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 地图 >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阅读是人数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人在读过每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一些收获和体会,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让爱心和智慧与孩子同行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黄春辉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一个个案例,以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以爱为源

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在教育生活中,爱更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私的,是没有功利性的。老师对学生一句小小的鼓励,抑或是一个无意的微笑,都能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爱,并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他(她)身边的人。

智慧与爱心并重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的标题之一,是啊,老师对每个学生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常常发生下列现象:学生病了,老师上门探望,课落下了,老师利用业余时间补上;学生在校内跌了,碰了,老师能小心呵护,及时与家长联系……这可能会令家长感动,得到同仁的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收效不一定如你所愿。我想,其中的原因主要是我们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学生身上或者家庭当中真正存在的问题等。

学生之间打打闹闹和斗嘴绊脚,看似是小儿科,老师们习惯用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深度剖析矛盾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孩子自身的性格原因?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多花一点耐心,走近学生的心里,这样我们的收获才会带来惊喜。

换位思考

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这个词似曾相识,却有点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地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和自己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的心灵,看到他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应当把阳光洒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要花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们、研究他们。"一语道出我们班主任比别人更要用心,不仅对每一个学生用心,要用心关注"优秀生""偏科生""潜能生""灰色儿童". 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老师的慧眼识金,能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帮助其健康的成长。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量",他们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

总之,《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的"智慧"招数如天上繁星,就像一个海洋,它不是我一时之间就能理解和领悟的,还有待以后慢慢地品味,慢慢地实践,慢慢地学习,慢慢地成长。

本文作者:洋塘中心学校校长 黄春辉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智慧来自于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哈尔滨市复华小学校 梁艳昕

假期里,读了王晓春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思考。尤其是第一部分,教师问题。文中的一篇篇案例就好像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写照。读过这本书后,我最大的体会和收获就是,教师除了要有“爱的能力”之外,还要有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呼吁我们教育群体要爱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一出现,对学生造成伤害以后,媒体的报道更是让社会质疑教育者的爱心。我们每一位做教师的,扪心自问,没有谁会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我们都是真心真意地爱着我们的学生。但是为什么还会对教育者有质疑的声音呢?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似乎找到了答案。我们的教育中并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爱的方法”。所以,我们爱的很累。总觉得对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什么回报,却不见学生有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们的爱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细细反思我们的教育,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已经掌握了很好的教学方法,对教材把握的也比较准确,能较好地组织课堂教学,还能全心全意地爱学生,以为这样就能做一名好老师了。其实不然。怎样才能让智慧与爱并存,让我们的教育生动而有意义呢?我想,我们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因为我们面对的儿童,他们每天都在身体上、心理上和思想上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所以,我们只靠自己积累的那些“经验”,现在看来,已经远远不够了。那么,我们就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学会智慧的爱。那么教育智慧来自于哪里呢?我想这种智慧应该来自于渊博的学识,来自于对教育和课程的理解,来自于娴熟的教学技能,来自于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等等多个方面。当下的教育,所谓的“经验”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要从多方面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最为重要的。那样我们才能成长为一名名符其实,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一)

——让爱心与智慧熔铸精彩的课堂

立新小学 L sm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这话一点不假,《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就是一本好书,读了书中的那一个个案例,及王晓春老师的精辟点评,受益匪浅。读书,是智慧的源泉,也是传承文化与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虽然《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是教育类书籍,却不同于以往我们常见的那种书卷气,案例分析式讲评,几乎可以涵盖一线老师平时教育中的所有常见问题,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我一种思想的启迪:教师在教育中出了问题是因为没有寻根求源,而当了情绪的奴隶,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体力化。学生出了问题,也是因为教师不够了解孩子的原因,不仅要了解孩子的成长史、家庭教育,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害怕什么;师生关系是最为微妙的,远近皆有度,远近皆因情绪而产生不同的学问。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在现实并不理想,这就指导我们有很大的必要性要花精力指导家长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源头疏堵漏洞,这是使自己的工作趋于轻松的必由之路;管理孩子不如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爱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但又因为它无影无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我们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没有功利性的,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是一个无意的微笑,让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爱,并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这是王晓春老师点评案例的标题之一,是啊,对学生每个老师都倾注了爱,但爱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这种现象数不胜数。学生病了,老师上门探望,课落下了,利用业余时间补,校内跌了,碰了,小心呵护,及时与家长联系。但结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会令其家长感动,令周围的同仁称赞。但有时真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我想,收效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还不够,没有能解决他真正的心理问题,客观的家庭问题等。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我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就会收获一份份惊喜。

怎样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换位思考让我不知不觉地走进孩子的心灵,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他们细腻、透明、五彩的童心,换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们零距离沟通的一条无障碍通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孩子,应当把阳光洒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们、研究他们。"一语道出我们班主任比别人更要用心,不仅对每一个学生用心,要用心关注"优秀生"、"偏才少年"、"灰色儿童"、"潜能生",慧眼识金,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助其自主成长。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

本书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教学水平。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可以这样教。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很大,作为教师,我们知道,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时空场所,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舞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关涉到教师生命价值的展现,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师生能够平等交往、高质互动的真实的课堂,是师生能够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课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能够感受幸福,共享智慧,充满诗意,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的课堂。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二)

近期拜读了王晓春先生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书中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教育案例和问题。这些问题既细小,又普通,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天天更替出现,如学生不做作业、上学迟到、调皮捣蛋、破环公物等等;却又是我们为师者不能绕过的一道道坎。生动的教育故事,具体的教育细节,真实的教育主体……细细品读,一问一答间,作者深刻的理性思考,严谨的逻辑判断,使人在轻松的阅读引发思考与共鸣,一股强烈的教育智慧跃然纸上。

谈到教育的智慧,我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课堂上的一些巧妙的教学技法,但是我们往往忽略的就是课堂上的随机事件,这些突发的事件,也就是课堂上随即生成的教学资源,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鲜活起来,让看似冰冷枯燥的数学变得温柔丰满。因为在课堂上,因为我们的教育智慧,会让优异的孩子灵机闪现,会让吃力的孩子在错误之后一步一步的引向成功,感悟到思考的神奇。在一节数学课上,当我问到植树节是什么时候时,大多数学生都哑口无言,我就抓住契机适时教育他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保护环境意识与生态意识。三尺讲台,40分钟,孕育了无限的智慧,捕捉教育机会,闪现教育智慧。

有些时候,我们老师、父母确实是缘木求鱼,我们忽视了最宝贵的做人教育。我们心甘情愿地、一门心思地把自己、孩子绑上了"分数"的应试车,尽管历尽颠簸和坎坷,甚至中途翻车、抛锚,我们也乐此不疲,前赴后继。孩子们也为了一个又一个高分绞尽脑汁,以至他们错过了人生旅途中许多美丽的风景,错过了生活中酸甜苦辣丰富多彩的滋味品尝……所以在家庭,要培养孩子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应格外重视孩子情商的培养,在学校,要以爱育人,以情育人,以境育人。

我们经常会发出如此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事实上我们没有反思过:"我们老师、父母究竟怎么啦?"在生活中,我们的父母、老师要么是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呵护孩子,造就生活无能儿;要么是在学习上让学生俯首帖耳,造就了书呆子;要么是在社会利欲的熏陶下,培养了俗人。对于孩子,我们必须呵护好心灵,这是教育的底线。力促孩子求真、求善、求美;生活和学习上,放放手,多让孩子自己去闯荡,去体验;为他们擦擦伤口,听听倾诉,为他们的行囊补充食粮,对孩子们说,继续去闯,前面风光旖旎……我想,一旦我们的教育做到了让孩子时刻保持舒展的心灵这个境界,那么孩子的学习与生活该是多么幸福!

想成为一个好教师,就应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向专家、向同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同时也向我们的学生学习:认真积累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的奇思妙想、精彩提问和回答;也重视收集学生们出现的共同错误;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好的为学生创设他们发展的平台,同时促进自己的发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也许是我们容尽一生也不能回答全面的问题。但是,走进《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与王先生晤谈,却能得到一点启示:关注教育现象,揭示教育问题,为了我们光荣的育人职责,执着地思考,教育智慧将从中汩汩生成。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三)

这个学期,我阅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该书为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所著,其中汇集了100 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积40 余年教学经验,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读后令人深受启发。

王晓春 老师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倡的是教师的科学精神与研究精神。比如在一则案例中,一个学生不讲卫生,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 告诉他:你太脏了(直率地或者委婉地)。或者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严厉地或者温和地)。"" 第一句话是向孩子耳朵里输入教师评价。第二句话是向孩子的耳朵里输入教师指令。" 这两种方式,王晓春统统称之为" 干涉式教育" ,并且评价说," 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教师一张口,教育架势就摆出来了。干涉式教育通常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这种教育,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实施了。像上面两句话,普通的家庭主妇也能说得很流利。" 那么怎么办呢?王晓春老师结合案例说," 帮助式教育" 才是科学的方法,也是真正有效的巧办法。

王 老师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告诉我们,老师光有爱心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好,但缺乏医术的话,并不能保证治好病人一样。要治好病人,医生还需要有专业能力,能对症下药。教师也一样,面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光靠爱心,还应在爱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智力类型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难到底在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信心。事实证明解决教学中各方面的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其实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教育智慧,即使不比爱心更重要,起码也和爱心同等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应克服工作方法简单、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练就一身教的好本领,以科学的态度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智慧来帮助学生,让智慧与爱心同行。

王 老师指出大量的案例中存在的教师非专业化的反应,比如碰到钉子就急躁,遇到失败就沮丧,稍不称心就埋怨,怨气冲天,顾影自怜,工作情绪化。其实仔细想一想,这正是一线老师的写照?在王老师看来,一个专业化的班主任遇到难题,首要的任务是了解情况,进行分析,锁定问题性质,然后才可以根据性质进行干预。万不可上来就管,那样容易下错药。王老师分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一种是"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 ,一种是" 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 ,然后提出:" 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 如此巡回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

学生之间打打闹闹,斗嘴绊脚,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我总认为是小儿科的事。所以总是用很简单的谈话和互相道歉来解决,却很少会想到去找找发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还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王老师告诉我们,学一点心理学,走进一点学生,花一点耐心,这样我们的收获会更多,也会让我们惊喜。

每每看到这本书里面那些鲜活的案例, 心中的那些愤懑就会少点, 虽然教育生活中总是存在缺憾, 但每一次的缺憾都能让我们再次的成长。 教师之间的问题, 学生存在的问题, 师生关系, 教师与家长关系, 管理问题等等, 有时候想一口气读完它, 有时候想反复地读某一个案例, 觉得老师的无奈, 老师的智慧, 老师的爱心, 都在王晓春老师的点评中得到全新的, 更深的认识。

这是一本轻松愉快的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案例所展示的教育场景是我们所熟悉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王老师寓严谨于轻松幽默的文风。王老师治学的严谨周密,在教育在线是公认的,思维清晰,逻辑严密,态度平和,唯真是从,没有情绪化的言辞。但是写出来的文字却从不故作高深,而是深入浅出,从容不迫,透彻明白,同时又幽默风趣,读来仿佛与王老师面对面交谈,有如坐春风之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教益。

如何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有那么陌生。它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 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

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就是把一份信任送给了老师,我们就要把每个孩子铭记在心,放下姿态,蹲下身去,亲近孩子,主动和他们交流。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得。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横屿校区

李阿群

2014 年3 月

读《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案例90—95有感


维持课堂纪律靠教师智慧

——读《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案例90—95有感

课堂纪律控制不得力的情况发生最多的往往在新教师的身上,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的讨教和积累经验,最后一般都能掌握控制课堂局面。但是仔细思量自己采用的方法是否是最佳的呢?事实上有不少老师重视的是表面上,课堂太平,而并没有去多思考这个问题。每位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探究精神决定了这样的反思程度。

课堂上控制不好纪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较多的发生在新教师身上,因为他们面对突发事件缺乏应对的方法,而对于才踏上工作岗位的他们来讲课堂上平常的事情也是突发事件,较多时就是因为不会把握这些事情的处理方式方法而使个别学生的行为影响大家,乃至整个课堂的正常教学。

教师本身对教学不认真负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比如上课态度懒散,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说了以后不检查或者不关心学生,待人冷漠,强词夺理。对学生带有偏见,漠视学生的心理需要,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难以树立没有地位,自然课堂上讲话没有人听了。要避免这样的现象,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努力再突破重难点的同时将课上得生动有趣的,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吸引学生,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被别的事情吸引。

成功的课堂是全体学生积极投入的课堂,但是撇开以上的情况课堂上还是难免会有个别学生会做小动作或其他事情影响课堂。那么一旦出现了这样情况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进行制止。那么怎样制止呢?有经验的老师会用提问的方式来提醒孩子,有的老师会用眼神和表情来制止犯错的孩子……在此过程中要有效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同时又有效的维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样的制止是具有艺术性的,这都离不开教师个人的智慧。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600字


做老师以来,一直希望能当优秀的老师,所以也读了不少关于教育的书籍,这次读的是《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觉学习了不少的东西。

王晓春老师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倡的是教师的科学精神与研究精神。比如在一则案例中,一个学生不讲卫生,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告诉他:你太脏了。或者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第一句话是向孩子耳朵里输入教师评价。第二句话是向孩子的耳朵里输入教师指令。这两种方式,王晓春统统称之为干涉式教育,并且评价说,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教师一张口,教育架势就摆出来了。干涉式教育通常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这种教育,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实施了。像上面两句话,普通的家庭主妇也能说得很流利。那么怎么办呢?王晓春老师结合案例说,帮助式教育才是科学的方法,也是真正有效的巧办法。

王老师指出大量的案例中存在的教师非专业化的反应,比如碰到钉子就急躁,遇到失败就沮丧,稍不称心就埋怨,怨气冲天,顾影自怜,工作情绪化。其实仔细想一想,这正是一线老师的写照?在王老师看来,一个专业化的班主任遇到难题,首要的任务是了解情况,进行分析,锁定问题性质,然后才可以根据性质进行干预。万不可上来就管,那样容易下错药。王老师分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一种是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然后提出: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巡回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800字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1000字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1000字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该书为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所著,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读来仿佛与王老师面对面交谈,有如坐春风之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教益。

  拿到这本书仿佛给了我一根“救命稻草”,因为书中的很多案例和方法都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

  看到那些鲜活的案例,心中的那些愤懑就会少点,虽然教育生活中总是存在缺憾,但每一次的缺憾都能让我们再次的成长。教师之间的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等等,有时候想一口气读完它,有时候想反复地读某一个案例,觉得老师的无奈,老师的智慧,老师的爱心,都在王晓春老师的点评中得到全新和更深的认识。

  对于书中的案例《爬树风波》王老师这样点评:面对问题要探究,的确,很多老师就是这样想事情,总认为,学生顶风作案,和老师作对。其实很多学生违反纪律,本来主观上并没有和老师作对的意思,只是老师主动把矛头引向自己,教师这样不加分析地贸然站到孩子的对立面,而且多次如此导向,最后孩子就真的成心捣乱了。所以我们的教育不是“制造敌人”而是“化敌为友”。我们要有科学精神,有研究心态。

  老师要和孩子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的内心要和孩子的内心相通。我在书上看到这样一个词——换位思考。并不陌生,却又那么陌生。他让我豁然开朗,使我不断设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做?换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会多一种教育的方法,就会让自己让学生多一份快乐。

  是啊,我们要蹲下身去亲近孩子,主动和他们交流。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对他们投入细致的感情,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成长,会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都有所得。

  驻足于一百个案例,生动、具体、真实,浅显中教人返观自我,悄然思量。走出《教育指智慧从哪里来》,我不再茫然,在阅读中我滋长了教育智慧,从关注教育现象中来,从冷静思考中来,从潜心体会中来,从积极地反思中来。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1000字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该书为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所著,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读来仿佛与王老师面对面交谈,有如坐春风之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教益。

  拿到这本书仿佛给了我一根“救命稻草”,因为书中的很多案例和方法都值得我去学习和借鉴。

  看到那些鲜活的案例,心中的那些愤懑就会少点,虽然教育生活中总是存在缺憾,但每一次的缺憾都能让我们再次的成长。教师之间的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等等,有时候想一口气读完它,有时候想反复地读某一个案例,觉得老师的无奈,老师的智慧,老师的爱心,都在王晓春老师的点评中得到全新和更深的认识。

  对于书中的案例《爬树风波》王老师这样点评:面对问题要探究,的确,很多老师就是这样想事情,总认为,学生顶风作案,和老师作对。其实很多学生违反纪律,本来主观上并没有和老师作对的意思,只是老师主动把矛头引向自己,教师这样不加分析地贸然站到孩子的对立面,而且多次如此导向,最后孩子就真的成心捣乱了。所以我们的教育不是“制造敌人”而是“化敌为友”。我们要有科学精神,有研究心态。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学生问题篇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学生问题篇

学生问题篇--怎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黄老师面对着一年级的孩子,每天感受着他们的可爱与可恨,这不,上课铃响起来了,却仍有几个仍在若无其事地吵闹着。她静静地站在门口等了一会儿,希望他们能知道老师的出现。结果失败的是黄老师,等了几分钟,吵闹依旧。哪几个不知好歹的小家伙,他们好像根本没有感到老师的存在。老师表扬和批评对于那些调皮的孩子根本是不痛不痒。

这是怎样集中学生注意力的问题。作者的经验是:先分析情况和原因,孩子的注意力有两种: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主动的,收敛的;无意注意是被动的,散漫的。

上述学生的现象属有意注意达不到一定程度,无法进入学习状态,他们虽坐在教室里,但并不是学习者。这是心理发育滞留的表现,一般都是家庭教育失误造成的,处理对策是如果这种孩子在全班同学中比例不超过四分之一,只要这些孩子还没有闹到讲不下课去的程度,就先不管他们,给多数人讲课。这样由于儿童的从众心理在起作用,过一段 时间,这些不知好歹的小家伙,可能会有所进步,慢慢的多数就跟上来了。如果这种孩子的比例太大,教室宛如猴山没办法得到安静,老师只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来吸引学生。

无意注意的规律是:哪里声音大,哪里色彩鲜,哪个人动作怪,什么事情好玩有冲击力他就会往哪里看,老师可利用这个规律,发动学生做个游戏,说句吸引人的笑话,唱个歌,做个怪异的动作,把学生的注意力先吸引过来,然后抓紧时间讲课,一旦多数学生注意力松懈,要赶快停止讲课,搞点课上游戏,让学生放松,等待下一次机会。切莫大发脾气、厉声呵斥等高压手段,这对学生心灵有伤害,对老师自己的心理健康也不利,而且会越来越不管事,陷入恶性循环。只要基本上能稳住大局就讲课,慢慢磨,可能这是比较明智的。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的读后感2000字


寒假期间,我有幸拜读王晓春老师著作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这本书收集了100个小学教育案例分别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进行点评和剖析。此书案例扣人心弦,王老师的点评独特,读后让我如醍醐灌顶,感触颇深。下面谈谈我的感悟。

一、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说实在话,我是一边读王晓春老师的这本书,一边进行反思的。因为书中的案例如此真实,它们就存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也有遇到过与书中案例类似的情况。我在想自己遇到案例中的问题是怎样处理的?这种做法对不对呢?是不是明智的措施呢?

我教现在的班级已差不多有两年时间了。对这班孩子也算是知根知底了。有一个叫做“詹俊烨”的小男孩,我印象特别深刻。这个小男孩在开学没几天就已经被全班同学甚至于学校领导认识了。主要是因为他的纪律问题。那时他几乎是我们班课堂纪律最不好的学生。这个小男孩在课堂上表现很好动,活跃,手脚不协调。就是满堂跑的那种。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又很积极举手发言,但往往回答不到点子上。语言表达不清晰。和其他小朋友交流起来稍微有点困难。每天其他同学都会在我跟前投诉他,说老师詹俊烨又怎么怎么了。有时候甚至不是他的错,其他同学也会把矛头指向他。然而他却什么都不跟老师说。就算有其他男生欺负他,他也是只会在一旁默默地流泪。

当看到这种情况,我心想:这样子下去是不行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反思,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性格有点内向,脾气倔犟,但又很善良,单纯,天真的孩子。别的小朋友欺负他,他只会默默地忍受,偷偷落泪,从不向老师告状。这也许是因为他还不敢跟老师交流。但他从来都不会欺负别人。有一次别人又欺负他了。于是我俯身在他的耳边悄悄地跟他说:“以后是欺负你,你就跟邓老师说。”后来,他慢慢地变得愿意跟我交流了。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每个星期都会电话联系詹俊烨的家长,咨询他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包括家长的教育方式和观念。经了解,孩子在家经常没有节制地看电视,尤其是带有暴力色彩的视频。孩子的父亲在家经常采用棒打式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家犯错或是不听话,父亲就会动手打孩子。导致孩子形成倔犟的脾气和内向的性格。于是,我马上告诉孩子的父母,让他们必须停止这种“棒打式”的教育方式而是要多与孩子沟通,聊天,多给点耐心孩子;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特别是带有暴力色彩的视频。

经过家长的配合,一段时间后孩子在校的表现越来越好了,朋友也多了起来,学习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有一次我又俯身在他耳边偷偷跟他说:“告诉你一个秘密,老师最喜欢你了。”

从那以后,他每次来到学校一见到我就会张开双臂抱着我。有时候远远地看到我来了,便会欢天喜地地向我跑来抱我。那一刻,我觉得我是幸福的。

试想一下,假如当初我对这个孩子的境况不闻不问,置之不理;或者将他和其他孩子一样的教育方式。不知问题的根源,盲目解决问题。那将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王晓春老师在书中提到把“审视自己思维方式”的教师称之为“反思型教师”。审视需要强调思考,需要的是对自我的冷静和分析。

通过反思,我可以重新审视、定位自己的教学,矫正教育行为、教育方式,重新认识原先似是而非的东西;通过审视,缩短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怀着一颗赤诚的童心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完成教师的教学生命的循环:实践——反思——更新——再实践。

二、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王晓春老师在书中“拒绝僵化”一文中提到:我们要随时警惕自己的麻木,要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要读书,要研究,要写文章,要保持自己的活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生存的基本方式。作为教师,迫于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水平,已是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需求。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教育教学的任务。潜心研究,才能不断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给老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作为教师,只有潜心研究,才能不断成长起来,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效课堂教学的改革模式,才能生成教育的智慧。

三、做一个智慧与爱心并存型教师

知识不等于智慧。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加以体现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对特发境况的随机应变;是教师对不同学生的“对症下药”;是教师能够很好的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更是懂得如何爱学生。我们常说我们爱学生。可是,你真的爱的学生吗?你会爱你的学生吗?你的学生感受到你的爱吗?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要懂得如何去爱学生。

王晓春在书中“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一文中提到: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爱不属于专业能力。现在的学生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教育的每一天是新的,教师的每一天也应该是新的。做一名善于反思型教师;做一名研究型教师;做一名智慧与爱心并存型教师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创新自己,超越自己,锤炼自己,才能在日趋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立足站稳今天,去更好地创造和追求辉煌灿烂的明天。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教师与家长关系篇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读后感--教师与家长关系篇

一张奖状后的故事

中队长方芳同学,被全票评选为三好生。可是她却沉默了。

我轻轻的搂着她,关切地问:被评上了三好学生应该很高兴啊,你怎么会闷闷不乐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我能帮你吗?

她说:赵老师,你一会儿有空吗?我有事找你。我把她带到了教师阅览室。

她从衣袋里拿出一封信说:赵老师,这是我爸爸妈妈让我交给你的信--------我接过信,说:我现在看行吗?她点点头,同意了。

信是他爸爸前天深夜亲手写的。赵老师,方芳又说谎了。上周六,她居然瞒着父母,没去参加英语班的学习,和她的朋友到公园里玩了一个下午-------人的品质是最重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再次说谎,我们很担心。为了给她留下深刻的教训,我们要求取消她评三好学生的资格。

我说:你父母这样做,是在给你机会,让你勇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并用行动改正,正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知道你把这交给我,需要很大的勇气,可你还是坚定地迈出了这一步,所以我真的为你感到高兴!,别怕,我相信你一定能改正这个缺点的,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方芳不禁流泪了。

晚上,我们全家来到了方芳家,对方芳的父母说:我今天不是来家访的。今天在学校看到方芳爸爸给我写的信,我为你们对孩子成长的高度负责所深深打动。我今晚带着爱人和孩子,是来向你们夫妇俩学习的。

方芳的满怀歉意地说:赵老师,一年前,你曾经为了方芳说谎的事来过我们家访问,我们也一起努力帮助她改正缺点,没想到她现在居然又--------哎。

我说:她现在还在说谎,我也有很大的责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让方芳改正缺点。取消她的三好学生,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如果我们能用积极的心态去处理这件事,或许对她会有更大的触动。

谢谢你为孩子的成长考虑得那么周到------方芳的妈妈说。

在一旁默默流泪的方芳再也忍不住了,她坚定地说:请你们相信我,这一次我一定会彻底改正,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我高兴的对她说:相信这张奖状已远远超出了它原有的意义。好好珍惜,为它争光吧!

读《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有感


读《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有感
初一(31)班 任可欣
五十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一种名叫“北京人”的直立人出现了。他们是已知较早的一批古人类,他们会使用火,会制造简单的工具,群居生活······一代又一代的遗体被埋葬了几十万年,在这期间,人们却认为人是由神创造的。中国有“女娲造人”的传说,古罗马有“亚当和夏娃”的故事,连科技最发达的欧洲国家都认为人是“上帝”的产物。公元以来,人类起源一直是“神创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贾兰坡发现了三颗“北京人”头骨,这时,“神创论”才被推翻,人们也慢慢接受了这一事实。本书的作者即为贾兰坡。学识渊博和坚持不懈使他有了如今的成就,发现北京人头骨后,他四处奔波,想要寻找更早的人类,此间无数困难从未将他打到,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发现了更早的蓝田人。这两大发现使中国科学向前迈进一大步。
是啊,人类起源不再是“神创论”了,曾经的愚昧、无知也被科学、理智而取代,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因为时代的变革吗?人类不断地进步,社会不断地发展,或许几个世纪后,人类起源又会有新的说法。不管怎样,终会随着趋势变化,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作者的毕生心血都投注在了科学的事业上,他认为没有科普,就不会吸引青少年对各个学科的兴趣,只有青少年对各个学科感到了兴趣后,他们才会有今后的目标,这样各类学科也才会后继有人。没错,“科普”科学普及,只有将应掌握的科学知识明白后,才会做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事情。
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科学的意义之大,我们也应该在某一方面专心致志,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那么,现在的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为将来打下基础,让“人类起源不再是‘神创论’”的事件再次发生,让人类科学再进一步。

关于我从哪里来心得


感言就是表达因为某些事情引发出的想法的文字语言,感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让心灵得到抚慰。当我们在一些重要的获奖场合或者其他重要场合,都会去发表关于当下那个时候的一些心情感悟,有没有比较好的感言给我们参考呢?以下是由我们收集整理的《我从哪里来心得》,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我从哪里来心得(篇1)

你的工资从哪里来?吕国荣编著的《你的工资从哪里来?》一书给出了明确答案。来源大致有六个地方,分述如下:

一是出自公司企业的利润。公司企业如果没有利润,员工的工资便没有了源头,因此,公司企业的利润高低,决定了公司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的高低。

二是出自员工的工作绩效。员工的工作绩效体现在各岗位员工的生产产量、质量等方面,员工工作绩效高了,必定会提升公司企业的利润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员工工资额度。

三是来自员工的职业精神。一个公司企业必有一种企业精神,例如,我们的彩虹企业精神就是“敬人敬业,追求卓越。”这种企业精神就是彩虹员工不同与其他企业的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二十多年来,这种精神激励着广大彩虹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追求卓越,提升自我,向世界展现彩虹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是公司企业的灵魂所在,是公司企业管理水平、利润水平、工资水平提升的支柱。一个公司企业如果失掉了这种精神,员工就会一盘散沙,企业就不会兴旺发达!

四是来自优良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不对,再优秀的员工工作起来也只能事倍功半,不能够卓越地完成工作任务;只有采用正确的工作方法,才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达到事半功倍,增加效益的目标。

五是出自员工高尚的品德,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风气,员工品德低下,就不可能搞好企业。只有具有良好公司企业风气和具有良好品德的员工组成的企业团队的公司企业,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常盛不衰,这样的企业才能够不断产生出辉煌的企业效益。

六是来自公司企业员工优质的服务。企业产品的质量来自每一个员工精心的作业和对用户精心的服务,缺少了这一点,用户就会不满意,定单就会减少,效益利润就会降低。因此,员工对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也是提升公司企业盈利水平的关键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公司企业员工的工资的来源主要来自公司企业的利润,员工的工作绩效、职业精神、工作方法、品德修养、优良的服务是公司企业取得丰厚效益利润的保障。一个公司企业如果能够把企业的效益利润和员工的工作绩效、职业精神、工作方法、品德修养、优良的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定会创造出辉煌的公司企业奇迹。

我从哪里来心得(篇2)

通过学习《你的工资从哪里来?》感触很深,领会如下:

上班拿工资,这好像是至理名言的事。可是,你的工资从哪里来?这个看似简略的发问,并不是每个上班的人都可以真正地懂得。“当寰球经济处于危机环境下,我们每一个人的工资都跟企业团体密不可分的,它不是企业‘发’的,也不是领导赏赐的,而是通过我们辛苦的付出、努力的工作应而失掉的相应回报,是我们自己‘挣’出来的。”细细品读此书,就能够悟出良多的情理。从这个角度来讲,保护公司好处就是维护我们的自身利益。

一、工资从工作绩效中来

企业的利润是由员工所创造出来的。客观地说,员工所发明利润的多少将直接来自于工作效绩的高下,这也是员工本身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事迹是一个企业的性命,每一个企业都把重视业绩当作本人企业的主要组成局部,而且把业绩当作员工的重因素质之准则。

员工所创造利润的多少将直接来自于工作效绩的高低。经理心中分数很高的人员,一定是那些业绩凸起表现的员工。当然,他们将获得更丰富的奖赏。对员工来说,杰出的业绩是靠埋头苦干干出来的,毫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能得到的。所谓:‘想吃桃就先种树,想播种就先付出’。就是这么一个简单易明的道理。

业绩对员工和公司的重要性不问可知,企业要欣欣向荣,必须有好业绩,员工表示优胜也需要好业绩,员工们天天早出晚归、辛劳努力的工作,如果没有好业绩,公司不赚钱,那所有就想当于都免谈,‘苦劳并不代表功劳’!如果没有业绩,公司不赚钱,拿什么给员工发工资呀?一个为公司着想的员工,应千方百计地想着如作甚公司创造价值,而要做到这一点,要害的就是拿业绩谈话。

在企业中最受看重的员工,并不是那些只晓得埋头苦干的员工,只有那些出结果、重功效的员工,才最有发展前程。有这样一个理念:“不重进程重成果,不重苦劳重功劳。”企业里最器重的是你的“功”,而不是你眼里的“苦”。作为一名员工,你要寻求的不是“苦劳”,而是“功绩”。

在我们这个时期,多的是“忙人”。他们每天急急忙忙地上班,急匆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可到月底一算,却发明自己并没有做成多少件像样的事情。他们往往以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美丽外衣,却没有想到,如果你已身心疲乏然而一无所获,这种忙,只能是“穷忙”、“瞎忙”,没有给自己和单位带来效益。在无意中挥霍了你的生命。

二、工资从企业的利润中来

一个企业,生存的独一理由就是创造利润,有利可图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意思跟目标。对在企业工作的员工来说,劳动是营生的手腕,只有通过劳动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有赢利,员工才干获取报酬,能力有稳固的生涯保障。谁为企业赚得多,谁的工资就领得多。假如你不能为企业赚钱,只有被裁员或减薪。确实,作为工薪阶层的员工,在多年的职业的时光里,月月等候着、期盼着单位发工资,引导发奖金,仿佛只有我在企业里待着,按时高低班、出满勤、干满点就必定可能领到工资,单位发工资就成为理所应该、理所当然的事件,什么“个人业绩、公司利润”都与我相距甚远。市场经济的到来,给咱们以警醒,让我们去苏醒的意识和感性的思考……

三、工资从职业精力中来

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多做一点点,名义看似乎吃亏了,实在并没有吃亏。由于这样不仅锤炼了你的意志,而且提高了你的工作才能,得到了领导和共事们的确定。多付出一点点是你必需好好培育的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良好的习惯,它是你成绩每一件事的必要因素。因而,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需要求自己比别人多做一点。多做一点不会让你吃亏,相反,你取得的回报会更多。不一个企业须要按部就班、不思进取、不敢改变的员工。改良自己的工作方式,创新自己的工作思路是每个员工必须尽力去做的事。要想成为最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首先你必须存在自动改变、主动翻新、主动改良的意识和能力。唯有转变和立异才能实现工作效力和工作品质上全新的奔腾。企业的经济效益好了,你的工资也会相应的进步。

我从哪里来心得(篇3)

今天听了三年级胡老师的新授课,《年月日》,胡老师说的引入是谁能说说的你的生日,生日是每个人的重要日子,生活中也有一些重要的日子,出示四个填空,国庆节是(),申奥成功是年月日,植树节是年月日,儿童节是月日。然后问同学,关于年月日你还知道哪些知识。这个开头看似很流畅,其实有几点处理的并不好,第一,学生一般来说生日会是两个日子,那么,为什么一个时间出生却又两个生日。第二是申奥成功看似与教学生活化,其实经过10来年,申奥成功的日子与学生并不是很重要,很紧密的日子,真正知道,记住的同学并不多,这种生活化意义并不大。三是学生在叙述的时候往往把天和日当足够一回事,就年月日来说,恰恰是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年月日既是是记录某年某月的某日这样一个日子,月份,年头的时间单位,也是表述经过了多少年,多少月,多少日这样一个时间跨度的时间单位。天和日恰恰能够作为区分年月日这两个知识的切入点,所以这就要说说我们的引入,或者课前复习究竟从哪开始

一是要从学生的生活世纪开始,教材是某一个时期的时代产物,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要对某一些过时的,于生活没有多大意义的内容摒弃,而增加有生活实际意义的东西。比如可以增加母亲节,建校日等,

二是要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始,比如好多学生到了初中也并不是很清楚什么是阳历阴历,什么事公历农历,原因是我们对记录时间的历法整个的教材中就是空白,虽然年月日这里应该有一个知识的铺垫,但教材并没有这样的内容,所以教师要通过生日这个特点将公历农历这样的历法适当的做一个介绍。

三是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开始。从

我从哪里来心得(篇4)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

——读书心得

哈尔滨市复华小学校

张娜

假期中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书中的教育案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感觉每个案例都是那么的鲜活,从中我也学到许多的教育智慧。比起以前读过的一些理论性很强的教育书籍,这本书读起来更轻松,更加乐于去读,从中也收获了不少。

读过了书中的一些教育案例,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个个场景也浮现在眼前,和书中的一些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做法也进行比较,也反思了一些做法,如果换一种方式可能教育的效果会不尽相同,这也就体现出了教育的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

在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是,一个学生在老师刚讲完不许爬树之后,他仍然爬树,当老师问他问什么爬树时,他的回答仅仅是:“找比不到小朋友,我看不到他们,我就爬到树上想看看他们在哪里。”而老师则微笑的问他:“如果我找不到小朋友站到你的肩膀上去找,你愿意吗?”多么巧妙的处理,让孩子换位思考,引导孩子而不是去一味的去否定。想想自己在处理类似事件的做法,当老师讲完要求,学生再次犯错时,常常简单的认为学生故意捣乱,想和老师作对,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向了老师的对立面,从这样的角度去说教学生,效果可想而知。而这位老师巧妙的处理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聪明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化敌为友的做法,让学生欣然接受。

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遇到相类似的情况,如果我们都能像这位教师一样,把问题进行转换来处理,那样的效果会大不一样。在《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中有许多这样的案例,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书中提到的100个案例,只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情况需要我们利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去处理。我想读过每一本书,不仅仅是把书中的内容记住,更重要的是领会书中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在我们遇到不同情况的时候,能转换处理问题的角度,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处理这100件事情的方法,而是给我们提供了处理类似问题的思路,就像书中提到的一位专家用一种方法很奏效,但是遇到一名师范生,这个方法反而不好用了。教育就像医生开药方一样,要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症状来开药,不能千篇一律,要对症下药。对待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针对每个孩子不用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适时的引导。每个孩子犯错误的背后,都有一些孩子的想法和原因,只有深层的了解,才能找到根源,就象医生诊病,要查明病根,才能准确的下药。教育的智慧在哪里,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发现,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灵,读懂他们。

我从哪里来心得(篇5)

初次读到这个名为《教育也是很顽强的》的教育案例,我的震动很大,感触也很深。故事说的是一位调皮的男生无视老师的提醒,不停地扮鬼脸逗同学,后来因为不服老师请他站起来听课冲出了教室,教师也随之追出了教室。接下来,师生二人在操场上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追击赛。结果是教师用他最后一把力气抓住了他的学生,学生的眼泪夺眶而出,搀扶着老师走回办公室……

事后,故事中的老师说,他当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教育也是很顽强的;当教育充盈着决不放弃的毅力时,它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我很钦佩这位老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同时也牢牢记住了他讲的话。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教育问题无小事,要反复抓,抓反复”,虽然朴素通俗,却和这位老师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问题就急躁,遇到失败就丧气,稍不如意就埋怨……工作毫无乐趣而言,每天疲于奔命而已!其实,只要换一种思维的方式,稍稍改变一下自己,我们就能做一位真正顽强的教师,目标始终如一,信念始终坚定,做事随机应变。面对学生的问题,不做机械简单的回应者,而做机敏的决策者。

一个真正顽强的教师,在战略上是执着的,目标始终如一,百折不回。但是在战术上,他肯定是灵活的,这种办法不行,就换另一种办法,他办法很多。假如用某种办法多次碰钉子仍然拒不改变思路和方法,那就不是执着,而是死板了。你会发现很多死板的教师恰恰是那些“挣扎”者,因为“挣扎”没什么策略可言,只有本能的、被动的、机械重复的回应。

教育的顽强说到底,我个人认为是一种爱。爱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对学生说理,要有耐心,有充足的理由。

有一点值得我们深刻地从思想上认识到,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后进生的坚强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所没有的。他们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听;他们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但是屡败屡考。如果教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

“爱”并不能溺爱,更不能纵容和放弃,而是把对学生的温情和严格相结合。要“严中有爱”,“爱中见严”。不因为优生就“爱中无严”,也不因为差生就“严中无爱”。对于差生要“严中有爱,严之有序”,不急于求成。要尊重学生,才能启发学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师平易近人,和学生打成一片,以诚相待,才可使学生感到老师亲切可敬,就能主动接近老师。同时对于学生所发犯的缺点和错误及时加以指正,决不姑息。如果教师一味面慈心软,对学生疏于管理,致使学生纪律松散,无所顾忌,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其实,宽容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宽容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教师,我们在拥有宽容的同时也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

学生每反复一次要使他们受到一次教育,向前迈进一步,即使是很小一步,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以鼓励,使他们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化。作为班主任,要从关爱学生的炽热之情中激发起后进生的感情、点燃后进生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使他们在“顽强”的师爱阳光下茁壮成长。

我从哪里来心得(篇6)

徘徊在图书馆的书架前,忽然被一本书的名字所吸引《你的权利从哪里?》。对啊,我的权利从哪里来?不禁陷入思考,印入脑海的就是天赋人权、权利是与生俱来的权利的来自于法律的赋予这些理念,那么此书中的权利来源究竟是什么?难道就和我所想到的权利来源一样吗?为此,我翻开了这本书《你的权利从哪里来?》,这是由美国著名的刑辩律师与法学家艾伦德肖维茨编写。作者为本书取一个这样的名字,我想可能是最大程度上刺激到读者的视觉神经吧,然而读完本书以后,我觉得这样的名字也确实揭示了本书的核心,全书始终围绕权利的来源展开。

权利来自于哪里?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权利的来源决定了权利的地位与内容。在权利没有受到侵害之前,我们将自己拥有的权利视为理所当然,然而在失去它时,才开始诊视它。在这个充满犯罪的世界里,权利之于我们而言成为一个保护伞,关键时可能直接关乎到我们的生命。我们要时刻保护自己的权利,即使在它没有受到任何侵害时,如作者所言最能维护权利的方式是主动而持续地为权利辩护,而非被动的仰赖最高的权威。

我们要维护权利,需要探求权利来自于哪里而为我们主张的权利提供强大的论据支撑。然而权利是一个元问题,需要从根源探寻。权利从哪里来?针对这个问题,艾伦德肖维茨一反传统的自然法学派的主张权利来源于造物主、自然;也不同于实证法学派的看法权利来自于法律的规定。并在书中石破天惊的提出权利来自于恶行的理念,一言以蔽之,权利来自于不义。作者认为人类对于何为正义也许永远无法达成共识,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愿看到诸如犹太人大屠杀、卢旺达种族灭绝、奴隶制、私刑之类的恶行再次重演。权利正是来自于人类对过去经历的暴行磨难的反思,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人类积累起权利体系来对抗恶行的侵袭。

艾伦德肖维茨就自然法学派的主张权利源于造物主、自然的主张进行反驳。他认为以造物主之名发言的人,总以自然权利来掩护党派、宗教与个人的议程。确实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少数人以其能够和上帝对话,声称是上帝的儿子、代言人、替上帝管理人类,一步步使自己实施的恶行正当化,从而导致造物主的法律成为种族灭绝、奴隶制度、君主制、反犹太人主义、恐怖主义等诸多恶行的依据。

权利不是来源于自然。自然法学派主张人的权利来源于自然,他们认为凡存在必正当。然而事实并不是如他们所言,经验告诉我们自然存在的却未必是正当的,痛苦、死亡、奴役与种族灭绝等等很难让我们相信自然存在的是正当的。如果凡存在必正当,我们就不需要再去制定法律或者其他规则来改善自然。人的天性是自然的,既有史怀哲与希特勒,也有孔子与尼采,有不顾他人利益而只顾自己的本能。人的天性多种多样,但是这并不会使得天性直接衍生出道德,不能让我们依据天性得出某项权利。

我同意艾伦德肖维茨的观点,权利不可能来源于神授,如果权利来源于上帝,那么上帝则是不公平的;如果权利来源于上帝,那么上帝是多变的;如果权利来源于上帝,那么权利是不可剥夺的,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存在的未必是正当的,面对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如地震、海啸等,面对疾病、痛苦我们不认为这些自然的存在是正当的。

既然权利不能从外在的造物主以及自然寻得,那么权利是否源于法律。实证法学派主张权利来自于实定法。权利本身受到法治的规范而非任人摆布,从这一点来说实定法的确授予了重要的权利。但是,权利并非仅来源于实定法,权利的样态多种多样,除了法定权利之外,还有大量的道德权利和自然权利。并且在实定法被创制之前,大量权利依然存在,不以实定法的规定为存在依据。

在对古典主义的自然法学派以及古典的法律实证主义有关的权利来源作出评判后,艾伦德肖维茨开辟了第三条道路权利的来源是不义。作者反对亚里士多德式的权利体系构建,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定义权利必须先定义最可欲的生活方式,然而什么是最可欲的生活方式,我们最可欲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几千年里,最可欲的生活方式还没有能够确定。然而,不义却为人民所普遍认知,正如没有人会为对犹太人的屠杀辩护、会认为两次世界大战是正义的。构建权利体系以实现正义,首先应该辨识出所要避免的重大恶行,这些经验成为我们提出某项权利的强大论据。正如描述不义要比描述完全正义更加贴近实际,所以从下而上的构建权利体系要远比从上而下而更可行。

读艾伦德肖维茨的《你的权利从哪里来?》,让我对权利来源的认识转换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但是又好像它一直都在,而我却没有认知到。它让我想起一句话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我们对权利的探求会随着历史经验而不断变更,由于不义永远存在,所以权利也永远长存,对权利的探求是永无止境的。

我从哪里来心得(篇7)

今年暑假期间,我阅读了《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该书为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所著,其中汇集了100个小学教师及班主任常常碰到的棘手问题,作者积40余年教学经验,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这五个部分,就当前在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案例进行点评和剖析。书中的案例真实,极其贴近教师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文章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可直接借鉴的操作经验;案例点评注重科学,深入浅出,入情入理,读后令人深受启发。

王晓春老师在这本书中反复提倡的是教师的科学精神与研究精神。比如在一则案例中,一个学生不讲卫生,教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通常会采取两种方式,“告诉他:你太脏了(直率地或者委婉地)。或者要求他:你必须把自己整干净(严厉地或者温和地)。”“第一句话是向孩子耳朵里输入教师评价。第二句话是向孩子的耳朵里输入教师指令。”这两种方式,王晓春统统称之为“干涉式教育”,并且评价说,“干涉式教育是赤裸裸的教育。教师一张口,教育架势就摆出来了。干涉式教育通常属于低科技含量的教育。进行这种教育,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靠条件反射就可以实施了。像上面两句话,普通的家庭主妇也能说得很流利。”那么怎么办呢?王晓春老师结合案例说,“帮助式教育”才是科学的方法,也是真正有效的巧办法。

王老师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例子告诉我们,老师光有爱心还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医生与病人的关系好,但缺乏医术的话,并不能保证治好病人一样。要治好病人,医生还需要有专业能力,能对症下药。教师也一样,面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光靠爱心,还应在爱学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智力类型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难到底在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信心。事实证明解决教学中各方面的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其实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教育智慧,即使不比爱心更重要,起码也和爱心同等重要。因此,我们教师应克服工作方法简单、思维方式单一等问题,练就一身教的好本领,以科学的态度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智慧来帮助学生,让智慧与爱心同行。

王老师指出大量的案例中存在的教师非专业化的反应,比如碰到钉子就急躁,遇到失败就沮丧,稍不称心就埋怨,怨气冲天,顾影自怜,工作情绪化。其实仔细想一想,这正是一线老师的写照?在王老师看来,一个专业化的班主任遇到难题,首要的任务是了解情况,进行分析,锁定问题性质,然后才可以根据性质进行干预。万不可上来就管,那样容易下错药。王老师分析了解决问题的两种思路,一种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成长”,一种是“看到现象--进行教育--达到教师目的”,然后提出:“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我们先要尽可能周全地了解情况,占有材料(否则根本无法研究,因为研究就是思考,而思考是需要有材料的,人的脑子不能空转),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提出种种归因假设(假说),即初步诊断。有了诊断,就可以开药方试试了,于是采取措施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干预。再根据反馈回来的干预结果,调整假说,调整诊断,调整药方……如此巡回往复,认识不断深入,问题也就逐渐得到解决。”

我从哪里来心得(篇8)

读王哓春老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最有感悟的是提到教师要有教育智慧。

现代教育要求教育者练就一身过硬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案例”,来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纠正偏差,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做人、做事的习惯,提高素养。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者独具慧眼,不以粗暴、简单的方式加以归因、干预和压制。重在发现和研究,积极探求学生表现的背后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好学生,而且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一个深入学生生活的探索教育方法最优化的“研究者”。如:一个不爱学习的体育特长生,“对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老师用几乎公式化的思维方式认为:“怎样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成了我的首要难题。”于是老师开始主动接近他,深入了解他,谈话“一开始涉及到学习的话题,他就有些退缩”最终起作用的还是老师在获得他的信任之后,在帮助他解决一个个学习困难的情况下,经过长期努力得到转化。王老师认为这位老师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的归因错误,走了不少的“弯路”:学习的重要性是一个很常识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明白!这位老师的这个归因就缺乏“智慧”!“这也是目前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普遍弱点”。

教师面对学习障碍学生大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做让学生更反感的“傻事”,做的是无用功。而智慧的提问题应该是:“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不起劲呢?”解决问题,老师的爱心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老师的专业能力,就如同医生要能对症下药。教育智慧起码也和爱心一样重要!同样,老师的.真心如果没有更多的智慧相伴,则真心换回来的很可能就不是真心。由此可见教育智慧的重要性。

我从哪里来心得(篇9)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一口气读了二百多页,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住了。王老师从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管理问题五个方面节选出100个案例,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些教育案例进行了点评和剖析。

书中的案例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读完本书,我不禁扪心自问,我有教育智慧吗?我的教育智慧从哪儿来的?那一个个熟悉的案例,都时时在提醒着我:教育的智慧来自研究。“遇到问题可以怎样去思考,才有解决的希望”,这是我们做教师的最迫切需要转变的教育观念。通过仔细认真的详读后,心有所感且记录如下:

一、我们一直都在模仿

书中的案例都是我们日常教学中能够遇到的类似的事情,有的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

但是,我们忘记了,模仿是最低级的学习,靠模仿永远也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有智慧的教师。我们要学会发现问题,学会研究问题,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说白了,就是要学会思考。也许你会笑,思考谁不会?错了!如果大家都学会了思考,那么大家都成了名师了,难道不是吗?

二、爱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需要爱,学生更需要爱,但是通过很多案例都可以看出,单纯的用爱来感动学生、劝导学生却是远远不够的。在对学生付出爱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理智和冷静的思考,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用爱和理智来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不做“越老越臭的教师”

很多人都知道: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医生凭借的是专业技术,越是研究越深,经验也是越多越好,有些老医生甚至不需要科技设备的辅助检查仅仅通过“望闻问切”就能诊断出患者是什么病,而年轻的医生就不行,这就是经验的积累问题。

而我们教师呢?由于很多教师年轻时拼的是体力,在工作中很少研究,致使专业能力停滞不前。一旦体力下降了,价值立刻就降低了。教师的主要精力大部分都用来管教学生了,而不是用来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所以呢,我们如果不想做一个越老越臭的教师,那就要从现在开始,运用教学的智慧,科学管理学生、教育学生、亲近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多研究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把研究所得再运用到管理、教育、亲近学生中去,形成良性的循环,不断提高自我和学生的素质,争取到老也要做个“越老越香的教师”。

四、给学生减负

现在全国中小学都在讲减负,很多地方也都响应了号召,对学生进行了减负。但是,为什么有些地方通过减负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和各项素质的提高,而有些地方却没有,甚至更加下降了呢?究其原因到底在哪里?

其实,大部分跟风的学校都是只看到其他学校作业量减了,也跟着减,明其表却不明其理。减负是要建立在学生学得会、记得牢的基础上的。通过各式各样的课堂教学,加深学生的记忆,科学化的精简课后作业达到减负目的,这才是真正的减负。不论减负、加负,共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记牢。有了共同的目的,又何必执着于一条路、一棵树、一份功呢?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

通过对这本著作的拜读,让我受益匪浅,以上仅仅是读后的一点点小小的感触。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提高自己专业水平,运用科学的手段,理智、客观的去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运用教育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问题,我相信通过自身不断努力,一定会做一个“越老越香的教师”的。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