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一九八四》读后感 > 地图 > 《一九八四》读后感

《一九八四》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1-11-19 来源:互联网

“幻想乡”的终末之日——《一九八四》读后感。

被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的《1984》,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它是一个存在于幻想之中的世界,作者给予了这个世界以无比压抑的昏暗社会,让读者在阅读之中感到窒息。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一九八四》的读后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九八四》读后感(篇一)

没有不寒而栗,我们厚重的历史远比一本政治寓言小说更加冰冷。也没有心有余悸,并未破灭的幻想从未告诉你可以劫后余生。

对于中国人而言,《1984》仿佛是一面镜子,它回望着历史也映射着未来,因为乔治•奥威尔描述的幻想之于中国人而言过于现实,它虚构了一个人的一生都要活在思想警察的监督之下,亲人爱人之间也要为了一口食物而互相出卖的国度,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老大哥”——这个叫法又总是与某些形象绑定在一起,所以很多人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红色政权的寓言小说。我想倘若真的如此,倒是小看了作者的格局罢。如果真的要影射红色政权的话,《1984》中充斥着监督、告密、恐怖的故事应该发生在更像远东的“东亚国”,而非看起来形象脱胎于英国的“大洋国”。在一个几乎没有极权主义生存空间的国度虚构一个这样的故事,作者也许是想告诫人类,极权主义从来没有我们以为的那样遥远,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里,随时准备侵蚀你的意识。

《1984》在全世界的盛行似乎都有着一种对陌生制度泼脏水的嫌疑,因为本书用极致的方法去描述社会主义——这时候它已经变成了极权主义——那么它当然是可怕的。极权主义的可怕不仅仅在“权”,更在“极”。其实,任何一种理论、制度、观念,发展到极致,都是可怕的。一个人喜欢狗,是一种可爱的情感,可是爱到极致,去高速公路拦截运狗的车辆强行解救,就是可怕的了。纠结同道中人打了狗贩子,认为狗大于人,就更可怕了。

极端的集体主义是可怕的,可是完全不受拘束的自由主义不可怕吗?人们的死法恐怕并不会少一点。背叛与出卖,都不会更少。

我们大可以用《1984》提供的思路去幻想一个与大洋国对立的国家——这个国家没有道德的约束,法律规定少之又少,政府几乎没有强制力,一切出于自由意志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合理的,人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是享乐主义的实现。那么你会惊奇的发现,这个国家同大洋国一样,充斥着猜忌与陷害,最自由变成了最不自由,一切都殊途同归。如果在自由主义颇有市场的今天以此为思路写就一本《2071》,我想它同样惊起读者一身冷汗。

与极权一样可怕的另一个概念是集体,而后者往往是滋生前者的土壤。

“集群”是人类在自然界胜出的有力武器,也许正是如此,“集体”总是有着特殊的魅力。任何一件事情打上集体的名义便有了天然正义,只是以人类的智慧,在很多时候还分不清正义与邪恶的界限,这其中不易察觉的区别造就历史上太多以集体的名义作恶的例子。

在我们的人生经历当中,无论你愿不愿意,总是要不断的加入某一个群体。我们意识到的第一个集体可能是班级,后来是学校,家乡,职业,国度。也许我们每个人的确都是自身经验的囚徒,所以当我们身处一个集体中的时候,会天然的为其辩护。

比如一句颇得人心的话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八遍,却不允许别人说一句不好的地方”。毫无疑问这是一句情感大于思考的话,我们以此表达对于母校的情感毫无问题,但如果发自真心的以为母校、家乡、国家,这样的群体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容任何质疑,便落进了集体的陷阱,导致我们无法自控的为集体服务,以至于做错事而不自知。事实是并没有一个群体因为我们偶然身处其中就天然正确,这世上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集体都不会天然正确。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理智的人,不做集体的棋子,甚至某天当集体发疯的时候能够拥有自控的能力,那么就要学会经常跳出你所在的那个集体去判断它的行为。

在2017年秋季开学的时候,我的母校做了一件颇引争议的事情——在接待新生的时候为穆斯林学生单独设置了接待点。此事在微博上引起来诸多争论,涉及很多大而化之的议题,暂且不谈。只说我看到我的很多校友们,不遗余力的为母校辩解,与人骂战。这时候就事论事仿佛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漫天的争论中,本校学子突然失去了讲道理的能力。他们用了很多我无法理解的理由去和对方争论,比如“你来过xx大学吗?你了解xx大学吗?”这便是我所谓的集体陷阱了。因为身处其中,便天然觉得母校是对的,可是这件事的对错浅显易见,便只好顾左右而言他,用你没来过、你不了解来否定你批评我的资格。

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的动物,所以我们也不愿意承认我们加入某一个集体的选择是错误的,我们总是一旦加入某一个群体就迅速被同化掉,不由自主用血肉和思想去滋养怪兽的成长。所以《1984》中的“老大哥”是聪明的,他并不热衷于在肉体上消灭反对他的人,而是在思想上改造你,今天你反对我,明天你就是我。

能够将身体与魂灵都托付给一个集体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然而漫长的人类史证明这样除了换来一时的安逸外真的很难得到善终。一个理智的人应该具备随时跳出群体、审视群体的能力,当所有人高唱赞歌的时候还能在心里问问自己对错。走夜路也要睁着眼睛,哪怕偶尔显得格格不入,但这正是真正自由的代价。

《一九八四》读后感(篇二)

前段时间读完了乔治奥威尔的那本著名的《1984》,这本反乌托邦的经典小说几乎可以当做反思集权政体的教材来使用。读完的那一刹那胸中郁积的块垒并没有被消除,反而陷入了更深的迷茫和恐慌。无力,空虚,对书中那个世界的绝望,温斯顿在老鼠铁笼关闭的那一刻便死去,在他喊出让它们去咬那该死的茱莉亚的那一刻便死去。

《1984》是一部政治讽喻小说,无疑也是一部恐怖小说,它描述的社会是笼罩在阴森乌云下的墓群,思想警察像乌鸦一样在枯树枝头张望,随时等待着肢解爬出坟墓的未死之人。这里没有任何希望,弥漫着腐肉的气息,让人惧怕到颤栗。

乔治奥威尔曾经是一名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信徒,他年少时受教于伊顿公学,在缅甸当过警察,参加过西班牙内战,最后因为自己属于托洛茨基派而被打压迫害,他目睹了党内的同志清除异己的手段比消灭敌人更甚,目睹了那些肮脏的,残酷的政治斗争。后来他逃到了法国,在一九四八年那年写下了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的1984,两年后他病逝。可见他写下一九八四是基于自己真实的经历,基于青年时期对集权政党最深刻的认识。

说回小说

如果说集权政体对人民的奴役是建立在铁腕和愚民教育上的话,那么人民对集权政体的服从便是建立在怯懦和不愿思考之下。温斯顿是一个觉醒了的人,他知道自己是这个疯狂的社会里的异类,但他又相信不止他一个异类,他小心翼翼的在茫茫大海里寻找自己的同类,他像孤岛,困守在自己荒凉的海域,害怕,孤独,像是一个长工发现老财主跟自己老婆偷情而不知道是该拆穿还是隐忍。我一直在想他到底是悲哀还是有幸,当一个人发现真相却无法大声喊出来的时候,他内心里是幸福的吗?真相重要,还是苟且的安宁重要?这恐怕只有温斯顿自己知道。

“Who controls the past controls the future;who controls the present controls the past。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这是整本书蕴意最深刻的句子之一,掌握了绝对话语权的党可以任意篡改历史,他们可以说飞机是党发明的,欧亚国和大洋国从来都没发生过战争,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事迹都跟党有关。当历史完全的,绝对的屈从于政治的时候,那便是灾难的开始。过去是捏在老大哥手里的玩偶,他想如何打扮就如何打扮,控制了历史,便控制住了人心,斩断了人们通过去的所有联系,人们不知道五十年前的生活是怎样的,不知道葡萄酒的味道,不知道巧克力的芳香,不知道所有关于过往荣光的美好记忆,过去是深渊,不管它是不是真的深渊,党说它是深渊,它就是深渊。而当人们不知道历史的真是面目的时候,那么他们也就只能顺服于当下的恶劣惨淡,他们相信现在是最好的时代,过去是地狱。

1984里面奥勃良是一个思想警察,他从温斯顿觉醒的一开始就敏锐的发现了他的变化,他像一个狡诈残忍的猎人,放下陷阱,摆好诱饵,一步一步的引导温斯顿钻进他设下的圈套,他像坦克一样肆无忌惮的碾压着温斯顿,他知道温斯顿心里所想所感,他知道温斯顿藏在内心最深处的想法,知道温斯顿对党的怀疑,知道他所能想到的所有反抗方式,他于温斯顿而言就像全知的上帝,这是一种从上而下没有死角的掌控,从身体到思想,温斯顿都被奥勃良死死掐住,奥勃良像在摆弄一只愚蠢的蚂蚁,你从来不知道被一个比自己更高的存在审判有多么可怕,你只能臣服,跪地乞饶,他看透了你的一切。最可怕的是你明知道你眼前这个比你高明太多的人的想法是彻头彻尾的荒谬的,却无力反驳,你的每一句反驳都像是打在石头上的拳,不仅无用,还会被反伤。

跟许多人不同,1984最让我感到灵魂震颤的不是时刻监视着你的电幕,不是孩子对父母的揭发,也不是大众对老大哥的狂热信仰,而是当茱莉亚悄悄在人群里把那张写着我爱你的纸条递给温斯顿的那一瞬间,我脑子里有洪流在奔涌,那是人类最原始最朴素的感情,它磅礴浩大,丰沛而野蛮,突破所有封锁,不顾被消灭的可能,冲动的像一只斗牛,无视所有的危险。但是,希望的开端,也是绝望的注脚,爱情的力量或许可以短暂的让他们不顾一切去相爱,可是最终还是无法匹敌那铁墙一般冷酷的党,在权力者的眼里,爱情可笑的像在鼻头涂了胭脂的布娃娃,愚蠢而又不堪一击。我希望温斯顿能恪守他人性的最后底线不要出卖自己的爱人,可是他还是崩溃在装满老鼠的铁笼面前,他声嘶力竭的嘶喊——‘去咬茱莉亚,去咬那个该死的娘们!’绝望的呐喊回荡在101囚室外的走廊里,凄凉又哀伤…好像有什么东西在他胸膛里熄灭了,是的,永远的熄灭了…我闭上眼睛,内心止不住的抽搐。

1984影射的东西毋庸讳言,它是一面镜子,映射出现实。这个世界像是一副平淡无奇的地图,当我们顺着先贤的指引掀开地图的一角的时候,惊讶的发现地图下面有另外一个庞大的世界,可惜我们只能窥见其一角,无力撕开整张地图,这是身为凡人的局限,抑或是尼采所说的绵羊的怯懦。乔治奥威尔揭示了权力的某些真相,自由于我们而言之珍贵甚于生命,我开始理解裴多菲的那首《自由与爱情》的诗,自由乃是宇宙赋予人类最崇高的权利,没有自由,便没有一切。

2+2=4,而不是5!

《一九八四》读后感(篇三)

《1984》的阅读体验令人印象深刻。

虽从主角平淡空洞的生活到与女主相爱再到最后被捕均属转折,但读时并无跌宕起伏之感。或许书中一字一句都一直在给人增添压抑,让我们隐隐觉得所谓的希望并不存在,让我们仿佛能预见到这个凄凉的结局。我觉得1984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全是可怕和恐怖,正是这一切扼杀了希望。

正如书中序言所说,奥威尔的小说开创了“‘新’新闻写作方式”这一文学形式。可以看出,1984的确如新闻般翔实,以至于最后对“新话”都作了教科书式的介绍。它像一则生动的政治新闻,你不能不把它当做一种文学,而其政治性仿佛又置于其文学性之上。最终我们的社会并未如奥威尔描绘那般,或许皆因现实中如奥勃良之流并无能力登上统治地位,又或许权利和痛苦本来就并非芸芸众生所求之物。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能够在奥威尔的字里行间体会到恐怖。这是一个经历过恐怖的作家再用艺术放大的恐怖,尽管最后恐怖得有些极端了,它也还是一种恐怖。你用观察他人的视角去看会觉得恐怖,当你将自身代入其中之时,你会觉得更加恐怖。这种恐怖是递进的:它开始浅,后来深;开始隐藏,后来显露;开始轻微一触,后来无孔不入。它慢慢由一种你想要抵抗的外物,变成一种你无法抗拒的内在,最后就是我们都看到的悲剧结局——这是没有黑暗的恐怖,是一种白色恐怖。

《1984》的三个章节,其实是恐怖的三层递进:

一、篡改和压迫:党如果能控制过去,也就能控制未来。虽然现代社会没有像书中的“党”一般的能够完全篡改和蒙蔽过去的组织,但是上层对人民思想的限制却是无处不在的。若是能像大洋国一般完全切断国家内与外的联系,篡改就是改变过去的笼;若是像现代一样国家间的交流已无法避免,阻碍就是限制限制思想的墙。墙是双刃的,它在让我们无法获得更多可参考信息的同时,也避免了我们接受虚假和别有用心的信息;而笼是恐怖的,墙内的信息还能时不时受到墙外信息的冲击,而笼内的一切都完全被掌控了,只有温斯顿手中那张“证据”还仿佛能作为“真实的过去”存在的证据。温斯顿想要搂裘丽娅,但是她腰上围着的那条令人厌恶的猩红色绸带,却是咄咄逼人的象征。压迫大概是最常见的恐怖了。压迫无非是限制欲望和利益:为了自身意念限制他人欲望,为了自身利益而限制他人利益。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性禁止,就有人追求性自由;有黑人歧视,就有人追求人人平等;有农奴压迫,就有勇者起身反抗……篡改和压迫只是最外在的恐怖:有时候统治者以为他们改变了过去,但原本的过去仍存在于人之内心;有时候统治者以为他们消灭了欲望,但天然的欲望仍于人的内心燃烧。这种恐怖在今天仍是公开和屡见不鲜的。这种恐怖能于一时限制人的表现,却限制不住人内心的涌流。

二、窥视和窃听:温斯顿和裘丽娅以为是天堂的小店阁楼,却无时无刻不处在电幕的监视下。派逊斯因梦呓中出现反党言论而被自己的子女告发,锒铛入狱。在强权压迫和逼害下的人虽然暂时不能公然反抗,但是他们需要交流,需要发泄,需要密谋。拥有完全不被窥探的、属于个人的地方仍然是人类在以后的追求,因为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是否窥探和监视一个人已经逐渐取决于另一个人的意愿而非条件限制或力不能及了。拥有这样一个场所让人感觉到十分幸福,就像你望着窗外的狂风暴雨却能在温暖的家里与爱人子女温存。你觉得纵使强权再盛,你也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互通心声,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哪曾想,你的私密小天地却处于强权的掌控之下:你的一举一动,你的一词一句,都被窥视和窃听,你的“阳奉阴违”其实早已暴露。更为恐怖的是,监视温斯顿的是曾经给予他不少美好事物的却林顿,举报派逊斯的是流淌着他血液的子女,以致于温斯顿被抓后还担心却林顿是否会受牵连,派逊斯最后还存有对子女的一丝骄傲。这种恐怖是一直涌动的暗流,不见天日。这种恐怖能窥探人的内心,使人感觉危险无处不在。

三、控制和改造:温斯顿还是觉得能和奥勃良说话是很好的。他最终战胜了自己并热爱老大哥。最为恐怖的是,在监听设施的背后不是《窃听风暴》里的XX/7,而是堪称恶魔的奥勃良。人们难以想象的恐怖在第三章集中爆发。在这样恐怖递增的发展氛围下,一个“密谋造反,计划败露,被捕牺牲”草率而又带点壮烈的结局明显是不可能的了。奥勃良用肉体的苦楚和近乎于平等讨论般的交流不断侵蚀着温斯顿。我阅读时感到最可怕的是,这样的人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你在和他目光接触的一瞬,他就能让你感到他是你的朋友;无论他怎么折磨你,你仍觉得和他交流是令人高兴的;他仿佛是你的知己,知道你脑袋里一切所思所想,知道你在这世上最害怕的东西。他能全方位地控制你,进而改造你。他不需要牺牲的英雄,因为很多人并不怕死;他需要改造的“良民”,而且他也知道你最怕的是什么。总的来说,奥勃良和他所在的政府是我于本书发现的最恐怖的事物。他们能塑造出自身的对立面,并加以分析和体会。他们塑造出反抗者,并在反抗者的角度分析自己。他们的追求——权力和痛苦,是多么的纯粹。奥勃良就像是温斯顿的复制体,他知道温斯顿的一切;但同时他又更聪明,更有优势,更坚定。这样的政府不惧怕暴力反抗,相反的,它不使用暴力就能让你无法反抗。这种恐怖现在估计还不存在。这种恐怖能彻底改变一个人。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楚门的世界》。楚门同样生存与他人的监视之下,但是他人掌握了他的行动,却掌控不了他的内心。楚门最终坚定地走向了通向自由的道路。

世界之美根本在于多样性。了解和控制他人内心之人的出现,会消除人的多样性。这才是人类史上最可怕的梦魇。

温斯顿其实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缩影。带点正直带点善良,带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带点对政权统治的怀疑。我们不能奢求芸芸众生都比温斯顿特别,只能相信权力和痛苦并非人类最终所求。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一九八四》有感


自由,也许是人最朴素的渴望,也许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本能与渴望交织,注定了自由有这一种神秘特质以及复杂的内涵。然而,这不是我所能思考的范畴,我只想知道自由究竟在哪儿,我们拥有自由吗?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已经拥有了思考的自由。
在《一九八四》中,极权主义社会下人们的生活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尤其是外党党员。书中主人公温斯顿就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每时每刻被监视,不仅是行为,还有思想。若是他们思想上有一丝"可能发展为叛党分子"的危险,便是犯了"思想罪",便是死。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温斯顿在日记本中写下一些反动的东西,为了知道有人翻过日记本,他特意在日记本的一角留下一粒白灰尘。然而七年来,他的日记本确确实实被监视着,而那粒白灰尘,也仍是在那里——他们连灰尘也不放过!这是多么悲哀——一粒白灰尘,也失去了自由。温斯顿的生活被无孔不入地监视着,连思想都不是自己的,连独立思考都是子虚乌有,何以谈自由?
除了思想上的自由,行为上的自由也是相当重要的。例如言论自由,我们真的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吗?法律规定我们有这样o的权利,但是我们自己呢?多少人因为怕事而选择沉默,放弃了自我表达的自由。而网络上常见的404,更是我们直抒胸臆的最大顾虑。因为害怕,因为不敢,连二加二等于四这样简单的真理都不敢说了,连最朴素的事实都只能憋在心里了。可能有人会说,该沉默时沉默,这是明哲保身的智慧呀!但我却说,该不该沉默,源于自己的内心,而不该沉默时沉默,便是自欺欺人的愚蠢,便是放弃自由的无能和软弱。这是我们的不幸,也是时代的悲哀。
然而,自由的内涵远比以上所说的要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自由、自由女神的自由、《自由宣言》上的自由,都寄寓着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一粒白灰尘的自由、少女在丛林中起舞的自由、花儿在阳光下摇曳的自由、柳树在晓风残月中将舒未舒的自由……这都是微小而富有活力的自由,是最有希望的自由。
"如果有希望,那一定在群众身上。"《一九八四》里有这样一句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群众的思想仍未被控制,即使他们根本没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是自由的。同理推出,自由所在的地方,便是希望。有自由便有希望。我们是自由的一代人,也是最有希望的一代人,我们从小便有玩耍的自由、学习的自由、开怀大笑的自由、哭泣的自由……我们几乎是随心所欲、无忧无虑地成长。那么,我们为什么越长大越不自由?是因为我们长大以后,对自由的顾虑就越来越多。换句话说,自由是相对不变的,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无论是外界因素还是内心因素,自由终究在原地,这是我们离自由更远了。请给自己一粒白灰尘的自由,即使很小,但却有光亮。有了自由,我们才有理由相信,希望总会在破晓时分出现。有了自由,我们才有理由相信,自由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即使是一粒白灰尘,也有那份属于他的自由。
自由本就是抽象的,它取决于一个人的外部环境和内心环境。是否拥有自由,拥有多大限度的自由也永远说不准,因为自由本就是相对而言的。一粒白灰尘的自由与戴着锁链的大象,哪个更自由呢?谁又能下定论呢?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守住内心每一分如白灰尘般微小的自由,如此也便足矣。
因此,自由,即心之所向,当素履以往。

《一九八四》读后感400字


《一九八四》读后感400字:

整本书十分压抑,令人深陷其中。我们不过是陷入泥泞却不自知的蚂蚁,我们以为的泥泞,其实是深渊。历史是无数巨大的齿轮,真相与谎言夹杂着传动,转啊转,转啊转......

我们,是像《一九八四》里的群众一样,只对细枝末节感到不满,还是会跳出重围,审视这个世界?说到底,还是我们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问题。

我们比较能接受残酷的真相,还是比较能接受精美的谎言?是先看到后相信,还是先相信后看到?我们比较想要这样子生活,还是那样子生活?我们所追求的仅仅是快乐吗,还是真相?自由?

很多人说《一九八四》是一部令人窒息的恐怖小说,绝望、无助、悲凉。我觉得《一九八四》更像是一瓢冷水,泼得我们清醒。我们想要脱口而出---“这个时代好过那个时代”,却有隐隐约约觉得哪里有些不妥。

真相易碎。避开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不谈。我们会发现,逛过了别人所处的世界,会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看到了那个世界人们的空洞和了无生趣,想要让自己活得真实一些,丰富一些。如此便好。作者:文婷学长

幻想的力量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小男孩巴斯蒂安因为被同学嘲笑便逃学来到了附近的KKK旧书店。他发现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他生怕回家被爸爸发现,就跑到学校的储藏室中,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书中讲了幻想王国的统治者-------天真女皇得了重病,如果天真女皇病死的话,整个幻想王国就会消失,唯一的方法就是给女皇取一个新的名字。在整个幻想王国里,没有人能想出女皇的新名字,可聪明的巴斯蒂安却早已给女皇取了个新名字-------月亮仙子,并顺利地进入了幻想王国。女皇告诉他,黑暗的王国需要他来创造,要想王国变得十分富饶,他必须要许愿,可每许一次愿,他的记忆就会失去一部分,至到他全部失去记忆,他只能永远留在幻想王国了。但他通过努力,在幻想王国创造出许多地方:夜森林、沙漠宫殿。他还认识了许多人:善良的伏虎,美丽的阿伊欧拉夫人``````最后他在伏虎的帮助下回到了真实的世界。

正如书中所说:有些人永远去不了幻想王国;有些人能进去,但却永远留在了那里;还有一些人去了幻想王国又从那里回来了,这样的人使两个世界都健康。这让我感到这就好象我们对待网络的态度。在没网络之前,我们聪明的人类通过幻想,希望让一张奇妙的网改变我们的生活。通过人类不懈地努力,幻想终于变成了现实。网络让千里之外的人能见面聊天;网络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心仪的东西;网络让我们能快速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这些难道不是幻想带给我们的惊喜?难道不是幻想给予我们的力量?但也有些人却永远停留在幻想中,永远沉迷于网络游戏中,永远沉浸在网络这人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拨,网络与真实生活不能分辨,不能从幻想的世界中走出来。希望象小男孩巴斯蒂安那样做一位拯救幻想王国的英雄,改变幻想王国的英雄。

一本好书可以百读不厌,让人着魔,这本好书就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一九八四》读后感(精选范文)


乔治奥威尔所作的《一九八四》是一本已经被研究得透烂的书,但不管其他人将其剖析得如何不留余地,我依然想写写自己对本书的一些感受。

读后感大全为您提供更多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九八四》作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本书极力刻画了一个极致共产主义下乌托邦社会的黑暗与压迫,体现的是一个极权胜利的社会,这与奥威尔的另一本著名小说《动物农场》有异曲同工之处,此处暂且不表。

在我看来,《一九八四》描绘的是一个自由与压迫冲突的世界,文中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的工作是为政府篡改历史,因为工作的原因,使其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以及社会领袖“老大哥”(BigBrother)产生了怀疑。后来他为了突破束缚以及向往自由等原因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了感情(故事背景不允许人们自然相恋),而成为了思想犯。然后便到了本书的高潮部分:温斯顿在“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改变了最初“错误”的怀疑,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一九八四》中有一句名言:“战争即和平,奴役即自由,无知即力量。”其中奴役即自由这句话可谓在文中体现的淋漓精致。我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道理。温水里的青蛙往往无意于自救,因为它们一点一点地习以为常,潜移默化。书中活在大洋国里的人们也一样,受环境的逐渐影响,而习以为常。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有人似乎隐隐记得,以前的食物比现在丰厚,上一次大洋国的敌人好像是东亚国......”但也仅仅是记得罢了,真理部出色的工作可以完美的抹杀任何痕迹。敢问世间上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大概就是人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但,书中的人不这么觉得,他们已经习惯靠真理报所公布的信息去判断事物。这与我国现在的现状也有一定类似,大部分群众容易被媒体的口风控制,而失去自己的自我见解,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在此也呼吁一下网民群众不要太容易被媒体或他人的观点所感染,定要有自己的观点保留。

如果你的行为方式,逻辑思维都已经被奴役,真心的将虚伪当做了现实,在逻辑体系中把2+2=5(文中剧情)当做了驳无可驳的真理,那自然不必秘密地伪装着生活,大可随时随地说出自己真实感受。这是自由么。当然是自由——“奴役式”的自由。

《一九八四》可以说是成功的预言了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文化大革命,相信国人阅读此书时都不免会产生共鸣。知识分子或收敛锋芒苟且于世,或不堪折辱悬梁自尽。他们格格不入于世的思想体系如针毡,他们独具的风骨和那个时代脱节了。

那么在这一个充满限制的年代里,谁最为自由呢?当然就是将领袖希望民众根植的思想体系变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的战士们,他们把虚伪当做了现实,他们可以堂而皇之地闯到别人家里抄家放火。在时代正在逆流,你是选择继续顺流而行,然后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置于公众视野下游街批斗,还是顺着时代一起逆流?无疑,随着时代一起逆流才能得到自由,得到这为虎作伥的自由,放弃良知的自由,文革式的自由,老大哥口中的自由,奴役的自由。

回到书本本身,主人公温斯顿无疑就是时代的一个叛逆者,他选择相信自己的怀疑,相信自己的判断与思考,温斯特被自己对现世的质疑折磨得日益消瘦,甚至在电刑架上死去活来,也不愿放弃自己的质疑。可惜的是,他拒绝被自由的奴役,也没能换来最后的觉醒......书本最后,依然是极权的胜利。(黎松铭)

《槐乡的孩子》读后感


槐乡的孩子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学习了《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生活并不比我们差,只是没有那些高科技的东西,比如空调,电脑等。但是我们就像一只只小小鸟,不能飞,只能在鸟笼里呆着,外面到处是汽车,不安全。除了看书,打电子游戏,聊QQ,看电视,就只有让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拿钱给我们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和一些小宠物。而槐乡的孩子现在正在无忧无虑地削着槐米,而女孩子呢,可能会在家里让槐米变成染料,给自己的衣服涂上漂亮的颜色。虽然累,但是他们在劳动中也体会到了快乐,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挣的钱上学,多棒呀!他们可以自食其力了!

我们城里的孩子,虽然条件好,但经常不锻炼身体,所以体质比农村的孩子差。如果开运动会,叫他们来和我们比,我们肯定比不上。农村的孩子有一些知识比我们还懂。比如什么草有毒,什么草是药,如果我们到乡村去玩,我们一定会玩得兴高采烈的。并且还能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而且是科学课里的植物哦!

槐乡的孩子读后感

今天,我学习了《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生活并不比我们差,只是没有那些高科技的东西,比如空调,电脑等。但是我们就像一只只小小鸟,不能飞,只能在鸟笼里呆着,外面到处是汽车,不安全。除了看书,打电子游戏,聊QQ,看电视,就只有让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拿钱给我们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和一些小宠物。而槐乡的孩子现在正在无忧无虑地削着槐米,而女孩子呢,可能会在家里让槐米变成染料,

给自己的衣服涂上漂亮的颜色。虽然累,但是他们在劳动中也体会到了快乐,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挣的钱上学,多棒呀!他们可以自食其力了!

我们城里的孩子,虽然条件好,但经常不锻炼身体,所以体质比农村的孩子差。如果开运动会,叫他们来和我们比,我们肯定比不上。农村的孩子有一些知识比我们还懂。比如什么草有毒,什么草是药,如果我们到乡村去玩,我们一定会玩得兴高采烈的。并且还能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而且是科学课里的植物哦!

槐乡的孩子读后感

读完了《槐乡的孩子》这篇文章,我又想了想自己,想了想我们之间的距离。

槐乡的孩子是从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上学的钱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赚过来的。而我们呢?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到许多钱。那我留给爸爸妈妈的是什么?他们留给爸爸妈妈的是什么?

你不觉得自己太懒了吗?躺在空调房里看着电脑吃着零食还抱怨自己不幸福的你,liuxue86.com有没有想过当时农家的孩子在干嘛?如果换成你,你会怎样?槐乡的孩子大家都知道,槐乡的孩子不怕热,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就会努力劳动。而我们在太阳底下嗮不到半小时就叫热。

这篇文章叫我知道,不要觉着不幸福,其实,许多人比你更不幸福。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身边的幸福。

《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导语:《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的一本书。该书问世于1949年,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满怀激情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环境保护观念还没有进入人们思想的视野。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从《沙乡年鉴》看利奥波德关于对自然认知途径的主张;关键词:土地伦理自然认知途径专业化唯科学主义深生;1、本文思路概述;利奥波德被公认为是野生动物管理研究的始创者,也是;像前面所说的,利奥波德最具代表性的是土地伦理,所;其实《沙乡年鉴》这本书主要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人类发;话说,就是工业革命以来,以科学为主要导向的人类发;2、土地伦理与共同体;研究土地伦理的人肯定

从《沙乡年鉴》看利奥波德关于对自然认知途径的主张 摘要:不同于之前对于《沙乡年鉴》的讨论,本文从人类认知自然途径的角度,介绍了利奥波德在书中所表达出的学校教育与自然教育的不同,以及专业化所带来对于自然看法的片面性以及以此所引发的看似进步的认知自然方式的改变。并从这个思路出发,分析了利奥波德提出土地伦理的感性方面的出发点以及理性出发点,并对部分对于土地伦理的讨论进行的评述。本文认为,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对人类认知自然途径的改变,人类认知自然的途径不应该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而应该通过在自然之中的亲身体验。这样途径的改变可导致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情感的改变,以此便能衍生出共同体以及伦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近年来兴起的深生态主义本质上是与利奥波德一直的。

关键词:土地伦理 自然认知途径 专业化 唯科学主义 深生态主义

1、本文思路概述

利奥波德被公认为是野生动物管理研究的始创者,也是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利奥波德因为《沙乡年鉴》而为人所熟知,《沙乡年鉴》则因为土地伦理准则。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是一部自然历史与哲学的结合。以后的《寂静的春天》以及大多数的环境哲学的书基本上都遵从和这一写作方式类似,而不是像其他哲学类的书那样抽象。总的来说,书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自己购置的农场的一年记录,一个月一篇,十二篇散文。第二部分则是对作者在之前工作的一个回顾性梳理和思考。第三部分是作者在一声的经验和思考之后的总结讨论。三个部分循序渐进,议论内容越来越多,前面主要是作者所见所感,对这些所见所感的描述如果能感同身受,后面作者的结论其实也算很自然的。

像前面所说的,利奥波德最具代表性的是土地伦理,所以大多数对于利奥波德的评论或者研究也都是以这个为出发点。但其实,土地伦理这个准则也只是利奥波德找到的一个出口,就是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的出口。土地伦理并不是最重要的,土地伦理的基础共同体也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则是利奥波德做的这一切的原因和出发点。

其实《沙乡年鉴》这本书主要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人类发展模式的问题。换句

话说,就是工业革命以来,以科学为主要导向的人类发展,由于对待自然的态度的转变所造成和引发的一切问题,进而产生的对这个发展模式的反思。在书中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在于原始人类认知自然的途径和人现代人类认识自然的途径不同,现代人类主要是在学校之中学到关于自然的知识,原始的途径就是自然本身教育人类。由于在教育体制下所培养的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对待自然的态度的转变。简单的来说,就是自然教育人类的落脚点在于一种对自然的热爱,而这种情感能产生一种基于自然整体的世界观,进而产生的是一种对自然整体的保护的诉求。所以土地伦理准则一般也被认为是基于整体论的环境理论。而学校教育在于技术和专业化,看不到全面,这也就导致学校教育的人才往往不能保护自然整体,往往就会产生很多错误的决定,这些决定很多看起来是在保护自然,但是其实只是伤害自然。利奥波德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土地伦理和共同体的理念,就是想要解决这一问题。

2、土地伦理与共同体

研究土地伦理的人肯定不会放过共同体这个概念,因为有了共同体这个概念,伦理自然就产生了,所以要论述的只是土地为什么在共同体之内。利奥波德所采用的就进化论的归纳的方法。但是像前面所说的,利奥波德的一切理论只是某个问题的出口,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或者保护自然。本文认为,土地伦理和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只是利奥波德所找到的一个理性的出口,在这个理性的出口面前可以用理性的角度去解释更进一步的自然保护的观念。

人通常对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包含尊重,当然也对共同体本身尊重。而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这样农场主们就不会忽视那些对共同体有利,同时显然对他们自己无利的措施。所以将土地整体纳入共同体的概念之中,只是方便人们理性上保护自然。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这只是一个理性的出口呢,因为利奥波德在最后最后的结论中说出了他感性的出发点,我不能想象,在没有对土地的热爱、尊敬和赞美,以及高度认识它价值的情况下,能有一种对土地的伦理关系。所以土地伦理存在的前提有两个,第一个是热爱、尊敬和赞美,第二个是认识到它的价值。

3、对学校教育以及所谓科学进步的批判

显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学校教育人们对自然认识的途径都不符合这两点。这体现在利奥波德在书中对于学校教育以及科学进步的批判。在《沙乡年鉴》的书中,集中论述这一主题的是《加维兰之歌》。

在利奥波德看来,大学教育下,人对于自然的看法是很冰冷的。一个生机勃勃的地区在人们的眼中可能只是一片坚硬多石的区域,到处是严酷的陡坡和峭壁,只因为不适合锯木,放牧耕种。而这个地区在利奥波德的描述下则是一首加维兰之歌,他的乐谱刻在千座山峰上,应付蕴含于动植物的生死之中,节奏跨越几秒乃至几个世纪。一些人们可以在自然中获得知识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从美景之中可以读到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因为荒野本来就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冰冷冷的人类学目录。同样的,大学也是一个很冰冷的组织,审查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土壤、动植物的人叫做教授,而选择一种动植物去分析结构组成作用机理的叫做研究,而对动植物进行肢解的地方叫做大学。不仅仅是冰冷,这样只做一方面研究的教授和所谓的科学家所提供的决策往往是缺乏远见的,因为他们只看重一个方面。

在《沼泽挽歌》中,作者详细论述了只看重一方面的决策是如何缺乏远见。沼泽通常是一个碳汇,因为沼泽水流速度比较缓,能够节流有机质。沼泽排水之后,有机质的来源没有了,作物收成就会一年比一年差,而泥炭层干枯还会招来大火,这时候其实只有再涨一次洪水才能阻止恶化的现状。书中描述道远处的政客们高声选讲边缘化的土地、过度生产、失业救济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经济学家和规划者们前来视察沼泽,勘测员、技术人员和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的人闹哄哄跑来跑去,这些人,都只是从自己一方面去对待这一问题,而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无论是沼泽的历史还是市场的历史,都是以矛盾而告终,每次的保护都是适得其反的。

而以此为代表的科学和进步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的破坏。在《艾斯卡迪拉山》中,进步送来了一位使者使得艾斯卡迪拉山下的人知道了外面的世界,进步送来的另外一位使者肩负着保卫牛的安全捕杀熊,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头熊是当地生态圈的塔尖,而这个塔尖是和奶牛同等重要的。这种进步给原来自然生态的地区带来了噪音。教授为科学服务,科学则为进步服务。科学为进步提供了优质的

服务,以至于为了落后地区的快速进步,很多更为复杂惊喜的乐器被践踏和破坏了。

4、利奥波德对自然认知途径的主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学科的专业化所造成的人们对自然整体意识的缺乏,所引发的后果就是对自然的看似合理管理的破坏。既然仅仅依靠科学是局部的和缺乏远见的,那么人们应该从什么途径去认识自然呢?学校中的知识也是对自然研究的结果,利奥波德的观点是,对于自然的知识应该由自然来教授。利奥波德从树木的年轮中就能得到历史的变迁,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仅仅是自然的干旱,也包括社会的,因为这些事情都或多或少影响到自然;每一个农场就是一本关于动物生态学的教科书。

不过显而易见,这样的方式是有不足的,因为从人类发展的进程来看,科学知识的传播对于人类学习时间的节约很有帮助。特别是学校式的学习,从书本上学习的效率肯定远远高于自己亲身实践,学校在人类的进步之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那么利奥波德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

首先,对于自然知识的特殊性。学校所传播的知识是一种普遍性,也就是在A处和B处做一个实验,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自然系统各有差异,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没有完全一样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反馈调节方式都是不一一样的。这在最近的环保实践之中都得到了验证,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环保方案和准则,都是必须因地制宜。所以如果从保护一个地方的生态系统的角度上看,学校培训不如自然实践。并且,学校培训一定上是与自然实践相冲突的。因为自然实践的知识通常作为地方知识所保留,像方言一样,而学校是不会教授方言,反而普通话的推广消除了方言的多样性。

这其实也仅仅是一个方面。在利奥波德看来,另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化。接触自然而获得知识的人会对自然产生热爱的情感,并且自然元素的部分本来就跟至于我们的文化之中。在《美国文化中的野生生物》中,阐述了自然如何影响猎人的习惯进而影响了猎人的道德和传统。重新从事野生动物的研究得到的不仅仅是欢悦还有智慧,这也是要把这种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修剪刀尚不美丽的人类思想中的工作。这样以后,人们的文化中就不在是冰冷冷的定理式的知识,就会逐渐学会像山那样思考,而不是盲目自信去对待自然。

注意到,像山一样思考的转变意味着人在对自然态度上的根本转变。因为这样,人类将不再认同手执斧头这样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手执斧子之人必须遇见、比较,并以此做出决定的利与弊。他必须冷静,确保自己的偏见总体来说不仅仅是良好的意愿而已,而这种方式的隐喻在《共同体的概念》部分中被鲜明地指出。这种隐喻就是只有这位征服者才能知道,是什么使这个共同体运转,以及在这个共同体的生活中,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有价值的,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没有价值的。这种隐喻在中文当中也是存在的。比如当我们说改造自然的时候,改造一词就将我们置于征服者的地位。改其实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字形中,左边是己,像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像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而造表示的是一个动作。所以改造的隐喻就是主语象征着家长,掌握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从这一角度上考虑,利奥波德引出共同体的概念是非常合理的。而这种从自然中学习,对自然热爱,把自然植入到我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之中,进而所产生的对自然整体的尊重正式共同体所表达的,这也是土地伦理和单纯的保护主义的根本区别。而其实从这个角度上看的话,利奥波德的伦理观很接近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

【篇二】《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part 1 从地球公民说起

在读《沙乡年鉴》之前,我恰好看了一个叫做《地球公民》()的片子,它描述了人类是如何为利用动物而制定出工业化的标准,去饲养、屠杀这些于我们同为地球公民的生物们,以及用它们去做科学实验。片子里面充斥了血腥和悲惨的场景,动物们狭小的生存环境、濒死的哀号、被烧焦的皮肤这部片子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其残忍,因为残忍在影像世界里并不少见,而是我自己对于这些事情的无知:我对于餐桌上肉的来源,只能够追溯到它在超市里的形态。还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在乡下见到猪的惊奇和兴奋;至于杀猪,就只有大学时在安徽的村落里写生的时候,远远听到过它的哀号死亡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媒体上的符号。我们和自己的食物是如此之遥远,乃至于我几乎认为肉和会动的生物是两种意义上的东西,之间只被某种传说中的联系牵在一起。

《沙乡年鉴》中写道: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因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则认为热量来自火炉。

我毫无疑问已经深陷于危险之中,如今的危险甚至已经不是来自杂货铺和火炉,因为这两件事物也不多见了。食物来自餐桌和食堂,热量则源于空调和暖气。我们迷恋工业供给我们的需求,却忘记了是什么在供给工业。

可是工业给我们带来的舒适,是否让人的生活更加愉快?这种只知盘中餐的生活,这种和自然充分隔绝的生活,是不是比另一种森林里与野兽作伴的生活更为幸福?

我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沙乡年鉴》所描绘的世界,和《地球公民》中的那一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的第一和第二部分里,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和优美的笔触,来描写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在这些文字中,字字句句都充溢着宁静与快乐。这些快乐又是如此轻而易举地沁人心脾,让我产生共鸣。这种快乐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而正是因为这种无知,快乐才会更为特别和巨大。而当观察带来知识和规律的时候,当知识从无到有、由内而外从天而降的时候,它又远比那些不得不记住的知识美好。

然而一个奇怪的事实是:我们并没有在这条更为幸福的路上行进。人的心中似乎同时住着天使和魔鬼,在爱自然的同时,更乐于去征服它。随着征服和满足到来的是更大的空虚,人在实现自己所有梦想的时候,恰恰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值得憧憬了。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尽管我们并不知道这条总在向上的世界会走向何方,依然坚定不移地超越着自己。

槐乡的孩子读后感


槐乡的孩子读后感(一)

读了这篇课文,我感受到槐乡的孩子比我们勤劳得多。我们的生活跟他们不一样,我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而槐乡的孩子只能呆在他们的家乡。

在炎热夏天中,我们可以在家里打空调,也可以扇着电风扇,吃着冰淇淋,槐乡的孩子只能在炎热天气里劳动。

当云雀还没有歌唱的时候,槐乡的孩子早就已经起床了,而我们云雀早就已经叫起来之后,我们才起床的。

我们上学的钱是伸手向爸爸妈妈要钱的,而槐乡的孩子是用槐米换来的钱。

槐乡的孩子的工作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他们回家了,我们刚好吃晚饭。晚上槐乡的孩子们要磨好小长刀,准备第二天用。而我们只用洗完澡就可以睡觉了。槐乡孩子的勤劳、善良值得我们学习。

我要向他们学习!

槐乡的孩子读后感(二)

读完了《槐乡的孩子》这篇文章,我又想了想自己,想了想我们之间的距离。

槐乡的孩子是从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上学的钱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赚过来的。而我们呢?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到许多钱。那我留给爸爸妈妈的是什么?他们留给爸爸妈妈的是什么?

你不觉得自己太懒了吗?躺在空调房里看着电脑吃着零食还抱怨自己不幸福的你,(.org)有没有想过当时农家的孩子在干嘛?如果换成你,你会怎样?

大家都知道,槐乡的孩子不怕热,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就会努力劳动。而我们在太阳底下嗮不到半小时就叫热。

这篇文章叫我知道,不要觉着不幸福,其实,许多人比你更不幸福。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身边的幸福。

槐乡的孩子读后感(三)

今天,我学习了《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

我觉得槐乡的孩子生活并不比我们差,只是没有那些高科技的东西,比如空调,电脑等。但是我们就像一只只小小鸟,不能飞,只能在鸟笼里呆着,外面到处是汽车,不安全。除了看书,打电子游戏,聊QQ,看电视,就只有让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拿钱给我们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和一些小宠物。而槐乡的孩子现在正在无忧无虑地削着槐米,而女孩子呢,可能会在家里让槐米变成染料,给自己的衣服涂上漂亮的颜色。虽然累,但是他们在劳动中也体会到了快乐,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挣的钱上学,多棒呀!他们可以自食其力了!

我们城里的孩子,虽然条件好,但经常不锻炼身体,所以体质比农村的孩子差。如果开运动会,叫他们来和我们比,我们肯定比不上。农村的孩子有一些知识比我们还懂。比如什么草有毒,什么草是药,如果我们到乡村去玩,我们一定会玩得兴高采烈的。并且还能学到许多新的知识,而且是科学课里的植物哦!

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导语:《沙乡年鉴》中写道: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因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则认为热量来自火炉。

【篇一】《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直到读到利奥波德在附录《未发表的序》中说这本书写的是土地的伦理和美学问题,我才意识到《沙乡年鉴》不是一本散文动植物年鉴。目不暇接的动植物名称都被作者赋予了感情,这种感情让我感同身受,我也会跟作者一样,因为黑头山雀65290没有在第六年的冬天出现而悲伤,也会因为鳟鱼咬住了鱼饵而兴奋,也会因为80圈年轮的橡树的倒下而唏嘘

作者带给我的,不仅是对动植物情感上的羁绊,还有对我们生活的城市环境以及生活的方式思考,这或许是我这个生命科学门外汉对土地伦理和美学所能达到的理解。

用10年时间对两个极为不同地区的野生植物初次开花的时间进行统计和对比后,利奥波德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显然,边远地区的农民的眼睛所得以欣赏的东西,在同一时期里,是大学生和企业家们看到的两倍。(p44)一座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可能是一种植物在这个城市遭遇的灭顶之灾。但是羁绊在都市生活中的我们,尚没有闲暇停下脚步嗅嗅春天的槐花香,又怎会去思考必经之路上是不是少了一朵不知名的花。逝去的城市旧迹,尚且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远在乡村的土地以及土地上的植物与动物被城市化不断侵蚀更不会进入我们的视野。因为我们沉迷于做地生财,我们习惯于遗忘历史,这是向钱看齐时代的症候。大学生和企业家们在追求物质的丰厚和社会的地位的过程中把生活生活成了生存,而那些边远地区的农民,饿有所食、寒有所衣,采菊东篱下还能见南山的简单活着才真正像生活。

利奥波德在钓鱼的序曲中,发现了人类和鱼的相似之处:准备着,并且是急切地抓住那个不论是什么样的,由周围的某种风抖落到时间长河上的新事物!而当我们发现那表面上是那样美妙的佳肴中包含着让你上当的鱼钩时,我们又是多么后悔自己的鲁莽!(p36)会钓鱼的人都知道,钓鱼的诀窍只有一个:等待。这种耐心是鱼所不具备的,因为食饵对它的诱惑好比在一个辘辘饥肠的人面前放一块面包,我们就用高其他动植物一等的智商去玩弄它们。这种自以为是的智商成为我们的致命伤。我们砍掉了郁郁葱葱的森林用于建筑和装饰,却不得不戴上口罩来抵御沙子的逆袭;我们抽掉了尚未污染的地下水用于生活和生产,却不得不提心吊胆地提防天坑的光临当我们饥饿的高智商面对涂满奶酪的面包时,我们扔掉了钓鱼时的唯一的谨慎,用来布置一个为了得到,而且可能是难得的机会的场面。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但是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p124)一座山上的狼被猎杀时的嗥叫对村民和羊群来说是胜利的赞歌,而这声嘶力竭的背后却藏着这座山即将在未来的几年里变得光秃的预言。利奥波德说,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p124)的确,正如作者把回忆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的随笔的一小章命名为《像山那样思考》一样,我们缺少像山一样简单的观察、辩证的思考,缺少对事物的历史和未来的考察与预见,缺少山那样的智慧。我们奋斗的目标冠冕堂皇,手段天衣无缝,结果皆大欢喜,当我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欢呼雀跃时,一场灭顶之灾正背负着历史的使命在嗥叫中萌芽。

兴趣和热爱是一切研究的前提。利奥波德在《结论》中写道:我不能想象,在没有对土地的热爱、尊敬和赞美,以及高度认识它的价值的情况下,能有一种对土地的伦理关系。(p212)我们曾经或者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已经或者正在消逝。如果,我们对这块土地没有一丁点儿的爱,那么他们就消失得静悄悄的。反之,我们可能可以把他们留在记忆里,甚至存活在现实中。

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关系的学问并不仅仅是观察土地及土地上的现象所得,而是被他观察后的体验和实践所验。这正是恩格斯在《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所阐明的道理是一样的。

当我们要寻找极端的幻想、盲从和迷信时到那种单纯吹捧经验、非常蔑视思维、实际上走到了极端缺乏思想的地步的相反的派别中去寻找,那我们是不至于犯下什么样错误的。从始祖弗兰西斯培根想要返老还童开始,神灵被赋予了假热爱的使命。功勋卓著的动物学家兼植物学家阿尔弗勒德拉塞尔华莱土,以及化学元素铊的发现者和辐射计的发明者英国自然科学家威廉克鲁克斯先生都变成了神灵的追随者自吹自捧,甚至连晚年的牛顿也埋头于注释约翰启示录。

然而不管是催眠术、神灵的照片还是神灵小姐的降临表演,这些学术大牛们都陷入了经验观察后想证明自我的正确而再造经验观察的死循环。自我膨胀在其中也起到了巨大的蛊惑自我的作用,而当骗术被揭穿,用赫胥黎的话说:我认为证明唯灵论是真理这件事当中所能得到的唯一好处,就是给反对自杀提供一个新的论据。

土地也好,神灵也罢,我们都需要像山一样思考,思考土地的喜与悲,思考神灵的真与假,才不会被物质冲昏了头脑,也不因神秘失去了理性。

【篇二】《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part 1 从地球公民说起

在读《沙乡年鉴》之前,我恰好看了一个叫做《地球公民》()的片子,它描述了人类是如何为利用动物而制定出工业化的标准,去饲养、屠杀这些于我们同为地球公民的生物们,以及用它们去做科学实验。片子里面充斥了血腥和悲惨的场景,动物们狭小的生存环境、濒死的哀号、被烧焦的皮肤这部片子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其残忍,因为残忍在影像世界里并不少见,而是我自己对于这些事情的无知:我对于餐桌上肉的来源,只能够追溯到它在超市里的形态。还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在乡下见到猪的惊奇和兴奋;至于杀猪,就只有大学时在安徽的村落里写生的时候,远远听到过它的哀号死亡对于我来说,只是一种媒体上的符号。我们和自己的食物是如此之遥远,乃至于我几乎认为肉和会动的生物是两种意义上的东西,之间只被某种传说中的联系牵在一起。

《沙乡年鉴》中写道: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因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则认为热量来自火炉。

我毫无疑问已经深陷于危险之中,如今的危险甚至已经不是来自杂货铺和火炉,因为这两件事物也不多见了。食物来自餐桌和食堂,热量则源于空调和暖气。我们迷恋工业供给我们的需求,却忘记了是什么在供给工业。

可是工业给我们带来的舒适,是否让人的生活更加愉快?这种只知盘中餐的生活,这种和自然充分隔绝的生活,是不是比另一种森林里与野兽作伴的生活更为幸福?

我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沙乡年鉴》所描绘的世界,和《地球公民》中的那一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的第一和第二部分里,作者以自己的视角和优美的笔触,来描写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在这些文字中,字字句句都充溢着宁静与快乐。这些快乐又是如此轻而易举地沁人心脾,让我产生共鸣。这种快乐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而正是因为这种无知,快乐才会更为特别和巨大。而当观察带来知识和规律的时候,当知识从无到有、由内而外从天而降的时候,它又远比那些不得不记住的知识美好。

然而一个奇怪的事实是:我们并没有在这条更为幸福的路上行进。人的心中似乎同时住着天使和魔鬼,在爱自然的同时,更乐于去征服它。随着征服和满足到来的是更大的空虚,人在实现自己所有梦想的时候,恰恰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值得憧憬了。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尽管我们并不知道这条总在向上的世界会走向何方,依然坚定不移地超越着自己。

part 2工业化的自然,工业化的人

在读《沙乡年鉴》的时候,常常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作者的智慧之处在于,他并没有像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极端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那样,以一个彻底的保护者视角去看世界的发展,做出尖刻和极端的评价;而是很冷静地对未来作出了判断与分析。如果我们把户外狩猎看做是一个战场,即一个在巨大的、生气勃勃的机械化过程与一个整个来说是出于静态的传统观之间进行格斗的战场,那么,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前景确实是黯淡的。

正是这种冷静加强了我心中的悲伤。作者已经看到了这条道路的必然失败,他在某一个边缘挣扎着,他一遍又一遍地探寻着该如何给这些美好的东西一线生机,试图以一种更为合理的方式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模式。但是,合理以及真理往往不被大众所接受,或者被滥用,成为与其本意相悖的东西。最为可悲的是,作者甚至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声音是微弱的,他曾经对工业化的思路深信不疑,但是当他发现这件事情的错误,却不知道该怎样让别人也明白这件事情。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两种变化正在逼近。一个是在地球上,更多的适于居住的地区的荒野正在消失。另一个是由现代交通和工业化而产生的世界性的文化上的混杂。这两种变化中的任何一种都不可能被防止,而且大概也是不应当被防止的。但是,出现了一个问题,即通过某种轻微的对所濒临的变化的改善,是否可以使将要丧失的一定的价值观保留下来。

《英子的乡恋》读后感


《英子的乡恋》读后感

蒋继涵

抓住光阴的实际,快乐而努力的活下去,不做无病呻吟,一个平凡。女人的平凡生活,如此而已。

很喜欢林海音的性格:亲和、能干、洒脱、慈祥。这可能归结于林海英是家中的老大,也是因为她在北京城南,那方天地。度过了人生最美好、最年轻的岁月。即使从北京回到故里,台湾,可他的京片儿终生难改,京韵犹存。

之前读过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英子的原型便是林海音,英子的童年便是林海音的童年。开学因摘抄,买了一本《英子的乡恋》。同为林海音所著,却与《城南旧事》有着差异,如果说《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对童年城南事物的美好回忆,那么《英子的乡恋》是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故里的声声思念。

开篇的《平凡之家》让我对林海音的生活有了不同的了解,书桌、窗、春、灯、黄昏、这些事物都流淌在林海音的笔下,文不甚深,但越深入越能为之吸引,叙述生动,情真意切,平实中又见幽默俏皮,令人回味。我很喜欢上面摘抄的这句话,林海音在初踏台湾之时,万分悲痛,抱着三只丑小鸭,可林海音“用健康多于病痛,快乐多于忧愁。”来自慰,林海音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但她有敢在半夜之时锁上敢在半夜之时锁上房门,与丈夫一同去看一场电影,去玩担担面,有人说他们有恃无恐。可这不应该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吗?如今有很多人被家庭,工作所束缚,没有了自己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被外界因素所影响。用快乐、积极来面对生活。我想这种情趣是人人可以达到的,是人人可以发现的。

《英子的乡恋》不同于《城南旧事》,它似一条清澈婉转的小溪,间或还能看见小鱼在其中嬉戏。其中没有刻意的描写,觉得很平淡,而平淡娓娓道来的人、事、物,如一串风铃,悠扬婉转,萦绕于耳,笔墨不多,反而让人愈加心生悲痛。我想这就是他的写作魅力,其实在乡恋中,我更看见一种温情,并且我时常受她的温情感染,那英是一种知足惜福的生活的旷达。不仅如此,在他的文字中会情不自禁的一遍一遍中文自己的童年,又好玩,又新奇,又有些感动。如果说《城南旧事》是一种深刻的追忆,那么《英子的乡恋》就是一种平淡那种重温。

其实林海音的这本书是一种镇静剂,在学业压力之下,能抽出时间品味,欣赏,亦是美好。

可爱的生活情趣,浓浓的故土难舍。

读后感《“幻想乡”的终末之日——《一九八四》读后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九八四》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