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看心得 > 地图 > 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看心得
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看心得相关栏目
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看心得热门栏目
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看心得推荐
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看心得

(共 9393 篇)

  • 1、 《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后感

    一部较小众、煽情、回忆的小电影,按理说,本不应让我产生些许波澜。熟悉的画面,仿佛一半的记忆也是自己的。

    充满童趣的画面,跟记忆里的农村一模一样,而今的家乡早已变样,早已不是90年代的瓦房泥路。理解淮海的选择,农二代要赶上这个时代的节奏、顺应城市的发展,确实需要承受得更多。

    寒门贵子难再出。现实,赤裸裸的现实,一次次地冲击着不愿面对的内心。即使再怎么想逃离,也无法挣脱所谓的宿命。

    宿命,大多是失败者给自己的失败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于寒门而言,读书是最好的出路!近年来越发理解其中真意。

    于淮海而言,选择了背负责任却辜负了一份情感,多一份遗憾。生活,总是这样子,给你打开一扇门却关上了一口窗。倘若沉湎于过去而自怨自艾、自舔伤口,徒惹人笑,不若潇洒离去,勇敢面对自己的选择。大概是对自己最好的负责吧。

  • 2、 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观后感

    《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是一部来自英国的纪录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呢?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们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七月底的武汉,气温直逼40度。整个城市仿佛就好像在一个大火炉之中,空气中的闷热压得整个人都喘不过气来。在这个宁静的午后,我看完了一部小众而又引人深思的纪录片《我死前的最后一个夏天 》。

    从小都觉得死亡对于我来说是一件特别遥远的事情。或许我是幸运的,家中人到现在为止都是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我从没有见过死人,也没有参加过葬礼。仅仅是在电视或者新闻里看到过生命的消逝。

    直到高中的某一天,我的好朋友跟我说我们初中时候认识的一个男孩子因为骑摩托车而撞倒在花坛边,当场毙命。

    而我当时还是以为她在开玩笑,因为她说的是走了。

    我说走了?走到哪里去了?

    直到看到她严肃的表情,我才意识到她是认真的。那个男生与我们并没有多么熟悉,但是忽然之间就是觉得特别难过。感觉昨天还存在的人,今天就被告知人没了。心中那种细微的感觉无以言喻 。

    也是那一次,突然觉得,其实死亡离我们很近很近。周围人稍微一不留神说没就没了。

    很快朋友们就会疏远你了。有些朋友说,天哪我无法应付无法面对。然后他们就离开了。有些人不告诉你,直接断了联系。朋友很快就换了新话题。

    对于癌症病人来说,最怕的大概就是亲人和朋友的离去。世界万物瞬息万变,新话题层出不穷。而快节奏的生活不得不让每个人最先考虑的是自己的事情,而别人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了。

    而留在最后那个人,才是最爱你的那个人。

    因为爱才是跨越生死()的羁绊啊。

    朱尼尔是个酒吧dj。年轻的时候过着纸醉金迷的的生活,趁着年轻无止境地挥霍,交了十个女朋友生了十一个孩子。

    他和索尼娅认识十二年,相恋半年。索尼娅在他患病的那两年明知道到最后一无所获还是对他不离不弃。

    在他四十九岁生日的时候,冒着他受感染的危险,她执意想让他享受那一天属于他自己的日子。带着他去了他的生日会,让他最后当了一次dj。

    在他卧病不起到了最后快要死去的时候和与他交换了结婚戒指。在他们刚刚当了三个小时的夫妻后,朱尼尔就走了。我看到泪流满面的索尼娅,和静静躺在床上的朱尼尔。朱尼尔虽然离去了,但也是幸福地走的。

    与他相反的是本。一个在船上工作十四年之后被开除的普通职工。一个人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生活着。

    没有伴侣和孩子,朋友也少得可怜。

    肺癌晚期的他却时常叼着烟,瘦弱的身影看起来

  • 3、 读《最后一个便士》有感
    读《最后一个便士》有感 四(2)班 蔡自豪 《智慧背囊》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套丛书,其中的《最后一个便士》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诉说了穷人的苦难和善良,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动着我。 文章中讲到了在一个北风呼啸严冬,一个瘦弱的老乞丐饥寒交迫,站在一家全镇最有名的面包店的台阶上。店主很同情这位乞丐,便请那位老人进到店里。刚好店里正在促销,于是,店主毫不犹豫地拿来了一大块蛋糕,来给这个穷人吃。是啊,这个乞丐多么可怜呀!他在这数九隆冬的时候为家里的妻儿乞讨,他多么需要人们的关怀呀!店主原以为他会拿着那块蛋糕,跑回家和家人分享。可出人意料的是,他却在面包店里吃了一小块蛋糕,花光了自己的最后一个便士,买了一大盒蛋糕送给了自己的邻居。这多么值得人敬佩呀! 想想看,一个人如果饥饿到了极点,而且还是寒冷的冬天,得到了蛋糕,这正是他所需要的。而这位乞丐却把好心人所给的全部钱买了一整盒蛋糕送给了他的邻居,可见他多么善良啊! 其实,在生活中,我也是一个比较大方的人,有什么好东西总愿意和大家分享。可如果是特别心爱的东西可就不一样了。现在想想,我真的比不上那位乞丐啊!他在那么贫穷那么饥饿的情况下,把自己最需要的蛋糕无私地送给了邻居。而我条件这么优越,却连一本课外书都不肯借,就因为是自己心爱的图书。想想真是惭愧啊,此时此刻,那位乞丐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高大了,并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 从此以后,每当学校开展“献爱心”活动,我的面前好像总会出现那位乞丐给邻居送蛋糕时的情景。每每这时,我也总会尽我所能慷慨解囊。那一刻,我的心情总是那么愉快,那么舒畅。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个乞丐为什么要帮助穷邻居。因为乞丐想像店主一样把快乐留给别人,那样他自己会觉得比吃了蛋糕更加快乐。记住:给予永远比得到更快乐! 我会永远将乞丐做的“伟大”的事铭刻在心,它会永远激励着我,伴随我一生。 点评:小作者能抓住《最后一个便士》中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发表自己的感受,流露出对文中那位善良的乞丐的敬佩之情。最后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感想和体会。通篇习作语言流畅,都是真情的流露。 指导老师:徐红
  • 4、 最后一个匈奴读后感

    最后一个匈奴读后感(一)

    《最后一个匈奴》是高建群创作的一部高原史诗,初版于1993年。作品再现了陕北这块匈奴曾留下深深足迹的特殊地域的世纪史,为我们展现了三个家族的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

    其实,当我第一次看到《最后一个匈奴》时我就被那野蛮文化所折服。的确,匈奴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所叱咤一时的剽悍民族,华夏政权曾一度奉行联姻政策以祈求和平。一个崇拜狼的草原游牧民族,曾经游荡在西北坦荡的土地上。他们像狼一样地野性、勇犯剽悍,骁勇善战,他们从草原上崛起,他们与强大的秦汉对抗,称雄数百年,他们以铁骑征服了广大土地,他们的牛羊吃草到哪里,哪里就是他们的疆城但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强悍的、震撼了东西方世界的马背民族,却在自己最为辉煌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文字2020,神秘地从历史舞台上突然消失了

    阅读完这本书后才猛然发现:作者所刻意刻画得匈奴竟然是匈奴迁徙中所掉队的某一个人,而正是这个人与汉人野合(即书中的风流罪人)从而留有了匈奴的最后血脉。据传,汉人的脚趾头,小拇指指甲盖通常分裂为两半。不过两半不成比例,一半大得多,一半很少,不注意是很难发现的。异民族的脚趾的小拇指头,则是完整光滑的一块。

    也或许正是因为对字2020面认识的错误使我得以拜读一部无与伦比的高原史诗。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梦境曾置身于陕北高原,曾勾勒出多少的豪放之情。我是一个山东人,是孔老夫子儒学的故乡,也正是一位纯正的儒者在读到它时,那种豪放粗犷的血液回流到我的心窝。那极度生殖崇拜的陕北文化突破心中那道防线。圣人布此偏遗漏使陕北能保持淳朴民风,继承匈奴人体中的正义血脉,使中国人的另一种美善得以在陕北生根发芽,中国人的纯良得以保存!在和谐之风陶冶下总会注以新鲜的血液建构华夏绵延不绝的生命史诗。

    最后一个匈奴读后感(二)

    《最后一个匈奴》比《白鹿原》更好,对于陕北文化和陕北人的性格的描述非常动人、准确。记得1985年我在陕西眉县的农村过春节,当时大伯家的堂屋里挂着一幅书法,是岳飞的《满江红》,我读了出来,大伯非常高兴,拉着我讲了一下午的当地历史,最主要就是五丈原诸葛亮祠的故事和对当地民风、文化的影响。当地的春节气氛极其隆重,现在对照这本书对陕北文化的分析,才明白当地是保留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才在民间有着这么多对于传统文化的 保留和尊重。

    《最后一个匈奴》分为上篇和下篇,我更喜欢上篇,作者的笔锋纵横,文采飞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5、 一个不同童年-《童年》读后感

    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读后感范本,让您快速写好读后感。本栏目包含中外名著读后感范文以及最新的优秀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放暑假时,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读高尔基人间三部曲其中一部。回到家,我认真的查找了一些网站,在网上,阅读了其中一部童年。

    作者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坛,都有的极大的盛誉,《童年》也可以说成是他的代表作。

    20天后,我终于读完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关掉网页,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想起了许多许多。高尔基那悲惨、令人怜悯,令人感叹,令人同情的童年故事,顿时把我吸引住了。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故事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肮脏和丑恶,那幼小的心灵因受到许多许多次沉重打击而深深震动。而外祖母和那些像外祖母一样的人,甚至可以说成算是阿廖沙的亲人,保护和支持了阿廖沙展示了那些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阿廖沙深深地体会到沙皇专制制度的腐败、丑恶。老百姓身处黑暗而不知的奴性与麻木,和年轻一代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追求自己所希望的生活苦难历程。

    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高尔基用真实优美的文笔描述了自已苦难而令人难以置信童年,我为自己而庆幸我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不可能受到那种痛苦,自己没有失去亲人我很幸福,甚至可以说我很幸运,被家长宠着。每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讲课;回家有大鱼大肉等着你品尝;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我的童年,同其他同龄人一样幸福,虽然没有父母的陪伴,但我的祖父祖母把我养育成人,我同样感到了温暖,同样感到了幸福,同样感到了同龄人所感受到的一切。

    但是高尔基,他却不同,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他必须要承受这我们这个年龄所不能承受了,但他还是想我们一样成长,在那样可怕的环境里都可以出高尔基这种大师,我们这样的环境还不出人才的话,那真是愧对于父母。

    我想,高尔基要告诉我们的是: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永远以那种积极,勇于拼搏的态度对待现在和未来的生活!

    读完书的最后一页,阿廖沙的童年也结束了,等待他的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在欢乐中,在悲伤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他的

  • 6、 家长亲子阅读心得:读出一个快乐童年

    家长亲子阅读心得:读出一个快乐童年

    亲子阅读共沐书香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从小培养孩子读书阅读的习惯更为重要。着名的儿童文学家严吴婵霞老师就说过:很少会有儿童自己爱上书,一定要有人诱导他们进入文字2024的奇妙世界,给他们指示阅读的途径。可见,在亲子阅读的引领下,孩子很自然就会爱上书。

    书,对孩子而言,是认识外在世界的重要渠道。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不同的性格特点,需要各种不同的书籍伴着他们成长,因此,父母为孩子挑选适合其认知程度与兴趣的书籍,是吸引孩子喜欢阅读的关键。在我们的儿子太小还无法阅读时,就给他看大图片,我们一面用手指着图片,一面吐字2024清晰地说明图片上物体的名称、形状、颜色,重复几次,这样等于教他阅读和发音。当儿子认知了图片后,像做游戏般地进行简单地提问,回答正确就给予鼓励,这样能激发他继续阅读的兴趣。在儿子两岁左右,这时我们选一些情节丰富、活泼、有趣的图画故事书给他,我们用手指着字2024将书里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给他听,使他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就在儿子三岁时,我们就订阅了《嘟嘟熊》、《幼儿画报》等刊物,从这以后,我们和儿子一起阅读时,让他自己先学会看图,理解图画,试着说出图画上有什么、都在干什么,然后我们再进一步讲解这个故事,同时问几个相关的问题,启发他思考,这样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渐渐的,儿子上小学了,我们给他选择不拘类别,不限题材的书籍,如《脑筋急转弯》、《小猪唏哩呼噜》、《365夜童话》、《稻草人》、《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等,培养他的阅读兴趣,提高他的阅读能力,拓宽他的知识面。并且规定每天30分钟让他看书,并对阅读过的文章做好记录,并把故事内容概括好讲好我们听。

    我们爱买书、藏书,无论在书店,在购书网上,或者在出差途中,遇到感兴趣的图书就一定买回来。家中的藏书可谓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每天我们手不离书,书不离手,读书成了我们最大人生乐趣。家中橱中书成排,桌上书成堆,床上、沙发上书成片,儿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

    我们一家人经常在放假时外出旅游。从儿子三岁起,我们就带着他到各地游览,如陕西西安、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安徽黄山、江西三清山、杭州西湖、上海世博园、嘉兴南湖、金华双龙洞等很多地方。在旅游过程中,让儿子熟记经历的山川和风情,说一说旅游的感受。旅游使儿子加深了对于

  • 7、 《最后一个匈奴》读后感范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最后一个匈奴》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捧起《最后1个匈奴》,看到书中描写的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交接处群众的故事,才能有部分领略作者心中澎湃激情。作者在用描写人类史诗的感情在写作,在定位自我的作品。这是一部大气的作品,但也是感慨细腻的作品。日常是痛楚的,爱情是低要求却又多波折的,婚姻是不幸的,折磨是无尽的,追求是可令被亵渎的,尊严是随时可令被玩笑的……但这只是汇成了痛楚的日常,内心深处高尚是不灭的,光明是存在的,就像庄子说的: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读完《最后1个匈奴》,联想到曾偶然一去的陕北、鄂尔多斯,实然心里感受现存于国内的“畸形”——延长油矿,似乎有部分可令接受了。还是不了解历史呀。原来认为只是1个名字的子长县、志丹县、肤施城等……竟然的这么多的历史沉淀,孤陋寡闻呀!人最可怕得也是不了解自我无知。

  • 8、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电影观看心得影片情节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在《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用流畅的情节,叙述了一个令人感触良多的故事,我们的世界可能不是一样的,但好作品会让我们找到我们的相似之处,我们只有欣赏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写《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观后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下面的内容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电影观看心得影片情节,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电影观看心得影片情节【篇一】

    一部以中国人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为题材的电影,又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公映,不仅应该跟家国运命的宏大主题联系在一起,而且必须呈现出鼓舞民族士气的励志动机。这是影片本身决定的,也是中国观众期待的。只要达到了这一目标,善良的观众便不会期待得更多。

    作为观众,我选择了5月xx日北京xx国际影城22:25放映的一场《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在此之前,我已经被xx国际影城的排片计划所打动,除了好莱坞的《钢铁侠》、《奇幻精灵历险记》,韩美合拍的《龙之战》与波兰的《盗走达芬奇》之外,影院方面仍以一天4场的频次排上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但我更加迫切地想要知道:在接近深夜这样的一个时间段里,到底是什么样的观众,会主动地花费60元票价,走进电影院观看这样一部奥运题材的国产励志电影。

    加上我自己,这一场放映共有7个观众。当镜头定格在主人公刘长春从洛杉矶奥运会的200米预赛跑道上冲出的那一瞬间时,7个人的电影院里响起了掌声。观众是极为可爱的,他们从各个方面都善待了这部影片。

    但这部影片还可以更好地善待它的观众。

    我这样表述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一个人的奥林匹克》的成绩。事实上,创作者已在各个方面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在想,如果影片更好地善待它的观众,这一场放映的票房或许会上升到现在的10倍甚至100倍。这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会更加满意的数字。

    在我看来,善待观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始至终都要去了解观众想看的到底是什么。诚然,观众不会拒绝影片的宏大主题和励志动机;相反,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势之下,这样的宏大主题和励志动机更能为观众感同身受并产生强烈的共鸣。但即便如此,了解观众的心理并根据观众的需要讲述这个故事,仍然比满足其他各个方面的意志重要得多。从根本上看,是观众的数量决定着影片的命运。

    站在善待观众的立场上,《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可以更进一步地

  • 9、 我们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800字)

    读《凡卡》有感一篇文章可以使人感慨无限,可以使人们思绪万千,可以使人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文章是作者笔下的精髓。当我阅读一篇名叫《凡卡》的文章时,每一个字都让我感动,令文中的凡卡感到悲哀,痛苦。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凡卡的童年。

    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名叫凡卡的小孩,九岁时被送到鞋匠铺里当学徒,本以为生活得很好,但却又正好相反,凡卡受到老板和老板娘的百般虐待,被伙计捉弄。说是当学徒,还不如说是当奴隶,老板要凡卡在晚上给他的宝贝摇篮,直到儿子睡着了,凡卡才能睡,但是睡到寒冷刺骨的过道里。伙计叫他偷老板的黄瓜,结果被老板狠狠地打了一顿。还有一次,凡卡做事没有认真,就随手捞一个家伙,朝凡卡扔,那砖头打他的头,凡卡晕倒了,好不容易才起来凡卡哭诉得给唯一一个亲人爷爷写信,信中他希望爷爷带他回家,要不他说自己就要死了!但是凡卡第一次写信,收信人写了,地址没写,最后凡卡把信塞进邮筒里,饭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梦中他看到爷爷在看他的信。但是信会寄到爷爷哪儿吗?

    凡卡过着悲惨的童年,我们却在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我觉得很不公平,凡卡是一个小孩,却要承受如此大的压力。我们得到亲人的众星捧月,爱护,而凡卡却得到人们的冷酷无情的眼神。我们在家里大吃大喝,而凡卡却只能吃一点点的面包,一点点稀粥。我们有色彩鲜艳的衣服,而凡卡身上依旧是那一件破烂不堪缝了好几次的衣服。我们小小年纪就能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无忧无虑,凡卡还在受到老板,老板娘的折磨,像被困在铁笼里,再也飞不出去

    凡卡得到的童年,是痛苦的,我们得到的童年,是欢快的。读了《凡卡》,我不禁责骂当时的社会的黑暗,没有关心,只有当时那些卑鄙无耻的人,他们做的一些事,会得到痛苦的报应。

    六年级:散る者たち

  • 10、 《最后一个灵魂》读后感2000字

    细微的光芒

    ——《最后一个灵魂》读后感

    这绝望来自哪里,小狄已经分不清了,也许正是来自他的灵魂,因为灵魂永远也不能在现实中得到满足。

    他不再是个战士了,唯一能做的斗争,也仅止于在内心中折磨自己,伴随着身边永不停歇的哭泣。

    他钻进被窝,小心翼翼地抑制自己粗重的叹息声。黑甲武士深藏在阴影中注视着小狄的眼神,在他的心中引起了一阵奇异的召唤。他们一队一队从面前经过,在黑暗中化成影子。他自己也像随之其后走入阴影中间。他的灵魂已经稀薄到随时可以离开,凋残于空虚的黑暗世界中,然后瓦解开,散去,轻盈得没有一丝感觉。接着,他便慢慢睡着了,像灵魂离开自己的身躯......

    (1)

    灯光昏暗洒下,天色微亮;书页已停,却听见寂静的宣泄。

    闭眼,小狄的形象仍在眼前。他普通,但他却不平凡。

    书中的世界,有一群虚幻的武士进入,他们不要人们的性命,但却要人们的灵魂。人们却相反,当他们知道这群强大的武士只要他们的灵魂而不要他们的命时却镇定而又开心。被勾走灵魂的人还大声宣扬着没了灵魂后的轻松。失望不仅是对那些,被勾走了灵魂却毫无眷恋,连向自己的灵魂望一眼都没有,正兴高采烈地向大家宣布勾魂实在毫无痛苦。

    唯有小狄不是,他心中有一股力量指引着他——不,我们需要灵魂。像是与生俱来坚定不移的信念他逃离了那些武士,没有让他们勾走他的灵魂。

    他同样遇到了一个没有肉体的灵魂——一个少女的灵魂,少女的灵魂向他讲述了这一切发生的经过,武士们不断的夺取人们的灵魂来补充自己的力量,很快世界上只留下了他们两个灵魂,小狄顿时被一种不可预料的恐惧所震撼,他开始深信不疑,就像他深信自己是有灵魂的一样。

    小狄的经历,也让我感到震撼。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人们弃灵魂而不顾,灵魂在人们的眼中如同一个累赘,只会妨碍人们的欲望。在这里,灵魂象征了正义,道德,是内心深处最初最初的人性的本性;相反的,那些夺取灵魂的武士,象征着丑恶、嫉妒、欲望、麻木、荒唐、狡诈、愤怒等等人性的丑恶,当灵魂进入了这些邪恶的东西,它只会变成更强大的邪恶力量。灵魂本是人心灵的一种精神,但若被这样的一种东西所利用,只会让人寒栗。

    小狄的存在,象征着一种良知,对灵魂的一种渴望,思想的存在。他不畏惧人性的险恶,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灵魂。

    灯火阑珊的世界,有多少人,为了那些所谓的名利而抛弃了自己的灵魂,那些人性本质上的真正的追求——那些自由,质朴,情感,简单。在欲望的折射下变得虚

  • 2019-09-25

  • 2019-11-12

  • 2023-01-13

  • 2019-10-24

  • 2022-06-04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23-04-01

  • 2022-06-02

  • 2021-12-23

  • 2021-12-24

  • 2019-09-21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09-20

  • 2021-12-23

  • 2019-09-20

  • 2022-05-27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2-01-06

  • 2023-03-08

  • 2019-10-29

  • 2021-12-24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1-12

  • 2019-11-06

  • 2019-09-20

  • 2023-05-17

  • 2023-05-29

  • 2023-06-27

  • 2019-10-12

  • 2023-06-22

  • 2019-11-16

  • 2023-06-16

  • 2019-09-21

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看心得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看心得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看心得、2024童年的最后一个夏天观看心得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