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愤怒的小孩有感 > 地图 > 观愤怒的小孩有感

观愤怒的小孩有感

发布时间:2021-08-03 来源:互联网

观《Dancer in the Dark》有感:感动 愤怒 无奈。

我们往往低估了观影响对人的影响,从一个好的作品通常有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地方,在观赏的时,脑中不停的有新的感受想法,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怎么写观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观《Dancer in the Dark》有感:感动 愤怒 无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Dancer in the Dark》观后感:感动 愤怒 无奈

当《Dancer in the Dark》第二段音乐的时候,比约克饰演的Selma唱到:Ive seen it all,出于对她视力下降以致消失的同情我在这里哭了。Selma的经历无疑是悲惨的,所以得探讨为什么她的人生是一个悲剧。

她的身份:捷克移民、高度近视、单身母亲,儿子需要做手术。生活唯一的乐趣是音乐剧,包括去上歌剧班和看电影。有一个女工好朋友,照顾她的房东夫妇,还有一个爱慕她的司机。生活虽然很苦,但是尚能忍受。故事的转折点在,她的视力急剧下降了,凄苦的生活露出了它的獠牙。能在工厂做工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以致最终犯了错误被解雇;音乐剧不能演了,电影看不了了;为给儿子做手术积攒的钱,被Bill偷了。可以想见,她处于一种多么绝望、孤立无援的境地。最后她杀了Bill,喃喃着我那样做只是逼不得已。当矛盾出现的时候,Selma被生活逼迫得去做残酷的选择题:一、Bill偷钱并赶她出门,她只能杀了Bill或失去儿子的手术费。二、被法庭审判,她只能牺牲自己或失去儿子的手术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Bill也是逼不得已。他要么自杀,要么偷钱。他选择了偷钱,最后悔悟,请求Selma杀了自己,实际上是选择了自杀。两人的境遇是悲惨的,让人同情的,也会让人唏嘘人生之残酷困难,活下去真不容易,也让我想起了余华的小说《活着》。人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能生活下去?

我的感想不只于此。看完电影之后更多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愤怒,一种郁结在胸口的烦闷。Selma和Bill有没有想过,对所爱之人的执着,是不是就会造成对他人的冷漠甚至残忍呢?Selma和Bill都很伟大,生活很残酷,Selma爱着儿子,Bill爱着妻子,最终他们都为了所爱的人自我牺牲,同时牺牲了对方。但除了这种极端的方式之外,两人如果不对所爱之人如此执着,明明有更多解决方式的,Bill可以坦诚说出来,或者去找别人筹钱,不要逼迫比他更弱小的人。Selma可以先借给Bill一点钱,只要对对方还有一点关爱就好他们却不为对方着想,都维护自己的自尊和所爱的人,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

除了他们生活境遇的悲剧,我还看到了另一种悲剧,人和人不能沟通交流,每个人都独自生活的困境。是否Bill的妻子就只是看上了Bill的钱财而和他一起生活,是否她就认为Bill是一个取款机?Bill为何就把她简单定义为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而不认为可以和妻子坦诚地谈一谈家庭所面临的困境?我知道,我知道Bill的难处,他爱她,既害怕妻子受伤害,又害怕妻子离他而去,所以把家庭危机能拖则拖,最终不可收拾,铸成荒谬大错。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人的懦弱与孤独。他是爱他妻子的,但是却不能和他妻子分担痛苦。Selma一开始就有错。她明知自己的遗传病仍然生下儿子,这就是她悲苦命运的来源。是,人很孤独,需要爱,但是不能做的事情偏要做,就必须承担后果。盲目的爱和冲动是把她推向绞刑台的最重要凶手。她背井离乡,是为了给儿子治病。她不满足儿子的买自行车的愿望,是为了省钱给儿子治病。她不帮助Bill,是为了省钱给儿子治病。她不在法庭上说出事实,是害怕她儿子情绪受影响。她不上诉翻案,是为了省钱给儿子治病。最后,她终于被执行死刑了,她终于牺牲自己了,她终于洗清自己的罪了,她至善至美了。其实她只考虑到自己!生下儿子的时候就没考虑这个孩子的将来;牺牲自己的时候,没考虑到儿子失去了母亲,并背负着杀人犯之子之名,还可能一生怀着对母亲的负罪感,是否从此就可以终身幸福了呢?是否比起长大后失明来,更加幸福呢?她似乎什么都替儿子考虑好了,从没问过儿子愿不愿意!她爱她儿子,她儿子却不能和她分担痛苦。这对于她儿子来说,是不是也很痛苦呢?Selma有无数次机会可以避免这种结局,她却执着地选择去牺牲,不得不说她自己的身上带着一种悲剧性格,几乎没人能帮助她,所以我愤怒。

尽管如此,这还是一部好片子,拍的真诚,引人思考。生活就是很无奈,有时候很残酷,生活很美,生活很丑陋,我将好好活着,给所有需要的人以关爱和帮助。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观《愤怒的小孩》有感


《愤怒的小孩》观后感

也许是受当红游戏《愤怒的小鸟》的影响,我总是会把这部喜剧片唤为《愤怒的小鸟》。

这部片子是以突出马蜂窝的黑白片来开头的,这个开头会让人有一种很奇特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进入了一个太虚幻境,很复古,很神秘。特别是由一只马蜂撞在了主人公孙小傲的全家福上时,导演通过照片人物的来去直到最后全家福上只剩下了孙小傲和爷爷孙仲谋,简洁介绍了影片背景。

主人公孙小傲是一个神童,通过种种办法逃离了监控探头。(逃离监控探头更能说明他像一个大人知道自己离家出走后,家人会通过看监控录像来查找自己的行踪,导演却也给我们反映了其实,孙小傲也不过是一个年仅七岁调皮的男孩罢了就如女主角兰兰对他的称呼小屁孩那样)

在整个影片中,女主角兰兰与男主角孙小傲是对比的,兰兰多次欺骗他人的行为,就更加衬托出孙小傲的善良、正直;从孙小傲强行拉兰兰去给爷爷还钱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七岁的男孩身上有着珍贵的品质:勇敢、善良(他不愿意好心的爷爷被欺骗,一直被蒙在鼓里);在兰兰得知爷爷出门办事时的表现,甚至于一口咬定爷爷去报警了,我们都能看到这个拥有不幸命运的小姑娘是非常敏感的,当她最信任的亲人都放弃她的时候,她就已经不愿意相信任何人了,所以,当你看完影片时,能够明白欺骗他人绝不是兰兰最初的想法时,就算你是看得差不多了。而影片最后孙小傲的我长大后一定要娶她做我的媳妇就更显示出他的宽容大度于与天真可爱。

这个影片还告诉我们,但凡你用真心对待过的人都会信任你。我们看到孙小傲用自己的诚心对待过的人有两个,爷爷,兰兰。爷爷在得知他被绑架的时候,立刻选择营救他就是因为这个道理;兰兰愿意在最后加入孙小傲的家庭,而不是怀疑孙小傲也是坏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而且,兰兰在最后能够对孙小傲坦白自己在撒谎,就足以说明她已经释然了,她愿意选择相信别人了。

最后补充一点,兰兰之所以会把刘德华当做自己的父亲,原因有几,1.她很寂寞,需要父爱,而巨星刘德华的光环能给她一丝丝的安慰2.她或许对自己的父亲还有一丝丝的怨恨,觉得他没能保护得了她 3.她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像刘德华一样完美。

最后,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应该发现社会上贫困地区依旧有买卖孩子的交易,有国家还未保护的家庭、孩子。我们应该关爱这些贫困地区的家庭、孩子,让这些孩子也能和普通孩子一样快乐成长,让这些父母不再因为金钱而忍受分割之痛,让这样的不法分子永远无法称心如意!


观《感动中国》有感范文900字


夜晚,万籁俱寂,二更已过,三更将至,我却仍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心中总想着他。小时候,他的母亲,用一根包含着母爱的丝带,与他紧密相连,一心一意的照顾他,任劳任怨;长大后,母亲已老,他又用那根早已破旧的丝带,饱含着一个儿子对母亲的孝心,将他与母亲又一次的紧紧相连,像小时候母亲照顾他那样照顾母亲,一心一意,任劳任怨,无论多么艰难,他都不会丢下母亲,正是风雨孝心,感动一个又一个人,他,就是《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之一的陈斌强。从他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孝,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孝心不是一种形式,不是让别人看的,而是两代人心与心的沟通。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供我们上学,难道我们忍心看着他们辛勤劳作而不管,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为我们累白了双鬓?古时候的人可孝顺了,你们知道从前有个叫王祥的孝子吗?有一天,他的母亲病了,母亲说她想吃鱼,可是大冷天的,上哪找鱼呢?他看见家旁有一座被冻的小河,他灵机一动,把身上的衣服脱掉,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冰块,来取得水中的鱼,让妈妈吃上鱼。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王祥为了妈妈不惜自的身体令我感动,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王祥的这种精神吗?有很多人放弃利益,跑回家伺候父母,纵然风雨多大,利益多丰,也没有摧残那颗孝心。这些人,他们把那暴雨视作润如酥的“天街小雨”,为了母亲,勇敢拼搏,努力前进!

风雨难摧孝子心!一个孝敬长辈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勤奋工作,才能为社会多做贡献。我身边就有很好得榜样,他是一名医生,每天工作很繁忙,尤其是成为科主任后,工作量更是加倍,加班加点是常事,经常半夜因为急诊病号被叫到医院。虽然工作忙,但他从没忘记孝敬他的父母,风雨无阻,每天抽出时间去看望他们,为了更好照顾他们,他省吃俭用,把积攒下来的钱帮助他们在城里买下房子,当他的父母生病时,他会在工作之余不分昼夜地陪在父母身边。他就是我的父亲。

社会在发展,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应该在发展,尊老爱幼不是我们的口头禅,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然而在今天有很多人忽略了它。我们同学中有谁亲自为自己的父母洗过脚?有谁为自己的父母穿过衣服?有谁为自己的父母梳洗过?现实中有许多人重视金钱、地位、名声、利益,而忽视孝心。许多人为了利益而死,却不知年至古稀的双亲还在家里饿肚子,利益在暗中腐蚀着孝心。对照陈老师我觉得我对父母的孝心很差,有时还惹父母生气。跟父母闹别扭。为此我很愧疚。以后我一定尊重我的父母,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这也是我对父母的一份孝心吧。

我们要尽孝心,不仅要像陈斌强那样孝敬生养我们的父母,生养我们的母亲,给予我们温暖与关怀,还要孝敬我们的祖国母亲,我们的祖国母亲是我们强大的后盾支柱,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给生养我们的母亲当雨伞,给祖国母亲添砖加瓦,不论风雨多大,我们都要努力报达我们的母亲!

《2011感动中国》观有感200字


周五大队部给我们放了一部片子《我和未来有个约定》。里面让我最感动的是29个爸爸妈妈,2002年的11月26日,同事们都聚齐了,就剩下一位叔叔没有来,原来是这位叔叔去世了,他有一个儿子,当他在写作业时,妈妈让他接电话,有一个阿姨告诉他说你爸爸年青时考上了一所很好的大学每个叔叔阿姨都跟他说了一句话。
他第二天放学刚进网吧,他的手机响了,原来又是昨天那个阿姨,她说:我知道你再也不会去网吧玩了
他真的再也不去网吧了,他在29个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开始努力学习,最后真的考上了他爸爸上的那所大学。



说起《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我早已知晓,这份无言的感动更是时刻激励着我前进。

刘伟是一个失去双臂却仍然充满了梦想的人。汗水托起了他的背影,坚韧成就了他的力量。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了金牌。然而,与命运的抗争并没有到此为止。疾病束缚不住他拼搏的心。他开始练习用脚指弹钢琴,并最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留下了那不朽的旋律。平凡中,他用伟大的精神铸就了不朽;用伟大的举动温暖了人心;用灵魂的音符演奏了生命的旋律,刘伟,他是坚强中的感动!

愿人人都坚守纯真,人人都保有坚强,不管身处何方,坚强总能传递力量,坚强总能带来希望。愿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能从刘伟这份感动里汲取一份力量和希望。

电影《活着》观后感:人生,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人生,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电影《活着》观后感

原创: 一个人的宅

徐福贵在民国失去了父亲,解放战争时期母亲去世了,大跃进的时候儿子有庆夭亡,文化大革命中没有了女儿凤霞。

男主福贵出身于小有资产的地主家庭,年轻时嗜赌如命,尽管妻子家珍多次威胁要离开他,福贵还是不能放弃赌博,妻子愤而带着女儿凤霞和未出生的儿子回了娘家。

最终,福贵被皮影戏班主龙二设计输光了家产,父亲被活活气死。

家道败落,福贵变卖了母亲仅有的首饰,勉强租了一间破屋子,一年后,家珍不计前嫌带着女儿凤霞和尚在襁褓的儿子有庆回到了他的身边。

福贵为了养家,想问龙二借点生意本钱,龙二只是把他的皮影戏家伙给了他。福贵与旧识春生走街串巷地卖艺的时候,遇上了国军被强征入伍,后来,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了家中。

此时,家珍靠送开水维持生活,凤霞因病失聪,母亲也因为年老多病去世了。福贵的回归,使得这个家变得完整,日子也有了些许起色。

群情激昂的大跃进开始了,全民热火朝天地大炼钢铁,有庆被参加了革命业已成为县委领导的春生误伤,不治身亡。痛失爱子的福贵,悲痛欲绝。

可是,悲剧还没有结束。镇长给凤霞说了一门亲事,她嫁给工厂工人万二喜。

不久,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凤霞临盆被送进了医院,医院里没有医生,只有护校的学生,因为有经验的医生都已经被打倒了。

二喜设法把一位有经验的老教授带到医院,但因老教授三天没吃饭,虚弱得连头都快抬不起来了,福贵给这个医生买馒头吃。

老教授吃撑了,动弹不得,虽然后来孩子健康的出生了,但凤霞却由于产后大出血死去。

影片结尾,福贵微笑着对外孙子馒头说:等馒头长大了,那时候啊,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整部电影充满着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福贵每一次不幸的遭遇,都让人唏嘘不已。历经生活重创,噩耗频传,命运多舛的福贵依然活着,赖活着。

看过许多观者的影评,不外乎是诠释生命要有韧劲,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日后就会有好日子。

诚然,此言不差,人活着需要韧劲。但是,人有了韧劲,坚强地活着,生活就会变好吗?其实,也不尽然,因为我们有着各自的命运。

生是人生的根本,死是人生的必然,谁都无法回避。人生会有许多遭遇,好或者不好,存世之人都要坦然面对,或者说是被动地接受。

每一个人,都不会特别脆弱,也没有想象的那么伟大。冥冥之中有着神奇的力量,我们不能忽略,不管我们相信与否,命运终归是存在的。

人的一生遭遇的许多事情,我们根本无法选择,只能承受。不过,发生的事情好或者不好,倒也只是一时。

影片中,机关算尽谋得福贵家产的皮影戏班主龙二,解放初期,在镇压地主的运动中被枪毙了。有人说这是报应,稍显勉强。

朝代的更迭,龙二没有算到,算到了又能如何。他不过是个小人物而已,在历史的浪潮中只能无奈地承受,这也是他的命运。

由此,想到了一些近当代的大人物。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杀富济贫,时势造英雄,他成了开国元帅,可后来呢?

胡长清出身寒门,勤奋好学,师出名校,书法一绝,高官厚禄,后来呢?

赵正永来自普通工人家庭,年轻时上山下乡,表现良好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宦海沉浮数十载,官至封疆大吏,但是后来呢?

或许有些人会说成功是努力的结果,那么他们的下场呢?他们也很无奈。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因为近现代屡屡的文化革命,"命运"两个字,许多人已经不认同了,认为是所谓的迷信。讽刺的是,那些大肆批判命运论的人,在文革的时候也都无奈地认了命。

命中只有八两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抗争命运或许只是徒劳,浮世挣扎的小人物或许应该相信命运,逆来顺受,就像福贵一样,至少许多人如此。

因为命运,人生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那些现在还在呼风唤雨的大人物们,应该也是相信命运的,否则,我想神州大地各大寺院的香火不会如此兴旺。

观《桃姐》有感;真正的感动无须煽情


《桃姐》观后感;真正的感动无须煽情

去看《桃姐》之前,早就听说这是一部催泪大片,主仆深情,老年境遇,乃至对生死的探讨,所以我也备好了纸巾,只等泪闸开放。但真正在影院里看下来,我的纸巾基本没派上用场。是没有被打动么?不是,只不过许鞍华拍得极尽克制,一切可能煽情的桥段都弱化或避开了,甚至连音乐都没有用。我想,《桃姐》并不是一部非得让观众痛哭流涕的电影,但如果你真的看懂了,心里一定会五味杂陈,那种无法言说的感触可能比眼泪更珍贵。

感谢《桃姐》这部电影,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带给我们善待身边人,更在于它能妥帖地关照我们心中的忧伤,看似灰暗的调子却让人豁然开朗。桃姐的一生,不敢说历经艰难,亦是有苦难有心酸,她不仅安慰着电影中形形色色的人,其实也在安慰着银幕前的我们,其中默默流淌的温情,不悲不喜的生死观令人感动之余浮生几分思索。

这部电影也向我们揭露了当今社会丑陋的,或许为人所知的现象养老院。虽说养老院是老人们乐享天年的地方,但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看不到,我们看到的只是破旧的设施,平淡的服务态度,以及从那位女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的养老院背后的种种猫腻,一条条的利益食物链,将老人们本该拥有的幸福晚年捆在了老人身手之外,看似一触即得,实则遥不可及,我们看到的,我们听到的,只是表象,这部电影带给了我们真实,让我们不禁为如今所谓的朝阳产业所担忧,所顾虑,儿女们为了养老费而不和,将孤苦的老人搁置在中间,实在令人心寒

我们的一生中或许会路过几千里土地,擦肩而过数百万人,只是相交能有几许,知己复有几个?这个世界的转速是在太快,多少人在拼命追赶不敢喘息,生怕被离心力甩脱。然而人性中最善良宽厚的部分却让他们产生了深刻的羁绊,演绎出一段段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别样温情。

看罢这部电影,也许你会燃起一番冲动,想要去了解和珍惜出现在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或许身份低微,或许并不起眼,或许本与你瓜葛甚少,或许有着你无法忍受的缺点,但成就一段感情的永远不是外在的标识,而是两扇敞开的心扉。

桃姐是母亲、亲戚、佣人、邻居、朋友,桃姐可以是任何人。当我们在世上拼搏奋斗,在追逐着各种名利的同时,是否能够停一停,静下心来看看属于自己的那个桃姐?罗杰做到了,所以桃姐的离去,并没有留下遗憾。而当我们离去的时候,会否同样的不留遗憾?当我们不停索取的同时,是否能够问问自己,究竟给予过和奉献过什么?其实人生不必一定轰轰烈烈才叫精彩,生活,平淡、简单、真实,桃姐用她的一生来印证了这句话。在最简单平淡的生活里,真诚的去对待每一人、一物、一事,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幸福和爱。看着影片中的各种人来人往、悲欢离合、死亡和新生,不停的轮回,这是最根本的自然规律,如何在其中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也许不是物质金钱,也许不是名誉地位,也许不是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当成败生死之时,内心是否能够透明纯净。就如影片结尾处,罗杰再次拖着行李走近住宅时,仰望自家,桃姐就在那里,没有悲伤,没有遗憾,没有离开。

那么,你的桃姐是谁呢?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梦想张扬,感动略缺


《飞越老人院》观后感:梦想张扬,感动略缺

张杨导演的这部《飞越老人院》,在题材上和许鞍华导演的《桃姐》撞车,两者遭遇,比较也就难免。有趣的是这两部关注老人的作品在人物设定上似乎有意区分,张杨的作品中虽然有老葛、老周两位主人翁,故事的主题更像是一出老人群戏,老葛、老周只是拎出来单独表现家庭关系的;许鞍华的作品是可以说是桃姐一个人的独角戏,在许鞍华的镜头里以女性角度居多,而张杨导演选择了以男性老人角度为主,这或许是导演本身的性别差异的缘故。两者不变的都是对老人充满关爱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年老的思考。相比于《桃姐》的细腻情感和隐忍克制,张杨导演的《飞越老人院》动静则要大得多,情感表达也更为张杨。

片头字幕时的一通老人院中老人群像画面,就直勾勾的把年老景象塞到观众的意识中,年迈体老,形容枯槁,导演对于老年的生理展示毫不避讳。然后不无恐吓意味的将一句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标语既隐约又大大咧咧的亮出来。在未讲故事之前就已经给观众来了个下马威,以此来强制观众入戏。与年老这一主题摆脱不掉的家庭伦理关系也直接登场,结婚买房、子女不赡养、觊觎老人财产等等,各种社会问题轮番登场,只要能挂的上边的都拿来批判,不过这些批判通过人物对话而非真实的戏剧冲突来展现,那批判的力度以及对观众的影响都会弱化很多。虽然故事主打飞跃跳出老人院的束缚,追寻老年的梦想。看似动作戏,语言说教却占了很大篇幅。院长找到河边的老人们,导演也无法用行动来感化院长,转而求助于老人的眼泪,语言表达只有麻雀的故事能说动观众,其余语言不配上眼泪都略显枯燥。老葛的祖孙三代冲突本是件可以大加利用的设定,父子仇恨铺叙时埋的太深,总不至于电视上老人泪流满面就立马怨恨消散了。导演对有些转变处理的太粗糙,就像老人在超级变变变上三面镜子的创意表演,并不能看得出有多么的精彩。故事的本意是老人热情参与,重点不在节目质量如何,而在精神可嘉。但是对于导演来说对影片每一个细节进行打磨将理由说充分才更能服众。

也许是想更为直观的表现夕阳无限好的主题,影片的画面风格充满美感。金黄草原群马奔腾的场景和大海边太阳初升的画面,都像油画般充满质感。相比于老人院水泥建筑的枯燥单调、四周杂物的乱糟糟,这些室外美景无疑也成为老人们飞跃老人院的一个理由。老人在草原上开车的一幕确实唯美,也确实似曾相识。翻开张杨导演的履历,不难发现本山大叔曾经也行走在张杨导演规划的公路上。对于公路电影,在《落叶归根》中张扬导演已经玩的很熟练了,依靠公路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遭遇,或批判或赞扬,可以把若干不相干的事情以公路为线搭配到一起,顾及到的面积会很大。而这个故事公路并非重点,导演把有限的遭遇都服务于对老人的尊敬的主题上了。老人们开着公交飞驰在田郊野外的公路上,与越野车廖凡斗车,与拉草老农挥手,这些公路奇遇配上一路美景用来表现飞跃的过程也再好不过了。

相信《观《Dancer in the Dark》有感:感动 愤怒 无奈》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愤怒的小孩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