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 地图 >

发布时间:2019-11-12 来源:互联网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古语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很重要,读一本好书更重要,而经典的书籍作品就是人们最适合读的书籍。而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的想法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来,你知道怎么写读书笔记吗?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教育漫话》读书笔记”,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即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首先,在身体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在他看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这正应了现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确实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成功,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书中,洛克还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可贵的建议。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益于健康;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孩子的卧床,应该是坚硬的,宁可用絮绒,不可用羽绒。将身体习惯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这些思想即具体意见对我们现今的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因为洛克的绅士教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智慧、教养、学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因此,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你要想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洛克对儿童的德育也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如榜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结合等。

此外,我们也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沮丧颓唐,失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而放荡的青年,常生龙活虎一般,精神饱满;一但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所以,关键是如何把握好教育的适度适宜性原则,对于儿童,我们需要敏锐的观察,坦诚的沟通。同时,洛克还告诫年轻的绅士: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 我认为,这个道理对我们任何人也都同样适用。

关于智育,较之德育,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洛克主要强调了两点:其一,强调了功利的原则,即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对未来的生活有用。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实用主义,应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其二,他强调了教育方法,要点是要懂得儿童的心理,要激发儿童兴趣,使学习变为一种游戏;学习要循序渐进,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决不挫伤好奇心,并培养其动手能力。

这些道理其实是我们一直接触,放在嘴边的。但洛克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用大量生动的事例语言作了深入的论述,令人信服。例如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说: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别种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于要使儿童去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他告诫我们,强迫只会使幼儿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失去长远发展的潜力,所以必须方法得当,坚持寓学于乐。相反地,对于儿童的一些不良嗜好游戏等,您尽可以像任务一样要求他一直不停地玩,直到他因为受不了这种任务强迫而厌恶这种嗜好;而对于您要他做的有益的事,则可以作为他完成某些任务的奖励。这无疑是大胆创新的教育措施。

总之,我发现《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又写得深入浅出的好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局限外,其他思想,如对教育力量的肯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对父母的教育责任以及一些具体的教育工作意见,都是发人深省的。但在现实中面对不同气质、倾向、过失的儿童,我们还是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尽量给予每个儿童适合他自己的教育。

HDh765.com更多读书笔记小编推荐小编推荐

[参考]《教育漫话》读书笔记(精选8篇)


读后感大全推荐更多专题:“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篇1

最近读了一本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这是一本有关培养绅士的书,即培养一个资产阶级的管理者的书,由于时代特点,有很多已经于现代的科学有所出入,并且是从儿童抓起的,对高中教育有很多不能适用的地方,不过还是能够有一些感触。有不成熟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在书中提到关于游戏的观点,在现代教育中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书中提到这样一句话,禁止反而常常可以增加他的欲望,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关于网络游戏使某大学的学生大面积的被开除。对于这件事各级媒体搞得沸沸扬扬,并且很多把矛头指向了开网吧的老板身上。这一点我不想过多的评论,前几年就有在中小学周围多少米之内不准开网吧,不准开游戏厅等规定。这一点大家知道,中小学生自治能力差,可能这样做有一些效果。但长远看并非如此,中学和小学阶段由于有老师和家长管着,学生不去网吧。考上大学后,没人管了。原本禁止他们做的事,更激起了他们上网的欲望。难道这时再出台一个新规定,网吧必须离大学校园多少米?很显然是不现实的。第一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上大学期间管着,禁止上网吧。大学毕业后呢,管能管一辈子吗?显然不行。第二当今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上有海量信息,有各种你所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东西,对于现代社会的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了。那怎么办呢,这就大禹治水一样了。要想办法输导,而不是一味的去静止这静止那。关于怎么输导,书中也有一些建议,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是可以借鉴,那就是把游戏当作一种工作,每天必须在何时玩多长时间的游戏,一旦把游戏作为工作任务来完成,那就不会觉得有多好玩,过一段时间也就厌烦了。当然这个方法不是万能的,但是必须要采取输导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同样的道理你想让他做的事情,不要当作工作,而是要作为游戏。例如把学习作为游戏就不会感到枯燥,这样就会乐学,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书中对语言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见地,书中提到绝对不要用文法去麻烦儿童,要像说英文一样,向他说拉丁文,不必受到规则的烦忧。对我们来说只有把英文改成中文,把拉丁文改成英文就可以了。因为没有谁学自己的母语是用规则,不也没有违反规则的吗,国内就有李阳的疯狂英语吗。不过对一个其他国家的语言有必要研究的那么透吗,有多少人将来能够用上呢。这一点书中也有所提及,大家不妨想想有多少人会用到那可怜的英语呢,要与国际接轨可以完善翻译体系,没必要人人学外语,举国学外语。日本有完善的翻译体现,经济发展不也忙好的。何必让所有的人从小就开始做无用功呢。

在书中提到了关于鞭挞,用鞭挞来对待学生是一种贪便取巧的管理方法,这种惩罚自然会使导师盼望儿童去爱好的事物反而遭到儿童的厌恶,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奴隶式的脾气。这里也就是说体罚和变相体罚会给学生带来的伤害,达不到该有的目的。而且会使他产生暴力的习性。那怎么来培养学生成为你想看到的那种人呢。书中提到用奖励和处罚来达到目的。奖励并不是给他所需要的东西,而是要在众人面前表扬他。惩罚是在他犯错误时,私下里批评。这样学生就懂得了尊重与羞辱的意义,这样你能使学生爱好名誉,惧怕羞辱,学生为了名誉和羞辱心就会安你的要求去做。

现在的教育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味的强调升学率,对三好的老大哥德育和小弟弟体育关注的相当地不够。在教育漫话中提到了德行,只有有德行的人,才会是真正的人。教育不是培养才高八斗的屠夫,所以要认清了现实教育中的缺失,要成才,先育人。

书中有这样一句: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也就是说德育和智育是相互促进的,并没有冲突,从长远来讲还有好处,因为我们并不想培养出一个虐待动物的大学生,一个用高科技杀人的杀人狂。再说说有关体育的问题,在书中也有相应的部分,只是由于时代和认识的不够不免不是很正确,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节奏日益加快,所以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最近一段时间听到好几次有关过劳死,一是压力太大,时间太长。还有就是不注意体育锻炼。所以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不是一门心事的搞升学率。

现在社会物欲横流,人们为了某些利益不择手段。在书中把说谎看作极坏的品质,是不能忍受的。这对我们来说培养学生的诚信是多么地重要,党和国家都在提倡建立诚信社会,建立诚信社会靠什么,就得靠教育。教育学生讲诚信,从最简单的做作业开始。现在是抄作业,考试作弊,将来就有可能去诈骗。当然仅仅是学校这样做是不够的,现在社会诚信严重缺失,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电视里充满了虚假广告,就是学校也非一方净土,也不可能成为一方净土。要学生讲诚信谈何容易,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书中有关习惯的培养用了很大的篇幅,书中从穿衣开始,涉及洗脚,洗手,洗澡,饮食,用餐,饮料,水果,睡眠,甚至上厕所都有习惯。可见作者对习惯的重视程度,习惯改变命运。在教育中对习惯教育的还是相当地不够。应该涉及到生活的各方面,小到上厕所。对习惯教育不够,以致在一些国家,得用中文提示小便要上前一步。

本人才疏学浅,就此收笔。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篇2

孩子需要赏识和鼓励。

父母的赏识是对孩子探索方向的肯定。在婴儿时期,孩子的探索是多方面的。开始,他可能并不关心家长的感觉,探索主要依据自己的兴趣,在探索中感受愉悦。2岁以后,他开始关注家长的感觉。因此,家长对孩子某些探索的赏识,实际上是在为孩子的探索定向。

父母的赏识是对孩子探索方法的赞赏。父母的赏识大多是在孩子的探索取得成功时表现出来,而孩子探索的成功,往往是由于耐心和方法。因此,父母对幼儿的赏识,实际上是对其探索方法的赞赏。在得到父母的赏识之后,孩子会不自觉地总结自己所使用的方法,以便取得下一次成功。

父母的赏识是孩子不断前进的动力。以下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一位母亲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时,老师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连3分钟都坚持不了。”

母亲也知道孩子调皮,但他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你,说你以前只能安心地坐1分钟,而现在能安心地坐3分钟。”

母亲去参加小学的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孩子只考了40名,可能智力上有问题”。

母亲也知道,孩子的学习比较吃力,但他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你很努力,说只要你坚持下去,下次很有可能进入38名。”

母亲去参加初中的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孩子并不优秀,考上重点高中很有危险”。

母亲也知道,孩子尽管很尽力,但他并不聪明,但她对孩子说,“老师鼓励你,说你只要努力,考上重点高中很有可能。”

高考后,孩子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孩子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对妈妈说,“我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以你却赏识我,……尽管那是骗我的话,那是一层纸,一捅就破,但我还是喜欢你说,因为它是我学习的动力”。

尽管这个故事具有童话色彩,但应相信,即使没有如此美好的结局,这位母亲仍会赏识孩子,使孩子有着前进的动力,生活在幸福当中。

赏识和激励的时机

在孩子成功的时候赏识孩子,会增强他的成就动机,去争取更多的成功。

在孩子犹豫的时候赏识孩子,并解除孩子的后顾之忧,会使孩子在父母的支持下积极探索。

在孩子失败地时候赏识孩子,就是要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你的优秀正是由于你的探索。历史名人有许多这样的故事:最后的成功是建立在多次失败之上的,失败才是人生的常态,但每一次失败都离成功前进了一步。陈景润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证明了“1+2”。但从绝对意义上讲,他也没有成功,因为他只是证明了“1+2”,而不是“1+1”。

赏识孩子,并不是简单地表扬,而是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看得起孩子。孩子若能感觉到你因为他而快乐,会受到很大的激励。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篇3

《教育漫话》这本书是17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约翰·洛克所著。整本书都是洛克建议他的朋友爱德华·葛拉克,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绅士书里的内容是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师经验的结晶。读起来像是与一位朋友在交流养育孩子的私语,深入浅出,处处透着教育的智慧。

这本书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首先提及体育即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围绕如何使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讲述。他指出,身体强键的主要标准在能忍耐劳苦。洛克先生给出的方法有: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凉水,应与水接触。这些方法也简单易行。

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道德品质。洛克认为应该在儿童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众所周知,孩子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爱模仿别人。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正确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说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榜样的力量比说教的力量要大。那孩子不慎犯了错怎么办?洛克指出惩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因为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洛克认为,相比于品质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该有的,但居于第三位,用来辅助品质,所以把智育放到最后来谈。他首先提醒我们应该极力注意,不可把读书当作他的一种任务或工作。一旦读书成为儿童的负担,他就会讨厌它,哪怕他们以前本来很喜欢读书。应该把学习看做是一种游戏、消遣,把它当作一件做了别些事情以后的奖励。他主张重视儿童的兴趣,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对儿童充满求知欲望的好奇心要给予鼓励。在最后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两个儿童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对儿童的教育要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进行,这和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值得今天的我们继续学习的。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它们的影响是难以洗掉的。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去审视自己:我会给孩子留下什么影响?总之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如果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篇4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今天,我继续阅读《教育漫话》。在书的开始部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中,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避免娇生惯养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读到这里,我深有感触。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出世即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吃好的、穿好的不说,家人还处处小心,就怕他们有一丁点的闪失。就拿我儿子来说吧,他从小就是我妈妈的心肝宝贝,天气一冷就怕他冻着,总是给他穿很多的衣服,我妈妈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就应该汗津津的。”结果,稍微见点风,孩子就感冒了,然后吃药,挂水……孩子出生刚四十五天的时候,就因肺炎住进了医院。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体质特别的不好,直到今年暑假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孩子的身体才强健一些。不过,即使是现在,我也不敢让儿子少穿衣服,因为小时侯已经养成习惯了,天气一冷,儿子的衣服立即成倍递增。

其实,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是迥然不同。古代德国和现代爱尔兰人,他们刚出生的婴儿都用冷水洗浴,不仅洗脚,还洗全身。现在苏格兰高地的妇女也在冬天用此方法锻炼她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反而非常的健康。

看来,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经受锻炼,而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呀!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篇5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教育专着——————《教育漫话》,这本书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所着,以“绅士教育”为主题,分为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知识和技能教育三个部分。这本书所以称为“漫话”,是因为总计217条,15万字的这本小册子,全部都是写给一个人的信件整理而来的。洛克自己曾这样写道:“这些漫话,与其说是一篇公之于众的论文,不如说是一段朋友之间的谈话”。

整本书都是洛克建议他的绅士朋友———爱德华·葛拉克,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标准绅士———谦和明礼、举止优雅、品行端正、吃苦耐劳,既热爱知识,又能随时握起枪杆为祖国而战的英国绅士。书里的内容是洛克多年做家庭教师经验的结晶。整本书的文字随意,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但处处透着真诚,读这本书放佛是与一位朋友在交流养育孩子的“私话”。打动人的,恰是这种“私话”特有的随意和真诚。书中深入浅出的文字,处处透着教育的智慧。下面就谈谈给我启发比较深的几点和大家分享:

首先,关于健康教育思想。

“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是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的经典名言。他认为“凡身体和心智都健全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或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了别的东西,也是枉然。”因此,他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学生体育提出一些比较具体要求: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应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现在的孩子在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也丢失了童年最宝贵的自由。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因此,建议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智力的发展,更多的还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偶尔也陪陪孩子出去锻炼,这对孩子有好处。我国实行的体育锻炼大课间,就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先导,正是与洛克的思想相吻合,通过长期的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其次,关于品德思想。

教育的主要任务乃是塑造一个人的精神或人格。因此,德育在洛克那里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说得好:“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在我们目前的子女教育中,重视知识和技能教育,却忽视精神和人格的培养,不惜代价地让孩子去学一些文体技能,如钢琴等,而不愿让孩子去学一些有用的手艺,要孩子每次考试都得100分,并为此不让孩子干任何别的事情,一发现问题,不是打骂就是不知所措如此等等。这些做法忘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明白生活的意义,对个人成长十分不利,究其原因,则是目前社会上金钱第一、过分注重功利的风气惹得祸。那么,“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作者指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应尽早培养。因为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果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洛克先生从英国当时社会的实际,从培养绅士的角度出发,认为必须具备理智、礼仪、智慧和勇敢这四方面的道德品质。而这些“道德品质应该及早形成,那可是影响儿童一生一世的。”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家长跑过来流着眼泪跟班主任说:“我们家孩子我管不住,骂也不是,打也不是,甚至和我们对打,实在没有办法,请你老师帮帮忙。”父母稍加管制或不给零花钱吧,甚至就发恐吓短信威胁家长和老师。我们私下也开玩笑说:“奇葩学生的背后必然有奇葩家长。”那其实这样的孩子就是从小太过放纵和溺爱的后果。真是“从小不管制,老大徒伤悲”。洛克认为应该在孩子“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以后难以纠正。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养孩子德行的方法,比如说理、鞭笞、榜样、责骂、强迫等。

其中有三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他们面前树立起你要他们做或要他们避免的事情的榜样。父母要选择适宜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就像我们古代的故事“孟母三迁”一样。首先父母要选择或创造良好的、积极向上、充满学习氛围的一个环境或空间,让孩子吸收到最健康、积极和乐观的空气,让孩子在蓝天下健康和茁壮地成长,其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初为人师时,我也曾多次因为学生不听话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那么今后当老师想发火时,最好想想: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3。对于孩子一定要谨慎地使用体罚,体罚的作用是要让孩子的羞耻心占据更大,如果只是身体的疼痛或是一种躲避的

心理,那这种体罚对于孩子就是效果甚微的,或使体罚下的孩子变得懦弱,变的十分的奸诈。在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地激起孩子对自己荣誉和名誉的保护,如果他很热爱自己的名誉,他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那在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或一句严重的话语都会起到效果。如果使用体罚,就要将他一次驯服,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

第三、写了体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写到知识和技能教育。

“它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两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孩子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他认为儿童能够说话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学习阅读。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建议把字母粘在骰子和玩具上,让儿童在游戏的时候学习字母,在可能的范围内诱导他去有意义地阅读,例如《伊索寓言》或者《圣经》上的一些部分。当他们能够很好地阅读的时候,就应该教他们写字和速记,然后教他们画画。在拉丁文学习上,洛克先生是反对机械学习,反对靠文法规则学习,他举了个例子:一个法国妇人教一个英国女孩学习法文,只是和她闲谈,一点不需要什么文法,只是口语,有了一两年的功夫,英国女孩就能把法文说得很好,读得很好了。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重视培养智力,多作实地观察,诱发学习兴趣。

在知识和技能教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有:

1.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2.要重视孩子的兴趣。因为孩子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当孩子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如果那时他再勉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惫,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

3.孩子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他们在世上最需要、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

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理都与他的面孔一样,各有一些特色,能使他与别人区别开来。两个孩子很少能用完全相同的方法去教导的。对孩子的教育要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和我们的祖师爷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这个观点是一致的。

真理总是朴素的,平淡的文字总会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述说着最深刻的道理,《教育漫话》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注重对学生道德的熏陶和培养,认为学生良好的德性才是最根本,是第一位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应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操的陶冶,德性的培养,一切从育人出发,坚持立德树人,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要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我相信他们终会因尊重而成人,会因为老师的宽容有度和耐心呵护,在感知后感动,在感动后明理,从而培植起不断进取的动力。最后我想说:“老师们,善存于心,爱在于行!让我们用爱心搭起桥梁,用关心凝成温暖,用真心传递幸福,用时光铸就“爱可以改变一切”的金色长城!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篇6

前段时间有幸阅读了《教育漫话》这本书,书中提到了好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从事教育行业的我们来说,真的是受益匪浅。本书的作者约翰洛克,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洛克对医学、自然科学以及实验科学情有独钟,后来他又担任过多年的私人医生以及家庭教师,这些经历使洛克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育经验,为日后写下《教育漫话》奠定了基础。《教育漫话》的主题是所谓的“绅士教育”。绅士教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洛克提出的绅士教育的任务是要阐明,如何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有理性、有德行、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全书共217节,主要分为三部分:体育保健、道德教育和智育。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首先讨论的`是健康教育,因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是“对于人世幸福状态的一种简洁而充分的描绘”,二者不可或缺。洛克之所以重视保健、养护,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关系。洛克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而且深入研究过医学和其他自然学科,作为一位“内行”,他对儿童的体育、健康、养护等问题都提出了不少具体的颇有价值的意见。例如他建议“无论冬夏,儿童的穿着都不可过暖,主张儿童用冷水洗脚或洗澡,多过露天生活,多呼吸新鲜空气,衣着不可过紧,饮食要清淡,不喝烈性饮料,早睡早起,睡硬板床,不宜滥用药物,注意运动锻炼等。这些主张都是配合贯彻其教育目的、任务提出来的,至今看来绝大部分还是科学合理的,值得人们吸取。道德教育是《教育漫话》这本书中最重要的内容。洛克声称:“一位绅士应具备的各种品行之中,我将德行放在首位,视之为最必需的品性。“他要求儿童在具备健康体魄的基础上,必须有健全的精神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必须具有完美的德行。洛克认为,德行乃是人生最重要、最不可缺少的,缺乏德行,就无所谓人生幸福可言;因为缺少德行的人不可能被人瞧得起,也难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在这一部分,洛克对儿童的德育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其中包括:

(1)小时候就要将孩子驯服,让他(她)听自己的话,让他尊重自己。因为小时候如果就习惯糟糕,对你的话都当做耳边风,长大的孩子就更没有出息,抑或更没有规矩,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那他又怎能走上一条严格要求自己、善待别人、健康而又安全的道路?

(2)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果做父母的都舍不得将时间留给孩子,那他的成长还有谁对他负责?如果要求孩子不做的,做父母的首先带头不这样做。父母要选择适宜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就像我们古代的故事“孟母三迁”一样。首先父母要选择或创造良好的、积极向上、充满学习氛围的一个环境或空间,让孩子吸收到最健康、积极和乐观的空气,让孩子在蓝天下健康和茁壮地成长,其中父母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3)对于孩子一定要谨慎地使用体罚,体罚的作用是要让孩子的羞耻心占据更大,如果只是身体的疼痛或是一种躲避的心理,那这种体罚对于孩子就是效果甚微的。或是体罚下的孩子变得懦弱,变的十分的奸诈。在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地激起孩子对自己荣誉和名誉的保护,如果他很热爱自己的名誉,他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那在生活中,父母的一个眼神或一句严重的话语都会起到效果。如果使用体罚,就要将他一次驯服,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智育是《教育漫话》这本书的第三部分,讨论的是智慧与学问。为了培养能力,洛克重视智育办法并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见解,包括:

(1)不能强迫儿童学习,反对教师用斥责和惩罚的方法迫使学生去注意;

(2)主张启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己去向往学习,把求学当成另外一种游戏或娱乐去追求”;

(3)教育孩子“要从明白的地方开始”,一次不要学的太多,同时也要善于激发儿童的努力;

(4)应当鼓励并尽量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并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5)培养动手能力,如引导儿童自己制作玩具,学习一种手艺或园艺等,这样既可调剂生活,又可获得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可防止儿童将宝贵的光阴虚掷在无益的事情上。洛克还一再强调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对于年幼儿童,可以寓教学于游戏之中等。虽然洛克在书中提出的某些意见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总的来说,本书是富有教益的。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此情况下,爱子女心切,期望子女成龙成风但苦于乏术的家长,承担儿童教育重任的教师,以及一些对教育有兴趣的人阅读此书,一定会在儿童教育问题上获得诸多有益的启示。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篇7

现在,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会毫无顾忌地去抓、去取。有的家庭过分保护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办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务都看成潜在的危险,因此孩子的全部探索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由于没有独立的实践机会,动手能力大大减弱。另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训练,他们虽然常听到父母教育他们要互相帮助,但这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真正的行动。

试想,如果用“赏识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

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现都优异的“好孩子”,过度地夸奖和赏识他们,可能会带来以下不良的影响: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赖性。越是夸奖,孩子就越依赖大人们的选择来决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断;二是会剥夺孩子的自豪感。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琳8226;古特曼认为,那些小时候经常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失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再会很容易地接受父母那种表面上的夸奖。过分“赏识”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爱的沼泽,对孩子有百害无一益,结果会害了孩子。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严格管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应该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孩子动手能力不强,就应该鼓励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实际上,“惩罚”教育也好,赏识教育也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还要与严格教育、挫折教育等并行,没有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孩子。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篇8

洛克的全名是约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国资产积极思想家和教育家,

1632年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严格的清教徒,内战中站在议会一边,他们父子关系极好,父亲对他的政治态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响。1644年他入伟士敏士特学校受中学教育,那里的经院主义教育使他十分反感。他在《教育漫话》中反对机械的学习、反对靠文法学语文,就出自他的切身体验。1659年入剑桥大学攻读哲学、自然科学,深受培根和笛卡儿著作的影响,一度爱好化学和气象学实验。他喜神学,因无真正的职业性神职机会,转而习医,打算以医为业。16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论》《论自然的法则》《论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论基-督教的合理性》《关于理解的指导》《自然哲学基捶。此外,他还为工业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了一份《工作学校草案》。

洛克的治学观点有唯物和唯心两重性。他着重研究了认识论。他在他的《人类理解论》第一卷中探讨了观念起源问题。他认为,观念和原则同艺术和科学一样,不是天赋的。心灵原像一块白板入一个暗室、一个空箱,或像一张白纸,其中没有任何字样、任何观念。他的装备和知识材料来自经验。人类的知识都建立在经验之上,发源于经验。人类的观念来源首先是感觉,此外还有反剩人类理解首要的机能是心灵能接受所感受的印象,这是外在的对象通过感官所造成的。或他本身反省那些印象时所造成的,

读书笔记大全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他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者,又是一个感觉论的二元论者。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见于《人类理解论》和《工作学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教育漫话》先后译为法、荷、瑞典、德、意等国文字,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审定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方法。这部著作,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合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但也有反人民的因素,他提出的许多具体措施有很多正确的成分。

读书笔记:

一、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精神和知识的载体

有健康的身体方有健全的精神,这是对于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身体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有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不善于用心的人,决不能遵循正当的途径;身体孱弱的人,即使有了正当的途径也决不能获得进展。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有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弱,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根本方向改变;从根源上引导一下,河流的终极流向途径,就会截然不同。

我们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

第一件当心事,是儿童无论冬夏春秋,衣着都不可太暖。初生时,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样娇嫩,因为长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经受得起风寒了。

只有睡眠是儿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进儿童的生长与健康。

早起顶有益于健康。

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孩子年龄增长,自由便随之而来,无须永远受人监护。这时,学校家长最要紧的是给孩子良好的原则与牢固的好习惯,这是最要紧和最可靠的。一切告诫与规劝及原则的重申,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形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

孩子的饮食宜极清淡简单,两三岁前,应该禁止肉食。三四岁以前完全禁止肉食,一切疾病定可以大大避免,而健康与强壮的体制基础也一定可以确切地奠定下来。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1000字集锦6篇


下面是栏目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教育漫话》读书笔记”。读书的乐趣只有投入进去才能享受得到,每当读完一部作品,我们内心深处都会有所感动。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篇1)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今天,我继续阅读《教育漫话》。在书的开始部分“健康教育的具体意见”中,作者首先提到的就是“避免娇生惯养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读到这里,我深有感触。现在许多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出世即受到家人的百般宠爱,吃好的、穿好的不说,家人还处处小心,就怕他们有一丁点的闪失。就拿我儿子来说吧,他从小就是我妈妈的心肝宝贝,天气一冷就怕他冻着,总是给他穿很多的衣服,我妈妈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小孩子就应该汗津津的。”结果,稍微见点风,孩子就感冒了,然后吃药,挂水……孩子出生刚四十五天的时候,就因肺炎住进了医院。后来的日子里,孩子三天两头地往医院跑,体质特别的不好,直到今年暑假做了扁桃体切除手术,孩子的身体才强健一些。不过,即使是现在,我也不敢让儿子少穿衣服,因为小时侯已经养成习惯了,天气一冷,儿子的衣服立即成倍递增。

其实,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是迥然不同。古代德国和现代爱尔兰人,他们刚出生的婴儿都用冷水洗浴,不仅洗脚,还洗全身。现在苏格兰高地的妇女也在冬天用此方法锻炼她们的孩子。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受到伤害,反而非常的健康。

看来,爱孩子,就应该让孩子经受锻炼,而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呀!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篇2)

《教育漫话》这本书,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在无形当中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尤其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学习能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强,教师的榜样作用也就更大了。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就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凡事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与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洛克反对溺爱放纵孩子,他认为这是最大的教育失误。当今社会,溺爱放纵孩子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存在着。被溺爱的孩子总是哭闹着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或做某件事,小时侯是糖、玩具,长大后就要的更多了,这时候家长才对孩子的任性感到烦恼。还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一再的放纵孩子,等小错变为大错才想要纠正,但为时已晚。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得孩子任性妄为,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气壮的和父母争吵。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进入社会后,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差。

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我将继续勤奋学习,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篇3)

最近读了一本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这是一本有关培养绅士的书,即培养一个资产阶级的管理者的书,由于时代特点,有很多已经于现代的科学有所出入,并且是从儿童抓起的,对高中教育有很多不能适用的地方,不过还是能够有一些感触。有不成熟之处,还望大家不吝赐教。

在书中提到关于游戏的观点,在现代教育中是可以借鉴和参考的,书中提到这样一句话,禁止反而常常可以增加他的欲望,现代社会充满了诱惑。前一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关于网络游戏使某大学的学生大面积的被开除。对于这件事各级媒体搞得沸沸扬扬,并且很多把矛头指向了开网吧的老板身上。这一点我不想过多的评论,前几年就有在中小学周围多少米之内不准开网吧,不准开游戏厅等规定。这一点大家知道,中小学生自治能力差,可能这样做有一些效果。但长远看并非如此,中学和小学阶段由于有老师和家长管着,学生不去网吧。考上大学后,没人管了。原本禁止他们做的事,更激起了他们上网的欲望。难道这时再出台一个新规定,网吧必须离大学校园多少米?很显然是不现实的。第一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上大学期间管着,禁止上网吧。大学毕业后呢,管能管一辈子吗?显然不行。第二当今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了,网上有海量信息,有各种你所需要的和感兴趣的东西,对于现代社会的人已经离不开网络了。那怎么办呢,这就大禹治水一样了。要想办法输导,而不是一味的去静止这静止那。关于怎么输导,书中也有一些建议,虽然未必完全正确,但是可以借鉴,那就是把游戏当作一种工作,每天必须在何时玩多长时间的游戏,一旦把游戏作为工作任务来完成,那就不会觉得有多好玩,过一段时间也就厌烦了。当然这个方法不是万能的,但是必须要采取输导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禁止。同样的道理你想让他做的事情,不要当作工作,而是要作为游戏。例如把学习作为游戏就不会感到枯燥,这样就会乐学,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书中对语言的学习也有一定的见地,书中提到绝对不要用文法去麻烦儿童,要像说英文一样,向他说拉丁文,不必受到规则的烦忧。对我们来说只有把英文改成中文,把拉丁文改成英文就可以了。因为没有谁学自己的母语是用规则,不也没有违反规则的吗,国内就有李阳的疯狂英语吗。不过对一个其他国家的语言有必要研究的那么透吗,有多少人将来能够用上呢。这一点书中也有所提及,大家不妨想想有多少人会用到那可怜的英语呢,要与国际接轨可以完善翻译体系,没必要人人学外语,举国学外语。日本有完善的翻译体现,经济发展不也忙好的。何必让所有的人从小就开始做无用功呢。

在书中提到了关于鞭挞,用鞭挞来对待学生是一种贪便取巧的管理方法,这种惩罚自然会使导师盼望儿童去爱好的事物反而遭到儿童的厌恶,这种奴隶式的管教,所养成的也是奴隶式的脾气。这里也就是说体罚和变相体罚会给学生带来的伤害,达不到该有的目的。而且会使他产生暴力的习性。那怎么来培养学生成为你想看到的那种人呢。书中提到用奖励和处罚来达到目的。奖励并不是给他所需要的东西,而是要在众人面前表扬他。惩罚是在他犯错误时,私下里批评。这样学生就懂得了尊重与羞辱的意义,这样你能使学生爱好名誉,惧怕羞辱,学生为了名誉和羞辱心就会安你的要求去做。

现在的教育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味的强调升学率,对三好的老大哥德育和小弟弟体育关注的相当地不够。在教育漫话中提到了德行,只有有德行的人,才会是真正的人。教育不是培养才高八斗的屠夫,所以要认清了现实教育中的缺失,要成才,先育人。

书中有这样一句: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也就是说德育和智育是相互促进的,并没有冲突,从长远来讲还有好处,因为我们并不想培养出一个虐待动物的大学生,一个用高科技杀人的杀人狂。再说说有关体育的问题,在书中也有相应的部分,只是由于时代和认识的不够不免不是很正确,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节奏日益加快,所以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最近一段时间听到好几次有关过劳死,一是压力太大,时间太长。还有就是不注意体育锻炼。所以学校就应该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不是一门心事的搞升学率。

现在社会物欲横流,人们为了某些利益不择手段。在书中把说谎看作极坏的品质,是不能忍受的。这对我们来说培养学生的诚信是多么地重要,党和国家都在提倡建立诚信社会,建立诚信社会靠什么,就得靠教育。教育学生讲诚信,从最简单的做作业开始。现在是抄作业,考试作弊,将来就有可能去诈骗。当然仅仅是学校这样做是不够的,现在社会诚信严重缺失,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电视里充满了虚假广告,就是学校也非一方净土,也不可能成为一方净土。要学生讲诚信谈何容易,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书中有关习惯的培养用了很大的篇幅,书中从穿衣开始,涉及洗脚,洗手,洗澡,饮食,用餐,饮料,水果,睡眠,甚至上厕所都有习惯。可见作者对习惯的重视程度,习惯改变命运。在教育中对习惯教育的还是相当地不够。应该涉及到生活的各方面,小到上厕所。对习惯教育不够,以致在一些国家,得用中文提示小便要上前一步。

本人才疏学浅,就此收笔。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篇4)

周末在家,闲来无事,就捧起在校图书馆借来的约翰.洛克所著的《教育漫话》,以前匆匆翻过,并未留下深刻印象。可再次拿起它的时候,却爱不释手。书里面涉及很多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最为头疼的事,孩子已经上六年级了,而作为父母的我,却不知如何来培养她,使她成为心智和健康都优异的人。

很荣幸遇见了约翰洛克的《教育漫话》,他使我知道在孩子培养的各个方面。首先第一章,他讲的是健康教育,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有自己的事业,要得到幸福,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而要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更必须先有能够忍耐辛劳的强健体魄。”“身体和心智如果有一方面不健全,那么即便得到种种别的东西,也是枉然。人的幸福和苦难,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心智不明的人,做事情找不到正确的途径;身衰体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确的途径也无法取得进展。”可见健康的身体有多么重要。在书中,他向我们见绍了身体健康的几个原则:

一,保暖。无论春夏秋冬,都不要让孩子穿的过暖,否则就会引起头痛感冒,发炎咳嗽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

二,冷水锻炼。要让孩子从小开始,养成用冷水洗脚的习惯,最好用冷水洗澡,这样能增强他们的体质。不过,锻炼最好从春天开始,最初用温水,以后逐渐把水调冷,要不了几天就完全用冷水了,此后不分春夏秋冬,都要坚持洗下去。

三,游泳和户外活动,游泳,既能和冷水接触,又能获得应付急需的技能。

四,衣着不可过紧。要让身体的各个器官自然的生长,不然就不会匀称。

五,饮食要清淡。要少食肉食,多吃一些硬性的食物。

六,水果。不应当吃可口的水果,如甜瓜,桃子等和不和时令以及被糖渍过的水果,因为这些水果都不利于健康。

七,按时大便。八,医药。不要乱给孩子用些预防疾病的药物,尽量让孩子少用或不用药物。

看完他的这些关于身体健康的原则,我想自己今后在孩子的健康上应该如何注意了。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篇5)

最近,我读了洛克的《教育漫话》,不禁为其精辟的理论、深入浅出的文字所折服。在《教育漫话》问世300多年来,一直被誉为近现代英美文化的瑰宝,对近现代英美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今天拜读大师的金玉之言,可谓茅塞顿开。书中既没有艰深难懂的理论,也没有晦涩的学术概念,但他所讲的东西却非常深刻,极有启发意义。以下几点是我在阅读时感受最深刻的:

一、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这句话是很有远见的。作者认为应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教育的首位,并对孩童的身体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儿童要多过户外生活,接受空气、日光和水的锻炼;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清淡;睡眠要充分;药物要少用,要多运动,等等。

我们老师和家长当然明白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可当面临应该将孩子有限的时间用于运动还是学习时,绝大多数大人会选择后者。回想我快乐自由的童年,对比我的学生们正在经历的童年,在庆幸自身的同时也对现在的孩子产生深深的同情。城市的孩子在享受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同时也丢失了童年最宝贵的自由。孩子们没有足够的时间也没有充分的空间玩耍、锻炼,长时间面对课本、电视、电脑让他们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对生活环境的漠视。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视力近视?为什么中国儿童的身体素质不是在提高而是下降?孩童时期,身心的健康和知识的学习,到底孰轻孰重?

二、教育上难于做到而又具有价值的一部分目标是德行。

正如很多老师意识到的,作者指出: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首先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克制自我的能力,而且应尽早培养。因为幼儿的可塑性是最强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或一块蜡,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做成什么式样的。

每个班都有一两个让老师、家长都头疼的孩子,一般的说教似乎对这些孩子毫无作用,造成这些孩子学习困难、表现不好的最根本原因,很多是因为从小没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如果不纠正他的不良习惯,从根本上改变他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很难看到他的转化与进步的。

洛克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孩子常犯的错误和大人常用的培养孩子德行的方法,如说理、鞭笞、榜样、责骂、强迫等。其中有两点我非常赞同。

1、在各种教导儿童及培养他们礼貌的方法中,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是不该做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面前。

2、当对学生进行说理时,举止应该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也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有时学生的错误会让老师生气甚至失去理智,初为人师时,我也曾多次因为学生不听话气得对他们大声呵斥,可老师的愤怒只会让学生害怕或反感,他们会认为你的恼怒是对他们犯错的一种报复,并不是为了帮助他们,因此这种失态的惩罚不能让孩子从内心认识到他们的错误。那么今后当老师想发火时,最好想想:我发火的目的是什么?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让犯错的学生从内心屈服、认同呢?

三、智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之掌握正确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

写了体育和德育之后,作者最后才写到智育。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得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强迫儿童去学,而要把读书当作一种游戏、消遣、光荣快乐的事情或对良好表现的奖励,孩子们就会自己要求学习的。在智育方面,作者的主要观点有:

1、 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小心地加以鼓励。因为好奇心是一种求知欲,对事物好奇的孩子才会善于思考,爱动脑筋。

2、 要重视儿童的兴趣。因为儿童兴致好的时候,学习效率要好两三倍。当儿童没有立意去做那件事情时,父母或老师就应该少就他去做。有些喜爱读书、写字、画画的人,在某些时候对于书、字、画也会感到无味,如果那时他再勉强自己去弄,结果只能把自己弄疲惫,甚至对原本感兴趣的东西失去原有的兴趣。

3、 儿童的时间应该用在获得一些对于他们日后长大成人有用的事物上,即强调教育的实用性。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一切事物,所以最大的精力应该用在学习最需要的事情上。他们在世上最需用、最常用的事物,也就是最应当所追求的事物。

《教育漫话》给了我莫大的启示:教育过程中要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需要鼓励时投去赞许的目光。我相信他们终会因尊重而成人,会因为教师的宽容有度和耐心呵护,在感知后感动,在感动后明理,从而培植起不断进取的动力。我们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自己的个性,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去摸索、研究、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思路。一名话,实践总结再实践。从而达到理想的要求。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篇6)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着,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育思想有所了解。这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教育学,除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外,某些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论述等等。作品虽然写于三百多年前,时至今日仍然有着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洛克十分重视早期教育的关键作用。一是因为儿童少小时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为幼小时的印象都有极重大极长远的影响。像水源一样,稍加引导,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谨慎从事,因为教育上的错误像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以后就难补救了。

小学儿童的可塑性也很大,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养成教育抓起,如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等。书中关于习惯的养成,我觉得很有可迁之处。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需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不过我在这里有两点要提醒的。第一,你要他们练习某种习惯,最好和颜悦色地去劝导他们,提醒他们,不可疾言厉颜色地去责备他们,好像他们是有意违犯似的。第二,还有应该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可太多,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得头昏眼花,反而一种都培养不成。要等某一件事情经过经常的练习,变得容易自然,他们做来不必再假回忆之后,你才可以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我觉得我们学校这方面也是这样做的。

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这一切原本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却反而使得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天一冷,就会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们可以学习《教育漫话》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让儿童从小就锻炼身体,使他们将来能抵抗天气,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多方面的变化。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禀赋,一个人如果缺少德行,就决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在洛克看来,德育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它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

洛克反对溺爱放纵孩子,他认为这是最大的教育失误。当今社会,溺爱放纵孩子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存在着。被溺爱的孩子总是哭闹着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或做某件事,小时侯是糖、玩具,长大后就要的更多了,这时候家长才对孩子的任性感到烦恼。还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一再的放纵孩子,等小错变为大错才想要纠正,但为时已晚。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得孩子任性妄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气壮的和父母争吵。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利于他们在同伴中的交往,进入社会后,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差。父母应当做到不溺爱放纵孩子,在既严厉又宽松的环境下对儿童进行教育。

《教育漫话》这本书,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在无形当中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尤其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学习能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强,教师的榜样作用也就更大了。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就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凡事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与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我将继续勤奋学习,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读书笔记《《教育漫话》读书笔记》一文希望您能收藏!“读后感大全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书笔记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