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聂小倩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聂小倩读后感800字

聂小倩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聂隐娘》影评1200字。

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那些思维的火花在观看过程中可能转瞬即逝,我们只有欣赏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在写观后感作文过程中,纷繁杂乱的思维可以被很好地梳理。那么该要如何写好观后感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聂隐娘》影评1200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聂隐娘》影评

几位喜欢的影评人多少都发表了对《聂隐娘》的看法。
谋杀电视机戾气满满的说:别再用有故事没故事来评价了,对故事的理解你还没到那层次
木卫二很文艺地总结:在一座博物馆里,有人仍然想开闪光灯照相,拍完就走。但多数人应该做的,是默默地欣赏,是长久地回味。
图本根木匠特幽默:推荐《聂隐娘》,商业片多一部不多,《聂隐娘》则很可能成为你观影体验中最独特的经历。无非四种可能:你不喜欢且困,那就睡吧,注意防盗,片尾曲一定会把你叫醒,误不了事;你不喜欢又不困,那就安静的坐下去,看看银幕上的山色云朵,竖起耳朵听听鼓声;你喜欢但困,那睡完再二刷;你喜欢又不困,妥了

这些是从业人员的眼光,有趣的是来自影像界隔壁的文字界的声音。

蒋方舟:不觉得它难懂,因为我只看懂了能让我有同感的部分,我觉得她好,不是因为它拍出了独孤的传奇,而是人的寻常。
痕痕:好看与否的定义或许太红利太苛刻,而又太局限于个人知识了,而喜欢与否只在于一种感觉。

痕痕的观后感最让人感同身受,喜不喜欢就是一种感觉。

前几天看《疯狂约会美丽都》,也是寥寥几句台词,也是人物和逻辑弱化,也是镜头缓慢节奏悠悠。看的时候总要顿下来想想剧情到底是怎么联动起来的,看到一半实在看不动,跑去吃了一堆水果才接着看完。但就是这样一个怪头怪脑甚至可以说讲的支离破碎的故事,在接下来一个星期里,电影里的片段总会突然在脑中冒出来:老狗趴着看轰隆隆掠过的火车,被炸起的一地青蛙,老奶奶的厚底皮鞋。我猜,这些观影时让人不解到想吐槽的细节,就是导演的诡计,让人好好体会什么叫回味无穷,什么叫意在言外。导演的另一部《魔术师》也是全片就一句对白,但是却因为故事本身在我心中算动画片最佳。承认,这些动画都不/好看,但是好看,或许对《美丽都》喜欢的感觉滞后了,但是喜欢就是喜欢,是一种感觉。

不学术的我很认同一个可能也算不上学术的观点,电影分三段,叙事流畅否,画面意境有无美感,表达什么内涵思想。
看到有人说没讲好故事的电影就是事故。讲好故事的标准是什么呢?不一定要把故事摊开地通俗易懂,剪辑让导演可以不说人话绕着弯表达,但绕弯不等于把该说的话隐去不说,没来没由。

《聂隐娘》里有好几次场景变化的黑幕。如果没有提前做功课,试图在给出的影像内容里听导演讲故事,比如我,觉得整个故事也像是被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黑暗瞬间充满。虽然看到最后故事大致理解到了,但不管剧情连贯,弱化前因后果,在故事留白处用风声等大量填充的,这样一个故事,和《美丽都》一样让人特别不舒服。

有网友特别高冷地说,要看好好讲故事的电影,去看豆瓣250。还有网友说,故事故事故事故事故事故事,什么都要故事,地球离了故事要爆炸。

动辄三四个小时的印度歌舞片最开始是为了让广大民众在纳凉的时候可以消遣,但传统意义的看电影,或者说欣赏电影,真的不是为了在两个小时内听导演好好讲一个或奇幻或浪漫或怪譎的故事吗?

作为只是单纯喜欢电影的影迷,我很肤浅的真的只是喜欢听不同的导演用不同的方法讲故事。

每年奥斯卡总会有一两部被评价拍的中规中矩,言语间好像评论者有些些不屑。但这样的电影我觉得还是好看的,叙事流畅,故事正,演技棒,打动人。有什么不好呢?更好的电影大概就是在讲好故事的基础上好好地讲好故事吧?

回来看《聂隐娘》的影评,说隐娘几次攀于梁上,默默注视主公当下生活,疏远而孤独。突然想起那长长的足足有五分钟的,隔着薄纱幔帐的镜头。那种若即若离,就是隐娘对昔日爱人的态度。抛开整体,这样的细节非常打动人,但很遗憾,当时我满脑子都在梳理人物关系,没来得及细细品味。这样一想更加气愤,为什么导演不好好的把最基本的内容好好铺陈开来。

跳出叙事,全力追求美感的电影有很多。好久以前的《生命之树》就是,十年等到的光把人震撼地说不出话来,但是口碑却不一,觉得好的说蔑视所有沦落在叙事里的电影,以绝伦影像展示电影本质。伟大!觉得不好的说每一帧都美如画,但放一起就是灾难 看吧,有人不喜用叙事当做评判电影好坏的标准,甚至认为它是需要跳脱出的规则。也有人固守着电影必须好好讲故事的原则。

我承认,我不是对电影有些无比善意的那一类人,我更喜欢看故事。我也更愿意用实实在在的感觉来判断自己是否喜欢一部电影。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刺客聂隐娘》观后感


《刺客聂隐娘》观后感

慕名去看了《刺客聂隐娘》,观影之前就在网上看到,也不知是不是片方所为的高调造势,颇有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忧虑。对于影片的评论也呈两极化态势,负面的评论不少都是简单粗暴地吐槽看不懂,然而更使人忧心的是正面的评论不知是否出于真心,还是被前期将此片吹捧得类似于皇帝的新衣的宣传所裹挟,不敢吐槽电影不好,怕被人说看不懂。就我个人而言,观影过程中存在强烈的吐槽欲,故现在应邀聊述观感。

首先是关于台词的感受。听说很多人是因为台词中包含很多文言而看不懂,对于一部决意树立高逼格的电影这一点我是支持的,然而实际观影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台词还是和老三国电视剧中一样文白夹杂,甚至不伦不类的。其中最不能忍的是一"汝"字,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整部电影对于第二人称你的指代几乎全为"汝",只有一至两次出现"尔等".若所有台词都是类似三国水浒中的古白话倒也无妨,可偏偏许多台词其实是文白夹杂,也不知编剧非要将这"汝"字生搬硬套杂糅进台词里去是为何,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此处我回忆往昔不禁要扯点题外话,我小学六年级曾写过一篇命题作文叫"写给武松的一封信",与此片编剧相类,也是通篇皆用"汝"字作为第二人称指代,然后写点赤兔之死还不如的文言,现在想来实在傻逼,然而彼时老师或许为保护我幼小的心灵对此真相不忍揭穿,给了我高分,但我想编剧应该比那时的我年长不少,写点这样的台词不应该吧?

然后是电影风格的吐槽。电影开始不久就感觉到了一股浓郁的黑泽明风格,不知是不是导演的致敬之作。若是致敬,到底也太彻头彻尾了点,画质都与上世纪的黑泽明作品趋于一致。然而我朝向来无日本人似的平淡叙事,这种风格用之于本国题材,想必也不见容于大陆观众。然而即便如岛国般的平铺直叙,也有适当的台词衔接,而本片用知乎上一知友的回答一言以蔽之便是"唐朝人似乎不太爱说话。"很多人物旁人和他说了一大堆,我以为他至少该开下金口,结果竟默然不语,难道是传说中的"我竟无言以对"?其实这电影不止是黑泽明风格,整部片子都有一股平安朝宫闱秘话的感觉,估计要不是有唐朝藩镇的大背景在,导演能拍出百鬼夜行来,而不仅仅是纸人之类的巫蛊之术。后来隐约想起这导演是台湾导演,一下子释然,部分台湾人或许在不短的日据时期内吸收了不少的岛国心态,容易剑走偏锋搞出点敝帚自珍的东西,然后自命为孤芳自赏。

其次再论人物。对于人物的刻画我实在是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先说张震扮演的节度使,不知导演是不是高级黑,我觉得我竟看出了肉食者鄙的意味。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他在片中都干了些什么,殿堂上议事一幕,半晌无一语,最后莫名怒砸了手中的帅印(金玺?原谅我眼瞎坐在后排看不清),大概是为了提醒沉睡的观众此片还未结束,其余时间不是在逗孩子就是在饮宴歌舞,朝臣们为了藩镇的明天争得死去活来他不发话,回家和老婆唠嗑儿倒成了话痨,还对着老婆侃侃而谈一位与自己少有婚约的女子,不知他老婆心里作何感想。

再说舒淇演的主角,全片真是惜字如金,基本开口大多都是陈述自己为何完成不了任务。然而理由大多相似,大抵是"目标膝下有幼子,不忍杀之"之类的话。貌似体现了现代人对人性的关怀和生命的重视,可是全片我实在是没看出主角内心对完成不了师命有过任何心理挣扎,在我看来大多是潜入人家家中窥伺一番,然后大概觉得杀人之后不易脱身继而编造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搪塞师傅,难怪最终师徒反目(大雾)。原本还想再吐槽一二人物,然而鉴于观影过程中强烈的尿意使我多次离席,并未全神贯注地看完整场,多数情节(如果这电影有完整连贯的情节的话)已完全不能回忆。

对于道具服装之类的,我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无力吐槽,据说建筑之类很美,好像知乎上已经有人说了取景的日本寺庙并不属唐风什么的,我就不再多言。就我个人而言觉得风景什么拍的还是不错,当作幻灯片,作为取景地自然风光的旅游宣传应该是不错的。最后还想吐槽两点。第一点片中有句台词叫"汝剑术已成,然终不能斩断人伦之情",不知复述是否准确,反正大抵是这个意思。不知是否是我过于敏感,我对于"斩"这个字颇为介怀。我朝武侠中的剑,作为武器攻击起来多作劈刺,片中主角的剑的具体样貌我已忘却,想来应与传统武侠中的剑相似,若是记忆不准确还望见谅。而日式剑作为双手剑才往往作劈砍的动作,故而在我看来用"斩"不甚妥当。

第二点影片最后女主与磨镜少年相约在某地,据说是要往新罗去。如果没听错的话最后相遇的地点中的群演说的是四川话。乍一听似乎没什么大碍,然而多事的我因为学识浅陋不曾读过聂隐娘所取材的唐代传奇小说,对于片中的魏博所在地甚是好奇,然后我便请教了一下度娘,度娘告诉我魏博在今河北山东一带。当时我就不乐意了,这导演被编剧坑得真是不轻,末了还来一出唐代版的南辕北辙,去新罗,也就是朝鲜半岛你山东河北一路向北就好了,跑去四川作甚。本来还想吐槽为什么电影要取材武侠这种已经拍得烂俗的题材。要知我国正史对刺客之流是没太多正面评价的,不要和我扯什么太史公的刺客列传,你看太史公之后还有谁对这类人青眼相看。我朝历史中那么多广伟正的人物,就文丞相正气歌中所列人物,哪一个拿出来不比这些市井小人物上台面得多。然而通过看影评发现武侠是导演的一个梦,姑且让他圆了,只是拜托不要把导演再描绘得如何孤独,拍出这种完全是顾影自怜的电影就应当有思想准备,不要再责怪观众不买账了。

对于盛赞这部电影的影迷朋友们,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完全不必为我这篇鄙俗之语介怀,今天算是小小地得罪你们一下。以上。

阿土伯

August 31

《聂隐娘》观后感400字


《聂隐娘》观后感

在我眼里,聂隐娘的好,最根一条,觉得白羊侯导玩的很hiah很自我,如果抱着要看到什么的目的去看,恐怕失望,他没像大多数电影那样多多少少考虑观众要看什么,我觉得他没有。
整个片子的节奏,画面,氛围,让我想起费穆的《孔子》,几年前看《孔子》修复后的放映,完全惊到,电影技术发展到今天,能打动人的,都不如它,它构图简单,空镜大胆,没废话,表演不多不少。那份古意,才真叫人穿越。
聂隐娘也是古意很足,包括古文对话,我古文不好,加上繁体字幕,开始时不免捉急,但很快自行把自己完全交给电影,就觉得那样讲话完全太对!
我承认自己对它的爱有因为摄影太棒的因素,可是摄影当然必须是电影好坏的重要部分啊!但摄影的好,不仅在美,更在它要交代的情绪是什么。反正这电影摄影太牛了,太讲究了,而且全无刻意,非常自然。还有配乐,赞赞赞!
全无刻意,包括讲故事的节奏,太节制了,太自我了,太不煽情了,有人说所有人都表演木讷,包括孩子,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可能我看侯导电影习惯了,蔡明亮电影里面的人更是动都不太动,人们都太期待超出正常的表演,其实我们哪一个不是每天木讷的时候最多?特别是在这个故事里的那些情绪里。
导演在这个电影里注入很多温暖的爱,虽然从要求决绝开始,全片并无决绝,每一个都有了希望,我想这是我后面会流泪的原因。最后舒淇的一身轻松和微笑,现在想起来都眼热。
对了,昨晚坐我旁边的是狄龙,因为见他也摸眼泪,我多看了几眼,刚才突然冒出这个名字,一查果然是。

《刺客聂隐娘》观后感及人物分析


刺客生涯原始梦

--《刺客聂隐娘》观后感及人物分析

私下认为是《刺客聂隐娘》极好的电影,虽说电影被一减再减,候导更是惜字如金。所以整部电影下来,普通观众自然也只记得漫长的空镜头,美轮美奂的风景。有的中途离场、有的呼呼大睡,有的骂骂咧咧。观影后,听至一妹子说言,"还不如在厕所听一个多小时的音乐。"这的确是需要无比的善意去领悟,去观摩的好片。一改武侠古装电影的常态,讲述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那段逝去的往事。事实上,它并不是在故事,舒淇饰演女主的窈七(聂隐娘)总共所说的话不超过20句,它并非是对白就能参透的电影。取而代之的各种的留白,各种长镜头、空镜头,婆娑斑斓的树影、空明静谧的夜空、山雾缭绕的朦胧、华灯初上的美好,所有场景都没得那么不可方物,似在梦中,抑或仙境。但倘若你只记得那些美妙绝伦的风景,那么你不仅没有理会导演的一片至诚,更完全没有懂得该片的精髓。

该片并非豫让、专诸、聂政似的"士为知己者死",不同于惯性思维的打打杀杀的江湖儿女,也异与徐克的快意恩仇,区别于张艺谋空洞的大场景片,差异于陈凯歌的大篇似说理的说教片。候导用非常人的方式,慢慢悠讲述那个时代,那段故事。

从一开场,就明白此片的评价一定会是两个极端,懂它的人自然心领神会,不懂它的人理所嗤之以鼻。似在秉灯夜读一本古籍,艰涩难懂的字里行间中,却流露生动形象的面容。于是乎越读越上瘾,越读越能参透。而候导像是另外一个"王维",并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是"景中有言,情中有言",惜字如金中却是字字珠玑,如若不动脑,欲破其中奥秘自然是无可能的。

言归正传,回到片中。此片有一样重要的物件,一直贯穿始终,揭示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没错,就是玉玦。所谓玉玦,较之于完玉,是有缺口的玉。所谓"玦"字,似有分别。而整个电影,也大致有决绝、分割、毅然离去之意。剧中人命运也非自我可以掌控,无一不是活在那个时代的一种无可奈何,心里各番矛盾,命运如此多舛,不得不和过去告别、决绝。此玉玦既是点睛之笔,也是剧情发展的暗示。下面进行人物分析:

势力一:

唐势力 :

角色分析一:嘉诚公主

来理理主线,故事发生在晚唐,也是那个盛世大唐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外强中干,中央权力削弱,藩镇崛起,其中最强的藩镇当属张震饰演的田季安,所在魏博。唐为了缓解与魏博的关系,运用千古以来"和亲"制度,外嫁嘉诚公主于魏博,平一时之乱,获一方太平,解朝廷危机。然而,公主自然是不愿意的。从影片中,舒淇她妈(嘉诚公主的录事官),在给隐娘讲公主之死时,讲出公主初期不愿意去,唐王就将轿子换成金轿子,公主不得已去了魏博,不得以与之前唐王朝的生活了断,留下两对玉玦作为信物,一块赠与隐娘,一块赠与田季安,意为两人永结其好。并遣散带来的随从和奴仆,还其自由。可见公主的意志蛮坚定,用一人之躯,换国之太平。在这里,不得不提下"青鸾舞镜"的典故,青鸾三年不鸣,悬镜照之,青鸾见影悲鸣,终宵舞镜,亡。公主何尝不是那青鸾,只身一人来到魏博,孤独而没有同类,孤立而左右无援。她唯能尽一己之力,安国之太平。但对于魏博,她又是矛盾的,在此后,其胞姐嘉信公主(道姑,舒淇她师傅)决定刺杀魏博主公,嘉诚拦下。当然这段影片中,未能体现。

角色分析二:聂隐娘(小名:窈七,舒淇饰)

自小与张震所饰的田季安,魏博主公青梅竹马,有婚约,但于田季安之母,处于政治利益考虑,棒打鸳鸯,悔其婚约,致使田季安娶洛州刺史元谊之女(田元氏,魏博主母)。隐娘失常,被送之道姑嘉信公主处,方才保命,成为刺客。舒淇所饰的隐娘并非豫让、专诸版的"士为知己者死,"而是,基于局势,舍一人之命,保大唐基业。为此,道姑给她的任务杀堂兄,也就是旧情人田季安,魏博自当大乱。

作为刺客,精准的剑术理当是首位。在片头以黑白两色的形式,呈现出隐娘往日刺杀场景,一刀毙命。

事实上,隐娘看似外表冷酷不清,不苟言笑却是一个多情之人。在刺杀大僚时,"见小儿可爱,未忍下手。"可以看出隐娘还是有情,有恻隐之心,也注定之后会刺杀田季安失败,注定和师傅决绝。

在道姑布置完刺杀田季安任务之后,隐娘返家。母亲说到嘉诚公主的死时,蒙面而哭。作为刺客理所应当不应有任何感情,对于田季安,对于公主,她还是爱着的。三次去魏博试探田季安,每一次都要得手之际,弃而不杀,也甚至于后来救田季安宠妾----瑚姬。她是善的,还是那个曾经在田季安病危之际,立于角落,寸步不离的窈七。为此,她并没有完成师傅的任务,也在后来和道姑决裂。导演巧妙地用一黑一白两种穿着,师傅各有一方的画面暗示了一切。

隐娘的最终结局还算不错,放下了所谓杀一人拯救天下的大任,护送磨镜少年去了新罗。(由于,电影版本删除太多,不再分析磨镜少年)由出世到归隐,完美体现"刺客生涯原是梦".

角色分析三:嘉信公主

对于这个角色,我本不想分析。但鉴于和嘉诚公主有个对比,我把结论和嘉诚公主的分析都放这。嘉信和嘉诚公主就势力而已,都是属于唐朝势力。但两人性格不同,在面对相同的大背景之下,有着两极端的选择。嘉诚如之前所言,选择舍一人而成全万人。而嘉信则是认为杀一人可以安天下。于是,派出隐娘刺杀田季安。结果是嘉诚公主用一人之力,维系着唐王朝和魏博的稳定。嘉信把隐娘当做杀人工具,但以失败告终。剧中仅"先断其爱,然后杀之"明显就能看出嘉信的心狠。

势力二:

魏博势力:

角色分析一:田季安(张震饰)

最大藩镇魏博节度使,刚愎懦弱,看似愚蠢无救,却不失奸诈狡猾。因为庶出,为了稳定自我地位,当上魏博主公,抛弃儿时伴侣,迎娶洛州刺史之女为正妻。其实,田季安的处境可以说的算是四面楚歌,危机四伏。一方面,唐王朝这边,大权旁落,对于藩镇魏博,欲除之。但势力衰微,则拉拢魏博,派公主和亲,安插势力党羽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年轻的藩镇势力中,爱恨交加、虎视眈眈。此外,在魏博势力中,田季安的正妻更不是省油的灯。当年,元氏投靠田氏家族,是有政治野心的,时刻想取田氏,而代之。(这点,田元氏处有分析)在如此危险的处境中,田季安自然不会好过,虽说没有任何政治远见和主公气度,但田季安也不是蠢主,能够准确的识别出田兴装病,将其贬官发配。以三年之前的活埋事件为由,派隐娘他爹护送。半夜跑去田元氏处,言之三年活埋旧事不能重演,巧妙的暗示了田兴在路上,让田元氏(精精儿)与隐娘互相搏杀,以取渔翁之利。

角色分析二:瑚姬

瑚姬,田季安之妾,能歌善舞,为田季安所宠爱。一度觉得瑚姬并没有看起来的单纯,面对一个刚愎自用的男人,一步不慎便可惹怒他,失去宠爱。而瑚姬偏偏处理的相当到位,面对隐娘来还玉玦时,田季安说出和隐娘的种种过往。瑚姬只是慢慢靠在田季安的肩上,淡淡一句"为窈七不平",明明是高情商的表现。换成普通女人,心爱之人说与往日恋人之事,并对此还有念想,大多数女人定会变得面目可憎,哭天告地,高呼"你不爱我"之类的经典桥段。然而瑚姬并没有,巧妙藏下自己的小心思,站在男方的立场,更让自己变成楚楚可怜。难怪,田季安会宠信于她。在此之后,有身孕的瑚姬用鸡血伪冒月事,试图瞒天过海,躲过田元氏一族的迫害。这一点点上看来,瑚姬也懂内廷中田元氏势力巨大,选择明哲保身。事后被田元氏的"纸人事件"所伤,险些致命,也多亏隐娘救下。只奈后面无人可靠,无枝可依,只能靠无能的田季安,下场定会很惨。

势力三:

魏博势力:

外来势力,姻亲势力

角色分析:田元氏

田元氏,一个识大体,懂全局的野心家,并且是一个顶尖高手(精精儿)从最初的嫁到魏博家田氏家中,就一直在暗中积累力量,欲取而代之田氏。女人得不到不夫君的宠爱,选择谋权,也并非易事。虽说,田元氏的手段和策略并不高明,但对付一个田季安、瑚姬什么的绰绰有余。田元氏深知田季安不爱自己,所以每次田季安来,都会叫上孩子们一块,与夫君共享天伦,试图用孩子牵制住夫君,也达到成效。当得之瑚姬怀孕,欲用侍鬼之术——纸人杀人。东窗事发,田季安前来问罪时,随有子护,母以子贵,仍面不改色。田季安无奈不能为瑚姬报仇,唯有拿剑乱砍一通,气愤而归。田元氏只是淡定坐下,叫奴仆打扫残局。其实,她早就知道,这个男人奈何不了她,自己儿子已经成为世子和夫君临朝听政。更何况田季安那种懦弱的性格,事情也不了了之。也只能逮捕用纸人做法的空空儿,背后元凶逍遥法外。从对纸人事件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魏博前主公,为空空儿的纸人所杀,如此看来,该女真可谓处心积虑,不断靠近权力中心,真正接手魏博指日可待。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势力都不逃脱不了大背景,人的命运往往是不能完全自主选择的。只能说在现有的位置上,权衡利弊,做到最优选择,无愧于心。对于隐娘,归隐无疑是最佳之选,情不知所往,就留在此处。回首相望时,此番皆梦而已。由于,写作仓促,不当之处还望海涵。

该隐与亚伯观后感影评


《该隐与亚伯》是一部由山田凉介、桐谷健太和仓科加奈等主演的爱情电视剧,网友们对这部剧是如何评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开始看就注意到了剧名是用片假名标出来的。只要稍微接触过日语的人都会知道说片假名一般来自于外来语,多数情况为英语。所以赶紧查了一下。果不其然,该隐与亚伯为两个亲兄弟,《圣经》里有个故事就是关于这两兄弟反目成仇的故事。看这部剧之前先将《圣经》里的故事看一下会有助于理解剧情,而且看完会觉得使用这个剧名太贴切不过了。

回到电视剧本身来说,剧情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甚至中间曾有过弃剧的打算。尤其是当天真无邪的弟弟黑化,哥哥堕入深渊时,真的会生出绝望的感觉。而且剧中的嫂子在兄弟二人之前徘徊不定,制造感情话题时又陷入了近几年日剧常用的不伦之恋的伎俩。由于前半部分铺陈太多导致后劲不足,尤其是最后一集,我边看电视边感叹,之前制造的那些麻烦其实根本麻烦啊,导演还故弄玄虚弄成悬疑片一样,最后一集就像放枪一样突突突地一下全把答案揭晓了,没有惊喜没有意外就感觉挺仓促的。

追日剧的历史,如果从时间上来说,应该是2010年的《第二初女》了。由长谷川博己带入坑,我从来不是凭主角颜值选剧的,所以当本季《该隐与亚伯》出来宣传的时候,看到是山田凉介主演,就排在最后瞄一眼,结果此剧从《校阅女孩》《砂之塔》以及一众剧集中脱颖而出,深深地吸引了我。

日剧对于情和爱的描述有时候可以达到毫无底线的程度,禁忌之爱如师生恋,不伦是屡见不鲜的主题,这部剧初看平平无奇,就是一个原本一无是处的弟弟爱上哥哥的女友,以及自我成长而超越哥哥成为?或没有?(还未剧终)家族继承人的故事。到了第六集结束,毫无疑问山田饰演的弟弟已经成为众人捧耀的明日之星,然而如果同圣经故事雷同的话,后面弟弟的结局堪忧。

在所有的剧中,美剧,韩剧,国产剧,日剧是以刻画人性见长的。总是执着于细微的事物,有时多了让人觉得有些过了,然而还是会在某一瞬间触动你,某日你同他人聊起来,会想到某某场景下,某某主演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台词。甚至有人说如果国产剧的对白能好到让人不停截屏,才是真正有进步。

该剧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非常入木,高田隆一,一直以为稳坐钓鱼台,以爱为名不让弟弟成长,以压力为借口把公司上下事务包揽,内心的阴暗足以压垮他;父亲贵则,也是极端自我,开始便扶持隆一,从未真正考虑过优,但是经验让他能从某些关键的事物中醒来,开始理解优能为家族做的贡献;会长爷爷,对一切都看得极其透彻,却也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决定哪个孙子继承家业;贵则的妹妹桃子,则是个善于装傻实则聪明之极的女人,当年在权力争斗中放手,乐得逍遥,内心却如明镜一般明辨是非;哥哥的女友,善良上进,却因内心爱上弟弟而煎熬,正确的决定有时候也并不容易做。

这部剧根据圣经故事改编,最早的该隐与亚伯是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先后生下的一对兄弟。兄长是该隐,大成了农夫,小儿子是亚伯,成了牧人。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了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的羊献上,但是上帝比较青睐弟弟亚伯的供品,没有接受该隐的,该隐于是痛恨并且妒忌他的弟弟,最后把亚伯杀了。就这样,该隐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杀人犯。但他并没有悔改,他认为有问题都是因为亚伯,没有亚伯的话,神会接受自己的祭品的。上帝明白了一切,问该隐,你的兄弟亚伯在哪里?希望他能悔过,可是他隐藏了罪,说他不知道!撒谎是比犯罪更不好的,于是上帝指出了该隐的罪,让该隐成为流离飘荡的人,就是逃亡者。逃亡者要过孤独的流浪生活,而且总被罪折磨。这是神极大的咒诅。上帝还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让该隐承受比死亡还可怕的痛苦。

宗教书本质上都是真理,一切都是从其中衍生而来。何谓善,何为恶?人都有恶,有大有小,人人想法都有分歧,坚持自己并不算错。善是承认错误,不否认存在。该隐是大恶,杀人是大恶,是毁灭存在,自毁则是否定自己的存在,因为事物本身就存在,若强行否定,就是虚假的人,头脑也不再是人的头脑,已经被其他的东西占据。神也会杀人,不过神有神的理由,人不能冒充神。以今天的眼光看,旧约的神还是有些独裁的地方,毕竟后来还有新约。

某些时候,你可能会否认掉一部分自己,但本质上,你不会否认自己作为一个整体,不会否认他人作为一个整体。这种东西和佛教说的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一个意思。人否认掉了岸的方向,执念向苦海的方向,假装那里有什么,只是形容方式和天主教不一样。人很多时候都会obsess在什么东西里面,这时候他就有点不是原本的人了,有可能偏向神有可能偏向魔。区别也许是,神会借世人光辉,但想将这光辉永远据为己有,就是魔了。

现实中,我们不缺这样的原型,比如哥哥,一生不缺他人相助,却总觉得一切都是凭自己的努力,其实但凡一个人能做到点什么,必然不是凭个人能力做到,善与恶有时只在于你对这个事实承认多少。其实哥哥未必有错,不过执念太强。人生大抵,无论感情还是事业,若想什么都据为己有,就会像手中流沙,越不舍,越倾泻而下。

亚伯和该隐的故事本身很简单,更像个寓言,典型,警醒,但本身并没有那么复杂的成分。这种故事如果不出现神,就是古今都有的轶事,圣经把它抽象化成警世寓言,现实中人不是不可救药的往一端或另一端,有很多中间的地步,人应时时警醒自己,更靠近真理,而远离虚假。

如果这部剧你用另一种大俗的方式去解释,其实也不难解释。

山田凉介主演的高田优,与仓科加奈主演的矢作梓,因为真正彼此心灵走近而走到一起,却因为现实的因素而无法拥抱对方。你曾经想过要永远跟谁在一起吗?我没有,但是我曾经想过,如果我能够遇到一个人,在我跟他相遇的瞬间,已经脑补了跟他的前半生,那已经足够幸运。这一点,矢作也在第六集说过。

外人看来是问题的问题,自己人看来完全不是问题,人跟人就是太端着,走心都差不多。村上春树的小说里人人都文质彬彬,有商有量,现实中的人肯定不是这样的,人不那么端着,走走心可以省好多事,但是现实有现实的因素。

做事也是如此。当会长问隆一,你觉得对leader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隆一怔怔答道,忍耐孤独?会长继续说,人要成为领导最重要的是能遇到多少对自己重要的人,你的周围有多少你能推心置腹的人。不仅是作为领导,大概人生如果走到尽头,评价此人也可以()此为标准。跟你走心有几人?

无法抗拒的两颗心越走越近,优却犹豫了,已经夺取了哥哥在家中的地位,还要夺取哥哥心爱的女人,他下不了手。快餐的年代,有人对肉体说随便,有人对灵魂说永远。而矢作,遇到优这样的爱人,进还是退?

即使不是第一部看过的主配角真真假假分不清的电视剧,也要由衷地佩服编剧,你咋还没上天呢!

不知道编剧到底想塑造怎样一个白莲花的形象,好吧,我承认,我已经被恶心到了。梓的人设我大写的服,身为哥哥的女友,却天天和弟弟搞暧昧,对情人与对工作伙伴的演技完全一样好吗!

对于那个和弟弟同期的女员工,导演给她的戏份完全就像是施舍啊,直到最后弟弟却恍然大悟她才是真爱,明明你们根本就还没了解对方呢好吗?一你们没有互相一见钟情,二你们也没机会日久生情,pS因为所有的日子弟弟都和她嫂子腻在一起了啊然后你们最后就说喜欢就喜欢了,还kiss了,怎么看都像是应付。

此外我由衷地建议日本导演们多学习下韩剧的画风,色调太阴暗沉重了,感觉热血的渲染效果被者低了好多。

是的,这些细节已经值得一个差评了,那么我为什么还会打这么高的分数呢?实不相瞒我曾是32的饭,就是现在也很喜欢他,但这个分数与他无关。

怎么说呢,因为穷,我这个人多少有些仇富的偏激,而这个剧刷新了我的三观。

通过这个剧我发现不是所有富都是为富不仁的,不是所有富都来得轻而易举,他们面临的风险都是我不敢想象的,他们为了工作也真的是超级拼,所以他们的成功不是也值得赞赏吗?

我认为看电视看电影不应该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欣赏美颜、精妙的剧情固然很加分,可能否引发我们去思考去成长,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好剧的重要评分标准。

一部剧,你不能要求他通篇全是金玉良言,但只要有一点能给你带来感动启发思绪,那就足矣。

隐世灵医观后感影评


《隐世灵医》是一部于2011年播出的电视剧,剧情扣人心弦,耐人寻味,网友们对这部剧的评价是怎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太桑心了 居然没有第二季了 心痛!这么好看这么有人情味的剧怎么可以砍掉 有没有搞错啊!演员好 背景好 剧情也好 还有南美风景也好 难道是拍摄成本太高导致的吗

本人认为超越格蕾 超越豪斯 拍摄环境优美 大峡谷 丛林 荧光湖 远离城市的钢筋水泥 任务性格饱满 剧情丰富不雷同 主演养眼 第一季看完 还是念念不忘

有没有希望续拍?还是已成定局?

刚开始看隐世的时候,总无法把莉莉从格雷的影子分开,因为克拉克开始说的那句话你看新来的女生的眼神,就如我看你一样。这话让我们都会觉得莉莉和基顿会发生点什么,就如格雷和她的主治医生。接下来的剧情让我有点意外,因为他们各自有他们爱的人也许第一季末尾他们的爱人全部快陷入,是他们开始爱情的可能不同于格雷剧带有现代化的生活和忧虑的感情生活,隐世更多带来的是神秘的热带雨林和爱情的奉献给人带来的温暖。我想我的心中的天秤早已失衡。不仅是手术过程画面的真实感,还有土著村庄的固有特色。支持隐世神秘来自未可知

本来就不是很喜欢追剧的人,好不容易决定要追的剧全都一季砍!难道是我的问题~我喜欢的都只有一季,就说之前的可能不是很大众,但我绝得这个肯定没问题呀,还是每星期准时追滴~真的挺喜欢!故事挺感人,有的集也很戏剧~有时看的很紧张很堵,尤其是前几集~但不是真没第二季了吧~看来以后只能看英剧了~确定一季完的总比期盼后失落好!

经典优良团队合作的范例。剧本、演员、导演、后期,都值得一看。也许,我们已经太习惯于屏幕上的喜怒哀乐,也许我们都觉得深刻的情感只是海市瞬楼这是不对的,剧中悲欢离合,生离死别都是我们熟悉的的,情感的铺垫也令我们忍俊不禁。美国人拍出来了,我们还在追着看,别装了,好片子就是好片子,不如感谢中国的盗版市场?!

有人说,这是丛林版的GA,不同的是多了神秘的文明下的血肉感。我是个胆小的人,所以在观看的途中几度觉得心跳过速,过于真实。不过也许这是真实的世界,在真实的丛林当中与卑微的生命和文明挣扎。

生命其实是需要疗伤的,肉体还有心灵。这里的医生不但要负责疾病本身,还要了解融入这里的文化,获得信赖和尊重。逃避一直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逃避心里的伤痛。

我喜欢GA, 也喜欢这部片子,因为生命总有那样的力量引人入胜。在我们面对意外、伤痛、失去、死亡的时候,我们才会珍惜我们保有的生命。

what is the time to move on your life? That is a tough question

《海王》影评1200字


《海王》影评:多类型融合的超级大爽片!



不愧为年底大HIGH片,确实被爽到。

首先是视觉效果,温子仁挺能整啊,不仅恐怖片拍的好,玩这种大制作也一点含糊。

奇幻闪耀的海底世界,古老与现代完美结合的亚特兰蒂斯王国,还有逃亡国、渔夫国、海沟国等各具特色的异域风情,以及撒哈拉大沙漠、意大利纯美小镇等陆地美景,共同构成了一副绮丽壮观的画卷。

看完全片,感觉把整个地球,从陆地到海洋都游了一个遍!

不仅景美,动作戏也炸裂啊!



海王一出场就各种正面刚,打人全部用撞、砸、摔、扔这些最粗暴、最野蛮、最原始的方式,还玩了一把铁门盾牌,这是要跟美国队长BATTLE一下吗?

最为震撼的当然是海王与其兄弟的两次王位大战:海底角斗场的火环之战、海面飞船残骸上的风雨之战,还有海王驾驭海底巨兽卡拉森、召集海洋中的各种生物与四海联盟火拼,那场面真是炫目至极!

深海中的《星球大战》!

海底中的《阿凡达》!



视觉上嗨到爆棚。

故事上也非常精彩。

海洋版宝莲灯!

三叉戟版石中剑!

类似于《黑豹》中的皇族兄弟争夺皇位!

具体点说,就是以传说中的三叉戟为线索展开的寻宝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遇到挑战,打怪升级,一路成长,在美女媚拉与王后母亲两位传奇女性的引领下,明白了英雄的意义,并最终找回三叉戟,由败转胜,抢夺王位,保卫地球的故事!



多么经典的好莱坞式英雄养成。

那段振奋人心的台词,也提纲挈领、政治正确!

比国王更厉害的是什么?

是英雄!

因为国王只关心自己的国家,而英雄关心的,是所有人!



同时,蓝雨星城认为本片其实也涉猎、融合了多个电影类型。

开场,亚特兰蒂斯女王与人类之间不同物种的结合,这是传说片,奇情片。

而后,亚瑟一路成长,变成海王,这是青春成长的类型。

亚瑟和媚拉寻找三叉戟的旅程又借鉴了夺宝片、冒险片、公路片的元素。

后来在海沟国遇到一众怪物,并在地心藏海制服卡拉森,这一看就是温子仁最擅长的恐怖片、怪兽片范畴。

然后整体上,《海王》肯定还是个超能英雄电影、动作电影、科幻+奇幻电影。

最终海王与媚拉在一起,亚特兰蒂斯女王回到亚瑟父亲的身边,这又是纯爱片。



不管是什么类型,反正观众们看的非常过瘾,几乎从头HIGH到尾。

而电影隐藏的环保主题也值得点赞!

奥姆为什么要攻打陆地,七海为什么要联合起来?确实人类作为陆地上的霸主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污水、毒气、废物垃圾的无限制倾倒,污染了海洋环境,也同样污染着我们共同拥有的大自然。诚如女王所说:陆地与海洋本是一体!

对啊!地球只有一个,我们是一个整体,WE ARE FAMILY!



演员方面,海王这个肌肉男,一身腱子肉的大傻个,打起架来特别凶残,一头长发特别野蛮,有时还会冒出点二愣子般的傻气。人设跟漫威的雷神有一拼,好想看他们两个行走的荷尔蒙打一架!



红发的媚拉公主,集美貌、性感、勇敢、智慧与大爱为一身,她操控水柱以及使用红酒之刺击毙敌人的段落也是帅呆了,而在战火之中她与海王的深情激吻也是本年度最销魂一吻。

而妮可基德曼饰演的亚特兰蒂斯女王,无论是扮相还是打斗都颇为惊艳,只可惜她的人类老公实在有点挫,就不能给她找个更威武雄壮的陆地汉子吗?比如施瓦辛格!



pS:

海洋之中媚拉、奥姆、亚瑟等人头发飘浮的样子做好的好细腻!而片中的很多场景、道具包括服装都是美轮美奂。比如海王弟弟的黄金战袍,海王最终的黄金鳞甲都超级有型,既性感又威武,于是想到日本知名动漫《圣斗士星矢》里的黄金圣衣造型,有了《海王》的成功,温子仁赶快拍圣斗士吧!我都等不及了!一定好看!

ppS:

还有本片的音乐也超好听!尤其是片尾曲,绝对的年度金曲呦!

作者:蓝雨星城

《少年》影评1200字


《少年》影评--欲望的陷阱

不剧透了,要不没意思。

很多评论说,苏昂(欧豪)不吃药,是想在幻境中见到林巧(郭姝彤),可他们见面了吗?游戏一开始,两人就没有面对面过,而且苏昂的病持续了10年,不吃药早该死掉了。

搜索上说这部影片删减了许多地方,完整版4个半小时,最终版本只有2个半小时,剪掉的2个小时都是什么?剧情有几个部分缺乏连贯性,但也凑不够2个小时。这部剧的情节非常非常的精细,但要观众用心思考,而且有些关键性情节被剪掉了,需要想象。

比如说,17或18年前林巧的母亲梁麦梅被音乐家李志民(郭晓东)杀害,在剧中李志民和韩医生(余男)的婚龄刚好也是18年,也就是说,杀梁麦梅和娶韩医生在同一时期。

关于李志民和韩医生的婚姻状况有几段描写。电梯里两人讨论晚饭,夫妻关系十分冷漠,饭都吃不到一块。两人共餐时,李志民收到短信准备离开,夫妻开始拌嘴,李志民大吼:受够了!紧接着动手打人,然后强迫妻子发生关系,韩医生面如死灰。在警局,李志民见到妻子披着张警官(张译)的衣服,情绪立即失控。

余男的戏份很少,像被删过,有说她和张译的激情戏被删,但李志民强迫妻子那段也很露骨,只能理解为这段不能删!笔者往家推出。首先肯定,李志民和韩医生夫妻关系有问题,而且是夫妻生活方面。记得一部喜剧电影总结过,夫妻关系无外乎几点问题,男的不行,女的有问题。从警局的表现看,李志民是个大醋坛子,从共事时两人的表情看,夫妻生活质量一定很差,造成李志民长期受到心理折磨。如果余男和张译真有激情戏的话,问题就出在李志民身上,有一个完美的老婆,自己却很差。笔者推测,18年前因为夫妻生活不和谐两人吵架,李志民开车出去兜风遇到了梁素梅,情绪失控犯下错误,为证明自己。

笔者之所以这样推测,因为韩医生有一句台词说:李志民不要孩子,怀里有话,其实李志民有能力。

我们顺序往下谈梁素梅。梁素梅的丈夫崔大力,和李志民都是极为敏感的男人,毕竟两人的老婆都是大美女。1992年,李志民和梁素梅相识在深夜的荒郊野岭,大夜里一个女人不害怕吗?之后事发,众目睽睽之下,崔大力持刀追杀妻子,这对夫妻的关系绝非一日之寒。

梁素梅和李志民第二次会面,想要很多钱,说是孩子病了。笔者曾以为是被打伤的苏昂,可其实是林巧。林巧被活埋后,又被良心发现的李志民挖出,送到福利学校,紧接着林巧和苏昂去警局报案。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林巧,还有这样的体力,这孩子到底有没有病?李志民最起码给了梁素梅2-3万,梁素梅还嫌不够,林巧到底是什么病?

笔者推测,崔大力和梁素梅的婚姻也有问题,而且也是夫妻生活方面,崔大力和李志民一样有心理病,时常家暴。1992年梁素梅决心逃跑,意外遇到李志民,李志民发泄。事后梁素梅更加害怕,东躲西藏,直到生下林巧。她主动找李志民,想要一大笔钱,然后远走他乡。不应当说成敲诈,毕竟她是受害者,但笔者也不肯定林巧是李志民的孩子,所以从李志民角度看梁素梅就是敲诈,而且会一次接一次。

这样推断的理由是,苏昂并不是坏人,他只想惩罚伤害过林巧的人!张警官属于玩忽职守,但苏昂不想报复他,否则不会给他留信,所以苏昂的惩罚对象是有严格标准的!那么,他为什么帮张警官追捕崔大力呢?崔大力害了林巧吗?崔大力害了梁素梅吗?笔者推测,关于崔大力,梁素梅,林巧的部分被删掉了,估计是很恐怖的家暴,直接造成梁素梅夜逃,然后被张志民强暴,林巧的出生。

梁素梅是悲惨的人物,丈夫不信任自己,她和张志民无名有实,对方更加禽兽不如。林巧同样悲惨,险些被亲生父亲活埋,她能活下来的动力全是苏昂,所以她会为苏昂报仇。好在苏昂没有辜负她。

最后,从苏昂留给张警官的信,谈一下本片最大的梗,就是林巧已死,苏昂怎么和张志民私会。张警官找到苏昂住所,有一面照片墙,其中一张照片是苏昂拉大提琴,证明拉大提琴的就是苏昂。倘若,如果,假设,张志民是同性恋呢???可以解释他为什么不要孩子,可以解释为什么夫妻关系僵化,可以解释韩医生为什么心事重重和张警官偷情(也许有,被删),可以解释张志民的话秘密最可怕,可以解释为什么能和一个男人私会。

张志民和韩医生争吵,张志民不是男人(字面意),张志民意外遇到梁素梅发泄。从张志民活埋女儿看,他压根不想当父亲。

本剧的一个经典桥段,肖塔科维奇。苏昂家里贴着乐团的海报,张志民,肖塔科维奇音乐会。张志民和苏昂的初次邂逅,也是肖塔科维奇的音乐。肖塔科维奇的音乐被众多影片引用,他是一个颇剧正义的音乐家。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听一下他的作品。

(全因此片由张译出演,笔者才会观看。张译越来越老了,肯定不能力拼小鲜肉。这部剧有郭晓东和余男两位大碗,张译又被压制了。《士兵突击》的几位主演,只有张译还在苦苦努力,正因如此,他所扮演的市井小人物,才会活灵活现有血有肉,能让观者对人物产生共鸣。)

《敦刻尔克》影评1200字


《敦刻尔克》影评

《敦刻尔克》,本身是个历史名词,且有珠玉在前;好比中国人听《四渡赤水》,结果已经知道,并无悬念。照着史实硬拍,就成科教纪录片了。
诺兰自然也明白。
所以他想了个法子保留悬念,那就是:
本片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悬疑片。
我们知道历史上40万英法联军最后成功撤出了33万人,知道这次大撤退某种程度上挽救了欧洲,保留了二战西线的火种,某种程度上拯救了英国与法国。
所以诺兰让我们看个体的主角,让我们担心:大部队是撤了,他们呢?在战争里,个体的命运呢?
很微妙的:本片里没出现希特勒、丘吉尔与戴高乐这些传奇人物。
更有趣的是,基本没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有德国飞机,有德国子弹,以及片尾德国军人影影绰绰的群像,但没有出现一个具体的德国军人。他们更像是潜在的、无形的威胁。
于是电影被极度简化了。无形的敌人正在涌来。海岸上是英法士兵,看着北边的英国。所有人都在讨论一个字,家。跨过大海,就能回家。
当然,还隔着大海呢。
于是这部电影,被简化成了,敌人到来之前,我们要跨海回家。
于是变成了一个,关于个体的故事。
空军在竭力奋斗。海上的船只冒死营救。海岸上的士兵紧张彷徨。汉斯季默的音乐响彻始终,用大量的铜号音效带着紧凑的情绪。情绪始终是紧绷的。
情绪的爆点有三个。其一,英国船队出现。其二,我要为法国人留下这句看过的一定有印象。其三,就是结尾。
但大多数时候,情绪是抻着的,是克制的。
而情绪的起伏,支配着本片的进程。英国人在船上出于恐惧朝混进来的人怒吼;落海水手的恐慌;飞行员默默地算油;英国老船主神一般的冷静。
尤其是英国人的疑似内乱,让我想到《黑暗骑士》里炸船威胁的时刻,以及,《集结号》里,争执要不要撤退的时刻人性在极紧张时,在情绪逐渐崩解时的那种细节,很有趣。
当然,没有类似于小丑、小李那样的经典诺兰角色。但这一部,本来就没强调个性空中的,岸上的,海上的,这些角色主要强调的是个群体共性,毕竟,浓缩着40万大军的恐惧呢。
有一点,让我想到《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中,宇宙浩渺无边,美丽而残忍;同样,《敦刻尔克》里,德军没有实际登场,大海才是真正的主角。大海被诺兰拍得极为美丽,有一种单调的壮阔,足以体现人类本身的弱小,阻隔着生还的希望,随时吞噬掉生命,就像无情的宇宙似的;但大海又是回家之路只要船主老爷子,那点大英帝国老贵族范儿在撑着。
这种美丽又残忍的矛盾,哎。
没有典型的英雄形象,也许除了那个我要为法国人留下来的长官,那个驾船前来的船主老爷子,以及那个飞行员。长官自绝后路时的担当;船主老爷子从一开始就坚定着,驾着私家小船,像郊游似的,前来战火纷飞的海岸救人,而且抚慰了落水士兵的心灵;飞行员义无反顾地完成任务后,在海岸点起那一簇火焰。
其他大多数角色,都只是芸芸众生。漫长的等候,茫茫的大海,最后被某种执着拯救了说诺兰没有点什么隐喻,我是不相信的。
漫长克制了一整个电影后,有和平时刻的特写。蓝色调的大海换成暖金色调。然后在不断的穿插镜头中,出现了那段著名的讲话。
我以前看到过许多许多次,但在电影院里,只有这一次,我服气了,我觉得温斯顿丘吉尔凭这段话,就配得上他的一切赞誉。
说到底,这部电影,就像是为丘吉尔这段配词,专门做的配套解说: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在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这段话陈述时,镜头不断转到海滩,转到登陆点,转到岛屿和所有的地点,转到所有牺牲与生还的角色,转到大海。
我们决不投降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诺兰这样悬疑着小人物的命运,想讨论的应该不是宏大的战争,而是战争中,每个个体的情绪与命运。
他大概想让我们相信:
在铺天盖地的事件以及宏伟如大海之前,渺小个体的恐惧与无助,那是难免的;但某些高贵的勇敢瞬间,某些渺小个体的举措(比如老船主那持续的沉静),可以显得多伟大;到最后,这些牺牲,都会是值得的。
至少我是这么相信了。

《澄沙之味》影评1200字


《澄沙之味》影评

很久没有看电影,前几天偶然间在电视上看到日本电影《澄沙之味》,观影过后久久不能平静,今天终于可以抽些时间记录点什么了。
电影从一个普通街角的铜锣烧小店缓缓开始,这是一家典型的日式小吃店,店面很小,只有一个长条台面,既是桌子,也是工作区和顾客的一个隔离。里面只有一位包着白头巾的中年男子在铁板上做着铜锣烧的面皮,桌边坐着三位女中学生,一边吃铜锣烧一边说笑着,夸铜锣烧好吃也调侃店长帅气。而店长却自顾自地忙碌着,不苟言笑。
过一会儿,三个女孩儿走了,进来一位穿着藏青色校服的女生,安静地坐下,店长递过来一包面皮,非常熟的样子,还客气地说一声抱歉。原来女孩叫若菜,家里情况有些特殊,单身母亲的心思并没有在她身上,也不能支撑生活,若菜中学毕业后就没有机会再读高中了。所以,店长总是把做的不太完美的铜锣烧面皮给她留着。
这时候,一位老奶奶来了,她询问店长是否可以给她一份工作,店长说时薪不高,只有600日元,她说她只要300日元。店长又看了看她,说还是想找一个能干体力活的。老奶奶继续坚持,自我介绍说,叫吉井德江,请多关照。店长递给她一个铜锣烧,再次说抱歉。德江咬了一口铜锣烧,若有所思的咀嚼。走出小店,凝视着门前的樱花树,伫立良久,慢慢消失在镜头里。
过了两天,德江再次来到小店,留下一盒豆馅给店长品尝。店长本能的扔到垃圾桶,转身又将它取出来,还是好奇地打开盒子尝一下,尝过后脸上立刻显露出吃惊的表情。
当德江再次来到小店,和店长谈起铜锣烧的豆馅,强烈建议作为铜锣烧专卖店实在不应该使用厂家的,应该店里自己做才对。店长弱弱的说,做了几次都失败了,只好在厂家订。于是,德江请求店长让自己来做豆馅儿,店长这次终于同意了。
第二天,德江约店长天不亮就来到店里,从洗小豆、沉淀、再洗净,到下锅煮小豆、等待、小水冲,再放锅里熬制,一道道复杂工序,不仅是消耗体力,更考验耐心,店长已经看得晕头转向,而德江却一直用充满爱意的眼神看着红小豆,偶尔还和它们交谈几句。
一直忙到十一点开店,美味的豆馅终于完成了,三个活泼的女孩子一口就品出来这次的豆馅更好吃,与原来的不同了。慢慢地,大家好像都觉得铜锣烧更好吃了。小店门口开始排起了长队,生意好的超出店长的想象。
德江干活时,若菜发现她的手关节变形了,好奇地问她,德江说是年轻时生病导致的。过了一段时间,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冷清,德江也不再来了。
原来,有一种病叫做癞病,按照1996年以前日本的法律,这种疾病的患者是需要隔离的,集中居住在一片与世隔绝的区域,而且他们也没有生育的权力。可想而知,这种病在人们心目中会有多可怕。尽管现在法律已经解禁,但是人们的偏见远还远没有消除。
若菜离家出走了,她养的小鸟无处安放,就想着以前德江说过可以帮忙养。店长和若菜就准备去传说中的隔离区寻找,终于在一片隐秘的森林中找到了。
这里的老人们就像家人一样,他们差不多都是从十几岁就被隔离于此,在一起生活差不多一辈子了。大家都很羡慕德江能有机会出去工作过,真正的在外面的世界活过。
德江用自己拿手的点心招待店长和若菜,讲她像若菜这么大就被哥哥送进来,临行前与亲人生离的痛苦,隔离区的人一个个离开了,每走一位,就为他种一棵树。
没过多久,德江的好友来告知德江走了,隔离区里又多了一棵樱花树,因为德江生前最爱樱花。
整个观影过程,内心不断的被触动、被感动。动容于德江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她会为红小豆千辛万苦来到她身边而欣喜,她每一次路过小店门前的樱花树,都会用心的体会它的变化。她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多看看多听听,可见她对世间一花一草一木的珍爱。尤其喜欢她的一句台词是:就算不能成就什么,作为一个人,能活成我们自己,也是有意义的吧!
故事的一个独到之处就是,作为一个病人的德江用她对生活的热情渐渐感染了一直有些郁郁寡欢的店长。影片的最后,店长终于怀着对铜锣烧的热爱,开始积极的大声叫卖。
另外,影片中唯美的画面不仅令人赏心悦目,也烘托出德江眼中世界的美好。影片的许多细节处理,也都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这部电影令我想起了《海街日记》,一样的唯美画面,一样的人文情怀。不同的是,《澄沙之味》可以说是以小见大的典范,从开始轻松愉快的小小铜锣烧店,一直延伸到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简要概括就是,如一曲抒情的弦乐,缓缓流淌、触动心弦、余音绕梁!

《货柜之间》影评1200字


《货柜之间》影评:我听见,海浪的声音

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鲸鱼Alice的故事。1992年12月7日,这头蓝鲸被惠德比岛海军观测站的中士维尔玛兰奎发现,之所以能引发人类的特别关注,是因为它与其他同类有着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其他蓝鲸的声音频率都在15-20Hz,但Alice,却有着52Hz的频率,没有其他同类能够听得到它的声音。在被发现后的这20多年中,Alice始终孤独的在大海中徘徊,从太平洋到大西洋,所有的同类都看到了它,却没有一个能听到它的歌唱,听懂它的心碎。

这头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其实就像我们很多人一样,生活在群体之中,却几乎没有人能够听到我们的声音,久而久之,我们便也不愿意再吐露心声,把自己活成了一头身处人海之中的52Hz蓝鲸,陪伴我们的只有海浪的声音。今年上映的德国电影《货柜之间》,讲述的就是这样一类人的故事。


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将视角放在了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克里斯坦身上,讲述了他在一家大型超市当理货员的日常工作生活。这是一部非常非常平淡的电影,就像平静时的海浪,几乎没有什么起伏,就是平静的冲到岸边,又平静的回到海中,但却有一种吸引力,牢牢地抓住了我,等到故事看完,我才发现,这个奇怪的吸引力,名字就叫做孤独。

每天打卡上班,穿上统一的制服,换上统一的表情,做着重复的工作,连偷懒的方式每天都一样,然后在每天同样的时间里下班,坐上每天都坐的同一辆公共汽车,跟司机相互问候每天都一样的话语,然后回家,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等待第二天的来临,天亮了,一切有重新开始循环。这就是片中克里斯坦每天的生活状态,相信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生活也是这样的。


片中有这么一个场景,工作搭档布鲁诺带着克里斯坦来到了超市的水产区,超市的理货员们管这里叫海洋,在两个大水缸中,挤满了一条条活鱼。他们在这里游泳,直到有人买下他们,布鲁诺的话音刚落,一条鱼奋力的跃出水面,然后又重新跌落回水中。看到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在之前的剧情中,几次会在满满的货架之间,听到海浪的声音。这并非是错觉,而是导演的一种含蓄的表达。

货架、工作、人群、海洋,其实都是一回事,身处其中的我们,总有那么一两个有着52Hz的Alice,也总有那么一两个想要奋力跃出水面的鱼,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类人是奇葩、是怪胎,他们不理解,也不愿意费心去理解;而对于那些与众不同的人来说,他们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表达自己不同的声音,到最后就成了不愿意去表达,宁愿自己拥抱孤独,做一只频率不一样的孤独的鲸鱼。


所以说,这是一部观众区分很强烈的电影,在一般观众看来,这只是一部讲述了一个小青年日常生活琐碎之事的拖沓电影,但对那些内心时常感到孤独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就像是Alice收到了另外一个52Hz的同类发来的讯息一样惊喜。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如同印象派风格的画作一样,让我们在看的时候有一种似真而非真的感觉在其中,电影讲述的是克里斯坦的日常生活琐事,但却又含蓄的表达了许多生活中看不到的东西。生活被工作所占满,工作是机械的重复,找不到任何的快乐,却又为了糊口而不得不做,所有的情感在一天天中被磨平,热情被熄灭,唯一能让你感到慰藉的,只有升降机履带摩擦时发出的海浪般的声音,听到那个声音的时候,你才能感觉到,自己曾经是生活在大海之中的,逼仄的水缸不是海洋,而是你等待死亡的温床。

为什么有人会突然走向死亡?为什么你认识了一辈子的人却突然做出你无法想象的事情?因为他们的外表和他们的灵魂不是一个样子的,他们就像那条突然跃出水面的鱼一样,突然发现自己只是生活在水缸之中,却无法让自己不去听见海浪的声音,于是他们想跳出去,即便回不到海洋,也不要继续生活在这逼仄的水缸之中,而做出这个决定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有人用了几个小时,有人却用了几十年。真怀念过去在路上的生活啊,当与克里斯坦亦师亦友的布鲁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考虑了几十年的决定,终于在此刻做出了。只可惜,这句话如同Alice的歌声一样,没人能听得懂。


对于我个人而言,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因为从其中我能找到自己的投射。这几年来,我过得不快乐,最根本原因就是我知道自己要活在海洋之中,却无力跃出逼仄的水缸,而身边的人都觉得这个娶妻生子、安于现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老实实工作熬到退休享受天伦之乐的水缸就是海洋。因此我把自己活成了一个想法古怪的大龄单身青年,别人家系列中的失败案例。但好在,我找到了听到大海声音的方法,那就是把自己内心的文字敲击出来,在支离破碎而又机械重复的生活中寻找慰藉。

相信《《聂隐娘》影评12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聂小倩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