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 > 地图 >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2024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相关栏目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热门栏目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推荐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

(共 7174 篇)

  • 1、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有感300字

    这个周末我读了《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这本书写的是骑行爱好者章大钧骑11天自行车环台湾岛的故事。

    章大钧在出发前,他骑单车去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在出发去台湾前几天,他买了一个大包。因为自行车要折叠起来,所以买了一个大包。在旅游公司的帮助下,办好了台湾通行证,去往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开始了11天的台湾骑行。前几天在几位台湾骑友的帮助下他骑行非常顺利,可是,后几天天气大变。连续下了好几天的暴雨,可是他对台湾一点也不熟,只得在一个牌子下躲雨。最后他还是找到了旅馆。

    章大钧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虽然他遇到过许多困难,如:内胎破裂、找不到酒店或饭馆、刹车不灵等。但他没有放弃过这段旅程。他骑行旅行20多年也没有放弃过一次族程。同样,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也要向章大钧这样,坚持不懈!有许多名人曾说:只要你一生都坚持做这件事,那你一定马到成功!一位67岁的老人都能坚持不懈,优秀的我们为什么不行呢?

  • 2、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300字

    这个周末学校发了一本书《骑着单车环台湾岛》,内容很精彩,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

    本书作者是章大钧,记述了他在2013年历时11天骑单车环游台湾岛的经历。书中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特别是有很多心理活动的描写,让读书的人感同身受,像是与他一起骑上了单车,一起感受骑行的快乐与自由,也体会其中的紧张与惊险。

    我最喜欢的章节是最惊险的一天,讲的是作者在苏花公路骑行,本来道路就艰险难行,在攀石壁右邻悬崖,结果?还遇到大暴雨,这时单车刹车又失灵了。作者先是想用脚增加摩擦力,但发现不安全,又试图在单车前头挡一块布,可没过多久布就破了。作者临危不乱,最终用推行的方式下了山,安全地度过了这个难关。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游记,他给我们传递的更多是勇气和力量。我最喜欢作者说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每个人远大的梦想都必须经历艰难困苦,通过努力奋斗才能去实现。

  • 3、 《骑着自行车环台湾岛》读后感300字

    《骑着自行车环台湾岛》讲述了骑行爱好者章大钧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去宝岛台湾圆了自己的单骑华夏行之梦。

    中途,他游览了中山纪念堂、自由广场、日月潭、阿里山、鹅銮鼻灯塔、港仔沙漠、太鲁阁公园、清水断崖、基隆港、富贵角这些地方,并且遇见很多热情好客的台湾人和一些来自北京和天津的骑友们。经过种种困难,比如自行车多次爆胎、下大雨、危险的公路和刹不住车等。但是章大钧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放弃骑行,最后成功圆了自己的单骑华夏行之梦。让我感受深的是他骑着单车行驶在苏花公路上时,天上下着大雨,那里的道路又狭又弯,而且十分危险,容不得半点疏忽。一走到下坡时,自行车就直接往下冲,章大钧想了很多办法刹车,可是车没停下,自己还差点摔一跤。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最终骑过了苏花公路。我非常佩服章大钧军的坚持不懈。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坚持不懈,不能放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 4、 《台湾单车环岛笔记》读后感

    读《台湾单车环岛笔记》的收获

    自从读了葛磊写的《台湾单车环岛笔记》,更坚定了我闲暇时放下懒惰之身骑自行车运动的想法。借鉴于作者在书中介绍的骑行经验,付诸于我的行动中,在身体力行中有了点感悟人生。

    题记: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

    安静

    岁月沧桑,经历多多。

    不惑之年,不知不觉,心态已变。

    远离喧嚣的尘事,崇尚纯朴的自然。

    一日,闲暇无聊,骑自行车远行。参观一个红木家居馆,徐老板好客,介绍红木的分类,旁证博引,讲古道今,做为天津人,知道青岛的很多人文典故,让我这个本地人很感兴趣。例如:康成书院、沈鸿烈、不其城、凤凰古村、石桥庙。

    参观其书房哲艺阁,仿宋代书案,简单大方;仿明清书橱,古色古香;带鬼脸的书床,韵味十足。老红酸枝,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的家具真才实料,天然雕刻。其女妙龄,抚古琴轻弹,琴声瑟瑟,身临其境,荡涤心神,原木香香,心静心安。

    安静,心灵的解脱。

    我曾经到过一个古村落,凤凰古村,明清时代的瓦房,草房。村里相对的安静,偶尔鸡犬相闻,老头老太太坐马扎晒着太阳,和谐。

    能静下心远行,何尝不是一种生活。

    徐先生很博学,从青岛的人文地理聊到现在祟尚的国学,不愧为哲艺阁的主人。宁静致远更是一种境界。

    临行,徐先生以老红酸枝样板相赠,所谓十檀九空,绝对真正的老料。自己做一串珠子把玩把玩。文玩,玩一种心态,不是玩物丧志,这是一次心灵经历的记录。

    试问浮躁的社会,现实的人们,有几人能真正安静下来。

    无须避世避人,我说我将去远游,不需你相送

    骑行者健康!

    经历

    马鞍山,得名因远望两个山脊凸起像骏马的鞍鞯,简称马山。风景秀丽,地理人文故事丰富。故乡民谚曰崂山高,高不过马山,山上的狐仙因有求必应,闻名于乡里。而马山最吸引我的是那盘山十公里的专用自行车道

    我看到了一只金毛犬穿着鞋子赖在原地不肯上山,看到了一只喜鹊站在它的枝窝旁,看到一片芦苇安静的沐浴阳光,看到那大片的石林矗立千万年,看到枯树另一面的美,看到不知名的山洞不知通向何方,看到红彤彤的小山果依旧鲜艳,看到一只山鹰定在空中半天不动弹,让我误以为是一只风筝,我看到蓝天下的胡仙庙,我遇到了很多面带笑容的人们

    迷路时,同伴在山顶电话呼唤集结,告诉我一条扛车上行的台阶路,他已经节约时间上去了。我望着婉延的台阶路,感觉以自己现在的体力扛车上山不但费时还很费力。下山的骑行者告诉我一条骑行的道路,我绕路从山后骑上去了,同伴也来

  • 5、 关于台湾作文

    作文应该被每位学生重视起来,作文,是成文成句的一种能力体现,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背诵一些优秀的作文,那大家是不是不知道如何写好作文呢?你也许需要"关于台湾作文"这样的内容,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关于台湾作文 篇1

    就在我埋头开始“下牙”(非下手也)时,身边一阵欢呼,我大惊,不知所措,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俄顷,马上坦然:原来妙穗遇到了昔日的同窗好友,她们逛夜市也逛到这里来了。看着她们的亲热劲,我十分感慨:年轻真好啊!他们能够一口气吃下那么大的一个鸡排,真是有本钱打底呢。而我,吃吃停停,半个鸡排下肚,就再也无法消受了,手里的半块鸡排成了负担。说句实在话,鸡排确实很好吃,尽管你可以把它归入“垃圾食品”一类,尽管它的个头大得让我实在无法“完胜”。

    为什么鸡排要做得那么大?我想这是谁也说不太清楚的。至少,做得小,那就辜负了“豪大大”的美名了。难怪所有的鸡排店都打出一行字:本店鸡排,一律不切。

    我们开始从原路返回入口处(车在那里等着)。看我几乎“按兵不动”,秀玮指着一个摊位里的一只大面盆对我说:“大哥,试试这个。”面盆里汤汤水水的,一小块一小块浅褐色的“果冻”挤挤挨挨,上面浮着几只柠檬。“大哥您误会了,这可不是果冻,上面的也不是柠檬,这是台湾特产,叫爱玉。”我问:“像果冻一样的东西是用琼脂(一种果胶)凝结的吧?”我显得很自信。然而秀玮的答案却是否定的:“不是。爱玉是山里的一种植物,要制作爱玉冻,得先将爱玉籽裹在纱布里放在冷开水中浸泡,不断搓揉,等到它的果胶被挤出来后,不消一会儿,透明、滑软的爱玉冻就成了。加冰块和各种配料,一杯香气润喉、清爽可口的饮品,绝对让人爱不释手。”摊头招牌上写着许多品种可供选择,有:粉圆加爱玉、爱玉加鲜奶、绿豆加爱玉、爱玉冰,等等。我点的是爱玉冰。手持一杯吮吸着,深深为之陶醉。这真是妙不可言的'饮品。我想到的是,哪一天这件妙物能大规模地引进大陆,那么,风靡一时的珍珠奶茶就可以退位了,因为无论品质还是味道,爱玉都更自然,更爽口,更胜一筹。

    重走老路,我格外注意来时忽略的一些我认为有特色的小吃,自然,我心目中的“特色”,权重很大者在于名称的“好玩”。比如,生炒花枝。我不解。秀玮说:“所谓花枝,就是鱿鱼的爪。”我明白了,看到花枝和一些花花绿绿的蔬菜在一个锅里翻炒,以为是一道小菜,就此别过。又比如,大饼包小饼。我问老板有什么说法。老板见我不像要买的样

  • 6、 《草环》读后感3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曹文轩作家写的书,书名叫《草环,让我读的时候热泪盈眶,非常感动。

    草环是一个穿着又脏又破的大棉袄而且又胆小的小女孩,她跟随着父母从乡下来到城里,一家三口在街头摆了一个摊子卖茶叶蛋作为生活来源。她常常和父母熬夜卖到夜里一两点钟。直到有一天,幼儿园的林园长她,想方设法让她父母同意,把她带进了幼儿园,并且免去了学费,只交生活费。在幼儿园里她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一段时间过后,她渐渐地变得开朗又活泼起来,学习可认真了,还交了一个好朋友名叫皮卡。可是,美好的时光总是不会太久。有一天,几个城管来了,他们吧卖茶叶蛋的摊子没收了,草环也不得不退学,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幼儿园,只好和父母一起捡易拉罐,矿泉水瓶为生。她又过上了流浪的生活........

    读完书后,我泪流满面,草环太可怜了。我和草环相比,有父母的关爱;有温暖的家;有美丽的校园;有教育我们的老师;还有许多小伙伴。而草环却一无所有。我下定决心要认真学习,将来做一名老师,把我的知识教给那些像草环一样上不起学的孩子,让他们快乐的学习,不再流浪!

  • 7、 郑成功收复台湾读后感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土层出不穷,中华美徳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最近我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这本书令我感慨激昂,心潮澎湃。其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人那就数台湾的救世主郑成功。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地。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台湾。少年时代的郑成功,曾亲眼目睹荷兰侵略者在家乡福建沿海地区烧、杀、抢、掠和残害乡亲。所以他从小就对荷兰侵略者十分憎恨。后来,郑成功成为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便移师金门,厦门一带,决心进军台湾赶走荷兰侵略者。

    1661年3月,郑成功率领2万5千将士,分成几百艘战船展开了收复台湾的伟大壮举。一天,有4个高山族同胞端着一盆金银草土来是试探郑成功到底是不是诚心诚意想把台湾救回的。可是,郑成功却丝毫没有贪污老百姓们的钱财,而是通通把这些钱财,给退回了,并说了一句:我郑成功率领大军来到台湾,是为了收复台湾,赶走荷兰人的,不是为了金钱与银子的!郑成功的这一句话传遍了整个台湾岛。许许多多的台湾人民积极参加收复台湾的大战中来。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奋战被占领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但是,好景不长,郑成功这位大英雄,在台湾解放的半年后,他中年早逝了。但他收复宝岛台湾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郭沫若曾撰写一副对联,赞颂郑成功的历史功绩:开辟荆楱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为什么郑成功能收回台湾,并赶走荷兰人呢?想必,是谁都会情不自禁的问起这个问题。如果仅仅靠郑成功带来的2万多军兵会有可能会对付得了荷兰的那一帮强盗吗?没错!正是台湾同胞和中国同胞两岸同胞联手,团结起来才赶走荷兰人收回台湾的。

    我还记得有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户农夫家里,有3个儿子,但是他们老是互相打架,内讧,农夫就想到了让他们折树枝只知道团结的力量。3个儿子从外面捡回来了好几根树枝,农夫把树枝捆成一团,分别让3个儿子轮流去折,但都没有成功,农夫又把树枝一根根的让3个儿子折,3个儿子毫不费力的把树枝折断。农夫语重心长的对3个儿子说:你们3个兄弟一旦团结起来问题就会一一攻破,一旦不团结一致,凭借你们个人力量,问题就会不可战胜!正如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抱成团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而许许多多个人汇集成集体,才能形成一股巨大的能量,最终赢得胜利。不论我们在学习上,还是在

  • 8、 《郑成功收复台湾》读后感范文

    导语:郑成功收复了祖国的宝岛台湾,让被侵占30多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的功勋永载史册。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郑成功收复台湾》读后感作文精选【1】

    在我读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我立刻对郑成功肃然起敬。他那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他深深的爱国情怀时刻打动着我。

    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侵入台湾,开始了他们残暴地殖民统治。 1661年4月21日 ,郑成功亲率两万余将士,于 4月30日 登陆台湾。由于有台湾民众的大力支持,入侵者很快被逐出台湾。而后,入侵者几次反扑,都没能在攻入台湾。1662年2月,荷兰入侵者终于被郑成功一举击溃,一些残兵败将也狼狈的逃走。从此台湾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击败侵略者,收复了台湾,是依靠他那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他的进攻强而有力,弹无虚发。足以表现他收复台湾领土,解放台湾人民的坚定决心。他面对强大的侵略者,毫不畏惧,依然沉着冷静,一次次给敌人以痛击,最终收服了台湾。被荷兰侵略者侵占了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里。

    郑成功,一个英勇无畏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许多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中华儿女,他们都为祖国做出了贡献,我们怎能无动于衷?所以,我们要立刻行动起来,奋发向上。为我们的祖国做出一份贡献。

    《郑成功收复台湾》读后感作文精选【2】

    郑成功是我很敬佩的一个人,因为他收复了祖国的宝岛台湾,让被侵占30多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的功勋永载史册。

    宝岛台湾在17世纪的时候,就遭到欧洲荷兰人的侵略。荷兰人看中了这块宝地,就在1624年侵入台湾建城堡,抢台湾人民的财物,屠杀他们,奴役他们,而明朝政府因为腐败无能,统治不稳,所以侵略者才有机可乘。郑成功在明朝灭亡以后,曾经组织义军抗清,把福建沿海的厦门,金门和岛屿作为基地。他得知台湾人民在侵略者的压迫下十分痛苦,就决定在1661年春天率船队进军台湾,赶走侵略者。

    郑成功在厦门又操练官兵,又聚集粮食,为的就是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中国军队乘风破浪,登上台湾,荷兰侵略者大惊失色,慌忙迎战,还是打了败仗 ,就龟缩在他们建的两座城之内。郑成功把他们团团围住,并让他们投降,荷兰总督竟要求郑成功退出台湾,愿意年年进贡,被郑成功坚决拒绝。

    1662年初,郑成功发动了总攻击,他向敌人的阵地猛烈开火,荷兰人民走投无路,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 9、 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感

    我们台湾这些年读后感

    选择阅读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本书的副标题——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这个副标题让我感到很亲切,也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说,我对台湾的认识是从小学语文课文《日月潭》开始的,但是对于那篇课文,到现在能记住的也仅剩下这个地名。中学时代我开始喜欢听台湾艺人的歌,现在也非常喜欢一些台湾歌手或乐团,比如五月天。而目前,我对台湾的一些动态的关注,主要通过央视的《海峡两岸》栏目。也就是说,对台湾的了解,要么来源于小学教材,要么仅仅是当地的音乐,最多也突破不掉中规中矩的电视节目。显然,光凭这些,我只能很抽象、很笼统的看到她的样子。

    《我们台湾这些年》这本书在我来看,最大的优点就是语言真诚而朴实。30万字的字里行间中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两岸百姓加强交流与交融的衷心祝愿。阅读《我们台湾这些年》的过程就如同跟随一个台湾导游走过一段台湾怀旧之旅,有回忆,有感慨,有嬉笑怒骂,读这本书的收获除了对台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之外,也感受到了两岸血浓于水的关系。

    在书中回忆的这30年里,历史的洪流一次又一次地催击着两岸:1975年,蒋介石逝世;1976年,毛泽东逝世;1978年,蒋经国力排众议提出"台湾十大建设",直接推动了台湾经济腾飞;同一年,邓小平开启了令世界震惊的"改革开放",改变了内地几代人的生活走向;1979年中美建交,大陆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关系进入新时代……但是,两岸的交流大多限于政治层面,两岸民众之间其实是相当陌生的,彼此都不太清楚对方这些年究竟有着怎样的生活。作者意在通过此书让两岸民众之间多一些了解,作者认为,两岸人民本应该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历史因素让我们渐行渐远而产生许多误解与矛盾,这实在是历史的悲剧。

    看完《我们台湾这些年》,仿佛看到了一部邻家男孩的成长日记,倍感亲切。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国本来就是符合两岸人民利益的事,我们可以在这个前提下求同存异,携手共创民族的再次盛世,展现泱泱大国的风范。时下,尽管台独势力依然严重,尽管党内纷争不断,但是,只要两岸人民的利益一致,只要两岸合作的基本点没有改变,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两岸统一的夙愿一定能够实现。

    我很欣赏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作者献给两岸读者的话:不管历史走向何方,生活还将前进,我们依然血浓于水!

    2014级政治学与行政学崔雪彤

  • 10、 看《台湾往事》有感
    观《台湾往事》有感 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台湾往事》,但在脑子中一直有着对这部影片名字的模糊记忆,忘了是听朋友说过还是它获得华表奖的原因,总觉得熟悉的很。今天静下心一口气把这部片子看完了,心里的感慨也像窗外的风一样停不下来。就是这么一段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普通的人物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细腻生活长卷,每一个人行为、思想、命运的转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场荡气回肠的亲情、友情、爱情、故土情和民族情。 主人公家族的变迁、感情的变化、人事的变动都透视着漫长的历史,尽管有的地方点到为止,可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却很大。我想心里装着一个"情"字去品这部影片,悟出的人生意义会更多。影片里我们看到了母子情深、看到了为忏悔而转变的友情、看到了为爱痴痴的等待,看到了思乡的痛苦无奈,看到了骨子里的爱国情。这一份份的情感无时无处不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出现,面对着种种情感我们又是怎么做的?是否小心翼翼的珍惜?是否用尽全力去维护?在面对利害抉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把情看得更重一些? 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似乎都觉得当下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更有甚者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在我们质疑的同时,我们有没有反思过大到于国于家、小到于人于己我们有没有一直怀着一份真挚的"情"而努力?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国家?是我们这一个个个体,家庭组成的大的集合体,是我们共同努力,付出才创造的共同体。其实这个"情"字说来说去是一种思想,没有这"情"我们不会看到影片中平淡而感人的故事,没有这"情"我们也不会惆怅慨叹。 人在一生中会面对很多对与错,得与失的抉择,但最重要的是要心怀一份"情"。人在世,情在心,我们的人生才会丰富而不失精彩。
  • 2019-11-12

  • 2019-10-19

  • 2023-01-10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28

  • 2021-05-2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9-14

  • 2023-06-27

  • 2021-04-30

  • 2021-11-08

  • 2019-11-04

  • 2019-10-24

  • 2022-12-12

  • 2019-09-25

  • 2021-04-30

  • 2021-04-29

  • 2021-04-30

  • 2023-02-15

  • 2021-05-01

  • 2023-01-23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1-04-30

  • 2021-04-30

  • 2019-11-04

  • 2023-02-18

  • 2019-10-24

  • 2019-11-16

  • 2021-08-03

  • 2019-09-20

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2024骑着单车环台湾岛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