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瞬息京华读后感 > 地图 > 瞬息京华读后感,2024瞬息京华读后感
瞬息京华读后感

(共 541 篇)

  • 1、 《瞬息京华》(精选)

    《瞬息京华》读后感

    上周读了林语堂的《瞬息京华》,郁飞译本,深深叹服。

    本书在历史的大背景下描绘了理想的女性,以至作者发出生为女儿身当如姚木兰的感慨。关于美好女性的小说,大都让人想到《红楼梦》,比如《儿女英雄传》似钗黛的喜剧,比如《金粉世家》似宝黛的悲剧。本书的女主姚木兰则是史湘云类型的女性,开朗,能干,多才多艺。尤其是,木兰和莫愁姐妹既有大家闺秀的良好修养、贵妇的雍容气度,又会针黹、煮汤等女工,让我想到关于《红楼梦》里最出色的两位姑娘,也有宝钗绣鸳鸯,黛玉做香囊的情节。可见做手工不但不减闺秀的尊贵,更为美人增光添彩。特别地,二人刺绣的光影效果借鉴了西方美术,木兰的花生羹加碱从书中习得,这是把学问带到生活里来了,免于流俗。好比探春三人组虽是年轻姑娘,行事持家不弱于凤姐。木兰治理曾家大家庭,莫愁适人爱才不爱财,这也是缘于两位的能力和眼界。

    两姐妹都没有嫁大人物,做大事业,但都保持着光彩。莫愁对衣着仪态更讲究,即使配偶不在意女性的外表,她也要妆扮整齐,她妆扮是为了自己。木兰曾一度素面布裙如农妇,也是彻底放松自己,不顾忌男性的喜好。总之,两人都保持自我,自由自在,这才是理想的女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温柔的曼妮,可爱之处是一片痴情,她并不贪图节妇的名声,也不是为礼教所束缚,而是发自内心地为早卒的心上人守护一生。

    红花好,绿叶也好。孙亚之柔,立夫之刚,把木兰姐妹衬托得性格丰满。不过立夫的设定有完美之嫌,国文也通,政治也能,说做昆虫就做昆虫,说做甲骨就做甲骨。虽然国文和政治来自家学和秉性,而学术方面既是多面手也是快手,未免把学术想的简单了。此外,姚老先生也很有魅力。而曾老先生的严肃,姚太太的溺爱,则是十分典型的家长形象。

    关于这个译本,也有奇妙的缘分。本书常见的是张译本,译名《京华烟云》。在校期间我曾无数次浏览书架,终于没有扳下这个大厚本。这次郁飞的译本非常少见,得到更是偶然。郁飞,即郁达夫,作者林语堂称赞和信赖他中英皆通,委以重任。更做三千笺注,细细说明。书后附林、郁通信,还有林对于这个译本的认可和其他译本的指摘。虽只是信手拈来的几处,已令人流汗。若按那些译本,真是不知所云。郁译本中涉及中文典籍成语,十分准确,让人理解,备觉轻易。全书读来竟不像译本,像绝好的中文小说,正是译者功夫所在。郁本人的散文《故都的秋》人人熟知,北京风情十分浓郁。本书亦然。至于描摹人物口吻,也绘声绘色。

  • 2、 郁飞《瞬息京华》读后感
    郁飞《瞬息京华》读后感 从别人手里抢过来看的书总是最吸引人。《瞬息京华》就是我从朋友手上抢过来一睹为快的好书。看了才知道这书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电视剧《京华烟云》的原版。《瞬息京华》是大师林语堂的着作,是林语堂先生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瞬息京华》是它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更多译本将本书译为《京华烟云》。 《瞬息京华》是一个枝繁叶茂的故事,堪称《红楼梦》的“近现代”版,是一部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背景以北京为主,苏杭为宾;以道家精神为贯穿,以庄周哲学为经络;以人物的悲欢离合为经,以时代的变迁为纬;以逃难起,以逃难终。它主要描写了在1900年到1938年那个政权更迭、军阀混战的北平城中,通过对姚、曾、牛三大家族中各类人物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性格演变、思想碰撞和命运选择,展现了儒、士、商阶层由盛而衰的过程;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全景式展现了现代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书中所塑造的木兰、莫愁的性格是“贤妻良母”的形象,她们贤惠、善良、达观,具有女性的气质,但这并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而是有着现代意识的,尊重自己个性、价值与尊严的,文化修养高的,聪慧的结合着传统与现代气息的女性,并以女性的魅力感染着丈夫,无疑是对丈夫在生活上、工作上、心灵上的一种提升。比如,木兰在知道丈夫荪亚拈花惹草时,凭借自己的聪慧、冷静化解了一场危机。她既没有懦弱的忍让,也没有像泼妇似的大吵大闹,而是用她的包容大度解决一切,做法大方得体、成熟稳重,既给丈夫、第三者一个台阶下,又挽留了丈夫的心,挽救了自己的家庭,三人也成了好朋友。这样睿智的举动令我们许多女性都自愧不如、敬佩万分。 《瞬息京华》中,我最欣赏的一个角色便是木兰的父亲,姚思安。他向我们传递着道家的思想,使我们懂得世间万物各有其道,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现象,他的死很安详,是真正的道家的仙逝。他很喜爱木兰这个女儿,在他的思想中没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观念,这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得的。他喜欢结交朋友,特别是有学识、有内涵的人,同时,他总是接受新事物,提倡新思想,其程度令许多年青人都惊叹不已。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把自己的长辫率先剪下来,以支持这场运动。他漠视金钱、权力、地位,只醉心于得道,寻求真正的
  • 3、 京华烟云读后感1300字: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以历史背景为线索,展现了姚、曾、牛三个大家族里的男男女女在动荡岁月里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完全再现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家庭生活的真实面貌。在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众多包括义和团真面目、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日本侵华等等。也出现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名画家齐白石、翻译家林琴南、教育家傅增湘以及哲学家辜鸿铭等等。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真实的历史人物与小说的情节融合成一体,给人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现实感很强,带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林语堂《京华烟云》读后感

    林语堂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调侃式的描述中,不经意中流露了自己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的看法,从书中看出林语堂似乎很钦佩辜鸿铭的才华,对他的学识在书中有两次有生动的展现。林语堂对于新文化运动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但对新文化运动中有些人对中国文化全面的否定,唯西方优胜论的思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思想和新思潮宣传的中心,是因为蔡元培实行自由主义的原则,各种思想在学生中传播、交流,最终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正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思想才使许多的中国知识分子拿起笔,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才会产生众多的文学团体,才会出现许多有自己独特鲜明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家。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因为这本书我开始喜欢上了道家的思想,姚思安有深厚的道家的学问,他不待见儒家思想伦理纲常的那一套,没有让木兰和莫愁裹小脚,让她们上新式的学堂,既让她们学习中国的文化,也让她们学习西方的文化。从这些例子中似乎感觉到姚思安肯定是一个理解过西方教育和西方思想的人物。但事实上姚思安奉行的只有道家的人生哲学,个性喜欢收藏文物。跟西方扯不上一丁点的关系。但姚思安却没有阻止西方先进礼貌的传播。我想林语堂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想表达并不是中国的所有的传统和文化对现代礼貌都是起阻碍作用的,不能因为儒家文化中的封建思想起了阻碍作用,便全盘否定了中国其它的传统思想文化。林语堂还把《红楼梦》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红玉让我想到了林黛玉,一位有才华,有个性却体弱多病的女子,最终为了成全自己心爱的人,选取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宝芬让我想到了薛宝钗,一位沉稳、冷静又有些城府的女子。阿非让我想到了贾宝玉,一个爱到处留情的男子。中卷部分的《庭院杯具》显然便是一出现代版的《红楼梦》。

    在《京华烟云》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人物便是木兰了

  • 4、 读后感《京华烟云》

    读后感《京华烟云》

    很小的时候,看过赵雅芝演的《京华烟云》,但一直未看过原着。我知道这是国语大师林语堂的经典之作。所以百忙之中也定要抽空看看。

    故事是从义和团运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主人公姚木兰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中年妇女。鲁迅的文章写的是这个时候人名群众的愚昧麻木,而林语堂是在歌颂中华的传统美德与面对外来者侵略时一个富贵儒商家庭的变迁故事,从而赞美保家卫国的勇士们。

    《京华烟云》文字2024典雅平和,亦柔亦刚,糅合古今。虽然原着是用英文写的,但我却认为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没有浮华的文字2024,却依然美丽古朴,字2024字2024句句中流露着林语堂对这片土地与文化的热爱。全书充满浓浓的中华文化,中华情感。文中有有佳话,有哲学,有风俗,有深谈,有闲聊,更有时代变迁时特有的语言习惯。《京华烟云》犹如一杯甘露,又似一曲极为抒情的大提琴独奏,在黄昏的庭院里。

    《京华烟云》思想美。全书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可以看出林语堂很收道家思想的熏陶。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小段庄子的话,比如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虽然我看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我相信那和一章的内容有哲学上的内在联系。其思想美更体现在对民族灾难与传承感知和认识上,读罢全文,我还有一种心绪难平的感觉,好像对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读罢全书,意犹未尽,在作读书笔记的时候,我相当于再看了一次本书。越是品味,越是反反复复地读。我越觉这书之妙。

    姚思安,一个深受道家思想熏陶的智者,性情随和,胸怀宽广,为人坦荡,关心儿女。正是在他的教导下,才培育出两个冰雪聪明的女儿,在那个时代,他的思想比较开放,他不叫他女儿裹脚,他让女儿受现代教育,却都有着传统女子的美好之处,还教木兰识甲骨文。最后他因忧国忧民而病卧不起,当他在临终前,曾要求见牛素云一面,他说了句记住你是中国人。也许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拯救了牛素云的灵魂。

    我很喜欢木兰,富有才情,柔美婉约,给人以灵动之美。她从小便识甲骨文,知书达理,而且女身男命。书中有一段讲木兰在杭州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她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让她的家庭充满世俗的快乐和享受。她作的美食,她房子的布置,她悠闲快乐的生活,但是丈夫荪亚却放荡不羁,不甘平淡,喜欢曹丽华那样的新式女子。面对丈夫的背叛,她以她特有的方式,凭借她的智慧和毅力让问题迎刃

  • 5、 《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不停的告诉自己,不能把这本书当成言情来看,但我到底不是有觉悟的青年,还是把京华烟云当成了言情故事在看。以至于后面穿插了几集电视剧,为此深表后悔,伤害了自己的三观。

    《京华烟云》里面流淌着的,是一种宁静芬芳的味道。人的内心都平和安详有尊严。那种又有钱又有文化的大户人家养出来的雍容又剔透的感觉,让人很是羡慕。而北京城也在林语堂的笔下令人惊艳。当走近罗马古城,看着人家骄傲地指着那颓败的城墙和城门,说这是几千几万年前的....巴黎街头的画面,看着整个城市把古建筑保存得那么完整,心里充满了惆怅。想想咱们的北京城,就这么给弄成现在一个高楼林立的大京城了。而林语堂笔下的北京,真是完美之处啊。甚至说普天之下,地球之上,没有别的城市可与比拟。说它既有人文精神,又富有崇高华严的气质与家居生活的舒适。虽然那已经完全不是今天的北京城了。

    林语堂《京华烟云》里有一段论命格与婚姻的话:人有五种命型,就用金、木、水、火、土来代表。男女婚配,就是这种命型配合的学问。命型若配得好,可以彼此相辅,彼此相成。有的两种命型,即使不是两者相克,渐渐也趋于两者相伤。

    他说,木兰是金命,莫愁是土命,荪亚是水命,立夫是木命。配得好,金入于水则金光闪灼;土养木,木就滋长繁荣。配得不好,比如土若与水混和起来,结果只是软稀泥;金克木,而一个骨节外露,肌肉条纹横生,脸盘子宽,手指关节挺硬巨大的木命,就会把软嫩的金命弄得迟钝,失去锐利,变得单纯。所以,木兰配荪亚,莫愁配立夫,才是天作之合。

    木兰虽然内心里对立夫有奇妙的感情,但当父母做主把她嫁给荪亚,她也是欢喜的。她带着惆怅又带着憧憬开始婚姻生活,不是不幸福的。虽然她无可避免的带着那个时代的安顺,但她又非常真诚,大气。所以,林语堂说,若为女儿身,只做木兰也。这是一个偶像型的女人。这里不得不提,因为担心阅读进度无法完成,我看了几集电视剧,没想到三观受到粉碎性毁灭啊。在电视剧里,姚木兰只不过是现代这个乱糟糟社会里,一个焦虑,哀怨的女人,一个欲望很多,假装克己的女人而已。电视剧赵薇版的烟云,,姚木兰要嫁给老大冲喜,幸亏蔓娘回来,虚惊一场;妹妹莫愁又和老三好上了,结果为了一个很拙劣的小误会,导演偏让他们解释不清,然后大家闺秀出身的莫愁,楞是在大喜之日离家出走,说是为了惩罚一下老三。把老爸老妈晾在那,恨不得撞墙。接着木兰同学又大义凛然地出现了,

  • 6、 京华烟云读后感英文

    京华烟云读后感英文

    moment in peking is a historical novel originally ent in peking;the book most flash point is one of the natural taoism. that scratch. as, eager to win through struggle. university of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same way.

    ent in peking is not only my wealth. but also is our duty to remember history ourself. this is a need to carefully try to figure out the book, in which it will benefit you for life.

  • 7、 京华烟云读后感

    【篇一:读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有感】

    开始认识《京华烟云》是由于其电视剧的热播,我看了几集,便对原著产生了兴趣,我知道了这是国语大师林语堂的经典之作。

    故事是从义和团运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主人公姚木兰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中年妇女。鲁迅的文章写的是这个时候人名群众的愚昧麻木,而林语堂是在歌颂中华的传统美德与面对外来者侵略时一个富贵儒商家庭的变迁故事,从而赞美保家卫国的勇士们。

    《京华烟云》文字典雅平和,亦柔亦刚,糅合古今。虽然原著是用英文写的,但我却认为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没有浮华的文字,却依然美丽古朴,字字句句中流露着林语堂对这片土地与文化的热爱。全书充满浓浓的中华文化,中华情感。文中有有佳话,有哲学,有风俗,有深谈,有闲聊,更有时代变迁时特有的语言习惯。《京华烟云》犹如一杯甘露,又似一曲极为抒情的大提琴独奏,在黄昏的庭院里。

    《京华烟云》思想美。全书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可以看出林语堂很收道家思想的熏陶。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小段庄子的话,比如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虽然我看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我相信那和一章的内容有哲学上的内在联系。其思想美更体现在对民族灾难与传承感知和认识上,读罢全文,我还有一种心绪难平的感觉,好像对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读罢全书,意犹未尽,在作读书笔记的时候,我相当于再看了一次本书。越是品味,越是反反复复地读。我越觉这书之妙。

    姚思安,一个深受道家思想熏陶的智者,性情随和,胸怀宽广,为人坦荡,关心儿女。正是在他的教导下,才培育出两个冰雪聪明的女儿,在那个时代,他的思想比较开放,他不叫他女儿裹脚,他让女儿受现代教育,却都有着传统女子的美好之处,还教木兰识甲骨文。最后他因忧国忧民而病卧不起,当他在临终前,曾要求见牛素云一面,他说了句记住你是中国人。也许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拯救了牛素云的灵魂。

    我很喜欢木兰,富有才情,柔美婉约,给人以灵动之美。她从小便识甲骨文,知书达理,而且女身男命。书中有一段讲木兰在杭州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她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让她的家庭充满世俗的快乐和享受。她作的美食,她房子的布置,她悠闲快乐的生活,但是丈夫荪亚却放荡不羁,不甘平淡,喜欢曹丽华那样的新式女子。面对丈夫的背叛,她以她特有的方式,凭借她的智慧和毅力让问题迎刃而解,从而维持好她的婚姻。我也很喜欢莫愁,莫愁是个沉稳,

  • 8、 《京华烟云》读后感(精选)

    之所以会有读《京华烟云》的想法,是因为对赵薇版电视剧《京华烟云》的喜爱。很多人喜欢赵薇演的小燕子,我却喜欢《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初次看《京华烟云》这部电视剧时,我并不喜欢姚木兰的角色,觉得姚木兰太喜欢说道,喜欢用自己的学识智慧来驯服自己的丈夫。总觉得她和荪亚不是一类人,和立夫才是,因为我实在是太爱电视剧中立夫的角色了。可惜的是有情人终未成眷属,木兰和立夫只能活在彼此的心里。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当我开始读《京华烟云》这本书的时候,脑海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人物见解。但是其实不得不说,电视剧版的《京华烟云》和小说差别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披着《京华烟云》的书名,拍着民国时期的儿女情长。

    我觉得书中的木兰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明双重影响下形成的一个近乎于完美女人。在书中我多次被木兰的肚量,才智和洒脱所感染、所折服。木兰对孔立夫的爱是真诚无暇的,对曾荪亚的爱是忠贞不渝的。虽然木兰没能和自己喜欢的人走在一起,但木兰和荪亚也过得非常的幸福。木兰和荪亚在婚前没有心荡神怡的爱情,却在年深月久中感情日渐浓厚。虽然这感情并不能占领木兰心中孔立夫的位置,但足够让木兰对荪亚一生忠贞不渝。当孔立夫陷害入狱,木兰为营救孔立夫所表现出的勇敢和至情至性,让我感叹这真是少见的奇女子也!虽然木兰营救孔立夫的举动,遭到了荪亚的吃醋和猜忌,但木兰所表现出的淡定和从容,真的不是一般修养的女子能做到的。后来荪亚在木兰坦诚和肚量下,选择信任自己的妻子,也是因为木兰的人格魅力让他乃至观众折服。

    书中还有另一个人物——我最喜欢的木兰的父亲。姚父精神世界宽广,为人处事豁达开明。姚父的描写,很多都和中国的道有关,很多时候都能看到姚父关于庄子道德的思考。姚父的一生对于木兰影响很大。木兰记得很多父亲对她的忠告,这使得木兰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妥善处理。木兰能够养成这样完美的品行也和她殷实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木兰婚后和荪亚到处玩耍,游山玩水,踏遍中国古迹,这使得木兰一直不断成长。我以为这就是我们现在流行说的“女儿要富养”的真正含义吧,既有物质方面的大力支持,也有精神上的熏陶和培养。书中也描写了木兰人生的几次重大变故,比如她的女儿参与学生起义被射击,他们被迫离开北京逃离战争;她的儿子参加抗日战争等,这些灾难迫使木兰成长,使她变得更加坚强。

    林语堂还把《红楼梦》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红玉让我想到了林黛玉

  • 9、 推荐!《京华烟云》读后感

    多读书使我们变得更加才智博学,是一种成长。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可以写一篇读书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读后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那么,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京华烟云》读后感,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京华烟云》读后感【篇一】

    《京华烟云》以历史背景为线索,展现了姚、曾、牛三个大家族里的男男女女在动荡岁月里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完全再现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家庭生活的真实面貌。在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众多包括义和团真面目、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日本侵华等等。也出现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名画家齐白石、翻译家林琴南、教育家傅增湘以及哲学家辜鸿铭等等。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真实的历史人物与小说的情节融合成一体,给人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现实感很强,带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林语堂《京华烟云》读后感

    林语堂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调侃式的描述中,不经意中流露了自己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的看法,从书中看出林语堂似乎很钦佩辜鸿铭的才华,对他的学识在书中有两次有生动的展现。林语堂对于新文化运动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但对新文化运动中有些人对中国文化全面的否定,唯西方优胜论的思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思想和新思潮宣传的中心,是因为蔡元培实行自由主义的原则,各种思想在学生中传播、交流,最终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正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思想才使许多的中国知识分子拿起笔,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才会产生众多的文学团体,才会出现许多有自己独特鲜明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家。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因为这本书我开始喜欢上了道家的思想,姚思安有深厚的道家的学问,他不待见儒家思想伦理纲常的那一套,没有让木兰和莫愁裹小脚,让她们上新式的学堂,既让她们学习中国的文化,也让她们学习西方的文化。从这些例子中似乎感觉到姚思安肯定是一个理解过西方教育和西方思想的人物。但事实上姚思安奉行的只有道家的人生哲学,个性喜欢收藏文物。跟西方扯不上一丁点的关系。但姚思安却没有阻止西方先进礼貌的传播。我想林语堂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想表达并不是中国的所有的传统和文化对现代礼貌都是起阻碍作用的,不能因为儒家文化中的封建思想起了阻碍作用,便全盘否定了中国其它的传统思想文化。

  • 10、 京华烟云读后感合集

    笔者考虑到您的要求,找到了一篇适合的“京华烟云读后感”供您参考。文学作品能够让人产生深刻的感受和内心的信念,阅读完这本书后,相信读者们都会深有感触。为了更好地体验读后感,不妨写下属于自己的感受。笔者将本文提供给您作为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京华烟云读后感(篇1)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根据林语堂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京华烟云》,引起了我深读林语堂先生原著的极大的兴趣。

    小说《京华烟云》描写的是1900年1938年那个政权更迭、军阀混战、人心郁闷的北平城中,通过对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中各类人物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性格演变、思维撞击和命运选择,凸现了儒、士、商阶层由盛而衰的过程,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作者还以其独特而充满睿智的女性审美观和审美心理,深刻描写了他心目中深爱的女子姚木兰,塑造了一个知书达理、聪明美丽,浩然诚笃、宽容自尊、有道教风范的光辉女性形象,表现出了中国优秀女性的落落大方之美、娴淑端庄之美和刚柔兼备之美。

    应该说改编的电视剧比林语堂原小说从某些方面有了一些突破,但也存有很大不足,主要是人物错异、相互嫁接成分太多,搅乱了人物形象,引起了观众和读者的不少争议和批评。但我觉得改编者有一点把握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就是牢牢抓住了情感丰富深邃这一主线,向人们形象化地展示了一个中华优雅女性光辉耀人的精神风采。

    怀一片知恩图报的真情

    知恩报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这些哙炙人口的诗句,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讲的就是要感恩。

    作者就是通过姚木兰这一艺术形象时时的心存感激和处处的体味感动,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得到了不断地净化与升华。小说中的姚木兰小时候被人贩子拐卖,曾家是她的救命恩人,姚木兰始终顾念着这份无以为报的恩情。她幼年的经历从这里展开,婚姻从这里结缘、命运从这里延展。

    她视曾家二老为生身父母,言听计从,孝顺有加,正反映的就是知恩图报的拳拳之心。电视剧中的姚木兰,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代嫁风波,最终以放弃自己的爱情换来的代嫁,成全的也是曾家二老。

    我们暂且不评价姚木兰委曲求全的合理性,但对那个年代的一个奇女子始终衔着报恩的坚定情怀,还是应该给予很大欣赏的。

    持一缕终生相许的深情

    林语堂对自己的婚姻也有着极强的信心,对自己的爱人寄托着无限的深情。据说,1919年林语堂与结发之妻廖翠凤两

  • 2019-09-20

  • 2019-10-22

  • 2022-12-21

  • 2023-03-02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3-04-12

  • 2023-05-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12

  • 2019-10-29

  • 2023-04-1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7-01

  • 2019-09-25

  • 2021-05-02

  • 2023-02-04

  • 2023-03-13

  • 2022-01-29

  • 2023-03-27

  • 2023-03-24

  • 2023-06-02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3-01-14

  • 2019-11-06

  • 2023-03-09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2

  • 2023-04-12

  • 2019-10-23

  • 2023-05-09

瞬息京华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瞬息京华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瞬息京华读后感、2024瞬息京华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