默在尖叫 ——《看见》读后感 博罗中学高一(12)班 刘凌蔚 指导老师:朱碧陶 没有过多的修饰,没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1-02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17

  • 2019-10-19

  • 2023-03-27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1-02

  • 2023-03-28

  • 2023-04-18

  • 2019-09-23

  • 2019-09-22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1-12

  • 2019-10-23

  • 2019-11-06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0-17

烛读后感20字
烛读后感2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烛读后感20字,烛读后感20字大全,烛读后感20字2024,更多烛读后感2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