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一首古诗的读后感 > 地图 > 一首古诗的读后感

一首古诗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6 来源:互联网

白桦的长篇小说《一首情歌的来历》有感。

一个人难以忘记的,往往是他/她观看过的一些影片,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全情地投入,并有很多的感触。在认真品味的后,相信您收获一定不少,我们可以用写观后感的方式将各种感触和思考组织在一起。优秀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白桦的长篇小说《一首情歌的来历》有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前言:读后感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书记的领悟,因此,小编收集整理了大量的读后感,供大家学习阅读!

白桦的长篇小说《一首情歌的来历》有感

白桦的长篇新作《一首情歌的来历》,在一首情歌来历的追溯中,在对于真情的追慕与抒写中,在极具民俗色彩的情境中,在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中,讴歌了爱情的忠贞与执著,是作家发自内心的爱情的呼唤,使作品成为一部多声部可歌可泣的爱情交响曲。

小说的主要情节是对李智创作合唱幻想交响曲经过的叙说。抗战期间,巴黎里昂音乐学院的高才生李智毅然回国抗战,他滞留在云南时借住在铁匠铺,逐渐与依香产生了感情。李智应征入伍,脑神经受创失去知觉,依香用情歌唱醒了李智。李智创作了一部合唱幻想交响曲,他在文化革命中受批斗折磨而去世。小说中铁匠杨海清给李智讲述了他悲婉的爱情故事:马帮汉杨海清因病滞留在傣族村寨,与傣族姑娘依莲相恋,因牵念患病的父亲,杨海清与依莲惜别,父亲逝世后,他历经坎坷与磨难回到了依莲的家,生下依香的依莲却中蛊而逝,他含辛茹苦带大了依香。小说中的民间传说充满着爱情荡气回肠的执著与坚贞。傣族的爱情史诗《召树吞和喃穆鲁娜》中,勐板扎国王子召树吞与勐奥东板王国七公主喃穆鲁娜的恋情,虽然遭到父亲的反对、岳父的阻挠,却终于赢得了自己的爱情。白族火把节传说中突出了阿南夫人殉情的坚贞不屈,汉钦差大将军郭世忠为阿南夫人的美色所吸引,设计谋害了酋长曼阿拉,阿南夫人在丈夫的葬礼上投火自尽。小说在俄罗斯套娃般的结构中,叙说了一个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白桦,在小说创作中,常以十分抒情的笔触叙事,营构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小说描写借宿铁匠铺的李智跟随依香学打铁后,在小河边洗涤烟煤的情景,蕴蓄着诗情画意:暮色里小河边,李智和依香各自用汗巾撩起河水洗涤,李智将头埋进水里时,依香擦拭着李智背上的汗珠,李智惊得立即屏住呼吸,凝固在原地。好像是一只美丽的蝴蝶落在自己的背上,怕动一动就会把它惊飞似的。李智忽然发现依香裸露的颈子如雪般白,情不自禁地轻轻吻了一下,依香像是感觉到颈子里落进了冰水似的浑身颤抖起来,颈子突然由雪白变成了绯红。将青年男女初恋肌肤相触的感受,描绘得细腻真切,充满着诗情画意。小说描写马帮汉杨海清与傣族姑娘依莲在合欢树下的初次幽会,洋溢着浓郁的诗意:在满天星光的覆盖下,在小河边茵绿的草地上,在金合欢树的树阴下,在深蓝色的手织线毯上,他们依偎拥抱,享受着春光无限的亲昵,他们心跳的频率像擂鼓一样,星星透过金合欢树叶的缝隙时隐时现,向他俩发出讥讽而灿烂的微笑。作家以在澜沧江峡谷的舟中一次历险的情景比拟青年男女的性事,写得含蓄而生动,富有诗情画意。在他渐渐喘过气来的时候,坝子里亿万只萤火虫蓦然从河水中、草叶里向空中冉冉升起耳边听见的是那支她熟悉的、故事里的情歌,正迎着上升的萤火从空中飘落下来,展现出一幅充满着诗的魅力意境,洋溢着瑰丽色彩浪漫风格。小说中,杨海清与依莲在村寺中跪拜,彝族姑娘巧妹跳烟盒舞,依香为失去知觉的李智唱情歌等场景的描写,都充满着诗情画意,显示出诗情小说的独特韵味。

白桦先生是一位善于思考敏于探究的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其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深思之作,都是其深入观照生活思考生活之作。《一首情歌的来历》的创作,抑或是其对于当代物欲社会重物轻情的不满,抑或是其在坎坷人生经历中对于真情的珍视,发出了发自内心的爱情的呼唤。虽然,由于诗人的气质带来小说跳跃式的诗的结构,虽然多个爱情故事的抒写分散了笔力,虽然在叙述爱情故事时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物个性的刻画,以至于几个爱情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多共性而少个性,但是,作品连珠格式的结构、浓郁的地方色彩民族特色、诗情画意境界的创造,都使作品在发自内心的爱情呼唤中,具有引人入胜耐人咀嚼发人深省的艺术魅力。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致青春》观后感:青春是一首艳曲


《致青春》观后感:青春是一首艳曲

文/老夏

就像张无忌学太极拳一样,我几乎一走出电影院,就把《致青春》这片子忘得差不多了。除了阮莞在火车上独自哭泣的那个镜头,几乎没有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印象。在电影院门口,阿斌问我这片子可以打几分,我说7分吧,阿斌坚决说只有6分。我们俩笑得很大声,像孩子一样。这是赵薇的处女作,我说鼓励一下吧。

或许是由于《致青春》的背景交代的不够,每每看到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出现时,我就会不由自主的回忆这事儿出现在什么年代。比如四人间的大学宿舍2000年以后的大学都没能全部实现这个条件;教学楼里挂着的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条幅全国第十二次党代会是于1982年召开的;比如郑微上台唱的那首《红日》李克勤的《红日》发表于1992年;比如一直阴魂不散的伊利牛奶伊利牛奶做液态奶是1999年才开始的。这种纠结如同便秘一样困扰着我的观影过程,直到后来我果断放弃了较真,我安慰自己说这不就是个小清新爱情片嘛,那么认真干嘛?然后后面的剧情真的就令我失望了。

完全没有必要对每一个人物角色都有始有终的交代清楚,这大概是新晋导演基于良苦用心上但技巧的明显不足。参照自己,我也能发现大学毕业快十年了,还在保持联系的同学已经不超过三个。路那么多,谁知道走着走着就走到哪儿去了呢?

郑微这样的角色基本上是理想化的,被放大了,这是艺术创作的需要。所以她很难进入我们的情感世界,因为夸张得有点假。即便叛逆如80后,也没有谁可以跳到台上抢校长的话筒给男生唱一首示爱歌。我猜最真实的人物应该是老张。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毕业后活得光鲜亮丽,前呼后拥,腰缠万贯。也因此,老张才可能是许许多多小人物的写照从招聘会现场的人员来看,他们那一票大学生大概已经属于小人物系列了。片中只有阳少才算得上高富帅。老张如许多猥琐男一般把对女神的爱隐藏在心中,默默送花示爱于阮莞,直到最后墓前的揭秘。这大概属于全片最精彩的一笔。幸亏没有上演小人物逆袭女神的故事。老张那点楚楚可怜的虚荣和自尊已经被生活伤害得体无完肤,像极了晚秋后孤独的树枝。

但频频上演的女神垂爱小人物的故事让影院内的我们一片喊天,天理何在啊?郑微这样心高气傲的姑娘被人忽视愤而报复再被忽视终于忍无可忍发誓要征服对方却最后陷入对对方的爱慕这种心理几乎是合情合理的,忽视是对待傲慢最好的态度,一物降一物。但她勇于表白敢于献身的精神依然令我们唏嘘不已。甚至于后来她想重温旧情又贴身于初恋情人林静,这一点我们已经不能接受了。(观后感 )这是女神在作践自己。而阮莞在婚前一天再次与前男友共赴演唱会重温旧情以至于明明在拥堵的马路上却突然被一辆疾驰而来的货车撞死,这一剧情引发的,不是我们的怜悯,而是无限的鄙夷。爱情可以多姿多彩,但婚姻就是婚姻,它有规矩。

越到后面,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交代,每一次交代都让我觉得影片结构的无力。尤其是林静的交代,我都怀疑是不是赵导故意给韩庚添加戏份。而片中有意无意的致青春的点题,也显得十分苍白。全片哪里是在致青春,无非就是一本世俗的爱情流水账嘛。

而其实我们内心明了,在那个似远似近的年代,那一代人的青春是躁动不安,是充满理想,是诗情才华,是追求自由,是搭一辆车去远方,是一首华丽的艳曲,是一支一去不复返的箭,那支箭呵,叫做忘归。

奎妮的情歌读后感600字


《奎妮的情歌》是《一个人的朝圣2》,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坚定的爱,每个人都有阴暗面,但是 我们要用我们温暖的一面去消融、去感化他。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奎妮的情歌读后感600字,大家一起来看看。

哈罗德在《一个人的朝圣》的徒步里获得了精神上的救赎,奎妮在朝圣的终点等待,在《奎妮的情歌》里自我忏悔。(然后大概意思就是所有人包括哈罗德的妻儿都知道奎妮爱哈罗德,就只有哈罗德自己不知道。或许也不是不知道,哈罗德只是一个喜欢逃避的人)

看完《一个人的朝圣》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温暖的书,收到老友奎妮的来信,被告知老友即将命不久矣,从而他上了徒步之旅,希望上()帝能看到他徒步穿越整个英国的努力能让奎妮的病好转。

一路上直面自己的问题,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知道自己的过错,路上有陌生人的善意,有追随者,有分歧,最后还是回归本心。虽然最后奇迹并没有发生,奎妮还是死了,但是哈罗德通过这段旅程得到救赎,她的妻子期间也不断反思觉得哈罗德并不是不爱他们的儿子,只是他不知道如何表达,从丧子之痛里解救出来顺便原谅了他,最终两人幸福的手牵手开心的开车回家了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妻竟然就这样和好了。

然后奎妮在异乡死了并且自己把她自己永远留在了她的海上花园上那个离金斯不里奇很远的地方,带着不安和愧疚,爱而不得的痛苦。知道生命的最后,奎妮还是想得到原谅,所以她臆想了一个医护人员帮她记录她隐瞒的事实。(感觉自己和日了狗一样)

最后还是不得不感慨表达的重要性,感情不表达就会有误解,情感的不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情感滋生。

这让我感觉自己好像看到了《他和她的孤独情事》里的男女主一样,只不过奎妮和哈罗德不是情侣,更不是夫妻,他们之间有的只是奎妮疯狂的自以为没有人知道的暗恋。

总的来说《奎妮的情歌》是一部悲剧吧。

《来历不明》观后感范文


英国近日票选出了人们最喜爱的童年电影,斯皮尔伯格1982年导演的科幻电影《E.T》荣登榜首,而科幻片人们最喜爱的电影类型排行榜中也名列前茅,仅次于动作冒险片和喜剧片。以上调查足以说明,科幻片在观众心中神圣的地位。我想不仅是在英国,即使在中国,乃至放眼全世界,科幻片的神圣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

可惜的是,在中国电影百年史上,很难有叫的出名字的科幻片。尤其是在当下,当电影大咖们将赚快钱作为第一要务时,本土国产科幻电影在影院更是难见其踪影。好在即将于8月23日公映的《来历不明》或许能弥补这一空白。

在《来历不明》偌大的海报上,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几个大字非常显眼。当这几个字与大漠黄沙、黑影人形、不明光束、乌云滚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影片浓郁的科幻气质相当的夺人眼球。

与观众熟悉的好莱坞大制作科幻片不同的是,《来历不明》非华丽丽的技术流。无论是时间空间的设计上,还是外星人外形的打造上,都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简单、简明、简约,《来历不明》用这样的风格让观众很快就能找到它与好莱坞科幻片的区别。同时,也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电影所呈现的代入感很快就能让观众入戏。

这样的设计是非常符合导演陈楚童特性的。首先,简单明了的朴实之风能避免大制作所带来的大投入;其次,影片低调、婉约基调也是导演为人处事作风的体现;再次,不固话外星人的某种具体形象,有利于观众发挥想象力。毕竟,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再者,将外星人外形比照人类外形,能使其更好融入影片主题;最后,导演以外星人看人类这个视角,来揭露人性的贪婪、欲望,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某种鞭挞、嘲讽,也是对来历不明外星人社会的某种向往、憧憬。

虽然在硬件设施(投资、造型等方面)上《来历不明》与知名的科幻大片都相去甚远,但在软件的处理上,《来历不明》还是很好地遵循了科幻片的精髓展开无限的想象力,以外星世界比对人类地球,对现实人类的生存景状发出种种呐喊、呼救。从这个意义上讲,导演陈楚童的此次尝试是非常有益的。真心希望陈楚童导演的这次有益尝试能开启国产科幻电影的大未来。

30年前在美国公映的科幻大片《E.T》曾让包括我在内的几代人都沉浸在其中,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在想,70后的陈楚童导演或许也是因为看了《E.T》而在心中早早就埋下了要拍摄一部类似影片的念头,而《来历不明》则是导演这种心迹的展验。

不难看出这是一部有心有义有情怀的影片。心,主要体现在导演在完成该片时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上;义,则展现在影片的立意主旨中。不为视觉而视觉,而是要从心灵深处挖掘、展示人性的美好与丑陋;情怀,作为导演风格化十足的首部自导自演的影片,《来历不明》充分展示了导演陈楚童的情怀拍属于自己的作品。

观纪录片《渠首》有感


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和传承渠首精神

—— 观纪录片《渠首》有感

刘建川

纪录片《渠首》生动展现了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的建设过程,深刻阐释了邓州干部群众创立的“渠首精神”。回眸渠首建设过程,有太多震撼人心的场景,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南水北调,为了一泓清水送京津,邓州人民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和牺牲。2160多个日日夜夜,4.4公里长的引渠、渠首闸,8公里长的引丹总干渠及下洼枢纽,对千千万万邓州干部群众来说,是一次思想与作风的锤炼,是一次党性和责任的检验,是一次奉献和牺牲的完美呈现,是一次爱国与为民的生动实践。

今天,重温那段战天斗地、激情燃烧的岁月,给我们最大的启迪就是:开启新时代邓州建设新征程,我们更要弘扬好、传承好渠首精神。

弘扬传承渠首精神就要忠诚担当大爱报国

南水北调工程服务于全国大局,是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为了服从南水北调这个大局,邓县的各个生产队精挑细选出青壮劳力,自带工具、粮食奔赴前线,投入挖土运土的战斗,这一干就是六年!1970年9月,河南省动员镇平、新野等六县5万民工助战,仅一个多月,就干不下去了,只有邓县的5万民工坚持到1974年7月渠首工程完工的那一天。当时1个土方,国家只能给2分钱,邓州干部群众不讲价钱、抛家舍业。为了这一国家工程建设,邓州人民向工地支援粮食4.5万斤,现金一亿多元,140多名民工献出了生命,2000多名民工伤残。上世纪70年代,邓州市舍小家顾大家,在接收淅川县10752名移民之后,又把辖区内的九重、厚坡等30多万亩耕地整体划给了淅川,邓州成了“隐形淹没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开工之际,邓州再次接纳移民30000多人,占整个库区移民总量的五分之一,成为河南省第一移民安置大市。这充分体现了邓州人民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度政治觉悟和舍家报国的高尚情操,凸显了爱国主义的时代特色,他们是这场战略工程的真正英雄。

弘扬传承渠首精神就要不怕牺牲无私奉献

当年渠首陶岔会战时,邓州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员参加施工会战,不怕苦、不怕累,弟弟牺牲哥哥上,祖孙三代齐上阵,自己开荒挣口粮,吃红薯面窝头,蘸咸辣子水……面对无数的挫折和困难,邓州人民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他们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在渠首陶岔会战中,涌现出了以翟荣耀、欧阳彬、李显勇、秦永顺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还有141位同志献出了宝贵生命。不论是干部、工程师还是技术员,都不计报酬、不图名利,没有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没有一例贪污受贿、没有一人挪用物资,工程结束后,管材料的副指挥长张焕新连剩下一堆朽木料都一一上交。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铁骨铮铮、无私奉献的英雄,才使渠首建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正是因为干部群众高度的道德自律和行为自觉,才成就了渠首这一人间奇迹,谱写了一部我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壮丽诗篇。

弘扬传承渠首精神就要团结拼搏敢于创新

为了完成国家交给邓州的任务,邓州的领导和民工上下一心、尽心竭力,舍得出力流汗,又不盲目蛮干,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勇于开拓,敢于创新,迎难而上,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当时,县委政府凝聚各级组织的合力,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倾全县之力打了一场浩大的人民战争。县委领导亲临一线,各单位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了上下配合、分工协作、左右联动的大协作、大配合工作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渠首工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创新性的工作,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实践中,邓州人民敢于创新,用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用创新的方法推进工作,确保了工程快速有序推进。开工初期,吃惯了大锅饭的人们,工作效率低下,工程指挥部大胆决策,实行“包干责任制”,将补助的粮、煤、资金与工程进度挂钩,这明显是实行“大包干”。在当时形势下,是需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的。但是这种“大包干”有利于调动施工单位和民工的积极性,加快了工程进度。另外还创造了 “简易爬坡器 ” “动力爬坡器 ”“飞车下坡”“挖神仙土”等方法,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飞车下坡”和“挖神仙土”虽然加快了工程进度,但也付出了不少代价。今天,在我们为工程圆满竣工而自豪时,不能忘记渠首建设者们为世纪工程留下的千古绝唱,更要发扬渠首建设者们团结拼搏、敢于创新的伟大精神!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大力弘扬传承渠首精神,是新时代每一个邓州人特别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义务。弘扬传承渠首精神,就要继续做好生态这篇大文章,使一汪清水永续北上;弘扬传承渠首精神,就要弘扬正气、正能量,切实转变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弘扬传承渠首精神,就要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为开创新时代邓州建设新征程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历不明》观后感


《来历不明》观后感

文/言成

暑期的电影市场总是分外火爆,中外各种题材的电影争相上档,只为在竞争激烈的暑期档分得一杯羹。面对好莱坞科幻巨制、华语都市爱情喜剧等题材电影大行其道得当下,如何满足口味日益挑剔得电影观众成为了许多电影人冥思苦想得难题。而定于8月23日公映的科幻悬悚电影《来历不明》则凭借其现实主义的科幻因素脱颖而出,成为这个档期最独特的存在。

片中的天文爱好者疯子的遭遇十分曲折,他放弃了优越便捷的都市生活,这种疯狂的举动不被许多人所理解,因此他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疯子与傻子。而事实上他是一个遵守自己的内心向往以及对梦想与爱情都有着不懈追求的智者,他敢于摒弃世俗的势力与偏见,只身来到一个相对恶劣的环境下生活,通过自己双手与智慧终于铸就成了自己渺小而阔大的梦想摇篮,然而随着开矿者利益纠葛的渗入,他面临着房屋被烧、惨遭驱赶与追杀等坎坷经历,但他依旧永不放弃,坚持梦想。

而在这个过程中原本安静的研究所迎来了几个来历不明的人物的加入,他们或神秘诡异、或善良博学、或势力刁钻几股不同势力的强强交织,让一系列巧合而又玄乎的事件接踵而来,这种人物性格与观念上的巨大反差形成了鲜明对比,无疑是对现实的最有力的映射与讽刺。与中外电影史上很多现实主义电影不谋而合的是,它们或荒诞或离奇,但却都共同构筑了一个神奇的幻想世界。

该片将视角对准一个怀揣着远大梦想的小人物,通过他的离奇遭遇去展现一个普通人关注天文、关注环境、关注地球的丰富内心世界与价值观。影片中各种虚幻与现实的画面交织出现。太空世界的神奇与绝妙,女主角与母亲身世的遥相呼应,来历不明的外星人的诡异与惊悚以及其散发出来的各种超能力这些奇妙的现象在让人惊叹连连之时也不由得不寒而栗。但当乡村小学的学生与教师,身患白血病女主角,为了开矿谋取暴力的不良商家以及以爱情作为诱饵骗取巨额资产的小男人等人物出现时又瞬间将观众拉回到现实。影片用这种反复进行鲜明对比的描写手法给了观众更为直接与深刻的观影体验与思考空间,堪称巧妙。

另外,笔者十分喜欢偏重对两段不同价值观的爱情的描写。蒋梦婕父亲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家财万贯,是名副其实的富家千金,但他的未婚夫却是一个唯利是图、胆小怕事、见风使舵、心口不一的小人,两人的爱情也与物质划上等号,成为了利益的附属品;相反,疯子则一贫如洗,住在一个破烂不堪的小土屋里,但他内心执着勇敢、善良助人、淡薄金钱,对待爱情的态度更加专一单纯,因此也得到了被爱方更加无私的奉献与付出,两人的爱情平淡而温情,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最本质的温暖与安全,因此他们的爱情也成为全片最清新动人的一笔。而这两种不同爱情遭遇的强烈对比,无疑也是对当下某些年轻人对爱情与婚姻浮躁而利益化现象的一种极大讽刺。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该片由原本是歌手的楚童自编自导自演,并吸引了蒋梦婕、高鑫、缪婷茹等多位实力与偶像兼备的人气演员鼎力加盟,再加上新颖的题材、独特的风格、扎实的剧情、唯美的电影画面、精良的后期制作以及强大的音效团队等,都让该片的可看性极高,成为了暑期档不可忽视的一部诚意之作。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2篇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

秦雨茜

我读《宋词三百首》感受最深者就是这一点,在吟诵之时,每每感叹于每一个字安放得那么妥帖,连缀而成的短语和句子,其内在的意义和外在声音的轻重疾徐,与作者思想感情起伏曲折那么和谐,这种和谐所形成的境界令人流连忘返。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品读晏殊的《浣溪沙》,似看见了作者在落寞无聊时对月伤情,看花流泪的情景。一种莫名的惆怅涌上心头。“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者望着凋零的花朵以及飞回来的燕子,心头不禁涌起阵阵愁怅。这一句缠绵委婉,无愧为一句千古名句。

宋词,它不用像唐诗,每一行的字都一样多,但却有一定的词律格式;它也不用有一个能概括全文的恰当名字,只要有词牌名就足够了,这样反而让人忍不住想去看看词的内容;它更不用像小说,要有人物、环境和情节,完全是作者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好地抒发了写词时的感情,读起来仿佛是身临其境。

正是因为宋词的传神、飘逸,才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春天,一个美丽的季节,我想,人们看着窗外的美景,一定会吟上一句:“绿柳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到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到乡村去度假,晚上,若是在小路上散步,一定会有和辛弃疾一样的感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不知不觉,秋风已将树叶吹黄了,词人秦观正是在这时写下了《浣溪沙》中的名句:“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秋天,还有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那就是中秋节,或许,一个几乎不会中文的外国人,也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千古绝句。一个人难免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这时,他就像陆游笔下的梅花:“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如果想让自己重新振作,那就大声背一遍岳飞的《满江红》吧:“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里面的语句可以让任何一个人鼓起勇气。

那位胸襟豁达、才华横溢的苏学士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朋友们,品宋词,提素养,“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读《宋词三百首》有感

董家汝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数不清的文人雅客留下了流传至今的文字。早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便留下了长篇抒情诗《离骚》,后来又出现了《论语》,《史记》等巨著。到了唐 宋 元 明 清时期,诗词歌赋,小说更是各具风采。

爱诗之人,必定从小背诵《唐诗三百首》,而爱词之人,当然少不了有一本《宋词三百首》。小学时,老师很少提到宋词,上了中学,我渐渐对宋词有了了解并喜欢上了这种文学体裁。著名词人苏轼 辛弃疾 李清照都是我经常在朋友 家人面前提起的对象。

《宋词三百首》,集宋词三百多年的词义精华。在这里,我们能领略千百种愁思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欣赏万般空间与时间的唯美转换,思考词背后的或凄怆江潭,或摇落星辰,或轻歌宛宛,或袅袅盛丽……

在乎个人的伤悲,总在月色一样的气氛,静静宣泄。浪迹天涯,于风急雨骤中,柳耆卿长吟“渐霜风凄紧,残照当楼”、“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他追求的功名利禄,无声散开,繁华在听歌买笑之中。柳永的词是细腻的,透着淡淡的哀伤,丝丝渗骨,却令人无限忧愁。不过,他也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使变得憔悴疲弱,对心中的那个她,却如《上邪》中“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那般炽烈执著。然而,花儿谢了又开,雁子飞了又回,红颜易逝,人生易老,总是年华斗不过春秋,纵使豪放派的辛弃疾,也不免说:“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纵然大文豪苏轼,也不免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惆怅的,如细雨,簌簌落下一场,浸湿脸庞,枉凝眉,却不知是雨是泪。可到头也还是相思最苦,如刀子般寸寸地凌迟着心,一滴滴地淌血,却因生命的停滞而得不到解脱。在怅然若失中,易安居士轻敛眉睫“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贺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想象着一座精致小桥坐落在缓缓流动的清澈河水之上,有位少女遥遥远望,望穿秋水不见高轩,樱桃小嘴低低呢喃:在那苏州盘门,横塘路呵,君家何处!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在宋朝独特的历史背景下,当然也不免有词人吊古伤今,怀古哀今,或是挥毫洒墨,表达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感。姜夔感伤时事,写下《暗香》《疏影》,“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格调高绝,令人凄惋叹息;辛弃疾渴望建功立业,于京口北固亭自比廉颇,发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叹;陆游也曾“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坚定不移并老而弥笃地充满爱国热情。

电影《新康定情歌》观后感


电影《新康定情歌》观后感

耗尽一生心血的等候

文/风拂芦雪戏斜阳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于江苏苏州某贫苦家庭的李苏杰刚从大学地质系毕业,便自愿参加到了一支进入四川甘孜自治州修筑川藏公路的解放军队伍中,由于他是这支修路大军中唯一的一位戴眼镜的大学生,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大家称为"秀才".这一天,当大军行至一条湍急的溪流边,正在为部队找水的李苏杰以及其他几个士兵救起了一个落水的藏族头人,头人和他的夫人对解放军的救命之恩感激万分,说一定要报答解放军,承诺只要家里有的,解放军同志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在火堆旁一边烤湿衣服一边和头人夫妇攀谈的同时,善良细心的李苏杰一直注意着在头人身后卑躬屈膝地站着的一老一少两个衣裳褴褛脚戴沉重铁链的女奴,听见头人的承诺,他便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机会,立即请求头人把这两个女奴解放,头人犹豫了一下便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李苏杰亲自操起斧头,砸断了女奴脚上的铁锁链,并热情地告诉她们,她们解放了,是自由人了。解放?眼中含着泪水,脸上带着惊恐神色的女奴此刻也许并不明白这两个字对她们意味着什么。

夜幕降临,泸定桥下河水汤汤,泸定桥上,队伍打着火把继续前进,此时,一个孤苦伶仃的身影手扶着桥上摇晃不定的铁链朝着不断从身边经过的人群里东张西望,那双惶恐无助、焦盼期望的眼睛在寻找着什么?终于,在经过了长久的等待之后,在泸定城的城门洞下,那个戴着眼镜的熟悉身影出现了,她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用生硬的汉语喊着"恩人",秀才李苏杰很惊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已经被解放了的女奴为何又跑了回来。

年轻的女奴名字叫达娃,今年刚二十岁,她问李苏杰和他身边的战友:"你们解放了我,我可不可以跟你们一起走?"见对方犹豫不决的样子,达娃从怀里掏出了那根从她脚上取下的粗长的铁锁链,悲怆地对她的恩人们诉说起她的身世。她说,她是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这根铁链从她五岁时就开始一直被戴在了她的双脚之上,已经戴了整整十五年,除了在老爷吩咐她陪少爷和小姐骑马时可以拿下来之外,连睡觉时都得戴着。在场的每个人都被她悲惨地身世打动,可是他们没有权力决定带上她,就在这时,政委走了过来,从达娃手中接过铁链,心情沉重地看着手中这沉甸甸地铁锁链,毫不犹豫地大声向达娃宣布,他们将带上她跟着队伍一起走。听到政委的决定,达娃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惊喜地问道:"那我从此可以吃得饱饭了?"李苏杰从政委手中要过铁链,心情沉重地抚摸着,然后郑重地把它递还给达娃,深情地对她说:"把它好好地收着,我们要让子子孙孙知道,你们曾经吃了一些什么样的苦。"

雪山下,玛尼堆旁,达娃在为修路的解放军战士烧水做饭,李苏杰拿着一筒枣蓉麻饼走了过来。接过李苏杰热情递过来的麻饼,把它放到嘴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又赶紧吐了出去,已经20岁的奴隶娃子出身的达娃第一次品尝到了"甜"的滋味,她惊讶地问李苏杰:"这就是甜的味道?""是的,这就是甜的味道,它是我们苏州的味道。"李苏杰自豪地告诉达娃。苏州!第一次听到这个地名,达娃感到既新鲜又兴奋,她让李苏杰用钢笔把这两个字写在她的手里心,说要好好看看它们到底长的什么样,也就是从那以后,"苏州"这个地名就深深地印刻在了这个痴情女子的心坎里,并在她今后的六十多年孤苦无依的岁月里一直散发出令她向往的迷人光辉!

当得知李苏杰的这支钢笔是在他考上大学那年,妈妈在为资本家的公子洗了两个月的衣服才从旧货店里买了来时,达娃拿出了一个早已用纯白羊毛编织成的笔套,递给李苏杰,深情地说道:"你的钢笔这么金贵,我用羊毛为它做了一件衣服,你给它穿上去,看看合不合适。"李苏杰把钢笔轻轻地装进套子,深情地对达娃说道:"我们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这可是千针万线呢。"这支钢笔以及这个钢笔套,李苏杰一直把它们带在身上,可是,谁会料到,六十年后在他得以重返甘孜来寻找他魂牵梦萦的达娃时,得到的结果却是,故物依旧在,而一对悲苦的情侣已是阴阳两隔、永远不得相见了。

工地旁,草地上,解放军战士邀请前来为他们送水的藏族妇女唱歌,达娃却急忙躲到了远处,不明究竟的李苏杰跟着跑过去,追问达娃为什么不愿意为同志们唱歌,达娃自卑地说她是个奴隶,是不能在人前唱歌的,于是,李苏杰再次提醒她,她是个人,是和大家一样的平等自由的人,是和头人和太太一样的自由的人。在李苏杰的鼓励下,达娃终于勇敢地站到唱歌的队伍中去。头顶蓝天白云,脚下绿草如茵,自由的空气是多么地甜,自由的感觉是多么地美啊!达娃第一次站到了人群的中间,在人前亮起了她甜美的嗓子,欢快地唱起《康定情歌》,伴唱的姐妹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圈,不约而同地改了歌词,用手指着李苏杰和达娃,调皮地唱道:"李家溜溜地大哥,人才溜溜地好哟,藏家溜溜的达娃,看上溜溜的他哟,月亮弯弯,看上溜溜的他哟"达娃捂着羞红了的脸,匆匆地躲到了岩石的后面。"达娃",在藏语中,就是"月亮"的意思,李苏杰曾经感慨地对达娃说,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名字啊!

在共同的劳动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接触,李苏杰和达娃之间的感情不断地升温。工地上午间休息,李苏杰却顾不上吃饭,不顾身体上的劳累,为达娃打来了明天烧火要用的柴;在清澈见底的溪流边,李苏杰为达娃背起了沉重的水桶;而达娃呢,为了帮助李苏杰缓解高原反应,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独自一个人跑到海螺沟,采来红景天和天麻,熬了浓浓的汤药送上工地,又和姐妹们一起在溪水中为战友们洗衣服。捧着晒干了的李苏杰的衣服,仰下头去嗅一嗅衣服上残留的太阳的清香,达娃的脸上焕发出甜蜜的光彩;在一望无际地草滩上,一对年轻人纵马飞奔,激情洋溢。达娃,这个被李苏杰亲手砸碎了戴在脚上达15年的铁链的曾经的女奴,此刻表现出了藏民身上豪爽奔放的性格,用行动向他曾经的恩人、现在的情人李苏杰表达了她的爱。

站在湍急的溪流边,李苏杰明确无误地告诉达娃,等路修好了,他要带着她一起回到他的老家苏州去,到上海去,他要为她请最好的声乐老师,他要让她成为藏区最优秀的歌唱家。他一往情深地指着脚下的溪水告诉达娃,溪水会沿着小溪一直流,流进大渡河,流进长江,最终流到位于长江另那一头的他的家乡——苏州。从此,达娃记住了,身边的这条溪流会把她带到苏州去。苏州,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名,一个让她一想起来就倍感温暖的名字,那是她这一生中最亲爱的人的家乡啊!然而,苦命善良的达娃最初怎么也不会料到,她这一生会经历那么多的苦难和艰难等候,她足足等了六十年,最终也没能等来她此生唯一的亲人她的李苏杰,而在她忍受了长期病痛的折磨,带着满腔的失望去世后,她收养的一对孤儿——扎西和卓玛按照她的遗愿,把她的骨灰撒进了当初她与他相遇的溪流里,让那奔腾不息的溪水带着她的灵魂继续去寻找她的梦想、她的爱人。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她去世后十几天,她苦候了一生的李苏杰终于带着几大箱她年轻时爱吃的枣蓉麻饼和苏州特产的糖果,以及一大包当初他写来却被退回的信件找来了。

在热火朝天的筑路工地上,刘二,这个原来既在康定泸定和成都之间当邮差,又在头人家里当文书,此时已成了乡邮政局的临时工的粗鄙男人,为李苏杰送来了一封信,同时买了一块花布衣料向达娃大献殷勤,收到家书的李苏杰兴奋地跑到旁边读信,而刘二还在对达娃纠缠不休,就在这时,炸山时一块被崩起的巨石正在李苏杰的头顶上直滚落下来,一直深情注意着李苏杰的达娃见此情形大叫一声,奋不顾身地飞奔过去,及时推开了茫然不知的李苏杰,而自己却被巨石砸成重伤。

按照两人之间的约定,公路修通后,李苏杰先独自回到家乡苏州,但自从他回到家乡后,他写给达娃的每一封信都被盖上"查无此人"的印章退了回来,在最初的六年时间里,他每逢节假日都坚持给达娃写信,尽管每一次的结果都是一样,终于,有一天,在他被打成"右派"带往农场劳动的途中,乡邮递员给他带来了一封来自甘孜的信,信是刘二写的。原来这些年来李苏杰写给达娃的信都被刘二利用工作之便退了回来,在信中,刘二直截了当地告诉李苏杰真相,并叫他不要再纠缠达娃,因为达娃将要和他刘二结婚了。苦苦等待了六年,却等来了这样一个令人伤心欲绝的结果,命运的捉弄,爱情的失意让李苏杰一改平时的温文尔雅,悲痛欲绝的他差一点为此发疯,他拎起随身携带的行李,发狂似地在地上摔打,并违心地用冷冰冰的口吻写了一封信给达娃,说知道她得到了幸福,希望她快乐进步,信的抬头和结尾也一改以往热辣辣的称呼而变成冷冰冰的"同志"二字,而卑鄙无耻的刘二正是利用了这一封信才让达娃彻底死心,从而答应了刘二的求婚。要知道,这些年来,为了能够自己读懂李苏杰的来信,奴隶出生的达娃在扫盲班里努力学习文化,然而,等她终于认了字,读到的却是令她伤心欲绝的消息,痴情的她顿时悲痛地晕死过去。善良的达娃哪儿能够猜到,在她和李苏杰之间,居然横亘了刘二这一堵不可逾越的墙呢?

以上即是电影《康定情歌》的主要情节。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国内近几年来难得的好电影,以前,再好的电影我至多连续看两遍,而能够让我静下心来流着眼泪看完三遍,并且在看完后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的,迄今为止,只有这部由苏有朋和居文沛主演的《康定情歌》了。纯真无瑕的爱情,清爽精致的画面,独特的叙事风格,欢快流畅的旋律,再加上片头那天簌般藏族妇女的歌声,一部好电影应该具备的一些元素,它就具备了。

影片采用倒叙与正叙相穿插、两条主线齐头并进的表现手法来为我们讲述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影片一开头,主人公——现年已经八十五岁的李苏杰趁着甘孜自治州庆祝成立60周年之际,决定回到那块他曾经战斗过、生活过、爱过的热土,去寻访思念了整整六十年的初恋情人——达娃,因为,他知道,随着年岁的增高,此时他要是再不回去,他今生可能就再也不能回去了。他的外甥女——即将以音乐学院作曲系研究生毕业的婷婷,一方面为了寻找毕业论文的灵感,另一方面为了照顾年老的外公,在母亲的建议下,也和外公一同前往那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

祖孙二人乘机顺利到达康定,经多方打听得到正确消息后,在包车前往达娃居住的村落的途中,他们意外邂逅了达娃的孙子扎西多杰和他的演出团的伙伴们。然而,当扎西询问他们来自哪里,而听到"苏州"两字的回答时,顿时一改热情的态度掉头而去,并在此后的几次接触中,他和他的姐姐卓玛一次次毫不留情面地把李苏杰祖孙俩关在门外。不能怪他们,因为,在这对姐弟的心中,苏州是一个不可触摸的痛,那是他们苦命的奶奶守候了一生却最终也不能到达的人生彼岸,那是奶奶一生痛苦的源泉啊,因此"苏州"这两个字也就成了这对孝顺的姐弟俩心头的大痛。

在再一次吃了闭门羹伤心离去而心犹不甘返回达娃家时,透过虚掩着的院子门,李苏杰祖孙俩恰好发现卓玛突发急性阑尾炎瘫倒在地,他们立即用车把卓玛及时送进了医院,从而救了她一命,卓玛病愈,李苏杰和婷婷终于走进了达娃家,通过交谈,真相被揭开,卓玛姐弟俩消除了对李苏杰老先生的误解。

原来,当年的达娃在伤愈后回到了村子里,当上了妇女队长,并且一直是劳动模范,为了等待来自苏州的消息,她终身未嫁,至于那个该死的刘二,则是在当达娃答应了他的求婚后,兴奋之余,为了讨好达娃,自作主张跑到城里去买嫁妆,回来时贪近走小路,失足从悬崖上掉下而摔死;而他们姐弟俩并不是达娃的亲孙子孙女,而是她二十年前收养的一对孤儿。那一年,姐弟俩的父母在上山采药时遇到雪崩而遇难,当时妇女队长的达娃就收留了他们,从此三人相依为命,最近几年,达娃六十年前的旧伤复发,为了照顾病痛中的奶奶,卓玛至今没有出嫁。最后,卓玛拿出了奶奶收藏了一生的心爱之物:一个当年在筑路工地上李苏杰亲手送给她的草绿色的帆布书包和一个上面写着"达娃"字样的枣蓉麻饼纸筒,还有一条当年李苏杰亲手从她脚上砸断下来的铁锁链。面对着爱人精心保留了六十年的遗物,李苏杰也热泪盈眶地拿出了当年用来写下"达娃"两个字的钢笔,钢笔上还套着当年达娃纺织的笔套。

在卓玛讲述时,影幕上出现一个个达娃的镜头:傍晚劳动归来,达娃擦一把满脸的汗水,站在家门前的篱笆前向远方翘首盼望;风雪满天飞,落满雪花的瘦弱的身影背一捆柴禾,她还在痴痴地向远方眺望;田地里,溪水边,无一处不落下达娃痴情期盼的目光,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不禁为之潸然泪下了。

"老爷爷,你知道吗?"卓玛问李苏杰道,"口里说出去的话,就是悬崖上流下的水,当年我奶奶为了你的一句承诺,从此苦苦守望了六十年呀。"而当扎西责备李苏杰忘记了自己的承诺,忘记了他的奶奶,而娶了别的女人时,婷婷为他可怜的外公倒出了深埋在其心中长达六十年的苦水。原来,为了当年对达娃的承诺,老先生也是终生未娶,婷婷的妈妈则是他的亲侄女,从小就过继给了他。至此,笼罩在这场持续了六十年的旷世绝恋上面的迷雾终于完全散去,唯一遗憾的是,达娃已经在心爱的人到来之前带着满腔的失望离开了人世。在达娃的像前,在他们曾经相识相恋的溪水边,白发苍苍的李苏杰哭着一遍遍地念叨:"达娃,我来了,我来看你来了。你看,我给你带来了那些年我给你写的信,我给你带来了你爱吃的枣蓉麻饼。当有一天我离开这个世界,我会叫我的后辈们把我的骨灰带到这儿来,撒进这条小溪,我相信,到那时,我的灵魂会顺着水流最终找到你。"一封封没有拆开的信件随着溪水渐渐漂向远方,一片片甘甜的枣蓉麻饼随着流水缓缓向前流去,年迈的李苏杰老泪纵横,我也跟着热泪盈眶了。

在影片的主线讲述达娃和李苏杰爱情悲剧的同时,另一条线也逐渐铺展开发生在婷婷、扎西和扎西的女朋友梅朵之间的一场情感冲突,与上一辈人之间恪守的以坚守为美的古典爱情不同的是,年轻一代人的爱情更具有敢爱敢恨的现代浪漫又热烈的风格。在爱人们之间,什么才是真正最可宝贵的呢?早在六十年前,李苏杰就曾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干净的灵魂,善良的品质".那是他对达娃由衷地赞美。

尾声

尽管万万不舍,离开的时间终于还是到了,当婷婷眼含热泪恋恋不舍、若有期待地走进机场登机口,耳边忽然传来熟悉的旋律,她不顾一切地跑回候机大厅,透过泪光,她看到扎西和梅朵手捧着洁白的哈达,款款深情地唱着"康定情歌"在向她走来、为她送行,当这三个年轻人消除猜忌,含着眼泪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时,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落泪了。

《来历不明》观后感1000字


《来历不明》观后感1000字

英国近日票选出了人们最喜爱的童年电影,斯皮尔伯格1982年导演的科幻电影《E.T》荣登榜首,而科幻片人们最喜爱的电影类型排行榜中也名列前茅,仅次于动作冒险片和喜剧片。以上调查足以说明,科幻片在观众心中神圣的地位。我想不仅是在英国,即使在中国,乃至放眼全世界,科幻片的神圣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

可惜的是,在中国电影百年史上,很难有叫的出名字的科幻片。尤其是在当下,当电影大咖们将赚快钱作为第一要务时,本土国产科幻电影在影院更是难见其踪影。好在即将于8月23日公映的《来历不明》或许能弥补这一空白。

在《来历不明》偌大的海报上,看不到,不等于不存在几个大字非常显眼。当这几个字与大漠黄沙、黑影人形、不明光束、乌云滚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影片浓郁的科幻气质相当的夺人眼球。

与观众熟悉的好莱坞大制作科幻片不同的是,《来历不明》非华丽丽的技术流。无论是时间空间的设计上,还是外星人外形的打造上,都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简单、简明、简约,《来历不明》用这样的风格让观众很快就能找到它与好莱坞科幻片的区别。同时,也能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电影所呈现的代入感很快就能让观众入戏。

这样的设计是非常符合导演陈楚童特性的。首先,简单明了的朴实之风能避免大制作所带来的大投入;其次,影片低调、婉约基调也是导演为人处事作风的体现;再次,不固话外星人的某种具体形象,有利于观众发挥想象力。毕竟,一千个观众心中就有一千个形态各异的外星人;再者,将外星人外形比照人类外形,能使其更好融入影片主题;最后,导演以外星人看人类这个视角,来揭露人性的贪婪、欲望,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某种鞭挞、嘲讽,也是对来历不明外星人社会的某种向往、憧憬。

虽然在硬件设施(投资、造型等方面)上《来历不明》与知名的科幻大片都相去甚远,但在软件的处理上,《来历不明》还是很好地遵循了科幻片的精髓展开无限的想象力,以外星世界比对人类地球,对现实人类的生存景状发出种种呐喊、呼救。从这个意义上讲,导演陈楚童的此次尝试是非常有益的。真心希望陈楚童导演的这次有益尝试能开启国产科幻电影的大未来。

30年前在美国公映的科幻大片《E.T》曾让包括我在内的几代人都沉浸在其中,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在想,70后的陈楚童导演或许也是因为看了《E.T》而在心中早早就埋下了要拍摄一部类似影片的念头,而《来历不明》则是导演这种心迹的展验。

不难看出这是一部有心有义有情怀的影片。心,主要体现在导演在完成该片时所付出的种种努力上;义,则展现在影片的立意主旨中。不为视觉而视觉,而是要从心灵深处挖掘、展示人性的美好与丑陋;情怀,作为导演风格化十足的首部自导自演的影片,《来历不明》充分展示了导演陈楚童的情怀拍属于自己的作品。

一个人的朝圣2奎妮的情歌读后感:你为我徒步,我因你述情


是什么坚持一个人能有这样的信念,做一件事情并不难,艰难的是坚持将一件事情做下去。回想我们的生活,是否也有想要坚持下去的决定,但是却一次次的被遗忘在角落。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一个人的朝圣2奎妮的情歌读后感:你为我徒步,我因你述情。

最近刚看完了这本书,它的语言很是平淡,但却总有一种魔力吸引人心,看完之后心情着实难以平复。

朝圣,想起这个词,我能想到的不过是西方信教之人表达信仰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我还真的没太多了解。

我从小便被家人称为爱哭鬼,虽然我不愿去承认。直至今日,看书,看剧,还是别人为我做点什么我都被感动的稀里哗啦。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更是抑制不住情绪的流泪。

看完它的2之后,我想你对这本书的理解会更加通透。正如作者所言:我写的不是《一个人的朝圣》续集,也不是一部前传。它和()哈罗德.弗莱比肩而坐。我会把这本书称为,一个伴儿。

正如封面上写的:奎妮的情歌。这是本从奎妮角度陈述一篇篇回忆录,有对戴维的记述,更多的还是她对哈罗德坚定不移的爱。

-01-

65岁的哈罗德,87天行走627英里,只为一个信念:只要他在走,奎妮就会活下来。奎妮病情很严重,而她依然一直在记述他们曾相处的日子,一直在等,因为她知道他迟早会来的。

我难以想象,一个走一步路就懒得动的人,是怎样的念想让他步行横跨了整个英格兰?对于一个跑两圈就喘的不行的人来说,真的难以置信。

事情的开始源于好友奎妮的一封告别信,这让他回想起儿子以及与奎妮的过往。

他做了一个决定:徒步而行,找她。有时候我们要做一个决定再简单不过了,只要是想,坚定就行。

得知哈罗德要来找自己,奎妮也做了一个决定:记述他们的曾经,以及那些未曾说出口的遗憾。

-02-

做一件事很容易,难得是把一件事坚持做下去。

随着奎妮癌症的恶化,吃东西慢慢都变得困难,可她依然坚持写信。而此刻的哈罗德也一直在前行,他们都在坚持着,期望着。

联想到我们自己,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也曾一次次的下了一个个的决定,然而后来它们全被遗失到空间的某个角落。

人们总在坚持一件事时,坚持着坚持着,便就对这件事是否该继续下去产生了怀疑。哈罗德也是如此,他怕到了时奎妮便已不在世间,他开始怀疑,动摇,直到接到一个电话:奎妮情况好多了,她还在等你。

看到这里我哭了,但不是感动,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在找一个此生很重要人,周围所有人都告诉你他不在人世,而突然有人告诉你他在等你。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真的想放弃了,我们只是需要一些动力鼓励我们坚持下去,或是需要有人告诉我们,你的坚持没错。

-03-

你不知道我有多爱你,那些没说出口的遗憾,我想统统写给你。

从哈罗德迈出第一步的时候,奎妮便也开启了她的旅途,这一次她终于选择面对,而非逃避。

回忆过往,在与前男友那个人渣分开后,她便郁郁寡欢。总有一个人就像一束光,照亮你的世界。诚然,哈罗德便是那个照亮她世界的人。

从那一刻开始,她便决定一直爱他。回忆过往,她记下了他们的初识,记下了他们同在啤酒厂的时光,以及一个个只有他们在车上的瞬间。

她为他保住工作,为他承担过错,但却不敢奢求他会爱上自己。他有妻儿,认真诚恳,是个好人,她只是默默的爱着他。

在这个人人都努力向前的时代,有谁愿意浪费那么多时间在他人身上。默默付出,看不见回报,我想现在没人愿意如此。

-04-

他徒步而行,找回了曾经的自己,她记述过往,说出了那些压制在心底的事,他们的人生都因此变得完整。

旅途中,他回忆起过往的种种,反思自己,作为一个丈夫,作为一个父亲他此刻才彻彻底底的觉察到自己的不称职。

儿子的离去,妻子的冷漠,面对这一切无能为力,除了逃避他什么也不去想,不想做。

在为好友奎妮祈祷的同时,他也在慢慢找回自己那些被遗失的东西。与妻子的爱,错失的父爱,

奎妮一直觉得自己对不起哈罗德,她没告诉他,她与戴维认识,她没说她与戴维的死有着某种联系,她没告诉他她爱他。

是人便都会有私心,当然奎妮也不例外,她有阳光和黑暗的一面,但当故事结束,黑暗便会消失,挥之不去的只是奎妮坚定的爱和光芒。

那些埋藏在心底的秘密,成了她此生的遗憾。而她也在这场旅途中自我赎罪,完成遗憾。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相信至极,它便成了人们所说的信仰。而他们便秉持了各自的信仰,完成了人生旅途中最后一站。

死亡并非才是真正意义的结局,真正的结局是各自圆满,不留遗憾。

电影《来历不明》观后感


电影《来历不明》观后感

文/江湖小董

在梦想与追逐的过程之间,很多人选择了放弃,因半途而废而一无所获。在汲取与贪婪的较量中间,如果你选择了后者,同样你也选择了一个不久而来的惨淡后果。在爱情的人生旅途中,是真心守候或是别有用心。电影《来历不明》就在阐述着这样的三个选择,从超现实主义的角度解读出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以及一堂让人共鸣的教育课。

《来历不明》是导演楚童的处子作,自编自导自演。早期的楚童和自己兄弟一起玩音乐,组乐团,甚至在两岸三地颇有名气。而最终楚童又选择了自己心中最初的梦想,便是拍电影,时至今日,终于要迎来自己第一部电影的正式上映。这一个角色转换与追逐梦想的过程,也恰恰和电影里面,楚童所扮演的角色疯子不谋而合。

影片《来历不明》中的疯子,是一个疯狂的天文爱好者,为了观测到一个小行星,他孤独的在荒凉的沙漠中苦等着,从未放弃,让他坚持的则是自己的梦想以及爱情的动力,女友最诚心的守候不仅仅在心灵上给予巨大的支持,更是在举动上给予最大的鼓舞。疯子最大的信徒就是身为女友的小学老师以及她的学生们。

而在苦等的过程中,疯子等来了一群贪婪的开矿者,一个来历不明的天外来客,一个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考古学家。也正是这3个群体或者个体让本片所阐述的哲理全部一次性抛出。来历不明的天外来客,用自己星球惨痛的教训,来教导着地球人,当我们在无需知的向地球索要之时,枯竭的那一天离我们已经不远,当我们在疯狂的开发和汲取之时,地球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无法挽留的地步,终究走上了这个天外来客家乡的老路。

恰巧一群贪婪的开矿者就是时下地球人的缩影,在资源面前、在利益面前、在财富面前,地球人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爱护自己的地球,只是在坐着亡羊补牢。用天外来客的角度去阐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超脱现实主义的手法明显。而最终这群贪婪的开矿者也享受到了牢狱之灾,这正是在教育我们,爱护地球人人有责,不然自食恶果的终究是我们自己。

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考古学家也是在追寻着自己的梦想,哪怕生命在不久之后就要消失,但是她最终完成了自己的追逐,直到最后留给父亲一句告白,若有来生,让我好好爱你!而在她的身上发生的爱情,正是那种别有用心之类,让人怜悯却又想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太多。

其实无论从什么角度出发,梦想追逐也好,爱情守护也罢,呼吁人类爱护地球也好,影片《来历不明》都在用一种科幻的角度去阐释人生的哲理,假如若有来生,你如何去衡量自己的人生,还需要一个天外来客的教导吗?还需要一种贪婪的索取吗?当你已经预支到了未来的残酷性,我们还会一如既往的走向死亡的深渊吗?恐怕没有一个人会这样做。影片就这样用一种思路,在教育着地球上生存的人们。

《来历不明》本身是科幻片的旗号,但属于一部小成本制作,没有好莱坞那样的大的特效,只是在用科幻的角度去讲故事。在演员方面,也没有什么大咖大腕,普通却又有张力。反倒是几个配角颇为出彩。

其实看罢这样一部小成本电影,也在如今这浮躁的电影市场内,找到了一丝安慰,最近中国神片大行其道,票房水涨船高,而很多的口碑佳作却泯然众人矣。犹记得早些的《转山》、《星空》《钢的琴》那么引起人的思考,但是最终无法和票房挂上勾。《来历不明》也不是一部噱头之作,但可以说是一个追梦人的诚意之作,其实笔者不在乎里面的梦想与爱情,更是很介意片尾儿童们那童真的话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

因为当笔者每天在帝都这雾霾天中,一步步的走着,呼吸着,甚至凝望着,渴望着蓝天白云之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一部正能量的电影,但同时也是一部教育片,有着发人深省的意义。恶劣的环境已经在人们身边如影随形,何时是个头,又掌握在地球人自己的手中。

人性的一面镜子 ——评小说《流浪地球》


人性的一面镜子
——评小说《流浪地球》
高一13班 董信善
在人的意料之中,又在情理之中,《流浪地球》爆了。很不幸,我目前还没有看到这部电影,但我有幸拜读了小说原著。虽然人物塑造上大相径庭,但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及其深刻的主题,仍触动了我的内心。
小说中对于“我”的爸爸的描写篇幅很少,却把人物塑造得很形象生动。
当看到爸爸对妈妈说,他爱上了我的老师,并打算离开“我们”时,让人感觉他很渣。但妈妈却一点也不在乎。当人的生命都很难保证时,当逃亡的欲望压倒一切时,原有情感真的会消失,但,这就是真正的人性,人性中总是充满自私、贪婪与欲望。当求生的欲望极其强烈时,情感就像赌徒在盯着收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上口的水一样吧。
这就是真正的人性,卑微而又自私。
当看到父亲在行动中牺牲时,我的心又仿佛被重重揪了一下。父亲诚然有着人性所固有的自私,却也不乏大爱。父亲虽然心怀小家,但他却也心怀“大家”。他为了人类的事业而牺牲了。他的死不仅是没有痛苦的,还是光荣的。正如小说中所说:“人类将自豪地死,因为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这就是人性,人性的纯真与伟大,坚守与忠诚。
这就是真正的人性,伟大而无私。

而小说的高潮部分,不禁让我扼腕长叹——当发生叛乱时,地球派的五千人自守时,我不禁热泪盈眶。他们本可以战斗到最后,但他们选择投降,因为他们怕战斗伤害他们的家园,他们可爱的地球。
但他们却从未放弃自己的信念,直到牺牲,因为他们坚信“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代,以后所有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
但讽刺的是,当他们死亡的那刻,太阳氦闪爆发了。“岸上的十几万人呆住了,似乎同海面上那些人一样,冻成了一片僵硬的岩石。”而“海面上最后的地球派仍稳稳地站着,仿佛五千多尊雕像……”
这就是真实的社会,真实的人性。在这个世界上,有亮必有暗,有黑必有白,有善必有恶,有伟大必有卑微,有自私必有无私,而《流浪的地球》恰若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人性的样子——光明与黑暗共存。
点评:
对于《流浪地球》而言,视觉的震撼当首推电影,而给人心灵带来更大震撼的,自然是小说中对于复杂人性的表现。人性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好坏标签,如小说中的“父亲”;人性也从来没有所谓的非黑即白,如小说中的地球派与反对派。这是一篇深入思考后的读书随笔。

秋兴8首读后感


秋兴八首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小小读古诗:
身后的山城中的家家户户在朝晖里一片寂静,临江而建的楼宇矗立在青翠中。连着两天就在小舟里过夜,听到渔人半夜里还在泛舟打鱼,初秋光景,燕子又开始迁徙了。我也想学学匡衡,刘向,帮助君王治理国家,却总是事与愿违。年少时的同窗中有很多已得了高官厚禄,衣裘骑马富贵显赫,但却还没有放弃追逐功名利禄。
山郭里的千家万户在朝晖中静静的,长江岸边的楼台这时像以往一样坐落在青翠里。连着两日睡在小船上,半夜里总有渔人出来泛舟捕鱼,秋意清浅的时候燕子又开始了迁徙。匡衡可以直谏,刘向校对了大内的五经秘书,我空有抱负,想助君王一臂之力,但事与愿违。少年同窗里有多人已做了大官,每日衣裘骑马,富贵一时的他们为了更奢侈的享乐依然追逐着功名利禄。

小小的读后感:
这首诗依然写于长江上的夔州,与上一首不同的是,这首作品里写的是清晨时的夔州。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心理活动。
清晨的夔州朝阳温和,撒下一片清辉,人家多还在梦中,一片寂静。和往常一样江楼四围的山色在这时节里青翠满目。连着两夜诗人栖身在小舟上,因此注意到有渔人夜半时泛舟打鱼,白日里见到了又在清秋里迁徙的飞燕。这是诗的第一部分,写景。
西汉的匡衡被元帝赏识,直谏言政,多有功绩,但“我”却没有这样的机会,依然薄有功名; 刘向作为经学家,曾经校对了大内的五经秘典,“我”想和他一样,做帝王家的一名大学士,可惜也事与愿违了。再说那些和“我”同窗读书的少年里,现在多已是高官做着,厚禄拿着,整日像富豪显贵一样生活,但少见有满足的,追逐起奢侈的享乐来生怕落在了人后。我想诗人心里的意思是:匡衡刘向之辈,正直,忠心,为国为民,却在历史上薄有功名,追逐名利,贪图奢华的人却常常受到了重用。诗人以此为自己的不得志报不平。这是诗的第二部分,将诗人心里对朝政黑暗的不满和壮志未酬的辛酸写了出来。
写景的两句不说也罢,写心理活动的两句却入木三分得批判了那些贪官,讥讽他们逐名逐利,却受皇帝重用。像匡衡刘向那样有才华有道德的贤能,诗人以之为榜样,可是现实中皇帝并没有依仗他这样的人,这让诗人觉得不公。江山依旧,物是人非,政治局面已不是匡衡或者刘向生活时的那样了,诗人明日前途如何,实在使人觉得不可捉摸。
古帝王将相中爱才者众,但妒才者也不乏其人,满腹经纶的大诗人杜甫,他一生的坎坷说不定就因为他的才华,他的品德。杜甫一介文士,唐末乱世最终还是磨练了他,后世的史书并没有轻视杜甫的成就,中华古文明中,他已是令人敬仰的文学家,直至今日杜甫的诗依然可以被我们借鉴欣赏。

观后感《白桦的长篇小说《一首情歌的来历》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首古诗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