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人造母者观后感 > 地图 > 人造母者观后感,2024人造母者观后感
人造母者观后感

(共 9669 篇)

  • 1、 《人造母者》观后感500字

    《人造母者》观后感 神经影fun 我的儿子六个月了。在离家的火车上,我把歌曲《baby mine》分享给了孩子的妈,并问道:你看电影吗,《我乃母亲》,我可以给你传过去。 她说:好,我想看,不过没有时间,孩子在喝奶,孩子很粘我。 虽然刚过了父亲节,但是心里想着,母亲恐怕要比父亲重要得多。 所以,这可能也是这部电影之所以叫《我乃母亲》而不是《我乃父亲》的原因吧。这部电影的设定很吸引我,如果一个人以与世隔绝的状态从小被一个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扶养成人,当另一个真实人类突然闯入的时候,她是该相信人工智能的妈妈还是该相信自己的同类呢? 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是好还是坏,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一个悬念。 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给了你一个迷人的悬念,然后,随着故事的发展,你会发现这个悬念的答案已经不再重要,一个更宏大的主题扔在了你面前: 我们人类能否拯救自己。 电影的结局看似克制平衡充满思辨性,其实是对上述问题的一种暧昧解答。 电影最后女主人公代替人工智能成为了人类新的母亲,人工智能虽然在形式上已经死去,但本质上这个世界还是在人工智能的掌控之下。这种结局超越了其他科幻片简单的善恶对立的模式,看似更高级,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最大败笔。看到最后,观众竟然找不到一个反派角色,他们的观影便缺少了共情,前期对悬念设计的期待就落了空,建立在主要矛盾上的情绪便找不到了宣泄的出口。 这也许也是netflix电影的一种通病,立意很高,创新很好,但在电影的完成上讨巧的输出更像是一种偷懒。电影需要一种仪式感,电影需要守住它该有的那种视听共情的质感。netflix想要打败院线电影需要的是诺兰那种崇尚电影感的导演。但恐怕诺兰对这种并非针对大银幕的电影是嗤之以鼻的。 《我乃母亲》就像是人工智能所写的一篇满分作文,克制,平衡,但也冷冰冰。 我大概也理解了电影的结局为何如此设定。netflix对人工智能存有希望,但诺兰选择相信真的妈妈。 孩子哭泣,妈妈便会伤心,这种情绪看似无效且多余,但那就是人类能够繁衍至今的一种本能。 一种人类自救的本能。
  • 2、 人造发光植物读后感

    人造发光植物读后感

    在自习课上,我一打开语文课本想找点文章看看,突然,一篇叫做《人造发光植物》的文章吸引了我,我很有兴趣的打开课本看了起来。

    这篇文章讲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了解了萤火虫的发光原理,提取出了发光基因,并且把这种基因通过细菌来感染植物,最终让植物也获得了这种基因,种出了美丽的发光植物。

    看完这篇短文,我既惊讶又兴奋。我感觉到科学家就像神奇的魔法师,把昆虫发光的基因变到了植物体内,种出了不可思议的发光植物。我非常崇拜这些科学家,他们拥有高超的智慧和科技手段,通过他们的努力,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如果家中停电,我们家中的发光植物也能为我们提供照明,创造了美丽的景观,还节省了资源,相信以后还有更好的科技产品。我们现在的科技、生活都是来源于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离开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发明创造,我们就不会有汽车、电话,不会有飞机、网络,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

    人造发光植物是多么的神奇,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报达祖国。

  • 3、 《分歧者》观后感

    《分歧者》观后感

    文/鱼为

    有时候,思维不同,便可成就英雄。而对抗强权的人,正值青春。

    从来没有像浩劫之后的芝加哥那样重视对和平的维系,这个经历了战火洗劫的城市在外围筑起了围墙,生活其中的人被分为五个派系,且遵循派别重于血缘的法律,收藏起内心的冲突,向制度妥协。而每个16岁的少年都会经过电脑分析,选择自己的派别:无私、无畏、博学、诚实、友好然后像父辈一样,安心过一种被规定了的生活,日复一日。

    但并非所有人都是单一型人格,当谢琳伍德蕾被maggie q发现复合型人格之后,不得不面对自己成为一个分歧者的危险境况每个分歧者只能迎接死亡的命运,因为博学派领袖认为,维系城市和平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性,派别重于血缘让每个人忠于自己的派系,于是分歧者便因为不能选择固定的派系,成为一个危险的存在。

    美国的青春文学与青春片有相互唱和的共性,向来强调人物的个性,这部由美国狮门影业出品,根据23岁女作家维罗尼卡罗斯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影片,毫不掩饰其坚持自我对抗权利对人性抹杀的价值观,而这部影片,也被寄予接棒《暮光之城》《饥饿游戏》的作品,自然有其一脉相承的理念和信仰。

    影片率先营造了战后劫生的芝加哥欣欣向荣的景象,尽管城市基建被摧毁殆尽,但人人都对现状保持了极大的满足感,友好派春耕秋收,诚实派维护法律秩序,无私派助人为乐,博学派研究发展,无畏派保卫城市,当一群少年跑过城市街头,阳光下的城市确实有着勃勃生机。但是在选择大典上背离父母的派系,让谢琳伍德蕾踏上了一条危险之路。

    在这之后的很长时间中,故事都将谢琳伍德蕾留在无畏派的训练营里,让她和自己的导师第四产生了深厚的友谊,也正是这漫长的训练,让她逐渐发现自己内心,如果说选择的结果可以被篡改,那么内心的感受,却无法永远被埋藏乌托邦的幻境中,永远会有反乌托邦的灵魂在游荡。

    其实《分歧者》除了被作者构建了一个有违人性的社会与制度,并未加入太多不可思议或违背物理常识的设定,更多的是人和人,人和权利之间的对抗,这是一个人自我觉醒的过程,只是在谢琳伍德蕾要被枪决时低头看了一眼水面上自己的倒影,让结局中的一切仿佛变成了幻境中的幻境,那些终极的对抗,以及所赢取的胜利,或者只是测验中的梦中梦。

    派别有桎梏,精神无极限,或许每个反抗者最大的恐惧,就是在幻想中,赢得胜利。

  • 4、 《暗黑者》观后感

    《暗黑者》观后感

    文/云飞扬2046

    影院开灯的时候,我们的黑好像才刚刚开始;面对诸多国产电视剧或网络剧,我们也没有停止过这个动作。黑的词性渐渐由形容词转变成动词了,黑暗也渐渐让位于暗黑一词。暗黑本是古文或鲁迅先生常常使用的词语,但随着一款同名有戏的出现,这个词语竟被宗教化和妖魔化了。其程度远比黑暗深邃,其所指也变得难以摸索、神秘莫测。

    奇怪的是,苛刻的网友对腾讯自制网络剧《暗黑者》的动作由黑变成了赞。奇妙的是,《暗黑者》首播一周,每集点击量超过2000万。《暗黑者》改编自有中国东野圭吾之称的周浩晖的畅销小说《死亡通知单》。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工科硕士擅长悬疑小说,其中以刑警罗飞系列独步悬疑江湖,至今已先后完成心理悬疑小说、推理悬疑小说、美食传奇小说、情感悬疑小说、武侠悬疑小说等类型多部精彩作品,达百万余字。他的作品大多气氛诡异、悬念迭起、场面大气、结尾多令人发省,在国内悬疑小说界独树一帜,受到众多读者追捧。这部有中国智商最高的社会犯罪小说之称的小说共分为三部,分别为《死亡通知单》,《死亡通知单之二宿命》和《死亡通知单之三离别曲》。

    改编自高品质的悬疑小说的网络剧,自然没有放松对自身品质的要求。《暗黑者》是一部按照美剧形式拍摄的国产季播悬疑剧,季播剧并不新鲜,但完全好莱坞制作手法的国产季播剧着实令人期待。以前两集也即案件第一号之荒墟上下为例,开场完全七宗罪的现场,节奏明快,情节密度高,环环相扣,刀刀见血。不合格的pvc管直插喉咙,案件直指转型期的现实社会,既有对悬疑推理倒吸一口凉气的刺激,也有对针砭时弊、拷问人性的剧情长叹的感喟,当然还有对年轻、时尚、幽默、极具冲击力的故事风格的赞赏。

    《暗黑者》启用《龙门镖局》班底,云集当红明星,阵容华丽。大当家郭京飞化身神探罗飞,带领吕青橙(李倩饰演)法医梁音以及女特种兵(甘露饰演)心理学家穆剑云屡破奇案,解开一个又一个谜团。奇葩专案组中还有扑克脸组长韩灏、警界耻辱尹剑、暗黑萝莉梁音、网游超人曾日华以及不说话先动手的熊原。幽默与悬疑的结合听起来诡异,看起来却刺激男性荷尔蒙。此外,还有诸多大咖客串。宁财神以李倩师傅的身份出现,这个闻不到福尔马林味道喝不下酒的怪人更像是武侠江湖里的怪侠,身怀绝技,出招精准。当然,还会有更多我们也想不到的大咖,这一点也够悬疑的。

    既然是奇葩专案组,成员必定奇葩才是。《暗黑者》打破国内固有刑侦剧模式

  • 5、 父残母傻观后感400字

    今天我和我妈看了一个视频,是这样的:有个少女,家里很穷,不过她每天都在认真地阅读书上的东西,就考到了年级第一!她因为家里穷,所以一天只吃一顿饭节约一下钱,老师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后,每天就多给她发一份营养餐,而且同学们都很关心她。有一回,少女在一片空地上朗读,这时,她的爸爸出了一点意外,手的大拇指流血了,他说:“因为冬天的路上有白霜,滑倒了。”他说完之后,又去砍竹子了,因为他要给女儿生活费,他一直砍啊砍啊,就砍了五十多根竹子了,但是他的手血流出来了,清晰的留在了竹子上,她的母亲是弱智,什么都不懂,只懂烧火做饭。一家人就住在烂绷子里,一个床就睡他们三个人,他们最期待的就是新年,给他们捐款。

    我和妈妈看得泪流满面,我的想法是: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都不好好学习,那么好的饭还挑三拣四,我们不是更应该好好学习吗?

  • 6、 《破坏者》观后感

    《破坏者》观后感(一)

    《破坏者》:千万毒资引发的血案

    文/小义大道

    随着敢死队系列电影的火爆,好莱坞的老牌硬汉们又迎来了第二春,无论是布鲁斯威利斯还是史泰龙,自然也包括州长斯瓦辛格。于是终结者也卷土重来,只是这次他扮演的已经成了破坏者。何谓破坏者,从电影中不难看出,他们就是缉毒局的探路先锋清道夫,做得是最危险的工作。而刀尖上舔血的生活,自然而然的让这些队员们的心理产生了扭曲。

    老子干的是最危险的工作,招毒贩恨不说一不小心还容易把自己和家人的命赔进去,最主要的是钱也不多赚一分,这种不平衡的心理逐渐滋长,最终因为施瓦辛格的家人被害演变成了一场黑吃黑破坏者小队将毒贩的赃款付之一炬,但却为自己偷偷藏进了下水道1000万,而正是这一千万毒资,引发了一场队员相继殒命的血案。

    其实,熟悉港片的观众对这种警察黑吃黑的桥段并不陌生。那些吞了黑钱的警察最终肯定没有好下场。不是被自己人盯上,就是被黑道盯上,最终难逃被黑道利用做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的结局。而在《破坏者》中,其实与港片的桥段毫无二致,区别不过是故事中的惨案设置的更加鲜血淋淋令人作呕罢了。

    原本,破坏者小队准备将私藏的千万毒资分掉,但是藏匿毒资的地点却不慎暴露,赃款不翼而飞,而缉毒局本身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们也发现赃款少了1000万,因此怀疑到了破坏者小队的头上,但因为破坏者小队也没有拿到钱,所以大家一致矢口否认,内忧外患,队员之间也萌发了不信任,随着队友一个个惨死,究竟是自己人还是危地马拉的雇佣军所为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而真相的浮出水面,也与较真又认真的联邦女探员加入密不可分,正是她的不懈坚持,让真正的凶手无处可藏。然而事实的真相总是残忍的,真凶未必是真凶,真正的罪魁恰是人人都想不到的那个人。电影通过一次黑吃黑的血案看清楚了每个人身上的自私。而大公无私的联邦女探员在片中变得难能可贵,通过她的执着和阳光,照射出了其他人的阴暗与丑恶,将电影的内涵上升到了人性探讨的高度。

    应该说,整个电影在故事上丝丝入扣,情节紧张,悬念重重,演员的表演也相当精彩到位,尤其是展现的每个人的贪婪和欲望,都入木三分。再加上施瓦辛格和萨姆沃辛顿压阵,称得上是硬汉电影的又一力作。

    《破坏者》观后感(二)

    《破坏者》:迟暮英雄的另类破局

    文 / 赤叶青枫

    不知不觉,阿诺斯瓦辛格已经68岁高龄,不过这并不能阻挡其对电影的热情。这位曾经的健美冠军、动作巨星在

  • 7、 《监视者们》观后感

    《监视者们》观后感

    文/围城玉木

    零七零九年,有2部港片,低调但过目难忘。一部是郑保瑞的《意外》,一部就是游乃海的《跟踪》。都极尽边缘味道。有意思的是,同来自《黑社会》的古天乐与任达华,分别在这2部戏中,带来了寡见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后者,邋遢、臃肿、不修边幅,俨然一副大龄办公室主任的样子。然后,耳听八方,眼观六路,风吹草动之间,触发各种严谨行为。不带半点鲁莽。甚至,连他的老对手梁家辉亦都是这一路数,多疑、谨小慎微。要不是最后银河式的宿命结局,差点就能忘记任达华在《黑社会》中是怎么敲死梁家辉的。独特、细腻、锱铢必较,有种洞若观火但按兵不动,瓮中捉鳖但顾盼左右,黄果树瀑布用一根吸管饮,血只流一两个点面的高级味道。有别于一般的警匪片,讲究的是一种暗藏杀机的盘旋。

    奥斯卡获奖片《窃听风暴》就是这种高级味道的典范。全片只有一处暴力场面,但却分分钟都能捏牢你的神经。透过对话以及氛围下的暗示,来制造潜意识下的恐慌。非常真实的紧张信息灌输,确实要比不节制的针锋相对,更慎人。

    而《监视者们》显然没有《跟踪》那样纯粹。稀释掉了港版低调、灰色、市井、真实的浓度,转而勾兑了很多眼球经济的元素。并把聚焦点,更多的放在了跟踪者们身上,养眼美女、花样美男、极品大叔,甚至与《窃贼们》如出一辙。而反派人物的群谱刻画,则显得过于单薄。不像港版,林雪、吴廷烨、情妇们,个个都灼眼的昏天黑地。直接的感觉就是,韩版是一部精美的商业电影,只不过题材正好是跟踪。非常工整,非常全面。而港版则就是一部跟踪电影,只不过它看起来像商业电影而已。独特、鲜艳,不世出。

    韩版的故事完全照搬港版,除少数细节。郑雨盛领导的犯罪团队,亦如梁家辉的团伙,通过严密的计划,分工明确的实战策略,屡试不爽地抄底金融机构。甚至精准到一分一秒的进入与撤退节点,如出《亡命驾驶》中的5分钟一辙。与此同时,薛景求率领的警方监视小组,则在他们的远处,紧锣密鼓的跟踪着。一如既往的是涤荡起伏的线索,以及蛛丝马迹之中的底牌。

    毋庸置疑,梁家辉对于反主的诠释,显然更到位。有种骨子里的如假包换。而郑雨盛(影子)的演绎,则完全是另一种硬兀的感觉。亦如韩国电影惯常树立的反派角色一样,符号化。冷峻、残酷、凶狠、果决,然后把气急败坏的心思按于瓮中,煮沸。就好像,《追击者》中的河正宇,《我要复仇》中的申河均,基本没有太多表情,脑袋里就放几根神经,一根用来发怒,一根用来行凶

  • 8、 《失联者》观后感

    《失联者》观后感

    又一次为微电影喝彩,前几天是为张婉婷老师的《深蓝》,这一次是为李桃童鞋的《失联者》,一个用蝴蝶的舞动来折射孩子的孤独,一个用肖邦的乐曲来抚平少年的不安,同样给枯燥的现实的注入了难得的诗意,同样意味深远,后者还以生动的故事展现了一代人的白日梦和孤独症。不由想呼吁那些投资微电影的公司,选导演最好从美女抓起,美女懂得时光的珍贵,会为青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流逝而感伤,可以为作品注入更细腻的情感,所以,她们的作品也都非常的美好。

    片如其名,《失联者》讲述的是男生林一花费十几年寻找暗恋女神的故事,尽管两人只有一面之缘,他只是她的几百位观众中毫不起眼的一位,可是他怀着思念,每天都在听她弹过的肖邦,等待着和她重逢,直至一天,现实切断了唯一的可能。

    应该每个男生或女生或都曾有过类似的过去,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似有若无又萦绕一生的成长记忆。感动之后,我们还会面对一个问题,林一爱刘艾新吗?或者扪心自问,你真的爱过你暗恋过的那个人吗?我想没有人能明确回答。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放不下的那一个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除了白日梦,《失联者》还揭示了一代人集体罹患的孤独症。林一活在白日梦中十几年,多么孤独的一种境界,我们都同属这孤独的一代,生来就带着无法治愈的孤独症。因为我们不像《阳光灿烂的日子》大院中长大的孩子那样可以和浪潮同步,不像《站台》《任逍遥》可以在嘶吼出属于自己的浅薄,我们只能像林孝正那样分毫不差的搭建固定的人生模版,只能和的猴子一样拿着毛豆哭诉鸡蛋灌饼的爱情,只能和林一一样默默听着肖邦,仿佛这世界的一切都事不关己。

    这是物质最丰满的年代,也是情感最匮乏的年代,为什么有失联者?这一代多数在十几岁就离开父母的身边去读书,二十几岁就在独自在异乡打拼,往往都会在变得麻木不仁,忙碌到只有在睡梦中才能有闲憩重温孤独的童年,这世界是多么善于掩盖真相,以至于很多人始终认为这是坐享其成、欢歌笑语的一代。

    《失联者》除了一份傻傻的类似爱情的守望,更有力量的是对九零年代的留连,对一代人青春和成长的回顾,影片用丰满的元素把这一代人的成长记忆慢慢镶嵌在这一幅记忆中,叛逆的少女,街机游戏厅,贴着老电影海报的影剧院,卖卡带的音像店,泰坦尼克号,这些元素无需言语,无需情节,只要放在那里,就足够经典,

    李桃、段博文、张子栋,这是一个年轻的创作团,每个人都有出众的才华。非常喜欢李桃上一部《小老头与电影

  • 9、 《极盗者》观后感

    《极盗者》观后感 整场电影的观后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绝美的画面配在了一个极烂的故事情节里,让人爱悠悠恨悠悠。 影片的故事情节让人莫名其妙,片中主人公不知道该把他们归入哪类群体,你说他们是大自然的极限挑战者?但他们又干着劫富济贫行侠仗义的崇高事业。可你真用仰视目光投去敬佩时,尽然又发现对于阻拦他们追求信念表现出的对他人生命的无视与冷漠,嗜血与残忍。混迹于灯红酒绿却又要超凡脱俗,蔑视金钱却又要拿命赌钱。然而,他们又显得极其单纯,极其简单。用挑战极限来实现自我精神价值和对大自然的敬畏热爱。这一切的一切是那么的不搭调。导演埃里克森.科尔把一个本来是极限运动的故事生拉硬扯的和警匪大战扯在了一起,弄得匪徒不像匪徒,警察也成了不务正业的江湖混混。整场电影就是让观众在无厘头剧情里来回打转,用所有的精力想去捋出个头绪,结果发现一切都是徒然。真不知道是导演的游丝乱了还是观众的发条断了。 话说回来如果你抛开故事情节把它当成一部纪录片来看,那可以说是绝美的上佳之作。影片的画面就是一次次在挑战着观众视觉的底线,美到让你舍不得去眨一下眼睛,屏住呼吸不忍去换一口气。影片镜头大量运用了广角镜头,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壮美和雄浑。同时配合各个角度拍摄和精彩的剪辑,眩晕的特效让你目不暇接。演员也在用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和大自然进行着激情的碰撞。纵身一跳为的是涅槃后的重生,马达的共鸣为的是激情后的诉说,浪花飞溅为的是生命中的精彩,踏雪无痕为的是走进纯净的心灵。他们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生命有时真不在于它的长短,重要的是它的精彩。
  • 10、 攀登者观后感

    看了电影之后,感触颇丰,心中涌上不知名的情感,想要写些东西分享出来;之后有看了看知乎上的影评,不看好者居多,因为时值国庆献礼,而电影中刻画爱情之类的多了些,有些情节跟历史的情况不太相符,存在一定的抹黑现象。确实,我们需要尊重历史,有些事件不能胡乱去改。

    或许这部影片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对于只是看过了这部影片的我,还是有一些想要说的话。

    首先,个人觉得这部影片对于每个角色的刻画都很有味道,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你愿意去看的话;

    曲松林,雪崩中被迫丢弃了相机,冲顶时失去了半个脚掌;回来之后被告知因为没有登顶的影片记录,国外并不认可这次登顶;进而怨恨自己,也怨恨方五洲;

    回到登山队营地驻扎15年,只是为了再次登顶提供帮助,天气成了他心中的枪,为登山做好准备,严格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只为成功登顶珠峰;但是面对失去生命的李国梁时,他明白自己无法做到,他哭着对方五洲说:我错了,全错了。他明白了责任,人命关天!他在那一刻或许理解了过去方五洲的行动。

    一个人,面对未曾发生的事时,往往能够很勇敢的说没有问题,就像说是面对死亡一样;但真正来临了呢?或许有的人还能够坚持,或许有的人会放弃,也或许有第三种可能的改变;

    李国梁,一个有攀登经验的新闻工作者,负责第二次登顶的摄像;在那个年代的人们,或许心中都牢牢记着祖国至上这一件事,他也是为了登顶珠峰并拍下影像资料做好了准备,面对困难不放弃;

    第一次冲顶时,队长受伤了,全员撤退;第二次冲顶时,由于老队长受伤他主动要顶上去,要抓住难得的窗口期,负担起队长的责任;为表决心,多名党员都写了生死状,只为登顶;面对失误掉落雪山时,他为了保住相机,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因为他见到眼前的山壁即将坍塌,如果不放弃自己,全部人dou要死亡!

    家国情怀,或许一直都是我们的主流旋律,为了中国,为了中国人民,我们不怕牺牲,但是我们怕毫无价值的牺牲;只要能够为国家做点事,我们并不害怕牺牲,虽然我们也眷恋着自己的家!

    徐缨,本不知道珠峰是什么的她,只要方五洲觉得这件事好,那就去做,即便那对于她来说是地狱;面对被下放到锅炉厂的方五洲,她直言不讳,要为他做些什么,即便珠峰对于她或许是地狱,但那里对于他是天堂;

    到苏联深造气象学归来的那一天,方五洲正好前往登山队报道,她见不到他,但是她也去了珠峰,为了他,为了他们的冲顶提供气象保障,在那最后的时刻,甚至冲到北风拗这个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16

  • 2021-05-26

  • 2021-04-18

  • 2021-04-18

  • 2019-10-28

  • 2021-08-08

  • 2021-04-27

  • 2019-09-20

  • 2022-11-05

  • 2023-01-12

  • 2022-04-22

  • 2019-11-06

  • 2023-05-07

  • 2019-09-20

  • 2022-03-02

  • 2021-05-27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1-05-26

  • 2021-04-22

  • 2019-11-06

  • 2022-12-13

  • 2023-04-01

  • 2023-04-03

  • 2019-10-28

  • 2019-11-02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1-04-29

  • 2021-04-27

  • 2023-06-09

  • 2019-10-28

  • 2021-04-27

  • 2021-04-27

  • 2019-11-04

  • 2023-03-02

人造母者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人造母者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人造母者观后感、2024人造母者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