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聂小倩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聂小倩读后感800字

聂小倩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聂隐娘》影评1500字。

我们经常会观看一些视频或者电影,人的思维不是静止的,观看作品的过程中思维也在不断跳跃。在观赏了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为作品所深深折服,没有比写观后感的这种形式,能让我们成长得更多。您是否正在想怎么样才能写好的观后感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聂隐娘》影评1500字”,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聂隐娘》影评
郭 鹰

冒着被吐槽被嘲笑的危险,在电影过半之后,我终于忍不住发出一声长叹:看不懂啊!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闺蜜们和孩子们七嘴八舌叫起来:是啊,我也看不懂!看来,我们都是俗人,既要附庸风雅去看,又落入俗套地看不懂!!
一个画面要停一分多钟,景色是很美,可真心看得累。
朝廷中那个大臣的一大段话什么意思,没听懂。
这个戴面具的女人是谁?为什么要刺杀聂隐娘?
那个男人又是谁?他为什么要救他们?
女人们都长得差不多,谁是谁都分不清。
魔镜少年什么时候出现的?聂隐娘怎么就看得上他?
舒淇在这个电影里颜值真心不高,还一直臭着张脸,还不说话,故弄玄虚的..
就这样完了?结束了?我还没看懂呢。
哦----我明白了,有故事冲突的他用几句台词带过,画面用来停止在这些风景啊,牛羊上,天啊,我不如去看风光片

总之,整个影院内都是我们几个女人和孩子的叽叽喳喳,反正除了我们之外,只有一个年轻男孩在看,简直就是我们的包场。散场时,我很谦虚地问那个帅哥:你看懂没有?
他羞涩地回答:看得好累。
弟弟也是这么对我说的,你要有思想准备哦,不是很好看的,不太适合你们这群追韩剧,爱热闹的女人哦。
放着这个热火朝天的暑期档的各色电影不看,非得来看《聂隐娘》,是冲着侯孝贤而来,冲着舒淇而来,更重要的是冲着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来的。如果说我们对中国的各种评奖有多失望多吐槽,就对国外的权威奖项有多信任多膜拜,当中国大陆的各大导演在国外电影大奖上纷纷折戟而返时,我就更加期待这个除了李安之外能在世界影坛上占一席之地的台湾人了。虽然他之前的电影我没看过,或许是看过之后忘记了,但不影响他的名气,不影响我依稀知道他,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嘛。我的想法其实是能够引起共鸣的,没看我只是在微信里轻轻招下手,我的闺蜜们就带着各自的孩子热烈响应起来,要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她们和我一样,是数十年不进电影院,远离小资许久的家庭妇女。更何况还有这几个正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子们,能屈尊陪妈妈们看电影,说明至少他们也是知道这部电影的吧。幸好他们的古文功底都还不错,比我们更看得懂。
好吧,言归正传,既然带着孩子来看电影,就应该有所思想,有所收获。走出影院,走进楼下的鱼脂寿司店,让精神与物质在这个暑假的最后一天来个双丰收。边吃边谈,每个人都谈谈观后感,否则寿司少吃两个。我拿出杀手锏。为了为数不多的美味寿司,吃货们只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闺蜜罗迫不及待说:这部电影其实就是说,那个道姑(公主),也就是聂隐娘的师傅让她去杀人,她下不了手,不杀。
众人纷纷鼓掌,简直太凝练概括了。
高一新生九九(我儿子)慢悠悠地吃着烤青鱼,说:聂隐娘不是个合格的杀手,因为她太善良。
闺蜜罗的儿子,初三男生则低声说:她不杀,是因为表兄儿子还小,杀了他,国家会乱,不过又好像不足以说服人。
我连忙说:因为他们两人是青梅竹马,有感情的啊,所以下不了手。
古文功底颇为深厚的闺蜜廖说:朝廷为削弱藩镇势力,只能用各种手段,如把公主嫁过去,或者是暗杀,或者是..主要是为了集中政权吧,聂隐娘要杀的表兄就是一个藩镇,她却下不了手,最后和磨镜少年一起浪迹天涯了
语文老师的职业病又出来了,中心思想呢?导演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我一叠声地发问,众人面面相觑,埋头抢吃寿司,一时无语。我自讨无趣,只得闭嘴。
咦,我们怎么不谈谈电影的画面有多美,服装场景有多精致,老是纠结于懂与不懂之间,这样好像很没水准哦。听说侯孝贤可是花费了七八年时间,用了四十四万英尺胶片,跑了全世界几十个地方,拍出来的,好歹你们给点面子嘛。闺蜜廖喊道。
这话也对,不过我还是坚持,电影和小说一样,应该有故事,有故事的核,其余都是辅助。前些年张艺谋陈凯歌等大咖级导演不也拍了不少形式大于内容的所谓大片吗?那有怎样呢?
一团理不清的乱麻,算了,打道回府。总之,正如闺蜜廖所说,影片和传说中的故事相差甚远,看了半天两条线都接不起来,所有的人物都是错乱的,但片中的服装道具景色配乐(应是场景原声态自然声响)大唐的无边韵味是很棒的,片中孤独的青鸾或许就是聂隐娘的写照,那侯导也是,孤独得不被理解。整部电影不能说好与不好,看着一边找不着北,一边感叹场景精致的美,一边检讨看不懂的差距.......
雨越下越大,我们好不容易回到家。踏进家门的那一刻,高一学生突然冒出一句:或许导演并没有什么中心思想,什么人看有什么理解吧。
我盯着儿子,有点刮目相看。
上网搜关于《刺客聂隐娘》的有关信息,自然是褒贬不一,再读原著,也就释然了。
是啊,在这个纷繁喧嚣的,被手机和电脑攻陷的现代社会,还有一部电影,可以用四十四万英尺的胶片拍了七八年,可以为一个器物不断磨练,可以为拍一个打鼓的镜头练习近一个月.......,最主要的是获得戛纳电影节导演奖,足以震住我们吧,总有吸引人的地方吧。有报道说,侯孝贤说拍这部电影,并不是想让所有人都看,都明白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上院线,算票房呢?继而又想,本来,这世界上,有多少东西是你能看得懂的呢?现在看不懂,不等于今后就看不懂啊。慢慢回味去吧,就冲着他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地为我们呈现的一场极致东方之美的视觉与古典文化盛宴吧。
想起散场时,在影院大厅热闹非凡,有不少家长陪着孩子,他们要看的电影是《百团大战》。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刺客聂隐娘》观后感


《刺客聂隐娘》观后感

慕名去看了《刺客聂隐娘》,观影之前就在网上看到,也不知是不是片方所为的高调造势,颇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忧虑。对于影片的评论也呈两极化态势,负面的评论不少都是简单粗暴地吐槽看不懂,然而更使人忧心的是正面的评论不知是否出于真心,还是被前期将此片吹捧得类似于皇帝的新衣的宣传所裹挟,不敢吐槽电影不好,怕被人说看不懂。就我个人而言,观影过程中存在强烈的吐槽欲,故现在应邀聊述观感。

首先是关于台词的感受。听说很多人是因为台词中包含很多文言而看不懂,对于一部决意树立高逼格的电影这一点我是支持的,然而实际观影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台词还是和老三国电视剧中一样文白夹杂,甚至不伦不类的。其中最不能忍的是一"汝"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整部电影对于第二人称你的指代几乎全为"汝",只有一至两次出现"尔等".若所有台词都是类似三国水浒中的古白话倒也无妨,可偏偏许多台词其实是文白夹杂,也不知编剧非要将这"汝"字生搬硬套杂糅进台词里去是为何,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此处我回忆往昔不禁要扯点题外话,我小学六年级曾写过一篇命题作文叫"写给武松的一封信",与此片编剧相类,也是通篇皆用"汝"字作为第二人称指代,然后写点赤兔之死还不如的文言,现在想来实在傻逼,然而彼时老师或许为保护我幼小的心灵对此真相不忍揭穿,给了我高分,但我想编剧应该比那时的我年长不少,写点这样的台词不应该吧?

然后是电影风格的吐槽。电影开始不久就感觉到了一股浓郁的黑泽明风格,不知是不是导演的致敬之作。若是致敬,到底也太彻头彻尾了点,画质都与上世纪的黑泽明作品趋于一致。然而我朝向来无日本人似的平淡叙事,这种风格用之于本国题材,想必也不见容于大陆观众。然而即便如岛国般的平铺直叙,也有适当的台词衔接,而本片用知乎上一知友的回答一言以蔽之便是"唐朝人似乎不太爱说话。"很多人物旁人和他说了一大堆,我以为他至少该开下金口,结果竟默然不语,难道是传说中的"我竟无言以对"?其实这电影不止是黑泽明风格,整部片子都有一股平安朝宫闱秘话的感觉,估计要不是有唐朝藩镇的大背景在,导演能拍出百鬼夜行来,而不仅仅是纸人之类的巫蛊之术。后来隐约想起这导演是台湾导演,一下子释然,部分台湾人或许在不短的日据时期内吸收了不少的岛国心态,容易剑走偏锋搞出点敝帚自珍的东西,然后自命为孤芳自赏。

其次再论人物。对于人物的刻画我实在是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先说张震扮演的节度使,不知导演是不是高级黑,我觉得我竟看出了肉食者鄙的意味。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他在片中都干了些什么,殿堂上议事一幕,半晌无一语,最后莫名怒砸了手中的帅印(金玺?原谅我眼瞎坐在后排看不清),大概是为了提醒沉睡的观众此片还未结束,其余时间不是在逗孩子就是在饮宴歌舞,朝臣们为了藩镇的明天争得死去活来他不发话,回家和老婆唠嗑儿倒成了话痨,还对着老婆侃侃而谈一位与自己少有婚约的女子,不知他老婆心里作何感想。

再说舒淇演的主角,全片真是惜字如金,基本开口大多都是陈述自己为何完成不了任务。然而理由大多相似,大抵是"目标膝下有幼子,不忍杀之"之类的话。貌似体现了现代人对人性的关怀和生命的重视,可是全片我实在是没看出主角内心对完成不了师命有过任何心理挣扎,在我看来大多是潜入人家家中窥伺一番,然后大概觉得杀人之后不易脱身继而编造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搪塞师傅,难怪最终师徒反目(大雾)。原本还想再吐槽一二人物,然而鉴于观影过程中强烈的尿意使我多次离席,并未全神贯注地看完整场,多数情节(如果这电影有完整连贯的情节的话)已完全不能回忆。

对于道具服装之类的,我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无力吐槽,据说建筑之类很美,好像知乎上已经有人说了取景的日本寺庙并不属唐风什么的,我就不再多言。就我个人而言觉得风景什么拍的还是不错,当作幻灯片,作为取景地自然风光的旅游宣传应该是不错的。最后还想吐槽两点。第一点片中有句台词叫"汝剑术已成,然终不能斩断人伦之情",不知复述是否准确,反正大抵是这个意思。不知是否是我过于敏感,我对于"斩"这个字颇为介怀。我朝武侠中的剑,作为武器攻击起来多作劈刺,片中主角的剑的具体样貌我已忘却,想来应与传统武侠中的剑相似,若是记忆不准确还望见谅。而日式剑作为双手剑才往往作劈砍的动作,故而在我看来用"斩"不甚妥当。

第二点影片最后女主与磨镜少年相约在某地,据说是要往新罗去。如果没听错的话最后相遇的地点中的群演说的是四川话。乍一听似乎没什么大碍,然而多事的我因为学识浅陋不曾读过聂隐娘所取材的唐代传奇小说,对于片中的魏博所在地甚是好奇,然后我便请教了一下度娘,度娘告诉我魏博在今河北山东一带。当时我就不乐意了,这导演被编剧坑得真是不轻,末了还来一出唐代版的南辕北辙,去新罗,也就是朝鲜半岛你山东河北一路向北就好了,跑去四川作甚。本来还想吐槽为什么电影要取材武侠这种已经拍得烂俗的题材。要知我国正史对刺客之流是没太多正面评价的,不要和我扯什么太史公的刺客列传,你看太史公之后还有谁对这类人青眼相看。我朝历史中那么多广伟正的人物,就文丞相正气歌中所列人物,哪一个拿出来不比这些市井小人物上台面得多。然而通过看影评发现武侠是导演的一个梦,姑且让他圆了,只是拜托不要把导演再描绘得如何孤独,拍出这种完全是顾影自怜的电影就应当有思想准备,不要再责怪观众不买账了。

对于盛赞这部电影的影迷朋友们,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完全不必为我这篇鄙俗之语介怀,今天算是小小地得罪你们一下。以上。

阿土伯

August 31

《聂隐娘》观后感400字


《聂隐娘》观后感

在我眼里,聂隐娘的好,最根一条,觉得白羊侯导玩的很hiah很自我,如果抱着要看到什么的目的去看,恐怕失望,他没像大多数电影那样多多少少考虑观众要看什么,我觉得他没有。
整个片子的节奏,画面,氛围,让我想起费穆的《孔子》,几年前看《孔子》修复后的放映,完全惊到,电影技术发展到今天,能打动人的,都不如它,它构图简单,空镜大胆,没废话,表演不多不少。那份古意,才真叫人穿越。
聂隐娘也是古意很足,包括古文对话,我古文不好,加上繁体字幕,开始时不免捉急,但很快自行把自己完全交给电影,就觉得那样讲话完全太对!
我承认自己对它的爱有因为摄影太棒的因素,可是摄影当然必须是电影好坏的重要部分啊!但摄影的好,不仅在美,更在它要交代的情绪是什么。反正这电影摄影太牛了,太讲究了,而且全无刻意,非常自然。还有配乐,赞赞赞!
全无刻意,包括讲故事的节奏,太节制了,太自我了,太不煽情了,有人说所有人都表演木讷,包括孩子,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可能我看侯导电影习惯了,蔡明亮电影里面的人更是动都不太动,人们都太期待超出正常的表演,其实我们哪一个不是每天木讷的时候最多?特别是在这个故事里的那些情绪里。
导演在这个电影里注入很多温暖的爱,虽然从要求决绝开始,全片并无决绝,每一个都有了希望,我想这是我后面会流泪的原因。最后舒淇的一身轻松和微笑,现在想起来都眼热。
对了,昨晚坐我旁边的是狄龙,因为见他也摸眼泪,我多看了几眼,刚才突然冒出这个名字,一查果然是。

《刺客聂隐娘》观后感及人物分析


刺客生涯原始梦

--《刺客聂隐娘》观后感及人物分析

私下认为是《刺客聂隐娘》极好的电影,虽说电影被一减再减,候导更是惜字如金。所以整部电影下来,普通观众自然也只记得漫长的空镜头,美轮美奂的风景。有的中途离场、有的呼呼大睡,有的骂骂咧咧。观影后,听至一妹子说言,"还不如在厕所听一个多小时的音乐。"这的确是需要无比的善意去领悟,去观摩的好片。一改武侠古装电影的常态,讲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那段逝去的往事。事实上,它并不是在故事,舒淇饰演女主的窈七(聂隐娘)总共所说的话不超过20句,它并非是对白就能参透的电影。取而代之的各种的留白,各种长镜头、空镜头,婆娑斑斓的树影、空明静谧的夜空、山雾缭绕的朦胧、华灯初上的美好,所有场景都没得那么不可方物,似在梦中,抑或仙境。但倘若你只记得那些美妙绝伦的风景,那么你不仅没有理会导演的一片至诚,更完全没有懂得该片的精髓。

该片并非豫让、专诸、聂政似的"士为知己者死",不同于惯性思维的打打杀杀的江湖儿女,也异与徐克的快意恩仇,区别于张艺谋空洞的大场景片,差异于陈凯歌的大篇似说理的说教片。候导用非常人的方式,慢慢悠讲述那个时代,那段故事。

从一开场,就明白此片的评价一定会是两个极端,懂它的人自然心领神会,不懂它的人理所嗤之以鼻。似在秉灯夜读一本古籍,艰涩难懂的字里行间中,却流露生动形象的面容。于是乎越读越上瘾,越读越能参透。而候导像是另外一个"王维",并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是"景中有言,情中有言",惜字如金中却是字字珠玑,如若不动脑,欲破其中奥秘自然是无可能的。

言归正传,回到片中。此片有一样重要的物件,一直贯穿始终,揭示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没错,就是玉玦。所谓玉玦,较之于完玉,是有缺口的玉。所谓"玦"字,似有分别。而整个电影,也大致有决绝、分割、毅然离去之意。剧中人命运也非自我可以掌控,无一不是活在那个时代的一种无可奈何,心里各番矛盾,命运如此多舛,不得不和过去告别、决绝。此玉玦既是点睛之笔,也是剧情发展的暗示。下面进行人物分析:

势力一:

唐势力 :

角色分析一:嘉诚公主

来理理主线,故事发生在晚唐,也是那个盛世大唐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外强中干,中央权力削弱,藩镇崛起,其中最强的藩镇当属张震饰演的田季安,所在魏博。唐为了缓解与魏博的关系,运用千古以来"和亲"制度,外嫁嘉诚公主于魏博,平一时之乱,获一方太平,解朝廷危机。然而,公主自然是不愿意的。从影片中,舒淇她妈(嘉诚公主的录事官),在给隐娘讲公主之死时,讲出公主初期不愿意去,唐王就将轿子换成金轿子,公主不得已去了魏博,不得以与之前唐王朝的生活了断,留下两对玉玦作为信物,一块赠与隐娘,一块赠与田季安,意为两人永结其好。并遣散带来的随从和奴仆,还其自由。可见公主的意志蛮坚定,用一人之躯,换国之太平。在这里,不得不提下"青鸾舞镜"的典故,青鸾三年不鸣,悬镜照之,青鸾见影悲鸣,终宵舞镜,亡。公主何尝不是那青鸾,只身一人来到魏博,孤独而没有同类,孤立而左右无援。她唯能尽一己之力,安国之太平。但对于魏博,她又是矛盾的,在此后,其胞姐嘉信公主(道姑,舒淇她师傅)决定刺杀魏博主公,嘉诚拦下。当然这段影片中,未能体现。

角色分析二:聂隐娘(小名:窈七,舒淇饰)

自小与张震所饰的田季安,魏博主公青梅竹马,有婚约,但于田季安之母,处于政治利益考虑,棒打鸳鸯,悔其婚约,致使田季安娶洛州刺史元谊之女(田元氏,魏博主母)。隐娘失常,被送之道姑嘉信公主处,方才保命,成为刺客。舒淇所饰的隐娘并非豫让、专诸版的"士为知己者死,"而是,基于局势,舍一人之命,保大唐基业。为此,道姑给她的任务杀堂兄,也就是旧情人田季安,魏博自当大乱。

作为刺客,精准的剑术理当是首位。在片头以黑白两色的形式,呈现出隐娘往日刺杀场景,一刀毙命。

事实上,隐娘看似外表冷酷不清,不苟言笑却是一个多情之人。在刺杀大僚时,"见小儿可爱,未忍下手。"可以看出隐娘还是有情,有恻隐之心,也注定之后会刺杀田季安失败,注定和师傅决绝。

在道姑布置完刺杀田季安任务之后,隐娘返家。母亲说到嘉诚公主的死时,蒙面而哭。作为刺客理所应当不应有任何感情,对于田季安,对于公主,她还是爱着的。三次去魏博试探田季安,每一次都要得手之际,弃而不杀,也甚至于后来救田季安宠妾----瑚姬。她是善的,还是那个曾经在田季安病危之际,立于角落,寸步不离的窈七。为此,她并没有完成师傅的任务,也在后来和道姑决裂。导演巧妙地用一黑一白两种穿着,师傅各有一方的画面暗示了一切。

隐娘的最终结局还算不错,放下了所谓杀一人拯救天下的大任,护送磨镜少年去了新罗。(由于,电影版本删除太多,不再分析磨镜少年)由出世到归隐,完美体现"刺客生涯原是梦".

角色分析三:嘉信公主

对于这个角色,我本不想分析。但鉴于和嘉诚公主有个对比,我把结论和嘉诚公主的分析都放这。嘉信和嘉诚公主就势力而已,都是属于唐朝势力。但两人性格不同,在面对相同的大背景之下,有着两极端的选择。嘉诚如之前所言,选择舍一人而成全万人。而嘉信则是认为杀一人可以安天下。于是,派出隐娘刺杀田季安。结果是嘉诚公主用一人之力,维系着唐王朝和魏博的稳定。嘉信把隐娘当做杀人工具,但以失败告终。剧中仅"先断其爱,然后杀之"明显就能看出嘉信的心狠。

势力二:

魏博势力:

角色分析一:田季安(张震饰)

最大藩镇魏博节度使,刚愎懦弱,看似愚蠢无救,却不失奸诈狡猾。因为庶出,为了稳定自我地位,当上魏博主公,抛弃儿时伴侣,迎娶洛州刺史之女为正妻。其实,田季安的处境可以说的算是四面楚歌,危机四伏。一方面,唐王朝这边,大权旁落,对于藩镇魏博,欲除之。但势力衰微,则拉拢魏博,派公主和亲,安插势力党羽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年轻的藩镇势力中,爱恨交加、虎视眈眈。此外,在魏博势力中,田季安的正妻更不是省油的灯。当年,元氏投靠田氏家族,是有政治野心的,时刻想取田氏,而代之。(这点,田元氏处有分析)在如此危险的处境中,田季安自然不会好过,虽说没有任何政治远见和主公气度,但田季安也不是蠢主,能够准确的识别出田兴装病,将其贬官发配。以三年之前的活埋事件为由,派隐娘他爹护送。半夜跑去田元氏处,言之三年活埋旧事不能重演,巧妙的暗示了田兴在路上,让田元氏(精精儿)与隐娘互相搏杀,以取渔翁之利。

角色分析二:瑚姬

瑚姬,田季安之妾,能歌善舞,为田季安所宠爱。一度觉得瑚姬并没有看起来的单纯,面对一个刚愎自用的男人,一步不慎便可惹怒他,失去宠爱。而瑚姬偏偏处理的相当到位,面对隐娘来还玉玦时,田季安说出和隐娘的种种过往。瑚姬只是慢慢靠在田季安的肩上,淡淡一句"为窈七不平",明明是高情商的表现。换成普通女人,心爱之人说与往日恋人之事,并对此还有念想,大多数女人定会变得面目可憎,哭天告地,高呼"你不爱我"之类的经典桥段。然而瑚姬并没有,巧妙藏下自己的小心思,站在男方的立场,更让自己变成楚楚可怜。难怪,田季安会宠信于她。在此之后,有身孕的瑚姬用鸡血伪冒月事,试图瞒天过海,躲过田元氏一族的迫害。这一点点上看来,瑚姬也懂内廷中田元氏势力巨大,选择明哲保身。事后被田元氏的"纸人事件"所伤,险些致命,也多亏隐娘救下。只奈后面无人可靠,无枝可依,只能靠无能的田季安,下场定会很惨。

势力三:

魏博势力:

外来势力,姻亲势力

角色分析:田元氏

田元氏,一个识大体,懂全局的野心家,并且是一个顶尖高手(精精儿)从最初的嫁到魏博家田氏家中,就一直在暗中积累力量,欲取而代之田氏。女人得不到不夫君的宠爱,选择谋权,也并非易事。虽说,田元氏的手段和策略并不高明,但对付一个田季安、瑚姬什么的绰绰有余。田元氏深知田季安不爱自己,所以每次田季安来,都会叫上孩子们一块,与夫君共享天伦,试图用孩子牵制住夫君,也达到成效。当得之瑚姬怀孕,欲用侍鬼之术——纸人杀人。东窗事发,田季安前来问罪时,随有子护,母以子贵,仍面不改色。田季安无奈不能为瑚姬报仇,唯有拿剑乱砍一通,气愤而归。田元氏只是淡定坐下,叫奴仆打扫残局。其实,她早就知道,这个男人奈何不了她,自己儿子已经成为世子和夫君临朝听政。更何况田季安那种懦弱的性格,事情也不了了之。也只能逮捕用纸人做法的空空儿,背后元凶逍遥法外。从对纸人事件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魏博前主公,为空空儿的纸人所杀,如此看来,该女真可谓处心积虑,不断靠近权力中心,真正接手魏博指日可待。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势力都不逃脱不了大背景,人的命运往往是不能完全自主选择的。只能说在现有的位置上,权衡利弊,做到最优选择,无愧于心。对于隐娘,归隐无疑是最佳之选,情不知所往,就留在此处。回首相望时,此番皆梦而已。由于,写作仓促,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该隐与亚伯观后感影评


《该隐与亚伯》是一部由山田凉介、桐谷健太和仓科加奈等主演的爱情电视剧,网友们对这部剧是如何评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开始看就注意到了剧名是用片假名标出来的。只要稍微接触过日语的人都会知道说片假名一般来自于外来语,多数情况为英语。所以赶紧查了一下。果不其然,该隐与亚伯为两个亲兄弟,《圣经》里有个故事就是关于这两兄弟反目成仇的故事。看这部剧之前先将《圣经》里的故事看一下会有助于理解剧情,而且看完会觉得使用这个剧名太贴切不过了。

回到电视剧本身来说,剧情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甚至中间曾有过弃剧的打算。尤其是当天真无邪的弟弟黑化,哥哥堕入深渊时,真的会生出绝望的感觉。而且剧中的嫂子在兄弟二人之前徘徊不定,制造感情话题时又陷入了近几年日剧常用的不伦之恋的伎俩。由于前半部分铺陈太多导致后劲不足,尤其是最后一集,我边看电视边感叹,之前制造的那些麻烦其实根本麻烦啊,导演还故弄玄虚弄成悬疑片一样,最后一集就像放枪一样突突突地一下全把答案揭晓了,没有惊喜没有意外就感觉挺仓促的。

追日剧的历史,如果从时间上来说,应该是2010年的《第二初女》了。由长谷川博己带入坑,我从来不是凭主角颜值选剧的,所以当本季《该隐与亚伯》出来宣传的时候,看到是山田凉介主演,就排在最后瞄一眼,结果此剧从《校阅女孩》《砂之塔》以及一众剧集中脱颖而出,深深地吸引了我。

日剧对于情和爱的描述有时候可以达到毫无底线的程度,禁忌之爱如师生恋,不伦是屡见不鲜的主题,这部剧初看平平无奇,就是一个原本一无是处的弟弟爱上哥哥的女友,以及自我成长而超越哥哥成为?或没有?(还未剧终)家族继承人的故事。到了第六集结束,毫无疑问山田饰演的弟弟已经成为众人捧耀的明日之星,然而如果同圣经故事雷同的话,后面弟弟的结局堪忧。

在所有的剧中,美剧,韩剧,国产剧,日剧是以刻画人性见长的。总是执着于细微的事物,有时多了让人觉得有些过了,然而还是会在某一瞬间触动你,某日你同他人聊起来,会想到某某场景下,某某主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台词。甚至有人说如果国产剧的对白能好到让人不停截屏,才是真正有进步。

该剧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非常入木,高田隆一,一直以为稳坐钓鱼台,以爱为名不让弟弟成长,以压力为借口把公司上下事务包揽,内心的阴暗足以压垮他;父亲贵则,也是极端自我,开始便扶持隆一,从未真正考虑过优,但是经验让他能从某些关键的事物中醒来,开始理解优能为家族做的贡献;会长爷爷,对一切都看得极其透彻,却也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决定哪个孙子继承家业;贵则的妹妹桃子,则是个善于装傻实则聪明之极的女人,当年在权力争斗中放手,乐得逍遥,内心却如明镜一般明辨是非;哥哥的女友,善良上进,却因内心爱上弟弟而煎熬,正确的决定有时候也并不容易做。

这部剧根据圣经故事改编,最早的该隐与亚伯是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先后生下的一对兄弟。兄长是该隐,大成了农夫,小儿子是亚伯,成了牧人。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了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的羊献上,但是上帝比较青睐弟弟亚伯的供品,没有接受该隐的,该隐于是痛恨并且妒忌他的弟弟,最后把亚伯杀了。就这样,该隐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杀人犯。但他并没有悔改,他认为有问题都是因为亚伯,没有亚伯的话,神会接受自己的祭品的。上帝明白了一切,问该隐,你的兄弟亚伯在哪里?希望他能悔过,可是他隐藏了罪,说他不知道!撒谎是比犯罪更不好的,于是上帝指出了该隐的罪,让该隐成为流离飘荡的人,就是逃亡者。逃亡者要过孤独的流浪生活,而且总被罪折磨。这是神极大的咒诅。上帝还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让该隐承受比死亡还可怕的痛苦。

宗教书本质上都是真理,一切都是从其中衍生而来。何谓善,何为恶?人都有恶,有大有小,人人想法都有分歧,坚持自己并不算错。善是承认错误,不否认存在。该隐是大恶,杀人是大恶,是毁灭存在,自毁则是否定自己的存在,因为事物本身就存在,若强行否定,就是虚假的人,头脑也不再是人的头脑,已经被其他的东西占据。神也会杀人,不过神有神的理由,人不能冒充神。以今天的眼光看,旧约的神还是有些独裁的地方,毕竟后来还有新约。

某些时候,你可能会否认掉一部分自己,但本质上,你不会否认自己作为一个整体,不会否认他人作为一个整体。这种东西和佛教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一个意思。人否认掉了岸的方向,执念向苦海的方向,假装那里有什么,只是形容方式和天主教不一样。人很多时候都会obsess在什么东西里面,这时候他就有点不是原本的人了,有可能偏向神有可能偏向魔。区别也许是,神会借世人光辉,但想将这光辉永远据为己有,就是魔了。

现实中,我们不缺这样的原型,比如哥哥,一生不缺他人相助,却总觉得一切都是凭自己的努力,其实但凡一个人能做到点什么,必然不是凭个人能力做到,善与恶有时只在于你对这个事实承认多少。其实哥哥未必有错,不过执念太强。人生大抵,无论感情还是事业,若想什么都据为己有,就会像手中流沙,越不舍,越倾泻而下。

亚伯和该隐的故事本身很简单,更像个寓言,典型,警醒,但本身并没有那么复杂的成分。这种故事如果不出现神,就是古今都有的轶事,圣经把它抽象化成警世寓言,现实中人不是不可救药的往一端或另一端,有很多中间的地步,人应时时警醒自己,更靠近真理,而远离虚假。

如果这部剧你用另一种大俗的方式去解释,其实也不难解释。

山田凉介主演的高田优,与仓科加奈主演的矢作梓,因为真正彼此心灵走近而走到一起,却因为现实的因素而无法拥抱对方。你曾经想过要永远跟谁在一起吗?我没有,但是我曾经想过,如果我能够遇到一个人,在我跟他相遇的瞬间,已经脑补了跟他的前半生,那已经足够幸运。这一点,矢作也在第六集说过。

外人看来是问题的问题,自己人看来完全不是问题,人跟人就是太端着,走心都差不多。村上春树的小说里人人都文质彬彬,有商有量,现实中的人肯定不是这样的,人不那么端着,走走心可以省好多事,但是现实有现实的因素。

做事也是如此。当会长问隆一,你觉得对leader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隆一怔怔答道,忍耐孤独?会长继续说,人要成为领导最重要的是能遇到多少对自己重要的人,你的周围有多少你能推心置腹的人。不仅是作为领导,大概人生如果走到尽头,评价此人也可以()此为标准。跟你走心有几人?

无法抗拒的两颗心越走越近,优却犹豫了,已经夺取了哥哥在家中的地位,还要夺取哥哥心爱的女人,他下不了手。快餐的年代,有人对肉体说随便,有人对灵魂说永远。而矢作,遇到优这样的爱人,进还是退?

即使不是第一部看过的主配角真真假假分不清的电视剧,也要由衷地佩服编剧,你咋还没上天呢!

不知道编剧到底想塑造怎样一个白莲花的形象,好吧,我承认,我已经被恶心到了。梓的人设我大写的服,身为哥哥的女友,却天天和弟弟搞暧昧,对情人与对工作伙伴的演技完全一样好吗!

对于那个和弟弟同期的女员工,导演给她的戏份完全就像是施舍啊,直到最后弟弟却恍然大悟她才是真爱,明明你们根本就还没了解对方呢好吗?一你们没有互相一见钟情,二你们也没机会日久生情,pS因为所有的日子弟弟都和她嫂子腻在一起了啊然后你们最后就说喜欢就喜欢了,还kiss了,怎么看都像是应付。

此外我由衷地建议日本导演们多学习下韩剧的画风,色调太阴暗沉重了,感觉热血的渲染效果被者低了好多。

是的,这些细节已经值得一个差评了,那么我为什么还会打这么高的分数呢?实不相瞒我曾是32的饭,就是现在也很喜欢他,但这个分数与他无关。

怎么说呢,因为穷,我这个人多少有些仇富的偏激,而这个剧刷新了我的三观。

通过这个剧我发现不是所有富都是为富不仁的,不是所有富都来得轻而易举,他们面临的风险都是我不敢想象的,他们为了工作也真的是超级拼,所以他们的成功不是也值得赞赏吗?

我认为看电视看电影不应该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欣赏美颜、精妙的剧情固然很加分,可能否引发我们去思考去成长,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好剧的重要评分标准。

一部剧,你不能要求他通篇全是金玉良言,但只要有一点能给你带来感动启发思绪,那就足矣。

隐世灵医观后感影评


《隐世灵医》是一部于2011年播出的电视剧,剧情扣人心弦,耐人寻味,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太桑心了 居然没有第二季了 心痛!这么好看这么有人情味的剧怎么可以砍掉 有没有搞错啊!演员好 背景好 剧情也好 还有南美风景也好 难道是拍摄成本太高导致的吗

本人认为超越格蕾 超越豪斯 拍摄环境优美 大峡谷 丛林 荧光湖 远离城市的钢筋水泥 任务性格饱满 剧情丰富不雷同 主演养眼 第一季看完 还是念念不忘

有没有希望续拍?还是已成定局?

刚开始看隐世的时候,总无法把莉莉从格雷的影子分开,因为克拉克开始说的那句话你看新来的女生的眼神,就如我看你一样。这话让我们都会觉得莉莉和基顿会发生点什么,就如格雷和她的主治医生。接下来的剧情让我有点意外,因为他们各自有他们爱的人也许第一季末尾他们的爱人全部快陷入,是他们开始爱情的可能不同于格雷剧带有现代化的生活和忧虑的感情生活,隐世更多带来的是神秘的热带雨林和爱情的奉献给人带来的温暖。我想我的心中的天秤早已失衡。不仅是手术过程画面的真实感,还有土著村庄的固有特色。支持隐世神秘来自未可知

本来就不是很喜欢追剧的人,好不容易决定要追的剧全都一季砍!难道是我的问题~我喜欢的都只有一季,就说之前的可能不是很大众,但我绝得这个肯定没问题呀,还是每星期准时追滴~真的挺喜欢!故事挺感人,有的集也很戏剧~有时看的很紧张很堵,尤其是前几集~但不是真没第二季了吧~看来以后只能看英剧了~确定一季完的总比期盼后失落好!

经典优良团队合作的范例。剧本、演员、导演、后期,都值得一看。也许,我们已经太习惯于屏幕上的喜怒哀乐,也许我们都觉得深刻的情感只是海市瞬楼这是不对的,剧中悲欢离合,生离死别都是我们熟悉的的,情感的铺垫也令我们忍俊不禁。美国人拍出来了,我们还在追着看,别装了,好片子就是好片子,不如感谢中国的盗版市场?!

有人说,这是丛林版的GA,不同的是多了神秘的文明下的血肉感。我是个胆小的人,所以在观看的途中几度觉得心跳过速,过于真实。不过也许这是真实的世界,在真实的丛林当中与卑微的生命和文明挣扎。

生命其实是需要疗伤的,肉体还有心灵。这里的医生不但要负责疾病本身,还要了解融入这里的文化,获得信赖和尊重。逃避一直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逃避心里的伤痛。

我喜欢GA, 也喜欢这部片子,因为生命总有那样的力量引人入胜。在我们面对意外、伤痛、失去、死亡的时候,我们才会珍惜我们保有的生命。

what is the time to move on your life? That is a tough question

《降临》影评1500字


《降临》影评:请给我来一份七肢桶



「降临」这种事在地球上已经不止发生过一次。《独立日》中的飞船专炸地标,还觊觎着咱们的地核;《第九区》里的大飞碟在约翰内斯堡上空一呆就是20年,为的是寻求庇护;到了《复仇者联盟3》里,黑曜四将驾临纽约,目标直指地球上的两块无限宝石。《降临》中也有飞船降临地球,然而这12艘「黑锅盔」既不侵略,也不索物,而是来布道的。用它们的话说:现在我们来帮你们,三千年后,再轮到你们来帮我们。

听上去是不是很新鲜?大凡第三类接触,凶险的多,太平的少,现在居然还有送礼上门的。《降临》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姜峯楠(特德姜)的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姜峯楠不算多产,但几乎每部小说都能有所斩获,比如《你一生的故事》便摘得了2000年的星云奖。制作公司拿到改编权后,把丹尼斯维伦纽瓦的《焦土之城》寄给了他,原著作者和导演就此一拍即合,而且结果亦皆大欢喜,一方面票房飘红,另一方面收获了诸多提名与奖项。



个人而言,一直偏爱看一些成本相对较低、且具有一定创意的科幻电影,要远胜过那些贩卖情怀的所谓大Ip,《降临》也属于此类。更吸引人的一点是,与大多数以反思人类现状为内核的优秀科幻片不同,《降临》把语言学作为主体来探讨某个哲学范畴的问题,这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很难将这部电影简单归纳为「硬科幻」抑或「软科幻」,因为它涉及的物理学原理和科学猜想是「硬」的,但主题上的哲学与人文倾向则是「软」的,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独特的魅力。

给本片好评,一则改编上的拿捏十分得当。要把《你一生的故事》这种知识类的科幻小说从文本转化为电影语言有很大的难度,必然会丧失一部分魅力,何况小说本身并没有那些商业化的创意,在投资方面也会有压力。但在编剧埃里克海瑟尔以及作者姜峯楠的合力改编后,既没有学究般死抠晦涩的学术,也没有商业上的画蛇添足,在叙事上达到了比较完美的平衡。二则演员给力,艾米亚当斯的表演展现了非凡的知性魅力,柔软、安静、克制,一如整个影片的基调。

本片的故事是建立在两个重要的科学理论上的。一个是费马原理,即「光传播的路径是光程取极值的路径」。也就是说,光线传播的路径是需时最少的路径,注意是「需时最少」,而不是「路径最短」。这也是姜峯楠写原著小说的灵感之源。另一个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即「语言决定了思考方式」。这一假说尚有争议,未被证实也未被证伪,但在姜峯楠的故事里却是理论基石。事实上,关于这两个理论的细节,吾辈吃瓜群众不知其所以然也没关系,知其然就行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故事背后的哲学意义。



那么,这个哲学意义或者说故事的核心是什么呢?那就是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矛盾,说白了,就是「当你知道爱情会破碎,你还会爱吗?当你知道你的孩子会死,你还会生他吗?」《降临》借七肢桶这一外星人载体、借语言体系的不同做了阐述。地球人的语言体系是字句成章,排序决定表意;七肢桶的语言体系是只有吸收整体,局部才有意义。地球人因为无法预知未来,只能看一步走一步,看似是凭自由意志做事;而七肢桶早已预知了未来,故此每一步都采取最优的方式来处理,目的决定了预设的行为。

那么问题又来了,七肢桶的决定论是否便是一种宿命呢?看上去是这样,但外星人的宿命论与人类的宿命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放弃了那些无谓的选项,而不像人类那些不停企图用自由意志的选择去挑战结局。因此,影片中艾米亚当斯饰演的露易丝理解了七肢桶的思维方式后,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当她预见到自己会和伊恩相爱结婚,会生下女儿汉娜,汉娜会因病过早去世,伊恩会因承受不了打击而离她而去时,仍然选择了这条人生轨迹。



对于她最后的选择,影片事先用经济学中的「非零和博弈」做了注脚。在这一理论中,各方都有获益的可能,而不一定是输赢分明。七肢桶降临地球是「非零和博弈」,露易丝也是。只因她知道,人生不过就是场非零和博弈。没有谁输谁赢,得到的和失去的差不多,只是在看透了真相的同时,仍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因为过程永远比结果有趣得多。既然未来丈夫会离去、女儿也会死,那何不找个相爱的人结合,再享受和女儿之间短暂而快乐的时光呢?

有媒体评价,这部电影是对当今社会做出的一个回应,那就是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诚然,如今世界格局纷乱,暴力冲突不断上演,确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恐怕上述的哲学价值更值得褒扬。《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曰:「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所谓「无见无不见」便是斩断了因执着而来的诸多烦恼,才能洞悉根本。可见佛教中的「慧眼」与七肢桶的思维体系何其相似,同样都能看到过去和未来,也同样不纠缠无用之功。

衷肯而言,《降临》算不上一次十分完美的剧本改编,后半段脱离原著的剧情进展没能逃脱类型片的窠臼,与原著小说达到的高度还有一段距离,但仍不失为一个美丽而发人深省的故事。美丽之处在于它在科幻和悬疑的外衣下,包裹着一种宿命般的忧伤,一个得知谜底的女子,却仍愿意燃尽时间去经历痛彻心扉的爱与哀愁,充满了浓浓诗意。而发人深省之处在于影片给予了我们一种内省的、道德上的、有着唯心主义倾向的哲学观念,启迪我们怎样去看待世界和人生。

请给我来一份七肢桶,让我也做一次宿命的时间旅行。

《“大”人物》影评1500字


《大人物》影评

《谍影重重》系列的出现改变了动作电影拍摄方式,快速剪辑短镜头,手持晃动摄影,略有些笨拙却惊险的写实化贴身肉搏,树立了本世纪动作电影的标杆,也让无数后来者竞相效仿。

《谍影重重3》在105分钟内大约呈现了3200个镜头,平均每个镜头耗时2秒;再加上全片大量运用的手持摄影,如果精神状态不佳时去看,很有可能会产生眩晕的感觉。

这些与《大人物》什么关系?

因为我去看《大人物》的时候,一直都不太适应,几场动作戏,晕了。

甚至就连某些转场空境,电影都用的是大概1秒左右的短镜头;对话场景也是哐哐哐地切镜头,手持摄影又在晃啊晃,画面经常抖个不停,加上自己没睡好觉,这部电影的风格对当时的我而言,有点烈。

即便是在室内的文戏,同样还是很多手持摄影,当然镜头长度就增加了一点,似乎开场有个长镜头的跟拍,凭印象这可能就是整部电影中最长的镜头了。

与大量手持摄影相配的,就是电影充斥着不规则的近景,以及怼到人脸上的特写,让电影增加了压迫感的同时,也让味道更重,加剧了烈的感觉。

所以《大人物》从镜头上,整体的节奏一直相当紧,大概是紧一会儿,松一下循环往复。

而原版的《老手》,在镜头上倒是规规矩矩,即便是动作戏也是交代非常清楚的稳定的画面,虽然也没什么长镜头,但是文戏中的镜头时长大概都能保持在5秒左右,而且多了很多中景,动作戏应该也用了斯坦尼康,画面四平八稳,就这么一路保持下来。

《大人物》时长107分钟,《老手》时长123分钟,虽然少了16分钟,但是估计镜头数差不了多少,没准《大人物》还会更多。

韩影经常被人诟病的缺点就是过火,而在《大人物》或者是《老手》的剧本中,本身反派就十分过火,而《老手》略显平缓的节奏中和了一点火气;《大人物》反其道而行之,就着这股火气再加把盐,于是看起来就烧得更旺了。

打个比方,从镜头和画面上看,《大人物》就像拾级而下的飞瀑,而《老手》就像潺潺流过的溪水。即便是同一个故事,单论视觉的感官刺激,《大人物》要强于《老手》;但是《老手》的节奏,会更加的舒缓。

虽然是翻拍《老手》,但是在形式和技术上,很明显《大人物》在很多时候,尤其是打戏都有意在走《谍影重重》开创的写实流动作片的路子,不过简单粗暴了点,动作戏经常晃着晃着就找不到焦点,在船上三方人互斗的那一场,狭小空间内几乎看不清谁打谁,有点乱作一团的感觉。

就剧本而言电影倒是讲了一个蛮复古的故事,一往无前的正义热血警探,纯粹就是坏的富家公子,如若把背景放在古代,倒是完全可以把《老手》的所有情节都照搬过来,变成现代就不免受到掣肘,高层阻挠变成了伺机而动,不过《老手》其实也就是个捎带手的事儿,这样的本土化改编,对于整体的影响其实还好。

何况电影讽刺精要处还是所谓的吃瓜群众,也就是屏幕前的你我,总盼着英雄出现却又怕英雄变成恶龙,真出了事人少的时候只会当鸵鸟一溜烟逃走,人多的时候跟着一群人拿出手机看热闹拍拍拍。最后一幕虽然是为了英雄和反派单挑准备好的舞台,但是台下的爱看热闹的人,心有戚戚焉。

大概的框架和情节都拿来,不过《大人物》中也稍稍的加了一点戏,八角笼打拳之后给赵泰又加了一点香艳的场景,让这个纨绔子弟又更可恨了几分。

说到可恨,话说请来包贝尔演赵泰真是有创意,没准从此拯救了这位烂片专业户的演员之路也说不定。

而另一位主角王千源也不是第一次出演韩影翻拍,翻拍自《走到尽头》的《破局》中,他饰演一名歇斯底里的反派,与主角郭富城相爱相杀。打着警匪片的旗号,内里却充满着邪典cult片的戏谑味道,票房扑街,连带着对他的评价也一落千丈,在经历了《钢的琴》,《解救吾先生》的盛赞之后,这位以演技著称的男演员似乎也遇到了瓶颈。

在《大人物》中,癫狂和过火都由反派赵泰承担,孙大圣的标签是贫嘴,无畏和勇毅,完全的积极正面无需纠结,可以看成是《钢的琴》中陈桂林和《影》中的田战的光明一面的杂糅,其实还在王千源的安全范围之内。不过角色讨喜出彩,也是履历表上出色的一笔。

事实上如果票房可以口碑立住,《大人物》正方这班人马很适合拍续集,下一部换个反派,接着打就是了。

总之虽然内容差不离,色调场景也有很多照搬,但是《大人物》在形式方面其实与《老手》还是挺不同的,虽然运用的还不够纯熟,但是已经有了些许风格化的样子。当然表现主义+手持摄影+写实流动作韩影中也有很多尝试,不过毕竟在我们这里还见得不多。

最后有个段子,不吐不快:

惊闻《大人物》的主角名叫孙大圣,说起大圣,那必须是想起孙悟空,明年年初中美合拍的西游记

文体两开花,开花。

《心灵捕手》影评1500字


《心灵捕手》影评观后感

不知是否自己已上年龄,对院线上映的新影片毫无兴趣,反而热衷于在网络上搜罗评分高的经典影剧或电视剧,静静的独自一人在深夜观影,这感觉和情境能让我暂时忘却公务之事,专心致志的体味片中之情。
《心灵捕手》这部电影可以归属于励志类电影,这类电影也是我最爱,有时剧中的某一台词、某一场景都能与我心灵共振、感同身受,最后从中顿悟。这也是为什么我不乐意看肥皂剧、未经大众检验的影片,因为我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能从有质量的影片中吸收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从而提升自己。
影片的主人公威尔是个放荡不羁的不良青年,他有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彼此肝胆相照。他有与生俱来的过目不忘的本领,以及对数学和化学具有异于常人的天赋,但由于痛苦不堪的童年回忆,和难于启齿的家庭暴力,因此其未受过正统教育,也很早就出来打工。他在哈佛大学当清洁工时,轻松的解答出数学教授蓝博出给学生的难题,也正因如此,让蓝博教授注意到他。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蓝博教授对其惺惺相惜,教授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威尔却能很轻松的解答,他试图引导威尔继续往数学方向发展,与其共创数学界的新的理论。可是,由于威尔自身的经历,他的叛逆、狂妄和自傲并未能与蓝博教授达成默契。
在此期间,蓝博教授也找到他的同窗好友心理学教授桑恩为威尔进行心理辅导。辅导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威尔对接触他的人都会产生抵触,在心理上设置了严重的防线,不肯与人坦诚交流,而且出言不逊的评价桑恩教授的画作和过世妻子,虽然教授很恼火,但是他很快想通了,在第二次的辅导时,桑恩教授是这么跟威尔说的: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麽。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肯定未见过吧?如果我问关于女人的事,你大可以向我如数家珍,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没法说出在女人身旁醒来时,那份内心真正的喜悦。你年轻彪悍,我如果和你谈论战争,你会向我大抛莎士比亚,朗诵共赴战场,亲爱的朋友,但你从未亲临战阵,未试过把挚友的头拥入怀里,看着他吸着最后一口气,凝望着你,向你求助。我问你何为爱情,你可能只会吟风弄月,但你未试过全情投入真心倾倒,四目交投时彼此了解对方的心,好比上帝安排天使下凡只献给你,把你从地狱深渊拯救出来,对她百般关怀的感受你也从未试过,你从未试过对她的情深款款矢志厮守,明知她患了绝症也再所不惜,你从未尝试过痛失挚爱的感受......

虽然这一辅导过程曲折和难缠,但是正是由于蓝博教授和桑恩教授的惜才、爱才,用真诚打动了威尔,在最后一节辅导课上,桑恩教授反复说:Its not your fault ,its not your fault... 看着威尔的眼睛,威尔第一次情感失控,留下了眼泪。敏感聪慧的人太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了,他们的心灵善于创造也善于堆积,他们的记忆里总有着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深邃的黑暗捕捉着一次次试图逃离的光线。如果你足够幸运的话(成为电影男主角),会有一个被世俗认为是不幸但自己却深感满足的长者成为你的伴侣,他阅尽沧桑有足够的智慧,他曾拥有一份刻骨铭心的爱从而得到一颗贮满感激的心,他对你无话不说,囧事烂事破事俗事,让你放松,给你疗伤,等你顿悟,在不知不觉中解开那些你心里打死了的绳结。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灵魂的救赎历程,是心灵战场上伟大的提携和友谊,也让他走出了童年时期遭受的痛苦和阴影。
威尔最终也没有选择加入蓝博教授介绍的公司,而是遵从他的心灵召唤,选择去追寻他爱的那个女孩,影片是以威尔在高速路上开着车去寻找他爱的女孩结尾的,这个场景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道路虽然漫长,但目标时明确的,只要选择了,坚持下去,最终能到达终点,实现目标。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自己也像威尔有异于常人的天赋,同时很幸运的受到他人赏识,会不违心的选择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吗?会违背父母的意愿、无视他人的看法、不理会生活压力而遵循心灵呼唤,从事无前途、没前途的兴趣么?我可以肯定,很多人都会选择别人铺好的路,因为前人走过的路起码是安全的,有保障的。
这就类似于公务员的职位,很多父母都让子女去考公务员,因为大家都在考,跟着走就肯定是没错的,做子女的刚开始会有所抵触,后来耳濡目染了,也就动摇了。但试问自己,是否是自己想走的路。
很多人就因为被安排、被规划而渐渐的迷失了自我,最终碌碌无为的过了一生。而我们,是否应该更勇敢的向威尔学习呢?他可以抛弃大好前途,甚至可以丢掉上天赠与的才能,只为遵循心灵的呼唤,选择心目中的她。
话题可能有点离题,但是我真的有所触动,自身从事的工作,已早已偏离自己的理想,每天为家庭的生活而奔忙,看看一天天长大的儿子,我突然觉得,不能再以我们的思想和想法去限制后代的发展,每一代的人都有那一代人的独特理解,就像我时常不能理解我父亲的唠叨,同理,儿子以后也不一定能理解我所说的,因此,这是一个相互妥协的过程。作为父亲,我将以宽容的心看待儿子所做的抉择,在未触碰法律、未超越道德底线,都是能容忍的,如果强加于我的思想给他,只会适得其反,他的选择未必会比我差。
快乐成长吧,希望你长大后不再为生活而忙碌,不再为生存而受忍气吞声,遵循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做最好的自己。

《匆匆那年》影评1500字


《匆匆那年》影评

夏季是毕业季,象征着青春的结束。我们的青春在时间的流逝中一去不复返,《匆匆那年》讲述的是年轻人的青春,年轻人的爱情。
原著我没有读过,来谈谈电影讲的故事给我的感受。青春、爱情这种几乎人人都有过的东西,最容易产生共鸣,所以怀旧永远能打动人。片尾曲《匆匆那年》很好听,王菲+林夕,最棒的词人加最好的歌手,创造出的最好的音乐。这部片子有笑点也有泪点,很多情节能产生共振。我看的过程中感觉美好、惊醒和无常。
1.美好的是青春,是逝去的时光,是那些已经改变又从未改变的人,也是那些深深刻在脑海中的爱的印记,甚至是后悔,那些证明我们存在于世的全部经历
当人们从一个原点出发,相逢又散去,投入到各自的生活洪流中时,片刻的驻足,怀念起过去,几乎很多人都在习惯性美化它们,这大概和大脑的工作机制有关,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们忘记了很多伤痛,并且在怀念过去时上了滤光镜。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说,那段经历确实也是很美的,那时的悸动与后来我们成熟时的恋爱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彼时的青涩和扭捏。年轻时我们无法想象将来会怎么看待过去的自己,但是那些经验和教训化为记忆,存在我们的脑中,还是一点点地将我与其他人区别开来。
方茴与陈寻从教室里出来,他们忽而男的在前,又忽而女的在前,两个人旁若无人地一前一后像两颗纠缠的双星系统一样,让人觉得心里真是甜滋滋的。我们都早恋过,知道那种神秘而美好的感情。陈寻打球的时候把校服反穿,就为了让方茴一眼认出他来,少言倔强的方茴骑车总会绕道走,就为了多看陈寻一眼。年轻时的勇敢,总是以一种含蓄的方式来表达。
男主角陈寻故意少答13分的题,就为了能与方茴上同一所大学,他们在可控制的领域,各自在为自己的目标奉献和努力。即便上了大学,物是人非,伤了意中人,再回头看时,虽然后悔,但生活依然要不停向前。我们每个人都从过去的精彩或者不堪的经历中获得了很多。
2.让人惊醒的是,时光一去不复返,竟是由那些平淡无奇的小决定导致的,当下我荒废的,在意的,认真的,不认真的,都会对将来产生影响,那就不能不让人想到那几个句子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活着,一定要抓紧时间,过好当下。
这种强烈的感觉是在我看到大学时他们恋爱不顺的时候产生的。作为当局者,会以为彼时发生的,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作为旁观者却明白,生活的精彩其实是无边无际的。我喜欢方茴的执着,但我更喜欢沈晓棠的洒脱。我喜欢陈寻的放不下,但我更喜欢乔燃的不打扰。当陈寻还在问乔燃,方茴变了没有的时候,乔燃说他去法国的大学看了她,但没有说话,他悄悄地离开了。这种定力和对别人生活的尊重,值得人学习。
时间不停歇,你做每一个决定都会花费时间,你是打算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之中自怨自怜,还是自己去找寻新的生活?两种态度,不一样的人生。很多小决定,当时你以为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未来你才发现,巨大的分歧的缘起竟是源于那些不起眼的决定。比如,方茴从父亲的自行车上下来,往操场跑去看陈寻的时候,我一直替方茴感到着急,怎么就不能等人散了的时候,去找他呢?再比如方茴去上课时,在楼梯间,陈寻想和她唱歌,她怎么就不能去逃课呢?再比如陈寻怎么就会忘记方茴的生日呢?
但是转念一想,就是这些东西和想象中的一样,也难保他们就真能走到一起。生活无法假设,这是它残酷的一面,我们必须选择,并且为每一个选择负责。过后再来审视,再来后悔,毫无意义。我们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好好过好现在。哪怕我们初心不改,却物是人非,我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跟我们自己说,我努力了。
3.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无常和固执的可怕。不知道哪一天,很多东西就和从前都不一样了,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命运,就像一只神秘之手,在岁月中把人打磨得遍体鳞伤或者圆润光滑。
我最喜欢郑恺饰演的赵烨。这个人有着踏实的生活智慧,有什么说什么,不逃避,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也不撕破脸。该干嘛干嘛,洒脱,自由。其次比较喜欢乔燃,他写的那篇作文里有两句话非常打动我:
我喜欢丁香花 白的 紫的 都喜欢
我喜欢你 是我的 不是我的 都喜欢
还有他在于陈寻聊起方茴时,说他去巴黎看方茴时,他只是看了看,没说话就走了。这件事我代入了一下,觉得这个人真是了不起。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而成就别人的生活,这里面的牺牲精神令人动容。
而陈赫饰演的这个搞笑龙套,其实也让人蛮心疼的。为了生活,变得无趣,又被人带了绿帽子。虽然夸张了些,但是也并不是就高于生活,君不见很多人每天都能听到你知道安利吗的段子吗?
曾经在树上刻上永远在一起字样的朋友们,最终都分崩离析了。曾经追求的人们变得令人生厌。曾经以为会永恒的东西都消失了。那么人们执着的那些还有意义吗?真的,很多东西都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我也不知道我们当下执着的到底在未来是否还有意义。
整部片子里我总是为他们每个人着急,语言虽然不万能,但有什么话都可以直说呀,可主人公们不是因为自卑而逃避,就是变得贪婪而不敢承认,有的缺乏勇气,而有的又特别情绪化于是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错过。错过等待的心,错过可以挽回的恨,错过那些破镜重圆的可能,错过本来可以解释清楚的沟通。
可是时间不等人,后悔没有用。时过境迁,你再不是从前的你,我也再不是从前的我,虽然说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可是他们都刻在你的生命里,成为你抹不去的一部分。
生而为人,最伤心莫过于经历了一场一生难忘的有缘无份。

《战狼2》影评1500字


《战狼2》影评

比起为心爱的女人夺得金钱和自由,为了死去的爱人复仇,才是我活下去更好的理由。遇见你,我知道了什么叫恐惧;而失去你,我变得无所畏惧。老丑说


美国向来不缺少个人英雄主义。

当你看到一个退伍的美国大兵大开杀戒的时候,你会套路式地想到,他为的是女人、金钱以及尊严。

当你看到一个越界的FBI探员再次出山,为政府拯救世界的时候,你也可以知道,他为的是,永远的自由。

但在中国,在特定的环境和制度下,那些中国式的老兵,他们为的是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事。

吴京扮演的冷锋,是这部影片的核心,他的性格塑造决定了影片的整体效果和质量。毕竟,《战狼2》中的战狼,只有吴京一人。

影片开头,吴京为保护战友一家免受日后骚扰,所以愤恨之下打死地痞老大,被迫入狱。这给了他今后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和土壤,也正是因为他有着其他军人不同的性格特点,才会使得整部剧变得跌宕起伏。

正是这股热血和冲动,使得吴京这个老兵变得可以和美国大兵一样,不拘泥于命令和制度,可以不受集体的约束,生长成一匹骄傲的孤狼。

也正是这种本能的冲动,让他可以在护卫舰上一人请命,甘为中国侨工;也正是这种正义的冲动,让他可以善做主张,不放弃每一位非洲同胞,和熊孩子、达康书记共同作战,应对敌忾。

人物因此丰满起来。

一个出格的老兵,拼死异国他乡,也是有私心的。这私心,不是什么为了祖国,不是什么主旋律,而是为了一个女人,一个在他入狱时,递给他一份结婚申请书的女人。

中国式的爱情,尤其是中国军人的爱情,一直以来都是含蓄而克制的。它并不像美国式的老兵那样,相遇那夜和最后一战前,都可以得到心爱女人身体的馈赠。

可以说,中国老兵没有荷尔蒙,就连和尤小云亲热的镜头,都给的那么隐晦(这也是很多男观众失望之处吧),远不像国外女主那样,先是暗送秋波,后面即便几架坦克开过来,都可以亲吻吴京,以示鼓励。

但让吴京着迷的,正是他爱的这位女上司,有着和他一样的性格,孤傲、不羁以及叛逆。也正是尤小云的激励和爱,才让这匹孤狼一次次在生死关头没有放弃,反倒死里逃生。

最近在追《权力2》,里面有这样一句让人感动的话,无垢者的首领对他的女人说:从前我什么都不怕,我从来不是最高大的,也不是最强壮的,但我是最勇敢的,直到遇见了你,我开始害怕了你是我的软肋。

假设影片一开始,战狼的老大就把最后的彩蛋发给了吴京,告诉他尤小云没死。我想,即便他身在非洲,即便对手没有那么强大,他也会心生胆怯,因为他有了因拥有、因美好、因爱而产生的恐惧。

比起为心爱的女人夺得金钱和自由,为了死去的爱人复仇,才是我活下去更好的理由。遇见你,我知道了什么叫恐惧;而失去你,我变得无所畏惧。

除此之外,男主还是个中国人啊,所以回到我们不得不提的主旋律身上,他所体现中国军人的军魂,以及对国家的那份荣誉感和捍卫感,更是美国大兵所不及的。
老实讲,在中国电影市场大背景下,以及集体主义为中心的大环境下,拍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是一件事倍功半的事,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拍得不好,对不起,你这是一部意淫片,一部浮夸剧;拍得好了,对不起,你这是一部主旋律。

我并不是主旋律的倡导者,因为富国强民的东西每天都在给我们灌输,已经够多。

但我想说,关于爱国,关于国格,这真的是一种骨子里的东西,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因为你生在这里,所以必须爱这里。

因为当你看到奸商于谦在中国大使馆面前说自己是中国人,你还是会感叹:靠,早干嘛了,现在才知道当回中国人。

当你看到非洲暴徒喊着别杀中国人,即便我们当权也要中国的支持的时候,你还是会不禁窃喜,哪怕掺杂着些许贬义。

当大boss被吴京戳死,吴京平静地说出你说的中国是从前,亦或是男主单臂举着国旗,丢下AK径直越过暴徒统治的局域,我们还是看到了强国的影子。

我爹是赵东来的粉儿,走出影院他说:这丁海峰,前面就是个孬种,来气啊!

我笑了笑:要是他前面就上去了,就没吴京什么事儿了好么。

我爹也笑了:不过话说回来啊,最后发射导弹那会儿,是真过瘾啊,前面都是编的,最后那一幕才是真格的。

是啊,无论影片是否意在宣扬什么主旋律,我们终究还是看到了强国强民的影子。

国强,民强,才是真实的,其余都是骗人的。

最后我再说一些主观的东西,一直以来,让我决定走进电影院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片子到底值得不值得。很简单,我不过一介书生市井之徒,我所关注的除了娱乐消遣的成分,更多的在乎的是观影感受。
我对这种动作片,情节上是没抱有太多期待的,毕竟商业化功利化的市场环境下,能拍出情节动作双赢的片子,难。

所以这2小时时间,有没有爽到你。有,对我而言,足够了。

按我娘亲的话讲,除了那个熊孩子,其他的人演的都挺好的。她去电影院看的影片并不算多,但她说这一部《战狼2》,胜过两部《敢死队3》。

关于这点,不做评价。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在观影体验变得日渐挑剔的今天,并不是所有的美国大片,都可以轻松取悦中国观众。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动作电影,今后是完全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

还是那句话,国强,民强,才是真实的。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聂隐娘》影评15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电影的观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聂小倩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