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黑格尔读后感 > 地图 > 黑格尔读后感,2024黑格尔读后感
黑格尔读后感相关栏目
黑格尔读后感热门栏目
黑格尔读后感推荐
黑格尔读后感

(共 6421 篇)

  • 1、 黑格尔美学读后感

    篇一: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

    黑格尔与《美学》读书笔记

    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少年时代酷爱古希腊文化与莎士比亚,受到柏拉图、荷马、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深刻影响,一生沉浸于思考与写作。

    黑格尔以一种进步的历史观点,对人类艺术哲学以三大类型分野,从史前早期艺术到19世纪早期他生活时代的人类艺术,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包括诗、音乐\绘画、雕刻、建筑各类专门艺术,象征型艺术是主体对要表达的理念没有清晰界定,古典型艺术从象征型发展而来,是主体的理念完全清晰是最完美的艺术。主要指古希腊的人体艺术。浪漫型艺术在古典型台阶上,更关心崇高的灵魂本身。 黑格尔并没有自己动笔写作这部《美学》,他只是在大学讲坛上讲授这门课程。他的历届学生把听课笔记聚集一起,编辑成了《美学讲演录》。

    一、美学是什么

    人的精神包含了神性,艺术家寻找的便是这种神性。艺术作品之美,乃是神性之美。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历维.施特劳斯说:“艺术家的作品,可能是人类唯一正确的知识”。美学作为一个学科,起初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希腊文的“克里斯托惕克”,在希腊语中即“美”,艺术是什么?艺术要实现什么?艺术与人类关系?艺术作品怎样分析?所以我们也把美学这门学科称为“艺术哲学”。

    艺术作品表现的是人的精神价值,它抓住时间、个别人物、行动以及其转变的旨趣来实现这一目的。它将原本的现实世界改造成为更

    人化的世界突显出来。世界在艺术中变得更加纯粹,更加鲜明。一切心灵的东西都要高于自然。艺术可以表现神圣的理想,这却是任何自然事物不能做到的。

    从心灵所创造的东西与从自然所产生和形成的东西,如果两者都包含神的光荣,那么神在前者比在后者的光荣更高。神就是心灵,只有在人身上,神性自由才是灵动的。人类的艺术,就是人模仿神制造的自然。

    二、艺术的目的

    人们在创造艺术时,抱有什么目的。普遍的见解有三种:“模仿自然说”、“激发情绪说”、“理想与普遍力量说”。

    模仿是完全按照本来的自然形状复写一遍,这是一种复制。艺术在利用材料方面总是有限的,只能把现实的外形提供给某一种感官。靠单纯的模仿,艺术总不能和自然竞争。模仿所产生的乐趣总是有限的。对于人来说,从自己所创造的东西得到的乐趣,就更适合于人的身份。就这个意义说,每一件微细的技术品的发明在价值上要比模仿高。 “激发情绪说”强调艺术作用在于唤醒,凡是可以让人内心

  • 2、 《黑格尔》的读书笔记

    逻辑学之为学,大而无用,无论是其对于人类本源的探究,还是其对诉诸于自身本质的反躬自省,都因具体对象的模糊而使人一头雾水。攥起的拳头捏得指尖发白,却重重打在棉花上,越是发力便越是觉得难以把握。然而无用之用,方为大用。那些浪荡在思维海洋里的鸡零狗碎,也许才更是生活之所不可或缺。也许,只有那些有些不知所云的反省之学,才是生命旅程中的难以脱离。因为那些是对于起点的思考、对于立足点的探索。毕竟,若是没有本源,我们何以发力往前?

    按照有限的规定去思维和行动,就是导致一切幻觉和错误后果的来源。生命?爱情?宿命?国家?乃至民族?当我们用有限的思维规定无限的事物,我们陷入痛苦的渊薮;当我们将无限的思维强加于有限的事物,我们绵绵无尽的失望。

    精神生活在其朴素的本能的阶段,表现为无邪的天真和朴素的信赖。但精神的本质在于扬弃这种自然朴素的状态,因为精神生活之所以异于自然生活,特别是异于禽兽的生活,即在于其不停留在它的自在存在的阶段,而力求达到自为存在。但这种分裂境地同样也须加以扬弃,而精神总是要通过自力以返回它原来的统一。难掩那一抹纯正的天真,但不可对那份纯粹抱有过分的流连。滞留带来落后,原始的也是粗狂的。

    在儿童的生活里,所看见的谐和乃是自然的赐予,而我们所需求返回的谐和应是劳动和精神的教养的收获。暂弃那原始的纯粹,也许是文明的代价,然而靠自力而返回自然的纯粹,乃是文明的幸福。

    就人的自然的方面来说,他确是有限的,同时也是有死的,但就他在认识方面来说,他确是无限的。摩西的神话,自有其人类文明的独特意义。若是执着于生命之有限而对无限制幸福置若罔闻,我们陷于无涯痛苦且用难超脱于生命之外。

    无疑地,对有限事物必须用有限的名言以称谓之,这正是知性施展其功能的处所。知性本身是有限的,也只能认识有限事物的性质。眼耳鼻舌身意,皆我认识世界之工具,知其有限而探索无限,不知则不惧,不惧则不知。

    我们孤寂地独立在那里,沉思,默想。若有所思,须懂孤寂,耐得住寂寞,才能懂得自己。

    精神的外在表现是由它的内在力量所决定的。相由心生。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自由的真义在于没有绝对的外物与我对立,而依赖一种内容,这内容就是我自己。

    从经验主义的观点看来,理性与非理性都只是主观的,换言之,我们必须接受外界给予的事实,是怎样就怎样,我们没有权利去追问,究竟这种给予的东西是否合理,或者何种程度内它本身才是合理的

  • 3、 黑格尔美学读后感3篇

    篇一:浅析黑格尔美学

    浅析黑格尔美学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的美学(即艺术哲学)是他的哲学体系圆圈上的一段弧,它就是一个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为中心的美学体系。正是这个“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中心命题,在客观唯心主义的绝对理念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了。黑格尔充分地吸收前人的美学研究成果,并以他丰厚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经过严密而辩证的论述,最后精辟地总结出他的美学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简明又完整的概括,证明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深化了对于美的本质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具有科学的里程碑意义。尽管黑格尔的美学体系同他的哲学体系一样,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可是他在论证美的本质问题时,却能坚持以人为核心的理论界定,深刻地揭示出人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等等之间辩证而统一的关系,为我们认识什么是美、怎样去创造美,提供了巨大的启示空间。

    黑格尔浓缩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定义,虽说看似简单的一个判断,可是它里面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具有很高价值的思想和智慧,同时又显示了它的内容根基特别深厚。认清

    这一问题首先应对黑格尔的理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黑格尔指出:“一般说来,理念不是别的,就是概念,概念所代表的实在,以及这二者的统一。”黑格尔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先于它而存在的概念生发出来的,事物的存在是概念显现 自身于事物的活动,是概念的自我实现。当概念出现于实在里并且与实在结成统一体时概念就成为了理念。黑格尔的理念是具体的概念与实在的统一,是主观理解的,同时也是客观存在的。黑格尔这一定义的三个来源首先,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黑格尔认为由概念生发出外在的自然界,而自然界是概念的异化。理念才是概念与实在的统一。理念是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初级阶段就是艺术,就是美。因此,黑格尔的美其实就是他哲学体系的一个发展阶段。其次,这一定义来自于黑格尔对于艺术的研究,是他 经验的积累。虽然黑格尔不是一个艺术家,没有直接从事艺术实践活动,但他对于艺术问题进行了哲学思考、研究,把艺术的特点归纳以后总结出美的定义。第三,这一定义也来源于黑格尔以前的或同时代的德国古典美学。黑格尔的理论受到了康德、席勒、谢林的很大影响。

    黑格尔美的概念的全部含义,概言之就是理念的感性 化,感性形式的心灵

  • 4、 黑格尔《历史哲学》读后感

    黑格尔《历史哲学》读后感

    文/王姣姣

    近期我所读的一本书,是一本哲学类的,名字叫做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这本书在黑格尔的作品里面,在哲学类里面,可以算是一本非常容易读的一本书了,虽然只是相对的。这本书分为绪论和主体两部分。绪论部分几乎是理论,是最容易让人打退堂鼓的部分,但就这部分而言,讲社会制度的部分却极其有趣。他说在开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各种政治与道德的限制被看做是客观安排的,就像自然世界的事物一样,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东西。举例子的话,就像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掌握世人生杀大权,虽然我们现在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但在相当漫长的一个时期内,都被世人无条件接受,且认为理所当然,再正常不过,相反地,在制度文明的国家,个人便会追求正当的各种法律和制度,懂得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黑格尔此书的观点多被人批评,但此点还是比较正确的。

    本书的主体是分别讲述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的历史。有趣的是,作者认为,东方世界对应的是历史的幼年时期,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在东方世界中,一切的光荣都只属于一个人。希腊世界对应的是青年时代,因为这里渐有个性的形成,罗马世界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壮年时代,因为一切活动既不由君主任意,也不由自己任意,而是大家一起来实现一个普遍的目的。至于日耳曼世界,想必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对应的正是老年时代,但这种老年意味着完满的成熟和力量,是一种满的境界,而不是衰老

    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中几个有意思的点。比如苦行僧的故事。印度的阶层分化非常严重,分为四个等级,而婆罗门则是处于顶层的阶级。苦行僧为了修到最高阶级,需要怎样做呢?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连续站立十二年,不坐不卧,如果你能成功坚持,好,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将双手紧握,高高举过头顶,连续十二年。如果前面两个阶段都能成功挺过,还有第三阶段,在火上炙烤三时三刻,第四阶段,埋入土中,如果能活着出来,恭喜你,闯关成功。似乎没听说有人成功过。再比如埃及的动物崇拜,讲一个罗马人杀死了一只猫而引起了叛乱,于是罗马人也被埃及人杀死了。他们是宁可饿死也不会与动物争食的,更别说杀掉动物充饥了。

    当然,这本书的内容绝不仅仅只有以上这些,如果大家对这本书感兴趣,可以课后找来阅读一下。

  • 5、 黑格尔美学的读书笔记

    黑格尔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也有着很多的看法: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黑格尔美学的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参考。

    黑格尔美学的读书笔记

    我发现黑格尔的《美学》是很难读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学是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及其辩证法出发的。这套体系极端抽象和艰晦,而且有很多矛盾和漏洞。抽象艰晦的思想体系就必然表达于抽象艰晦的语言,黑格尔所用的并不是一般德国人所习用的语言。读他的书的时候有好几次差点放弃。但是难懂并不等于不可懂。后来还是硬着头皮读下去了。

    首先黑格尔是从哲学的高度,也就是科学的最高层次来研究美学的,他认为不是从哲学的高度出发,艺术的标准就是不充实和缺乏说服力的。他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一节中,首先将自然美排除在了他的美学研究范围之外,就是因为纯自然的东西排在一起,没有经过人心灵的体验,其内容是机械的,相互间也不存在比较的标准。但是他还是就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作了阐述。他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高多少”。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够产生高于自然美的艺术感受,但是由于人的各方面修养层次的不同,这种艺术感受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自然的东西美不美,必须经过心灵的感知和加工,才可能具有美的含义,只有人具有这种加工的能力,因此也就只有人才能创造和感知艺术美。他认为摹仿的作品只有正确与否,但无所谓美,因为它不是心灵的产品,没有实质的内容。有人说,那些仿冒艺术真品非常逼真的赝品,就其摹仿的功底和效果来说,也可以称为艺术作品,但是从黑格尔的观点来看,这些赝品只是一种“制造”,而不是“创造”,因此从艺术的角度说,它们是进不了艺术的殿堂的。

    黑格尔关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也有着很多的看法:黑格尔给美所下定义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在黑格尔看来美源自绝对理念,使美具有了客观精神性。绝对理念的发展是必然的,美的产生、发展也就是必然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孰优孰劣,在黑格尔看来,艺术美是远远高于自然美的。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蕴含着精神与理念的心灵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美相对于自然美就优越多少。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艺术美的优越性是黑格尔重要的观点。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艺术,只要是真正的追求美就应该是蕴育着理念的,是表达心灵的,只有这样的美,也只有传达此类情

  • 6、 黑格尔历史哲学读书笔记1000字

    从炎黄五帝至二十一世纪,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从未间歇。在这渊源深远的历史长河中,各时代的文人骚客、帝王将相乃至贩夫走卒流传下来的只字片语或巍峨巨制,或是经历秦火的摧残而湮灭无迹,或走上世世代代人都敬仰膜拜的神坛而千古流传,或是经历时间的考验而成为后人研究不尽的经典┈┈浩瀚如海洋读之不尽,璀璨如明星掇之不完。

    说到读书,想必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已经有深刻的体验。繁忙的研究生生活,课程虽少,但每一门课所要求我们需要做的课后工作却是完全不同于本科的,再也不可以随便背背笔记便可以轻松通过考试。这时候我们需要看大量的书目才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跟上老师的进度。读书,专业书,几乎成了我们现在生活的常态。 近期我所读的一本书,是一本哲学类的,名字叫做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这本书在黑格尔的作品里面,在哲学类里面,可以算是一本非常容易读的一本书了,虽然只是相对的。这本书分为绪论和主体两部分。绪论部分几乎是理论,是最容易让人打退堂鼓的部分,但就这部分而言,讲社会制度的部分却极其有趣。他说在开化程度较低的国家,各种政治与道德的限制被看做是客观安排的,就像自然世界的事物一样,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东西。举例子的话,就像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天下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掌握世人生杀大权,虽然我们现在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但在相当漫长的一个时期内,都被世人无条件接受,且认为理所当然,再正常不过,相反地,在制度文明的国家,个人便会追求正当的各种法律和制度,懂得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黑格尔此书的观点多被人批评,但此点还是比较正确的。 本书的主体是分别讲述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耳曼世界的历史。有趣的是,作者认为,东方世界对应的是历史的幼年时期,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在东方世界中,一切的光荣都只属于一个人。希腊世界对应的是青年时代,因为这里渐有个性的形成,罗马世界则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壮年时代,因为一切活动既不由君主任意,也不由自己任意,而是大家一起来实现一个普遍的目的。至于日耳曼世界,想必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对应的正是老年时代,但这种老年意味着完满的成熟和力量,是一种满的境界,而不是衰老 我还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本书中几个有意思的点。比如苦行僧的故事。印度的阶层分化非常严重,分为四个等级,而婆罗门则是处于顶层的阶级。苦行僧为了修到最高阶级,需要怎样做呢?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连续站

  • 7、 罗尔德达尔女巫读后感

    罗尔德达尔女巫读后感一:罗尔德《女巫》读后感

    (558字)

    “假如你变成了一只老鼠,你还有活下去的信心吗?”这是《女巫》这本书的作者罗尔德。达尔问的一句话。如果让我回答你,我一定坚定地告诉你:“我一定会坚强地活下去!因为有信心就会有希望!”

    读完这本书后,我很佩服这个小男孩儿。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变成老鼠而难过,而伤心,而悲伤,而是心里充满了信心,决定打败女巫们。他并不知难而退,而是知难而进。

    生活中,我也会像小男孩一样,遇到种种困难。我初学钢琴时,因为手指粘连一性一太强,高抬指怎么也抬不高,可我不灰心,天天练,“一遍,两遍,三遍……”经过了两年的努力,我终于克服了这个困难,钢琴也弹得非常棒了。因为我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付出就有回报,有信心就会取得胜利。

    20xx年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勇夺38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二名。其中游泳冠军叶诗文,还破了奥运会纪录,很了不起,她才十六岁!体一操一男一团一夺冠就更不容易了,他们经历了临时换人,预赛出现失误,排名小组第六,陈一冰还带伤等困难,最终夺得了金牌。他们的一精一神是很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勇敢地向前,相信自己,实现梦想。

    “假如你变成了一只老鼠,你还有活下去的信心吗?”让我们再次勇敢地说:“有!”因为只要有勇气和信心,不管是变得有多么弱小,也能够消灭全世界最强大的敌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与和谐。

    罗尔德达尔女巫读后感二:《女巫》读后感

    (226字)

    我已经彻底读完了《女巫》了,里面讲的是:有一个小孩他的爸爸一妈一一妈一在严寒的雪地里丧生了,家里只剩下他和姥姥了,有一次一个穿黑衣服的女人来到他的姥姥家里说,他的爸爸一妈一一妈一的遗言,就是让他们去英国,然后他们就去了英国,到了旅馆他碰见了一个女巫大王,最后女巫大王把它变成了老鼠,他想了好几种办法,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86号配方慢一性一老鼠药偷回来,到最后,他把所有的女巫变成了老鼠,他姥姥告诉他,即使你变成了老鼠,你也能打败全国最强大的女巫,这才是正义的力量。

    罗尔德达尔女巫读后感三:《女巫》读后感

    (880字)

    我读过许多外国名著,比如《在人间》、《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但其中我最喜欢的就属《女巫》这本书了。

    《女巫》这本书是讲了一个生活在挪威的小男孩和他的姥姥与女巫的故事。挪威是一个女巫最多的地方,姥姥告诉了小

  • 8、 《罗尔德达尔》读后感300字

    我非常喜欢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中的好心眼巨人。我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经常把我给逗笑。

    我喜欢那个吃人肉块巨人做噩梦事手舞足蹈一拳把一个巨人打醒了。于是他俩吵起来,后来又打起来那一段。因为我觉得他们巨人那么大了,还那么幼稚,而且还打起来了,让我觉得他们像一岁小孩那样幼芽和幼稚。

    我也喜欢好心眼巨人因为发音不准把直升机说成了“吃剩鸡”,然后空军首脑和陆军首脑以为好心眼巨人在说骂人的话那一段。我之所以喜欢那段话是因为好心眼巨人说错的话非常有趣,与空军和陆军首脑说的话也非常滑稽。

    我还喜欢“不要,陛下,千万不要!”那一段。因为我觉得它字面非常有趣。

    我也还喜欢好心眼巨人喝下汽水,然后这种爆炸让巨人像火箭般完全离开了地面那一段。我觉的那一段中巨人放了一个屁,“阿噗”就像火箭一样离开了地面,写的非常有趣。

    我还喜欢好心眼巨人说“现在请仔细听我说,你们两位笨将军。”从中我觉得语言非常搞笑,表现出将军的笨拙。

  • 9、 罗尔德达尔女巫读后感5篇

    篇一:读女巫有感

    读《女巫》有感

    盐池一小 六(2)班 杨 璐

    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整套书,是罗尔德·达尔的著作。我向那十几本书扫了一眼,感觉没什么兴趣。突然我看见了一本名叫《女巫》的书,觉得很有意思,便爱不释手的拿起它认真的读了起来。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写得都是一些恐怖故事,可是当我看完这本书一点也不觉的恐怖。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名叫查理的小男孩,听奶奶讲了一些关于女巫的故事,以及怎样识别女巫,查理一点儿不相信。有一次,他在大树上玩时,碰见了和奶奶描述的一模一样的女巫,查理心跳加速,恰好这时奶奶走了过来,把女巫给吓跑了。查理这次相信了奶奶的话。

    查理放假了,奶奶准备带他去挪威过暑假,因为奶奶经常抽雪茄得了肺炎不能去。过了一段时间奶奶的病差不多好了,但是挪威太远了,没有时间去,他们只能去了伯恩默思。住在华丽的旅馆里,没什么事情可做,无聊透顶,查理心情很不愉快。他在征得奶奶的同意下,拿着自己的两只老鼠到旅馆会议室去玩。在这时进来了很多女巫,查理立即躲起来,他偷听了女巫怎样把小孩变成老鼠的药方。查理不小心被女巫发现了,女巫把查理变成了老鼠,查理并没有一点恐惧。查理在女巫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溜回奶奶房间,把这件事告诉了奶奶。最后查理还牺牲了一条尾巴,和奶奶一齐把女巫变成了老鼠,除掉了那些女巫。在这本书中,查理是一个大胆的小男孩,他遇事冷静,不慌不忙与奶奶共同除掉了天下所有的女巫。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查理那样冷静,即使他变成一只老鼠,也要坚强面对现实,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消灭女巫。

    读了罗尔德·达尔写的这本书,它给了我深刻的教育。

    篇二:《女巫》读后感

    寒假里,学校给我们推荐了几本优秀的书籍供我们阅读,妈妈给我订了其中的5本。我最喜欢的是英国的当代文学大师罗尔德middot;达文的作品《女巫》。 在我以前看的童话书中有很多描写女巫的,传说她们都是一些戴着黑色的帽子、披着黑色的斗篷,骑着扫把在天上飞来飞去的,她们还会用咒语把人们变成各种各样的动物,当然,她们自己也会变化成人,还会吃小孩。我记得有本叫《睡美人》的书中就写到:一个老女巫用咒语让公主沉睡了,最后被一个王子唤醒了。《白雪公主》里公主的后母也是个坏女巫,在我印象中,女巫没有好的,她们都坏透了,这本书里的女巫也是如此。 这本书中的我在7岁时父母遭遇车祸丧生,我却因为被安放在后座上而避开了这次灾难,随后我和姥姥一起

  • 10、 英国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玛蒂尔达》读后感精选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在阅读作者写的《玛蒂尔达》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想法,对于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需要用读后感记录下来。那么《玛蒂尔达》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国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玛蒂尔达》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英国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玛蒂尔达》读后感【篇一】

    五岁是怎样的时光?是无忧无虑,开心天真的,还是依赖的?或许这就是人们对五岁的一个定义吧。

    但是在著名作家罗尔德·达尔笔下,五岁的定义与我们截然不同。她是一个女非常聪明的女孩,她在五岁时把儿童节和各种名著都读完了,本是开心的他遇到了世界上最庸俗势利的父母和恶毒的校长,可是聪明的她想出了一切办法对付他们,并和自己的老师亨尼小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此过上了快乐的生活——她便是玛蒂尔达。

    读完这本书,我收获了许多,知道了许多的道理。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困难或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时,我们应该向玛蒂尔达学习:面对突发情况时,她沉着冷静地解决,而不是慌张,手足无措。

    我不仅收获了面对事情要冷静,还收获了玛蒂尔达的勇敢。玛蒂尔达在面对恶毒的校长对她进行无厘头的惩罚和批评时,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一味地承受,而是勇敢地站了起来和恶毒的校长辩驳,反抗,讲道理。每次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都会不由得地感叹道:“这哪是一个五岁孩子在争辩啊!这分明就是一个青少年在辩驳!”我非常佩服玛蒂尔达的勇敢。因为有时候,我不能够像她那样勇敢。

    就像在我们生活中,当遇到不对,或者是别人对你造成不法侵害时,我们不能够一味地容忍,而是大胆指出,因为如果你再度容忍,只会让不法分子变本加厉,更加嚣张。玛蒂尔达就是因为没有容忍,为自己辩驳,才得到了自己本该拥有的东西,所以,我从这个五岁的孩子懂了一个道理:“面对事情要冷静,受到不平要勇敢。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使我增长知识,读《玛蒂尔达》使我学会做事要冷静,要勇敢。读一本好书,真是能让我们受益匪浅啊!

    英国奇幻文学大师罗尔德·达尔《玛蒂尔达》读后感【篇二】

    读了《玛蒂尔达》这本书,我认识了聪明,具有超能力的玛蒂尔达。温柔善良的亨尼小姐和凶恶,无情的特朗齐布尔校长。

    玛蒂尔达生下来就会说话,三岁能阅读家里的报纸杂志,四岁开始读《远大前程》,会做复杂的数学运

  • 2021-04-14

  • 2019-09-28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1

  • 2023-03-02

  • 2019-11-02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1-09-02

  • 2019-09-21

  • 2022-02-07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2-12-17

  • 2022-12-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8

  • 2022-03-03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07-17

  • 2023-01-13

  • 2022-12-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黑格尔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黑格尔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黑格尔读后感、2024黑格尔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