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 > 地图 >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3-03-20 来源:互联网

[精]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精选。

您最喜欢谁写的作品的读后感呢?作者写的作品含着许多人生智慧。读后感不可偏离文章主旨,要充分理解文章要义,我们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您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有所收获吧!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 篇1

刚读完郑立平写的《把班级还给学生》,就一个“还”字,我也考虑很多付出很多。班级本应该是学生的班级,但细想起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把班级视为个人所有,一人背负着几十号人的大小事,喘着粗气向前进。班主任很累,很多时候真是我们班主任背上了好多好多的东西,有好多自己本可以放手的东西,而又随手放开了本应该常抓不放的东西。这种颠倒的抓与放,郑立平老师很明智,抓好该抓的,放手该放的,在抓与放之间,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我。

在读的过程中,不由在心中回顾我自己的班主任工作。一切都只能算是在起步中。

大学毕业第一次走上讲台就以班主任的身份走进去开了第一节班会课。现在已回想不起自己上了什么,但一定傻得可爱。那时的班干限于自己的工作经验与认识,习惯性地用自己在学生时代做班干时的方式——班干终身制,根据班级需要设定好岗位,自己指定的班干部!一段时间的兴奋与新鲜之后,班干的优越感与独断成了很多学生造反的主要因素。做学生的确思想工作、调整班干心态,双方都比较给我面子,没有过分地闹腾。但,我能感觉到,他们都在内心难以认可对方,他们虽是同班同学,但有的心里半已是陌路人。学生的隐忍换来了我班级管理上的第一个我特征——表面很是风平浪静。第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做了不少难,费了不少心,但是效果非常的差,曾经我都怀疑过我的能力,怀疑过我是否是班主任的料,在自己彷徨中第一年的工作以失败告终,我有时在想在困顿之时总想着改变学生的思想,却没想到根本在自己,自己的思想没有从旧的体制中走出,自己又如何适应得了新时代新学生的要求?

现在回想起我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有时候还是有很多的困惑,读了之后很受启发。

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不可能是个缩小了的大人,他们总是那么容易喜新厌旧。爱玩贪玩的孩子,定性与耐性也很欠缺。于是,制定出的班规与班级管理方式慢慢淡出了孩子们的兴趣中心,他们群体的聪明又逼着我不得不去探索学习以求创新。学习探索中,开始学会了去思考人心与人性思考制度思考世事的变迁,学会了与学生沟通,学会了与任课老师沟通。

在我未来得及变化之时处于一种半民主半专制的状态中,这种状态让我和学生都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内心期待着变化,但实际操作中却总难以拔开遮眼的云雾见到灿烂阳光……如郑立平老师一样,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个决定一句话,却需要步步预设、层层思考、环环推敲……别人眼中的轻松摇控管理,却是班主任内心与思想上无数次辛劳的付出。

把班级还级学生,一个目标,一个可行方向。只是,路得一步步走……

把书放下,听到操场上传来学生上体育课练操的口令,“一二一,一二一,起步走!”

我的班级管理,也要起步走了。希望越走越好!读后感》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 篇2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社会给予我们班主任的可能很少。但是,我们自己给予自己的却是很,懂得做一位幸福感满满的班主任。

20xx年8月,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带完毕业班后,学校让我继续担任20xx届文科班主任。在接手新班前,我听到很多关于新班的评价、聪明、积极、有活力等等。开始我还庆幸自己的运气。可是,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者“旁观者清”的你们只看到班级的好,却不知其为难之处。

20xx年第二学期刚开学不久,班里就接连出现了两件让我焦头烂额的事情。第一件事,班里有两个成绩较好的同学早恋,因为吵架闹矛盾,男同学却选择了自残、轻生。后来被及时发现并找回来,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另一件事,也是一位男同学,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关爱,性格古怪,与其父亲几乎零沟通。不知何事,离校出走,失踪一个月。期间家长,学校,警察无处可找。后来可能是因为经济紧急,自己主动回家。事后了解到,该学生在校期间向同学、朋友借钱接近1万元,其中,有六千多是因相信网络贷款被骗。

通过这两件事情让我知道班主任这个职位的特殊性,第一,特殊的使命,教师之外更要育人;第二,特殊的地位,介于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之间,是学校“管理成员”当中管理最多人的“主任”;第三,特殊的身份,就如网络上所说一样:“班主任是医生、是保安、是警察、是会计、是心理医生、是律师、是保姆等等”。可是事实上班主任的存在却是,“使命重于天,地位却低下”的尴尬的状况。班主任工作饱含着太多的艰辛,太多的跋涉和太多的责任义务。在处理这两件事的过程中,让我知道教育这一工作并不简单,特别是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是难上更难。面对那么繁杂的工作,如果选择放弃或者不再担任班主任,我认为这不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名师成名不全是因为教书成果有多大,更在于其教书过程,更注重培育德育人才。因此,我依然会选择当班主任。在处理两件突事情的过程中以及在前辈们的指导下,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还是挺简单的。为何说简单,因为做一名及格的班主任应该有自己的处理原则和教导方法。

在阅读完《把班级还给学生》后,郑立平教授让我知道其实做班主任也可以很幸福。古话说:“树己立人”、“修身齐家”。要教育好学生,必先提升自己。如今很多班主任都在埋怨班主任工作,埋怨学校工作任务太重,埋怨学生问题多,埋怨家长推卸责任等等。只懂得埋怨的班主任是一个不聪明的班主任。只会去埋怨不会去改变,结果只会更加糟糕。甚至影响到自己职业生涯,要不一蹶不振,要不放弃教育,另走其他行业。

因此,要成为一名好的,轻松的班主任,就有必须提升自己,调整心态,与时俱进,迎合学生的变化需求,结合学校教育目标,规划好自己每学年,每学期,每月,甚至每周的发展计划,设计好自己和学生的工作计划,达到共学习,同进步的目标。另外,在处理学生问题或者教学与个人的问题时,要控制好个人的情绪,把握好角色,不要因私事或者对学生有意见而处事不当。最后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修身管班,树立目标,坚定工作原则,才能治班级,育人才。

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则是班级的引领者、指明灯。一个好的班级需要一位精神领袖引导学生走向团结,共同进步。但是,班主任仅仅是自己好,自己厉害是没有用的,更需要学生的支持和配合。郑立平教授讲到:“班级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使之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一起生活,共同爱护的家园,他应该是孕育快乐,创造快乐,凝聚精神,升华人格的一片乐土”。想要把班级发展成为我们所想的班级,我们就应该有方法,有目标。规划好班级的发展目标。而我所担任的班级是高三毕业班,都是为了上大学而在努力。因此,我所设定的班级目标就是:冲刺高考,六月无悔。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班干部的能力应该值得我们相信的。往往学生的能力都是我们预想不到的。培养和利用好班干部,才能经营好一个有灵魂的家园。在我的班级管理理念中,我认为高中生是即将成年的群体,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把班级管理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班级的管理者,真正成为家园的一份子,为“家”出力献策。但是学生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对不好的习惯,行为就要指出和纠正。因此,“家园”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班规”。师生共同讨论成立属于本班的奖惩制度,让好的同学成为榜样,让不好的'同学认识错误,改正进步。

高三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在管理高三班级的过程中,往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时候我们班主任就要注意与学生的关系。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成绩的进退步,很容易受到打击。因此,我们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转换好教育者和倾听者的身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郑教授讲到:“只有教师对老师的爱,雕刻在其心灵更深处,成为一生的财富。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而心与心的对话则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此外,我认为除了倾听者以外,还要做到教育者和鼓励者,因为,高三学生更缺乏的就是信心和信任。特别是在我们这山区学校,留守学生多,大部分内宿生基本都很少得到父母的直接关爱。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变化,让班主任成为学生们值得信任的“保安队长”、“心理辅导师”和强大的“保姆”。

班级是一个有生命的集体,并不是一个雕塑,不能因为雕错了,重新换一块石头就可以。班级即使出现再大的错漏我们也要坚守到底。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我们已经遍体鳞伤,我们依然要及时站起来,更正,防止出现更大的问题。

如何做一个轻松的、幸福的班主任,这个其实并不难,就如郑教授讲到:“实际上,许多优秀教师或者班主任的成功经验就好像是一层朦胧的“窗纸”,奥秘一揭就开,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想到去做或者有没有坚持去做。”所以,我认为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就是应该有目标和有行动。

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切实做到了解当代青少年的身心需求。而这些知识、能力就需要班主任自主的学习和发展。班主任的成长离不开学校优良学习氛围和教育部门提供的激励、培训和外出研讨等,从而开拓班主任的视野,提高班主任的办事能力。班主任的学习机会是班级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途径。

班主任的自主发展包含了三个阶段:“自我觉悟—自我奋斗—自我实现”。所以,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按照三个阶段,给自己规划发展,慢慢成长。经过四年的班主任的工作,我要做到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工作中认识自身存在的缺点,根据存在问题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此外,还要积极学习,提高自我觉悟,积极阅读有关班主任管理方面的书籍,积极听取同行的主题班会,吸取同行前辈的经验,抓住外出学习机遇,开拓视野。

接着,在学习中成长,听取别人的不一定能成为自己的,我还要做到自我奋斗,切合自身教学学情实际,反思自我,从反思中总结经验,从而自我成长。

最后,我用郑教授的一段话来总结我的阅读感受:“思想的花很美,行动之果更甜,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在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成功。”班主任工作需要去实践,需要反思和总结。未来的班主任更需要有目标有行动能力的人。而我就要往这方面去努力,努力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 篇3

2024年暑假期间,我读了郑立平老师写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这本书。书中许多管理学生的观点令人眼前一亮,读后受益匪浅。其中我感悟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要学会自我调适,控制自身情绪。教师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如果不及时调适,就会产生很坏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及时地调适自己,用积极的情绪去开启每天的生活。

二、班主任要学会自我欣赏和欣赏学生。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教师要学会欣赏自己,也要学会欣赏学生,只有学会欣赏才会给彼此带来自信,使自己和学生都能够挖掘内在的潜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三、班主任需要用心去经营班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管理班级,对于不当的地方老师可以在旁边扮演辅导、指正的角色。

四、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宽容学生的错误。夸美纽斯说:犯了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到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所以要宽容学生的错误,善于欣赏学生的优点,赞美学生的特点。

作为班主任,如果没有一种睿智和英明作保障,没有一种洒脱和坚毅作支柱,是很难管理好一个班级的。我愿真心把班级还给学生!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1000字(精选)


暑假期间,读了郑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感慨颇多。以前也曾读过一些有关班主任的书籍,可郑老师的这本书,列举了很多事例,深入浅出的讲解该如何进行班级管理。这些事例都取自于教学实际,对一线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个丰富的宝藏,有许多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www.dhb100.com

郑老师主张“把班级还给学生”,也就是强化班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这与很多教育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之前,读过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管理。不禁想到自己当班主任以来的工作。初次担任班主任,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管理好这八十多人的大集体?开学初我根据需要设定了班级管理岗位,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班级学生的性格和特点,私下里找一些性格开朗、比较积极热心的同学谈话,鼓励他们积极竞选班干。最初班干们做的有声有色,可一段时间后,班级的管理情况却不如期待中的乐观,班干们的新鲜劲过后,很多问题显露出来。学生个性太强、班干性格急躁、包庇等等原因,使班干越来越难以开展工作,同学中不认可的声音越来越大,班级的事情越来越多……

来自学生,家长和教学工作上的压力让我疲惫不堪,总是处在焦虑之中,心中更有很多疑问,为什么我做班主任这么辛苦,天天围着学生转,班里还问题不断?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怎样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在读了郑老师的书后,心里更是十分羡慕如郑老师一般的优秀班主任,他们是那么会“偷懒”,也是那么会“管理”班级。郑老师认为,在现代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要甘当助手,让学生走上前台,班主任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思考,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水平。这也让我明白,保姆式的班主任早已不可取了,班主任应该是一个班级的导演,他的功夫是下在幕后的。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我明白了,把班级还给学生,不能一味的任凭学生去做,这时候,班主任的功夫是下在背后的。要想让学生自己管理好班级,就一定要有一个得力的班干部团队,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幕后培训班干部,做好指导,帮他们出主意、想策划、总结经验、反思教训,导演好这场班级管理大戏。学生也不过是十三四岁的孩子,他们单纯可爱,也调皮贪玩,少有耐心和毅力坚持做一件事,很多事需要班主任的督促,同时他们又有很大的潜力,常常会在管理中带来很多惊喜。

按照郑老师在书中介绍的经验,我开始思考该如何把班级合理的放手给学生?以前交代班干部做事总是说:“你去做这个,你去这样做”。这样虽强调了方法,但却忽略了结果,而且还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一旦事情没有做好,还要老师事无巨细地亲力亲为。这学期以来,我调整了一些方法,重点关注结果,而在过程上给班干以自由,让他们自己选择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结果负责。

七年级,在班级卫生方面,我总是亲自安排,划分小组,布置值日任务。可时间一长,我发现,这样做虽然安排、执行的比较快,但每一次值日都需要自己来安排,我并没有培养出一个得力的助手。八年级我开始有意培训卫生委员,让她来为同学们分配任务,确定检查标准和检查人员,我再根据她的方案给出修改建议,商量确定最终方案。这样一来,虽然前几次比较麻烦,但是几次后她就可以自己独立安排卫生方面的事宜,而且因为她更了解同学们,有时甚至能做得更好。如此一来,卫生委员就已经可以帮助我分担班级的卫生管理工作,也给了我很大帮助,同时八年级每周的班级量化成绩也是很不错的。

学校、社会给予我们班主任的可能很少。但是,我们自己给予自己的却是很,懂得做一位幸福感满满的班主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http://m.dhb100.com

2024年8月,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带完毕业班后,学校让我继续担任2024届文科班主任。在接手新班前,我听到很多关于新班的评价、聪明、积极、有活力等等。开始我还庆幸自己的运气。可是,俗语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者“旁观者清”的你们只看到班级的好,却不知其为难之处。

2024年第二学期刚开学不久,班里就接连出现了两件让我焦头烂额的事情。第一件事,班里有两个成绩较好的同学早恋,因为吵架闹矛盾,男同学却选择了自残、轻生。后来被及时发现并找回来,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另一件事,也是一位男同学,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关爱,性格古怪,与其父亲几乎零沟通。不知何事,离校出走,失踪一个月。期间家长,学校,警察无处可找。后来可能是因为经济紧急,自己主动回家。事后了解到,该学生在校期间向同学、朋友借钱接近1万元,其中,有六千多是因相信网络贷款被骗。

通过这两件事情让我知道班主任这个职位的特殊性,第一,特殊的使命,教师之外更要育人;第二,特殊的地位,介于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之间,是学校“管理成员”当中管理最多人的“主任”;第三,特殊的身份,就如网络上所说一样:“班主任是医生、是保安、是警察、是会计、是心理医生、是律师、是保姆等等”。可是事实上班主任的存在却是,“使命重于天,地位却低下”的尴尬的状况。班主任工作饱含着太多的艰辛,太多的跋涉和太多的责任义务。在处理这两件事的过程中,让我知道教育这一工作并不简单,特别是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更是难上更难。面对那么繁杂的工作,如果选择放弃或者不再担任班主任,我认为这不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名师成名不全是因为教书成果有多大,更在于其教书过程,更注重培育德育人才。因此,我依然会选择当班主任。在处理两件突事情的过程中以及在前辈们的指导下,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还是挺简单的。为何说简单,因为做一名及格的班主任应该有自己的处理原则和教导方法。

在阅读完《把班级还给学生》后,郑立平教授让我知道其实做班主任也可以很幸福。古话说:“树己立人”、“修身齐家”。要教育好学生,必先提升自己。如今很多班主任都在埋怨班主任工作,埋怨学校工作任务太重,埋怨学生问题多,埋怨家长推卸责任等等。只懂得埋怨的班主任是一个不聪明的班主任。只会去埋怨不会去改变,结果只会更加糟糕。甚至影响到自己职业生涯,要不一蹶不振,要不放弃教育,另走其他行业。

因此,要成为一名好的,轻松的班主任,就有必须提升自己,调整心态,与时俱进,迎合学生的变化需求,结合学校教育目标,规划好自己每学年,每学期,每月,甚至每周的发展计划,设计好自己和学生的工作计划,达到共学习,同进步的目标。另外,在处理学生问题或者教学与个人的问题时,要控制好个人的情绪,把握好角色,不要因私事或者对学生有意见而处事不当。最后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修身管班,树立目标,坚定工作原则,才能治班级,育人才。

班级是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则是班级的引领者、指明灯。一个好的班级需要一位精神领袖引导学生走向团结,共同进步。但是,班主任仅仅是自己好,自己厉害是没有用的,更需要学生的支持和配合。郑立平教授讲到:“班级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使之成为师生共同学习,一起生活,共同爱护的家园,他应该是孕育快乐,创造快乐,凝聚精神,升华人格的一片乐土”。想要把班级发展成为我们所想的班级,我们就应该有方法,有目标。规划好班级的发展目标。而我所担任的班级是高三毕业班,都是为了上大学而在努力。因此,我所设定的班级目标就是:冲刺高考,六月无悔。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班干部的能力应该值得我们相信的。往往学生的能力都是我们预想不到的。培养和利用好班干部,才能经营好一个有灵魂的家园。在我的班级管理理念中,我认为高中生是即将成年的群体,很多时候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把班级管理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班级的管理者,真正成为家园的一份子,为“家”出力献策。但是学生个性是千差万别的,对不好的习惯,行为就要指出和纠正。因此,“家园”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班规”。师生共同讨论成立属于本班的奖惩制度,让好的同学成为榜样,让不好的同学认识错误,改正进步。

高三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在管理高三班级的过程中,往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时候我们班主任就要注意与学生的关系。学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成绩的进退步,很容易受到打击。因此,我们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转换好教育者和倾听者的身份,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郑教授讲到:“只有教师对老师的爱,雕刻在其心灵更深处,成为一生的财富。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而心与心的对话则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此外,我认为除了倾听者以外,还要做到教育者和鼓励者,因为,高三学生更缺乏的就是信心和信任。特别是在我们这山区学校,留守学生多,大部分内宿生基本都很少得到父母的直接关爱。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变化,让班主任成为学生们值得信任的“保安队长”、“心理辅导师”和强大的“保姆”。

班级是一个有生命的集体,并不是一个雕塑,不能因为雕错了,重新换一块石头就可以。班级即使出现再大的错漏我们也要坚守到底。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或许我们已经遍体鳞伤,我们依然要及时站起来,更正,防止出现更大的问题。

如何做一个轻松的、幸福的班主任,这个其实并不难,就如郑教授讲到:“实际上,许多优秀教师或者班主任的成功经验就好像是一层朦胧的“窗纸”,奥秘一揭就开,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想到去做或者有没有坚持去做。”所以,我认为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就是应该有目标和有行动。

提高班主任自身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切实做到了解当代青少年的身心需求。而这些知识、能力就需要班主任自主的学习和发展。班主任的成长离不开学校优良学习氛围和教育部门提供的激励、培训和外出研讨等,从而开拓班主任的视野,提高班主任的办事能力。班主任的学习机会是班级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途径。

班主任的自主发展包含了三个阶段:“自我觉悟-自我奋斗-自我实现”。所以,接下来的工作中,我要按照三个阶段,给自己规划发展,慢慢成长。经过四年的班主任的工作,我要做到自我反思,从以往的工作中认识自身存在的缺点,根据存在问题寻找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此外,还要积极学习,提高自我觉悟,积极阅读有关班主任管理方面的书籍,积极听取同行的主题班会,吸取同行前辈的经验,抓住外出学习机遇,开拓视野。

接着,在学习中成长,听取别人的不一定能成为自己的,我还要做到自我奋斗,切合自身教学学情实际,反思自我,从反思中总结经验,从而自我成长。

最后,我用郑教授的一段话来总结我的阅读感受:“思想的花很美,行动之果更甜,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在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成功。”班主任工作需要去实践,需要反思和总结。未来的班主任更需要有目标有行动能力的人。而我就要往这方面去努力,努力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陈慧聪)

有幸在参与省名班主任邝杰工作室的学习中,接触到郑立平教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这一著作。这本著作共六章,对班主任工作的特点,班级管理的艺术等等问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和技术指导,当中一个“还”字,更是使我对班主任工作、班委建立、班级管理和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有了重新的认识,同时使我更能体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所需要的需要的智慧和技巧。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https://www.dhb100.com/

一直以来,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始终认为班主任是整个班级管理工作、是全权指挥、引领整个班级发展的首任执行官。于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事无大小,几乎所有事情,班主任都有直接或许间接地管理,哪怕个别事情交由班干完成,必定要了解整个事情的发展,最后可以觉得整个事情的方向和效果的,往往是班主任自己。于是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如果班主任工作足够的努力,细节把握足够到位,时间足够投入,班级工作必定有条不紊地按照班主任期待的方向发展,而且必定在短期内就取得不错的效果。在以往的自己意识下,总是认为这样的管理是最有效的,最能有成绩的。但是,郑立平教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这一著作,几乎完全颠覆了我的价值体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从管理学的角度,一个人有效果的直接领导、管理的人数一般是7人到10人,想想如果全班50个学生,都交由班主任管理,这必定会有管理的漏洞,这往往会出现指令的执行效果不明显,班级管理时松时紧等情况,到最后管理工作进入一个瓶颈状态。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虽然班主任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如果我们应注意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学生的自治、自立活动,落实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民主管理和自我管理,在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发展。于是在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下,班委就是班级管理的首任执行官。首先我们要让班委,特别是班长认识到:这个班是我的班,班里的每一件事情,我都有责任去管理。一个班的情况,其实一个根本的事实,班委比班主任了解的更多,更全面,所以让班委全权管理班委有着它本身的优势。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为班级的火车头,起着“唯余马首是瞻”的作用。于是班委的建立,班委工作能力的培养,班干的服务意识的提高、班干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培养,这需要班主任多指导,提出要求,即要班干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只有班干自身的能力提升,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确立,班级管理的工作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把班级的管理权还给班委,可以给班级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

班级管理中每一件事情的处理,每一条班规的执行,学风的营造等等,班级必定会有一个大致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往往是通过班级舆论反映的。一个好的班级舆论,往往对全部同学有无形的良性引导作用,这比任何的直接管理更有效果,而且更具有约束力,于是良好的舆论导向一旦形成,班级的管理进入一个自我约束境界,达到每个学生的自我管理,优良的学风班风容易形成。而一个班级一旦有不良的舆论,班级管理必将举步维艰,同学们对很多规章制度熟视无睹,班级管理进入一个尴尬的局面,班委更是形如虚设。班委是班级的代表,从群众中来,对班级情况十分了解,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班级的思想动向。于是通过对班委思想动态的引导,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通过班委自主管理,使班级形成一种良好的舆论,使班级管理达到实处。

把班级管理还给班委,使得许多细节把握到位,避免管理效果大打折扣。

在班级的管理,往往会出现一个很常见的、看似简单却又复杂的问题,很多时候班主任的直接管理,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举个例子,如调座位问题,很多时候班主任可能会自己根据自己的平时的观察,作出自己认为最优化的座位调整,可是当调完座位后,班主任往往会发现效果却没有预期的好,更甚至会有不好的反应。这时候,如果找班干来了解情况,班干一定可以告知班主任这个座位安排的诸多不合理之处,而班主任对班干反映的问题可能却是不知情的。这恰恰反映出班主任的直接管理是存在其自身的不足的。

喜欢书里的一段话:打开笼门,让鸟飞走,也把自由还给鸟笼。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体,学生的自我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我们的“管”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不管”,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管理的最优效果。班级是学生自己的,让班委自己管理去,把班级的管理权还给班委,还给每一个学生。(植秀松)

数学组《把班级还给学生》读书心得


数学组《把班级还给学生》读书心得

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

学校举办教师读书活动,其中一本书为《把班级还给学生》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由于我也正在如何做好班主任的道路上探索求知,所以抱着学习的态度,期待的心情,认真读了着名高级教师,山东省十大创新班主任,郑立平所着的这本书,本书记载了郑老师从教多年的经验,收获与心得,将自己的经历和方法一步步介绍给了我们。并且做法很具体实用。读后,使我受益匪浅。

郑立平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对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等领域,都有其独到的方法和见解。他的观点,他班主任做法使我感动,折服。同时,使我从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更看到了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可以学到宝贵的经验和方法。从他的介绍中,我也找到了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也让我明确了作为一名班主任的短期目标,那就是教育别人,先提升自己!

第一个故事:恶魔普洛克路斯忒斯有一张床,他守在路口,见到行人就把他们抓来放在床上量一量,太长久用斧子砍去脚,短了就拉长,以便符合床的标准。结果被他量过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一命呜呼。

这则故事是对教师极大的讽刺,它在隐喻我们的育人模式和人才标准,我们很多教师就是在用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衡量学生,也在衡量自己,我们要求的是标准,多一分就太长,少一分就太短,所有的人必须一样的长短。可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方法去教育每一个学生。

第二个故事:一个22岁的青年,在遭受人生的种种不幸之后,情绪低落到了极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余,他求助于算命先生为自己占卜未来。算命先生告诉他:你只能活到45岁。谁知这句生命的预言,却改变了青年一生的命运。从那以后,他不再怨天尤人、消极颓废,而是积极乐观地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并为以后的23年的人生做了合理的安排,确定了每一年要做的事情和要完成的目标,昼夜忙碌着,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地努力工作,丝毫没有倦怠之意,时时刻刻都在埋头苦干,执着于一生的追求,最终,他的每一项计划都实验了,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5岁生日那天,他坐在床上静静地等待死神的来临,然而他没有死,谈及他成功的经验,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预先知道自己的生偶那些命,人们就会知道自己还有哪些事情该做而没有做。这样从终点往回走,自己的人生一定会更好。

多么朴实的话语:从生命终点往回走。可是,平时里,我们总觉得手里满满的都是时间,我们的生命经得起慢慢的消耗,早一天晚一天都无所谓,但,殊不知,就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忽然发现自己走到了生命的终点。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等到死的威胁来临时,才去规划自己的人生,我们要早早地为生命做一个科学的规划,那样,我们定能拥抱成功。

书中说:班主任,应如星辰,远观,一盏引路灯;近看,一团燃烧的火。班主任,应如百合,绽开,一朵飘香的花;凝聚,一枚含笑的果。是啊,班主任的确有他不可取代的作用,它可以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所以我们更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学会自我管理,做好班集体建设,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学生个体管理工作,做好协调工作等。

在《把班级还给学生》中,也具体告诉我们该怎样做。如班主任要学会寻找幸福感;班集体建设中,要注意培养班干,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班集体建设中要想办法建设自己有特色的班级;对待学生个体,要少一些批评,多几分宽容,多几分关爱;协调方面,要积极寻求领导的支持,让同事乐意与你合作,并学会教育家长等。做好这些极为不易,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乐观而智慧的班主任!

读过书后,对照郑立平的教育方法,我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很多不当之处。例如: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由于急于求成,年轻气盛,常常忍不住对学生发火,缺乏教育的技巧;在班集体建设方面,没有加强对班干进行耐心系统的培训,使有些班委摸不着头脑;班级管理上,只是一味的接受学校的任务,随波逐流,没有朝着与众不同的方向发展,更无特色可言。

通过读郑立平的《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我对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觉得自己与一个好班主任相差甚远。反思后才认识到:班主任的付出,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的某一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的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郑立平为榜样,做好班主任。争取做到:积极抓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自觉作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敢于搞研究,在研究中成长;勇于寻支持,在引领中成长。希望多年后,自己也会成为桃李满天下的优秀班主任。

最后,借着名班主任郑立平的观点作为我的座右铭,你把学生当成魔鬼,你就挣扎在地狱,你把学生看成天使,你就享受在天堂。鞭策自己,激励自己,继续积极向上的做普通而又光荣的班主任。这就是我一位普通班主任在学习中的心声。

读《把班级还给学生》有感_优秀读后感450字


2017年暑假期间,我读了郑立平老师写的《把班级还给学生》这本书。书中许多管理学生的观点令人眼前一亮,读后受益匪浅。其中我感悟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要学会自我调适,控制自身情绪。教师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如果不及时调适,就会产生很坏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及时地调适自己,用积极的情绪去开启每天的生活。

二、班主任要学会自我欣赏和欣赏学生。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长处,教师要学会欣赏自己,也要学会欣赏学生,只有学会欣赏才会给彼此带来自信,使自己和学生都能够挖掘内在的潜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三、班主任需要用心去经营班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管理班级,对于不当的地方老师可以在旁边扮演辅导、指正的角色。

四、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宽容学生的错误。夸美纽斯说:犯了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到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所以要宽容学生的错误,善于欣赏学生的优点,赞美学生的特点。

作为班主任,如果没有一种睿智和英明作保障,没有一种洒脱和坚毅作支柱,是很难管理好一个班级的。我愿真心把班级还给学生!

读《把班级还给学生》读书笔记感悟及摘抄


读《把班级还给学生》读书笔记感悟及摘抄

暑假期间,我读了郑立平老师的《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书,感慨颇多。郑老师的这本书,列举了很多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该如何进行班级管理。阅读之余,不禁想到自己的工作。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但是既然做了,就要努力做好。在班级管理中摸索前行。郑老师认为,在现代班级建设中,班主任要甘当助手,让学生走上前台,班主任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思考,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水平。这也让我明白,保姆式的班主任早已不可取了,班主任应该是一个班级的导演,他的功夫是下在幕后的。幕后培训班干部,做好指导,帮他们出出谋划策。郑立平老师很明智,抓好该抓的,放手该放的,在抓与放之间,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我。

本书作者精选了班集体建设和管理中的34个重要话题,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一系列可供班主任学习借鉴的规律和方法,既认真探索了班主任的自我提升之路,又详细论述了班集体自主管理的途径,还重点剖析了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比较系统科学地构筑起独具特色的“爱心+智慧”班级管理模式。文字优美、事件感人、观点新颖、见解深刻,能给人以许多富有价值的启发和思考。

书中第一章题目为“要教育别人,先提升自己”。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要寄希望于学生会轻易地接受改变,因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教师要想工作的舒心愉快就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习着充实每一天,思考着过虑每一天,品味着享受每一天,快乐着成长每一天”。

“设计职业生涯——规划好自己的发展”是郑老师在提升自己一章中提出的另一个观点。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障碍赛,需要不断地跨越自己。理想与现实之间,必须有一把梯子,这把梯子叫做行动。”

在此书中,还有很多的需要我学习的地方,特摘录了一些,我们一起分享:

【摘抄1】——为孩子的生命多开启一扇通往光明和美好的门

我们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关闭他生命走廊的一扇窗,而我们一次真切的关怀、一声真诚的鼓励也可能在学生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为他们的生命多开启一扇通向光明和美好的门。——摘自35页

【摘抄2】—努力促进每一朵花开放

世界上的每一朵花都会开放,只不过是花期有早有晚而已。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不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意识,因为只有学生自己才能改变自己。我们无法给每一孩子预测未来。更不可能由现在就断定每个孩子若干年后的明天。每一个孩子都在不断地成长,而成长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性、不可预测性。我们的工作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努力促进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绝不是为每一个孩子成才下定论。—摘自37页

【摘抄3】——施爱的习惯

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对学生的关爱,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赞美,更要有具体的行动。教育所学要的爱必须是智慧的爱,必须是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爱。爱不需要借口,但是一个不会施爱的班主任不可能获得学生的爱戴,更不可能把班级管好。聪明的班主任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把自己的爱喝欣赏巧妙地传给学生,不漏痕迹地让学生知道老师在欣赏他、喜欢他。爱的更高层次,应该是理解、信任和尊重。——摘自43页

【摘抄4】——教育离不开适度的惩戒

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缺点或错误如何进行批评、教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含有技术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一极大的热情真诚地去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予以适度的张扬,以此激励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真、向善、审美欲望。另一方面,合理的惩罚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合理的惩罚可以有效地警醒学生,帮助其克服缺点,改正过错;还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抗挫折的能力。—摘自95页

【摘抄5】—发挥自我特长

思想是脚下的路,而理想是引路的灯。一个班主任不能人云亦云,只会机械地忙碌学校安排的事务,而要把自己的爱心、智慧融入班级,要学会用“脚”思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在长期的班级管理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平凡中孕育最美的风景,坚持中早就最经典的故事.—摘自113页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锦囊妙计的来源


郑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非常丰富,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郑老师就能够及时的拿出应对的方案,可以看出郑老师的知识储备非常的丰富,能够灵活应对突发事件,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足够的机智是拿出不来好的处理方案的,郑老师的锦囊妙计除了博览群书的文化积淀以外,还有一个系统的知识储备库,人的大脑毕竟是有限的,想记住所有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但是郑老师善积累,积累并整理下来的资料可以提供很好的素材,不必所有全部记住,用时翻阅一下就可以了。

善于积累,善于整理,这也是班主任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经常看书,在看的时候有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往往会产生很多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由于没有及时的记录下来,过后就忘了,那些灵光一闪的想法有很多都是些创新的点子,但是却像昙花的美丽,一现即逝,有的想法可能也记下来了,但是没有及时的整理,慢慢的就淡忘了,所以,我现在的感觉是,光读书还不行,应该及时的把读书之后的想法写下来,不断的积累和整理,这样才会越来越有收获,再通过不断的实践,才会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有想法,也会越来越智慧。

有很多经典的案例确实值得收藏,真应该建立自己的班级管理知识储备库,像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在郑老师的著作中引用过,在李镇西老师的著作中也出现过,在别的著作里面也出现过,可见陶行知老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教学案例是非常有启迪价值的,应该收藏到自己的案例库中研究学习。还有李镇西老师,他与学生交流比较常用的方式是与学生通信,在他的著作中也记载了很多通信的内容,有一些就可以借鉴,李老师的很多教学案例就可以加以收藏;郑老师的这本书中也有大量的教学案例,读来非常受启发,有蠢蠢欲动大干一番的想法,应该收藏下来好好研究。

其实每个班主任都与学生之间发上了很多的故事,只是由于不善于积累,不善于及时的记录而淡忘了,所以当写教育故事的时候就觉得无事可写。通过参加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群,我看到有那么多老师在分享的时候拿出了那么多的教学案例、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而且这些都不是刚刚写出来的,有很多都是以前自己的积累,正好和这个话题有关,所以拿出来就可以直接用,带给学习者很多的启发,真的好佩服这些老师,单说积累和整理这一方面,这些老师就做出了榜样,怪不得人家能够成为全国知名的班主任,和自己的好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阅书无数,知识丰富,内涵深厚,境界高远,我也要学着多积累,多整理,多看书,多反思,多写作,让自己每天都有一点进步,争取让自己有源源不断的锦囊妙计!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1000字


读书能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读作品,为我们找寻出许多利于学习的方法。我们需要保持自己对作品的想法,来进行读后感的写作。一篇作品读后感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呢?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为你收集整理“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篇1

在课改的潮流下,如何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是所有人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书作者基于学生立场,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系统总结自己近30年的教育研究和思考,从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学习组织、课堂生成、课堂评价、课堂变革等方法,阐述了如何搭建理想课堂的教育图谱,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为一线教师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意见。

学习主动性的这个问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为教师会经常面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此也伤了不少脑筋,但是在实践中又有着许多无可奈何。通过阅读徐洁老师的《把课堂话给学生》,让我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有了一些感悟。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但我们也会发现每当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总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学习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甚至会有“我就是学不好某某科了”这样的消极想法,徐洁老师的书中提到这些都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经历过太多次失败,或者根本没有体验过成功,由此可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谨防过度惩罚,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信心。

让学生主动学习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要。书中徐洁老师讲述的运用不同方法教学的游泳教练的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教练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就有存在的理由。类比于在学校的教学,教师的“一言堂”和课堂改革教学就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游泳必须下到水中才能学会,学习也是如此,老师讲的再多,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再丰富,学生自己没有领会到位,也无济于事,学生的自学能力才是考查学生真正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课堂改革以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一本好书更是相当于享受一场营养盛宴,通过阅读《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本书,我在教学观念上有了转变,教师应当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本书不仅对教师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和家长也是一本不错的读物,值得大家一读!(杨丹)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篇2

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有幸拜读了徐洁老师的新书——《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生命,用精美的故事情节包装40分钟,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并进行精心引导。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如此,理想的课堂,才能成全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语言: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有成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课堂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要道法自然,要大道至简,要大道归一……一句句,一字字,都荡涤着我的心灵,洁净着我的心灵。

一、真诚,发自内心

这应该是教师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虚情假意,数行应付,这样的评价不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弱化教育功能,矮化教师形象,淡化师生关系,一时应付却后患无穷,以诚相待,以心交人,真诚地评价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眼中有自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激情。

二、始终抱有期望

众人皆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让我们对期望有了绝对善意的期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切尚未定论,教师的积极期望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将老师的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

三,紧扣教材不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阅读,这必然导致学生的多元反映,但学生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教师在价值观的导向上无所作为是不可取的,教师既要给学生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点评引导。

总之,理想的课堂,是学生的学堂,更是教师的学堂。当课堂真正成为教师播撒教育理想、信念和希望的麦田,成为学生种植梦想、收获知识、丰富思想的花田,唯有如此,才能创建最好的课堂。(吕志超)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篇3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现象——知识的诅咒,意思是当你掌握了某种知识,你就难以想象没有它是怎样的状态;也可以说,当你的经验和别人不同时,你将难以理解、认同别人。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老师,我似乎也受到了“知识的诅咒”——我很难理解学生为什么不理解一些“基础”概念,做不对一些“基础”题目,全然忘记自己也是从一无所知开始,经过一点一滴的学习、积累才获得的知识。拜读了徐洁老师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后,我意识到:要想打破知识的诅咒,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育返璞归真。

育人本位,传做人之道

早在唐朝,韩愈就在《师说》中就对教师有了一个界定:“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传道受业解惑”便是教育的综合过程,“传道”的“道”并非简单的知识道理,而是更为深刻的思想道德和事物规律。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应试”、“唯分数论”等问题,没有走出狭隘的教育工具论的桎梏,但学校的根本任务应该是培养人,以生为本,以育人为本。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徐老师始终牢记育人为本,把“教学”上升到“教育”,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传授学生做人之道。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徐老师在“第五章如何有效组织合作学习”中提到的“课堂发言礼让规则”。课改我们学校也在推行,小组合作、“小先生”制、加分抢答也是我上课常用的策略,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随机点名不公平、随机点名费时间、学生只顾抢答而忽视提问内容等等。同样面对抢答存在的弊端,徐老师与学生共同协商的“课堂发言礼让规则”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着德育渗透,培养着学生的合作意识、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在有益竞争中不失谦让美德,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习本质,授科学精神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首先具有一种理性精神,面对教育现象的认知和实践,必须摆脱盲从和愚昧。其次,教育必须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徐老师在书中强调,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尊重教育科学是教师必须遵循的专业伦理,当教学过程违反科学精神时,教学便不能引发学习,甚至还会阻碍学习。

从教育的科学精神,我联想到了自己执教的地理学科。地理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因此与其告诉学生知识点让他们死记硬背,不如引导他们去梳理教材背后的逻辑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面对自主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运用教育科学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也是我正在摸索的内容。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我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迸发出求知的活力。

精神成长,促终身发展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在书中徐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理想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们当下的发展不能以牺牲今后的发展为代价,而且要为今后持续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造就有终身发展能力的人。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精神在教育中成长,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终身健康发展。

希望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我也能做到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育回归本真。(李柯霖)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篇4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有幸拜读了徐洁老师的新书——《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徐老师从课堂教学的内在教育使命,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到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演绎课堂精彩生成,再到巧用反馈评价提升课堂质量,互联网+时代变革课堂,显示着徐洁老师深刻的实践和思考。

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生命,用精美的故事情节包装45分钟,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并进行精心引导。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如此,理想的课堂,才能成全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语言: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有成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课堂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要道法自然,要大道至简,要大道归一……一句句,一字字,都荡涤着我的心灵,洁净着我的心灵。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800字(读后感)


在课改的潮流下,如何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是所有人共同关注的问题,本书作者基于学生立场,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系统总结自己近30年的教育研究和思考,从课堂设计、教学方法、学习组织、课堂生成、课堂评价、课堂变革等方法,阐述了如何搭建理想课堂的教育图谱,兼具专业性与实操性,为一线教师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意见。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m.dhb100.com/

学习主动性的这个问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作为教师会经常面临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此也伤了不少脑筋,但是在实践中又有着许多无可奈何。通过阅读徐洁老师的《把课堂话给学生》,让我在这方面的教学上有了一些感悟。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但我们也会发现每当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时,总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学习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有的学生甚至会有“我就是学不好某某科了”这样的消极想法,徐洁老师的书中提到这些都是“习得性无助”的表现,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学生在学习中经历过太多次失败,或者根本没有体验过成功,由此可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谨防过度惩罚,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更多的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在不断进步中树立信心。

让学生主动学习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十分重要。书中徐洁老师讲述的运用不同方法教学的游泳教练的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教练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就有存在的理由。类比于在学校的教学,教师的“一言堂”和课堂改革教学就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游泳必须下到水中才能学会,学习也是如此,老师讲的再多,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再丰富,学生自己没有领会到位,也无济于事,学生的自学能力才是考查学生真正优秀与否的重要指标。课堂改革以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一本好书更是相当于享受一场营养盛宴,通过阅读《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本书,我在教学观念上有了转变,教师应当摆正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位置,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本书不仅对教师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对于学生和家长也是一本不错的读物,值得大家一读!(杨丹)

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有幸拜读了徐洁老师的新书——《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www.dhb100.com

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生命,用精美的故事情节包装40分钟,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并进行精心引导。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如此,理想的课堂,才能成全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语言: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有成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课堂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要道法自然,要大道至简,要大道归一……一句句,一字字,都荡涤着我的心灵,洁净着我的心灵。

一、真诚,发自内心

这应该是教师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虚情假意,数行应付,这样的评价不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弱化教育功能,矮化教师形象,淡化师生关系,一时应付却后患无穷,以诚相待,以心交人,真诚地评价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眼中有自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激情。

二、始终抱有期望

众人皆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让我们对期望有了绝对善意的期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切尚未定论,教师的积极期望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将老师的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

三,紧扣教材不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阅读,这必然导致学生的多元反映,但学生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教师在价值观的导向上无所作为是不可取的,教师既要给学生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点评引导。

总之,理想的课堂,是学生的学堂,更是教师的学堂。当课堂真正成为教师播撒教育理想、信念和希望的麦田,成为学生种植梦想、收获知识、丰富思想的花田,唯有如此,才能创建最好的课堂。(吕志超)

《把观察还给孩子》读后感


这几天,读了一篇有关教育的文章,文中强调一点,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那就是要把观察还给孩子。书中作者强调:观察本是一种享受,要把这点享受还给孩子。

文中说,观察力的缺失使我对我们的孩子心生一种怜悯,因为大多数成年人其实已经丧失了观察的心思,我们工作、生活的压力很大。读到这儿,我就在想,语文的最初,或者最原始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能我手写我心,可一谈到这个问题,很多孩子都会头疼,我们老师也在应该反思自己: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成功了吗?都怎么做的?是不是更多的时候是纸上谈兵,有几个自己认真想、认真体会,自己也思考亲自写,同时教学生观察方法呢?梁晓声还呼吁强调第二点:不能只有阅读而没有思考。

文章中还说,很多家长可能更强调阅读的作用,觉得读更多的书就能够把作文写得特别好。其实,不完全对,文中分析:“知识”两个字历来认为是要分开来谈的,知就是知感,就是别人呈现给你,展现给你,说给你听,要求你记住的那一部分,但这一部分是不可以的,还要有认识、思考。

这让我联想到当前,国家教委现在提倡弘扬传统文化,中小学生大背古诗文,这没错,但有的认为这能增强文化底蕴、提升素质、尤其说写好作文那就错了。“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学生只有阅读不会思考,那又怎么能真正提高写作的水平呢?

亲爱的读者,以上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精]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精选”文章,也不知道您对这篇文章满不满意,是否有收获,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请关注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栏目,我们时时为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