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 > 地图 >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2024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相关栏目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热门栏目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推荐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

(共 8518 篇)

  • 1、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3)篇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 第(1)篇

          看到《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这个书名时,以为是心灵鸡汤类读物,不曾想从读第一章开始就不轻松,牵动着我的思绪。整本书略微缺乏逻辑性,更像是日常间断写出的短篇勉强拼凑在一起。好在,可以从零散重复的文字和事例中提炼出对我有帮助的内容,花费时间阅读也算是值得。

          本书可以被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出现矛盾的背后原因,第二部分是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问题以及对后期的影响,第三部分是作者分享自己运用心理学观点分析经典文学或影视作品写的影评和书评。第三部分太过于主观,不做评价,在此,我主要谈谈我个人对前两部分的感受。

          作者用15章的文字或理论或举例,无非表达了两个关键词:原生家庭的影响,投射性认同。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无法解释的行为或困惑。在与人交往时,无论是亲人,朋友,爱人,只要涉及亲密关系,都会暴露各自的缺陷。只是有些人没有意识,而有些人虽然意识到了却不明白而迷惘痛苦着。书中介绍了亲密关系中常见的问题,例如控制感,喜欢评价,依赖,支配与服从,自恋性幻想,自大或自卑,对成功的恐惧等等,这些都可以从我自己或朋友身上找到类似的影子。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原因,每个人对待情感的反应都脱离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在婴幼儿时期接收到的信息和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成年后的生活和感情状态。那个时候被潜意识压制的情绪,就会变为“小我”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伴随我们去渴求“投射性认同”。为什么很多人渴望亲密又害怕亲密,内心渴望陪伴却持续孤独,也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自己真正的“小我”和被忽略的恐惧,没有满足自己渴望的“投射”。就像《吸引力法则》,喜欢一个人只是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渴望的“投射”,而排斥同样。因此,只有真正意识到情感的本质才能从中脱离开来,做到真正的“打开心扉”。

          如果你和我一样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某些情绪,为什么会犯某些错误,甚至为什么总在同一个地方摔倒而无法自控时,也许就是你该了解心理学的开始。而了解的目的不是为了给自己的失败找理由,而是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等你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分析了自己的行为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理解和宽容。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父母,朋友,爱人,我们的生活才能真正变得真实,才会体验真正的亲密感受。适当放弃“小我”,不执着于找寻“投射性认同”,可能

  • 2、 [荐]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1500字

    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终身的习惯,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写下一篇读后感,回顾书中的精彩片段。以下是读后感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 ”,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 篇1

    1.放下自恋的自己

    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以为自己的那套逻辑就是对的,全世界都该是那样的,大多时候我们都错了。

    如果你想发现世界的本相,你想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你的心就必须要有空隙。

    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放下。若想看到别人和其他事物的真实存在,你至少要有某个时刻,可以放下你的“小我”。

    2.走出自恋的幻觉

    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自恋的幻觉呢?

    首先,去认识自己围绕着自恋所建立起来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其次,去认识自己的幻觉被打破时的恐慌和愤怒。如果知道愤怒从哪里来,就可以少发脾气了。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恐慌的含义,就可以少去控制别人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去认识我们为什么会执着于那些想法,为什么它们会成为形成我们自恋的幻觉的养料。

    德国心理学家埃克哈特·托利在《当下的力量》一书中写道:我们很容易被我们的想法所控制,因为我们认同了这些想法,将这些想法等同于“我”,如果放下这些想法,就好像“我”要消融一样。

    3.关于“小我”

    “小我”的重要特征是自恋和二元对立。自恋,即“小我”会认为自己左右着世界,而“小我”既然是由无数种想法组成的,那么这种自恋的具体表现就是捍卫自己的所有想法,不管这些想法是什么,都急于将其付诸实施。 二元对立,即“小我”是矛盾的,“小我”的任何一个具体想法都有其对立者。譬如追求成功的对立是惧怕失败,渴望快乐的对立是惧怕悲伤…… 二元对立带来了冲突,“小我”本身就是相互矛盾的想法的争斗,这种内部冲突令“小我”感到痛苦,于是“小我”渴望将内部冲突转化为外部冲突。那样的话,“小我”的痛苦不仅会有所减轻,而且外部冲突中的优势感还满足了“小我”的自恋需要。 结果,原本内心中喋喋不休的念头的争斗变成了外部的争斗,而评价便是外部争斗的初级表现,再发展下去便是控制、暴力和战争。我们的“小我”中都藏着很多二元对立,这些二元对立令自己的内心感到痛苦,于是我们将这种内在的冲突投射到外部世界中来,这样自己就可以轻松多了

    “小我”对幸福和快乐并不感兴趣,“小我”最感兴趣的是“我是正确的,我早知道这个世界是怎样运转的,谁比我更聪明啊”

  • 3、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3000字

    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用八个字做过概括:“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我的理解是,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然而,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妄动”没有觉察能力,套用精神分析的术语,这些没有被觉察的“妄动”就是潜意识。当我们被潜意识所控制时,我们就会处于程度不同的失控状态。我们以为,自己是根据意识层面的某种想法去行动的,但其实,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潜意识在驱使着自已这样做。这时,我们的行动就有点像悬“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称,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

    克里希那穆提的方法是,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地流动。这时,我们会发现念头一个接一个,但当念头可以停歇时,真相会自然映现。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被思维给控制住了,当头脑中出现一个念头时,我们不自觉地会去实现它。但如果我们能觉察到思维的流动,既不去实现它,也不与它对抗,那么我们很容易理解思维的合理和不合理之补。随即就可以从思维中解脱出来。

    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应当……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但不管这个院落内所奉行的法则看起来是多么美好或伟大,它们都是我们与其他人、其他存在乃至世间万物建立真实联系的障碍。

    因此,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孤独,都渴望与别人相爱,但这个最普遍的欲望却很容易成为奢望。并且,这时我们越自以为是,越以自己的“小我”为荣,我们相爱的渴望就越会成为以我的“小我”消灭对方的“小我”的战争。

    我突然想,这个世界是何等孤独啊!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我并不能感受到这世上任何其他人的存在。既然我感受不到,那么其他人对我而言真的存在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时其他人对我来说并不存在。

    其实,不仅如此,当我白天在人群中穿梭,甚至和另一个人谈知心话时,别人一样是不存在的。因为我其实还是只对自己感兴趣,我貌似是在和对方交流,在努力理解对方,但我绝大多数时候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我甚至对他们都不感兴趣,所以他们并不存在。

    即便最消极的人也一样是超级自恋的。所谓绝望,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了”,而是最严重的自恋,也是最大的执着之一。绝望的

  • 4、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1500字-你可以好,也可以坏

    随着《巨婴国》的下架,又一次把武志红推到了大众面前。这是一位擅长于用细腻的笔触描写情感、家庭的心理师作家。透过他的视角,我们一次一次的探访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慢慢接近事物的真相。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很文艺的名字;书中通过大量的案例为我们剖析了人性,使我们更客观、更理性的认识了自己。

    好坏并存才是圆满

    这个世界有白天也有黑夜,有男人也有女人,有好也有坏;两极并存,阴阳和谐,这些自然规律,无一不透露出大自然的包容。存在即合理!做为大自然的儿女,我们应该遵循这个规律,并学习之。

    在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中,胡因梦讲到,李敖对她的特大号且有异味的排泄物耿耿于怀;以至于成了他们离婚的导火索。李敖对于胡因梦,从一开始的崇拜到后来的种种不愉快。这和他的理想主义人格是分不开的。

    具有理想主义思想的人!你和他们相识的一开始,他们会对你特别好,只看到你的优点,还会把一些你本不具有的优点加在你身上,将你形容为天下少有地上无双,如白玉般无瑕。然而,一旦发现你的一个缺点,他们就会对你全盘否定,激烈地攻击你,仿佛你这个人立即变成了一无是处的家伙。

    其实,一个成年人的很多行为习惯更深层次的原因真的跟小时候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潜意识中的不被自己所察觉的一些东西。像这种非黑即白的绝对是非分明的状态,其实是最幼稚的状态,是婴儿在3个月之前所必然处于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来自母亲的足够的爱与耐心,就会偏执地看待事物,要么将其视为理想的好,没有一点缺点,要么将其视为绝对的坏,没有一点优点。

    通过宽容整合好与坏

    假若一个成年人内心中有了严重的分裂,总是持有非黑即白的观念,该如何改变这一点呢?

    首先是要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分裂。

    其次是接受。

    最后则是宽容。

    宽容既是对养育者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

    朋友小玉就属于理想主义者,她的每一次爱情都始于盲目崇拜,爱的疯狂;但都终于彼此的了解。这让她很困惑,因为不仅在对待感情是如此,对待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总是眼睛里掺不得沙子,黑白分明的很。在单位,对待喜欢的同事,可以跟你掏心掏肺;和不喜欢的同事,可以说横眉冷对也不为过。说话也是如此,直来直去,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好在我们都知道她的性格,也不跟她计较,常常一笑了之,而后朋友继续。

    当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一开始她很困惑;后来通过学习心理学,意识到这是因为小的时候与母亲的培育有关时,她非常愤怒,因为她与

  • 5、 《阅读是一种孤独》读后感

    《阅读是一种孤独》读后感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当我们捧读一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时,我们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我们需要环境的清幽嘈杂的环境固然也能读进去,但很难走出来阅读需要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曾记否,夜深人静、细雨如丝的夜晚,我们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与书相拥,思绪在文字间游走,情感在文字间跌宕,这样的夜晚是何等惬意!曾记否,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品刘墉文、赏清玄章,积智慧之沙建文学之宝塔,感悟文学之纯美,悟得人生之真谛的思路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时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是阅读需要的一种境界不管是浏览,还是精读,都要有一种心理孤独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咀嚼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给我们营建的思想空间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强者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一种丰厚人生积淀的好方法书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朋友,是至高无上的朋友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得失参半,当你得到其中的一部分时,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些东西阅读也是这样,当你在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时,你也失去了与朋友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刻但作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因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惋惜,而是更加庆幸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深知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精神上的孤独,也就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在精神领域全方位地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阅读是一种环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是大智慧的孤独,我喜欢这样的孤独!

    阅读就是孤独!但在孤独的时候,我懂得了阅读!

  • 6、 尊重每一种生命的存在——读《白狼》有感

    在沈石溪的作品集《白狼》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老马威尼》,当我读完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整个马帮平安地通过了鬼见愁,走下山脊时,这才听见远方传来虎的啸叫和马的悲鸣。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老马威尼会用自己的性命来帮助自己的主人呢?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忠诚!是我能想到的理由!对主人的忠诚,使老马威尼在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保全了整个马帮!老马威尼小跑着,没有嘶鸣,也没有拐弯,从容不迫地穿过鬼见愁路口那丛山茅草。这是何等的悲壮!难道不会令某些人汗颜吗?

    一匹马,尚能懂得对主人要忠诚,尚能如此有情有义,而我们有些人对待动物又是一种什么状况呢?我仿佛听到了那些动物的哀鸣,当人类肆意地伤害他们时!当看到有的同学用手残忍地弄死正在爬行的蚂蚁时,当看到有的同学嬉笑着逗弄着抓到的蜻蜓时,当看到有的同学用石头击打小猫小狗时,我真想告诉他们:不要这样作文了!你们正在伤害着无辜的生命!世界上有很多像老马威尼这样善良忠诚的动物,他们是人类的好朋友!请不要伤害人类的好朋友动物了!请尊重它们!

    我知道,动物和人类可以成为好朋友!因为我家曾养过一只小狗,所以我懂得动物和人类的感情可以是真挚的!我和它是好朋友,每天我都会陪它玩,它也会陪我一起做作业,趴在我脚边,好像要陪伴着我才会安心。我也因为有了小狗的陪伴,增添了许多快乐。

    和老马威尼忠诚地为人类服务一样,我在网上搜索后,发现狗可以做导盲犬,为盲人指路,还可以做警犬,协助警察办案,我还搜索到狗在火灾中救出婴儿的新闻,这和老马威尼对主人的忠诚不是一样的吗?

    所以,同学们!我们要爱护像老马威尼这样的动物,尊重每一种生命的存在,就像作者沈石溪说的那样,从动物身上折射出人性的亮点和生命的光彩可以指出人类在未来征途上理应抛弃的恶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

  • 7、 《阅读是一种孤独》读书笔记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当我们捧读一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时,我们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我们需要环境的清幽嘈杂的环境固然也能读进去,但很难走出来阅读需要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曾记否,夜深人静、细雨如丝的夜晚,我们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与书相拥,思绪在文字间游走,情感在文字间跌宕,这样的夜晚是何等惬意!曾记否,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品刘墉文、赏清玄章,积智慧之沙建文学之宝塔,感悟文学之纯美,悟得人生之真谛的思路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时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是阅读需要的一种境界不管是浏览,还是精读,都要有一种心理孤独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咀嚼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给我们营建的思想空间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强者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一种丰厚人生积淀的好方法书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朋友,是至高无上的朋友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得失参半,当你得到其中的一部分时,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些东西阅读也是这样,当你在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时,你也失去了与朋友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刻但作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因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惋惜,而是更加庆幸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深知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精神上的孤独,也就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在精神领域全方位地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阅读是一种环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是大智慧的孤独,我喜欢这样的孤独!

    阅读就是孤独!但在孤独的时候,我懂得了阅读!

  • 8、 《阅读是一种孤独》读后感 (800字)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当我们捧读一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时,我们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我们需要环境的清幽嘈杂的环境固然也能读进去,但很难走出来阅读需要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曾记否,夜深人静、细雨如丝的夜晚,我们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与书相拥,思绪在文字间游走,情感在文字间跌宕,这样的夜晚是何等惬意!曾记否,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品刘墉文、赏清玄章,积智慧之沙建文学之宝塔,感悟文学之纯美,悟得人生之真谛的思路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时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是阅读需要的一种境界不管是浏览,还是精读,都要有一种心理孤独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咀嚼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给我们营建的思想空间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强者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一种丰厚人生积淀的好方法书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朋友,是至高无上的朋友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得失参半,当你得到其中的一部分时,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些东西阅读也是这样,当你在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时,你也失去了与朋友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刻但作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因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惋惜,而是更加庆幸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深知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精神上的孤独,也就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在精神领域全方位地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阅读是一种环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是大智慧的孤独,我喜欢这样的孤独!

    阅读就是孤独!但在孤独的时候,我懂得了阅读!

    六年级:吴航宇

  • 9、 《阅读是一种孤独》读后感800字

    曾经读过著名女作家毕淑敏的一篇名叫《阅读是一种孤独》的文章,今天看到这个作文题目,首先想到了这篇文章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我对阅读的一点看法,下面就来简单谈一谈。

    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当我们捧读一本书,徜徉在字里行间时,我们与文本对话,与书中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时我们需要环境的清幽嘈杂的环境固然也能读进去,但很难走出来阅读需要一个宁静温馨的氛围,一个无人打扰的世外桃源,曾记否,夜深人静、细雨如丝的夜晚,我们坐在椅上,品一杯香茗,与书相拥,思绪在文字间游走,情感在文字间跌宕,这样的夜晚是何等惬意!曾记否,在孤灯相伴的夜晚,读孔孟言、悟李杜诗、品刘墉文、赏清玄章,积智慧之沙建文学之宝塔,感悟文学之纯美,悟得人生之真谛的思路过程!

    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宁静致远是一种大境界阅读,同样需要一种境界,那就是心理上的孤独所谓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说心理上的孤僻,而是阅读时需要达到的一种境界祛除芜杂的思想,净化心灵的空间,是阅读需要的一种境界不管是浏览,还是精读,都要有一种心理孤独的境界这样,才能真正咀嚼文字的魅力,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给我们营建的思想空间

    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者,无一不是精神上的强者阅读,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渠道,是一种丰厚人生积淀的好方法书籍是人类最好的精神朋友,是至高无上的朋友人世间,很多事情都是得失参半,当你得到其中的一部分时,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了一些东西阅读也是这样,当你在享受读书带给你的快乐时,你也失去了与朋友觥筹交错、推杯换盏的时刻但作为一个真正读书的人,不因失去这样的机会而惋惜,而是更加庆幸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深知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没有精神上的孤独,也就不是真正的阅读,只有在精神领域全方位地阅读,才是阅读的真正要义

    阅读是一种环境、心理、精神上的孤独,这样的孤独是大智慧的孤独,我喜欢这样的孤独!

    阅读就是孤独!但在孤独的时候,我懂得了阅读!

  • 10、 总有你陪伴读后感

    总有你陪伴读后感

    八岁的你是否遭遇过一件让你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事,一件刺痛你的心灵、几乎毁灭你的所有的往事。那一年,八岁的罗柏永远的失去了他的哥哥山姆,这一场车祸虽然给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也带来了一只新生命克丽奥,一只神秘的黑猫。因为猫咪的到来,一切事情都在开始变化了,在猫咪执着的热情感染下,这个家庭的生活也溢进了越来越多的阳光。这一点一滴的迹象,仿佛在诉说着猫咪和九岁的哥哥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奇特的联系,故事也正在发生

    七堇年曾说过,年华里,我们失却的是一种心情。也许,我们失却的不单单是我们的心情,还有我们的梦。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它仿佛穿越了另一个世界传来一丝丝怀念。读着《总有你陪伴》,我像是走进了八岁的罗柏的童年,看着他因为哥哥的死而变得内向伤心,这像是长达一个世纪的梦魇缠绕着他和他的妈妈海伦。 那条峭壁上的之字2020路,那包覆在屋子外面的暗色横木和百叶窗,那屋前沿着小径生长的勿忘我,还有那紫蓝色的山丘,这些地方所浮现的一幕幕情景,就像一条溪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中:一家人刚刚搬进这个带有一种光环渐褪童话般的小屋,妈妈海伦带着两个小鬼拜访了邻居莱娜,九岁的山姆在莱娜家中预定了他的生日礼物刚出生的克丽奥,到车祸发生之后,丈夫因自责离开了海伦,罗柏因为猫咪的出现而渐渐变得开朗勇敢,海伦渐渐彻底走出伤痛。所有的这些事情都仿佛一件件发生在我眼前,是这么的真实,又是那么的虚幻。

    在我看来,人类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像猫咪这一类的生灵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只是陪伴,更多的是教会我们许多人生道理。在古埃及时期,猫咪就一直和魔力和超自然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并且猫有九条命,这也就让当时的埃及人对猫十分崇敬。猫咪当然也就习惯被娇宠的生活了,只有猫咪选择自己的主人而非主人选择猫咪,在选择这一方面,它们早就充当了主动者。面对突然的失去,猫咪不像人类,它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它们会欣然地接受自然法则。面对自由,人类总急于对所爱的一切宣示所有权,可是猫咪不属于任何人,它或许只属于月亮。猫咪愿意忍耐,因为等待,不过是花点时间抬头看云彩。还有,猫咪护士或许比人类护士更要尽心尽力,猫咪的呼噜声是一种来自远古的诵唱,如同海浪拍岸的节奏,里面含有强效药物。一边读着这本书,我不由的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要向猫咪学习,猫咪的从容高傲,让它们拥有更多的智慧,它们不会带着情绪观察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19

  • 2022-03-18

  • 2021-06-16

  • 2022-06-14

  • 2019-10-11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1-06

  • 2021-08-12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08-02

  • 2019-09-22

  • 2019-11-02

  • 2019-10-29

  • 2021-09-17

  • 2019-11-08

  • 2019-11-11

  • 2019-10-17

  • 2019-10-19

  • 2023-04-2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1-06

  • 2019-09-21

  • 2019-09-21

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2024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