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人物散文读后感 > 地图 > 人物散文读后感,2024人物散文读后感范文
人物散文读后感相关栏目
人物散文读后感热门栏目
人物散文读后感推荐
人物散文读后感

(共 9000 篇)

  • 1、 红色人物读后感

    红色人物读后感(一)

    暑假里,根据学校要求和儿子共同阅读了《红色经典故事精选》,书中讲述了革命先烈、红小鬼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进行着艰苦卓绝、英勇不屈的斗争,甚至抛头颅、撒热血,横尸疆场。

    《一袋干粮》中的小兰为了救伤员,把自己的干粮袋掉进河里,被水冲走了,怕大家担心,她每次都偷偷的吃野菜,晕倒被看护长发现后,才说出实情,大家每人把手中很少的麦粉分给了小兰一把让她度过难关。《小红军九斤半》中的孤儿九斤半,经常把少的可怜的粮食分给伤员,自己只啃硬邦邦的牛骨头,最后被活活饿死了。《打着快板过雪山》讲述了长征中最小的红军王新兰的故事,虽然她人小,抬不动担架,但她给伤员们打快板、唱歌、讲笑话,减轻他们的疼痛,她走到哪儿,哪儿就有笑声,在气候恶劣的雪山上,王新兰向红军们说着快板加油鼓劲,等队伍过的差不多了,她才开始走。《长征路上学文化》讲了红小鬼伍生亭在长征路上坚持学习的故事,他把沙地当纸、树枝做笔,一边走一边学,从一字2020不识到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能读书看报了。

    通过阅读,让儿子了解革命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传奇故事,特别是一些长征中红小鬼的故事,更是他们学习的榜样,虽然他们的年龄小,但是那种不怕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勇敢乐观坚强、互敬互爱、以苦为乐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经典,也是一次精神和心灵的洗礼,面对先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努力学习,不去努力工作,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我们要更加的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党,热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色人物读后感(二)

    在幸福年代的我,当第一次拿到《红色之旅》草草翻阅时,对于书中的内容提不起什么兴趣,感觉很难体会到革命年代的那份火热之情,甚至感到有些故事发生十分的不可思议,寒假快结束的时候,我自言自语地埋怨无从下手《红色之旅》的读后感让被妈妈听见了,只见妈妈手捧起我的《红色之旅》,眼眶也有点红了,并语重深长地对我说:孩子呀,这是一部好书,你一定要好好阅读它,最好反复多读几遍。《红色之旅》是一座历史丰碑,书中记载了成千上万的革命英烈的奋斗足迹。妈妈陪你边阅读边讨论,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妈妈在网上搜索了许多相关的故事影片陪我看,在妈妈的讲解帮助下,我再次看完《红色之旅》时,一个个英雄人物的故事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回荡。最让我心情难以平静的是《红色之旅》中走进雪山草地这一篇,中国红军

  • 2、 励志人物读后感

    励志人物读后感(一)

    读《平凡的世界》,一是作者文笔自然平实,让人读起来非常非常地舒服,不似现在的某些文章故作深沉,表面文辞飞扬,实则提炼不出精髓要义。二是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细致入微,而且景物描写与人物心情、世事变迁相呼应,可谓一大特色。《平凡的世界》十个春秋冬夏,季节流转,世事变迁,也映衬着人物命运的起起伏伏。三是作者总能在叙述故事情节和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时,自然而然地推出自己对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人性、情感的归纳总结,恰到好处,发人深省。四是作者在全书的描写中始终能反映出一种强烈的昂扬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可以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人生奋斗的励志书。当然这部书包含的思想远不仅仅是这一点,但于我而言这一点是最深刻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它洋溢着的那种生生不息、执着进取的精神!除了《平凡的世界》,另一本让我感觉同样充满这种力量的是钱文忠的《玄奘西游记》。

    读罢《平凡的世界》,又看《早晨从中午开始》。一种强烈而深刻的感受,路遥真正是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全部热情和激情在写作。他是理想的践行者,用近乎残酷的方式、非凡的毅力,身体力行了他关于人生的宣言: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活得更为充实。路遥用六年的青春、汗水,用生命打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平凡的世界》,它决不会因时光流逝而失去光彩,因为它所凝练的思想、流露的真情、反映的生活、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一遍又一遍地从中汲取精神的养料,给人生以多方位的思考和诠释,给情感以至纯至真的体验,给懒惰以无可争辩的痛击,给执着进取以最有效的鼓励。明天,将开始我第二遍《平凡的世界》的阅读。

    励志人物读后感(二)

    今天,我终于阅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海伦凯勒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书中介绍了美国盲童女学者、教育家海伦凯勒一生的事迹。海伦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而言是不可想象、不可忍受的痛苦。可海伦并没有向命运的不公正待遇所屈服,她回报世界的是博大无私的爱心。在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习手语与人沟通,渐渐开启了走向世界的窗口。求知欲旺盛的她,战胜了身体残缺的困难,坚韧不拔地努力着。为了认识这个美丽的世界,她学习多种语言文字2020;为了能够更直接的与人沟通,他克服了听力障碍学习说话。她不仅学会了读书、写字2020和说话,并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拉德克利夫学院四年的学业,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

  • 3、 童年人物读后感

    童年人物读后感(一)

    《童年》一书是高尔基的名篇着作,这本书基本是高尔基童年年时代的真实写照,《童年》这本书是以几个重要人物的个性特点、生活方式、语言心理等几个重要方面来反映出了前苏联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衷。用细腻的文字2020刻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从而反映一个更深刻的内容,这种方法就叫做人物描写。人物描写主要有以下三个较为重要的方面: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在《童年》中这三个方法被高尔基运用的妥善得当、恰到好处。

    例如,雅科夫的萨沙又黑又瘦,眼睛像龙虾似的突出,说起话来很快,声音很低,别自己的话哽得接不上气。他常常鬼鬼祟祟地东张西望,仿佛想逃到什么地方藏起来似的。他的栗色瞳孔一动不动,但他一兴奋,瞳孔就跟着白眼珠子直打颤。这一段是对萨沙的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萨沙的眼睛比作龙虾生动的写出了萨沙的面貌肖像,通过鬼鬼祟祟一词写出了萨沙给我的印象不够光明正大。细腻的笔触,直接地间接地去描摹,十分生动,栩栩如生。肖像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突章的中心思想。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行动描写就是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行动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姿势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所以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不是因为他劲大,是因为他岁数大!再说,他是我的丈夫!上帝叫他管我,我注定该忍受的这是外祖母对我说的话。是对外祖母的语言描写。表现出了俄国社会中极为不平等的现象,同时也表明了女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童年人物读后感(二)

    古往今来,只有勤奋刻苦学习知识,才能使庸?a href="="_blank">顺商觳牛恢挥薪对旄h死啵拍苁固觳琶骨嗍罚鞣及偈馈=裉欤叶痢督艹鋈宋锿旯适隆酚懈杏诖恕?/p>

    《杰出人物童年故事》由独角王工作室着作,内容言语简明握要阐述了一百零八位古往今来世界杰出人物童年的故事。例如:有古代勤奋刻苦的铁柱磨成针李白、

  • 4、 双百人物读后感

    双百人物读后感(一)

    双百人物中,他(她)们的确各自以自身的种种事迹催人泪下激人震奋。新中国迎来60周年华诞之际终见系统性规模性地集中展现,虽然我感到来得好像晚了些。但是对于为新中国成立用生命作出巨大贡献的千千万万英灵而言,尚可慰籍九泉。我以为我们应该将更多的殊荣、光环,更多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感情、感恩奉献给他们和他们的后人这样将会更加感动活着的13亿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激励、团结国人,发奋图强为争当一流国家作出各人应尽义务。

    然而在这双百里面是否有个别人仕让人觉得不那么感动呢,就讲姚老板吧,现在大家都这样称呼他。姚老板的确有突出之处,因为他身材要比常人高出许多,这是因为他父母的遗传基因在他身上的集中体现而已。资料显示他14岁进入上海青年篮球队,18岁进入国家队,直到22岁后才加盟nba休斯顿火箭队。这就是说,他在加入nba之前至少有8年时间一直都是国家培养着他,他享用着常人无法享用的国家优越资源和优厚待遇,吸允着祖国超强营养的乳汁成长起来的优秀篮球运动员(其父辈更是如此)。

    诚然作为一位一手由国家培养成材的运动员,当他连年获得年收入过亿,如今身家近10亿的姚老板而言,适时反哺祖国、回报社会、力所能及地支持同胞就不应该吗?值得如此的感激涕零吗?至于他以身家的约0.16%来对5.12的贡献确实也值得表彰,但国家也给予了肯定和荣誉。因此我感到真正应该感动应该是姚老板对祖国对国人的感动。反观成龙大哥而言,能以一半身家保留在基金里,主要用于救灾、医疗、环保、教育等公益性事业上来讲,就更显得不那么感动了。再看李老板(李宁),人家宽容大度、仁厚心善、成绩斐然。再讲姚老板那个经营手法不敢恭维的姚之队那就更不愿多讲了,免得被别人曲解成人身攻击。还有一点提请相关部门应完善监督机制,避免买票出现以失公允。

    所以我感到我们更应该把更多的感动、感恩放在那些用生命谱写共-产主义理想、为人类、为新中国、为今天的富有、为强盛中国作出过(或正在作出)真正巨大贡献的前辈们和那些日夜守卫在祖国边防线上的最可爱的人,以及日理万机为国事日夜操劳不息而又真正清廉的领导人、各界一贯以来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不欺不诈、不巧-取-豪-夺的大善人们身上。这种感动才叫人五体投地,这种感恩才深入心扉。

    双百人物读后感(二)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为充分展示各个时期各条

  • 5、 雷锋人物读后感

    雷锋人物读后感范文一

    从小,妈妈就告诉我雷锋叔叔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妈妈上小学的时候就学过雷锋叔叔的课文,还看过雷锋叔叔的电影。他还给我讲述了许多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

    这个星期天,我捧起《英雄人物》这本书,翻开书的第一页就看到雷锋叔叔的故事,于是我又一次的走进雷锋叔叔的心灵世界。读了雷锋叔叔的故事后,我被雷锋叔叔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

    雷锋叔叔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他一天到晚都不离开书,上班休息时间,别人在一起聊天,他就在一旁捧起书,看的可认真了。就连深夜,别的同志都都睡着了,他为了不影响别人睡觉,还买了一个小手电筒借着光亮供自己读书。

    雷锋叔叔不但勤奋好学,而且他还爱帮助别人。有一次,雷锋叔叔去沈阳的火车上,他做的好事数不胜数,有人曾这样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还记得他冒雨护送老人,还记得他用自己的钱为丢了车票的老人买票,还记得他的衣服。袜子。破了舍不得买新的补补又穿了。一次,一位老大娘的儿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了,于是雷锋叔叔经常帮助大娘浇菜地。锄草。背粮。买煤。亲热的像一家人。雷锋叔叔永不停息地为人民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

    可是后来,一件不幸的事落在了年仅22岁的雷锋的身上。有一回,雷锋发现车很脏,想去清理一下,可是在回去的路上,车子的左边滑进了旁边的小桥上,撞到了一根柱子,柱子向车子旁的雷锋扎来,毫无防备的雷锋倒下了,就这样雷锋叔叔这么年轻就去世了。

    雷锋叔叔的舍己救人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我,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要多做好人好事。

    雷锋人物读后感范文二

    读了《雷锋》一书,让我非常感动。雷锋是我们新中国的骄傲,他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几代中国人,也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虽然雷锋的一生短暂,但在他身上有许多闪光点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雷锋特别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他时时处处都能表现出吃苦耐劳的精神。雷锋从江南来到东北的辽宁鞍山工厂工作,他不论是吃的还是气候以及工作都有很大的困难,雷锋却整天在雪堆里滚,煤堆里爬,热情像火一样旺盛。与他同来的湖南女工在困难面前出现情绪异动时,他还给她做思想工作,以保尔的精神来引导女同事克服眼前的困难。在吃饭时,同去的湖南女工吃不惯北方的窝窝头,可是雷锋捡起她仍下的窝窝头,拿自己的米饭送给同事吃,还趁机做同事的思想工作。在部队里,雷锋因为个子矮,手臂短,在刚入伍参加新兵训练时,投手榴弹遇上了很大的困难,可是他在困难面前没有低

  • 6、 科学人物读后感

    科学人物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科学家的故事》。

    这本书主要讲了许多科学家经历种种磨难,最后终于成功的事情。

    这本书既给我了知识,又教育了我,比如诺贝尔拼命刻苦钻研的精神和阿基米德到死还想着帮人们解开未解开的难题的品质等。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牛顿,他生在意大利,是一个近代科学历史上的经典的物理学的大师,他曾发现了力学三定律:惯性定律,落体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为未来人们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此外他还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对光的分解研究,打开了近代光科学研究的大门。他发现,阳光可以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对以后人们研究光时作出了很大的帮助。

    这种废寝忘食的精神真了令我感到敬佩: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点事出去了,临走前叫牛顿煮鸡蛋吃。等到老太太回来后,问牛顿鸡蛋煮好了没有,牛顿边工作边说煮好了。等她掀开锅盖一看,被惊呆了。原来因为牛顿忙于计算,错把怀表当成鸡蛋放进锅里去煮了!

    这本书真是太好看了,所以我建议大家没事时也读读这本《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人物读后感范文二

    居里夫人的童年是屈辱的,她出生在波兰一个七口人的贫穷家庭里。她是镭的发明者,曾获得过两次诺内尔奖。居里夫人承受了巨大的磨难后,走向了辉煌的人生,为世界做出了永恒的贡献。

    居里夫人小时候家里虽然很穷,但她仍然不放弃,努力拼搏,靠着顽强的毅力,最后取得胜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她几乎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发明了镭。

    居里夫人有着极其认真的工作态度,她也非常谦虚,不像现在我们有些同学,考试一取得好成绩,就骄傲自满起来。最让我感动的是由于她经常做化学实验,手上充满了浓浓的化学药品的味道,洗都洗不掉了,从这里能看出,她对待工作非常严肃认真。我学习中,有时候就囫囵吞枣,糊里糊涂,吊儿郎当地就过去了,现在,我要 向居里 夫人学习,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在学习上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 7、 人物读后感

    人物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读了《走进经典人物》这本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被中国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从一棵天然杂交水稻开始,袁隆平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历史。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是中国的英雄,也是有着世界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他获得的一系列国际奖励可资证明。若回答下个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没有哪位科学家比袁隆平更有资格回答了。

    关于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的袁隆平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的秘决时,他以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的回答。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几乎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和新婚妻子连续两年顶着烈日永不放弃地寻找稻穗,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植株。

    向他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我们学习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放弃了就不会成功。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道题目,让我们回去做一下,我想了好久还是做不出,最后我想放弃了。我突然想起老师说过的话:要像袁隆平一样坚持。想到这里,我续继做下去,终于我功破了这道难题。

    所以只要坚持不懈,任何困难都不会难倒自己,终究会成功。

    人物读后感范文二

    今天,我看了茨威格的《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当我看完了着篇文章之后,是我更加了解了音乐大师贝多芬。路德维夕,凡,贝多芬一七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出生于可隆附近的波恩的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汹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仆人,一个厨子的的孩子。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的,不象摸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一开始,他的人生就是一场艰苦而残酷的斗争。他20岁就离开了自己的家,到外面谋生,就当他在音乐界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耳朵几乎聋了,但是,他凭着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和超人的天赋,创作了许多着名的钢琴奏鸣曲和交响乐曲,成为闻名世界的一代音乐家。

    众所周知,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

    在悲苦的日子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的事业,只有音乐才能使他战胜自己的痛苦,将他从死亡的边缘一次又一次拽了回来。

    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战胜恶劣的命运,战胜人类的平庸始终是他的主题!!

    啊!贝多芬真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百折不挠、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我想:我们从小也要发扬贝多芬的这种精神,不能轻易向命运屈服,对未来一定要充满信心,在学习

  • 8、 汉代风云人物读后感

    汉代风云人物读后感范文一

    汉代、三国一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多少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给后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我们这些时代人在看有关于历史的书或电视的时候往往会感觉枯燥乏味,这令人厌烦的故事却在一个人的话语中、笔下,让人百看不厌,百听不烦,饶有兴趣。他,就是做客《百家讲坛》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

    易中天从武汉毕业到厦门当了教授,后要回武汉时,校长舍不得,用五个硕士生向武汉大学换得他。后来,他出版了许多书,有《帝国的惆怅》等。2006年,他又相继出版了《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和《易中天品三国》。还做客《百家讲坛》亲自讲述,这让他风靡一时,很多人崇拜他,仰慕他。

    暑假里生病在家的我偶尔在《百家讲坛》中看到他,也为之动容,每天准时收看。妈妈见我如此喜爱,买了碟片和书。易中天成了我的偶像。

    他的节目收视率极高。他的话语妙语连珠,滔滔不绝,还会加进一些时尚搞笑的词语,这让当时浑身不适的我突然精神充沛。最重要的是易中天博览群书,讲的每一段都引经据典,完全消除了枯燥的感觉,在快乐中听完了讲座。读了他的书,我懂得了许多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阅读的第一条件是快乐,易中天为我们做到了。我以后也要勤奋刻苦地学习,也像他一样,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的人。

    《汉代风云人物》读后感范文二

    读完了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这已经是我读的第四本易中天的书了,还有下一本阅读计划《品三国》,是不是快成为乙醚了

    感觉《汉代风云人物》好像是《品人录》的汉代版,里面更多地揭示了对人的认识、成功人物与失败人物的性格差异,对在当今的人际交往中和事业成功上有启迪作用。

    刘邦崛起的原因:1、出身差,运气好。2、实力虽弱胆子大。3、毛病虽多改得快。4、水平虽差悟性高。

    刘邦最终夺取政权的原因:1、头脑清醒,肯虚心纳谏。2、镇定机智,转危为安。3、在逆境面前保持坚定的信念,又有出奇制胜的策略。4、在强敌面前保持昂扬的斗志,又有随机应变的方法。

    刘邦和项羽的不同点:1、刘邦志向远大,项羽鼠目寸光。2、在失败面前,刘邦冷静沉着,项羽狂暴浮躁。3、刘邦豁达大度,项羽气量狭窄。4、刘邦心狠手辣,项羽儿女情长。

    其实失败的人物,剖析他们的性格缺陷,对我们更有意义:

    关于晁错:不能为自己考虑的人,他往往也不能为别人考虑;一个不把自己生命放在眼里的人,往往也不把别人的生命放在眼里;一个人不能够听取别人不同的意见,他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政治家必须

  • 9、 《恰逢雨连天》读后感600字-人物·博弈

    一、圆形人物的塑造:柳道是无情却有情,朱却是率真亦寂然

    圆形人物,指文学作品中具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在小说中往往都是多义与多变的人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性格有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圆形人物基本特征是: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动。

    柳朝明在不同人面前表现截然不同:恩师前的肆意又谦逊,皇帝前的事故又铁面,下属前的淡漠又严肃,黑衣人前的克制又急躁,还有苏时雨前的尖酸又温情。虽然柳朝明多面,但是作者却十分恰当地交代或铺垫他在同一时期对不同人的表现的原因,并且即使有诸多不同,柳朝明总体上仍然是古板的、严肃的、心冷的,面对不同人的态度只会丰满人物形象,而不会使得人设崩塌。相比而言,沈青樾多少有一些神话:事故而善良,虽然也有小自私,但根本还是为了家族利益;和各方交好却有分寸,聪明且爱卖弄,却从未真正失势(毕竟家族的地位难以撼动),人生到目前为止(我所看到的前六十回)都坦坦荡荡。

    二、棋子的命运:棋子自有棋子的生存之道,棋子有时可以牵制下棋者,引导全局

    柳朝明在宫内断案,短的是桌面上的明案,把各方利益安排好,便全身而退,完成对全局的利益分配,掌棋者满意,弃子难以翻身,皆大欢喜。

    但是,在苏时雨质疑吏官的操守时,柳朝明才道出棋子的真正使命:棋子也是有思想的,棋子的有些做法看似是顺应时局,实则是等待时机。另外,当棋局难以勘透时,不如遵从自己的本心,朝明。蝼蚁可以撼动大树,棋子亦可以搅动风云。

  • 10、 为国争光的人物读后感

    篇一:为国争光的读后感

    为国争光的读后感

    屈原名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屈原一生中遭遇了两次大的挫折。

    屈原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代表,主要原因是他很有才能和爱国情怀,在楚国遭受打击,但是他始终不背叛楚国。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每读到屈原,想到屈原,总有一种悲叹,一个真真的跋涉者,一个真真坚持自己理想与情操的人,它的结局竟是万般无奈的投江。

    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人的意志无不在诠释着他对人生的理解,他对生命的看法。

    为什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总是匆匆走过他短暂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许永远都理解不了古人。

    读《屈原列传》的时候,吸引和震撼我的已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质,而是感慨活在一个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会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哀。

    从屈原坎坷的一生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

    遇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面对挫折时,应当拿出勇气和毅力迎接挑战,直面挫折,战胜自我,把每次挫折当作前进的踏脚石,最终走向成功的辉煌。

    篇二: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读后感

    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读后感(一)

    怀着崇敬的心情,一遍又一遍地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我深深地被詹天佑那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了……

    《詹天佑》这篇文章记叙了詹天佑,这位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不畏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成功地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京张铁路。

    詹天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着一种宝贵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他常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我想,詹天佑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正是那些做事马马虎虎、敷衍了事的人所缺少的吗?

    其实,说实话,我做事时,也是一个十足的马大哈.在平时,写作业坚决不检查是我的个性。为此,爸爸妈妈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我,写完作业后一定要检查、检查、再检查,可我却把这些忠言逆耳当作耳旁风,还振振有辞地说:爸,妈,你们不懂!某些骄子曾曰:‘作业,乃越检查越糟也!’

    记得有一次,我以极快的速度写完了对于我来说是超简单的数学题。然后,毕恭毕敬地奉老妈的指令给老爸检查。爸爸瞄了一眼,问道:玮玮,你认为你做对了吗?我立即脱口而出:我想也许应该可能对了吧!可结果却出乎我意料——错了!

    如今,我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后,觉得当时我真的错了。错,不仅错在做题上的失误,更错在我对作业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19

  • 2023-05-27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0-09

  • 2023-04-27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04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1-08

  • 2019-09-23

  • 2019-10-17

人物散文读后感
人物散文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人物散文读后感,2024人物散文读后感,教您怎么写人物散文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