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天柱山放歌观后感 > 地图 > 天柱山放歌观后感,2024天柱山放歌观后感
天柱山放歌观后感相关栏目
天柱山放歌观后感热门栏目
天柱山放歌观后感推荐
天柱山放歌观后感

(共 5304 篇)

  • 1、 音乐风光片《天柱山放歌》观后感

    程为本

    由储向前同志主要作词并全部作曲的电视音乐风光专辑《天柱山放歌》,由安徽印象出版社出版了。应该说这是文坛、乐坛上的一大喜事,可歌可贺!在我看完着张光盘之后,惊诧了很久。向前同志是老朋友、老熟人了。我们差不多在同时期从事乡镇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政务繁忙,没有多少时间去了解彼此的爱好和特长,只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勤快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谁也不会想到他居然能作词作曲,而且除了专辑,并且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四个月之前,他才从繁忙的党委书记的差事中“退”出来,调到县城工作。所以我在惊诧之后,又重新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将这张专辑观看了数遍,越看越觉得大气,越看越觉得他出手不凡,越看越觉得有一个强烈的信号冲击着我,那就是风格。什么风格呢?立说立行的风格。这是向前同志的风格,是我们当年从事乡镇工作的风格。说干就干,干脆利落。这张专辑也是这样,主题鲜明,朝气蓬勃,悦耳悦目。虽歌一山,但山水多彩;仅有十曲,但内容丰富。堪称一辑丰富完美的组歌。

    一、词曲美,美在它们的韵律和合拍

    《天柱山放歌》一组十首歌曲,直抒胸臆,赞美天柱山。赞美天柱山的诗歌很多,古有李白,今有王蒙,有古律诗词,有新诗词,也有对联与歌赋。文人墨客们倾注满腔热情,都难以写尽天柱山的雄奇灵秀。用一首或几首歌曲来演唱天柱山,同样也只能状其“形”而传其“神”。《天柱山放歌》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明智地选择了在“传其神”上下功夫。从歌词中我们看到了“神”的律动与“形”的合拍。这也是几首歌的成功之处。“是什么让我久久向往,是什么让我深深眷恋?······那是汉武封岳的山,那是英雄辈出的山,那是二乔踏青的山,那是因缘啼笑的山。”“像是一幅恢宏的画,看不够云山雾海的苍茫;像是一台精彩的戏,演不完八十一梦的悲欢;像是一首浪漫的诗,吟不够坐石望归的遐想;像是一曲高亢的歌,唱不尽万岳归宗的辉煌。”以上这些词句,都没有直接写景写形,而是上升到另一个层次,写人文历史的故事。但我们又分明看到了天柱山的所在,这就是“神”的律动——精神的律动与“形”的合拍,否则就不会让我们发生这样的感怀。又如第三首芮立祥同志作词的《天柱山恋歌》:“天柱山,我梦中的故乡,我故乡中的新娘,你在孔雀翩翩的稻花香里款款走来,弹拨皖河春水,唱不尽槐阴树下的浪漫。”歌词十分洒脱,力透“神”的飘逸——精神的飘逸和“形”的张扬。而曲作者在这首歌中采取了3/4、4/4拍和变调的处理方

  • 2、 天柱山作文

    写作文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多看、多写,并且学习一些可借鉴的作文模板。下面是我为您撰写的有关“天柱山作文”的一些相关内容,希望您能在阅读后收藏本页,以便后续查看。

    天柱山作文(篇1)

    坐了三个多小时的火车,终于到了安徽。一到目的地,就有几个爸爸的同学把我们安顿了下来。经过一番讨论,我们准备明天一早就出发。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就上路了。一路上我都特别激动,多么希望天柱山快点到达。但是它却像跟我们躲迷藏似的,老也不出现。我们的车在盘山公路上穿行着,正在我恹恹欲睡的时候,天柱山终于到了。

    站在苍翠幽静的山谷中,天柱山的主峰根本看不见。这就更激发了我要一睹它的芳容的兴趣,不等大人发话,我就直奔山路而去。

    我们沿着石阶一步步地往上走,石阶两边翠竹高耸,竹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沾在我的额头眉梢,舒服极了。开始大家还有说有笑的,可后来越走越累,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抬起来特别费力,最后连挪动一步都很困难。好不容易来到一片空旷的地方,我们以为到了山顶,可听同行的叔叔说,这才到半山腰,要想到山顶还早着呢!我们一听急了,赶忙继续往上爬。

    为了节省体力,我们决定坐一段缆车。坐在舒适的缆车上,让两条

    腿尽量地放松,一双眼睛却把山上山下的美景看了个够。山上悬崖陡峭,游人走在山路上就像是在攀岩。脚下到处是奇珍异草,巨大的岩石上或有虬劲的苍松,或有潺潺的溪流,看着让人心旷神怡。向远处望去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蓝天连着“绿海”,“绿海”依着蓝天,水天相连,简直是人间仙境。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缆车,继续前行,这里的路程更加艰难,我们在石缝间穿梭,在近七十度的天梯上行走,真是太惊险了!我们就像一只只蚂蚁手足并用地在山上爬行,一不留神就有可能掉下旁边的深谷。爬呀爬,钻呀钻,终于来到了山顶。站在山顶,山风吹动着我的衣衫,顿时神清气爽。看着与我们遥遥相对的天柱峰在雾气中时隐时现,我仿佛置身与仙境之中!美哉,天柱山!壮哉,天柱峰!我终于读懂了前人的“无限风光在险峰”。

    天柱山作文(篇2)

    雪后初霁的一天,我和妈妈,还有一些驴友一起游览了天柱山。那天,暖洋洋的太阳伸出了它的大手,摩挲得人浑身舒坦。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像条盘旋在山上的“大龙”,车子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拐,摇摇晃晃,就像在大海里颠簸的小船,把我们送到了天柱山南大门。

    瞧,那一只只高挂的“篮

  • 3、 音乐风光片《天柱山放歌》观后感:丰富完美的组歌
    音乐风光片《天柱山放歌》观后感:丰富完美的组歌 程为本 由储向前同志主要作词并全部作曲的电视音乐风光专辑《天柱山放歌》,由安徽印象出版社出版了。应该说这是文坛、乐坛上的一大喜事,可歌可贺!在我看完着张光盘之后,惊诧了很久。向前同志是老朋友、老熟人了。我们差不多在同时期从事乡镇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政务繁忙,没有多少时间去了解彼此的爱好和特长,只知道他是一个非常勤快的人,也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谁也不会想到他居然能作词作曲,而且除了专辑,并且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四个月之前,他才从繁忙的党委书记的差事中“退”出来,调到县城工作。所以我在惊诧之后,又重新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将这张专辑观看了数遍,越看越觉得大气,越看越觉得他出手不凡,越看越觉得有一个强烈的信号冲击着我,那就是风格。什么风格呢?立说立行的风格。这是向前同志的风格,是我们当年从事乡镇工作的风格。说干就干,干脆利落。这张专辑也是这样,主题鲜明,朝气蓬勃,悦耳悦目。虽歌一山,但山水多彩;仅有十曲,但内容丰富。堪称一辑丰富完美的组歌。 一、词曲美,美在它们的韵律和合拍 《天柱山放歌》一组十首歌曲,直抒胸臆,赞美天柱山。赞美天柱山的诗歌很多,古有李白,今有王蒙,有古律诗词,有新诗词,也有对联与歌赋。文人墨客们倾注满腔热情,都难以写尽天柱山的雄奇灵秀。用一首或几首歌曲来演唱天柱山,同样也只能状其“形”而传其“神”。《天柱山放歌》紧紧抓住了这一点,明智地选择了在“传其神”上下功夫。从歌词中我们看到了“神”的律动与“形”的合拍。这也是几首歌的成功之处。“是什么让我久久向往,是什么让我深深眷恋?······那是汉武封岳的山,那是英雄辈出的山,那是二乔踏青的山,那是因缘啼笑的山。”“像是一幅恢宏的画,看不够云山雾海的苍茫;像是一台精彩的戏,演不完八十一梦的悲欢;像是一首浪漫的诗,吟不够坐石望归的遐想;像是一曲高亢的歌,唱不尽万岳归宗的辉煌。”以上这些词句,都没有直接写景写形,而是上升到另一个层次,写人文历史的故事。但我们又分明看到了天柱山的所在,这就是“神”的律动——精神的律动与“形”的合拍,否则就不会让我们发生这样的感怀。又如第三首芮立祥同志作词的《天柱山恋歌》:“天柱山,我梦中的故乡,我故乡中的新娘,你在孔雀翩翩的稻花香里款款走来,弹拨皖河春水,唱不尽槐阴树下的浪漫。”歌词十分洒脱,力透“神”的
  • 4、 寂寞天柱山读后感

    寂寞天柱山读后感(一)

    我今天看了余秋雨的《寂寞天柱山》。

    里面讲述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天柱山的存在,在古代却有很多人知道天柱山,而且古代有些大文豪、大诗人,比如李白、苏东坡、王安石他们都在天柱山读过书。还有着名的文学家王庭坚、三国周瑜等人也跟他们一样上过天柱山读过书。作者也上过天柱山是去看风景,花草树木,山山水水,真是生机勃勃。过后,作者讲述了一些天柱山的历史,最后作者想到了一个字2020家,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

    我觉得之所以李白、苏东坡等人选择天柱山读书的原因:因为天柱山景观桃红柳绿,环境也不错,是一个可以安静读书的地方。

    寂寞天柱山读后感(二)

    我今天看了余秋雨的《寂寞天柱山》。

    里面讲述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天柱山的存在,在古代却有很多人知道天柱山,而且古代有些大文豪、大诗人,比如李白、苏东坡、王安石他们都在天柱山读过书。还有着名的文学家王庭坚、三国周瑜等人也跟他们一样上过天柱山读过书。作者也上过天柱山是去看风景,花草树木,山山水水,真是生机勃勃。过后,作者讲述了一些天柱山的历史,最后作者想到了一个字2020家,一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哲学命题,家。

    我觉得之所以李白、苏东坡等人选择天柱山读书的原因:因为天柱山景观桃红柳绿,环境也不错,是一个可以安静读书的地方。

    寂寞天柱山读后感(三)

    《寂寞天柱山》:天柱山背满了历史故事,印下了文人足迹,不管它曾经辉煌还是现在寂寞,它都在作者笔下成为了家,居然还让它化做成家的一座山!虽风尘满身,却依然让人时时体会万里归来卜筑居的深味。何时,可亲游?

    初读散文,只是觉这作者有着好美的文笔,甚觉文笔美的都有些过于雍容与华贵了;在读,才觉得,不管时风对作者有着任何的评价,我只坚守,我对秋雨寓历史、人文、现实、希望等等于文字2020之中的深深尊敬!

    会再读《秋雨散文》,会去天柱山,会珍惜 家的简单幸福 !

  • 5、 大型专题纪录片与时俱进潮头放歌观后感

    大型专题纪录片与时俱进潮头放歌是最近几天感刚刚上映的,与时俱进是一个我们一直在说的话题,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不断地变化,我们必须站立在最前方,走在改革的最前沿,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抓住这个机会!

    ()

    自古以来,人类是最懂得审时度势,在最恰当的时机,从自然界中获取天地之精华。在万物的滋养中,人类才得以延绵不绝,生生不息。

    数千年前,古人观松花粉于形、于色,尝其味,记录其功效以传后世。

    1995年,有着军工背景的烟台新时代天然营养品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成立。

    1995年6月25日,设在烟台的中国松花粉生产线一次性试车成功,两千年来,松花粉第一次走进了由钢铁铸成的生产线,也因此被赋予了全新的科技属性。

    为了顺应市场需求,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在山东省烟台市投资兴建了全新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全新的工业园区,凭借高效的现代化生产线、先进的生化实验室、智慧物流仓储体系,新质量、新速度寻找到新的支撑,整个企业拧成一股绳,正在向每年300亿产值的目标发起冲刺。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宏伟蓝图下,新时代集团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以高度的正直责任感、普世情怀和视野,正在将更多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专注于用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立志于成为将中华养生文化发扬光大的传承者,为走在中国梦道路上的人们提供更广泛的健康服务。

    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新时代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不断与时俱进,潮头放歌。

  • 6、 影片《转山》观后感

    影片《转山》观后感

    转山,一个独特的词,是藏族人心中的祈愿,为求来世。是指绕着有灵性的大山反复绕走的仪式,转山者,必须舍却已身私欲,仅为他人祈福而行,这是藏族同胞的神圣仪。我不知道这部电影为什么要叫《转山》,但是看完它,满脑子都是在路上的味道。

    从台湾到昆明,从昆明到丽江,再从丽江到拉萨,一辆自行车,一位24岁的少年,一趟心灵的旅程,一千八百二十多公里的滇藏线,一位迷茫少年尝遍了一路上的日渐冷暖,感受了一路上的欢歌笑语,体味一路上的悲喜离合,在艰险的滇藏路上孤独中寻找自我,最终成长,蜕变的心路历程,这个故事叫《转山》,一股关于梦想和不屈的力量,一场有关信仰和执着的较量,一段关于青春的自我救赎。

    如果说青春是一场盛宴,那么谁又能说或敢说和这场盛宴无所谓呢?不要等到哪天在对方的葬礼上说,当时有去就好了那时候的你我,后悔从来没有什么作用。很多事情,都在于不断的尝试。很多人总是不断的说,想去哪亦或要去哪,而总是在原地打转,转来转去只能回到原点;在不断抱怨时间太短自己太忙,过程太艰辛,自己肩头有责任会胆怯,会退缩,会放弃,总之各种各样的理由也好借口也罢,一延再延,最后剩下的只是感叹,要是当时说走就走,说做就做多好。有多少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在行走的过程中都慢慢的偏离了轨道,再回头,已经记不得了自己最的坚持。所以杨澜说过一句话走远了,回头望望自己来时的初衷。记得读过赵星的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挺住意味着一切,坚持是最好的品质。剧中的主人翁张书豪已经完整的向我们阐述了这句话无论如何都是有点道理的。

    李小川原来是你没诚意。诚意是什么?是坚持,是执着,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坚定的走,走得坚定,心无旁骛,几乎没有谁能做得到。这句话是在他脱光衣服后依旧看不到梅里而发出的一句感慨。其实是对张书豪善意的提醒,也是在对那些那些选择了又在犹豫不决的人的善意提醒。要做就做得干脆,不打算做就干脆不要做,犹犹豫豫,畏畏缩缩,最后当青春离自己而去的时候,只会变得越来越俗。

    关于李小川,我很想说点什么。三次入藏,可是,每次来,都未能看到他一直期望看到的能够给他带来一整年幸运的梅里十三峰。依旧记得他说的回去和他女朋友开个冰激凌店,名字就叫他没有说完,但是最后我们知道店名叫做雪山冰激凌。或许人生就是这样,时不时的,毫无厘头,没什么理由的蹿出来一个意外,让你措手不及的惊愕。一路上的风景,我们

  • 7、 《观音山》观后感
    《观音山》观后感 看《观音山》,是需要你还保存着对青春的清晰记忆的。否则,你怎么能明白南风在舞台上的激情?怎么能明白青春的时光飘摇在一间又一间的简陋出租屋中?怎么能明白他们似乎没有大是大非观地只活在点滴具象的生活中?怎么能明白那些漫无目的地挥霍在货车厢中的疯狂? 我一直担心影片会最终演绎成教母式的主旋律,让张艾嘉演的丧子母亲在三个年轻人激情感召下重新认识到世界的美好、燃起生活的勇气。还好,没有!这是真实的人生,有些痛永远无法消失,就像张艾嘉说的“没有永远的痛”是一样道理的两面:人生结束了,痛苦才会结束。就像张艾嘉曾经唱的“走吧,走吧,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现代人生,少有人考虑“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的问题了。我们管状视野地去寻觅具象的房子、寻觅配偶、生儿育女,我们的身体有了家,可是我们的心有家了吗?是不是,仍旧有些依稀的感觉,无法盛放在我们那个具象的家中?哪里,心得体会才是我们心灵的家?难道,真的等到白发苍苍、面对唯一的选择时,才无耐地带着悔恨结束这永远的痛? 青春,混乱,不知觉。我要提醒我的小朋友:你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要来了……

  • 8、 《定军山》观后感

    电影《定军山》观后感

    《定军山》表现的是电影史上的一个集体性记忆:实业家任景泰(杨立新饰)痴迷西洋影戏,多次游说著名京剧大师谭鑫培拍摄影戏,遭拒。但他非常执著,终于感动后者,如愿拍成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影片作为元电影的实验性表现,以电影活动为题材,展现了有趣的、充满虚构想象的电影故事。一方面,影片人物、主要情节都有真实历史事件作依据,如慈禧太后观影及一次电影放映的意外爆炸、谭鑫培六十生日祝寿、大观楼失火,等等。

    另一方面,对电影的艺术处理显得过于随意,一些历史细节和情节被用一种平庸的想象和古怪的表现方式来描绘。最后的在露天放映《定军山》的段落,观影者人山人海,场面浩大,京剧大师的演唱高亢嘹亮,是编导在电影结构与形式及场面掌控的被动、脆弱中呈现的夸张特征,而众人面对银幕,面部光源来自侧面,明显出现偏差,也是众多错误之一。

    《冷枪1941》在这方面也是一个例子。在特定时期,人的思想,或者人性,明显是由情感、政治、种族、性别和阶级问题决定的。影片将具有类型色彩的复杂故事放在战争时期叙写,在一定的层面与意义上说明了这一核心命题。这部影片我在影院团购观看过,确实不错。

    1941年,日本特务潜伏到重庆的电影厂伺机破坏国共联合抗日统一战线,计划于8月制造暗杀事件。国民党人高泽林受指派来摄制组饰演片中男主角沈连长,同时担负清查日本间谍制止暗杀事件发生的任务。日本特务化名姚福根在摄制组作道具师,他胁迫祝英英利用电台与信号枪和日军联系,导引日军空袭目标。

    英英丈夫即为1937年淞沪抗战时被俘的沈连长,姚福根称英英与其合作沈即可免予一死,以此要挟她听命于他。影片最后高泽林查出真相,击毙姚福根,英英也死于枪弹之中。影片不仅表现了人物自己的选择及其主动性(选择和背叛),而且为创造人物或根据与生?来的感情或依凭被灌输的思想推动行为的神话设置了舞台。

    但影片拍得并不成功。由于影片采取套层结构,表现电影经典场景与段落的再现,电影内外、银幕内外尚未构成对话性,电影存在的理由,便也被突破到了理论和艺术的围墙之外。

  • 9、 《转山》观后感400字

    睡前我看了一部电影《转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台湾的年轻人张书豪,为了完成他哥哥的遗愿,从台湾带着心爱的山地车飞到丽江,经历生与死,最终骑行到拉萨的感人故事。

    因为哥哥的梦想,他踏上了一场不知死活的道路,他要面临气温的变化以及难以承受的地形和海拔。幸得他在路途中结识了一个伙伴,这个伙伴不仅仅是他骑行的伴侣,更是他的老师,他教会了他如何和藏民相处,教会了他如何克服低温缺氧,也让他真正明白了骑行的意义。

    可就在这个伙伴刚救过他的命,却没有任何征兆的摔下了山崖,他眼睁睁地看着他翻滚下去,想喊喊不出,想救也都救不了。他哭了,我也哭了,我相信好人总会平安,我相信会有奇迹的。

    一路上,他在很多藏民家住宿,当他们知道他要去拉萨时,都劝他不要去,劝他不要用命去拼,看到他的坚决后,他们不停地位他诵经祈福,希望保佑他没事。途中,他遇到了狼群,他凭着机智,勇敢逃离了狼口。山路上会下雨,会下雪,在最后一道山口,海拔5020米的米拉雪山,他绝望过,凭着对哥哥的那份爱,他拼尽全力。拉萨,他终于来了,他终于和哥哥的心灵相通了。

    他的毅力让我感动,多少次他都要崩溃了,但仍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如果我是他,或许我坚持不下来,或许我会死在路上。我觉得不管做什么,有了目标就要有冲劲和毅力,要坚持不懈。但在决定一件事之前,还应该要做足功课,对有可能发生的事有一个预见,这样在事前想到最坏的可能性,真遇到时,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对策去化解危机,这样才能更容易接近成功。

  • 10、 智取威虎山观后感

    智取威虎山观后感(一)

    我敢说,没有几个人能象我爸爸那样“会做家教”!这不,为了让我一睹网上疯传的3d大片《智取威虎山》,他还把看电影与学校布置的寒假德育教育作业联系在一起,非要我看完后写个观后感,真没办法

    从1956年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到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再到2014年岁末的3d谍战动作大片,杨子荣的艺术形象整整跨越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引人注目和遐想。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等土匪黑话更是成为特殊时代的民间记忆。

    影片一开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东北大平原,这里有一支东北人民解放军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座山雕匪帮。一场斗智斗勇的故事就这样展开了。影片中战士们吃苦耐劳,在雪原中纵横,与敌人做艰苦的斗争,在斗争中,战士们高度发挥了军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常人所难以忍受的艰苦,克服了想像不到的困难,在冰天雪地里,侦察奔袭,斗智斗力。情节一环扣一环,精彩纷呈,我沉浸在这群英雄的故事里,跟着他们一道跨谷跳涧,滑雪飞山。跟杨子荣一起打虎上山,跟少剑波一道指挥战斗……我被这些英雄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影片里的每一个人物都那么活灵活现,个性十足。如年轻有为的军事将领少剑波,他的沉着冷静、不骄不燥、英勇善战、足智多谋令我钦佩。在我印象里最深还是杨子荣,为了彻底消灭最后也是最顽固的威虎山上的顽匪,少剑波和杨子荣数夜未眠,共同上演了一出机智壮烈的“智取威虎山”…… 对他们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无论在多么危急的情况下,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消灭战争。我们在《智取威虎山》中看到:当二〇三小分队奇袭座山雕老巢成功,栓子见到了他的娘,沐浴在晨光里的少剑波指着栓子对杨子荣说:“希望下一代永远不要经历战争。”正是为了这一理想,无数杨子荣和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名英雄,他们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正是当年他们的浴血奋战、舍生忘死,才换得我们今天的安定生活,换得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但愿朝阳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鲜血满地”,他们的英雄事迹需要有人来记录,他们的舍生忘死精神需要有人来传承。徐克用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的表达方式重拾革命先烈们的故事,而非只是安逸的怀旧,使在电影院的你我,充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2-12-27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2-15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02

  • 2023-02-01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2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1-04-26

  • 2019-09-25

  • 2023-03-25

  • 2023-02-02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2-12-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1-23

  • 2019-11-06

  • 2019-11-03

天柱山放歌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天柱山放歌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天柱山放歌观后感、2024天柱山放歌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