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科学家读后感 > 地图 > 科学家读后感,2024科学家读后感
科学家读后感相关栏目
科学家读后感热门栏目
科学家读后感推荐
科学家读后感

(共 6361 篇)

  • 1、 科学家读后感热门14篇

    怎样写出不太形式化作品读后感呢?阅读这作品,我们的内心也仿佛被深深撼动。 好的读后感需要在记录下来主要思想作为支撑,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收集的科学家读后感实用技巧。

    科学家读后感(篇1)

    科学不是迷信,而是对于客观世界规律的探索。科学不是凭空捏造,而是通过实践实验摸索出来的道理与知识。科学如此的性质,就注定了我们需要通过从实践中的探索来学习科学。

    《玩出来的科学家》这本书恰恰就是让同学们通过随手来做实验去了解领悟科学道理。

    我们对于外界事物有了疑问,是通过胡思乱想、胡乱猜测呢,还是实际得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获得最为客观真实的答案?这本书明确得给我们做出了解答:做实验!

    是的!做了实验,得出了客观的实验数据,就是对问题的最好诠释。这本书里面一共有194个实验,每一个实验都能够揭示出很重要的客观世界规律。书里面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验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清楚得传递给读者,一个个原本困扰我们的科学问题,通过实验得到了充分清晰的解答。我想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希望通过实验的方法培养读着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做实验的习惯,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与科学道路上不断摸索不断前进。

    科学家读后感(篇2)

    读完《科学家——牛顿》这本书之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牛顿是17 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象征。他发明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对光学、化学的研究,为两个多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有一双灵巧的手,会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成年后,他更热衷研究任何事物,废寝忘食的工作着……发明了反射望远镜;由苹果落地牛顿设想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证明白色的阳光实际是由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和紫色所组成的……

    牛顿的故事深深的启发了我,深深的教育了我。我要学习他:勤奋,惜时如金;不怕困难,知难而进;虚心好学的精神。我知道: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机遇永远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这就是我读《科学家——牛顿》的最深刻的感受。

    科学家读后感(篇3)

    在我读了《未来的科学家》,使我知道了我们的家园时刻在变幻着,在以后的日子里贫困人家会变得更富裕。

    在科技不发达的时候我们过的日子不好,每天都饥寒交加,我们疼痛不已,那时候只能用牛拉又费力气,在热的时候没有电风扇只能拿东西对自己扇,时间长了会觉得手非常痛,可是又能怎么变。

    地球除了自转外,还被太阳领着围

  • 2、 科学家读后感3篇

    读后感大全内容专辑推荐:“科学家读后感”,敬请浏览。

    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科学家读后感”,欢迎你的品鉴本文。读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读完作品之后,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其实很多人可以通过书写读后感的方式,再一次体会书中的美好。

    科学家读后感(篇1)

    最近,我正在读《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写了张衡、沈括、蔡伦、牛顿、法布尔等科学家的故事。读完几篇故事后,我觉得他们都很伟大。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沈括这一篇。沈括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这本书。沈括小时候就有刨根问底的好习惯,并且非常喜欢思考一些别人想不到的问题。

    有一天,“沈括正在家门口背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突然,他看见山下的桃花已经被微风吹落了,而山上的桃花才刚刚开放。沈括想,同样是桃花,为什么这里就开的晚呢?思考一会儿,他顿时恍然大悟,他拍拍自己的脑门大声说:“我知道了,原来是因为山上的地势高,所以温度低,花开的就晚了。”

    沈括还常常跟着爸爸走南闯北,去了不少地方,途中,他多学、多问、多听,还进行了很多实践。而且把很多旅途中的知识记录到了《梦溪笔谈》这本书里。

    通过沈括的故事,我知道了:要刻苦钻研,多学多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科学家读后感(篇2)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中讲到了许多科学家怎样通过勤奋走向成功之路的。其中让我最敬佩是的发明灯泡的科学家——爱迪生。

    爱迪生全名是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他1847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他的父亲是农民,有时也给别人做木工。母亲曾做过老师。他的一生凭着高度的智慧和惊人的勤奋,完成了20xx多种发明,平均每15天不到有一项新发明。他先后发明了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蓄电池等,给当今世界增加了异彩,使我们享受到了他智慧结晶所带来的种种裨益。

    读了爱迪生的故事后,我知道了爱迪生有惊人的勤奋,为了发明他经常反复做实验。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时候试用了6000种材料,实验了7000次,经过了13个月的艰苦奋斗,最终才发明了电灯。哎!相比之下我却十分懒惰,连一个字也不愿多写,比如有一次写作文,为了偷懒我只写了50个字就交给老师了。真忏愧啊!懒惰、自控力差是如今影响我成长的缺点。

    我决心从今天开始改掉这些,从懒惰变成勤奋,养成良好的自控力。因为只有这样,我才

  • 3、 科学家读后感抄写作文集锦7篇

    学生时代经常会涉及到写作文,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为了写好作文我们要多阅读好文章,吸取优点。写作毫无头绪怎么办呢?我们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科学家读后感抄写作文,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科学家读后感抄写作文(篇1)

    科学家读后感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30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近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而今,同居里夫人对照,我真感到惭愧,平时我做事没有恒心,每当做数学题时,一旦碰到难一些的题目,就不愿多动脑筋,一次做不出来,就渴望家长帮助,希望他们能帮我完成…… 读了《居里夫人》这本书,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平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乘坐着时空穿梭机一样,又回到了他们那个年代。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8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

  • 4、 [精品]科学家读后感800字精选7篇

    书是明灯,能照亮光辉人生。观看一本书之后,我们对于作品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写读后感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从中带来思考。大家一般写的读后感是什么样的呢?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精品]科学家读后感800字精选7篇,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科学家读后感 篇1

    看了《科学家的故事》的一系列杂志后,让我十分着迷,原来我们生活的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从书中我了解了在野外野营时要注意的问题;还了解了人类脑袋、脊椎的一些知识;并学习到自然界中的许多的知识。

    《科学家的故事》里有一个“尺子穿过砖块”的故事:程小真要量一量从一块砖的一个顶点到和隔着砖的中心对称的另一个顶点有多长?结果用3快砖头摆出了一个东西:两块砖并排着,其中一块砖上还另外叠加着一块。可是怎么让尺子伸进砖头里去量呢?我思索了好长时间,终于弄明白了是怎么量的:原来是从上面的一块砖的靠近内侧的上面的顶点,量到没有叠加砖的外侧的对称的顶点,相当于是把3块砖空下的位置当做了一块砖,真是可以直接用尺子量出了砖头,不是要真的用尺子来穿过砖块。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让你大受启发?

    《科学家的故事》里有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和知识。我仿照“自制小喷泉”的故事,自己还制作了一个小喷泉,用一个饮料瓶,第一步是往瓶子里吹气,使瓶子里气压增加,把水“挤”出来;第二步是在外面倒开水,使瓶内的空气体积受热膨胀,把水“挤”出来。《科学家的故事》还通过漫画的形式告诉了我们鼻子的作用、毛毛虫的防身术。

    《科学家的故事》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知识也增加了。我觉得《科学家的故事》是值得阅读的好杂志,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科学家读后感 篇2

    我很喜欢读课外书,《十万个为什么》、《千姿百态的植物》……我最喜欢的的书是《科学家的故事》。书中介绍了爱迪生、达尔文、高斯、居里夫人、哥白尼、牛顿等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他们热爱科学,谦虚谨慎,刻苦钻研,不怕困难;他们在科学上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对人类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其中,最使我感动的就是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对人类的贡献可大啦!他是世界有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发明的东西大约有两千种,像留声机、电灯、电影、蓄电池……。

    爱迪生从

  • 5、 科学家为什么不能有豪宅?_800字

    无意中看到一则消息:袁隆平因为住别墅且拥有两部手机而被网友骂上热搜。这简直令我震惊得无言以对。

    中国的人均财富不见得排在世界前列,但毕竟贫富差距大,富人还是不少的。公众视野内的明星们坐拥各种奢侈品,数百万元的设计师礼服穿过一次走红毯便可以从此雪藏。他们的背后有无数粉丝的支持,粉丝们也绝不会质疑他们的财富,只会称赞其幸运或是实至名归。企业家们也富可敌国,以至于一些富豪成为“国民老公”。

    明星的富、企业家的富,得到的是羡慕与称赞,为什么把自己大半辈子奉献给国家的科学家就不能有钱?科学家就应该是清贫的吗?

    其实未必。如今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职业,作为职业,换取报酬无可厚非。优秀的科学家,理所应当获得丰厚的报酬。清贫如居里夫人是一种美德,享受贡献换来的名与利,却无疑是一种难以怨怪的人之常情。有多少励志的文章说着要用拼搏和奋斗换得未来的荣华富贵,当一个改变世界的科学家真的做到了这些,人们又有什么资格在他的财产面前说三道四?

    一生清贫的陈景润,晚年因为没有自己的专车,不得不挤着公交车,后来在踩踏中受伤,提早撒手人寰。这难道就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需要承认,社会上存在学术腐败现象,有一些高校教授借着自己名声在外招摇撞骗,申请一些屠龙之术般的课题项目以看似合理的形式骗取科研经费,大肆挥霍纳税人的钱财,玷污原本神圣的科学研究事业。但是,这不代表着真正为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就该一穷二白,一贫如洗。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他与他的团队为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饥荒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网红流量明星们的贡献与他不可同日而语。这样的人,即使拥有巨额财富,也是凭着自己的实力换来,更何况袁隆平的财产,远不及一个当红流量明星。

    如果一个成就惊世的人都不能获得一座别墅,只能让那些真正潜心于学术研究的人寒心,让那些沽名钓誉的“叫兽”们庆幸自己只是打着学者的旗号赚钱,并不曾真的专心做学问。

    我们也许曾经被书本上清贫的科学家们感动,但不要忘记,真正优秀的科学家们为世界付出的一切,永远值得嘉奖,赠他们以家财万贯亦不为过。

  • 6、 数据科学家修炼之道读后感600字

    《数据科学家修炼之道》这本书从多个层面介绍了什么是数据科学家,如何成为一名数据科学家,数据科学家的思维技能等。

    从内容涵盖来说,这本书于我这种对大数据相关行业及其从业者知之尚少的人普及了诸多方面知识。

    本书大体可分为以下两部分:数据介绍及其重要性、数据科学家这一职业。

    个人之见,本书的实际意义,即对数据科学家的指导意义,更适合掌握相关知识技能且有兴趣或者即将步入数据工作的人群,这一群体可以从本书中了解到需要技术资质、思维方向、从业选择,甚至在就业方面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资深数据科学家来说,阅读本书无异于计算1+1;对于此行业之外的人,启发更多的是对于数据时代的学习与把握,这也是我在书中能够了解较多的部分。

    数据的四大特点:体量、高速、多样、准确。这几大特点,是在数据工作中一大价值所在,也是显而易见的挑战。

    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如何在这其中挖掘出所要的信息,寻找数据之间的关联,发现其价值并将其再创价值,同时我们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每一条数据都会留下痕迹并有可能成为分析的来源。

    这个过程中所利用的处理技术、数据模型和人的思维方式需不断发展,紧跟发展的前沿。

    以文本分析为例,高级文本分析通过确定情绪表达,识别是直抒还是嘲讽。而去年某网络事件中,某方提议要在博文中直接表达情绪(反感),避免后台在数据分析时识别错误。暂从此提议来看,有关文本分析技术水平、数据产生源头的自主意识都值得深思。

    我是谁,我在数据世界属于什么身份。

    我要表达什么,发现什么,利用什么。

    或许《数据科学家修炼之道》暂时无法从职业上带来启发,不妨从这个职业的从事对象进行思考。

  • 7、 科学家的读后感

    科学家的读后感范文一

    牛顿,是一位闻名中外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提出的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取得了划世纪的成就,突破了平凡的17世纪。把手表当鸡蛋烧、忘了客人的存在这些牛顿的事例无人不知,自从读了《牛顿的故事》后,我收益非浅。

    牛顿在一身中,把全身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当中去,从来不分心,和罗丹这样的人一样,具有着全神贯注的精神,这种精神才会使牛顿成为17世纪的顶峰人物。

    有人问牛顿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牛顿说:如果我看得比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一开始,我以为,巨人就是那魁梧高大的身材,使你两眼忘不到头的人,后来,我知道我错了,牛顿所指的巨人指的是胡克、笛卡儿、伽利略、哥白尼这些在科学上有着突破性的人物,他们的科学知识,给牛顿的研究打好了良好的基础。在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学知识就是因为有了书本,有了身边朋友与亲人的劝告、教诲,才使我们拥有了巨大的智慧,我们就站在了教诲、劝告的肩膀上,它们使我们更加出色。

    牛顿还说过:其实,我不过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偶尔拾到几颗光滑美丽的贝壳。但那浩瀚的大海,却还在我的前面未曾被我发现。从牛顿的这句话中,我明白了做人要谦虚,不要仅仅有了一点知识和智慧,就炫耀,真正的知识是没有边境的,有个成语不是这样说吗:学海无涯。知识是没有边境的,它大得无法琢磨,千万不能有了半肚子墨水就晃啊晃,其实根本没有分量啊!

    看到牛顿有如此大得成就,是否忽略了他的童年?牛顿的童年,让你听了会觉得不可思议。牛顿出生是一个戏剧性的事情,伽俐略死于1642年,而牛顿出生也恰恰是这一年的万圣节,难道这就意味着牛顿有着伽俐略的才智?不是,小时侯,牛顿十分内向、老实,常常被人欺负。一个叫汤姆的孩子总爱欺负牛顿,牛顿因为愤愤不平,所以和他打了一架,这一架,是牛顿不甘屈辱的一架,他立下决心要让同学看看,他并不柔弱。我们也应该是这样,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才会让自己更加前进,不服输,才会进取,会觉得要超过别人,不能柔柔弱弱,被别人比上了,也若无其事 。

    牛顿这位17世纪的伟大人物,将永远永远印在我的心中。

    科学家的读后感范文二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题目是《科学家的故事》,里面的许多大科学家,他们留心身边的事,有时候按照一个东西可以发明另一个东西,有时一个东西别人看见了就当它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东西,而科学家就会观察它、研究它,每一个东西都藏着无穷的奥秘。

  • 8、 科学家牛顿读后感

    科学家牛顿读后感范文一

    读完《科学家牛顿》这本书之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牛顿是17 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象征。他发明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对光学、化学的研究,为两个多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他有一双灵巧的手,会制作各种不同的玩具。成年后,他更热衷研究任何事物,废寝忘食的工作着发明了反射望远镜;由苹果落地牛顿设想出着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证明白色的阳光实际是由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和紫色所组成的

    牛顿的故事深深的启发了我,深深的教育了我。我要学习他:勤奋,惜时如金;不怕困难,知难而进;虚心好学的精神。我知道: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机遇永远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科学家牛顿》读后感范文二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大科学家牛顿》,里面讲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故事的主人公牛顿出生贫寒,他是依靠减免学费和勤工俭学进入大学。他四年大学生涯非常孤独,不进饭店、不逛街市。剑桥大学的图书馆、讲坛成牛顿的生活中心,在读书期间他虚心向老师请教,并阅读大量的数学书籍最终创立微积分。

    读了这本书使我明白只要坚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问题才能不断地进步

  • 9、 科学家故事读后感

    科学家故事读后感范文一

    前天,我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书《科学家的故事》。 这本书讲述了从古到今许多科学家的故事,有我国科学家祖冲之、毕昇、李时珍、华罗庚以及外国科学家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诺贝尔、达尔文等等。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牛顿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有一次,

    前天,我从图书馆借来了一本书《科学家的故事》。 这本书讲述了从古到今许多科学家的故事,有我国科学家祖冲之、毕昇、李时珍、华罗庚以及外国科学家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诺贝尔、达尔文等等。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牛顿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有一次,牛顿请他的朋友司徒克博士吃午饭,朋友到了以后,桌子上已经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他们刚吃到一半,忽然牛顿对司徒克说:朋友,请稍等一下。说着,他急忙跑到实验室里。司徒克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牛顿出来,牛顿家的老太太说:先生,您先吃吧,牛顿也许是拿好酒去了呢!。司徒克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桌子上的烤鸭吃得一干二净,并把吃剩的骨头放到空碟子里。过了很久,司徒克觉得有些困了,打起盹来。又过了很久,牛顿急急忙忙地从实验室里跑了出来,他推醒司徒克博士,说:先生,让您久等了。他刚要坐下来吃饭,看见碟子里的骨头,自言自语地说:哎呀,原来我吃过了,我还以为我没吃过呢!接着,牛顿就送走了司徒克,继续做起实验来。我觉得,牛顿是我心目中最敬佩的科学家。这个故事讲的不是牛顿笨,而是他对实验太着迷了,我们应该学习牛顿爱学习爱钻研的精神,作为我们学习中的好榜样!

    《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范文二

    《科学家的故事》中讲了39位科学家的故事。这39位科学家有的发明了电灯;有的发明了计算器;有的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有的发明了麻沸散;有的修正了《本草纲目》的错误;有的发明了汲水工具;还有的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对原料的利用率达到了98%以上。

    书中还讲了帕斯卡,一个计算机发明者的故事。

    他的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数学家,曾发现了四位代数曲线。帕斯卡17岁时,出版了《圆锥曲线论》,以后又发明了计算器,但发明它是为了算帐用的,所以正适合当时法国零钱的兑换:1利维尔=20苏;1苏=12尖野。所有的圆环也可以以苏为单位,也可以处理数据。

    帕斯卡的发明给了人们启迪:机器可以代替人的思考。

    v-2导弹是德国火箭专家发明的。虽然不够精准,但是为后来者开辟了一条道路。

    《科学家的故事》给了我启迪:发明就是做出别人做不出的东西,创造就是制作出新的物

  • 10、 科学家读后感500字

    科学家读后感500字

    《未来科学家》里有一个尺子穿过砖块的故事:程小真要量一量从一块砖的一个顶点到和隔着砖的中心对称的另一个顶点有多长?结果用3快砖头摆出了一个东西:两块砖并排着,其中一块砖上还另外叠加着一块。可是怎么让尺子伸进砖头里去量呢?我思索了好长时间,终于弄明白了是怎么量的:原来是从上面的一块砖的靠近内侧的上面的顶点,量到没有叠加砖的外侧的对称的顶点,相当于是把3块砖空下的位置当做了一块砖,真是可以直接用尺子量出了砖头,不是要真的用尺子来穿过砖块。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有意思?让你大受启发?

    《未来科学家》里有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和知识。我仿照自制小喷泉的故事,自己还制作了一个小喷泉,用一个饮料瓶,第一步是往瓶子里吹气,使瓶子里气压增加,把水挤出来;第二步是在外面倒开水,使瓶内的空气体积受热膨胀,把水挤出来。《未来科学家》还通过漫画的形式告诉了我们鼻子的作用、毛毛虫的防身术.

    《未来科学家》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知识也增加了。我觉得《未来科学家》是值得阅读的好杂志,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今天,我读了一本叫《科学家的故事》的书,书中介绍了许多科学家刻苦努力学习的故事,其中牛顿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牛顿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象征,但是他小时候并不聪明。幸运的是,他有着一双小巧灵珑的双手,只要他想做玩具,就没有做不成的。有一天,他想做一架小风车,于是拿出了他的百宝箱,叮叮当当地做起来,很快小风车就做好了。他兴冲冲地拿给同学们看,突然一个叫卡隆的男孩却嘲笑的说:牛顿,风车转,你能说出其中的原理吗?原理?牛顿很疑惑。不知道原理就是个笨木匠!说完,卡隆飞起一脚就把小风车踢坏了。看着心爱的小风车,牛顿非常伤心,回到家后,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弄清原理。就这样,以后无论遇到什么玩具,他都想办法弄明白原理,最后终于成了一名科学家。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触很深,卡隆嘲笑的就是我。从小到大,爸爸妈妈给我买的玩具不计其数,但我只知道玩玩具,从来不去想其中的原理,我就像个笨木匠,只会玩,不会发现,不会思考,不会研究,不会探索。,在我以前的学习中,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再学下去,如果以后我也像牛顿那样事事都认真思考,我也一定会成功的。

    牛顿的故事深深地启发和教育了我。我要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1-02

  • 2019-10-09

  • 2019-09-20

  • 2023-02-18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23-02-08

  • 2019-10-23

  • 2023-04-27

  • 2023-04-25

  • 2019-09-1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09

  • 2023-02-06

  • 2023-01-06

  • 2022-12-1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3

  • 2023-04-13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23-02-10

  • 2023-02-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30

科学家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科学家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科学家读后感、2024科学家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