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仁医胡佩兰观后感 > 地图 > 仁医胡佩兰观后感,2024仁医胡佩兰观后感
仁医胡佩兰观后感相关栏目
仁医胡佩兰观后感热门栏目
仁医胡佩兰观后感推荐
仁医胡佩兰观后感

(共 3567 篇)

  • 1、 《仁医胡佩兰》观后感1500字

    《仁医胡佩兰》观后感1500字

    作者 来源简书

    《仁医胡佩兰》由马会雷执导,著名表演艺术家谢芳在剧中饰演胡佩兰,徐敏饰演胡佩兰的大儿子胡大一,金铭、廖京生、李勤勤、王艺禅等众多实力派明星加盟出演。

    电影剧情

    2013年11月,大河网率先报道了郑州97岁女医生胡佩兰27年基层坐诊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后,央视、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做了跟进报道,胡佩兰老人荣获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称号。此后大河网召开了胡佩兰先进事迹座谈会,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出版了图书《仁医胡佩兰》。

    电影《仁医胡佩兰》以胡佩兰大夫生前事迹为题材,融入励志、哲思、情感和科普等多种影视元素,以胡佩兰老人从医70年、扎根社区基层28年的心路历程为主线,全景展现了老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大医博爱、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

    《感动中国》为她的颁奖词是: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您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忘我工作

    胡佩兰,女,河南某社区医院妇产科专家,90多岁高龄依然坐诊行医,她的愿望是,如果能行,工作到100岁。有一次,下着倾盆大雨,电闪雷鸣,助手考虑到她岁数大了,想等雨小了再去上班,她坚持冒雨按时到岗,为的是不让病人着急;她告诉自己的儿子胡大一,多到农村开展义诊活动,嘱咐儿子在行医工作中,要投入感情,不管有什么事,一定要认真看完最后一位病人,因为他们有很多都来自农村,来一趟不容易;她拒绝接受媒体采访,坚持要把时间留给病人。胡医生的这种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精神使她获得了辖区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乐于助人 治病治心 循循善诱

    遇到无钱看病或经济困难的患者,她先看病,然后送钱让病人买药治病;她教导一位年青女学生,要自尊自爱自强,犯一次错不要紧,但不要犯第二次,她视病人如亲人,资助女学生学费,鼓励她好好学画画,做社会有用之人;她对自己的学生说:"只有知道病人的痛苦,才知道怎么当好医生。"这让我想到时下社会上的一些医生追求利益,而不考虑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的现象,这就是差距,如果大家都像她这样,医患关系一定会和谐很多。

    大医精诚 白衣丹心 勇于担当

    院长聘请她去上班时,她说:"你请我治病,我去,你请我去赚钱,我不干!"她在为患者治病时,首先考虑的是怎样治好患者的病,并让患者少花钱。

    有一

  • 2、 2024胡佩兰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900字)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我们将观后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观后感。写作能力的提升,可能呈现在写观后感方面。该怎么才能把自己对于的观后感更好的记录下来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2024胡佩兰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900字)》,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胡佩兰感动中国事迹观后感【篇1】

    昨天晚上的8点钟,我们按老师布置的任务在中央一台观看《感动中国》的节目,看完后我真为我们中国的奉献人而骄傲。

    昨晚一共有十位英雄。他们都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做出奉献的人。1.钟扬。2.杜富国。3.王继才。4.张渠伟。5.张玉滚。6.程开甲。7.吕保民。8.马旭,颜学庸。9.刘传健。10.其美多吉。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的伟大。有的是为了自己最爱的事情不惜牺牲生命。有的坚守自己的岗位。机智的化险为夷。有的为了保护队友,宁愿自己受伤...在这十名作出奉献的人之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杜富国了。他的故事令我非常的感动。

    20-年10月11日的下午。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在雷场开展扫雷作业。27岁的杜富国和他的战友艾岩,沿山坡搜排时,发现了威力巨大的手榴弹。当杜付国发现了这个威力巨大的手榴弹时,对他的战友艾岩说:你离我远一点。由我来检查。当杜富国轻轻的剥开手榴弹周围的伪装层时,轰的一声,现场发生了爆炸。杜富国下意识的往艾岩一侧倒下。据他身后仅有两米多远的艾岩,仅面部受了轻微擦伤。杜富国炸成重伤。

    连身上的防护服都成了碎片。经过两天的抢救,杜富国终于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他醒来的第一句话竟然不关心自己,还问他的战友艾岩怎么样。当战友们说艾岩只受了轻微的擦伤时,杜富国的心才放下来。20-年杜富国得知要开展第三次大规模扫雷。他主动报名要求去最前线。为了挽救杜富国的生命,医生不得不把他的眼球和双手截肢。杜富国当时并不知道他要接受这么残酷的现实。他还说能不能不截肢我还想继续扫雷。杜富国不但自己不抱怨,还安慰自己的亲人战友。20-年11月16日下午。已扫雷场的移交仪式上。杜富国的战友们手牵着手,唱着军歌,以此向老百姓表示脚下的每一寸地图都是安全的,当战友们告诉杜富国的时候,杜富国的心就放下了。虽然说他现在再也无法用眼睛看到最后一块儿雷场移交。但他和战友们几年来征服的雷区也是让他成为军人而感到的自豪,喜悦。他

  • 3、 力克胡哲观后感
    我可以 ——力克.胡哲演讲视频观后感 2011年5月12日 星期四 雨 我是谁?我只是千千万万人类中的一个普通的、力量弱小的学生吗?不,我可以找到自己,我可以有自己的目标,我可以做出美好的选择,我可以去爱、拥抱、鼓励别人,即使跌倒100次,我也可以第101次重新站起来。 ——题记 当我第一次从电脑视频中看到他时,我认为他应该是被淘汰了的人。没有手,没有腿,除了一个矮小的上半身以外,他就只拥有一只被他称为“小鸡腿”的脚,这样不完整的人能干什么呢?可当我看他用那短小的脚打电话、踢球、写字……时,当我听他演讲他为什么仍然存在时,我为他深深折服。他可以使泪水洗净灵魂与心灵的窗户,他可以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应该存在,他就是力克。胡哲。 他,经历过心灵的破碎。没有四肢的人会有多么绝望,他会遭到嘲笑,他会被欺负,即使欺负也只能装作什么也没有,因为他跌倒后都很难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他希望上帝给他四肢,但上帝没有;他希望有人能接受他,所以他模仿同学说粗口,以为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可他错了,这样不仅迷失了自我,又惹来了更多的讥笑。最后,他决定:我是谁?我就是我,我热爱我的生命,所以我要站起来,我有目标。终于,他像乌龟一样用头支撑起跌倒的身体从而站起来,他开始向目标一步一步“走”去。 我们,曾经跌倒后试了几次站不起来便放弃了,永远选择放弃站起来的机会,然后对自己说:“我什么也不行的,我就这样了,没法改了。”我们跌倒过100次,于是我们便要放弃第101次站起来的机会了吗?不会!没有一个目标不可以达到,只不过不能急,我们需要一步一步走过去,因为我们不能飘过去或两步并作一步。我们更不能放弃自己,因为那是我们能站起来的原因之一,不要为了短暂的快乐而迷失比钻石还珍贵的自己。他,没有四肢,却用头站了起来;我们拥有四肢,我们将会更有力的站起来! 他,也想放弃过。谁能忍受一天十几个人的嘲笑呢?( )他曾经想如果再有一个人来嘲笑他,他就放弃。有人叫住了他,他想时候到了,只是那一个人却说:“你今天看起来真好!”一句平凡的鼓励语却给予了他力量,这不是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这个人帮他拿走了所有的压抑。鼓励是可以救一个人的,他明白了。所以,他开朗起来,他学会去无条件爱每一个人,他拥抱每个人,他鼓励每个人,因为他懂得一句话与一个动作可以导致很多悲剧
  • 4、 尼克·胡哲观后感
    尼克·胡哲观后感 听了尼克·胡哲的演讲,心中一直荡漾着层层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尼克·胡哲天生没有手脚,可是他却活的那么有意义。凭着他那坚强的意志,却获得了两个大学的学士学位!这不得不使我们正常人都佩服有加,他的演讲富有激情,也很有趣,他曾经说过:若上帝没有赐你一个你想要的奇迹,那么他其实是想你成为别人的奇迹!多么感人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激发了许多残疾人的斗志。更感动了千千万万的正常人! 尼克·胡哲曾被许多学校拒绝过,这使他连自杀的心都有了,好不容易有一个学校愿意接受他,可是他上学的第一天,居然有十二个人嘲笑他,他想:如果再有一个人嘲笑我,我就不活了。放学的路上,一个小女孩儿叫住他,尼克·胡哲心想:完了,我今天活不成了!可是小女孩儿说:“尼克,你今天很棒!”就是这简单的一句话,把他从绝望的边缘拉了回来。 这件事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你的一句话可以拯救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做为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每一句话也是一样的,有的时候一句话可以使一个孩子拥有上进的决心,有时候一句话又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做为我们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鼓励我们的学生,扬起他们生活的风帆。 不要抱怨生活如何不尽人意,看看尼克·胡哲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态度,我们还能说什么?记住:对生活充满希望,永不放弃,爱自己,爱他人!每个一个自己都是最独特的,最美的! 我们所接触的学生形形色色,各样的家庭都有,这就需要我们用爱心为他们支撑起一片天空,让他们在蔚蓝的天空下自由幸福的翱翔,成为一只只雄鹰,搏击长空!!
  • 5、 力克胡哲演讲观后感

    篇一:力克胡哲演讲观后感

    我是谁?我只是千千万万人类中的一个普通的、力量弱小的学生吗?不,我可以找到自己,我可以有自己的目标,我可以做出美好的选择,我可以去一爱一、拥抱、鼓励别人,即使跌倒100次,我也可以第101次重新站起来。 题记

    当我第一次从电脑视频中看到他时,我认为他应该是被淘汰了的人。没有手,没有腿,除了一个矮小的上半身以外,他就只拥有一只被他称为小鸡腿的脚,这样不完整的人能干什么呢?可当我看他用那短小的脚打电话、踢球、写字时,当我听他演讲他为什么仍然存在时,我为他深深折服。他可以使泪水洗净灵魂与心灵的窗户,他可以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应该存在,他就是力克.胡哲。

    他,经历过心灵的破碎。没有四肢的人会有多么绝望,他会遭到嘲笑,他会被欺负,即使欺负也只能装作什么也没有,因为他跌倒后都很难靠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他希望上帝给他四肢,但上帝没有;他希望有人能接受他,所以他模仿同学说粗口,以为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可他错了,这样不仅迷失了自我,又惹来了更多的讥笑。最后,他决定:我是谁?我就是我,我热一爱一我的生命,所以我要站起来,我有目标。终于,他像乌龟一样用头支撑起跌倒的身一体从而站起来,他开始向目标一步一步走去。

    我们,曾经跌倒后试了几次站不起来便放弃了,永远选择放弃站起来的机会,然后对自己说:我什么也不行的,我就这样了,没法改了。我们跌倒过100次,于是我们便要放弃第101次站起来的机会了吗?不会!没有一个目标不可以达到,只不过不能急,我们需要一步一步走过去,因为我们不能飘过去或两步并作一步。我们更不能放弃自己,因为那是我们能站起来的原因之一,不要为了短暂的快乐而迷失比钻石还珍贵的自己。他,没有四肢,却用头站了起来;我们拥有四肢,我们将会更有力的站起来!

    他,也想放弃过。谁能忍受一天十几个人的嘲笑呢?他曾经想如果再有一个人来嘲笑他,他就放弃。有人叫住了他,他想时候到了,只是那一个人却说:你今天看起来真好!一句平凡的鼓励语却给予了他力量,这不是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这个人帮他拿走了所有的压抑。鼓励是可以救一个人的,他明白了。所以,他开朗起来,他学会去无条件一爱一每一个人,他拥抱每个人,他鼓励每个人,因为他懂得一句话与一个动作可以导致很多悲剧,鼓励是医治的奇方。

    我们,以欺负别人、嘲笑别人为乐,虽然我们是快乐的,但那些被欺负的人早已满身伤痕,也许有一天的一次玩笑便会致命。

  • 6、 《萨胡》观后感1000字

    《萨胡》观后感 看到《萨胡》的预告纯属意外,是在阿联酋的电影院看《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开场前看到的,当时心里一震,哎?这不是巴霍巴利王吗?又有新作了?于是在这个百无聊赖的午后我选择到电影院去看这样一场印地语的电影这在别人看来是有些奇葩的,这是个周三的下午,影厅里总共才10个人,坐在我旁边的是个巴基斯坦的大叔,他看到我这张东亚人的脸就禁不住好奇:你能听懂印地语? 让他失望了,印地语我一窍不通,好在英语和阿拉伯语还凑合,至少眼睛跟字幕没啥大问题,但这个影片依然超出了我的想象,我说的是片长至少有三个半小时,而且,我作为曾在影院工作过的人,自认为是一位观影无数、经验丰富的老油条,可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一部电影居然还有中场休息。 废话说了一堆,言归正传,其实我的外语仅仅是凑合而已,整部影片最核心的一些问题看得并不是太明白,只是知道主角帕拉巴斯饰演的萨胡是个富可敌国的大老板的儿子,坐拥roy集团的财富和权势,其权势已经可以威逼上层政客签字盖章,然而这位老板却死于一场精心策划的车祸(烂梗),儿子在20多年后为父报仇,但这个报仇的过程实在是太曲折了,首先伪装成一个惩恶扬善的侠客,把一群警察忽悠得团团转,然后突然有个反转,卧槽,原来他才是要拿到黑盒子的人,而我们之前当成牛逼富二代的居然是警方的卧底,这时上半场才结束,片名才出现! 看到第二部或者受下半部时人已经有些疲劳,对反转来反转去的剧情已经看得稀里糊涂,追车和爆炸也频繁出现让人有些倦怠,这里我要说两句,这部电影里多处挖掘了一些现代都市的场景,按剧情来说,也许是印度的某些城市,但我作为生活在阿布扎比的人吃惊地看到了首都之门、global square、galleria mall乃至扎耶德大桥,其中glleria mall距离我看电影的影院只有一水之隔,而且我似乎还看到了北京cbd的场景,那不就是央视的大裤衩吗? 刚开始看到一些精彩的打斗还觉得挺过瘾的,主角光环让萨胡每次打斗都是一副欠揍的微笑,这个电影沿袭了许多印度电影的惯用套路,男主角每一次转身、起身、回眸、微笑、入场都要慢动作+bgm,低头微笑,逼格十足,就好像我们是第一次看到他一样,最后坐在会议大厅的主席位置上时更是翘起二郎腿,那座椅分明成了铁王座,男主可以跟地痞流氓打,可以跟魁梧的屠夫打,可以跟健身房里粗壮的猛男们打,也可以跟全副武装的警察、黑帮打,能徒手格肉搏
  • 7、 尼克胡哲观后感
    尼克胡哲观后感 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部视频,介绍了一位澳大利亚的传奇人物——尼克胡哲。在1982年12月4日的那个清晨,尼克的父母原本怀着满心欢喜迎接他们的头生儿子,却万万没想到会是个没有四肢的“怪物”。 这是一场艰辛的战役,供应尼克所需的一切,是一场持续的挣扎,可以寻求帮助的对象和渠道并不多,这对夫妇只能独自克服各种问题,在尝试和纠错中不断摸索,找寻或设计合适的轮椅设备,筹集资金支付一切,甚至与社会的律例抗争。由于尼克身体上的残障,澳大利亚当时的法律规定不允许他进入正规学校,但他的母亲力争修改法律,经历万般艰难,令尼克成为第一个进入正规学校就读的残障生。 在一次环游世界传递爱的演讲中有台下学生问尼克,什么是支撑他最大的力量。尼克毫不犹豫地说,“家庭”。“如果你有一个家庭,不停在撒下爱的种子,你怎么可能愿意离开你的家人,把痛苦留给那些爱你的人?”尼克感叹。在尼克眼中,父母最让他感动之处在于,他们始终是他最好的听众,听他诉说一切烦恼和快乐,从不厌烦。从他6岁起,爸爸教他如何用脚趾往电脑里输入文字,教他游泳,并鼓励他学习踢足球、玩滑板。妈妈告诉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微笑,告诉他,“别人再盯着你看,你可以主动去和别人搭话,以友好的姿态来面对这个世界,那样世界也会对你友好”。“我爱我的父母,比爱我自己更多。我不愿意把痛苦留给他们。”尼克说,这份对爱的回馈和感恩,让他不轻言放弃。 正是这样的家庭教育造就了乐观的尼克胡哲,但是假如尼克胡哲出生在中国,那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呢?也许当他在生下来的时候就被他的家长剥夺了生存的权利,或者被抛弃在社会的某个角落静静地等待死亡,又或许他“幸运”地存活下来但是他接下来的生活也不会很如意。 当想到这个问题时,我脑海里浮现出躺在街上乞讨的残疾人们用着他们残破的身躯向路过的行人博得怜悯。当胡克尼哲在世界各地用他激情洋溢的演讲打动着着所有听众时,同样是身体上有着巨大缺陷的人,为什么他们的现状差别是如此的巨大。尼克的父母从未放弃过他,无论是在身理上还是心理上,他们始终是尼克最大的精神支柱,他们给了尼克最好的教育,不单单给他提供学习的环境还教育尼克正确面对人生的方式,让尼克重拾对生命的热情。而当中国的父母遇到有着巨大身理缺陷的孩子时,绝大部分家长会抛弃这个孩子,即使当时一时怜悯接受这个孩子,但是在之后的养育中他
  • 8、 观《妙手仁医》有感

    《妙手仁医》观后感

    这是一部讲述人物传记的电影,黑人母亲因为丧偶,艰难的抚养两个儿子,从小生活拮据的两个儿子却得到了母亲尽最大努力带给他们的优质教育,母亲趁在给富人做保姆期间,接触到了富人的优良生活习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吸收,转换成对儿子们的精心教育,规定他们每周只可以看两档电视节目,每周阅读两本书,然后写阅读感受等教育方式。

    在母亲的严苛的教育模式下,两个儿子成长的很快,学校里表现出色,出乎所有人意料,从班级成绩倒数,毕业夺得年级第一名。不过,这是颁奖老师所说得话,却令他们母子怒火中烧,老师说,黑人拿到了这么好的成绩,你们白人没有理由比黑人差,我简直为你们感到羞耻。

    黑人母亲的小儿子,看上了耶鲁大学,学习医学专业,在学习期间他也曾因为自己穿着朴素而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他最终抵挡不了这些冷嘲热讽,居然和自己的母亲反抗,险些大打出手,包括因为同学拨弄他的收音机留用匕首刺向同学肚子,幸好同学肚子前垫了铁皮。在同学们错鄂的表情簇拥下,飞快跑回家中,关掉房门,惊惶失措,最终是一本平时爱看的书籍捧在胸怀,这才静下心来,找寻一份定力。

    毕业考试,职场应聘,手术台上无时无刻,他的脑海里都会浮现母亲平时教导他的话语:

    你可以成为任何一位你想成为的人,只要你肯努力。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电视机上,把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出现外电视上。

    世界就在你的脑子里。

    别人能做到的,你一定也可以做到。还可以比别人做得更出色。

    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我可以!

    我看完影片,真的受益匪浅,一个人从小的教育是有多重要,从小就坚持下来的事情,这些都是格外关键的成功因素!

    电影可以给人无限的力量。

    当然,这部影片里描述一对对焦急的患者家属失魂落魄的样子,死亡就在隔壁,生死也就是一瞬间,这很难不让人设身处地得去假设,每个人注定都是有这一天的,我们还在烦恼什么呢?家人身体健康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 9、 尼克胡哲演讲观后感

    尼克胡哲演讲观后感(一)

    一个健全人和一个残疾人,最根本的区别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对人生理解的两个截然相反的两个境界。

    在第一次团校课中老师组织我们看到了他的演讲——尼克?胡哲,一个"传奇"的人物,他是一个残疾人,他生下来就没有四肢,但他却活得坚强乐观。他坚强,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不气馁,不因为几次失败而轻言放弃。

    "人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挫折,把挫折当作一笔宝贵的财富。"一个人在前进的路中跌倒了没关系,跌倒了十次也没关系,就算你跌倒了几百次,甚至几千次,只要你从那里跌倒就从那里爬起来,要有不轻言放弃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那么不管你失败多少次,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我们肩上的责任和希望就越来越重,我们应该扛起奋斗的大旗,喊着努力的口号,行动起来,即使在前方有无数个挫折与困难,我们都要勇敢的前行。我们便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而那些不坚持,不努力的人,最终将会失败,一生碌碌无为。因此,挫折并不可怕,怕的是你没有坚定的信念,怕的是你没有十分的努力,怕的是没有克服挫折的勇气。

    我相信,若拥有了毅力,自信,乐观就能创造奇迹。我也相信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永不放弃,爱自己,爱他人,每个人都是最独特最美的!

    用乐观的精神去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你的人生注定会是成功的!

    尼克胡哲演讲观后感(二)

    上次课堂老师放了有关《尼克·胡哲》的视频,深受感触,于是回来又搜了点关于他的资料。

    尼克·胡哲是以为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天生没有四肢,但勇于面对身体残障,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企业总监,更于2005年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热爱鼓励身边的人,年仅30岁,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接触逾百万人,激励和启发他们的人生。

    像这样一个在中国人贩子肯定不会要孤儿院都不一定会收的人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离不开父母在他少年时期的引导鼓励和教育。

    尼克·胡哲以残疾人励志演讲家著称,不过他骑马、打鼓、游泳、足球样样皆能,在他看来是没有难成的事。如果尼克?胡哲生在中国也许他也会成为一个知名的人物,但不太可能会拥有这么多让人难以想象的能力,他可能会成为一个唱歌特别好或者某乐器演奏得特别好的残疾艺术家,奔走于各电视台晚会之间,而在中国最大的可能是他只能成为一个不普通的普通人。

    这里要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别。

    中国的家庭教育

  • 10、 力克胡哲观后感模板

    观影与读书一样,都是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每当我们观看一部电影之后就会有一些感受和心得。要想梳理清楚自己的心理路程最好使用观后感记录,观后感应以“感觉”为主,以叙事抒情为主,着作描写对作品的启发。应该怎么写好一篇影片的观后感呢?急你所急,编辑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力克胡哲观后感”,感谢您的参阅。

    力克胡哲观后感 篇1

    上次辅导员让我们观看的影片,挺感动的。他让我们写了观后感,有同学建议说放在博客上,于是我决定放新浪来。

    上周,我观看了一出很震撼的影片。影片是一个名为力克的残疾人士,在向观众进行讲座。

    那是一个特别的讲座。影片一开始,当我看到身体几乎没有四肢,仅依靠一只“小鸡腿”来完成动作的力克,我不禁为他感到深深的悲哀与惋惜。我惊叹着,他是如何在残酷的现实中,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顽强地生活到现在的?这让我感到难以置信。

    他语言幽默滑稽,丝毫感觉不到对命运的埋怨与不满。他利用他那短小变形的“小鸡腿”,做出一连串灵活的动作。如踢球,接电话,打鼓等。他说,他感激上天还给他留下这只“小鸡腿”。

    接下来,话锋一转,他的表情变得严肃、认真起来。他说他小的时候受到过很多人的嘲讽与异样的目光,每天有个人来嘲笑他。但他大声说着:“我不介意!”。他告诉我们,我们不该因为命运的不公,生活的挫折而倒下,我们无法逃避,只有勇敢去面对。我们不应该过于着重自己的外表,他说过:“如果别人不爱你,还有谁来爱你呢?”要学会相信,相信世上总会有人来爱你,接纳你。

    记得他说过:“你可以让自己酩酊大醉,但第二天早上,在头痛中醉醒过来,仍要面对同样的问题。”许多人会沉溺在悲伤中不能自拔,怨天尤人,怀疑一切,并开始选择各种方式麻醉自己,把快乐建立在短暂的事情上,尝试着逃避一切。但是,“向错误的方向举步,只会让你远离梦想。”这是力克说的。

    为了更好地证明他的话,他自行跌到在台上,然后努力地扭转着身子,用那只“小鸡腿”和肩头的力量,支撑着站了起来,顿时,全场掌声雷鸣。他向着观众席说:“只要不断尝试,总有站起来的希望!”

    如此振奋人心的话语,我记住了,且深受感动。

    在听完讲座后,我重新打量他,我已经不为他而感到悲哀了,转而是为他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是的,他在逆境中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曾经,我也用世俗的目光去嘲笑过别人,把他们身上的缺憾当作娱乐消遣的话题。但是现在想来,当时的我是多么的无知与愚昧。因为我的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23-06-08

  • 2019-11-02

  • 2023-01-01

  • 2019-11-02

  • 2023-04-27

  • 2019-11-02

  • 2022-06-16

  • 2022-12-27

  • 2019-11-04

  • 2022-03-04

  • 2019-10-28

  • 2023-01-13

  • 2019-11-02

  • 2019-11-02

  • 2019-10-19

  • 2019-10-24

  • 2023-05-0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19

  • 2022-11-24

  • 2023-06-21

  • 2019-09-28

  • 2022-02-16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11-12

  • 2019-09-20

  • 2021-05-01

仁医胡佩兰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仁医胡佩兰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仁医胡佩兰观后感、2024仁医胡佩兰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