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 > 地图 >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2024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范文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相关栏目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热门栏目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推荐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

(共 3527 篇)

  • 1、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范文

    《荆棘鸟》一书由澳大利亚当代作家考琳麦卡洛所著,以女主人公和神父的爱情故事为线索,讲述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生活状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读完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范文。

    上学期期末就从同事那儿借来了这本书,一开始断断续续地看了几十页,中间搁置了很长时间才又开始看,又因为书太长,直到今天凌晨2点多才看完。说实话,前面是看不大进去的。但坚持着看了大约5分之一,就感到越来越吸引人。

    看完之后,有很多的感受想表达,但却理不出个头绪来。我概括不出这本书的主题,也概括不出读完整本书产生的感受或观点,我能写的只是一些局部的零星的感受,我甚至无法把这些感受组织成一篇文章。

    前段时间我推送过一篇文章,叫《完美不在人间》,现在又可以补充一个例子了。梅吉和拉尔夫的儿子戴恩,真挚爱情的结晶,高大帅气的外形,纯真圣洁的心灵,不掺任何杂质的虔诚。26岁,死于意外。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说不出的难过。正如上篇文章里提到那些人物死时一样。可是我早该想到,明明知道完美不在人间,明明知道作家的这个套路,难道我的内心始终还怀着关于完美的憧憬吗?

    玛丽这个人物让我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你的老去如此寂然》,文中反复将一位老太太的生命状态与我(一位年轻女子)进行对比,写老者的眼神里还有着对这个世界的热切的渴望。写到这里,我也想起了我的外婆,在她肉体都开始腐烂的时候,她还想活得久一些,再久一些。玛丽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她想过年轻的生活,她想办舞会,她想恋爱,她还想要拉尔夫年轻的肉体。她嫉妒年轻的梅吉。

    对这个人物我当然没有什么好感,可是看到她在楼梯口与拉尔夫道别的时候,我只看到来自生命深处的悲哀。

    昨天,我在文章里说:一代又一代人不过是重复着同样的命运。这话并不准确,是重复中又有了新的变化。梅吉和母亲菲同样爱上了不能与之厮守的人,同样都嫁与他人,同样因为得不到心爱的人便把这份爱转移给了与他所生的儿子身上,甚至因此而忽略了其他的孩子。但虽然都嫁给了别人,菲是被迫的,梅吉是主动选择的;菲一生都是顺从的家庭主妇,梅吉选择了离开卢克。朱丝婷和母亲梅吉同样有相同的命运,都是家里被忽视的孩子,又都跟受宠的那个关系十分好。梅吉和弗兰克,朱丝婷和戴恩。但她们又有不同,朱丝婷对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更强烈,她不愿守着本已十分丰厚的遗产过日子,而要远走他乡去当演员。她对婚姻的看法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 2、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1】

    上帝创造人类,人类衍生出善与恶,上帝同时放出潘多拉魔盒使人受到多元的挑战,正如他虽清楚告诉亚当和夏娃别偷吃禁果,但仍很仁慈的留给人以选择权一样,人在无法选择或面临多种选择时必然会犯许多错误,进而修正,因此上帝拯救的应该是行动中的人,以达到一种相对完美的境界。

    人在完善自我之时,也即上帝对人格,生命底蕴的内在转化。

    古人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是谓之知。”这样说来,应尽天道无余常与善人,然而当一种追求与神冥冥相对时,人的生命不过是自然界的一根芦苇,任何来自自然界的渺小力量都能使其归于毁灭。

    麦吉,拉尔夫就是如此,拉尔夫很象《巴黎圣母院》中的那个牧师,不同的只是形式,其情之专感人肺腑,美丽的东西不过是瞬间的灿烂,抓住一个足以乐终身。

    相比而言,拉尔夫是幸运的,神的力量还没有完全扼住其情感的咽喉,痛苦的理性最终让位于纯真的本能,从而也就抓住了永恒的瞬间,他死了——在爱人的怀中,留下了凄楚的麦吉。

    幸福总是伴随着多倍的痛苦,美总是短暂到让人来不及为之驻足,痛并快乐着,亦或乐并痛苦着。

    福兮,祸兮?

    一切束缚人的本能的宗教或法则总会在人的持久的沉默后的爆发中被突破,牧师和和尚相似。

    无独有偶,《巴黎圣母院》中也着力刻画牧师受着相思煎熬后的种种痛苦乃至扭曲的心灵,难道仅仅是巧合吗?生理的欲望只能顺势引导,因地制宜,才能使肉体的凡俗升华到精神的神圣。

    由此种种,经典的爱情总是以悲剧而告终的。

    《乱世佳人》,《呼啸山庄》,《简.爱》,《红楼梦》等著作能流芳百世,悲剧的意义在于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悲剧作家的灵性在于他以大悲的眼光透过现象看本质,由一而衍生出二乃至无数,将个体的悲升华到整个人类的一种发自脊髓深处的寒气来,正因为如此,他本人倒是往往乐观的,因为他悲在质量而非数量,在本质而非现象本身。

    当这种悲超越了人的承受力的时候,喜剧作为一种替代品便出台了。

    真正的悲剧是一种微妙的形式,它绝非是原本美的东西结合后又因彼此的冲突而告终的那种,而是当好不容易结合后却时常因外在压力或内心谴责生活在如履薄冰的思想境地中,最终这种因环境或某种特殊原因的压力而在实际上或抽象意义上分开,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白瑞德与斯嘉丽,主人公背负着或沉重或戏谑等特性,在上帝的微笑中悄然而去,留给读者无尽的感伤,同时却使人心灵得以净化。

    只有把一种感情放在记忆中或想象中去品味

  • 3、 《奇鸟行状录》读后感1500字

  • 4、 读后感1500字《亡魂鸟》

    王跃文曾说过: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倒觉得作家是个不错的职业。只要心思纯粹,写作乐趣无穷。我喜欢香港农夫,面朝黄土,背负青天。他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怀着这样的心情写出了一篇篇小说。《亡魂鸟》就是其中之一。

    刚开始看到亡魂鸟这三个字,是觉得疑惑的。我知道燕子,知道麻雀,知道却独独没听说过亡魂鸟一说。于是,我就在想,亡魂鸟到底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疑问,我读完了这篇小说。它写了维娜等一批下乡知青的那个时代的事情。它写了维娜与秋轮之间美好却悲哀的爱情,写了有知识、有血性的知青们的爱国热情与远大抱负,写了郭浩然等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却徇私枉法,强取豪夺的恶行,写了官场的黑暗,人性的罪恶,社会的冷漠,人心的凉薄

    看完全文,我是不知道该为维娜的结局高兴还是悲伤。一方面我希望她能与陆陀在一起,幸福地过完余生;但我又觉得她变成一只亡魂鸟去陪伴秋轮,完美他们的爱情,于她也是一种不错的结局。她的一生,太苦了。死于她也许是最好的归宿吧!她与秋轮的爱恋可以比肩任何一对美好的才子佳人。他们的爱是美好纯真的,但因为处于那个动荡的年代,他们最深最真的爱终究被无情地埋葬。郭浩然的横插一脚打破了他们美好的梦。他用自己的权利与地位,用秋轮的安危去要挟维娜委身于他。维娜为了爱,为了秋轮,不得已留在这个140多斤的肮脏恶心的老男人身边。维娜花一样的季节凋零了,她心中的梦碎了。她不甘心,不认命却又无可奈何。秋轮还是没有逃过死亡的命运,死在郭浩然的枪下,他也正是黄金一般的岁月,还未开始他的雄心抱负便已结局。秋轮是一个高尚的人,他没有被任何黑暗、污淖所熏染,他不为权势所折腰。他犹如人世间的一朵白莲,让人只能仰望不能亵渎;他犹如喷薄的朝阳,燃烧着所有的激情与热情。他的一生悲哀在碰到那个浮夸,是非难分的年代,以致他的才华,他的满腔热情得不到施展。他的言论,他的行为被斥味离经叛道,反动分子。在这样一个真假错乱,是非混淆的年代,他的特立独行,遗世独立是遭人妒忌的。不是天妒英才,而是人妒其才。有多少个像秋轮一样的人就这样死去,何其悲哀!

    维娜是个让人心疼且敬佩的女子。她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她而去,秋轮,姐姐安娜,爸爸,妈妈,罗依,蔡婆婆。他们已经去了,却独留维娜一人在这凉薄的世界里。她是孤独的,她亦是坚强的;她是痛苦的,她亦是无奈的。他的一生已然毁了,没有了亲人,没有了爱情,只有她一个。她也有过这样美好的愿望:我会关了茶屋,同他走

  • 5、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美丽与悲戚

    我曾听说过《荆棘鸟》这个名字,也意识到它绝不是一本讲鸟类的书。但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一部如此伟大与成功的作品。又大胆地涉足了许多作家所不敢于或不善于书写的内容,以及一些我闻所未闻的生活。

    这是一部包含对禁欲与命运的讨论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或新大陆生活的爱情故事。

    本书主要讲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爱情故事。但在主线之外又有着几条线索,包括拉尔夫主教的升迁之路,德罗海达的繁荣与衰落,二战在多个战场进行,一个不知名的纳粹兵士在战后渐渐成为政界重要人物等。

    本书虽仅有约50万字,但其时间跨度之大在我所读过的书里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故事主线从1915年的新西兰南岛开始到1969年的梵蒂冈结束,历经55年,涉及十个国家及地区,背景更是可以追溯到1801年。

    本书时间跨度之大,剧情之复杂,涉足地区之多都令人望而生畏。但更令人惊叹的是,作者考琳麦卡洛用她缜密的思维与细腻的笔法使这169年里10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的事情都离不开主线。

    没有一句话是多余的,即便是看似不经意的一笔都有着作者特别的意图,而每句话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比如作者先提及教皇喜欢自己及周边的人说德语,随后几页便有红衣主教们用德语对话的部分,紧接着就是拉尔夫主教在圣彼得大教堂中发现了一个德国士兵,而他就是未来的主角雷纳哈森。这样的细节数不胜数。

    这本书从结构上来看,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个不同的主人公。虽然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不同的主人公,作者仍保持着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伴随着适当的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立体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世界中去。

    这种叙事方法可能不是作者所独创的,但在本书如此大的时间跨度下无疑是成功的,且是相当成功的。若要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自然不能将全部的笔墨用在同一个人的身上,一个人是不能代表一个家族的,且易使得剧情单薄。

    因此本书随着时间发展带着不一样的主人公,这些人物的情感与性格都十分立体,独一无二,而且伴随着情节发展富于变化。这种设计无疑是十分少见的。其他小说一般采用一个或少数主角在经历了大量事情后性格和世界观发生大转变,而其他人似布景一般没有过大改变。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托夫》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如果时间跨度有本书之大的,一般非主人公仅是一个过客,不会去细致描写。这么做可能更为符合生活实际,但不利于故事的展开与表达效果。很显然作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出现的主线人物有约20个,可

  • 6、 读《荆棘鸟》有感1500字

    两次读《荆棘鸟》,第一次读波折的情节,第二次读动荡的心理。时间不同,侧重点不同,体会到的也有所不同。

    刚刚迈出高中校门的我还未曾触及五色社会的皮毛,然而在书中我遍尝了三代人的苦辣甜酸。弗兰克的秘密身世、愤然出走、初有盛名、失手入狱、出狱返乡,残酷的现实使他渴望出人头地的梦想化为泡影,却使他最终慢慢融入了温情的家庭生活;菲奥娜与丈夫门户不对的罕见婚姻使她一度沉浸于酸楚的沉默中,然而直到帕迪身塟火场,她终于明白了丈夫对她的真正意义;梅吉与拉尔夫的分分合合让二人的生活沾满不为人知的泪水,面对拉尔夫注定不能成为她丈夫的现实,梅吉在茫然迷失中开始了一段并不幸福的婚姻,克里利家族的自尊与不服输使她决定从上帝那里偷来拉尔夫的儿子——戴恩,他的出生、成长、抉择、死亡给她带来了欣喜、嫉妒、骄傲、悔悟与清醒……

    玫瑰的灰烬……当娇艳的玫瑰花化作一撮灰,那该是怎样一种美的毁灭啊!但这就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轨迹。当金红色的美丽秀发化为满头银丝,矫健优美的身姿化作疼痛缓慢的蹒跚,梅吉在经历了半辈子的欢乐与痛苦中老去了。青春逝去,爱人离世,没有爱情也不再有追悔。她年轻时是美艳的玫瑰,年老时却有了清醒和敢于放手的智慧。谁能说玫瑰的灰烬不是一种饱经沧桑的美呢?蜿蜒的皱纹是一个人走过的道路,年老也是一种快乐。有人喜欢浑身棱角的原石,但被磨去棱角的珍珠不也饱含质感吗?

    历史,不会以同一种方式重复下去,如果重复,便不会有进步。想到宏伟壮观的佛罗海达销声匿迹,任谁都会凄然伤神。满是老年人没有年轻血液的佛罗海达活不到未来。朱丝婷明白这一点,她宁愿牺牲当下拥有的一切以赎罪的方式延长老家的年限,即使这并非她想要的生活。幸好梅吉及时劝阻,朱丝婷才看清自己的未来。她是远走高飞的浪荡女,虽然根深扎在澳大利亚,舞台却是整个欧洲。虽然澳大利亚的老家可能后继无人,但朱丝婷将在欧洲的舞台上延续它精神上的生命。

    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有理由的,每一种命运都是完整的,每一种历史都是滚滚前行的,每一根血脉都以独特的方式继续存留于世。即使枯萎的玫瑰也有灰烬,那些逝去的人和历史将以永恒的姿态存留下去。

  • 7、 《荆棘鸟》读书笔记1500字

    惜之童年1传说中有那么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但歌声却比世界上任何生物的歌声都悦耳。它一旦离巢去寻找荆棘树,就要找到才肯罢休。它把自己钉在最尖最长的刺上,在蓁蓁树枝间婉转啼鸣。它超脱了垂死的剧痛,整个世界都在屏息聆听。一次绝唱,竟以生命为代价!只有忍受极大的痛苦,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也许传说就是这样。

    惜之童年1这是《荆棘鸟》书页的开端。当尚年幼对世界的认知还懵懵懂懂的我初次翻开这本厚厚的书的时候,就被荆棘鸟的传说所吸摄,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进入了荆棘鸟的世界。作者考琳?麦卡洛用细腻的笔触为我描绘了从20世纪初叶到半个多世纪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澳大利亚广阔恢弘的画面,充斥着克利里家族传奇式的家世历史。

    惜之童年1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曲折优美的情节发展,刻骨铭心的爱情历程,都深深地把我带入了那个传奇的时代,那片美丽的土地。而到现在,当我重启记忆,当初的那份热情早已冷却,少了些稚气,多了些成熟和理智,也渐渐能从人生的角度来看待这本曾经深深吸引我的小说,最终发现的,也是犹如新大陆般丰盈的感受。这,的确是一本值得读的,充满魅力和生命精华的书。

    惜之童年1当然当初那个懵懂的孩子依旧是不能领会那字里行间透出的深沉的沧桑。无论是帕迪的含蓄温雅,或是菲奥娜的冷漠脆弱;无论是暴烈渴望的弗兰克,或是骄横尖酸的卡森夫人;无论是单纯执着的丹尼,或是古怪理智的朱丝婷。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面容次第出现,我却无法真正地感觉到他们的爱恨纠缠中所蕴涵的复杂的思想。

    惜之童年1直至现在,我依旧是无法完全理解这个家族的命运。而我所最钟爱也是最迷恋的,只有麦吉和拉尔夫神父之间的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几乎让我肝肠寸断,情不自禁。

    惜之童年1也许是女孩子对这样无奈又沉痛的爱情的无限憧憬,然而,在初次读着其中的每字每句的时候,我的情绪都是在时刻为麦吉和拉尔夫而波动起伏,为他们的相遇而欣喜,为他们的相知而温暖,为他们的相别而哀伤,为他们的相忆而唏嘘,直到最终的最终,拉尔夫在麦吉的怀中平静而安详地死去的时候,忍了许久的泪,终于落在了书页上。

    惜之童年1也许死亡并不是终结,生命依旧在延续,因此这场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深沉的爱恋也终究是在世界上留下了痕迹。亦如麦吉依旧活着,亦如拉尔夫依旧爱着。

    惜之童年1其实从一开始就是明白的,这份爱,无论多么铭记,也终究只会化为回忆里逐渐淡去的风景。就如初见的时候,10岁的麦

  • 8、 《荆棘鸟》读后感

    细细口味了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的长篇小说《荆棘鸟》,富有诗意的环境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画,美丽而凄婉的爱情悲歌,这一切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打动了我。但是读后感触最深的还是那种痛,那种无奈,那种由于自己造成的无奈,正如荆棘鸟,之所以会痛就是因为自己找的荆棘。

    其实这种痛我们从作者的开卷语中就能深深体会,“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问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反正那个传说是这么讲的。” 每每回味这段话,总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小说是一个经典的爱情故事,之所以经典,也许是因为这是一个爱情悲剧——从两人(拉尔夫和梅吉)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的悲剧。

    拉尔夫,一个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都献给上帝的人,一个以成为红衣主教为自己人生追求的人,他早已失去的一个作为普通人的权利,他不能谈爱情,他也以为自己可以做到。在他遇到梅吉前的二十七八年岁月中,他就是这样度过的。但是在遇到梅吉的那一刻,他的内心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那时的梅吉只是一个9岁的女孩,却照亮了拉尔夫的内心。在梅吉长大成人之前,两人有过一段温馨美好的时光,因为那时可以不必避嫌。但是随着梅吉的长大,痛苦和矛盾也就与日俱增。最终,拉尔夫选择了他的事业,他的上帝,他的教会,远离了梅吉,希望梅吉可以有自己的未来和幸福。但是,谁能想到,梅吉选择的丈夫,居然也只是因为他酷似拉尔夫呢?婚姻自然是不幸的。在这样的境况之下重逢,终于情感战胜了理智,拉尔夫屈从于梅吉的愿望,梅吉也如愿地从上帝那儿偷来了拉尔夫——一个属于他们的儿子。因为她知道拉尔夫永远也不属于他,那么得到他的儿子,就已经是上帝的恩赐了。从此,梅吉离开了她的丈夫,守着一双儿女回到了家乡。结局,偷来的东西自然要还回去的,当他们唯一的儿子也永远离开他们的时候,他们觉得也卸下了心头的包袱。拉尔夫在临终的一刹那,他的心里才真正放下了梅吉。而梅吉,将要面对的是往后更加孤独的人生,幸好,她

  • 9、 读《荆棘鸟》有感

    荆棘鸟是一种奇特的生物,它一生只唱一次歌。从离开雀巢开始,便不停执着地寻找荆棘树。当它终于如愿以偿,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上,和着血和泪放声歌唱。梅吉就是这样的女子。

    梅吉一家在潦倒失意的时候远涉山水到德罗海达梅吉姑母家去,教士拉尔夫对这个小女孩十分怜爱,那年梅吉还小。而随着梅吉年复一年的成长,他们之间的感情也逐渐加深。可惜的是拉尔夫是教士,他们不能在一起。之后梅吉遇见了外貌酷似拉尔夫的卢克,在卢克的追求下终于便答应结婚,而卢克看中的只是梅吉的钱,所以婚后过的并不幸福。直到有一天她一直无法忘记的拉尔夫走进了她的生活,为她留下一个孩子也就是他们的孩子——戴恩。

    我就想像梅吉一样,全力以赴去追寻自己想要的想爱的。无论多么辛苦多么艰难,如荆棘鸟一般用最深刻的疼痛唱世界上最动听的歌。戴恩最后也作了教士,却在希腊度假时为救两个女郎被海水吞没了。这样的结局不是梅吉所想要的,但是她寻找到真爱,也付出了真爱,她不后悔。梅吉说: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谁都不怨恨,我不能有片刻的追悔。是不是该像她一样坚韧,勇敢。在不幸面前坦然地看自己曾经的幸福。

    《荆棘鸟》,便是梅吉用生命谱写的歌。

  • 10、 荆棘鸟读书心得

    在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一些事情产生感悟,我们最好是沉下心写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就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把所听所感的东西再现,因此该如何去写好这篇心得体会呢?

    荆棘鸟读书心得【篇1】

    看完之后的空洞感让我写下东西也只能罗里吧嗦乱七八糟。

    那是三个月前,才在新书堆里翻出这书来。是的,漫无目的的读着,看着喜欢的书就买下来放着,只为闲着的时候顺手可以拿一本。

    只能说,这是奇怪单纯的爱情。

    我文化不好,只能说是奇怪。没有更多的词去形容了。或许说这样的感情根本就形容不出来。

    拉尔夫遇见梅吉的时候她还那样小,围着她,也不知道这就给她招来了其他爱慕他的女子的怨恨,特别他抱着柔软的梅吉走过雨后 泥泞的土地时。是什么,让拉尔夫这样关爱一个小女孩,是他喜欢幼小的女孩,还是梅吉根本就具有惊人的吸引力?

    多年来炽热的暗恋。不,可以说是明恋吗?

    曾经也在最青葱的岁月拥有过一段暗恋,似乎持续不断,每年都断断续续的出现幻觉,仿佛回到了具有独特味道的夏天。本以为世间人多是情薄,可只有经历过了才明白,就算是怎样的人都会有那样的一段记忆深埋心底。不会显山露水,因为,不想被世俗所束缚,失去那一根本来就幼细的念丝。

    所以说,这都是胡言乱语。

    荆棘鸟读书心得【篇2】

    《荆棘鸟》(thethornbirds)首版于1977年。它以19世纪10年代至60年代的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生活故事。

    “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那荆棘刺进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之将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

    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德罗海达的故事开始于一代人,也将在随着一代人的离去而结束。每一片土地上,一代代人都在重复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戏剧,大同而小异。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震撼人心,常常是因为它能刻画出现实生活的部分投影。某种意义上讲,作家并不是一个创造者,而是一个模仿者。

    他们尽可能地假装自己站在上帝的视角,努力客观冷静地记录生活。因为真实的生活本身通常比杜撰的人物与事件更具戏剧性。弗兰克的生父,拉尔夫神父以及戴恩,这些男人似乎注定是为了追求某种目标或信念而存在。如果他们冷漠无情,倒也罢了。可如果他们一旦产生了炽

  • 2023-02-26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09-23

  • 2019-11-08

  • 2022-01-30

  • 2021-12-12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2-04-12

  • 2023-02-24

  • 2023-02-25

  • 2023-02-15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09-23

  • 2022-02-23

  • 2023-03-01

  • 2022-05-13

  • 2023-04-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1-12-08

  • 2022-03-16

  • 2019-09-25

  • 2023-04-13

  • 2019-10-17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
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2024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教您怎么写荆棘鸟读后感15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