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 地图 > 观后感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04 来源:互联网

《一代名师于漪》观后感400字。

除了读书让我们成长,观影也是一种成长方式,观看过程,我们可能会不断有思维的火花在跳跃,此时就可以写一篇欣赏好剧笔记,用文字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作文水平。该如何才能将一篇观后感写好呢?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一代名师于漪》观后感400字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一代名师于漪》观后感

在观看《一代名师于漪》的纪录片后,我感触颇深,于老师提出的教师的两把尺子,一把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是量自己的不足。我从于老师深情的叙述中,体会到了在教学工作中,只有看到自己的不足,自身才有驱动力。于老师渊博的学识,深邃的思想无一不使大家为之折服,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当听到于老师的这句话时,我感动于这位耄耋老人对于教育事业的挚爱以及她作为教育智者宽容博大的精神。于漪老师潜心研究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知识,更是借助知识这一载体,将信念和理想种在学生心中,让学生拥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她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师,成为一代楷模,就在于她热爱学生,热爱民族,从基础做起,她时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样的一节课她可以用很多种方法呈现。她的孙女曾说,奶奶只有语文二字,可见她对于语文,对于教学的挚爱。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四十多个孩子,而是四十多个鲜活的生命,因此,我们要付出全部心血,竭尽全力地将学习的方法教授给他们,让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道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从爱出发来教育关心学生。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关注并发现学生的任何需求。记得在求学的时候,几乎每一位导师都说过同样一句话:小学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教师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行为都要慎重。尤其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我对自己有着很大的期望,但也自知经验不足,今后还需要向身边的同事多多学习,并不断的提升自己,尽力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小编推荐

纪录片《一代名师》观后感


纪录片《一代名师》观后感

今天下午,校方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纪录片《一代名师》于漪老师并非是专业中文系老师,但她热爱学习,不断钻研,终身学习,勇于实践是于老师教育事业不竭的动力。
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于漪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是很强、很突出的。
于漪主张,讲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教师是光辉的职业,要成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老师自己要有广泛渊博的专业知识,于漪老师非中文专业,所以多少个日夜挑灯夜读,不断学习,广泛涉猎古今中外各类书籍。通过不懈努力,于老师才会成为一代名师。身为小学数学老师的我们,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数学,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给孩子一碗水,我们老师自己要有一片海洋。
最让我感动的是于漪老师对孩子的爱,她认为师爱是很重要的,这是一种超越了血缘的爱。我们每个老师都要心中有爱,做到眼中有生,课堂上不要填鸭式教学,而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

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


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一)

廉吏能臣第一人

40集的电视连续剧《于成龙》在央视一套播完了。这是一部优秀的反腐倡廉历史剧,讲述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勤政廉洁、为民办事、为国尽忠的故事。有时一晚连播三集,我不顾劳累也要坚持看完。我边看边思考,于成龙一介书生,45岁才出仕,最后官至一品,两江总督兼兵部尚书,死后又得康熙加封。他出身平民,没有背景,朝中无人,不请客送礼,不朋党营私,一生中却三次被推举为 "卓异",其中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三条值得思考:

一是打铁还还需自身硬。于成龙所做之事,皆是公事、民事,没有一件是私事、亲事。于成龙的所作所为,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他的生活俭朴到极点,长年吃素不开荤,有"于青菜"之称,像个"苦行僧".他不按常规出牌,经常顶撞上司甚至不执行皇帝的命令。比如在黄州力排众议,坚持剿抚并用招安刘君孚;又如在福建公然对朝廷的禁海令表示异议不执行;更有甚者,竟然先斩后奏,惩治了朝廷的外甥、江宁大将军赫里。所有这些,有多少人不理解,有多少人反对,有多少人参劾,但他都有惊无险。这是为什么?个中原因主要就是他做的事都是为百姓、为国家、为江山社稷。这也印证 了那句名言:"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正是由于他自身正、自身清、自身硬,才使他干起事来充满自信,一往无前。

二是一个好汉三个帮,有一个团结战斗的团队。于成龙廉洁从政,和官场的不良风气是格格不入,每到一地都是惊心动魄,纵有天大的本事,单枪匹马也是难以成事的。但于成龙有"福气",有一个同心同德干事的团队。这个团队和他一样,不图名图利,不贪财爱财,甘于清贫、坚持操守。像幕宾师爷周先生、刀笔小吏柳晋阳、神勇捕头雷翠亭、忠实管家石玉林、石玉兰兄妹等。这一行人合作共事几十年,性格差异、阅历不同,生活习俗也不相同,在处事决策中有时意见也不尽一致,但他们有共同的理想信念,风雨同舟无怨无悔。他们目标一致、志趣相同,彼此欣赏、胸怀坦荡。有时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和争执,不仅没有形成隔阂,反而形成了互补,使他们的决策更民主、更周详,方案更完整、更可行。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于成龙的成功,也是对此很好的诠释。

三是心底无私天地宽。于成龙为官一世,造福一方,虽有沟坎,但总的来说仕途坦荡。于成龙所处的时代,是清朝建立之后、百废待兴、走向繁荣发展的时代。经过顺治皇帝十多年的征战,天下初定。但清王朝大业还不太平稳,内忧外患仍然威胁着这个新生的王朝。胸存大志的康熙皇帝励精图治,急需要于成龙这样的务实官员出仕干事。时势造英雄。历史给了于成龙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当时,朝野上下亲民干事的不少,公道正派的官员很多,他们惺惺相惜,直言敢谏,比如陈廷敬、张朝珍等。对于成龙的实干为民,朝廷是认可的,百姓是拥戴的。于成龙杀贪官、压豪强,三次荣获"卓异",这有清一代,实属罕见。一个人要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这不仅需要自已有能力、想干事,还有客观因素、还有周围环境。比如得有人认可你、欣赏你,而且认可你、欣赏你的人水平更高,能够给你施展本领提供更宽阔的舞台。于成龙以他那宽广的胸怀、务实的态度、坚定的立场,赢得了世人称赞。他初任广西罗城知县,治乱世用重典,就受到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罗城被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在湖北期间,知武昌、理黄州、平叛乱,受到了湖北巡抚张朝珍的保举;在福建期间,审冤案、开海禁,又得康亲王、巡抚吴兴祚等的理解认可,第三次当选"卓异",并得到康熙皇帝的青睐和欣赏。他生在一个好时代,遇到了开明的领导。当时的从政环境,也有利于廉吏能臣的成长。这可能就是于成龙干事成事的原因吧。

当前,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廉洁政治,于成龙的所作所为,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作者:闫国文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二)

作者:方友

近期观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于成龙》,感触颇深。看着于成龙躹躬尽瘁,殁于任上的镜头,我的心似乎在滴血,内心呼唤着:于成龙真乃一代廉吏。

这部电视剧讲述于成龙在出仕前刻苦学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修齐治平、知行合一、义不辞难为价值追求;出仕后,在23年的从政生涯中,跨越广西、湖北、福建、直隶、两江等省区,从七品知县到封疆大吏,坚持以民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勤政爱民、勇于担当、三举卓异的从政实践,刻苦廉洁、刚直不阿、一尘不染的人格魅力,深得各地民众爱戴和各省督抚的器重,康熙帝盛赞为"古今廉吏第一".

本剧通过其为民做主、为民请命、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一系列生动故事,再现这位"吏者之师"的感人风范。

"于青菜" "于大胆" "于青天"这些美称并非空穴来风,他罗城治盗丶湖北平匪丶福建平冤丶直隶救灾、两江惩恶,从一个边远山陲的小小县令,一步步成长为封疆大吏,他爱民如子,勤于政务,廉洁奉公,刚直不阿,一尘不染的好品质深受百姓爱戴,赢得康熙帝最高褒奖"古今廉吏第一".

当观看于成龙与康熙帝在上书房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这一幕,感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与康熙帝简直是惺惺惺相惜,英雄所见略同。他告诉皇上,自己是贫苦人家出身,勤俭习以为常,还说"上有所好,下便投其好".

皇上便引用李商隐两句诗:历贤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说自己虽比不上殷周古代明君圣贤,但时时警示自己,勤政爱民,奉行节俭,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并视于成龙为知已。

其实,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历行勤政节俭,才有希望;小到一个家族,也是同出一辙的。猛然想起爷爷当年说的话,富从升个起(升:古时计量单位,十升为一斗;个:指一粒米,一根线,指数量极少。),穷人家做事没算计。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他们懂得财富的积累,而穷人呢,往往没有过多地考虑。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看一个家族有没有希望,主要观其后代是否勤劳节俭,励精图志。当他们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控制自己的欲望,并孜孜不倦地为之奋斗,让希望之光普照大地之时,便是其灿烂辉煌的美好人生。

观电视剧《于成龙》,还可体会到凡成大事者,必先历经磨难,苦其心志,强其体魄,并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永往直前的精神。

剧中再现了于成龙赴广西罗城县就任时艰难困苦的情景,和家人分别无异于一场生离死别,典卖田产一百两银子作为赴任的盘缠,如同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五名同乡跟班,一人病亡,两人看到蛮荒之地,弃之返乡。

且不说从山西老家到广西罗城的路途遥远及条件艰苦,就是那赴任的罗城县,地处荒蛮,匪盗横行,杀人越货,田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前两任知县,一人逃走一人被杀,自己这个新知县赴任途中险些被盗匪活埋,官印官服被抢,这哪里是赴任?简直是赴死!

就在这挑战生存的一线希望,他抓住了救命的稻草一一民心向背,团结民众惩治恶匪,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顾个人安危,他执意闯进苗寨,与老百姓站在一起,和来势凶凶的匪徒展开生死较量,斗智斗勇,终于取得初战的告捷,为自己在老百姓心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电视剧《于成龙》的确是一部好剧,无论在做人做事方面,还是在国家大政方针方面,都有极好的参考价值。敬己、敬人、敬业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我们每个人只要心中有爱,弘扬正气,在生活实践中勤于动脑找出恰当的切入点,你的人生也为之光芒四射。

电视剧一代廉吏于成龙观后感(三)

从《于成龙》到创业职场的深刻感悟

■ 詹润演/文

看完电视剧《于成龙》后,对我的启发很大,特别是创业与职场方面的感悟。所以,我不得不打开电脑向大家再次分享我对这部电视剧的观后感。

一、英雄不怕出生低,只要心中有理想

于成龙是在顺治十八年(1661年),44岁才开始出仕为官,是大器晚成型的人物。

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从六品知县开始做起。他要去工作的这个地方是遥远的边荒之地——罗城。他的很多亲朋好友都劝他不要去,因为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不到两年,而且局势未稳,十分荒乱。前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但他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接受了清廷委任。

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也只是三间破茅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与他一同去的的五名仆从,不久或死或逃,但他以坚强的意志,扶病理事,迈开仕宦生涯的第一步。

在罗城,于成龙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治理方法。不到三年的时间,于成龙就使罗城摆脱原来混乱和贫穷的景象,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由于政绩突出,于成龙受到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罗城被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

后来,于成龙被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知州。再之后,青云直上,直至总制两江总督(一品封疆大臣)。

这就应了一句古话:"英雄不怕出生低。"

只要心中有理想,只要你有能力,无论在哪里,"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不要太在乎一时的处境和一时的得失,做好当下的工作,不仅是做给现在的老板看的,更是做给下一任老板看的。

其实,哪怕你现在所做的努力没人看得到,只要坚定自己的理想,苦着也是幸福的!

二、个人可成为英雄,团队却可以无敌

于成龙从罗城做六品知县开始,他就开始搭自己的班子。那他的这个班子是怎么搭建起来的呢?

于成龙的班子里,有一个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兄弟。他们曾一起读书,一起赶考,也曾劝于成龙不要赶往广西罗城这个是非之地。这个人也一直跟随于成龙从知县到两江总督,他就是于成龙的师爷柳晋阳,是于成龙的智囊团之一。

在去赶往罗城的路上,于成龙历经艰辛与匪寇,(范_文_先_生_网)幸好有游侠相助,经这位游侠观察,发现于成龙是个好官,于是便一直跟随于成龙,成了他的捕快。这个人就是于成龙的贴身保镖雷翠亭。

原山西学政衙门副学政周瑞和因科考题目泄露一案受到牵连,被革职为民永不叙用。于成龙刚到罗城时,周瑞和扮作乞丐,一路跋山涉水来到罗城投奔于成龙。后来,他成了于成龙的幕宾,也是于成龙的智囊团之一。

此外,还有一直从山西老家跟随着于成龙的贴身大管家石玉林,以及帮于成龙解决衣食问题的石玉林的妹妹石玉兰。

这四个人,无论于成龙到哪里,他们都忠心耿耿跟随到哪里。这样,于成龙就可以专心为老百姓办事了。

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之所以能够乘风破浪,这四个人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

我们也是一样的,想要自己有所作为,可能自己就可以了,但是想要有大作为,那就必须有一个与你志同道合的团队,无论遇到什么,酸甜苦辣酱醋茶,大家一起分担或共享。

只有这样,你这个"英雄"才能"所向无敌".

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于成龙之所以能够在短暂的23年仕途中青云直上,除了他自己的才能与才华。还有一部分的原因,应该归于他生在一个好的时代和遇到了伯乐。

说他生在一个好时代,那是因为他恰逢"康乾盛世"的康熙年间;说他遇到了伯乐,是因为仕途路上一直有人赏识,并且遇到了一代开明君主和为贤是用的君王。

在去罗城任县令时,他遇到余光祖这样的好上司。于成龙在罗城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三年之间,他使罗城摆脱混乱,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这便受到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重视,罗城被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时任两广总督的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在合州任知府时,不到二年的时间,他使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因为招民垦荒政绩显著,1669年(清康熙八年),于成龙被擢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

在黄州任同知四年,又任知府四年。因其在黄州府同知任上的政绩突出,深为湖广巡抚张朝珍器重,于成龙再次被举"卓异".再次举"卓异"后,被调主持武昌府政务,并将擢武昌知府,由于平息暴乱有功,又加上在民间有一定的影响力。时年八月份,于成龙被调任黄州知府,在他的指挥下,又平定了黄州叛乱。受到湖广总督蔡毓荣的高度褒奖。之后四年左右,()于成龙升任福建按察使。

于成龙在按察使任上,他因重审"通海案"等政绩卓越,便被第三次举"卓异"后升任省布政使。福建巡抚吴光祚还专疏向朝廷举荐,称于成龙为"闽省廉能第一",从此,于成龙得到清廷的赏识和破格招用。又未逾两年,他被康熙帝所器重,出任为总制两江总督。

其实,于成龙这一路走来,除了自己的能力之外,这一路青云中,无不遇到有上司在赏识他和栽培他,这些"伯乐"没有因为他政绩突出而眼红他或者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而从组织系统中将他踢出去。

所以,他能在最后为集团"老板"(康熙帝)所赏识和器重,成为封疆大臣,好比成为今天大集团公司的分公司一把手。

四、"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于成龙身上,我所看到,不只是前面三者。很多人,或许只知道他在23间从六品知县做到了一品封疆大吏。他之所以能够坐上总制两江总督和兵部尚书、大学士等的位置上,还有一个现在创始人和职业人所应该学习的地方。那就是《论语·子路篇》中,孔子所讲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认为,这是在团队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于成龙的官阶虽一路升迁,但他却依然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了扼止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他带头践行"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

他去直隶, "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所以,江南民间因此而亲切地称他为"于青菜".

据说,直到于成龙去世时,他的木箱中也就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市民痛哭,塑建雕像祭祀,谥号清瑞。他逝世后,南京男女老幼,商贩僧侣皆痛哭流涕,可见中下层人民对他的死是十分悲痛的。康熙帝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他廉洁刻苦一生的表彰。

不仅如此,他宦海20余年,只身天涯,不带家眷,只一个结发妻阔别20年后才得一见。他的清操苦节享誉当时。不像现在,有些人创业或高升了,有钱了,就抛弃妻子,找"情人"、纳"小三"、包"二奶".

身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他曾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

可见,他一生之所以突出,为后世所敬仰,不在于他官高,而在于他以清风高节砥砺官场末俗。

今天,我们在组织中,我们要求下属必须做到,自己做到了吗?我们会在背后说某领导做得不好,换个位置,你上去就能把所有事情做好吗?

所以,无论我们在哪个位置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别人如何如何之前,先做好本分,有朝一日,不用毛遂自荐,终有一天会有人赏识你,也自然会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兄弟愿意跟随你的。

或许这就是《论语》中所讲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五、总结

总之,在于成龙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远不止以上这些。在创业与职场上,我的个人浅悟就是这12个字:

找对人,跟对人,做正事,事做好。

读书文化推广者 詹润演

2017年1月25日

一代枭雄观后感800字


通常人物传记式的文艺作品,都会以人物的成长为核心,和角色扮演游戏里人物打怪兽吃经验升级闯关的模式类似,也有一部分是只讲闯关,人物已经满级,闯关就是为了打怪兽,但仍然会有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而《一代枭雄》两种模式都不是,何辅堂(孙红雷 饰)从国外归来就犹如天神下凡,进城就用一块怀表拯救了即将被卖入妓院的13岁姑娘,不惜得罪民兵团长。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在归乡途中盘缠行李被骗得一干二净的书呆子,他文能一计报父仇,武能单枪杀悍匪,各种计谋烂熟于胸运用自如,根本没有任何成长和转变的过程,杀人放火从一开始就没有眨过眼(孙红雷惯常的快速咋眼表演方式不在考虑范围)。


这种模式的核心毛病就是没有悬念,电视剧刻意塑造的所谓紧张气氛和压迫式节奏在这样的剧情设定下毫无张力,一堆人的严肃和认真显得荒唐可笑。何辅堂的所面对的boss级人物总共只有3个半,一个是智商堪忧的刘家老爷,一个是大土匪王三春(多布杰 饰),另一个是邪恶版的魏辅唐魏正先(巍子 饰),另外半个则是自己的元配妻子、瘫痪的刘二泉(郭珍霓 饰)。这些人在天神般的何辅堂面前几乎全都毫无战斗力,只能在何辅堂未出现的场合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何辅堂一出现立刻就成了软柿子随便捏。孙红雷本人对何辅堂的诠释也是一条直线,除了偶尔刻意的流露出一点木讷,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竹在胸沉着冷静,俨然是在美国已经历过大风大浪,这个小小风雷镇的獾子们都不入法眼。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略施小计就除掉了纵横江湖几十年的刘家老爷,打得有一百多条枪的魏正先断了左手流落他乡,还摆平了方圆百里连正规军都头疼的大土匪,而这一切都没有出现任何困难,比超人还超人超人见到氪石都是就要跪下的。

当然,提供意淫是文艺作品的核心使命之一,所以这种天神式的主角是有可能让观众high起来的。但电视剧的剧情整理上的无逻辑则完全就是主创们的自high,观众几乎完全感受不到。比如何辅堂自烧祖宅做苦肉计投奔刘庆福,连刘庆福已经瘫痪的二女儿都能看出破绽,这个老江湖却轻易上当;刘庆福设计让何辅堂第一次跑马帮检验忠诚,到底是什么样的检验逻辑始终无法让人明白,然后就彻底相信了,于是落得个身首异处;魏正先明明计谋上是丝毫不输何辅堂的,却被何辅堂区区一出诈尸戏就丢掉了左手;更可笑的就是何辅堂砍掉了魏正先的左手导致魏正先跌入坟坑,竟然就认为他死掉了,不补刀也就罢了,就手埋下的事情都不做,就慌慌张张一堆人去逃命,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在这样毫无逻辑的故事设定之下,整个剧情成为一场灾难:你既感受不到戏剧悬念,又感受不到解决问题的快感,故事为何辅堂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关卡,但每一个都用让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就解决掉:三个人带着两个病号居然就赤手端掉了一个土匪窝这种科幻剧情难道不是只有抗日剧才会出现的吗?

演员们的表演大多也是自我陶醉式的high。孙红雷延续了自己的本色,既像《征服》又像《潜伏》,总之就是让人不舒服,泡面头更是减分利器;巍子由于继承了魏辅唐的邪恶一面,所以此人也是和孙红雷饰演的何辅堂一样平面,就是单纯的恶,而且是为了作恶而作恶。编剧大概是觉得两个人斗过两轮之后实在没有新的动机可以延续冲突,于是生造了一个女人来先跟着魏正先再嫁给何辅堂,用夺妻之恨来延续两个人的仇恨,而观众只能在这种被牵着鼻子莫名其妙往前走的剧情里哭笑不得。郭珍霓是剧中表演比较出彩的,就是有时候泪水流得不知所以,好像眼药水滴多了似的。

总的来说,《一代枭雄》在画面和道具上相当用心,所依托的人物原型和原著也都堪称精彩,演变出来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怪异作品,只能归结于创作者太沉溺于自以为精巧的故事设计中不能自拔(的确,两种极端人格的互斗其实挺有看点),如同一个匠心独运的游戏,安插了很多特色的怪物,但主角却是拿着点击就送的屠龙宝刀一路秒杀,这种兴奋感实在难以让观众感同身受,也难以持续。

剧名:《一代枭雄》

导演:余丁

主演:孙红雷 饰 何辅堂 ;巍子 饰 魏正先 ;陈数 饰 程立雪 ;郭珍霓 饰 刘二泉

播出时间:1月1日起 江苏/浙江/东方/天津卫视每晚三集

剧情梗概:上世纪二十年代,边境小镇风雷镇贫穷落后。留洋归来的马帮之子何辅堂为报父仇,卧薪尝胆杀了刘庆福,却让原民团团长魏正先逃跑了。何辅堂阴差阳错地救了魏正先的妻子程立雪,后者决心留在风雷镇教书。夺妻之恨令魏正先恼羞成怒,欲将青木川夷为平地。关键时刻,何辅堂毅然投奔解放军,迎来了风雷镇的和平解放。

《一代枭雄》观后感800字


 通常人物传记式的文艺作品,都会以人物的成长为核心,和角色扮演游戏里人物打怪兽吃经验升级闯关的模式类似,也有一部分是只讲闯关,人物已经满级,闯关就是为了打怪兽,但仍然会有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而《一代枭雄》两种模式都不是,何辅堂(孙红雷 饰)从国外归来就犹如天神下凡,进城就用一块怀表拯救了即将被卖入妓院的13岁姑娘,不惜得罪民兵团长。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在归乡途中盘缠行李被骗得一干二净的书呆子,他文能一计报父仇,武能单枪杀悍匪,各种计谋烂熟于胸运用自如,根本没有任何成长和转变的过程,杀人放火从一开始就没有眨过眼(孙红雷惯常的快速咋眼表演方式不在考虑范围)。
这种模式的核心毛病就是没有悬念,电视剧刻意塑造的所谓紧张气氛和压迫式节奏在这样的剧情设定下毫无张力,一堆人的严肃和认真显得荒唐可笑。何辅堂的所面对的boss级人物总共只有3个半,一个是智商堪忧的刘家老爷,一个是大土匪王三春(多布杰 饰),另一个是邪恶版的魏辅唐魏正先(巍子 饰),另外半个则是自己的元配妻子、瘫痪的刘二泉(郭珍霓 饰)。这些人在天神般的何辅堂面前几乎全都毫无战斗力,只能在何辅堂未出现的场合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何辅堂一出现立刻就成了软柿子随便捏。孙红雷本人对何辅堂的诠释也是一条直线,除了偶尔刻意的流露出一点木讷,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竹在胸沉着冷静,俨然是在美国已经历过大风大浪,这个小小风雷镇的獾子们都不入法眼。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略施小计就除掉了纵横江湖几十年的刘家老爷,打得有一百多条枪的魏正先断了左手流落他乡,还摆平了方圆百里连正规军都头疼的大土匪,而这一切都没有出现任何困难,比超人还超人超人见到氪石都是就要跪下的。

当然,提供意淫是文艺作品的核心使命之一,所以这种天神式的主角是有可能让观众high起来的。但电视剧的剧情整理上的无逻辑则完全就是主创们的自high,观众几乎完全感受不到。比如何辅堂自烧祖宅做苦肉计投奔刘庆福,连刘庆福已经瘫痪的二女儿都能看出破绽,这个老江湖却轻易上当;刘庆福设计让何辅堂第一次跑马帮检验忠诚,到底是什么样的检验逻辑始终无法让人明白,然后就彻底相信了,于是落得个身首异处;魏正先明明计谋上是丝毫不输何辅堂的,却被何辅堂区区一出诈尸戏就丢掉了左手;更可笑的就是何辅堂砍掉了魏正先的左手导致魏正先跌入坟坑,竟然就认为他死掉了,不补刀也就罢了,就手埋下的事情都不做,就慌慌张张一堆人去逃命,简直滑天下之大稽。在这样毫无逻辑的故事设定之下,整个剧情成为一场灾难:你既感受不到戏剧悬念,又感受不到解决问题的快感,故事为何辅堂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关卡,但每一个都用让人瞠目结舌的方式就解决掉:三个人带着两个病号居然就赤手端掉了一个土匪窝这种科幻剧情难道不是只有抗日剧才会出现的吗?

演员们的表演大多也是自我陶醉式的high。孙红雷延续了自己的本色,既像《征服》又像《潜伏》,总之就是让人不舒服,泡面头更是减分利器;巍子由于继承了魏辅唐的邪恶一面,所以此人也是和孙红雷饰演的何辅堂一样平面,就是单纯的恶,而且是为了作恶而作恶。编剧大概是觉得两个人斗过两轮之后实在没有新的动机可以延续冲突,于是生造了一个女人来先跟着魏正先再嫁给何辅堂,用夺妻之恨来延续两个人的仇恨,而观众只能在这种被牵着鼻子莫名其妙往前走的剧情里哭笑不得。郭珍霓是剧中表演比较出彩的,就是有时候泪水流得不知所以,好像眼药水滴多了似的。

总的来说,《一代枭雄》

一代宗师观后感范文



《一代宗师》 不是单纯说叶问的故事,这是在纪录一个逝去的武林,这里不止一位宗师,叶问、宫羽田、宫二先生、一线天,他们都是宗师级别的角色。王家卫用华丽的画面再现了那个风起云涌卧虎藏龙的大时代。三年多的等待,值了。


1、谁是真正的一代宗师?
从片名出发,看完之后,才知道影片不仅仅是说叶问这一位咏春拳宗师。王家卫是个考据癖严重的导演,《一代宗师》从最初想讲李小龙师父叶问的故事,随着王家卫对中国武术的逐步深入了解,才发现这个故事是在承载一个民国武林,这是一个消逝的时代,目前还有故事存在,但再过几十年,这些埋没在民间的故事可能都随风而去了。

影片刻画叶问这个人物尽量是走现实风格,人物性格丰满立体,叶问就是一个富家子弟,吃穿不愁就喜欢舞枪弄棒,有自己的武学理念和风骨,这种傲娇的生活态度多少也来自于他师父陈华顺教导他一条腰带一口气,做人学武都要有傲骨。梁朝伟的表演精湛如斯,三年多的拍摄让他逐步深入这个角色,叶问无疑又将让梁朝伟有机会夺得金像奖影帝。

影片中塑造了众多武术大家,八卦门宫羽田和宫二、形意拳的马三,八极拳的一线天,咏春拳的叶问,他们在武学修为上都堪称一代宗师,但因为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宫二是一个坚忍的角色,为复仇恪守了自己的誓言,把自己封闭在那过往最好的年代,悲剧性的人物,同时也是全片最华彩的角色,章子怡塑造的宫二风头无疑是盖过了梁朝伟塑造的叶问。但这也是版本局限的问题,叶问和一线天这两位宗师都还有很多故事没有展开,真真切切是希望王家卫一定要把他所说的四小时版本日后放出来,否则我们只能凭空想象一个完整版本的《一代宗师》了。


2、影片争论的两个焦点
电影公映之后,大家对影片的争论集中在两点:一是《一代宗师》好不好看?二是影片完整吗?这两点争论放在王家卫任何电影中皆可。他的电影从来没有一次性被大众所接受,每部电影面世后都容易引进两极化的争议,除了那部他2007年拍摄的《蓝莓之夜》,这是公认王家卫最普通的作品,不能说是烂片,至少是及格线的水平,但王家卫经常能拍出90分的电影,所以《蓝莓之夜》可以是被忽略的王家卫影片。

从《阿飞正传》到《东邪西毒》到《重庆森林》、《堕落天使》、《花样年华》、《2046》,这些电影始终都摆脱不掉一个闷字,大部分当时喜欢看成龙、周星驰、周润发电影的观众很难接受王家卫导演的影片。《重庆森林》、《花样年华》的待遇稍好一些,获奖和票房都不差,但王家卫的电影票房,可能没有哪一部可以和周星驰相提并论,但是,王家卫从来都不是一个票房导演。

所以,王家卫电影好不好看?这个问题真的还是要耐心等等才能有答案,这个答案不能使某个人给出,需要通过时间积累和公众的认同,1991年《阿飞正传》也是票房凄惨大众口碑一般,但是香港电影金像奖坚持在翌年授予《阿飞正传》最佳影片的殊荣,说明王家卫是香港的学院派,收到业内的一致推崇。1997年《春光乍泄》让王家卫登上戛纳电影节的领奖台,这是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3、民国武林的风起云涌
《一代宗师》,这是一个有关整个民国武林的故事,影片在王家卫理想的状态中是4个小时,三个主要人物:叶问(梁朝伟饰)、一线天(张震饰)、宫二(章子怡饰)就会有更加完整的故事线。现在130分钟的版本,宫二的线索是最完整的,但影片同样没有损失叶问的宗师之路。

民国的武林有其独特的风骨,武术家恪守传统,必须尊师重道。八卦门掌门人宫羽田是中华武士会的会长,通俗点说是官方认可的武林盟主。宫羽田在退休前,希望能让南北拳互传,达到武学南北和的理想状态,但是门户之见根深蒂固,所以他希望能够在南方找到一个代言人,这个人选自然就是叶问。

影片描绘了一个藏龙卧虎的江湖,金楼是佛山的高级会所,这里灯红酒绿,北方人称之为堂子。宫羽田和叶问的较量就在此展开,这一战不管叶问是输是赢都会一战成名,因为在武林中和盟主较量一番,不成名也不可能。所以当时的武林也是等级森严,不够一定的分量不可能和高手过招,与今天拳击比赛的规则类似。

《一代宗师》观后感1000字


《一代宗师》观后感

《一代宗师》是王家卫筹备多年的一部影片,据说他为此潜心研究中国武术多年,寻访名师,最终才有了《一代宗师》。在网上看到一段趣闻:当初王家卫构思此片的时候,甄子丹的叶问还没个影,等到梁朝伟跟王家卫说,再不拍,我就老了,王家卫始开镜,而这一拍,就是13年,足见这部电影准备的精心程度。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带着淡淡的哀愁,跟他一贯的风格,因为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时代,一个武林的沉浮,是民国前后从繁盛到没落的历史。王家卫曾经透露过《一代宗师》拍摄的意图:一开始的时候,我想拍的是一个人、一条街的故事,而后来我感兴趣的是一个时代。我们不在意一招一式,我们在意的是整个武林。
王家卫擅长细节,相应的拍摄手法也跟画片一样,像是打斗中的一节水花、黑暗中的一盏灯、裙底露出的一节小脚、恰好掉落的半块饼、破碎的全家福、藏在手中的扣子、忧愁的一则侧影在某处细节停顿,带出意境来。就如在影片的开头,金楼内,婀娜多姿的各色美女形态各异,每一个自成风景,几个在一处,又是时光倒退的一幕幕,像是老旧影楼里的一幅画,又像是一个旧时代的一段往事,这,就是王家卫的功底。
影片的主要人物是叶问,由叶问一个人引出几个重要人物,由人物的经历引出历史沧桑,带出整个武林的兴衰。
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错了就躺下,站着的才有资格说话。这是最初的傲气的叶问。那代人,他们所信仰与守护的,不只是武学,而是千年来的一种精气神。武艺再高,斗不过机枪坦克,但不能动摇的是风骨与魂魄。彼时,叶问已经摸到了宗师的门槛,但是还不是宗师,他在北派宗师宫宝森的手中接下了他的理念,后来经历历史变迁、人世沧桑,最终理解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真正意义,开始开宗立派,。在最后,叶问说:对我而言,武术是大同的,千拳归一路。到头来,就两个字:一横一竖。前面的一横一竖是意气风发,现在的一横一竖是看遍沧桑后的睿智。而李小龙的一句话:运历代武学为己用,方为武者。又继承了叶问的理想,这才是一代宗师叶问。
在叶问的宗师路上,遇见了对他有着深远影响的几个人,除了北派宗师宫宝森,还有一个宫二,叶问见到宫二的第一次,他也第一次看见了宫家六十四手,而后辗转变化,他往后却再看不到六十四手了,一个武林兴衰,尽述在这看见与看不见的六十四手里。
宫二,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物。她是宫宝森的女儿,从小看着宫宝森与人交手长大的,宫宝森给她看过了广阔的世界,却又要求她以后循规蹈矩安做人妇。可惜他注定要失望的。眼界开阔了,还如何局限在一方天地?宫二见叶问,是偶然也是必然,如她所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晚他们第一次相见,却改变了宫二的一生。他们比武,恰如比舞,彼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是他们最美好的一刻,也是最开心的一刻。比武后,叶问和宫二有个约定,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一约既订,万山无阻。可是,再见面已经是多年后的香港。叶问想要再看一次宫家六十四手,却再也没办法看到了。因为十年前,宫二为报父仇,奉了独行道,终身不婚嫁、不传艺、不留后。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十年后在香港,叶问说宫二就差个转身。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宫二转不了身,也停不了,想想说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这一生,她自然是有悔的,但是她依然信守一生,是个传奇人物。
宫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见过自己,也算见过天地,可惜见不到众生。这条路我没走完,希望你能把它走下去。而叶问,真的走了下去。
走在香港的街道上,武馆林立,几十个武馆就在一栋楼里,这又是一个小的武林。武林从整个中国的武林,变为局限在香港一方之地的武林,这是一场由盛而衰的哀歌,但如同所有历史一样,总有薪火流传,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武学传承,有点灯人,有灯才有人。

一代宗师观后感500字


电影《一代宗师》终于上映了,在历时三年的拍摄之后,《一代宗师》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看过了电影《一代宗师》之后,心中有很多的感触。《一代宗师》几乎没讲叶问的个人大成就,没有痛揍日本人,没有带一笔李老师。在没有大BOSS的情况下,打的都是一帮不算对手的对手,与宫二的过招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决。影片截取了影响叶问的几个关键人物,其中的重中之重正是宫二小姐。很多人说,张艺谋和李安懂章子怡,但就之前的《2046》和这次的《一代宗师》来看,王家卫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章子怡几乎成了后半段的关键人物,风头盖过了内心翻滚但又刻意封闭的梁朝伟,尤其是摄像机长时间聚焦下的表情特写,几句标准的王家卫台词,一行泪垂落,她的表演确实大大超乎意外。可能在这个瞬间,宫二小姐与其他王家卫作品的痴男怨女合为一体,他们不给自己留有退路,活在当下却封锁了内心,只能喟叹过去。而一部动作电影的高潮部分不是锋芒毕露的打斗,反而是一段暗潮涌动的真情告白,或许,这就是王家卫的得意之处。

影片的时空线索不仅是跳跃式的,而且被有意打乱,一会天南一会海北。王家卫继续给片中人物设置了时间问题,由1950年的大年夜带出了十年前的大年夜,由宫二的不知所踪引出了大南茶室的离别感言。几次拍照留念,一是给时间标记号,再者是注视叶问的人生变化轨迹。在鸦片细节的触动下,《一代宗师》有如Once Upon a Time in ROC,民国往事。有些段落是幻觉想象,有些段落又是清晰真实,来回往复,几十年一梦。

无缘再见宫家六十四手,对叶问来说是一种情感的失落,对编剧徐皓峰来说,那却是民国武林的不复存在。他们的缺憾都指向了过去,然后合二为一,这便是贯穿多数王家卫的时间主题。无论是阿飞和周慕云的60年代,何宝荣跟黎耀辉的97大限,周慕云小说里的2046,这些人总在试图找回记忆却不得其法,这就是王家卫的三板斧。无数人深知王家卫的成名绝技,尝试模仿搬用抄袭挤兑,无奈,个个不得其法。偶有一些致敬者,学得三两皮毛,就让很多人兴奋不已。

一代宗师观后感1200字


3D版一代宗师,是一部可以有很多种不同角度去审视的影片。我相信影评依然会褒贬不一。

以下内容牵涉剧透,打算去观影的,别看。丑话说在前面,总好过你看完后骂我剧透狗。只是写点感受。只因他是王家卫。

两年前的今日,一代宗师上映,大部分人说看不懂,我却被镜头和禅悟迷得神魂颠倒,不亦乐乎。印象最深的特写是烟丝被点燃的瞬间,万花筒一般,却无规则可循。两年后的今日,没有新镜头,都是当年拍摄的素材,一些剪了,添了另一些。这里的3D,就像儿时过年的窗花。镜头中最主要的部分被剪下来,放到了离观众更近的位置上。所以有些时候甚至感觉到虚焦。远不如2013年的精致到位。当然感观上的事情,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画面的品质同时也和影院放映机的质量相关,各人大可自己体会。如果你问我对镜头最大的感受,那以我有限的阅历,会把它比作柬埔寨的吴哥窟。岁月留下的痕迹,清灰绿的色调,大颗似有似无、触摸不及的尘粒。大致就是这样的味道,别的我也说不好了。

第一版宗师被人戏称为宫二转,笑。如论篇幅,却也恰当。3D版的篇幅缩短了不少,叙事更为平顺,逻辑简单,商业片。宗师只剩下一人,叶问。没有了宫二断发、宫二救一线天、老姜在宫二死后与叶问的见面与嘱托、片尾佛堂里的佛像和明灯味道完全不一样了,论电影本身,我个人更爱第一版。
我相信这一次普通转3D的成本不会太高,也希望墨镜能赚更多的钱。为了你自己,为了投资电影的股东、发行商、广告商。这样,才有机会看到你的下一部电影,充裕的预算,说你想说的故事,写你喜欢的镜头。

这一次最爱的镜头是老姜切开挽幛的画面。竹子一刀两断,缠绕在竹竿上的蓝白色绸布旋转着散开,3D的效果甚是好看。大部分的镜头里宫二眼白浑浊,叶问眼白澄明。好比一人纠结于规矩,一人却往见众生。这一版很清晰地刻画了两人的感情,镜花水月般的缘分。描写两人交手后往来书信时的镜头与第一版有了明显的不同,第一版里的叶问执着信,镜头就好像近视眼散光一般,在清晰的头像后面生出半个头的虚影。第二版中,镜头横向移动,先是出现清晰的人影,再是出现光滑物体反射出的模糊人影。第一版里,在定做过冬的大衣时,叶问问太太衣服合不合身。第二版里却是太太问叶问衣服合不合身,并说:你早晚要去一趟东北,就先做了。我突然想起前些日有个新闻,一女子带了一女孩回家让老公强奸,感觉就是类似的味道,怪怪的。还是那句话,更多的,我说不清。

叶底藏花一度,梦里踏雪几回。两人爱着对方的描写大多以雪景作为主题。包括宫二的少年时光,六十四手出招时带出的空气流动,吹过文冠果的花(我看着觉得像这个植物,如果不是请告诉我),却发出了铃铛摇晃时的声响,清脆而明快。

宫家人守规矩,宫二为了报仇,断了发、奉了道、不婚嫁、不传艺。这里的奉道是指独行道,不留财、不留技、不留后。当宫二选择奉道的那一刻起,也就注定了她悲剧的人生结局。最后一次见面时,叶问希望她学会转身,想再见一次六十四手。宫二却再次拒绝,表示她已忘了。自此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死人,抽鸦片不过是一种具象化的油尽灯枯罢了,不久便因病离世。

千回百转,一悲一喜。最终转过身的是叶问,当镜头流转到他转过身望向年幼的李小龙时,他完成了宫二最后的心愿,也是习武之人的全部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丁连珊说:生死、是非、成败、荣辱。其实皆在我。至今还没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也不愿意去百度别人的观点。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那便是所有的事情,只有你真正体会,才能明了个中滋味。别人说得再多,终究不过雾里看花,似懂非懂。很多的事情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的观念里,人生如礼佛,跪拜的是你的内心。掌纹朝下代表虔诚,掌纹朝上代表澄明,最后手指握向手心,就好比一生的努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如果你只是想看一个武林故事,那便去看3D版的一代宗师;如果你想找寻内心的平静和安逸,就挑一个悠闲的周末夜晚,再温一遍老版的片子。对于王家卫的镜头,我深深地爱着,爱着,爱着,仅此而已,余不一一。


p.S. 最后扯点题外的,3D版片尾的背景是千歲绿和黑色。画面的风格和昭和年间奥特曼的开头几秒惊人的相似。也许世间很多事都是大同的,艺术也一样,千变万化终归一路。到头来就两个字一横一竖。

《一代大商孟洛川》观后感


《一代大商孟洛川》是很老的一部电视剧了,是根据真实历史故事改编的,下面的这篇《一代大商孟洛川》观后感一起看看!

最近看完了早先上映的《一代大商孟洛川》。结合史实,抛除导演刻意逢迎的成分外,该剧很有启迪意义,启迪的不仅是经商,更多的还是为人处世。

孟洛川出生于章丘旧军,是亚圣孟子的后人,近代民族资本家,之所以加上民族两个字,是为了体现他的爱国成分。该剧描述了孟洛川前半生的发家史,从躇踌满志初出茅庐,到几经磨砺成为济南布行乃至于山东商界的中流砥柱。在山东这片土地上,出这么一个商人实在太难了,从历史上看,山东外无匈奴倭寇之干扰,内有气候水土之便利,加上孔孟之道的教化,人们安贫乐道、安土重迁,性格趋于安逸保守,至于后来有些地区的闯关东,那是被逼无奈,其实与其说是闯,不如说是一场逃难,商人更多的活跃于江浙一带,那是民营资本的纵横之地,而谈到鲁商,一般都有浓厚的官商色彩,是官场与正直的附属品。孟洛川的出现是为这片苍茫大地填补了民营资本发展的空白,为今日的创业创新提供了历史的依据。不可否认,历史上真实的孟洛川在经营瑞蚨祥、选人用人、创新经营模式、结交关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但他的崛起夹杂着更多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官商底色,这也充分证明一个人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是个人奋斗和机遇相结合的结果。

整部电视剧的主线是围绕着孟洛川的恩师传授给他的十二个字的箴言道与术、取与予、方与圆、常与变、利与害、生与死进行的。初出茅庐的孟洛川肩负着家族三叔对于他的期望,自命不凡,但遭遇了北京澄贝子一耳光后,自身认识到了眼高手低的局限,于是诚心拜师学艺,正本清源,欲授其学,先问其志,当老师问到他的理想,他回答要做大商,但当问到什么是大商的时候,孟的回答差强人意,于是便有了本剧对于大商的精彩解读: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仔细品味,这不仅仅是对大商的解读,更是对一个大写的人字的解读,理解之深、境界之高让我为之一震。

谈及道与术,抛开剧中人物情节谈二者关系,道是根本、是方向、是目的,术是手段、是过程、是四梁八柱。生活中常常出现有道无术、有术无道的现象,好人没本事以至于坏人为虎作伥,又或者一开始是好人,走着走着就变质了,想来这也是很正常的事,穷人太多,想改变命运的穷人太多,想不择手段改变命运的穷人太多太多,活着才是最大的民生,活好才是最大的目的,在生活压力面前,一切道术都是闲扯淡,这才是当前最普世的解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想圣人与凡人的差别,最大的还不在于智商情商,仍然在于视野格局,以及与视野格局配套的方式手段,道术的修行必然是一个钉钉子的过程,是一个一锤一锤不断夯实的过程,是一个明道练术、返璞归真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实践、逐渐顿悟的过程。

谈及取与予,这应该是智慧和心胸的博弈,本质是为了求得平衡,因为只有平衡,才能长远。取是目的,予是手段,先予后取和先取后予因时、因事而变,现实中我们都在做取的文章,有的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有的斤斤计较、夜不能寐,有的机关算尽、静待天时,这都是很正常,正如剧中所讲,取予之道的实质是平衡,予是什么?我最近的理解是要么不做,要做就把人情做足,同样是请客吃饭,怎样才能别出心裁、达到目的,同样是求人办事,怎样才能让人心悦诚服,那就是在人情礼往上做足功夫,予的功夫到位,取则顺理成章。

谈及方与圆,大多会想到外圆内方,处事圆滑而心中方正,这些道理大多知易行难,为形势所牵制,剧中所讲的方与圆则是讲迂回之道。两点之间直线并非最短,就像孟洛川对待澄贝子,走直线是最不费脑子的路径,但效果极差,无法达到预期,怎么办?就像孟洛川为大栅栏地块对待孟觐侯辞柜,直接说服必然行不通,怎么办?走迂回路线,全面了解对方所想、所需、所惧、所好,具备此四者,能想其所想、供其所需、擎其所惧、投其所好,事就好办了。

谈及常与变,剧中一句话堪称经典:无事如有事提防,可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我们现在所经历的,正如大清柱石李鸿章所感叹的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信息高度发达,人心复杂难料,危机的表面一派繁荣,成长的脚下暗流涌动,我们天生性格和逻辑是守常防变,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要维持巩固常态,避免大的起伏,怎样才能做到?方法无它,只能居安思危、居常思变、处变不惊、敢打逆风局,从这个角度上看,在做足基本功的基础上,结合形势锻造自身、投资自身才是王道,无事如有事提防,有事如无事镇定,真乃千古良言!

谈及利与害,我们大多趋利避害,但也利欲熏心,剧中孟洛川是一个算账高手,但最终他推出了大商无算,什么是大商无算?剧中解读是财自道生,利缘义取,我的理解是无算不是不算,而是算大账、算总账,商人天性就是锱铢必较,这一点我刚参加工作时就有了深刻的体会,因为商业的本质是贸易,是赚取差价,赚取了差价就是赢得了生存空间,大商无算的实质是站在一定高度看清楚、算明白利弊得失,因为高度有限,我得到的启示是但凡是做出些事情,必然是要费一番功夫、花费一番周折,快速地顺利地做成某事的背后必然会存在某种漏洞,这种思虑不周极有可能遗祸无穷,有利有害才是常态。

谈及生与死,我直到看完全剧,也仍未完全想明白,只是对剧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深有同感,有一种死亡可能是重生。

在电视剧中,有两句描写商人纵横南北的诗让人拍案叫绝:驼铃不辞塞北雪、帆影流连江南烟。经商也好,从政也好,都只是一种职业,都离不开为人处世,在这样一个大融合的时代,人的成长乃至于崛起都是综合性的较量,是全方位的增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未来路远,继续求索。

观后感《《一代名师于漪》观后感4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