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 > 地图 > 2024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大全
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相关栏目
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热门栏目
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推荐
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

(共 7261 篇)

  • 1、 亲子共读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

    亲子共读弟子规、启蒙故事《城门被阻》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译文:将要进门之前,应该先问:有人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该提高声音,让屋内的人有人来了。如果屋里的人问:是呀?应该回答的名字,而不是我!我!让人无法分辨我究竟是?

    妈妈:还是先来背弟子规!看先背会乐乐!

    儿子:好!我一定先比妈妈背会,你只要和我比着背,我背书速度很快的。

    妈妈:嗯,我乐乐爱和妈妈比着背,比着背乐乐很卖力的。

    儿子:知我着妈妈也!

    妈妈:不到五分钟,我和儿子都背会了,那就接着往下进行!

    儿子:轮到我来用的话把译文复述一遍!

    妈妈:嗯,真乖!开始!

    儿子:我将要进门时,应该先问,不能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要提高声音告诉屋里的人说有人要进来了。如果屋里的人问是来了,应该把的名字告诉屋里的人,而不是一直说是我,就是不说的名字,让人无法分辨我到底是?

    妈妈:嗯,每次都说的那顺,真不错!往下进行!让我们一起来读启蒙小故事!

    启蒙小故事

    《城门被阻》

    从前,有一个大将军,他非常骄傲,每次和人说话都是趾高气扬的。

    有一次,大将军出城狩猎,他追一只野兔迷失了方向,直到半夜才回来。这时,城门早已经关闭了。大将军非常疲惫,想赶快进城好好睡一觉。于是,他来到城下,拼命地拍门。

    守城的士兵靠在城上昏昏欲睡,忽然听到一阵促的拍门声,他们连忙问道:?大将军大声说:是我!快开门!可是,士兵没有听出他的声音,继续问道:是?大将军生气了,大声喊道:是我!是我!快开门!士兵被弄得糊涂了,继续又问道;你是?大将军更生气了,大声吼道:是我!赶快开门!要我进去!士兵因为弄不清来人的身份,所以坚持不开城门。

    骄傲的大将军进不了城,没有办法,他只好在门外蹲了一夜。

    妈妈:启蒙小故事读完了,乐乐还是和妈妈一起来一点点理解这篇启蒙小故事的意思。从前有一个大将军,他非常骄傲,为什说他非常骄傲呢?还和人说话趾高气扬(解释: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意思)呢?

    儿子:可能他是个当官的人,是个大将军,手下管有好多兵!可能他打的胜仗也多!所以和人说话总是趾高气扬的

    妈妈:也许是!妈妈和你的想法差不多。有一次,大将军出去狩猎(解释:捕杀和猎取野生动物),因为为了追一只野兔而迷失了方向,所以回城晚了,已经半夜了,他见城门早已经关闭了,可也太疲惫了,想早早回去好好睡一觉,他该怎办呢?

  • 2、 《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800字

    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对以名;

    吾与我,不分明;

    译文:将要进门之前,应该先问:有人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该提高声音,让屋内的人有人来了。如果屋里的人问:是呀?应该回答的名字,而不是我!我!让人无法分辨我究竟是?

    妈妈:还是先来背弟子规!看先背会乐乐!

    儿子:好!我一定先比妈妈背会,你只要和我比着背,我背书速度很快的。

    妈妈:嗯,我乐乐爱和妈妈比着背,比着背乐乐很卖力的。

    儿子:知我着妈妈也!

    妈妈:不到五分钟,我和儿子都背会了,那就接着往下进行!

    儿子:轮到我来用的话把译文复述一遍!

    妈妈:嗯,真乖!开始!

    儿子:我将要进门时,应该先问,不能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要提高声音告诉屋里的人说有人要进来了。如果屋里的人问是来了,应该把的名字告诉屋里的人,而不是一直说是我,就是不说的名字,让人无法分辨我到底是?

    妈妈:嗯,每次都说的那顺,真不错!往下进行!让我们一起来读启蒙小故事!

    启蒙小故事

    《城门被阻》

    从前,有一个大将军,他非常骄傲,每次和人说话都是趾高气扬的。

    有一次,大将军出城狩猎,他追一只野兔迷失了方向,直到半夜才回来。这时,城门早已经关闭了。大将军非常疲惫,想赶快进城好好睡一觉。于是,他来到城下,拼命地拍门。

    守城的士兵靠在城上昏昏欲睡,忽然听到一阵促的拍门声,他们连忙问道:?大将军大声说:是我!快开门!可是,士兵没有听出他的声音,继续问道:是?大将军生气了,大声喊道:是我!是我!快开门!士兵被弄得糊涂了,继续又问道;你是?大将军更生气了,大声吼道:是我!赶快开门!要我进去!士兵因为弄不清来人的身份,所以坚持不开城门。

    骄傲的大将军进不了城,没有办法,他只好在门外蹲了一夜。

    妈妈:启蒙小故事读完了,乐乐还是和妈妈一起来一点点理解这篇启蒙小故事的意思。从前有一个大将军,他非常骄傲,为什说他非常骄傲呢?还和人说话趾高气扬(解释: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意思)呢?

    儿子:可能他是个当官的人,是个大将军,手下管有好多兵!可能他打的胜仗也多!所以和人说话总是趾高气扬的

    妈妈:也许是!妈妈和你的想法差不多。有一次,大将军出去狩猎(解释:捕杀和猎取野生动物),因为为了追一只野兔而迷失了方向,所以回城晚了,已经半夜了,他见城门早已经关闭了,可也太疲惫了,想早早回去好好睡一觉,他该怎办呢?

    儿子:大将军就来到城门下拼命地拍门。

  • 3、 亲子共读弟子规、启蒙故事《千里赴约》

    亲子共读弟子规、启蒙故事《千里赴约》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不妥当的事,不能轻易允诺别人,假如你不经考虑便允诺别人,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你进退两难的境地。

    妈妈:乐乐,来和妈妈一起背弟子规,还是看谁先背会。

    儿子:嗯,一起背,看谁先背会。

    妈妈:这次我先背会了,也是用的差不多五分钟,看见乐乐还在小声地背着,我没有打扰,又陪着儿子背一小会儿,我们俩就互相背,第一遍都背的有点生,接着我和儿子一品气互相背了五遍终于都是背的很流利了。

    接着我让乐乐把译文熟悉了一下意思,就对乐乐说:乐乐,用自己的话把译文复述一遍。

    儿子:嗯,好的。我做任何事情时,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能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随便给别人说,以免造成不可避免的错误。不妥当的事,不能轻易允诺(妈妈解释:就是允许、同意的意思),假如我不经考虑便允诺别人事情,会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好,使我进退两难的境地。

    妈妈:嗯,复述的够清楚了,还不错!下面我们读启蒙故事吧!

    启蒙故事

    《千里赴约》

    东汉时,范式和张伯元是同学,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因张伯元与范式痛恨奸佞当道,不愿做官,辞归故里。临别时,范式对张伯元说;两年后的今天我一定来看望你。说完,二人依依惜别。

    转眼,两年过去了,范式和张伯元约定见面的日子到了。这天一早,张伯元早早起床,将屋子打扫干净,又吩咐妻子准备丰盛的酒菜。可是,眼看就到中午了,范式还没有来,准备好的酒菜都快凉透了。妻子说:我想他一定是忘了今天的约会。不要再傻等下去了。张伯元摇摇头,说:我的朋友是个说话算话的君子,他一定不会爽约的。说着,他一个人来到路口,在烈日下苦苦守候。

    天色越来越晚,太阳落山了,新月升了起来,张伯元的家人都认为范式一定不会来了,劝他赶快回家。这时,远处有一匹马飞奔而来,张伯元仔细一看,马上坐的正是自己的好友范式!

    原来这两年来,范式时刻不忘与张伯元的约定。然而,当约定的日期临近时,偏巧范式家里有事脱不开身。但是,为了信守约定,范式纵马飞驰,还是从千里之外赶来赴约了。范式千里赴约的做法深深感动了张伯元和他的家人,也感动了后人,成为信守诺言的典范。

    妈妈:启蒙小故事读完了,乐乐还是

  • 4、 我和妈妈共读《弟子规》

    篇一:我和妈妈共读《弟子规》

    从小,爸爸妈妈就经常和我一起读书。我们读的书可多了,《我们爱科学》《西游记》《狼王梦》《上下五千年》《水浒传》《三国演义》《史记故事》数也数不清。读了这些书籍,不但让我增长了见识,也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还让我和爸爸妈妈的感情更加深厚亲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暑假里学校开展的家庭诵读经典活动。

    学校要求我们在父母的指导下诵读《弟子规》,并要求会背诵,开学后要开展相关活动进行检查。妈妈开始觉得这事挺简单的,于是在网上下载了一份《弟子规》交给我,让我自己去背。

    我非常高兴地开始读起来:圣人训,首孝弟妈妈一听:不对吧,弟应该读成t才对呀。于是妈妈赶快给我纠正。然后我继续往下读。她就自己拿一本书在旁边看起来。结果,妈妈清净了不到两分钟,我就指着一个不不认识的字去请教了。妈妈只好告诉我。这样十分钟不到,妈妈被我打断了七八次,不胜其烦。

    但我却饶有兴趣。她气冲冲地说:你去查字典不行吗?一会儿,我又回来了,问道:妈妈,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妈妈又耐着性子给我解释。

    我说:妈妈,你陪我读嘛,我们老师说要亲子共读。妈妈听了以后很是惭愧。于是我们一起读起来。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居然有那么多的字似是而非,妈妈都拿不准了。

    我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读准,好歹我也是读了专科又读过本科的呀。妈妈说道,不好意思哈!于是,我和妈妈一起查字典,力求每一个字都读准确,妈妈还让我在生僻字上面注上音节。这次诵读活动,对妈妈是一次冲击,也是一次洗礼。妈妈对爸爸说:看来,我们这些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行!。

    这样,我认识了好多新字呢。可是我根本不懂这些句子是什么意思,妈妈就给我讲解。有些句子的意思她也拿不准,就去查阅资料,然后给我讲。通过诵读,我知道了很多知识,特别是懂得了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还知道了外出、待人接物、求学等的礼仪和规范。

    妈妈指着香九龄,能温席这句话,给我讲了古时候一个叫黄香的孩子,很孝顺父母,冬天给父母温席暖床的故事。还给我讲了流传甚广的民间二十四孝的故事。

    特别给我讲了发生在爸爸妈妈家乡德阳市孝泉镇的一门三孝的故事,它排在二十四孝之首,而且是目前二十四孝典故中唯一遗迹尚存的故事。妈妈说,两千年来,一门三孝、安安送米的故事代代相传,孝泉镇和德阳市政府定期举行十佳孝子十佳孝媳的活动,本地人民爱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尚闻名遐迩。

    我听了非常感动,妈妈又

  • 5、 重视启蒙教育_弟子规读后感400字

    重视启蒙教育_弟子规读后感400字:

    弟子规是国学启蒙经典,也是对小学生启蒙教育中养成良好习惯的熏陶,学习最重要的事情不光是刻苦勤奋的付出,还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阅读弟子规,从中获取国学素养和思想,大有裨益。

    一直想阅读弟子规,但总是不得空闲,今天我阅读了《弟子规》中的“谨而信,泛爱众”这一句,特别有感触,谨而信告诉我们不仅在做事的时候要谨慎一些,不能麻痹大意,让我们学会从细节着手,把事情做得更加完美,而且还要懂得诚信,诚信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我们从小就要学会做一个诚信的人,这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平时,我们也常说中国人缺乏信仰,也成为了一个社会话题,的确,我们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导致了这个结果,因此复兴国学是多么重要。读后感.

    而“泛爱众”就是告诉我们要有博爱之心,可见,缺失信仰只是我们没有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罢了,并不是自古至今就如此。因此,我们要学会关爱同学,推己及人,让自己具有博爱之心,爱自己,也爱他人,做一个有爱心的学生。

    读弟子规,就是要传承和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剔除糟粕,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富强,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因为:少年强,则国强。可见,阅读弟子规不仅是为了学习,更是对国家的复兴有积极的意义。

    在这里,我推荐每个人都阅读弟子规,尤其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领悟国学的奥义,为复兴国学文化做出一份贡献!

  • 6、 《弟子规》读后感200字共五篇

    篇一

    从当下出发,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做一名点灯人。蔡老师讲到了五伦关系。五伦关系中,夫妇有别,尤为重要。

    夫妇关系处好了,其他四伦也会相处很好。夫妇之间感情,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我曾经认识一个20多岁的女孩,按照她的年龄正是谈男朋友,但是她就是不想谈男朋友。

    在一次聊天中,她说:我父母在我小的时候,就开始吵架、打架,现在老两口都50多岁了,还会经常吵架。让我对婚姻有恐惧感。我不敢谈男友,不敢结婚。可见夫妇关系不和谐,对孩子造成多大伤害。希望这个女孩能早日走出阴影。能早日找到她自己的幸福未来!希望更多人能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身心和谐,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安康吉祥!

    篇二

    末学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专心专注,这样学习效率才会提高。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之后再学会举一反三,学会灵活,圆融。这就是末学以后的目标。

    末学在这里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朋友能早日走上圣贤之路,步入孝德之门。听说安阳要花巨资建女子监狱,我想,如果把它换成女德学校岂不是更好?受益的人会更多。也希望更多的有心人能大力支持,国家也一定会重视起来,那么,我们中国人的春天就会早日到来。

    众星拱月,只要把自己的光圈擦亮,很多星星自然就会靠过来,这就是感召的力量,末学也要从当下做起,修身正念,才能感召来更多的仁人志士。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近,过日少。时时觉照,一日三省吾身,改过行善,为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微薄之力!

    篇三

    所谓德,即:道德。道是自然规律,德是力行。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实践,真干,处处力行弟子规,才是真正的学习,因为学而不习,等于无学。不力行但学问,长浮华成何人。

    力行也一定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末学要感恩我们的孩子们,他们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帮助老师们成长,这就是教学相长的最好体现。末学更要知难而进,好好学习和领悟教育的真谛。让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能为每位孩子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末学现在最大的目标和志向。

    篇四

    教育无小事,他不光只是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将其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一心为孩子着想,用一双敏锐智慧的双眼观察孩子,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先知其心,然后才能救其失也。用真诚的心唤醒孩子本善的心,让他们顺着天性幸福成长。

    但,苟不教,性乃迁,顺天性而非个性,这两个词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其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无私利他,一个自私自利。所以,要从小给孩子灌输正知正念,

  • 7、 我学《弟子规》的故事

    这几天,我们班里开展了诵读经典,感悟成长的活动。我已把《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

    我虽然对它的内容只是一知半解,但我知道它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航标。其中我感谢触最深的一句话是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的教诲,必须恭敬 地听从,并且铭记于心;当我们犯了错误,父母责备我们时,应当虚心的接受。遗憾的是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

    记得那次写周末作业,我不知道怎么写日记,更不知道写什么。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有写出一句话,心里非常急躁,忍不住大发雷霆,把本子和笔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妈妈耐心地给我讲解,我就是不听,妈妈实在忍不住就吵了我一句,我就与妈妈大闹了一场,把妈妈气得都掉泪了。现在想起来,我非常的后悔。

    以后,我要认真领会《弟子规》里的每一句话,并按照要求做事、做人,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

  • 8、 我读《弟子规》的故事

    最近,学校里学习了《弟子规》这本书。它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要与德性好的人打交道,远离那些品行差的人。父母生病时,要日夜守护在身边,汤药要自己先尝,然后再让父母喝。如果自己外出工作,一定要禀告父母,回来时也要和父母打招呼,以免父母牵挂。

    它让我明白了细心是由专心和认真组成的。取得好成绩也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才能再次取得好成绩。

    我想我要用心来学这本书,记住书上所说的每句话,争取做一个文明、懂事、让大家都喜欢的好孩子。

  • 9、 弟子规读后感200字(共五篇)

    篇一

    朝起早 夜眠迟

    对于正处于紧张学习期的孩子来说,朝起早, 夜眠迟 这里最主要的寓意,就是告诉我们时光宝贵,一寸光阴一寸金,溜走的时光永远也不会再回来了。当和孩子读到这的时候,家长最好和孩子交流一下:这时间一晃,一天就过去了;再一晃,一年就又过去了。要让孩子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真实寓意,莫等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记得前段时间秦梦迪的英语老师余老师以短信的形式给我们家长提了个不错的建议。

    大概意思就是,若有可能的话,要家长每天早上督促孩子早起片刻读10分钟英语。每天10分钟,我们可以算一算,如果孩子能长期坚持下去,日积月累,效果可想而知。当然,前提是要科学安排孩子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是一味的起早贪黑。

    篇二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这一条规讲的就是学习读书,要会规划安排,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作业决不留到明天; 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俗话说功夫深处见天然。

    只要你功夫下到了,没有你学不好的功课,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记得秦梦迪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一篇日记,她能写上一两个小时,而且字数不多,质量也不好,家长还得给她改。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和锻炼,她的作文尽管写得还不够好,但是写起来没有那么费力了,速度也提高了很多。

    古往今来,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良友相处你会提升品位和道德水准,不良的朋友跟你在一起则会使你会堕落。

    所以亲仁、远小这一条非常重要,无论大人或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亲仁者、远小人都将使我们终生受益。如果没有道德的熏陶和培养,在现今的社会大环境里,有时候面对诱惑,我们就很难把握住自己,很容易受到影响和损害。

    篇三

    最近,我读了一本古代儿童启蒙教材《弟子规》。它是一位生活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的普通老师李毓秀写的。这本书的原名叫《训蒙文》,后来又被一位名叫贾存仁的人加以修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弟子规》。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这里告诉我们,我们从小就要讲诚信、讲诚实。凡出言,信为先,意思就是,凡是讲话,我们首先就要保证一定要讲真话,要以诚信第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建立在互信这种基础上的,人们使用的最频繁、最容易表达和沟通的就是语言。若是你的讲话没有真诚和诚意,那么人与人的交往就可以说是非常的虚伪和虚假的。

    现在,当我们大人和孩子共同读此《弟子规》的时候,当我们教育孩子要讲诚信、讲真话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该认真地

  • 10、 我和《弟子规》的故事

    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到书店买了一本《弟子规》,然后我们每天的最后一节课就读《弟子规》。当时,我就是读着玩,也不懂其义。可是,后来我再看一看每句话的意义时,才感到这本书真的很好,而我与书上写的要求差远了。自此,我决定以后要按照书上要求去做。

    记得书上有这样一页,上面写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妈妈说:现在有很多孩子都做不到这一点,都把古人美德抛弃了。我想,我也经常做这种没让长者先的事。比如,吃饭的时候,我看见桌上香喷喷的饭菜就呼噜呼噜地吃起来,全然不顾对面还坐着我的九十七岁的老爷爷他有没有先吃。现在我知道了:吃饭的时候,要让年长着先吃;落座的时候,应当让年长者先坐下;走路的时候,让年长者走在前面,年幼者走在后面。若是听见年长着叫人,就应该立刻代他去叫喊。假如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刻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情。

    读了这本《弟子规》,我觉得受益匪浅。像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都是每一个做孩子的需要牢记的。我要经常读一下这本书,一是可以继承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二是可以让我更有修养。我们大家都来读吧?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09-19

  • 2019-11-16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3-01-30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
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栏目给大家提供丰富的2024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大全等,希望丰富的亲子共启蒙故事弟子规城门被阻读后感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供大家参考借鉴!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