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 > 地图 > 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2024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范文
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相关栏目
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热门栏目
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推荐
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

(共 1003 篇)

  • 1、 [读书心得模板]梁实秋散文读后感(830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良药,能医治愚昧之症。读书,可以让你抵抗孤独,只要你想读书,它随时都可以陪伴在你身边,让你不再孤独。每个人对于优秀的书籍,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值得一品再品的读书心得有哪些?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模板]梁实秋散文读后感(83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篇一】

    工作之余、闲暇之时,读点书,写点字,别有一番情趣,也算没有枉度时光。我的书架上经常摆几本自己喜欢看的书,名人传记、历史小说、杂文趣事、唐诗宋词之类。不知何时梁实秋的散文,也跑到书架上来凑热闹,也许是被鲁迅骂得无处藏身了吧!也好,使我大饱眼福,一睹大家的风范。说来,敢和鲁迅对阵的梁先生也真算不简单,文章写的朴实无华,既无哗众取宠之意,又无刀削斧斫之痕;讽刺诙谐、妙趣横生,家常小事,娓娓道来,令人耳目一新;观察人物是那么细致,阐述观点是那么独到,引经据典不雅于鲁迅,真可谓是博学多才。

    他的《雅舍》让我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何陋之有?比之,似乎有点不“雅”,况且,“雅舍”还并非梁先生所有,他只是客居而已。请看他的雅舍:“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如此说来,还不如刘禹锡的“陋室”。说梁先生不简单,还因为,就凭寄居在这雅舍几日,竟然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大作。

    今天,恐怕无处寻觅雅舍了,难怪很多人住在舒适的高楼大厦里,写不出好的文章来,是因为再也没有雅舍那样“好”的环境了。虽然,我也有意识想多读点好的文章、好的散文,来补充点先天不足的文学素养,遗憾的是,再也找不到雅舍似的理想处所,怪哉?说怪,是因为自己曾几何时,自叹条件不好,而影响了写作的兴趣。那时,几点热血,几点激情,怦然心动,理想憧憧,大有作为之势,参加过“春风”函授文学讲作学习班,学过作诗、写文章,但是,叹息没有舒适的书房,感慨没有像样的书桌,甚至,没有台灯都能成为放弃的理由,还时时告诫自己,将来有了!一定能写出几部,不,几篇、几首像样的文章、小诗。后来,一切都有了,又没有时间了,等等吧,一等就是几十年,随着时光的流失,已到中年,半百已过,人的年轮一圈一圈地在增加,时间有了,台灯、书桌,甚至书柜都有了,可称得上书房了吧!为什么单单又没有了雅舍呢?真是见怪不怪。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篇二】

    读了鲁迅先生的杂文,只知道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 2、 《散香》读后感

    《散香》读后感

    春节前几天,从明月那儿收到李业陶老先生赠送的新作《散香》,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凌原女士雅正”。特殊的新春礼物。听明月说,她们办公室在四楼,老先生那么大年纪了,不辞辛苦,特意去他们单位爬四楼送去的。让我和明月都很感动。我和先生素昧平生,认识是源于明月给他的两本书做过封面设计,我加了他好友,在qq上偶尔聊过天。他看过我写的文章,在后面回帖“文章顺畅中还有幽默,该贴去论坛啊,多去参与,没准就能成为报社的写手呢”。还鼓励我多多向黄河口论坛投稿,对我写的文章给出很中肯的意见,说是太拖沓冗长了不适宜投稿,副刊投稿字数应限制在800-1000字之间,并且传给我一个排版工具的网址,让我觉得很温暖。我和他说起自己只是喜欢写,从来没想过发表什么的事,纯属是业余爱好。老先生鼓励我说,写文章可以是业务爱好,当成职业就不快乐了,他说自己曾经做过文秘,没快乐可言,只有自己愿意写才会快乐。多写多练,一定会有提高的。听说老先生出书的消息,很为他高兴。我和他说,等新书出来,我花钱购买一本,好好阅读,以示对先生劳动成果的尊重。他说:只要是真心喜欢,我送你一本即可。春节前即收到老先生的签名赠书。我想,这或许是来源于文学爱好者之间的惺惺相惜。他觉得我爱好文学,或许能读懂他文字里面的前世今生。

    先生的第一本书《我的孙女》几年前就拜读过了,里面生动记录了他的孙女李潇然从三岁到十岁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爱意,把一个爷爷对孙女的感情渲染地淋漓尽致,里面有疼爱,有怜惜,有欣赏,有教育。不是每个爷爷都会为自己的孙女写书的,身为先生的孙女,李潇然和李哥平都是幸福的。记得当时楚子同学还在读小学,这本书还是她管同学借的。看完这本书后,心里痒痒的,她给妈妈提了一个建议,让妈妈写写《我的女儿》。呵呵!时光荏苒,一晃楚子已是初二的学生。当妈的只是偶尔记录一下孩子好玩的瞬间,并未坚持下来。先生后来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书《隔辈亲》,写的也是他的孙女的故事。身为老先生的孙女,被这样的爷爷无私地宠爱着,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散香》是先生出的第三本书。里面写亲情和军旅生涯的文章,尤其让我感动。他在《亲情如树》中写道:“偶然的一个夜晚,我梦见了大娘,我对大娘说我没有亲娘了,有一个大娘也很老,再也没能力心疼我。等我哭醒的时候,泪水已经滴湿枕巾。”读到这里,禁不住鼻子一酸,泪湿双眸。为那浓浓的亲情。他说,

  • 3、 《散文教学教什么》读后感

    假期最是读书好时候,日日沉浸在与读作者的对话中,心灵受到洗涤,思维得到发散。最近在读王荣生教授主编的《散文教学教什么》这一书,一翻开就被前言所吸引,并引发了我深深地思考。

    这是一套参与式语文教师培训资源,是一套值得你慢慢读的书,是需要你用笔来读的书。前言中提到,在我们读到这本书的时候,不仅是读这些文字、知道一些信息,还必须参与其中,就作为培训的一员,如果我们把自己当成是“旁观者”,只是被动地追随书中的文字,读了以后只是知道张老师说了什么、李老师说过什么,以及备课的专家说了什么,那么,我们将毫无所获,或不得要领,或买椟还珠。这一点深深触动了我,回想起自己也听了不少的讲座、培训,为什么觉得受益却很少,听得时候一下子就产生了共鸣,津津乐道,等到培训一结束转头就似乎把这一切都还给了培训老师,这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有这样的感受却也迷迷糊糊从不深究,而今翻开这本书读到前言部分,茅塞顿开。我们的收获甚少完全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把自己也当做备课小组的一员,我们只是作为听众、作为旁观者去看,去听。如果我们能体验式的参与其中,把自己当做备课的一员,事先熟悉教材并进行教学设计的尝试,或在看书时带上自己以前的教案,并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发言也能做出自己的感悟和回应,那么收获一定很大。

    语文教师是专业人员,培训不是听这位专家一个讲座,听那位专家一个讲座,看好多个专家教师的课就能成为专业人员,培训的目的应该不止这些,如果我们只是听到则止,那么专业发展也会因此而举步维艰,所以培训的目的是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如果我们能在培训、讲座、观课等等活动中,始终“在场”,那么我们也将收获颇丰。

  • 4、 优美散文句子摘抄:花朵篇

    1、荷花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昙花开了!在海带状的绿叶上,一枝娇嫩的花蕾正在微微颤动。那白玉般的花苞,渐渐地裂了开来;雪白的花瓣从花托中间轻轻地探了出来,一片、两片、三片。美丽的昙花,以惊人的速度奇迹般地怒放了,悄悄散发着清香。

    3、“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变得柔和,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绵延的织锦那么华丽,象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4、月季红艳艳的花儿在枝头怒放,颜色是那么浓,那么纯,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5、一阵风吹来,蜻蜓花摇了几下,那样子多迷人,真像一位穿花裙的姑娘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6、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

    7、每逢秋风来临,露水成霜时,树叶脱落了,群花萎缩了,惟有菊花迎风而立,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8、有的菊花全开了,露出鹅黄的花蕊;有的菊花半开着,像位害羞的小姑娘,尤其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美。

    9、迎春花,它的色彩没有玫瑰娇艳,它的芳香没有牡丹浓郁,可它不畏严寒,第一个用生命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来临。

    10、花盆里,有一株茂盛的郁金香,绽开的花朵是黑色的,微微四散的花瓣如同黑色的丝绒,散发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 5、 刘墉散文摘抄

    刘墉先生的散文大家阅读过吗?在阅读中是否学习到一些作者的思想?同学们,以下是刘墉散文精选摘抄,一起来阅读学习吧!

    玉兰花【1】

    在我星期四的绘画班中,有位学生每次主课总要带许多玉兰花分给同学,所以一到星期四就变得馨香满室。

    我曾经好奇地问这位学生:你哪里来的这么多玉兰花啊?

    我从家里树上摘的。

    每次去摘不是很麻烦吗?我问。

    麻烦也值得。

    她笑着说,这是祖母教我们做的。

    每年到这个季节,我家的树上就开满了玉兰花,朋友来访,总是一进门就赞不绝口,说是浓郁极了,可是我们整天接近,反倒久而不觉其香。

    有一天,祖母突然对大家宣布:以后每个人出去,只要树上有玉兰,就摘一些送朋友。

    当时大家都反对地说: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可是祖母说:花总是要谢的,自己有的太多,反不觉得芬芳,何不拿去送给没有花的人,让我们庭院的馨香散布在每个朋友的身旁呢?从此全家人就都这样做,它使我们结交了更多的朋友,树上的花朵似乎也开得比以前更繁盛了!

    学生的这番话,真是令我感慨不已。

    有些东西我们拥有得过多,反而不感觉它的美好,何不将它分给那些需要的人呢?

    让我们小小庭院的芬芳,散播在每个人的身边;让我们狭窄的快乐,扩展到社会每个角落;让我们家中的炉火,温暖每颗寒冷的心:让我们阶前的灯,照亮每个夜归人的路;让我们从别人的笑验上,看到自己的笑吧!

    盈与虚【2】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分合死生;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

    只要你细细观察,便会发现,他们看似无常,却是有常;看似残破,却是完满;看似动荡,实则凝止。

    它们千年万年总脱不开盈与虚、死与生、否与泰、寒与暖、消与长、日与夜,合与分、得意与失意、繁荣与凋零的更换。

    所以熬尽长夜,你便能见到黎明;饱受痛苦,你便能拥有快乐;耐过残冬,你便无需蛰伏;落尽寒梅,你便能企盼新春。

    所以,余霞展现,你便知夜幕将垂;荣华享尽,你便知凋零已至;繁花似锦,你便待落英缤纷;月明如昼,你便知桂魄将残。

    点一盏心灯【3】

    小尼姑去见师父:师父!我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 茹素礼佛,暮鼓晨钟,经读得愈多,心中的个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怎么办?

    点一盏灯,使它非但能照亮你,而且不会留下你的身影,就可以通悟了!

    数十年过去

    有一所尼姑庵远近驰名,大家都称之为万灯庵;因为其中点满了灯,成千上万的灯,使 人走入其间,仿佛步人一片 灯海,灿烂辉煌。

    这所万灯庵的主持,就是当

  • 6、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一)

    梁实秋真能侃,再小的芝麻粒的事儿,经他的笔一转一化,汨汨淌出一大洼水,一波三折,有滋有味。梁先生淡雅从容,典型一绅士,持杖岸立,口衔烟斗,含笑窥乐。

    梁的散文:琐碎。没有故事情节,全凭见识,将古今中外、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拼凑成文,像碎花裙上的碎花点,杂而不乱,抖开斑斓。他下笔,东一鳞西一爪,若云里神龙,飘忽不定,反而没有编故事的斧痕匠气,触类旁通,信手捻来,随心所欲,东西八千里,上下五千年,逞才仗气,一泻千里地侃下去,毫不搭界的几件琐事,很巧妙地触电,通了!任何琐碎小事,一落梁氏笔下,便衍化成滋润丰沛的长文。因为杂,读者永远新鲜不厌倦,恨不能一气读完。梁的行文看似轻松洒脱,没有梁的学贯中西的渊博学识,这一手是学不到家的,这是一绝。也有人效颦,结果堕入罗嗦,世俗。

    至少在我看来,散文到了梁实秋手里,又耸起一座里程碑。仿佛没有不可入文的事,不信,翻开梁的四集《雅舍小品》,就像个杂货铺,乱七八糟的货都齐了。怒、脏、鼾、胖、并洗澡、理发,都是生活琐事,也是他佳作的题目。凡是他耳闻目睹的都揽入笔底,正合老上海的一谚语:捡入篮里都是菜,这是高厨的本事。经他妙笔点睛,化龙飞舞,这不能不归功於他的渊博与机敏。梁讲究生活的趣味,他总能从最平凡的生活小事发现它亮晶晶的趣味,然后笔锋一转,洋洋洒洒,谈笑风生,不时闪烁出机智,忍俊不禁开涮几句玩笑,令人捧腹厥倒。他好幽默但不庸俗滑稽,这是他的文章特色。

    他文章取材很世俗,人人都有此经历,一经点出其中的闪光点,自然引起普遍共鸣。行文幽默、情趣高雅、文字2020简洁、文采斐然、文笔活泼,深得读者珍玩。琐事入笔,典雅出锋,这是梁文的成功之处。

    梁实秋又是大学者,莎士比亚全集汉译本第一人,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词典》更是华人学者研读西方文化的必备参考词典。但他写作从不掉书袋,没有头巾气的酸。他常常信手捻来中外大典的引文,置於一堆俗事中,还原出引文原有的世俗朴素,充实文章的知识含量,是调味品,不是醋,更有可读性。时下一些写手,才看了几篇引文,甚至见了广告上几句古代诗文,便迫不及待收入拙着,企图点缀章的源远流长,一副普人郝隆袒腹晒书的穷酸相。一坛回味尚可的米酒晒成醋了,原有的酒味也洒了。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丝毫读不出那与鲁迅先生论战的犀利来。在散文里先生是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痴、有愤、有忆有乐的亲和老者。在这里,他可以忘记年龄似孩

  • 7、 《零散时间中的奥秘》读后感——零散时间别放纵

    今天,我读了《零散时间中的奥秘》一文,不,这样不行!你要用生活中零散的时间来练琴!著名钢琴家爱尔斯金的钢琴老师卡特华尔德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

    文章讲的是有一次,卡特华尔德给爱尔斯金教课,他忽然问爱尔斯金:你每天要练习多长时间钢琴?爱尔斯金说:每天三四个小时。卡特说:不,这样不行,你将来长大以后,每天不会有太长时间空闲的,你需要从现在就开始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几分钟、几分钟的练习,把零散的练习时间分散在一天里面,这样,弹钢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时,爱尔斯金还只有14岁,对老师的话并不能完全理解,但还是按照忠告做了。后来,他长大了,果然从中得到了不可估量的益处。卡特老师的话真是至理名言啊!

    古今中外一切有大建树者,无一不善于利用零碎时间。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时间。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22岁就中了进士,一生中曾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副宰相、使馆撰修等重要职务,政务繁重,但他又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散文和史传作品,数量之巨,十分惊人。有人想不通他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向他请教。欧阳修回答说: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可是我呢?像欧阳修所说的马上、枕上、厕上的零碎时间,我会去在意吗?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的时间,我会在意吗?于是,就像朱自清在他的名著《匆匆》中写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得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着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是的,时间在匆匆的流逝,抓起来就像金子,哪怕那是如此零碎或者短暂;可是如果因为零碎而放纵疏忽,那它就像流水,稍纵即逝,一去不返了。就说我学二胡、书画吧,平时在家不勤练那是没用的,所以,爸爸看到我一有空,就马上提醒我:去拉二胡!去画画!去写大字!而我总是借口说:没时间。是真的没时间吗?不是的。其实生活中真的有很多零散的时间:做作业的间歇、看电视的广告时间、吃饭后如果这些零散的时间都可以利用,那我的成绩、书画、二胡水平,一定会比原来好很多啊!

    同学们,零碎时间别放纵。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是挤出来的。没有时间其实只是懒惰的一个借口,人要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就像滴水成海一样,时间久了,积累的进步也就多了。

    指导老师评语:

    小作者能围绕中心,精心选材,既举了欧阳修、达尔文等珍惜时间的事例,又

  • 8、 优秀读后感:当流年的尘烟散尽

    又是一个星期五,回家后又捧起了自己爱不释手的一本书籍。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沉醉其中。

    看了些许故事,我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一篇题名很美的故事上《当流年的尘烟散尽》。

    《当流年的尘烟散尽》主要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故事,当他老年时再次回顾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时,才发现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此之重要。因为人已经老了,岁月不会再回去,因此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把那些人都珍藏在了心中。

    生命中有多少当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那么重要,那么关键了,甚至举足轻重,影响我们的命运了。而岁月风尘深处的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却早已被我们疏忽了、淡忘了。

    在这些疲惫的脚印中,不知道有多少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给予了我们关心与帮助,而我们走的太匆忙,或许还未曾对他们说过声谢。

    所以当流年的尘烟散尽时,请让我们怀颗感恩之心;当流年的尘烟还未散尽时,让我们对帮助我们的人说声恩、道声谢吧!

  • 9、 [收藏]梁实秋散文读后感言1000字10篇

    时代在进步,对文档的需求也在提升,优秀的范文越来越受我们喜爱。范文帮助我们迅速熟悉特定领域的写作要点,我们都要认真学习范文的写作,下面是编辑精心整理的"梁实秋散文读后感言",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梁实秋散文读后感言(篇1)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丝毫读不出那与鲁迅先生论战的犀利来。在散文里先生是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痴、有愤、有忆有乐的亲和老者。在这里,他可以忘记年龄似孩童般嬉笑怒骂,也可以似孩童般天真可爱。可字里行间,我又分分明明地知道,他是一个老者,一个睿智的老者。

    先生的作品,各有不同却各有着重。原本不是很清楚的东西,刹那间变得通透且铭记于心。

    辟如《清秋琐记》。大大小小二十七篇小短文,记录了先生在不同时刻与不同书籍相遇后的反思。足见,先生是一个乐得反省的人。现在的社会太热了,从冬天到夏天,从白天到夜晚。太热了,热得人们停不下脚步去总结、去反思不是。于是,热就让人们越来越迷茫,迷茫得看不清、摸不到实实在在的心,最后丢了自己,甚至抛弃生命。

    所以,反思是重要的,而先生的反思让我冷了不少,让我可以停下步子,去找点什么。

    文中有一则是讲勤奋的,我记忆较深。先生讲述了明朝的一个儒士曹瑞。笃志性理,躬行实践,据说其坐下着足处而转为穿,卒时州人罢巷市哭。曾白榜一联勤,勤,勤,不勤难为人上人;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横额曰:勤苦斋。自小老师便讲着勤奋的的重要,老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那时确是比较勤奋的,每个小孩为了老师的几句夸奖,几朵小红花就会高兴地蹦蹦跳跳。后来,初中了,老师没有小红花了,只剩下夸奖,倒也算是勤奋,每天按时上下课,交作业,只是偶尔偷个懒,打个小炒,倒也算是勤,起码奋是丢了,勤还在。过了四年高中了,老师不仅没有小红花,连夸奖也是少的可怜。这下好,就像大家常说的勤奋的小人,最终被身体里的那个懒惰小人打败了,再也看不见他了。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勤奋小人死了,而是麻木了,每天呆呆地做题、做题、做题再后来,大学了,发现不仅没有小红花,夸奖,就连老师也没了!

    后来我才明白,一直以来起主导作用的并非是勤奋本身而是外来的刺激,连激励自己都是时断时续,更不用说像曹瑞那样努力奋进。勤为人上人,苦中通古今了。

    关于爱情还是先生的《槐园梦忆》。先生关于爱情在《清秋琐记》里记录了《咆哮山庄》里的一段话在一个饿人面前,放下孤单的一盘食物,他会集中全部食欲,绝不

  • 10、 《梁实秋散文集》有感之行知园教师博客沙龙

    引子:养成平时写读后感的习惯,对于同学们成绩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梁实秋散文集读后感一文,相信一定对你有帮助。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行知园的教师都有幸收到了老园长陈老师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推荐的一本好书,我则拿到了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集。尽管是较厚的一本书,但我爱不释手地利用几个午睡时间看完了《梁实秋散文集》,阅读后,感触很深,读梁先生的散文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梁先生的散文文笔简洁,风格恬淡,看似平平淡淡,却蕴藏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令人读后余味无穷,遐想不已。它并不奢谈人生的大道理,然而,在平实的语言后面,却饱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让读者细细去体会、咀嚼。在平平实实的语言里,可以感觉到作者对人生的感受,让读者受到美的感化。像两三知己灯下夜谈,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语言不多,谈的皆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在淡淡的气氛中,自有一种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人以美的熏陶。每一篇散文都有独到的见解,现于大家分享如下:

    《中年》里,他体察到中年种种可晒可叹的身心变异,表白顺应自然、安身立命的中年心态:四十开始生活,不算晚,问题在生活二字如何诠释。如果年届不惑,再学习溜冰踢毯子放风筝,偷闲学少年,那自然有如秋行春今,有点勉强。中年的妙趣,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科班的童伶宜于唱全本的大武戏,中年的演员才能担得起大出的轴子戏,只因他到中年才能真懂得戏的内容。流露在文中的这种中年心态,既不奢求也不自弃,顺乎自然,安身立命。这种心态固然谈不上锐意进取,但也不是悲观虚无的表现,而是一份达观乐生、安分执中的情怀。这类咏怀言志小品,优游自在,明心见性。梁实秋所躬行的是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的处世哲学,追寻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快乐,在动荡时代修炼超脱心斋,谋求自适妙方,体现的是达士情怀。

    《时间即生命》则是写时间就是生命,而生命就是时间。里头有一段是这样写的:最令人怵目惊心的一件事,是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的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可以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的,不虚此生,那么就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19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2-07-07

  • 2023-05-29

  • 2019-11-08

  • 2022-11-27

  • 2019-09-21

  • 2019-09-26

  • 2019-10-09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04

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
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2024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教您怎么写梁实秋散文鸟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