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 > 地图 > 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

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罗杰斯心理治疗》有感。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书籍就是他/她最可靠的朋友,人们在阅读了一篇书籍后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读《罗杰斯心理治疗》有感,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读《罗杰斯心理治疗》有感

静一

2017年9月,我参加了由梅州市阳光心理工作服务中心举办的读书会,本期读书会的内容是《罗杰斯心理治疗》这本书。之所以参加读书会,一是自己想在心理咨询领域走得更远,二是对读书会这种学习方法略感好奇。

"认识"罗杰斯,是在备考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时候,那时只知道他是"人本主义之父",只对人本主义的理念稍微有点了解。随着读书会的进行,对罗杰斯的认识逐渐加深,他的人本主义思想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管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让我获益匪浅。

我大学学的是管理学专业,对人本主义一点也不陌生,也一直没有怀疑过自己对它的理解。以前我认为"人本"就是把人当人看,无非就是要关心他、理解他、帮助他,对这个理念的理解过于理论化与程式化,缺乏自己的体会。到现在我才深刻理解到,"人本主义"是要"以当事人为中心",学会倾听、深度共情其言语背后的真正需求,才能与来访者建立真正适合他成长与发展的人际关系,这种良好的关系氛围建立了,其它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非也。

记得刚开始读书会的时候,罗杰斯的人本哲学理念就犹如一股清泉注入我的内心,让我内心一亮。在生活中我也跃跃欲试,于是我开始在工作中去努力去学着罗杰斯的方法去倾听他人,可结果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此刻发现自己竟然不懂得该如何倾听!更可笑的是,我以前一直还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是不是很讽刺?

于是我开始进行自我反思,我发现自己在倾听对方的时候,以前更多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去听,倾听后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回应对方——这与其说是倾听,不如说是在"表现自己".我并没有看到对方需要的东西,也没有回应到对方心里的真正需求。

认识到这些以后,我在倾听朋友的时候有了显著改变,我开始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听对方诉说,尝试共情对方的需求,我发现这种"通过技术去倾听"的方式确实可以获得他人一定程度上的信赖,但不知怎么的,我总感觉自己"虚伪",并没有真正从心底与别人发生共鸣。

于是我又开始进行自我分析,最后我终于意识到我背后真正的原因所在(抱歉这里不能分享细节),之后我再倾听别人诉说时也就能做到"真诚",而不再"虚伪"了。这一系列的反思和改变,让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变得很自如,同时也让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学心理学最奇妙的地方就是,它可以帮你发现那些你平时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背后的心理根源。当你找到这些根源以后,自身就不知不觉发生了改变。

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抱怨命运一次又一次的"不公",但他们很少去思考"我们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陷入这个轮回",人们很少去看到自己一直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殊不知如果有一天你能看到这个"恶性轮回"的时候,可能就是你跳出"轮回",命运开始发生扭转的时候了。

?

当我们读到书中蒂尔登案例的时候,看着罗杰斯做了几次的心理咨询,还一直在共情和重复对方所说,我的心里就很着急。我在想:用这种理念就能解决问题吗?真的不用做点别的吗?——其实不只是我,很多一起读书的小伙伴都有相类似的感受。

现在想来,可能会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这种理念确实可能会有它的局限性;二是来自我们自身的原因:很快的社会节奏让我们每天都变得焦虑,于是打心底就希望心理咨询能够"快刀斩乱麻".

对于第一点——这个理论的局限性,我也有自己的思考:人本主义疗法有一个重要假设是,人具有自我发展与自我成长的潜能,但是我认为从人的一生发展来看,人的潜能的显现也不是线性增长的,在某些阶段这些潜能可能会停滞。同时潜能应该也有个体的差异,有些人潜能大,有些人潜能小。所以这种理念的有效性是否会跟人类潜能发展的阶段有关?当个体处于潜能的发展期时,运用人本主义疗法会收获较好效果;当个体处于潜能的停滞期时,运用人本主义疗法效果就会打折扣?

?

还记得吴老师在读书会上分享过一段话:"传统的精神分析提供的更多是"父性的角色",罗杰斯的贡献是在原来基础上补上了"母性"的角色。并不是提倡"母性"后"父性"就要完全丢了,现实应用中两方面都需要。罗杰斯做的是补充,不是革命。"所以我们要更加辩证地看待罗杰斯的理论,不能盲目信仰,以为是"万用的方法".

转眼间读书会就结束了,回顾半年来的学习,我很庆幸当时选择了心理学。此次读书会让我认识了罗杰斯的心理治疗,更重要的是它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多改变,让我更加美好。对于这个焦虑时代下的焦虑的我,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念犹如一缕春风,让我慢下脚步去感受身边的人,去感受自己的内心。非常感谢阳光心理大家庭,让我走进心理学的大门,让我在心理学的殿堂里不断完善自己,也让我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心理学伙伴!

静一

写于2018年1月11日

《罗杰斯与我与你》

——回复静一的一封信

阳光心理·吴嘉瑜

静一:

你好!感谢参与2017年第六期《阳光心理读书会》。经过3个月的互相陪伴与共同探讨,相信我们对心理咨询又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性体验以及更进一步的理性认识吧?

是啊,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误解,又何止千千万。

众多刚入门的心理咨询师都会选择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第一种心理疗法,因为罗杰斯的理念"很美",同时操作也"很简单",似乎只需要听着,然后"嗯嗯,哦这样,我能理解",就可以度过大部分的咨询时间;同时当来访者需要我们说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只要把他说过的话总结总结,反馈回给他,做个镜子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做什么"努力",只要在心底期盼着"我跟他关系足够好了吧,他的自愈潜能应该可以激活了吧,他自己应该能解决自己问题了吧"……

上面真的是很多新手咨询师的真实写照,包括当年的我也是这样。

其实心理咨询越学到后面,包括系统学习了各种疗法,经历了近2000小时的心理咨询个案工作和近150小时的被分析体验后,才能真切体会到罗杰斯理论之难、之深。

就像练武功一样,有招有式的武功是最好学的,照着下苦功夫就行了。然而最高深的武功往往都是"少招少式",甚至是"无招无式"的,它追求的不是外在的动作,而是内在的功法和理念。比如名震天下的"形意拳",曾经是山西晋商崛起时各大著名镖局里必学的"武林绝学",同时也是后来天津中华武士会和民国时期中央国术馆的"镇馆神功".我在跟随我老师学形意拳的时候,一个"三体式桩法"就练了一年,一年内就只是练这一个动作——在练的人知道其中深邃奥妙,但看热闹的人就没有办法理解了:看似无招无式天天在那站着,但这个娃功力见长,半年不到就能抓起一米八多的大汉像拎小鸡似的轻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反之,一些小门小派的武功,因为没有深厚内功的修炼方法,所以他们一编就几十套拳法,每套都有上百个动作,看似"招式繁多",实则是"舍了本逐了末",最终难免落得"不得要领""功效有限"的下场。

其实真正起作用的,哪是什么外在的"花架子",而是真真实实的内在功力啊。罗杰斯的疗法看似没有什么操作技术,但一句看似普普通通的话语,在罗杰斯这个人口中说出,就能有神奇般的疗愈作用;如果是别人依葫芦画瓢则没有这般效果。

现实中越看起来简单的事,做起来实则并没有那么简单。如你所说,看似"不费吹飞之力"的一个"倾听"和"理解",真正做起来,难倒了一大群英雄好汉。

真正具有疗愈性的倾听,是通透的内在自发做出的倾听,是带着敏锐洞察的倾听,是有着深度共鸣感受的倾听,是能够真正放下自身的干扰而全身心"神入"对方精神世界的倾听。表面上看起来很容易,实则做起来有多难,需要多少年的深厚功力才能做到啊。

罗杰斯本人是学精神分析出身,在40多岁以前扎扎实实进行了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和案例工作实践,这些实践积攒起来的内在功力和人格力量,使得他在后面提出人本主义疗法后,即是不需要使用任何"技术",都能很好把咨询进行下去、理解到来访者内心深处的困扰所在、陪伴来访者一同解决并成长。一个治疗师如果没有前面几十年的积攒,一上来直接就模仿罗杰斯五六十岁后的"无招无式"的随意发挥,请问能达到和大师一样的效果吗?

后面你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看法,你认为罗杰斯提出的"自愈潜能"可能是有局限性的,这种潜能可能会随着生理的发展或心理的变化而出现强弱的变化。在某段时间里,此人的潜能可以很好显现,此时可用人本主义疗法进行工作;而在另一个时间里,此人的潜能会受到"抑制"或"停滞",如果运用人本主义疗法就会效果不佳。

这是一个很好的假设,如果要进一步验证此假设,需要观察和跟踪大量的心理咨询案例或常人的心理发展实例,通过对众多人的心理变化进行深入观察、记录和研究后,我们最终才能去验证这个假设的成立与否。

不过,不知道你表达的意思我能不能换成另一种理解:"人类有时能显现出自我疗愈的潜能,有时则不能,为什么?"——对于这种现象,罗杰斯则早有相关论述:他认为人生而有自我调整、自我疗愈的潜质的,但很多时候由于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这种潜能被潜藏了起来,或被抑制住了——就像一颗本身具有"发芽潜力"的种子遇到恶劣的土壤则不能发芽一般,并不是种子没有"潜能",而是环境不允许。所以罗杰斯认为,此时心理咨询师需要做的是:重新提供一个"更适合潜能显现"的土壤——即是我们书上所说的自由的、受保护的、共情的、积极贯注的、无条件接纳的氛围,让当事人在这样的人际互动中,慢慢放下防备与面具,开始真正愿意面对自己真实的内心,此时他的自我调整的潜能才开始慢慢得以激活、显现。

你最后提到我曾经分享过的话:"罗杰斯所做的,是对各流派理论的补充,而不是革命"——我觉得这是面对众多心理流派理论时我们该保有的客观视角。纵观心理咨询发展的历史长河,各位大师先后创立了各种理论、流派,所有人的努力其实都是在做同一件事:为不断完善整个"心理咨询"大体系而添砖瓦。他们之间虽然会有不同意见、不管观点,但对于整个"心理咨询"的大方向大体系,他们还是一致认可的,他们只是在这个大体系中再添加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而已。

我曾经因为类似问题问过我授业恩师,我问:"在克莱因的理论中已经很少看到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影子,是否说明克莱因在当时已经放弃了弗洛伊德的那些东西呢?"师父说:"其实在克莱因生活的那个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就像是‘常识’一样大街小巷皆知了,所以克莱因没有必要在书籍中再去重复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的东西,只需要提出她个人的补充或不同见解就可以了。"

这件事在我的学习旅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分享与你共勉。愿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看待大师的理论,也愿我们可以更好去学习与掌握心理咨询发展长河中出现的各种闪光点。如你所说,在这纷扰烦躁的社会里,罗杰斯提出的观点就如一缕春风拂面,让焦躁的人们可以慢下脚步来感受身边的人、感受自己的心。希望我们可以秉承罗杰斯的观点与希冀,继续愉快地走下去。欢迎以后有新的学习心得我们再进一步探讨。

吴嘉瑜

写于2018年1月24日晚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后感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后感——成长之路

洋桔梗儿

情感幼儿园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所有人都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做这些决定或者存储这些决定,但我们确实在做这两件事情。这些早期决定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信念”或“个人逻辑”。塑造你的性格的,并不是发生在你生活中的事情,而是你对于那些事情和环境做做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决定。其中的很多决定都是你在5岁之前的童年阶段做出的。想象你开车出去兜风,而掌握方向盘的是一个5岁的孩子。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以这种方式过着成年人的生活。你可能会惊讶的发现,你的内在孩童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力。”

_______《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前年这个时候也就是2015年的7月,是我刚刚开始在南京生根的第一个月份,成年人的时间都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那么截至到今天,在这个新的城市,我已经度过了两个单位的时间。心路历程也可以长篇大论地来说,但那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唯一有意义的只有两个字”觉察“或者五个字”不断的觉察“,如今我很庆幸跳出了习惯了30年的舒适圈让我的眼睛看到了更多的风景,让我的心境经历过了更多的磨练,如果没有反复的自省以及不断的觉察,我又如何能够绕过情绪之河?然而自省与觉察必然是理性而系统的,自省与觉察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习得,从而得以贯穿已历经的岁月去发现!去看到!

生活总是不断给出问题,回头去看,这些问题就像是我高三的时候学数学,我很努力的想要学好,我很努力的做题,可是永远是,除非我做到一模一样的题目,否则只要题目稍微变幻一下,我必死无疑。生活给我出的题目也一样,我还停留在”情感幼儿园“阶段,深陷在小时候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中,因而错失掉可能会给我带来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数百个选择。这些问题遍布我生活的各个组成部分:工作、婚姻、育儿、社交等等,问题千种万种,而我会的永远只有从小到大的那唯一一招,尽管这一招已然那无力解决任何问题。

于是我想回到我的小时候,去探探究竟······然后我回想起离得稍近的一个场景:那是我上高中的时候,记不清是高几了,有一天我与母亲又爆发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频率相当之高的一场战争,我记得我在房间满怀委屈,一边哭一边收拾好了行李,准备来一次离家出走作为我的“反击与报复”,但我迟迟没有行动,好像是在等什么······不过很可惜,我并没有等来任何安慰和道歉,我小小的心房里装满了委屈,父亲在堂屋旁敲侧击以及恐吓,父亲说,只要我敢走出这个门,就会打断我的腿,我记得非常清晰,我当时的心情,有点害怕,怕父亲真的会打我,又有点庆幸,似乎我并不能确定我有能力开始走出这个家门之后的生活,而父亲的威胁正好给我了我一个不敢走出门去的借口。为什么我当时没有勇气走出去?我在害怕什么?

我害怕的是:1.我不行,我没有能力,我不能对我走出去之后的行为负责;

2.虽然我很生气,很委屈很受伤,但我还是害怕我的行为会伤害到 我的父母;

而在我成人之后,我无数次遇到类似的压力,几乎无一不是同一种处理模式,我永远只敢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却不敢真正的踏出那一步,踏出那道”门“。譬如工作,我不是没有想法,但我总是对自己的想法没有信心,直到另一个人将他变成现实,我既偷偷懊恼,又不禁沾沾自喜,在别人的成果里窃取一点点属于自己的信心,我永远在想象里觉得自己可以,却又总是不敢踏出那一步,我真正害怕的是”独立“是害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像是一个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小鸟,明明厌倦了父母的翅膀,却又害怕离开了熟悉的羽翼而无所适从。工作如此,生活如此,婚姻也如此。

有了如此清晰的觉察,内心除了如释重负之外反而更多了一种力量与希望。觉察之后,我希望是改变并对此充满信心,放下压力、尊重自己。我很想抱抱小时候的自己,那个小小的瘦瘦的小女孩,她的脸上挂着一点怯怯的笑容,忽然有点想哭,于是我蹲下来,紧紧地紧紧地抱着她,这既有力又有温度的拥抱告诉她:“你很重要!”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后感:成长之路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读后感——成长之路

洋桔梗儿

1.情感幼儿园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所有人都做出了一系列的决定。我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做这些决定或者存储这些决定,但我们确实在做这两件事情。这些早期决定构成了我们的“核心信念”或“个人逻辑”。塑造你的性格的,并不是发生在你生活中的事情,而是你对于那些事情和环境做做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决定。其中的很多决定都是你在5岁之前的童年阶段做出的。想象你开车出去兜风,而掌握方向盘的是一个5岁的孩子。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以这种方式过着成年人的生活。你可能会惊讶的发现,你的内在孩童有着多么大的影响力。”

_______《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前年这个时候也就是2015年的7月,是我刚刚开始在南京生根的第一个月份,成年人的时间都是以”年“为单位来计算的,那么截至到今天,在这个新的城市,我已经度过了两个单位的时间。心路历程也可以长篇大论地来说,但那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唯一有意义的只有两个字”觉察“或者五个字”不断的觉察“,如今我很庆幸跳出了习惯了30年的舒适圈让我的眼睛看到了更多的风景,让我的心境经历过了更多的磨练,如果没有反复的自省以及不断的觉察,我又如何能够绕过情绪之河?然而自省与觉察必然是理性而系统的,自省与觉察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去习得,从而得以贯穿已历经的岁月去发现!去看到!

生活总是不断给出问题,回头去看,这些问题就像是我高三的时候学数学,我很努力的想要学好,我很努力的做题,可是永远是,除非我做到一模一样的题目,否则只要题目稍微变幻一下,我必死无疑。生活给我出的题目也一样,我还停留在”情感幼儿园“阶段,深陷在小时候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中,因而错失掉可能会给我带来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数百个选择。这些问题遍布我生活的各个组成部分:工作、婚姻、育儿、社交等等,问题千种万种,而我的招式却未有过实质的变化。

成年的生活往往不过是童年的投射,于是我想回到我的小时候,去探探究竟······然后我回想起离得稍近的一个场景:那是我上高中的时候,记不清是高几了,有一天我与母亲又爆发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频率相当之高的一场战争,我记得我在房间满怀委屈,一边哭一边收拾好了行李,准备来一次离家出走作为我的“反击与报复”,但我迟迟没有行动,好像是在等什么······不过很可惜,我并没有等来任何安慰和道歉,我小小的心房里装满了委屈,父亲在堂屋旁敲侧击以及恐吓,父亲说,只要我敢走出这个门,就会打断我的腿,我记得非常清晰,我当时的心情,有点害怕,怕父亲真的会打我,又有点庆幸,似乎我并不能确定我有能力开始走出这个家门之后的生活,而父亲的威胁正好给我了我一个不敢走出门去的借口。为什么我当时没有勇气走出去?我在害怕什么?

我害怕的是:1.我不行,我没有能力,我不能对我走出去之后的行为负责;

2.虽然我很生气,很委屈很受伤,但我还是害怕我的行为会伤害到 我的父母;

而在我成人之后,我无数次遇到类似的压力,几乎无一不是同一种内核处理模式,我永远只敢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却不敢真正的踏出那一步,踏出那道”门“。譬如工作,我不是没有想法,但我总是对自己的想法没有信心,直到另一个人将他变成现实,我既偷偷懊恼,又不禁沾沾自喜,在别人的成果里窃取一点点属于自己的信心,我永远在想象里觉得自己可以,却又总是不敢踏出那一步,我真正害怕的是”独立“是害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像是一个活在父母羽翼下的小鸟,明明厌倦了父母的翅膀,却又害怕离开了熟悉的羽翼而无所适从。工作如此,生活如此,婚姻也如此。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的“觉察”,至此,我们发现,虽然外界环境在变化、我们的年龄也在增长,为人处世也日渐圆滑与成熟,但某些“内核”的东西却不曾改变,也会有一些问题是长久思索却始终不能得知的。因而,进一步的“觉察”更为重要——”你如何成为了你?“

2.我如何成为了我?

遗传(先天)+环境(后天)+潜意识的决定(创造性的解释)

”遗传包括你的基因。环境包括你出生之后面对的家庭特点:你的父母,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养育风格,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你所处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你的兄弟姐妹以及你的出生排行。在你与你所处的世界以及其中的人的互动,寻求归属感和特殊性(独特性)的过程中,你对”自己是谁“做出了很多创造性的解释。这些童年时期形成的信念已经引领你取得了成功,而它们可能也给你造成了很多问题。”

比如说遗传的影响:曾经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个子矮,常常觉得自己不如那些个子高的人,在前些年,我会刻意回避身边格子比较高的人,总觉得自己跟他们不在同一个世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的朋友里平均身高也是不高的。这就是一个潜意识的决定,包括后期在职场,我总是认为个子高的人在工作上会显得更成熟。在别人看来这实在是一个说不通的逻辑。这几年,虽然更多的放开了自己,也对高个儿的朋友来者不拒,但那也是相熟之后,我才会觉得舒服一些,究其原因其实是因为并没有真正觉察到这背后的原因,实际上是一种潜意识的作用,但是随着自己的成熟,我已经看到了自己对自己的接纳。这是一个好的改变。

二次觉察,寻找到了部分在童年隐匿着的“黄金”,也同时部分解释了上一个记忆中为何不敢跨出去的那一步。

3.自我疗愈

寻找童年记忆也好,觉察也罢,都是为了让我们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解析自己的行为,从而帮助我们去改变,而并不是为自己的情绪去一遍一遍地撕开同一条伤口。接纳、行动改变以及培养一种好奇的心态去理解他人、通过感受改变,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毕竟“正面管教”教会我们的是去关注问题解决而不是关注于责任在谁;直面问题的解决才是最有责任的担当、最勇敢的决定、最理性的行为,才能收获更好的自己,才可以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有了如此清晰的觉察,内心除了如释重负之外反而更多了一种力量与希望。觉察之后,我希望是改变并对此充满信心,放下压力、尊重自己。我很想抱抱小时候的自己,那个小小的瘦瘦的小女孩,她的脸上挂着一点怯怯的笑容,忽然有点想哭,于是我蹲下来,紧紧地紧紧地抱着她,拥抱中既有力量又有温度。

---END---

我的心理治疗之路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花了三天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我的心理治疗之路》,这本书是中德班15位心理专家自述个人成长和个案实战的真实记录书籍,这些前辈也是目前活跃在中国心理学一线的大咖老师,对于同样是心理咨询师的我学习成长颇有感触和启发。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1.流派的选择。我觉得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流派确实跟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什么样的经历非常相关,很多人选择精神分析学派,以原生家庭的视角来解释自己的认知、行为、情绪等。有也有选择存在主义学派,喜欢探索生命与死亡、存在与意义。每个人看问题的视角不同、世界观价值观不同,选择的流派也不相同。我之所以选择人本主义流派,在于我比较喜欢看向现在和未来,我期待探索生命的意义。

2.心理咨询的本质就是协助来访者觉察自己、看见自己。当然,在此之前,咨询师首先要自己能看见自己、觉察自己。不管是咨询师也好、来访者也好,当我们能够觉察自己,我们也就知道自我认知、情绪、家庭、社会环境、文化在怎样影响着自己,于是也就有了自我选择的机会、在调整和改变自我层面也会更加适切。

3.心理咨询师的学习。首先咨询师不仅要学习专业上的能力,还要不断增加生活上的经历和阅历,跳出自己熟悉的圈子,去体验生命,丰富生命,拓展自己的边界,咨询师走得多远,往往也就影响了来访者能走多远。其次,咨询师需要系统的学习,不是光看几本书就可以,要找自己感兴趣的流派深入研究,要找督导老师做个人体验或者团体体验,要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最后,成长是终身的,咨询师的学习应该永不止步。

4.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西方崇尚个人主义,解决的主要是孤独感的问题。东方崇尚集体主义,解决的主要是亲密关系、人际关系问题。西方针对某个问题解决某个问题,东方把人看做一个整体,注意提升一个人整体的层次和意境,各有各好,各有各的优势和弊端,心理咨询起源于西方,做为中国的咨询师最好还是中西结合,但这条路需要坚定、持续学习才能持久走下去。

5.如何面对来访者的“攻击”。咨询过程中有的来访者会对咨询师产生攻击,咨询师要能承受这些攻击,要做出反应和态度,但又不能做出让来访者曾经感受到伤害的反应和态度,对于咨询师来说,这本身就是艰难的,就像一个人在伤害你,但你还得继续爱他、对他好、对他关心、给他支持。咨询师就像一个妈妈,而且是一个智慧的妈妈,给“孩子”节制而有度的爱,在这种爱下,来访者才能发展他的自信、自尊、自我认同感。

6.没有配合的来访者。有的来访者到咨询室就是没有那么配合,或许他是没有准备好,或许他是故意不配合,没有一个完美的来访者来等着自己的咨询,我过去陷入一个误区,以为别人主动来了就一定会配合,现在发现,还真的未必是这样,过去还真的存在过有对来访者不理解的情况,现在来看,不管来访者是怎样的状态,首先是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与来访者探讨如何建立咨询同盟关系。

读后感大全网专门为您提供免费的读后感优质模板,如转载请标明来源。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近期我读了欧文•雅洛姆的《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这本书,作者结合自己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案例,探讨了治疗关系、自我暴露、聚焦“此时此地”、与存在主义相关的问题、梦等主题,全书共包含85篇,他从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笔记中选取了85则建议,汇集了临床工作中行之有效的观点和技术,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经验传递给下一代治疗师。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这本书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当下探索治疗师与病人的关系;第二部分,与病人一起探索死亡、自由、生命的意义;第三部分,如何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第四部分,如何利用梦开展治疗工作;第五部分,治疗师有什么危险与特权。其中我认为第一部分“治疗师与病人的关系”是本书重点,处理好这个关系也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同时令我印象最深刻感悟最深的也是第一部分的内容。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写到:作者将自己和病人看作是“旅途的伙伴”,助人也是助己。另外治疗师要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的局限性,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避免病人对治疗师的理想化、神化。提供支持、准确的共情可以引导病人尽快进入到治疗关系中,同时也要让病人进入治疗师的思想,影响改变治疗师的想法,为每个病人创造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此我认为社工也应该这样,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是助人自助。首先在服务案主时,要认识到社工和案主是平等的关系。社工不应该在这段关系里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在这段服务过程中充当协调者和辅助者的角色,或者是“旅途伙伴”的角色,旅途伙伴间相互疗愈,共同成长,建立良好的关系。社工要多对案主表达些肯定性、积极的、支持的话,不要吝啬赞扬,也没有必要吝啬,接受、支持都会对案主有着肯定的意义,从而与案主合作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其次要把人当人,把自己当人,社工也是“人”,而不是神,不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事物,要认识到自己不是万能的,案主也应当知晓,避免案主将社工看作是无所不能的,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社工身上。最后谈谈我对共情的看法。卡尔.罗杰斯的有效治疗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准确的共情”。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共情呢?此时此地,关注当下“旅途伙伴”的情绪、状态。我可能不了解你那时的情况,但我能感受到你当下的心情。我认为这里的共情就相当于社工的同理心。作为一名社工,我深知要做到同理心是不容易的,但即便这样,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有同理心,要善良。因为同理心可以让我们快速的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这也有利于解决他们此时此地所面临的问题。

读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共情”这一部分。书中提到: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感受是很难的,太多的时候我们只是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在了其他人身上而已。我在想当一件事情如果能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许我们能够变得更加快乐更加有爱。作为一名社工,任重而道远,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加油!*(王宁)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

《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读后感1500字


最初选中这本书,我是被其书名上大大的两个字抑郁所吸引,当时我刚拿了二级证,对心理咨询技能方面的实操书籍十分感兴趣。我很想知道,抑郁的症状是什么,需要运用什么具体方法去治疗。读后我才知道,这并不是一本专门介绍抑郁的书(在微信读书上,这本书的书名和简介与内容不太符合,可能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而是作者几十年心理咨询,近500个个案综合整理后的结晶。

在心理咨询中,根据保密原则,除非对方允许公开或保密例外,求助者的信息是不得对外公开的。基于此,这本书虽为手记,里面的每个个案却是经过糅合加工的,是作者结合自己的咨询经历,选取一些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易发生的情绪困扰写出来的,有现实,也有虚构,书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个案,十分贴近生活,很多情绪困扰我们也有,只是没有文中每个个案那么严重,而且我们也懂得自我调节和化解。

本书像一本短篇小说集,用七十多个章节写了十个故事,一个故事一个个案,涉及职场、家庭、婚恋等各个方面。对故事中每个个案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出现的身心困扰,产生的社交影响,作者从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角度出发,利用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人本主义等各种理论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分析解决,这些不论对初入行的咨询师,还是一些需要解决日常心理困扰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实用的。

同时,作为新手咨询师,我们还能从这本书里体会到身为实践派咨询师的不易,对心理咨询能帮助到求助者的概率有一个更准确的把握,不会盲目乐观,也不会过于悲观。

本文作者周振基,一名从业几十年、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咨询师,经手个案近500个,可他却说心理病因的50%~60%来源于外界条件和遗传的因素,有40%是由个人因素决定的,是病人自身的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工作者,即使我们在咨询或治疗中可以做到没有任何失误,也已经掌握并较好运用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的技术,所能收到治愈效果的来访者,也只占所有来访者的40%。他坦然承认,在他的500个个案中,真正能够收到效果,并且来访者通过咨询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模式或认知方式的,可以说只占到30%左右或者更少。

个体心理问题或心理疾患是由诸多因素导致的,有客观外界条件和遗传因素,例如所处客观、自然环境或幼年经历的创伤性事件,或者是遗传的人格因素;也有个体主观因素,例如个体的认知角度、思维和行为方式、社会适应不良行为方式等。心理咨询所能做的,也许只是协助求助者接受客观,改变主观。

书中所记述的最后一例内源性精神病性抑郁作为咨询师的失败案例写出来,警醒每一位心理咨询工作者不论我们这些专业工作者经验有多少,必有自己的盲区;我们必有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咨询中时常会跳出一些埋藏在我们心底、我们认为早已不存在的致命观念,例如对来访者的轻视,例如不能够真正站在来访者的立场上体会他(她)的情绪情感,例如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左右了咨询过程等。我们必须认识到,心理咨询工作者也是人,是人就不能逃脱人类的弱点,区别仅在于我们应该可以更理性地看到存在于自身的问题、弱点和缺陷。做不到这一点,就会有愧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称谓。

助人自助。

突然很认可我的一位心理学老师所说的话,那些被治好的病人,即使不找咨询师也能自愈,如果被你治好了,并不能说明什么,你只是运气好,碰到而已!

读透视幼儿心理世界有感


读透视幼儿心理世界有感

如果我们想要孩子听话懂事,那么首要的就是要充分了解孩子。就像我平时常说儿子的一句话:顺着毛摸是既懂事又省心的!同样的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班里的其他孩子,如果想更好的和孩子心贴心的交流,让孩子对我们既爱又敬,我想那和我们能够很好的透视孩子的心里世界是分不开的。只有我们充分了解孩子的各种所作所为所展现的心里世界,那样我们才能更好的顺着毛摸!

利用寒假小长假的时间,静下心来读了这本《透视幼儿心理世界》。这本书从幼儿怎样认识世界、怎样感受世界、怎样应对世界这三个方面,精选了36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详细地向幼儿教师和家长介绍了幼儿的心理世界。书中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它能够引导读者了解和观察幼儿的心理状况,走进幼儿的心理世界。每个问题都那么切合实际,分析孩子的做法想法。其中幼儿是怎样感受世界的这部分体现的尤甚。孩子对世界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接下来就会产生简单的价值判断用心感受世界。本章中,通过几个小故事后的幼儿心理透视和专家分析,让我学会从幼儿的眼中看世界,了解幼儿做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感受他们世界的视角独特。

“父母的爱是孩子安全的来源”这一节中述说了关于独行侠——子泉的故事,看了他的故事,我就想起来我们班的独行侠——小麦。小麦是一个聪明可爱的男孩,可是没几天就惹了一堆事。不是和小朋友抢东西就是咬着别人,有时一天会接二连三的咬人,十分令人头疼。小麦基本上都是妈妈来接的,妈妈对于小麦比较溺爱,什么事情都会顺着孩子。不仅如此家中的爷爷奶奶也都非常的溺爱。偶尔爸爸来接,爸爸对小麦看起来比较“严厉”,一下责怪他动作慢,一下就是嫌他不收拾玩具。在一次“咬人”事件后,我也尝试和家长交流小麦在幼儿园表现的情况,他妈妈只是敷衍的批评了两句,对于小麦在幼儿园的表现并不重视,认为男孩子调皮是正常的事情。只要自己不吃亏就行。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也尝试了许多办法,表扬法、榜样法等等,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通过本节中专家给教师的建议里我豁然开朗。对于孩子的教育光靠老师是不够的,家长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应该找到小麦的妈妈做一次有针对性的交流,改变家人对小麦的相处方式,在与家长沟通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沟通,不能过于委婉,要让小麦的妈妈重视孩子性格形成和人格发展对孩子健康人格建立的重要性。

“老师说的”永远是对的,这一节中让我意识到言传不如身教,对幼儿的教育要以身作则,不仅是父母,老师也应该如此节制自己的权威,不要滥用,平等对待幼儿。幼儿比我们想象中更加敏感,不要和幼儿开一些我们大人认为玩笑的“玩笑”,很有可能我们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就伤害了孩子的心......

通过本书让我了解孩子是怎么样尝试独立应对世界,适应环境的变化,与他人友好相处的。通过专家对教师的建议,提高了我对幼儿感受世界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解决的能力,使我更加了解幼儿的世界,增强了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对于身为妈妈的我和自家的孩子沟通起来更科学顺利!

读《学前心理学》有感


读《学前心理学》有感

目前,我们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就面临了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当然,幼儿在幼儿园时,都会有很多的同伴,在家里就缺少了玩伴,对此,我看了《学前心理学》中的同伴交往,让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义和方式。

孩子在家都是与大人接触的多,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儿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好少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没有形成。还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隐患,可能会形成“小大人”的性格。由此看来,同伴交往对孩子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同龄伙伴具有同步性,能够促进身心全方位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和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有人说,只有儿童最了解儿童。确实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看到两个妈妈分别抱着自己不满岁的宝宝在一起聊天,此时发现两个孩子也在用无声的语言进行交流:一个宝宝笑了,另一个宝宝也笑了;一个宝宝发出声音,另一个宝宝也发出声音……这就说明同伴交往认知的同步性,使他们的沟通非常容易,包括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而大人就不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以,儿童也同伴交往更能促进其身心全方位发展。

同龄伙伴认知的同步性,就决定了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现有水平与同伴更为接近,在同一事物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极易产生共鸣。尤其是在社会化行为规范的形成上,具有同步进程。当孩子遇到矛盾时,我们成年人总习惯这样教育孩子:“你是大哥哥(大姐姐),应该让着小弟弟(小妹妹)”。这事两种不同的暗示,可能对两个孩子形成不同的影响和结果。一方会觉得我是大哥哥(大姐姐),我只好吃亏了,时间久了会形成性格倾向;而另一方会觉得我是小弟弟(小妹妹),他应该让着我,久而久之,也会出现性格倾向。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形成解决矛盾的能力,不具有交往影响的有效性。

读了这个同伴交往,我才明白,原来我们身边的教育方式存在了很多的误区,我会继续了解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提升我的教育能力吧!

读心理学书籍有感


捧着心理咨询师考试用书看,越来越有兴趣。以前一直对心理学感兴趣,侧重于测试自己是属于何种类型以及判断的对错和补救措施等,片鳞只甲的了解。今想考心理咨询师,先暂且不花大钱交培训费,认真去看看书参透一番,再做打算。呵呵,表扬自己,这时间的学习状态真棒,坐在瑜伽垫上,挺胸收腹,蛮深沉的。

摘录了书本中的2个观点,

1、 阿希的从众研究:情境很模糊时,人们进行客观判断的把握性下降,容易选择从众。另方面,如果在群体中再加入一名真被试者,从众的比例会明显降低。说明,如果个体的判断受到支持,哪怕是少数人的支持,他也会更好地抗拒群体的压力。

2、 关于青春期的理论观点:“有的社会允许小孩看到成人的性活动,目睹婴儿出生,接近临终者,从事重要的工作表现出自信的甚至具有支配性的行为,做性别游戏,以及确切地知道成人做些什么事情,在这种社会里,青春期就相对没有什么区别。在有些类似我们自己的社会里,人们认为儿童和成人有很大的区别,对他们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使他们避开成人的生活免除他们许多责任,从童年期到成人期的转变并不是连续的,结果就显得紧张得多。” 班杜拉写到“如果一个社会把十几岁的少年称为青少年,并且期望他们在行动表现中具有反抗精神、变化莫测、草率从事及行动粗野,如果这种形象由宣传工具反复强化,那么,这种文化对青少年的期望会迫使他们变成反抗的角色。这样,一种错误的期望就可能起着唆使和保持某些角色行为的作用,反过来,又加强了原来那种错误的信念。”

我绝对是一个从众的人,我的判断力弱,容易跟随着自己轻信的人。老公经常说,你傻乎乎一个,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幸好我遇人淑,没有吃大亏。

畅每天晚上要爸妈吻他,拥抱,心贴心的。由原来的强制我们去做,变成我自觉自愿去kiss他。这种美好确实难以形容,以至于老妈正在忧虑,这个黄金时代什么时候结束,接下来又会是什么情景呢?青春期就要到来,听到初中生吸烟、打架斗殴,贪婪的文化无孔不入.....

可能女孩子的母亲更烦恼,“性”,古话说,女的得一陀,男的涮涮脚。

如果你看过人性的弱点你就知道,这书是教你怎么和人相处的.该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 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更好的在生活中变得快乐当你通过本书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人际心理学就使你怎么和人更加好的交流,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而更重要的是心理的交流.使你在交流上处于不败之地.人际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包括人际知觉、人际情感、人际行为三个支系统。本书根据人际关系的内在结构,从心理学的视角,以具体、细腻、灵动、隽永的笔触,详尽地阐析了人际认知、人际印象、人际魅力、人际冲突、人际沟通、人际交往等原理与技能,融学理性、应用性、文化性和文学性于一体,不乏哲理与文采,耐人寻味。本书作为高校辅修课教材,供各高校选用,亦适合社会各界同仁,尤其是青年学子、管理人员、社会活动人士及教育工作者阅读、借鉴,为人生快乐、事业成功、组织发展、社会和谐扬起一面风帆!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一)

文 | 小梅

1

在读《拖延心理学》之前,我一直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毛病。有些人经常为不易改掉的习惯懊恼,有些人为在最后一秒的灵感迸发而沾沾自喜,这似乎是生活常态。

当我读了这本书,对拖延行为进行深入了解后,看法有了改观。虽然只读到一半,但是对我有两个帮助:1. 认清现实和自己,接受自己;2. 指导自己在育儿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拖延习惯的养成。

表面上看,拖延是个人的时间管理问题,或者对所处理的事情责任感不强而逃避的方式。事实上,研究发现,拖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涉及个人的心理、行为和情绪问题,还涉及社会、文化等方面。即使我们意识到拖延的存在,已经耽误了事情,却无法停止这种行为。

2

有时,我们会被一些所谓"拖延者的信条"所说服。

比如说,

1. 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2. 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3. 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安全;

4. 如果这一次我做的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很好;

5. 如果我成功了,别人就会受伤,等等。

我们平时听到这些,会认为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是完美主义者,办事求稳。事实上,这些跟拖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这些想法是不现实的,是为拖延开道的个人观念。如果你认为必须做到完美,那么你宁愿拖着也不愿努力去做,因为你不愿意冒风险被人批判你的失败;如果你认为成功是危险的,你就会为了保护自己和别人而降低成功的概率。

人们形成拖延习惯,是因为害怕,害怕展露真实的一面,会不被别人接受,以至于拖延者不仅躲开了认知世界,也躲开了认知自己。虽然要忍受自责、自轻和对自己反感的痛苦,但是比起认清自我所带来的脆弱,这种痛苦更容易接受。改善拖延的过程,也是认清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像老朋友一样与自己相处的过程。

3

很多人都有拖延行为。

有的拖延会导致严重的外在后果,甚至严重性会出乎你的预料;有的拖延虽然没有产生严重的外部损失,但是拖延者的内心受到极大的煎熬,从恼怒、后悔到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同时,也有一部分人的拖延体现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而在重要事情上,基本都能准时完成,貌似这种情况下的拖延完全可以忽略。我之前也这样认为。随着自己的成熟,对做人做事上的精益求精。我慢慢发现,这种拖延很难根除,在你意志力薄弱的时候就会凸现,影响对自我的认可感。

当了妈妈后,我很担心自己的拖延行为在孩子身上放大。为了完善自己,也为了给孩子树立好榜样,我特意挑选了这本书仔细研读。从中了解到,孩子的拖延行为不是单纯从父母身上学习来的,还跟其家庭关系有重要联系。

在本书第九章中,作者系统阐述了亲子关系的不协调,会给孩子拖延问题的产生制造机会。通过对拖延者的研究发现,有五个基本的家庭倾向。这五个倾向和与之相伴随的内心恐惧是形成拖延的心理原因。它们是:施压、怀疑、控制、依附和疏远。这五个倾向在每个拖延者的家庭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五种倾向相互交织,压制着拖延者的自尊心发展,从而培养出拖延习性。

4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评估。

如果你的自尊低,就会感到空虚。如果自尊受到膨胀,你会感觉自己几乎无所不能。个人成长中的一个使命,是要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合理认知,并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同时维护一个积极的自我价值感。

家庭可以通过接受孩子是怎样一个人,而支持其完成这个使命,帮助孩子发展出一个稳定的自我感。父母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尽量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积极与孩子互动,提供心理上的安全地带。这是让孩子感到自己被接受,被爱,具有完整感和对自己有信心的一个基础。当然父母也不是完美的,也会犯错,也会有糟糕的情绪和行为。这段时间里,可能无法呼应孩子的需求。

幸运的是,好父母无须事事和孩子呼应。研究表明,父母只要在30%的时间内与孩子呼应,就会形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牢固的情感依赖。如果父母与孩子的互动关系破裂,父母忽视了孩子的需求,可以启动修补程序来弥补。不仅可以改善关系,也教会孩子犯错后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和价值,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尊。

总之,在家庭中,爱是无条件的。孩子,包括父母,都应该以本来的面目被接受。否则,孩子会选择性的扮演特殊的角色,通过拖延将自己不被认可的部分隐藏起来。失去了与自己另一部分的接触,和进行自我整合的机会,更不用提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建立自尊了。

客观地了解拖延产生的根源,只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会通过阅读后半部分,了解如何征服拖延。当然,如果知道了如何做,拖着不去实施,可能又是新一轮拖延的开始。克服拖延是持久战,希望可以坚持到最后。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二):在战胜拖延中寻找更好的自己

姚赛群

半年前,在庆祝闺蜜箐箐博士毕业的聚会上,大家在感叹箐箐持之以恒的学习劲头的同时,也纷纷吐槽起各自的拖延症来。熬夜赶稿、日常小事拖拉、减肥计划搁浅…大家都因拖延而焦虑,却都在焦虑中拖延。随着话题的深入,内疚、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也在席间蔓延开来。箐箐浅笑说道:"大家看看《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吧,我想大家肯定会有收获。"她的提议立即得到了所有人的响应。聚会结束后,人手一本《拖延心理学》,心满意足的各自回家。

接下来的日子里,闺蜜群里不断更新着与《拖延心理学》有关的消息。先是摘录大段直击各自心灵的句子;接着就是讲述与书中理论完美契合的各种拖延故事,最后大家纷纷订出战拖计划,誓与拖延一刀两断。比如:经常有写作任务的小米希望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稿子,不想每个假期都在焦躁写稿中度过;将要步入婚姻殿堂的燕子期盼这次减肥成功,想着在半年后的婚礼上成为最美新娘。

因为一本书的阅读,让我的小伙伴们都鼓起了开启新生活的勇气。最先让我们感受到变化的,就是过去每次聚会都因赶稿而缺席的小米。在《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中小米总算找到了导致她经常熬夜赶稿的原因:工作目标笼统和精力难以高度集中。小米说,每次打开电脑准备写稿时,总是先上QQ,再看微信,接着再把网页热门消息逐一搜个遍。一天下来,什么事情也没干成,隐隐而来的交稿压力,虽然让小米有点心虚,但仍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的话来安慰自己。当然一挤又把工作全都堆在交稿日的前一天,为了按时交稿,熬夜也是在所难免。

接下来,小米和大家分享了新的工作方式。现在的小米每接到一个写作任务,就会把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诸如:查阅资料、列好提纲、逐个写作、成稿修订。再根据任务完成时间,给每个子任务定时,比如:查阅资料5小时。接着,通过一款叫"番茄钟" 的手机App,将子任务划分成一个个25分钟的迷你小任务,然后定时开始做事。完成一个25分钟的迷你小任务,系统将会奖励一个番茄。当你完成一天的工作时,从系统中就可以清晰的反映出自己的工作进度。小米说,这样的工作方法让她感受到彻底掌控工作进度的快感,提高了工作的专注力,彻底的摆脱了 "黑色交稿日".听完后大家都对小米伸出大拇指,抢先下载了"番茄钟"App,也都在心里想着回去自己也试一试。

在大家纷纷效仿小米"细化任务、提高专注力"的战拖宝典时,燕子的完美变身,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燕子是个微胖的可爱女孩,从认识她的第一天起,减肥是挂在她嘴上的话题,不过也仅限于说说,微胖的体型已经快伴随她十年了。多年来父母朋友劝她运动调理,她置若罔闻。结果在数月以前,她突然行动起来,跑道上、健身房里到处都是她挥汗如雨的身影。当她真的穿着她理想中的婚纱站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大家不禁感叹《拖延心理学》的力量。

打开燕子的健身主页,她的个性签名映入眼帘---"拖延的问题就是跟自身如何相处的问题。"顺着一条条博客读下来,燕子的减肥之路也逐渐在我们的脑海中清晰浮现出来…自小就有点肉呼呼的燕子不是从未想过减肥,而是多次尝试以失败告终,故而"瘦下去"成了燕子一个无法企及的梦。燕子读《拖延心理学》后,在博客里写道:害怕面对减肥失败是自己搁置减肥计划的拖延理由。

找到拖延原因的燕子,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姑娘共同成立了一个"减肥小组",大家一起相约运动健身,共同探讨健康饮食。曾经的燕子可能会因为天阴而放弃晨跑的计划,而现在生活里所有的事情都在围绕着减肥这个话题。在减下3kg的时候,燕子果断的买下了那件价值不菲、现在仍不能穿进去的理想婚纱。大家都在说燕子冲动消费的时候,燕子一脸认真地告诉我们,她每天都看着婚纱,想象自己穿进去时的光芒四射,那场景每次都会让她热泪盈眶。

接下来的燕子一路高歌猛进。当天天见面的燕子妈妈也终于说出:哎呀,你好像瘦了的时候,燕子如愿的穿上了那件她理想中的婚纱,成为自己婚礼上最美的新娘。

当然燕子的"组团减肥、自我奖赏"的战拖方法也在朋友圈里广为流传。

这就是这半年来,我们读完《拖延心理学》并去实践它的故事。这两个女孩,一个将自己从堆积如山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一个将自己从低迷情绪中重新拾起,她们都在战胜拖延中寻找到了更好的自己。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就在于它给了诸如我们这样深受拖延症困扰的读者一个希望。告诉我们:只要能够坦然的面对自己的问题,找到自己真正接受的方式去努力实践它,那拖延症将会不治而愈。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拖延这个问题竟然博大精深。它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行为反映,更是心理和大脑共同作用力之下的产物。正如书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倘若细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还会联系到如:早年记忆、对成功和失败的各种恐惧、模糊的自我认识等等,这些我们自己都不太愿意去触及的深层次感受抑或真相。

通过鉴别和检查那些我们将事情推掉的背后原因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加上我们的时间概念问题和大脑的神经学因素。为我们学会怎样理解拖延的冲动以及怎样以全新方式采取行动做了一件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

造成拖延的根源有很多,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只有了解了控制你拖延的心理行为,才能对症下药。拖延不是因为缺乏时间管理能力,也不是道德问题,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问题,只有深入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得到答案。

《拖延心理学》就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它客观地反映出了我们深层次的想法和问题,让我们更好地接受自己,也由我们自己来掌握取舍,更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实用性建议。

《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读后感_900字


《抑郁: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手记》读后感900字

感觉读完这本书对抑郁症和心理治疗有一个更好的了解。首先很佩服作者的专业水平和知识素养,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让我看到了心理咨询的强大,也说明了心健康的重要性。我充其量是心理学的爱好者,也特别想去考心理咨询师,这样就可以帮助一些人摆脱内心的痛苦。但看完这本书感觉心理咨询师是个挺难的职业,在治疗的过程中并不能保证能使每个人摆脱心理疾病,也很难做到不带有任何的个人主观色彩去看待别人的遭遇,再者,或者对病人的遭遇同情或者个人情绪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咨询的失败。而且有的人不仅仅是心理的问题,若带有人格障碍或者不配合等等的因素都给心理咨询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心理病因的50%~60%来源于外界条件和遗传的因素,有40%是由个人因素决定的,是病人自身的问题。作为心理咨询者所能做到的是,协助来访者改变那些能改变的因素,例如认知角度、思维和行为方式、社会适应不良行为方式等。所以就其自身而言,可能最终只能解决其所有问题的40%。所以心理咨询和治疗是有他的局限性,也说明抑郁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治疗,否则近年来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选择自杀。对于抑郁症的人来说,好像案例中每个人都有过自杀的倾向,但抑郁症这种疾病,更多的是由自己的经历一件或者两件催发的,有的时候童年的经历更不容忽视。童年时期在人的发展阶段论里例如信任感,安全感,以及各种因素都是在童年时形成的,所以潜意识里过往的经历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另外这本书大多讲的是婚姻恋爱的问题,抑郁的人群大都处于二三十岁左右,但抑郁症和普通的情绪低落是没有关系的,这点我们要分清,但如果真正得了病的话,还是寻求治疗比较好,否则将来都会遗传给孩子。生活压力虽然大,但我们要学会调试自己。多去想想美好的一面,不管是生活还是生存,都需要经营,有的人越挫越勇,有的人在半路却经受不住倒下了。学会正确对待生活,远离这些心理疾病。

命运一直都在我们自己手里,从出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已经握着,我们只是需要被提醒,那里面有一张地图,有一条我们原本该知道的路,它通往幸福。

读《怪诞心理学》有感


读《怪诞心理学》有感

或许是在学校兼任了心理咨询师的缘故,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心理活动、行为活动会特别好奇,也会特别想要研读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在家乡温暖的闲暇时光,拿起刚买的《怪诞心理学》开始细细品读。
《怪诞心理学》,英文书名是 Quirkology,Quirk,翻译为中文有“巧合”之意。是被誉为“英国大众心理学传播第一教授”头衔的著名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 (Richard Wiseman)著作,个人很喜欢的一位心理学家。
书中通过一些人们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一些案例和一些看起来很诡异、荒诞,但却很无聊的小实验,从而剖析出一个个你可能比较关心的心理现象,比如全世界最好笑的笑话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竟然会回忆起不曾发生过的事情?为什么女性驾驶员更容易超速行驶?夏天出生的人和冬天出生的人谁的运气更好一些?真心的笑容和虚假的笑容都打着哪些难以掩饰的烙印?
“相信别人,不过别忘了切牌”,书中第二章节的标题,整本书,最触动我个人的也是这句话,讲述的是撒谎与欺骗的心理学观点。比如,如果一个说谎者信誓旦旦,又冷静又沉着,那应该怎样发现破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怀斯曼仔细研究了说谎者与真话者的区别,并得出一个另类的结论,判断是否说谎的标准并不在于说谎者的行为举止,而在于遣词造句。怀斯曼发现,说谎者的话往往没有真话者那么多,提供的细节更少。原因可能在于,外在的行为举止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要控制遣词造句和说话方式则要困难的多。阅读时我不禁和孩子们的某些言行对上了号,我任教的班上有个聪明却很调皮的小男孩,成绩异常优秀,但他自我管理方面有些欠缺,一次上课前,我收到学习委员递上的一张记录条,纸张上工工整整的写了“李德余未交作业”,在询问他的过程中,他眼睛不停往左上瞟,眼珠不停打转,讲话支支吾吾,毫无逻辑,经反复询问,可爱的孩子满脸通红,小手攥紧,这些种种表现都表明他在说谎,经过我耐心开导,问清不交作业的原因,并让他利用学习时间补上,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犯错要勇于承认并改正。
谎言更多是通过语言来判断,因为语言的逻辑层次高, 使得人们对于语言的即时控制力不如对于自己的表情来得容易吧。而暗示告诉我们, 当你选择相信一件事情的时候,和事情的真相都没有关系了, 以至于当真相被披露的时候人们更加无法相信。毕竟自我否定是人生最大的不幸之一了。所以我们才要培养自己判断真相的能力与接受真相的能力吧。
看完这本书,对于它,我无法给予出好与坏的评价,但却有它独特的说不出的魅力。这本书不仅仅告诉你一些你闻所未闻的知识,还可以改变你无数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对于谎言的识别,还是有关世界上为何有那么多巧合,甚至是如何打造完美的搭讪之词和征友广告,在这本书里都被讨论得淋漓尽致。这其实也是心理学的魅力所在吧!

读《心理控制方法》有感1200字


“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基石或基础,你的全部性格特征、行为举止,甚至所处的环境,都以它为基础建立。结果呢,我们的经历似乎总是证明并加深我们的自我意象,从而形成一个循环。至于这个循环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那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0世纪60年代末心理学展开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随后又在20世纪70年代蓬勃发展,事实上,现在有关“自我”的新理论、新观念大都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而被滥用的“自我”这一新理论催生了本书。运动员、教练、企业家和商业领导人、销售专业人士,通过自我意象建立起对“信心、主动精神和能力的肯定”,这些人更常实践该书中的理论及方法来提升自己,并从中获益。

成功的确是与天赋有关,但天赋却并非是成功的一切。这点无论在学术科研还是艺术竞技等领域均有许多例证。事实上,在这些领域中,天资横溢者与厚积薄发者,从来都不鲜见。而非良性的自我评价或者更专业的说是“自我意象”,更像是种自我的设限,完全桎梏了我们的发展。一旦当这种根深蒂固且难以觉察的思想模式改变,你就能从中解放出来,从而完全释放出自身潜力,得到与从前天壤之别的结果。

就像书中写道的那样,“实际上,对自己的看法很消极,却又想对某一具体情况进行积极思考,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谓个体的意象,不过就是个体对自己的看法,或者说是该人的自我界定。现在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者已经认同了“自我意象可控”的观点。你无法做到长时间超越或逃避自我意象,只有当你完全面对,才能着手改变。

自我意象,科学还是伪科学?说白了这玩意儿,就是在脑海里构筑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然后自我催眠,就自然而然能够做到了。。。 。。。呵呵了,你觉得能做到吗~反正,我觉得我不大容易做到,大概只是因为我的意志不够坚决的关系,要不就是我的想象力不够。

说来最近看的不少打着“科学研究证实”的旗号的心理学读物,结果最后看了感觉都不那么靠谱。话说,究竟是我见识浅薄,缺乏对科学的想象力?还是说这些科学的,其实都不是那么的科学呢?或许,有些人相信是前者,但我个人来看,却以为是后者。当然了,如果说自己幻想的太成功,能把自己成功的自我催眠了,这的确不能说不是‘科学’的,但是效果我很怀疑究竟有没有作者夸耀的那样好。

在“心像”中做练习与试验,有用没有呢?肯定是有用的。但是,也肯定是不可能有书中举例鼓吹的有那么大的用的。毕竟,你脑子里熟练了的的东西,不代表你外头的身体也能跟着熟练起来。但是这种方式从改善对待生活的态度方面却有奇效,比如说那个美国的投机商最容易患上的“对财富非分之想综合症”,再比如说是某些后天型的自我设限者,倒是不妨一试。

读后感《读《罗杰斯心理治疗》有感》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