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育教育读书笔记 > 地图 > 教育教育读书笔记

教育教育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生态环境教育》读书笔记。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心中感受写出来。那么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生态环境教育》读书笔记,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生态环境教育》读书笔记

泗阳双语实验小学 六1班 王宇

在暑假里,我们经过老师的的推荐读了这本《生态环境教育》。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许多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这本书让我联想到了我的家乡美丽的生态环境。

我的家乡它坐落在宿迁市泗阳县城乡乡镇叫王庄的一个地方。我从小就在这个地方诞生,我的家乡曾经是一个绿树环绕,美丽富饶的地方,一条波光粼粼清澈见底的河丛树林正中间穿过。我的家乡的路都是四面相通的,而没一个大门都是非常简单,村子的东大门是两个混领土巨石块分别放在左右两边。像两个守门的卫士守护着村庄,只要一走进南大门和北大门就可以看见两条宽广而伸向远方的大道,村庄的西门是一条热闹的集市,我们的村庄里有两条河,一条是从东大门就一直延伸到尽头的一个湖,一条是从树庄中间劈开的大河不知道通有多远。我的家在和的南边。一进我家大门就看到宽阔的大院子。门前是一样看不到边的麦地。一到了夏天或秋天就看到村名们辛勤而快乐的收割麦子和稻谷,为东天做好准备。那时我家乡的生态环境很美。因为现在的生活比那时好,所以我的家乡即将被拆迁,我很怀念我从小在那生活那么久的村子,它瞬间就会变成废墟。我从中明白了要保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未来比现在更好。

从上一次回老家到现在也差不多有两年没回去过了,如今怀念已久的村子不久就要没有了,我的心里还是很舍不得这个老家的,我喜欢这个老家,我怀念这个老家,我还想有空回到这个老家去玩玩,去看看,去看看老家的变化。

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地球是大家的,希望大家能好好地爱护地球,爱护地球上的一草一木,爱护地球上的所有资源,从我做起,从人人做起,还球妈妈一个干净清新的空气和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读《人与生态环境》 (500字)


在寒假里,我读了《人与生态环境》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刻。

蓝色的封面上,“人与生态环境”几个大字特别醒目,会让人产生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书中包括地球的侧影,地球的呻吟,蓝色的希望,为地球诊疗等几章。主要讲了现在人类的生存环境。

书中的每一章都很精彩,但只有“蓝色的希望”这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蓝色指的就是海洋吧,

海洋是生物诞生的摇篮,海洋孕育了无数条生命,至今人类还像婴儿依偎在母亲怀里一样依偎在大海的身旁,沿海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带,这里是各国城市和工业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的地区,因为这里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湿润,又有鱼盐之利,舟楫之便。但是,自古以来,人类从海洋里获取各种资源,又把无用的东西扔进去,已经习以为常,反倒成为天经地义的了。怎么会这样?我不禁要问。我们从海洋中获取资源,就应该保护它,使资源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为什么还要去伤害她呢?伤害她,就是伤害自己的母亲呀!

现在人们虽然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但还缺乏决心,总以为环保是什么大事,其实,写字时,尽量把纸用完,不乱扔垃圾,不浪费水资源,节约用电,这就是环保。请从一点一滴做起。

编辑推荐:

读《人与生态环境》500字


在寒假里,我读了《人与生态环境》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刻。

蓝色的封面上,人与生态环境几个大字特别醒目,会让人产生一种严肃庄重的感觉。书中包括地球的侧影,地球的呻吟,蓝色的希望,为地球诊疗等几章。主要讲了现在人类的生存环境。

书中的每一章都很精彩,但只有蓝色的希望这一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蓝色指的就是海洋吧,

海洋是生物诞生的摇篮,海洋孕育了无数条生命,至今人类还像婴儿依偎在母亲怀里一样依偎在大海的身旁,沿海是地球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带,这里是各国城市和工业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的地区,因为这里风景优美,气候温和湿润,又有鱼盐之利,舟楫之便。但是,自古以来,人类从海洋里获取各种资源,又把无用的东西扔进去,已经习以为常,反倒成为天经地义的了。怎么会这样?我不禁要问。我们从海洋中获取资源,就应该保护它,使资源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为什么还要去伤害她呢?伤害她,就是伤害自己的母亲呀!

现在人们虽然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但还缺乏决心,总以为环保是什么大事,其实,写字时,尽量把纸用完,不乱扔垃圾,不浪费水资源,节约用电,这就是环保。请从一点一滴做起。

《生态环境的前世今生》读后感


读了《筑梦路上》这本书中的《生态环境得前世今生》这篇文章,我越发觉得保护生态环境,遵守自然规律有多么重要。

文中的海宁是一个用了3年时间和大量资金来保护生态环境的城市,海宁市民们的所作所为使那里的环境变得非常好——市民们总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看到的街道都是一望无际的绿。读到这里,我的脑海里仿佛看到了海宁的景象:绿色植物随处可见,湖水碧绿,空中不飘有一点杂质,那可真令我向往。

相比之下,文中的浦一江一就没有那么好的环境了。原本浦一江一的生态环境挺好,但由于开发了水晶,工作垃圾增多,许多浦一江一市民大肆将垃圾扔到水中,原本澄澈干净的湖,不久就成了垃圾湖。这里我看的十分愤怒:原本那么美丽的城市,居然有人忍心将垃圾丢到湖中,就只是为了方便处理垃圾而已,难怪后来浦一江一的环境会那么差。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又继续读了下去。浦一江一的人们意识到了环境污染严重,并实施了“五水共治”,这项计划实施不久,浦一江一的水又变回了原本的碧绿。

看到文中的两个例子,我对比了一下我所处在的杭州市的环境。我惊奇的发现杭州有许多的环境污染:我家附近的湖里都是垃圾;大街上汽车的喇叭声仿佛要震坏耳膜;景区到处都是“到此一游”的字样......这使我感到十分羞愧。这篇文章使我知道了保护生态环境有多么重要,所以我希望市民们能像浦一江一“五水共治”一样,改善环境,遵守自然规则,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800字)


一个国家的美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来,比如环境卫生。只有一个好的环境,这个国家才堪称最美,只有一个好的环境才能使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与众不同。

环境与人类是共存的,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

众所周知,人类是以自然环境为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却遭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陆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

或许你会想,想在重要的是发展科技,科技发达了之后在去环保也不迟,那你到时候可要后悔了。如果我们现在过分陶醉于对抗大自然的胜利,认为我们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那我们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校园清洁等。

以上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

山西太原小店区长风小学五年级:朱可欣

《随遇而安》读书笔记_人生态度的读书笔记800字


今天,我看到了《随遇而安》这本书。

《随遇而安》说的是孟非宏伟远大的励志故事。他叙述的是另外一种成功模式踏踏实实做好当下。从这书中我读出了孟非对重庆故乡的深厚感情情,对爷爷及街边的怀念,不堪回首的中学时代,印刷工期间的艰辛,电视台里的逐步成长及在国内、国外做记者时的所感所想。

虽然孟非一再强调这本书里没有励志,但我读后还是感觉很受感动,甚至有点心酸。因为上高中时学习严重偏科,数理化三门还不及100分,他没有考上大学,便跟着哥儿们到深圳贩海鲜,赔得一塌糊涂。后来,他在印刷厂当工人。整日双手黑乎乎的全是油墨,到现在他还下意识的害怕自己的手没洗干净,甚至有次出工伤事故差点把一只手赔上。有一次春晚,主持人说把祝福送给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人,孟非就欣慰的跟他的小师傅说:说的就是我们吧。对于在印刷厂当工人的这段时光,孟非认为并不悲苦,他说:我当时真不知道是自己事业的低谷;说今天是辉煌,有可能明天比今天还好呢?我心里有一句话,这句话就是:都会过去的。无论你的人生有多么落魄,多么绝望,咬咬牙真的很快会过去。人生中总会有瓶颈期,总会遇到困难、挫折,总会走坎坷之路,但,这些终将会过去,回想过去,这些反而是你人生中最充实、最有收获的一个阶段就像徐玲老师说的:当你回想起当年最困苦的时刻,却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所以我们要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岁月给我们的磨砺,感谢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是他们给予我们鼓励,感谢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是他们给了我们向前的动力。

在电视台中孟非也是从一个人人都瞧不起的临时工逐步成为拥有了各种技能的制片人、主持人,他总都是乐观而自信的面对每一个挫折,在当记者四处访问时期他也处处能感受到各个地方的人文及那里人们的真、善、美。

孟非的随遇而安,是一种积极、豁达、进取的人生态度,真实从容,顺应本心,不执迷,不惘然,坦然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改变。

人活在世上,都要面对种种压力。我们要努力调整自己,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然后持之以恒才能通向成功。孟非前半生的经历就告诉人们这一点:不气馁、不放弃,脚踏实地做好自己,你也许会成为下一个孟非。

环境教育读后感


环境教育读后感(一)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读后感

学校发的《中小学生环境教育》这本书真好看,它不仅有好词、好句,还教会了我许多环保知识。我用两天时间就看完了,又反反复复地读了三遍。

我喜欢(参天)大树。可一棵三米高的大树才能造五千张纸,我们一年要用多少张纸啊,(妈妈说小区内已经见不到三米以上的大树了)。所以我最讨厌浪费纸,浪费纸就等于浪费了人们的劳动,还浪费了大自然宝贵的资源。

我不浪费纸张;我不在纸上乱画;我爱护我们的书本;我还把废纸收集起来一起卖给回收站,这样就可以有百分之八十的废纸回收成再生纸。可是,我不知道怎样区分再生纸

妈妈最讨厌白色垃圾,当风吹起白色塑料袋漫天飞舞时,妈妈就心情(沮丧),因为妈妈说白色垃圾很难处理,焚烧会污染空气,掩埋几千年、几万年也不会腐烂、融化。

妈妈买菜、买水果、去超市时,尽量不用塑料袋。因为不要塑料袋,卖菜的阿姨还谢过妈妈呢!

现在妈妈建议我不要用一次性筷子和碗了,(我们出去吃饭就自带碗筷)。我保护树木她抵制白色污染

我们一起做保护环境的事,好吗?

环境教育读后感(二)

《中小学生环境教育》读后感

读完《生态环境教育》这本书,我感慨万千,也更加坚定了我保护环境的信心。近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的物质财富,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然而,与此同时,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构成全球性危机,直接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及地球的命运。由此,生态环境问题,已受到广大公众和各国人民的强烈关注和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世界性课题。

联想到我的身边,平时经常看见小区门口垃圾成堆、苍蝇滋生、蚊虫甚多。每次路人经过都会捂着鼻子绕过去。在我家旁边有条小溪,原本那里的水清澈见底,水里还不时看见有小鱼在游来游去,可现在小溪里的水变黑变臭了,再也看不到小鱼,我们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在这里尽情的玩耍。化工厂排放的污染物使我们整个城市都笼罩在烟尘中,呛得人眼睛都睁不开。我不禁要问,我们生活的家园,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恶劣。

我认为,要做到切实保护环境,要从孩子抓起。国家可颁布一系列措施来促使人们保护环境。(.org)家长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自身做好榜样带头作用,给孩子一个好榜样。

从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是要从自己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你是否注意节约一滴水,你是否注意不乱抛垃圾,你是否注意自己不做任何有碍保护环境的事!人人动起手来,全民动起手来,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我们的生存、发展和未来。你不重视保护环境,被破坏了的环境,就会无情的惩罚你!大河断流,黄沙遍野,有时太阳也失去了光辉!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泓蓝色的海洋,一片绿色的山野,一个清洁的地球!具体来说,要做到1、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2、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3、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4、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等等。

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我们应当好好地珍惜它,爱护它。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是我们的责任。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保护环境、拯救地球而积极行动,为我们的美丽的家。

教育读书笔记


教育读书笔记(一)

在今年寒假期间,我读了《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我认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一书,无论是促进我的课题研究还是提升我对科学教育的理解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1、什么是科学?

通常科学是指近代科学,一般把伽利略的研究工作和他对实证方法的确立,看作是现代科学诞生的标志。科学原指自然科学。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定义,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小学科学中论及的科学,至少包含科学知识、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可以包括科学素质等。

2、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的特点?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过程,它主要表现为:

(1)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要求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强调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3)探究式科学教育依靠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4)探究式科学教育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谈论和合作;

(5)探究式科学教育希望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

3、“做中学”科学教育实验项目简介

XX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推动在中国开展科学教育改革项目,。取名“做中学”。即在幼儿园和小学中进行基于动手做的探究式科学学习和科学教育。让儿童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实际,达到以下目的——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激发学习科学的主动性;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获得重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学习探究的技能;改善合作和交往能力;促进语言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有关“做中学”的很多资料,可以登陆汉博中国少儿科学教育网。

4、什么是探究?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在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给出了定义: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他包括:进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阅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来了解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知识;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方面的证据,评价已经知道的知识;用多种手段来搜集、分析和解释数据;提出解答、阐述和预测;交流结果。探究需要对假设进行证明,需要运用批判和逻辑思维,并考虑其他可供选择的解释。

5、要正确理解探究式科学教育

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它大致包括:根据实际情景、观察到的现象和可以获得的信息,从儿童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了解和已具有的科学概念(想法)出发,提出问题;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推测;为证实推测而设计实验或进行观察;收集和整理数据;得出 结论和进行交流;提出新的问题……在有些探究课题中,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相联系。

在科学教育中,经常争论的问题是:探究式科学教育究竟是一种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学习科学的方法,还是本身就作为一种课程的目标。〈科学课程标准〉认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对年幼的学生来说,可能学习探究的过程比掌握具体的知识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我们认为,小学的科学教育中只是承担科学启蒙的任务,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果不是在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儿童已有的科学基础上精心选择和组织儿童探究的内容,而只是在课堂上采用零碎的、杂乱的案例,那么这样的探究式科学教育将会是效率很低的教育,也不可能达到培养儿童探究能力的目的。因此,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需要把让儿童建立新的科学概念(想法)、改善和纠正已有的科学概念以及探究能力、科学态度的培养结合起来考虑。

在探究式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但是,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来说,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是不能分割的,不能说用这个科学活动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用另一个活动来教学生如何设计实验,在通过一个活动来教学生总结,这样做不是完整的探究过程,也达不到探究式教育的目的。

6、为什么要以探究的方式来学习科学?

在知识社会里信息的综合和生成数据本身一样重要。因而,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培养他们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培养他们分析和推理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科学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家的意见、教育理论的支持和学习科学(神经教育学)的启示这三个方面都认为如此。

7、教师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是课堂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但不是学生探究进程中掌握主动权的人。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和设置环境,单进行探究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能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最终取决于学生本人的情况和努力。作为科学教师需要掌握或了解三方面的知识:科学概念和模型、教学法以及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规律。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需要帮助儿童在他们原由想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正确的科学概念。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常常不能靠一节课来完成,而是需要设置一系列的课来实现。设计系列的课,有助于了解概念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制定一个连续的学习过程。我们经常称这样的系列课为一个模块。

8、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

学生是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中主动的学习者,这表现在:

学习者分享了最初对特定时间或现象的看法和解释;

学习者收集到其他人对特定事件或现象的看法;

学习者检查支持他们自己的观点和其他人的看法的证据;

学习者提出问题;

学习者提出探明事件或现象的探究计划;

学习者进行数据收集、解释

学习者根据实证来确定或修正原由的意见或解释;

学习者想其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学习者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9、提出合适问题的注意点

(1)探究的内容与方式符合儿童实际的认知水平

完并不等于探究。那种把探究式学习简单解释成为“玩中学”的提法是不全面的。

(2)问题应该和一个通过这次探究可以正式的自然科学的概念有关。最好一次探究活动集中探讨一个问题,而不是想学生提出一大堆问题,或是不明确的科学问题。

(3)不宜向儿童涉及复杂系统的探究题目

(4)在提出的题目所包含的探究过程中,尽可能包括定量的测量和定量的描述。

(5)我们不主张在小学阶段对社会科学问题进行探究。

10、如何组织讨论

讨论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重要的互动过程,是探究式科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境。教师将学生引入探究的环境,了解学生的想法,指导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估,学生之间需要相互学习和启发,都主要靠讨论。

讨论是发展儿童思维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对比不同意见,学会尊重事实、尊重别人、尊重不同意见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语言和表达能力的过程;讨论是培养学生敢于争辩和进取的过程。

11、关于观察的策略

(1)教会学生围绕一个概念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学生会学得更有效;

(2)设法改变某些事物,并观察发生了什么,尽可能用多种感官来进行观察,学生会观察得更深入;

(3)观察是探究的一个环节,要和学生的语言发展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12、关于科学表达和记录

在对学生进行探究式科学教育时,我们强调学生应有一本连续使用的记录本,这是科学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估,帮助我们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激烈路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很有利的。它帮助学生观察、表达、用词和写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育读书笔记(二)

最近在蛋蛋妈妈的督促下,我认真读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引人深思,击节叫好。难怪这本书作家出版社半年内就重印了12次,如果让我评价一下,这的确是我读过的儿童教育方面最好的一本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因为是个人经验的描绘,可模仿和操作性都非常强。难得的是,作者是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还有着很深厚的理论基础。

这本书与其是说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教育如何作父母。如果父母终日与电视为伍,那么又如何能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孩子又如何相信我们的话?这些道理一说就明白,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书里面详细给了我们指导。

读尹建莉的这本书,深深体会到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比如在和孩子共同吟诵古诗的过程中,我们岂不是也再次被诗歌的美所打动?我读到和孩子一同读古诗的那篇,甚至也盼望和孩子读诗的情景。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为生存而忙碌,多长时间没有读诗了?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离开我们多久了?

这本书通篇有一个主题,我特别赞同。那就是要先教会孩子做人。比如写作是一件要讲究技巧的事情,但是没有真情实感,再好的技巧也是空中楼阁。所以作者提出要“说真话”,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是迎合别人去瞎编烂造。没有“道”,诓论“术”。有时候我读着这本书很感慨,让孩子说真话,我们大人又有多少时候在说真话呢?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的是技巧,有时候其实是勇气啊。

书里倡导的一个理念我也非常认同,那就是做你真实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一个精彩的人。兴趣是引导我们最好的导师,无论何时都不能以抹杀兴趣为代价。在尹建莉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看到他们教育孩子的成功之处归结起来大部分都是如何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维护这种兴趣。

教育孩子的一个出发点是要尊重孩子,让他感受到关心和爱,引导他而不是制止他,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而不是让孩子强行接受我们的训诫,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尊重别人,爱别人,与这个社会和谐相处的人。

尹建莉说得很对,不过还可以继续拷问下去。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孩子,把他看成平等的人?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道德完美才这样做,那就是较低的层次了。真正的原因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解释得很简单,也许孩子的肉体来自我们,但孩子的灵魂却来自上帝,他和我们一样是上帝的孩子,在灵魂上是平等的个体,所以我们没有丝毫的先天优势去控制他驾驭他,而只能像朋友一样对待他,在和他的互动中一起成长。这就是尊重和平等的最基本出发点。

凡事最终都要归结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这是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我带来的更深刻的启发。

教育读书笔记(三)

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就其本质而言,应当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在大脑机能正常的前提下,不断向社会所要求的精神文明程度渐次发展的过程。在这里,我们首先把心理健康理解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就是说,心理健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当具有不同的要求,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的水平同样也是动态的。其次,我们把心理健康看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相对性是指,心理健康只有在与常模标准以及一定时期社会实践客观要求的范围内进行比较才能显现出其价值,而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地区与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别,又决定了心理健康的标准或要求不能绝对化。从这样的立足点出发,我们以为若从心理健康的表现形态上大体勾勒出心理健康的轮廓,这在目前的条件下是可能的;但要详尽描述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具体内容,还需深入研究并进行跨文化论证才有可能逐渐实现。

精神健康的标准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工作有密切联系。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和各类中等学校开展面向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教育工作的联系更为密切。教育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的目的与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新世纪的接班人。背离了这个目标,就失去了心理咨询在学校的存在价值。但是,心理咨询与一般的思想教育工作又有明显的区别,它有特定的理论、方法与任务,这些也是一般思想教育工作所不能取代的。我们认为,在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思想上的一致性。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的,具有社会制约性的特点。在校学习的青少年学生人格发展尚未成熟,不少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这一特点有关。心理咨询是促进来询者自强自立的过程,自强自立过程便是人格健康发展的过程。学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风尚。这一目标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具有一致性。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都以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这个共同目标是这两项工作的交叉处和重合点。心理咨询工作者在对青少年来询者从心理上进行疏导和帮助的时候,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把心理上的启发、疏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组织上的联系性。在学校开设的面向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组织结构上应纳入学校工作的组织系统,成为学校学生工作的一个方面,在组织上接受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学校心理咨询机构也只有在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的情况下,工作才能开展起来。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不能以开业营利为目的,重在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因此,在机构设置、经费开支、活动组织等方面都需要学校及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工作方能开展起来。因此,学校心理咨询在组织上应隶属于所在学校的相关部门,与学校各项工作取得协调一致。

第三,业务上的独立性。心理咨询是一种特定的专业,它有系统的理论、方法与技巧,在许多方面都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工作。它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是一般的思想教育方法所能解决的。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方能上岗。如果没有心理咨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具备一个咨询员应当具备的各种素质,就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甚至使咨询出现偏差和误导。因此,心理咨询在业务上必须坚持独立性和专业性,不能用一般的思想教育工作代替心理咨询。

那么,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工作存在哪些区别呢?

第一,工作目标和范围不同。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来询学生的心理问题。辨明心理问题的性质,排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平衡是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思想教育的目标是从客观上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其工作范围相当广泛。如,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等,其内容甚为广泛。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有一定交叉,但工作目标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那么,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工作存在哪些区别呢?

第一,工作目标和范围不同。心理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来询学生的心理问题。辨明心理问题的性质,排除心理障碍、恢复心理平衡是心理咨询的主要任务。思想教育的目标是从客观上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其工作范围相当广泛。如,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确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等等,其内容甚为广泛。心理咨询和思想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有一定交叉,但工作目标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第二,工作方法、手段不同。思想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如开设思想修养课程,组织报告会, 进行参观、访问、座谈,开展讲演比赛、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还可以进行批评、表扬和个别谈心。心理咨询以个别咨询为主,同时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咨询、心理测验等方式。

第三,遵循的理论原则不同。心理咨询的理论体系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咨询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应用领域,咨询工作的开展要在一系列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并且要遵循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心理咨询是以心理学理论、方法为指导的一种专业技术,而不是一般的思想工作和谈心活动。思想教育工作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它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与心理咨询的理论体系分属两种体系和范畴。

第四,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方向属于政治学和德育。从事思想教育的人员除了掌握有关的知识理论以外,还需要有相当好的政治思想觉悟、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可以从各级干部中选拔。心理咨询工作者需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经过心理咨询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未经专业考核的人不能上岗咨询。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因为高校心理系的开设尚不普遍,受过咨询心理学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员为数甚少,有不少心理咨询机构的从业人员是从德育工作者改行而来,或由相近的专业人员兼职。这种状况很容易把心理咨询混同于一般的思想教育,从而改变了心理咨询的工作性质。

第五,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评估是依据心理咨询的目的任务来衡量的。主要从心理问题的解决与否和解决程度的角度来衡量。如,失衡的心态是否恢复了平衡,心理障碍是否得到克服,心理疾病是否得到确诊和治疗,心理危机干预是否成功等等。思想教育工作是从思想素质的高度来衡量,主要看是否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新人。

《寂静的春天》读书笔记_保护环境的读书笔记1000字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说,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樫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营田野、树林和沼地。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以数计的城镇的春天之音沉寂下来了呢?这本书试探着给予解答。《寂静的春天》。

这本书开篇就虚设这样一个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容易地找到上千个这种翻版的城镇,对齐的一景一物作细致的描写,以此来带领读者进入这本书的主题,同时也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环境变化的迫切感。《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于1962年出版。这是这本不寻常的书,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这本书同时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促使环境保护问题提到了各国政府面前,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蕾切尔卡逊1907年5月27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泉溪镇,并在那儿度过童年。她1935年至1952年间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环境问题。在此期间,她曾写过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着作,如《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和《环绕着我们的海洋》。这些着作使她获得了第一流作家的声誉。

地球上生命的历史一直是生物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地球上植物和动物的自然形态和习性都是由环境塑造成的。就地球时间的整个阶段而言,生命改造环境的反作用实际上一直是相对微小的。仅仅在出现了生命新种人类之后,生命才具有了改造其周围大自然的异常能力。新情况产生的速度和变化之快已反映出人们激烈而轻率的步伐胜过了大自然的从容步态。主要阐述了人类新型的化学产品或者生化武器给大自然的平衡带来很大的破坏,而且远远超过了其自身修复的能力,已然造成无课挽回的伤害。分别从人们从小就接触的各种化学生产的非自然的药品食品开头,其中透出了深深的无奈,这是每个地球人都无可避免的,再从整个大自然的循环链子来展开,污染了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海;污染了土壤;地球的绿色帐篷植皮也随之被污染;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地方都被污染了,同样的也遭殃了这一切都是人类不加节制的破坏环境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森林中生命的协同互济关系就变得完全失调了,而且寄生虫灾害反复出现的间隔时间也愈来愈短因而,我们不得不结束这些违背自然规律的粗暴作法,这种粗暴作法现已被强加到留给我们的、至关重要的、几乎是最后的自然生存空间之中。作者在书中最后一章提出这种结论,综合了前几章分别举出的例子,呼吁人们要重视自然规律。我们必须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发明了许多新的、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方法;随着这一形势的发展,一个要反复提及的话题是:我们是在与生命活的群体、它们经受的所有压力和反压力、它们的兴盛与衰败打交道。只有认真地对待生命的这种力量,并小心翼翼地设法将这种力量引导到对人类有益的轨道上来,我们才能希望在昆虫群落和我们本身之间形成一种合理的协调。这就是作者呼吁麻木无知的人们要开始进行环境保护的话,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走,即使发明了什么厉害的科技,也要以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为首要考虑因素。

同时作者还提到控制自然的想法很幼稚,我们人类想要更加顺利更加长久的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靠的不是所谓的控制自然的狂妄想法,而是用心的去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去爱护大自然的一切。毕竟谁喜欢寂静的春天?

《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运用》读书笔记1500字


《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运用》读书笔记1500字:

《学习环境的规划与运用》是高园长推荐给我们的书,幼儿园刚开始探究区域环境的时候特意购买了好几本回来,每个级组、行政人员都有,因为之前有的书籍理论性比较强,实用性对一线教师来说有所欠缺,本书则不一样,包括区域自制教玩具都有图文并茂,非常的细致和易懂、易操作。

翻开书籍,看到戴文青老师的介绍,亲临幼教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精华,自然更加贴合实际。卢序里有一句话,杜威曾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先改变它的环境,环境改变了,他自然也就会变。”是啊!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尽管他不直接决定幼儿的发展,但却通过影响幼儿参与的活动而影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自序里面看到作者列举的“景象”,就开始反思,虽然老师说的是几年前的场景,可是区域活动,不就是一个能做的更好的过程吗?本书有开放式的教育理念精髓,有关于环境的规划与运用技巧,比较细项,对我和老师们来说,都是好的指导手册,感觉是可以边读边跟着做,读完脑海里有实际模型存在的。

一、创设会说话的环境——幼儿活动室

我们一直都在说老师对孩子的重要性,那活动室呢?其实它更是一名老师!开篇通过几幅对比图,很明显的让人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给人带来的不同的感觉。就在想:我们之前的活动室与幼儿园现在的活动室有什么不一样,教师的理念?材料的昂贵?不都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在环境中更重视儿童本身。我们平时的“创设”都创设了些什么?在每次的环境评比中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会做调整?

跟着书籍思考,才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即:活动室就是幼儿心里的小家,以孩子为中心,布置在原来安全、美观、有秩序的基础上,让孩子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轻松自由的创设,达到让幼儿自主动手的目的。教师的角色就从原来的直接动手动脑转变为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读书笔记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也发展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营造了一个孩子们喜欢的,适合他们年龄发展的环境空间。这样才真正发挥了环境教育价值的功能。

二、学习的本质

接着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学习的本质”,学习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本章告诉我们,要孩子依照自己的兴趣,发挥自我;要亲身经历获得经验;教师了解到学习的本质是操作、应用,与幼儿维持良性互动等等,通过这些了解到尊重幼儿差异性的重要性,更加深了“以幼儿为本”的理念,了解孩子的需求。

三、各学习区环境规划

本书列举了如何规划学习区,从美劳区的规划与运用,积木区的规划与运用,语文区的规划与运用,装扮区的规划与运用,科学区的规划与运用,益智区的规划与运用,几个区进行了讲解。里面涵盖区域重要性的阐述,学习目标、空间设置、教师角色等。如语文区的规划与运用来说,有阶段目标,最重要的是有活动示例,投放哪些材料?汉子的图像化,区域材料范图,大班如何扩大词汇量等,也有在这个区域教师角色的案例分析,如一些日常活动中容易犯的错误、一些不易察觉的误区,让我进行自我检查。

通过这本书,我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和老师们一起去分享,针对需要教师切实感受环境带来的影响来说非常实用,可以直接拿来用。我会继续反复阅读本书,然后结合《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将两本书结合起来看,肯定能更深层次的理解环境、理解区域环境创设。环境以尊重幼儿需求为宜,和教师一起理解儿童,理解孩子的唯实性,自我中心性等,然后在这个理念指导下进行环境创设,肯定能带来不一样的效果。作者:何秀丽

爱教育读书笔记


《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爱的教育》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日记体小说,这部小说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以充满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记录了孩子们在整整一年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全书故事简单,风格朴素,感情浓烈,展现了一幅幅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的动人画面,是19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10本小说之一。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刚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学习勤奋努力,待人诚挚友善,安利柯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家里的条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导安利柯要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有一次母亲带着安利柯去帮助一对贫穷母子,没想到他们正是安利柯的同学克洛西和他的母亲。
安利柯的身边有着一群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同学。班长代洛西是个热忱的孩子,当他得知克洛西的父亲是服刑回来的人时,为了不伤同学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当面对克洛西的父亲的时候,代洛西真挚的话使这个曾经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间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学是卡隆,这个火车司机的儿子具有高尚的心灵,面对被欺负的弱小者他常常会挺身相助。绅士的儿子诺比斯和卖炭人的儿子贝谛为一点儿小事吵架,在开明的家长的教育引导下,两个孩子反而成了亲密的同桌。同学克洛西的父亲因过失杀人入狱,克洛西的母亲靠沿街卖菜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论怎样困苦,母亲都要让克洛西去上学。朱利亚为了帮助父亲抄写公文而累坏了身体,面对父亲的责怪和家人的不理解,朱利亚忍受了下来,并坚持帮助父亲抄写公文。当父亲终于明白儿子为何身体每况愈下,学习成绩直线滑坡时,父子俩痛哭着抱在一起。波莱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奖章,他的这份荣誉令父亲幡然醒悟,从此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勤奋的好铁匠。
安利柯的老校长是一位和蔼的老人,他的儿子当志愿兵不幸牺牲后,校长常常带着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教导孩子们要爱国。
毕业时,安利柯好他的同学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老师和校长,心中充满了无限敬佩与感激之情。父亲也特意带安利柯乘火车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小学老师,给他上了一堂“尊敬师长”的好课。
正如其书名所暗示的,《爱的教育》宣扬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一个三年级学生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使人读起来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全书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无不包含一个“爱”字2024。这个生生不息的神圣字2024眼,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心动魄,却总让人怦然心动,甚至泪流满面,提醒人们学会用一种温暖的眼光看世界。这本书也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即期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友爱。
《爱的教育》蕴含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质教育的根基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在全书中我们看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坚持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个性上允许孩子自由发展。安利柯有一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亚米契斯的教育思想也体现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中。
本书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的所思所感并不同于成年人,本书的情节能够使人真正地了解到孩子们对世界和环境的看法,让我们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从而也让我们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读后感《《生态环境教育》读书笔记》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教育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