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两个朋友读书笔记 > 地图 > 两个朋友读书笔记
两个朋友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两个朋友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两个朋友读书笔记推荐
两个朋友读书笔记

(共 5431 篇)

  • 1、 关于两个朋友读书笔记5篇

    古语有云: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阅读的过程,也是情感不趣起伏的过程,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您是不是不太清楚读书笔记怎么写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关于两个朋友读书笔记5篇”,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两个朋友读书笔记 篇1

    在翻阅莫泊桑短两个朋友篇小说的过程中,翻看着目录,不知有什么题目使我感兴趣。使我联想到生活。突然,我看到了《两个朋友》,顿时,我眼前一亮。

    我看到这个题目,使我想到在军训中我们与教官之间的友谊。我想在这两个朋友篇小说中,作者也一定在写这两个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吧!大概是描述这两个好朋友怎样从相识到相知,怎样了解并成为彼此的知己吧。然而,等我细读这两个朋友篇文章之后,我才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这使我从新开始思考《朋友》这个词。

    因为大家都喜爱钓鱼而成为朋友,因为彼此了解,大家都不用多说,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明白了彼此的用意,因为热爱祖国,两人在临死前选择共同进退,不肯把通行口令告诉敌人。

    我很喜欢交朋友,但是光用真心待人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别人需要什么,从言语中去体会。

    看了这两个朋友篇小说,让我回忆起从前,我有一个朋友,一开始,我们倆因为性格,家庭背景相似而成为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发现,我们在一起很勉强,没有共同的爱好,在一起时,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矛盾,闹得彼此很不愉快。不知如何有效地解决,我也很烦恼,试问自己:这样的朋友关系还能维持下去?

    每次我都很想和她说:算了吧,咱们做普通朋友吧。”可是我不想这样,我们既然能成为朋友,说明有缘分,我不想就此放弃。

    通过《两个朋友》我才真正了解“朋友”为什么会成为朋友?是因为朋友相当于我们的依靠,有着彼此的爱好与共同点。为什么面对敌人耍的手段,却没有出卖国家?是因为他们彼此坚信,彼此了解,彼此坦诚,大家都有着一颗同样的爱国之心!

    两个朋友读书笔记 篇2

    当我读了《沙漠里的两个朋友》后,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朋友之间发生点误会是常有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情感和友谊是最重要的。

    《沙漠里的两个朋友》在沙漠旅行途中,为了一件小事,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一个人一记耳光,被打的人在沙子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在河边,那个被打一巴掌的人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

  • 2、 《两个朋友》读书笔记

    《两个朋友》讲述了在巴黎的动荡年代,莫里索先生和索瓦日先生,是两个在钓鱼时结识的好朋友。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他们街上偶遇并相约去以前钓鱼的小岛上。可如今那个小岛上是一片荒野,甚至还有无恶不作的普鲁士士兵存在。远处的山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朝法国人民开炮。他们偷偷地来到河岸边钓鱼,他们一边钓鱼,一边在心平气和的讨论自由与战争。不一会钓上的鱼儿便装满了一个网兜。正在兴奋之际,不幸的事还是发生了,四个普鲁士士兵发现了他们,并把他们押到军官前,普鲁士军官却认为他们是两个间谍,假借钓鱼之名来窃取情报,军官让他们说出通行的口令就可以饶他们不死,两个朋友在生命的最后五分钟里,对着朋友说:永别了,索瓦日先生.永别了,莫里索先生。互相握了握手便在普鲁士士兵的枪口下离开了人世,而那钓上来的鱼,又被普鲁士士兵做为一顿丰富的晚餐。

    这篇小说每每令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两个真正的朋友,这是两个患难与共的朋友,两个生死共存的朋友。在危难关头,他们并肩站在了一起,虽然他们根本不知道通行的口令,更不可能是什么间谍,仅仅是两个普通的法国公民,但他们同样值得我尊敬。有人说,他们太普通了,只是两个好朋友罢了,但在我的心中,索瓦日先生和莫里索先生不仅是好朋友,更是两个不为人知的英雄,在普鲁士士兵残暴的压迫面前,他们选择沉默,并不是因为是吓得说不出话,而是他们已经知道无论他们说什么,普鲁士士兵都不会再相信,他们的命运不会再有生还的可能,死亡是必然的结局。他们选择沉默是因为他们不想再凭空编造谎言,也不想把罪过都推脱到朋友身上,用朋友的死亡换来自己的生命,更不愿意说出是因为认识法国上校才来钓鱼,最后伤及无辜。他们选择沉默是因为虽然是莫里索先生提出来钓鱼,最后要失去生命,但索瓦日先生一点也不怪他,更不想让他自责地死亡。他们是两个爱国英雄,在敌人的威逼利诱前不会忘掉自己的国家,他们是两个真正的朋友,生死与共的朋友是不会相互推卸责任,互相埋怨。永别前,只有那句令我心酸的话。永别了索瓦日先生。永别了莫里索先生。

    然而莫泊桑的写作技巧更是令我赞叹,两位主人公,两条生命沉重的死亡与鱼和烟斗的消遣之轻快构成一组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既是内容上的,也是结构上的。正是在这种双重性的氛围中,作者完成了对主旨最有力的发声。在其中,我更可以看到,莫泊桑在小说的开头就悄悄埋下的伏笔即索瓦日先生和莫里索先生的死亡。

  • 3、 《两个朋友》的读书笔记

    篇一

    在翻阅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过程中,翻看着目录,不知有什么题目使我感兴趣。使我联想到生活。突然,我看到了《两个朋友》,顿时,我眼前一亮。

    我看到这个题目,使我想到在军训中我们与教官之间的友谊。我想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也一定在写这两个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吧!大概是描述这两个好朋友怎样从相识到相知,怎样了解并成为彼此的知己吧。然而,等我细读这篇文章之后,我才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这使我从新开始思考《朋友》这个词。

    因为大家都喜爱钓鱼而成为朋友,因为彼此了解,大家都不用多说,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明白了彼此的用意,因为热爱祖国,两人在临死前选择共同进退,不肯把通行口令告诉敌人。

    我很喜欢交朋友,但是光用真心待人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别人需要什么,从言语中去体会。

    看了这篇小说,让我回忆起从前,我有一个朋友,一开始,我们倆因为性格,家庭背景相似而成为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发现,我们在一起很勉强,没有共同的爱好,在一起时,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矛盾,闹得彼此很不愉快。不知如何有效地解决,我也很烦恼,试问自己:这样的朋友关系还能维持下去?

    每次我都很想和她说:算了吧,咱们做普通朋友吧。可是我不想这样,我们既然能成为朋友,说明有缘分,我不想就此放弃。

    通过《两个朋友》我才真正了解朋友为什么会成为朋友?是因为朋友相当于我们的依靠,有着彼此的爱好与共同点。为什么面对敌人耍的手段,却没有出卖国家?是因为他们彼此坚信,彼此了解,彼此坦诚,大家都有着一颗同样的爱国之心!

    篇二

    朋友,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无限情感。

    莫里索和索瓦日,两个人因钓鱼相识,他们彼此的话不多,但是彼此还是很了解。缘分,永远是科学无法解释的。因为他们趣味相投,感受一致,所以他们变成了好朋友。他们喜欢钓鱼,尽管不是每次都能带着许多的战利品回家。

    是朋友,不解释,很信任,只因他们是朋友。无论是诱骗,又或者是威胁,是朋友,他们站在一起,心底很恐惧,身子在颤抖,不过,有彼此,绝不屈服。他们对世界的重大政治问题有着两人共同的独特见解,是朋友,什么话都敢说出来。虽然子弹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但始终毁灭不了他们建立起来的友情,话不多,但是知道,是朋友,不背叛,你重情重义,我便生死相依。有对方,再怕,也不倒,可以坚持,就不会放弃。

    莫里索和索瓦日,有幸成为朋友,无声胜有声,一个眼神,也许就能知道对方的心思,无限默契,面对死亡,只剩

  • 4、 两个朋友读后感

    【篇一:《两个朋友》读后感】

    陶壶和铁壶是一对好朋友,它们都生活在一个乡村农舍里,一天一天过着平静的生活。

    有一天,铁壶对陶壶说:我们整天待在屋里不如来一次外出旅行吧!陶壶想了想说:算了吧,我的身子轻轻一碰就会碎的。铁壶说:我可以保护你,假如有什么硬东西要撞到你,我可以将你们隔开,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陶壶觉得铁壶说的有道理,而且太想去外面的世界去看看了。就同意与铁壶结伴去旅游。

    它们互相搀扶着往前走,来到了一段坎坷地段,铁壶身子一歪就和陶壶撞到了一起。陶壶还没来得及叫喊,就被它的保护者撞成一堆碎片。

    读后感: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想一想后果,不要图一时高兴,反而害了自己。像许多同学玩起电脑就忘了时间,有的成了近视眼,还有的上了瘾,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

    【篇二:《两个朋友》的读后感】

    我读了《两个朋友》以后,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趣,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下面我就和大家来分享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有两个朋友在玩的时候碰到了一只熊,他们拼命的逃跑和呼救。瘦子抱着一棵树爬了上去,胖子爬不上去,叫瘦子拉他一把,瘦子却没理他,自己还向更高的地方爬去。胖子想起熊是不吃死人的,就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一动不动,象真死了一样。大熊闻了闻胖子就走了。等熊走远以后,胖子对瘦子说:不顾别人死活的人,不能算朋友!说完胖子就走了。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知道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不算是真正的朋友。今后我要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朋友,在她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帮助她们,多替朋友着想,成为她们真正的朋友。

    【篇三:《两个朋友》读后感作文】

    读了《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中的两个朋友这篇文章,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任何紧急的关头,不能抛下自己的朋友不顾,只顾自己的安危,这不算是真正的朋友,朋友是有困难时互相帮助的人才是真的朋友,而不是遇到危险就自己逃跑的人。

    这篇文章的两个朋友去外出,遇到危险时,一个朋友只顾自己的安危,抛下了他的朋友不顾,幸好他的朋友想出了好办法,脱离了危险。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共同想办法脱离危险,而不是只顾自己安危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和睦的和朋友相处,危难时刻才能见真情,而在紧急情况下抛下朋友不顾,决不是真正的朋友。

    【篇四:《两个朋友》读后感】

    这是一个反映普法战争的小说,讲诉了两个热爱钓鱼的朋友,最后被普鲁士军打死的故事。

    小说开头一段简单说明了战争带来的饥饿笼罩着人民

  • 5、 《两个浪汉》读书笔记

    我三十而立,身无分文,四处流浪,漂泊颠簸。

    只有在肚子饿的时候,我会到小酒吧蹭一杯酒,听那群和我差不多的流浪汉愤世嫉俗,骂骂咧咧。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幻想着哪一天我可以过上稍体面的生活,有个温馨幸福的小家庭,不用放下尊严维持生计——至少算是我在这个圈子里的一点挣扎。

    科尔利就不会了。他有一个当警长的父亲,所以走起路来也自带着上流社会的威严气息,这对某些下层的平民有种致命的吸引。即使他现在和我一样,穿着塑胶雨靴,戴着丑陋的圆帽,他照样可以骗到很多女人,在固定的时间干见不得人的勾当,趁机捎来乘电车的费用和上好的烟。

    不过这样的好运也是最近才开始的,以前的他深陷为女人买单的烦恼中。“我从中得到的是他妈的什么啊。”他说,他不得不从他老爸那里骗点油水,然后在街头乱晃。我们的相遇,我们的一拍即合,从他还在追寻情感和意义的时候开始,那时我还暗暗欣赏他,他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让我陌生。

    冬天临近了,天气逐渐转寒,我在斯蒂芬绿地公园旁的路灯下站了两个小时,等科尔利,我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牙齿打颤的声音。这家伙跟我说今天晚上会和一个女人约会,结束后会在这里找我。我在附近的小餐馆喝了一杯啤酒,十点的钟声响起时,我就急匆匆地来这儿赴约,现在看来似乎是我自作多情了。我无奈地看着自己身上破旧的雨衣,紧紧地裹了裹身子。

    那个女人说不定会和他结婚。科尔利曾对我说,她从不花他一分钱,反而会自愿帮他支付车费,凭这一点,她是个不错的伴侣。我揶揄地捅了捅他的手臂,暗笑地问:“你怎么搞上她的?”科尔利不回答,我明白他今晚会去试探那个女人的意思,最后将把结果作为给我的答案。

    深夜的都柏林十分清冷,我从戴姆街转到鲁特兰广场,从纳索街转到基尔代尔大街,最后停在了现在的地方。科利尔是无所谓的,他知道那个女人之前有很多男人。每次我提醒他这件事,他总是耸耸肩,摆摆手,笑笑就过去了。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他的事情如此感兴趣,想想吧,我没有女人,没有家庭,连个亲人也没有,在街上闲逛倒是我的日常情趣,可科尔利的事情让我思虑很多,于是看上去我像是过分关心他了。

    爱尔兰民谣在街上哀荡,弹竖琴的人周围的圈子越来越小,两个小时过后,科尔特终于来了。他一声不吭地看着前面的地面。“怎么样?”我问,“成功吗?”他没有回答,反而左转走进了一条小街。“你到底试过她没有?”

    科尔利在第一盏路灯处停下,他以严肃的手势把手伸向灯光,微微地笑着,慢慢把手打开。

  • 6、 读《两个朋友》有感300字

    交什么样的朋友,取决于你自己;而你的命运,却取决于你交了什么样的朋友。这是一个重要的生活道理,陶壶和铁壶就是这样的一对朋友。

    陶壶和铁壶都生活在一家乡村农舍里。一个是用土做的,另一个却是用铁做的;一个轻轻一摔就粉身碎骨,另一个却不管怎么摔都不会碎;一个是用来装水的,另一个却是用来装未燃尽的木炭。一天,铁壶邀请陶壶和他一起去旅行,但陶壶知道自己的弱点,拒绝了铁壶。但铁壶说他会保护他的,不会让他受一点伤害。陶壶听信了铁壶的话,和他一起去旅行了。他们来到了坎坷地带,这时,铁壶不小心身子一歪,撞到了陶壶,陶壶就被他撞成了碎片。

    陶壶就是不知道这个道理,而丢失了性命。

  • 7、 两个朋友的读后感

    两个朋友的读后感范文一

    我读了《两个朋友》以后,我觉得这篇文章很有趣,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下面我就和大家来分享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大意是,有两个朋友在玩的时候碰到了一只熊,他们拼命的逃跑和呼救。瘦子抱着一棵树爬了上去,胖子爬不上去,叫瘦子拉他一把,瘦子却没理他,自己还向更高的地方爬去。胖子想起熊是不吃死人的,就闭上眼睛,屏住呼吸,一动不动,象真死了一样。大熊闻了闻胖子就走了。等熊走远以后,胖子对瘦子说:不顾别人死活的人,不能算朋友!说完胖子就走了。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知道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不算是真正的朋友。今后我要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朋友,在她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帮助她们,多替朋友着想,成为她们真正的朋友。

    《两个朋友》的读后感范文二

    在翻阅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过程中,翻看着目录,不知有什么题目使我感兴趣。使我联想到生活。突然,我看到了《两个朋友》,顿时,我眼前一亮。

    我看到这个题目,使我想到在军训中我们与教官之间的友谊。我想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也一定在写这两个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吧!大概是描述这两个好朋友怎样从相识到相知,怎样了解并成为彼此的知己吧。然而,等我细读这篇文章之后,我才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这使我从新开始思考《朋友》这个词。

    因为大家都喜爱钓鱼而成为朋友,因为彼此了解,大家都不用多说,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明白了彼此的用意,因为热爱祖国,两人在临死前选择共同进退,不肯把通行口令告诉敌人。

    我很喜欢交朋友,但是光用真心待人是不够的,还要懂得别人需要什么,从言语中去体会。

    看了这篇小说,让我回忆起从前,我有一个朋友,一开始,我们倆因为性格,家庭背景相似而成为朋友。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才发现,我们在一起很勉强,没有共同的爱好,在一起时,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矛盾,闹得彼此很不愉快。不知如何有效地解决,我也很烦恼,试问自己:这样的朋友关系还能维持下去?

    每次我都很想和她说:算了吧,咱们做普通朋友吧。可是我不想这样,我们既然能成为朋友,说明有缘分,我不想就此放弃。

    通过《两个朋友》我才真正了解朋友为什么会成为朋友?是因为朋友相当于我们的依靠,有着彼此的爱好与共同点。为什么面对敌人耍的手段,却没有出卖国家?是因为他们彼此坚信,彼此了解,彼此坦诚,大家都有着一颗同样的爱国之心!

  • 8、 两个小八路读书笔记

    读了《两个小八路》之后,我不禁感叹八路军们的忠国之心,爱国之情。他们不当卖国贼,从不为一己之利而使千万人受难。尤其是两个主人公孙大兴和武建华,他们更是具有一股热爱祖国的满腔热情。

    本文讲了两个小八路孙大兴和武建华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孙大兴的父亲孙连长在一次战役中牺牲,悲痛欲绝的他不慎从悬崖上摔下来,于是和武建华一起插在刘集同敌人作地下斗争。武建华和他很快融入了这个工作,他们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烧了鬼子的粮食,炸了鬼子的炮楼,还装成叫花子进莱阳城买子弹。一次,孙大兴在传递情报的途中被日军抓获,孙大兴为保护部队安全,便勇敢地舍身将敌人引入八路军的圈套,英勇献身!武建华强忍着悲痛,最后接过孙大兴的马枪,代他继续战斗。

    读到这儿,我的内心跌宕起伏。孙大兴他们也就十三四岁,和我们是同龄者,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经历着残酷严峻的战争。到了缺粮的时候,大家互相推让;到了战斗的时候,大家互相鼓励;到了转移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助。正是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和坚毅的信念,铸就了战争的胜利,人民的解放。大家从不拿群众的一丝一线,不动当地人民的一草一木,严格要求自己,这也使八路军博得了人民的支持。

    我们呢,是温室里的娇花,从小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从没想过抗日战争、朝鲜战争等时期军人们的艰苦,也从没想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现在的我们,只会玩玩手机,打打游戏,看看电视,却没有真正了解到战争的残酷。

    那两个小八路身上散发出的最亮的点,就是他们的忠国之心,爱国之情。他们绝不会背叛祖国,只一心想让祖国兴盛。在这本书中,他们的多次行动就证明了这一点。对他们来说,祖国永远是第一位,而不是自己。正因如此,才奠定了战争的胜利。

    所以,我们决不能做温室里的弱花,要向孙大兴他们学习,做一朵盛开的,有着强壮精干的野花,用他们的精神鼓舞自己、激励自己,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陈栩豪)

  • 9、 两个故宫的离合读书笔记
    两个故宫的离合读书笔记 “北京故宫胜在量,台北故宫胜在质。”这样的论断早在读《两个故宫的离合》前就听过。国民党在大陆解放前夕挑出最珍贵的故宫文物偷偷运往台湾不仅仅作为国民党注定败北的事实被谈起,更是作为国民党破坏国家统一的罪证被批判。“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清明上河图》——作为那批珍贵文物的代表它们被多少爱国人士魂牵梦绕。而对年轻人来说,台北故宫的魅力则更多地来自它不拘一格和诙谐的一面:2013年7月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印有康熙朱笔御批“朕知道了”的胶带,迅速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政治博弈和流行文化就这样交织在人们对台北故宫的揣测和想象中,而北京故宫则是度量台北故宫的尺度,述说着圆满和残缺,分离和重聚,过去和现在。 也许,由一个局外人来书写这两个故宫的历史是才是最不偏不倚、最合适的。 班尼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认为,任何一个现代民族都是想象的、有明确界限的、且拥有主权的政治共同体(注一)。“想象”的成分在中华民族的构建中尤其突出。“孙中山为对抗西欧列强侵略中国,运用‘中华’的概念,将实际是多民族的中国人,整合成一个新国家的基础。所谓中华民族的人或民族,其实原本并不存在,这是为了定义革命所诞生的新共同体,而创造出来的政治概念”(野岛刚,29页)。虽为新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存在基础却是“旧”:在如今名为“中华”的这片土地上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与灿烂多姿的文化是消弥区域和阶级间隔,凝聚“中华民族”,应对西方文明强大冲击的关键所在。诚如野岛在书中所说:“在政治学上,权威是靠‘权力’和‘正统性’来确立的”(68页)。在古代中国,朝代更迭带来的是异姓皇室的统治,但唯一不变的是“天命”,而这作为中原文化系统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在现代中国,文化依旧是政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用来证明政治权力的道具,也是权力与社会、权力与历史的指标”(210页)。在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被西方文明全面侵蚀后,文化更是扞卫民族尊严的最后底线。故宫集聚了华夏物质文化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没有比这更能说明政权的“正统性”了。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的诞生,正因为此。野岛认为中华政治中文化的内涵与其他国家提倡的“文化重视”不同,对此我并不同意。在任何一个现代国家,文化遗产都是构建民族历史和民族身份、维护“正统性”的重要工具。即使是拥有万世一系的天皇
  • 10、 沙漠里的两个朋友读后感

    【篇一:沙漠里的两个朋友读后感】

    今天是九月五日,我读了《沙漠里的两个朋友》,有点感受。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

    被打的人沿地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不久,他们来到一片绿洲,又热又渴,便停下饮水和洗澡。结果,被打的人蹲在那里饮水和洗澡。结果一不小心滑进了河里。他是个旱鸭子,在水中大喊救命,他的朋友见状冲到河里把他救起来了。

    被救之后,他拿了一把小刀在石头上刻上: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他的朋友好奇地问:为什么我打了你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可在石头上呢?

    她笑着回答: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那里任何风都不能磨灭它。

    真的朋友的伤害也许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的帮助,你将会发现这世上真心的朋友不断多起来!

    【篇二:沙漠里的两个朋友读后感】

    读了《沙漠中的两个朋友》,我深有感触。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有一天他们为了一点琐事吵得不可开交,其中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人的耳光。被打的人感觉深受屈辱,于是,他独自走出帐篷,一言不发地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走到一片绿洲,停下来饮水,在河边,那个被打了一巴掌的人差点被淹死了,幸好被朋友捞起来了。在被救起之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刻下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他的朋友好奇的问:那天我打了你之后,你把那件事情写在沙子上,而现在为什么把这件事刻在石头上呢?他笑了笑,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容易忘记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朋友帮助,要把它刻在心灵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磨灭它。

    读了这篇故事,我联想起前几日在杂志上看到的一则文章。两个朋友一起开一家股份公司,后来一些小人挑拨离间,使他们两个分道扬镳,其中一个还咒另一个人家破人亡,想尽办法想让他朋友的公司倒闭。几年后,被咒的人患了癌症,需要巨额手术费,他的公司破产了,家中也妻离子散,所有人都不愿意接近他,怕他借钱。而这时候,他昔日的朋友出现了,他细心的照料着他,承包了他的三分之一医药费,还在他面前不断的责怪自己咒他家破人亡,更不应该把他的公司整垮。而此时他的老朋友则感动不已,他痊愈后还不断对别人念叨如果没有他的朋友他根本无法活下来。

    沙漠中两个朋

  • 2022-12-06

  • 2021-10-08

  • 2021-04-13

  • 2023-05-21

  • 2019-10-16

  • 2023-05-21

  • 2019-10-11

  • 2019-10-24

  • 2019-11-04

  • 2023-04-12

  • 2023-02-10

  • 2019-11-16

  • 2019-10-23

  • 2019-11-04

  • 2019-09-25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3

  • 2021-07-10

  • 2019-10-0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1-02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23

  • 2019-09-20

两个朋友读书笔记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两个朋友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两个朋友读书笔记、2024两个朋友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