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 > 地图 >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2024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相关栏目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热门栏目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推荐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

(共 1465 篇)

  • 1、 精选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模板5篇)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书中蕴含着许多人类的智慧及思想,尤其是那些经典书籍作品。阅读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精选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模板5篇),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 篇1

    我今天阅读了《科学悖论故事》这本书,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如果没有人在科学的殿堂中以铺路石的身份造福他人,就不会有如今科学界的繁荣昌盛!正是基于前人的悖论,无数科学家才能不断开拓前进。

    这本书讲述了很多的科学故事与悖论,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再看这本书的同时,我们也懂得了一些道理。科学的道路是崎岖的,必须付出汗水与劳动,甚至生命,才能成功。

    这本书里写的故事中,令我最感到奇妙的事是:萨维尔村里的难题——理发师的头发该谁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所言,他只给村中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不能给自己理发。这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荒唐?可这就是著名的“理发师悖论”1918年,罗素因为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判监禁6个月,他在监狱中写出了【数理哲学导论】,提出了理发师悖论。在1919年发表,也被人们称为罗素悖论。当然,这只是书里的沧海一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努力才能走进科学的大门。

    悖论,本来就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结论。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对悖论又有了新的了解。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 篇2

    首先,如何实现穿越未来,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已经给出了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解释。简单地说就是,个体时间被拉长,打个比方:一个实现穿越未来的人,他的秒钟相当于别人的复数倍,如此便实现了穿越未来的壮举。但此间必然需要极高的加速度,在达到并保持光速时完成时间的穿越。不过目前的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极高的加速度会把任何物体瞬间打回到量子状态。这使得不可能有什么人或物穿越未来。那接下来说

  • 2、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600字

    有趣的科学悖论故事

    ———读《科学悖论故事》有感

    我特别喜欢看书,每当我看书看在兴头上的时候,爸爸妈妈喊我吃饭我都充耳不闻,为此没少挨爸爸妈妈的骂。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看一会书,我从书籍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书籍伴我成长。

    最近我又看了一本有趣的书—《科学悖论故事》,书中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很多科学悖论,如“上帝万能悖论”、“追龟悖论”、“理发师悖论”、“异性悖论”、“禁止涂鸭者悖论”和“秃头悖论”等等很多悖论。给我印像最深的,而且我认为也是最有趣的就是“秃头悖论”,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迷人的“秃头悖论”。

    一群学生来看退休多年的老教授—他们大学时代的张老师。“啊,岁月不饶人啊!老师已经变成秃头了!”一个学生看到老师的光头,不由得发出感慨。张老师摸了摸已经谢顶的头,说“是吗,我真的变成秃头了吗?”“老师,对不起,您头上已经没多少头发了,确实是秃头了。”学生说。张老师:“你秀发稠密,当然不算秃头。可是,我问你,若你头上掉了一根头发,能说是秃头吗?”学生:“我只少一根头发,当然不能说是秃头。”张老师:“那再少一根呢,再再少一根呢……总结我们的讨论,就得到下面的结论:如果一个人不是秃头,那么他减少一根又一根头发仍然不是秃头,你说对吗?”学生:“对!”张老师:“我年轻时候也和你一样,满头秀发,当时没人说我是秃头,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一根根减少,直到今天这样子。但是,每掉一根头发,根据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我都不是秃头。这样,经过多次头发的减少,并且每一次减少都使用这个结论,就得到一个新结论:我今天依然不是秃头。推而广之,任何人都不是秃头。”

    这就是著名的“秃头悖论”,逻辑上确实没问题,但忽视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以后还将看更多的书,从书中吸收营养,从书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使我能够茁壮成长。

  • 3、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400字

    我今天阅读了《科学悖论故事》这本书,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如果没有人在科学的殿堂中以铺路石的身份造福他人,就不会有如今科学界的繁荣昌盛!正是基于前人的悖论,无数科学家才能不断开拓前进。

    这本书讲述了很多的科学故事与悖论,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再看这本书的同时,我们也懂得了一些道理。科学的道路是崎岖的,必须付出汗水与劳动,甚至生命,才能成功。

    这本书里写的故事中,令我最感到奇妙的事是:萨维尔村里的难题——理发师的头发该谁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所言,他只给村中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不能给自己理发。这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荒唐?可这就是著名的“理发师悖论”1918年,罗素因为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判监禁6个月,他在监狱中写出了【数理哲学导论】,提出了理发师悖论。在1919年发表,也被人们称为罗素悖论。当然,这只是书里的沧海一粟。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努力才能走进科学的大门。

    悖论,本来就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结论。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对悖论又有了新的了解。

  • 4、 你好,赛先生_《科学的悖论》有感

    科学,这位赛先生,说起他来足可让鄙人滔滔不绝三天。

    赛先生,他时而沉默寡言,又时而神经质地大笑哭闹,他们都说他是十足的怪人。

    赛先生,在众人的眼光中总是能那样的不拘小节,甚至不修边幅。听,他们又开始议论他了,嘿,你瞧瞧他,都什么样子了,头发也不理,胡子也不刮,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原始人呢?可不是吗,我那天去他家,房间乱的脚都插不进了呢。

    赛先生只是笑笑,又一头埋进那一堆器材,演算纸当中了。其实,赛先生很细心,他永远不会在那长到令人发指的数中点错一个小数点,他更不会在做标本时将属于自己的组织掉落其中。

    赛先生,在众人的眼光中总是那样冷血无情。他时不时会从笼中抓来几只白鼠,捣鼓着一堆奇怪的东西注入那小鼠体中。终了,小鼠那温顺的眸子失去了生命的光泽。甚至,他还会美名其曰地进行什么医学解剖,实在是不堪入目啊。他,仿佛丧失了应有的人性关怀。

    赛先生只是笑笑,其实,赛先生很温情。他用网络联系了每一个人的心灵,用改良水稻让孩子吃上饱饭,更用疫苗拯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生命。

    他只是笑笑,他并不想对别人的错误看法解释什么。他用行动阐明了自己那冷峻不羁外表下的温情细腻。

    《科学悖论故事》给了内向的赛先生向众人介绍自己的机会,一个温情趣味的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示在我们眼前。

    在那或动人心魄,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或山重水复、云遮雾障,或柳暗花明、烟消日出的故事中我认识到其实科学本来是很有趣的,而那些伟大的科学巨匠本来也是有血有肉的,也是食人间烟火的,也有七情六欲的故事。

    悖论其字面意思为荒谬的理论或自相矛盾的话。从逻辑上看,悖论性的语句具有这样的特征:如果假定这个语句为真,那么会推出这个语句为假;反之,如果假定这个语句为假,又会推出这个语句为真。说它对也不是,不对也不是,真是左右为难。悖论虽然看似荒诞,但却在数学哲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可以说,悖论的研究对促进数学思想的深化发展是立过汗马功劳的。

    集合论是数学观念和数学方法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最著名的是1901年的罗素悖论。它揭示了一个严酷的事实:集合论是隐含着逻辑矛盾的,如果把数学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之上,将会使数学大厦从根基上产生深深的裂痕,这种裂痕甚至有可能使整座大厦倾覆。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关于数学基础问题的论战爆发了。

    众多赛先生以自己严谨的思维开始了一场高智商的争论。嘿,赛先生,你可真一丝不苟!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逻辑学的悖论吧.蚂蚁与橡皮

  • 5、 《迷信悖论故事》读后感400字

    我今天阅读了《科学悖论故事》这本书,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如果没有人在科学的殿堂中以铺路石的身份造福他人,就不会有如今科学界的繁荣昌盛!正是基于前人的悖论,无数科学家才能不断开拓前进。

    这本书讲述了很多的科学故事与悖论,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再看这本书的同时,我们也懂得了一些道理。科学的道路是崎岖的,必须付出汗水与劳动,甚至生命,才能成功。

    这本书里写的故事中,令我最感到奇妙的事是:萨维尔村里的难题——理发师的头发该谁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所言,他只给村中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不能给自己理发。这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荒唐?可这就是著名的“理发师悖论”1918年,罗素因为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判监禁6个月,他在监狱中写出了【数理哲学导论】,提出了理发师悖论。在1919年发表,也被人们称为罗素悖论。当然,这只是书里的沧海一粟。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努力才能走进科学的大门。

    悖论,本来就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结论。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对悖论又有了新的了解。

  • 6、 《双重悖论》读后感
    《双重悖论》读后感 “双重悖论”一书的作者是研究中国腐败问题的美国专家魏德安先生。腐败一直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人们常认为,腐败问题越严重,经济增长越缓慢。但中国的腐败具有特殊性,虽然腐败的本质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没有区别,但在对经济的影响上却大相径庭。 作者认为,中国改革后“价格双轨制”为腐败官员的权力寻租行为提供了充裕的空间。同样地,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在改革后蓬勃发展,因此,腐败只是腐蚀了改革后经济增长的部分,还未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危害。但如果不能合理地抑制腐败,中国经济增长与腐败并存的双重悖论将不复存在。 国家控制应该从经济中撤出来,不管这种撤出对今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是遏制还是推进,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腐败。 在当今世界上,中国是唯一一个经受住腐败加剧的考验而没有出现经济增速大幅下滑的国家,因而具有独特性。但通过中美对比,我们能发现中国的现状与美国的历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表明,如果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考量中国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腐败问题恶化、快速的系统性变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例子。
  • 7、 科学故事读后感

    科学故事读后感范文一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字是科学故事,我看了这本书后犹如醍醐灌顶,知道了这大自然的许许多多的奥秘,这还要归功于《科学故事》。

    它是一本我们一生必读的百科故事之一,对我们的好处甚多,比如增长见识,拓宽知识等。它以童话的形式写下了一个个自然界的秘密,所以深受小读者的喜爱。(我当然也不能例外了)它的标题也很有趣,例如:小草害羞了,横爬冠军,长不胖的竹子等。慢慢的,我发现越来越离不开它了,每天晚上,我睡前都要把它当作睡前故事看上几篇。我还发现自己经历的不解的故事,它却能给我解答。它就像我的良师益友给我帮助,为我解闷。

    我真的好喜欢这本书,大家有空不妨看看。

    科学故事读后感范文二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很久,一本记录这个个科学家的故事的书,那本书并没粘多少灰尘,我将它放在最上面,经常阅读,在那一刻,我的心才能平静下来,

    今年是2010年了,记得我最后一次翻开时,正是2010的2月,我又一次抠响了通往科学的大门,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翻开第一页,很普通,是一面目录,上面写了即将为我们讲故事的名人名字,而研究镭的居里夫人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镭,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可以救治病人,但在研究的过程中,是极具危险的,而居里夫人却为了人民的安康开始研究镭,在研究过程中,居里夫人没有一丝失望,居里夫人几乎把所有时间放在了研究上,虽然居里夫人并没有像牛顿那样不吃饭,但努力了过后的结果是好的,居里夫人研制出了镭,给社会带来了便利,但这位在科学上坚持不懈的女强人却永远的离开了,顽强拼搏不正是这篇故事所告诉我们的吗?

    不管是谁,只要有一颗真诚对待的心,我就会相信,我们也可以为社会作出伟大的贡献!

  • 8、 《迷信悖论故事》读后感400字2024

    我今天阅读了《科学悖论故事》这本书,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使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如果没有人在科学的殿堂中以铺路石的身份造福他人,就不会有如今科学界的繁荣昌盛!正是基于前人的悖论,无数科学家才能不断开拓前进。

    这本书讲述了很多的科学故事与悖论,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起来。再看这本书的同时,我们也懂得了一些道理。科学的道路是崎岖的,必须付出汗水与劳动,甚至生命,才能成功。

    这本书里写的故事中,令我最感到奇妙的事是:萨维尔村里的难题——理发师的头发该谁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萨维尔村,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我只给村里所有那些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有人问他:“你给不给自己理发?”理发师顿时无言以对。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就属于招牌上的那一类人。有言在先,他应该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这个理发师给他自己理发,根据招牌所言,他只给村中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他不能给自己理发。这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荒唐?可这就是著名的“理发师悖论”1918年,罗素因为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判监禁6个月,他在监狱中写出了【数理哲学导论】,提出了理发师悖论。在1919年发表,也被人们称为罗素悖论。当然,这只是书里的沧海一粟。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努力才能走进科学的大门。

    悖论,本来就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结论。自从看了这本书,我对悖论又有了新的了解。

  • 9、 科学机遇故事读后感

    科学机遇故事读后感范文一

    利用这次的假期,我从一堆中小学生网络读篇目中选中了它《科学机遇故事》。这对我来说,即是一个作业的要求,也是一次打发时间,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机会。

    我在网上查找到这本书,才刚阅读了几个小短篇,就被它吸引住了,就不知不觉得看了下去。 这本书是由许多小的短篇故事构成的,讲了许许多多的中外科学家发现伟大的定理离奇古怪的过程,其中有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测量体积的替代法;着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有许多绰号的勾股定理;年轻聪明的数学家笛卡尔,发现了几何,开启了又一扇数学的大门;聪明的中国数学家贾宪,较先发现了奇妙的三角形,教堂吊灯的秘密伽利略发现单摆规律, 水为什么抽不高大气压的发现, 孩子游戏的启示卡文迪许测定万有引力恒量, 静脉血为什么更红医生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罗素偶见河上奇观离奇水波引出孤子, 十年面壁和八年破壁狭义与广义相对论的诞生,桥断和船裂之后断裂力学的诞生, 飞机失事引出新学科疲劳力学的诞生, 从傅科摆到澡盆漩涡科氏力如此直观, 解决声音浑浊之后赛宾奠基建筑声学, 一箭双雕的发现热质与燃素的覆灭, 它们为何顽固不化气体临界点的发现

    其中最令我感兴趣,据的有意思的是笛卡尔发现几何和阿基米德发现测量体积的替代法的过程。先说笛卡尔吧,他是再一次梦境中,梦见自己用金钥匙打开了欧几里得几何宫殿的大门,看见遍地的珠子光彩夺目。他拿起一根线刚把珠子串起来,线就断了,珠子撒了一地。突然,这些珠子都不见了,宫殿里顿时空旷如洗。这时,他看见窗前一直苍蝇疾飞,眼前留下了苍蝇飞过的踪迹各种各样的曲线和直线。这不正是他最近全力研究的曲线吗!他呆住了,一会,苍蝇停住了,在他眼前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小黑点

    还有一种传说是,笛卡尔梦见长官检查军营时把两支箭搭成了一个十字架,这就成了一个直角坐标系,与时他受到启发。所以,有人说:伟大的发现往往是科学征途中的副产品。

    而阿基米德,则是在一次洗澡时。发现发现自己站起来,浴盆中的水就下降,蹲下去,浴盆中的水就上升,从而引发了他对检验金冠真假的思考,发现了用测量体积的替代法来不破坏金冠又检验了金冠的真假。

    这本书,既有趣,又能引人深思。其实,科学家的发现与灵感,都是来自生活之中的,你看,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浴盆之中发现了测量体积的替代法,笛卡尔从梦中发现几何,而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我们的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有和他们一样

  • 10、 科学趣味故事读后感

    科学趣味故事读后感范文一

    在《科学趣味故事》一书中,我读了《众里寻他千百度-阿基米德墓碑》、《从徽章到椭圆-数学相约0.618》、《万物之灵失误时-蜜蜂胜过科学家》等故事,但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却是《万物之灵失误时-蜜蜂胜过科学家》这则故事。

    《万物之灵失误时-蜜蜂胜过科学家》这则故事主要内容是:蜜蜂的住处叫蜂房,它不但是密封的住处而且也是蜂蜜的容器。这种容器有许多洞,一个接着一个的洞之间没有一点空隙,这样就避免了赃物进去,弄脏纯洁的蜂蜜。对于蜂房-六棱柱体的蜂巢结构,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进行了研究。对于蜂巢底部菱形的钝角、锐角的度数是多少时最省材料。蜜蜂设计的蜂房菱形度数和一些数学家计算的结果不同。人们猜测蜜蜂对还是科学家对呢?有人说:蜜蜂对;有人说:数学家对;还有人说他们都错了。

    后来人们才知道蜜蜂是对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蜜蜂虽然不具备数学家的智慧而是出于本能但却具有一些数学家也不具备的数学应用本领。

    《科学趣味故事》读后感范文二

    趣味,是引领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它,能够带领我们向未知的奇异的科学领域深入研究,探索它的奥秘。古往今来,有哪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不是因为发现了科学的趣味才认知到科学的真谛,才有了这么大的成就?阿基米德、帕斯卡、爱迪生、特斯拉、拉姆齐这些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伟大的科学家们,他们都拥有一颗善于观察,善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心。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他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副旧画换下来。就搬来移架梯子,一步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这么一分神,使他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倒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摔下来呢 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的。爱因斯坦想到这里马上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起笔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又很大的启发。

    爱因斯坦是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有一次,天上下着毛毛细雨,爱因斯坦头戴宽边帽,在桥头上来回踱步,时而停下来思考,时而提笔在卡片上写着什么。凑巧,他的一位朋友坐着马车过来,探出头来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噢,我是应约在等一个学生。朋友下了车又问 瞧 衣服都湿了 一定等了好长时间 不可惜您的时间 这时 爱因斯坦举起手中的卡片一晃:不,不!我非常有益的度过了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10-09

  • 2023-04-11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23-03-06

  • 2022-12-30

  • 2022-12-12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4-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3-02-15

  • 2023-06-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4

  • 2023-01-1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10-11

  • 2019-10-11

  • 2019-09-25

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2024科学悖论故事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