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观野草有感 > 地图 > 观野草有感

观野草有感

发布时间:2019-10-28 来源:互联网

观《闪光少女》有感——中二,以青春之名。

观看一部影片,就好像在眼前展开了一个新世界,有很多想法在看中不断涌现,不能消失,观看完的以后,你会被作品描绘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观后感可以更加条清缕晰地整理我们的思维。你正准备写一篇观后感吗?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观《闪光少女》有感——中二,以青春之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观《闪光少女》有感——中二,以青春之名

枕南梦

距离看《闪光少女》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周的时间。一直想写点什么,都因为各种事情耽搁下来。这是一部不完美的片子,但是我很喜欢。因为,相比其他国产青春片,它是那样真实地触到了我的青春时光。看到微博上有人说看闪光少女如同看自己过去的QQ签名。的确如此,那种尴尬与怀念并存的微妙感觉,让曾经历其中的人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感慨万千。

这是一个讲述"二次元"古风文化的故事。周同学看的时候有些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片子里二次元一定要和古风扯上关系?我想了一想,大概是由于,源自日本的二次元ACG文化,在中国网络大规模发展壮大,正是由于和"古风"的联姻。"古风"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网络音乐团队"墨明棋妙"提出的,它和流行乐中"中华风"概念的本质不同,或许正是在于其和国风游戏及动漫的天然联系。墨明棋妙成立于2007年,恰好也是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四上市的年份,网络涌现出大批仙剑四主题曲的填词翻唱作品。民间"汉服复兴"运动也正是这段时间开始蓬勃发展的。2009年国产网络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叁公测,吸引了大批古风歌手和画手为其创作同人作品,在我印象中,古风文化得以成为一种"二次元"现象,大致与剑网叁的流行分不开。

这个阶段的我,刚上大学。中学时候的我,孤僻而自恋,喜欢读古诗词和看"仙剑奇侠传"电视剧,自学读完了《人间词话》和《诗词格律》等经典书目,为喜欢的角色林月如写了不少稚嫩的诗词,还用《莫失莫忘》这首曲子为她填了歌词。那时候的我年纪小,中二魂爆棚,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特别高雅,也不太愿意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身边几乎没什么朋友。进入大学以后,我开始有时间补玩仙剑系列的游戏,从仙一玩到仙四,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仙剑相关贴吧,在里面发了自己写的诗词,竟然很多人回复。之后又因偶然的机会被当时任吧主的一位浙大学长发现是校友,于是将我拉入了他们的吧务团队。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多和我兴趣相同的人,原来我写的东西有人阅读,有人点评,甚至有人喜欢。这让曾经受抑郁折磨的我,突然意识到了生命的美好充实——原来我并不孤独。2009年4月,那个贴吧组织了第一次面基聚会。那个时候的我,一腔热血孤胆,无知无畏地在考完专四的当天买了去南京的大巴——独自出发,就为了见一群从未谋面的网友。回想起来,我真是莽撞,也真是幸运——我在聚会上认识了迄今为止最好的朋友之一,一位正在华师大攻读博士学位的姑娘。往后的九年时光,我们学业事业和感情几经起伏,都一直相互扶持着走过。我会在她的生日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陪伴她,她也会为我做一桌美味的饭菜,带着我走过小城巷陌,一人一杯奶茶,悠然漫步在暮色之中。后来我们一起玩过三年剑网叁,从懵懂无知的小白到竞技场的并肩战斗。她与我阵营对立,却会在我被埋复活点时冲入人群将我从红名中拉上马,一路驰骋突出重围。虽然我们都明白,游戏里的一切画面都是数据,但那样情深意重的友情,却是真切存在的。有好几年的时光,我们经常一起玩游戏,一起逛漫展,一起萌Cp,一起买周边,一起写诗写文,一起八卦吐槽……除她之外,还有一帮因为仙剑而结缘的朋友,和我的友谊从网络走向了现实。2015年4月,舞台剧《仙剑奇侠传》在上海文广上映,几位朋友在一个周末从天南地北飞到了杭州,为了一晚的情怀和十年的感动。当李逍遥走过春夏秋冬雪月风花也再难觅赵灵儿身影,只有林月如抱着忆如出现在漫天花雨中,舞台帷幕缓缓拉上,我们在观众席上哭成泪人。终场诗"凄凉雪月灵珠泪,憔悴残阳玉笛声。一诺承情悲独远,半生犹记共侠情",可谓写尽了仙剑十年的沧桑和悲情。

因为仙剑和古风结识的"二次元"小伙伴和经历的奇妙青春不仅于此。后来在微博上,我认识了一个同样在浙大的学弟和他的小伙伴,他们成立了浙大仙剑文化协会,并于2015年在浙大举办了一场名为"剑归余杭"的仙剑晚会,庆祝仙剑十周年和上海软星重组,邀请到了仙剑制作团队和许多知名COSer参与。我有幸参与了晚会诗词文案的创作,并写了前期宣传诗致敬多年后重生的上软:"廿载传奇书不尽,西子湖畔谱新篇。仙客无端落红尘,侠梦何必隐青山。几度冷雨摧鬓老,一腔热血犹未寒。我今仗剑邀故友,再聚余杭续旧缘。"我永远记得那个暮秋乍寒的夜晚,当浙江大学"剑归余杭"仙剑晚会拉开帷幕时,我坐在观众席上,看到自己写的开场诗出现在大屏幕上时的热泪盈眶:

谁忆余杭旧梦远,遥向明月寻仙灵。

剑倾天地风雨起,墨泼山河鬼神惊。

青史万古无归路,红尘半刻有长情。

纵使韶华弹指老,不负廿载少年行。

熟悉的仙剑音乐化作浙大"文琴"民乐团指尖唇畔的动人音符。丝竹管弦,绕梁不绝。那个晚上的我,还郑重地穿上了最爱的一套汉服袄裙,有幸走上舞台,向着我尊敬的仙剑游戏制作者深深鞠躬,为他们唱了一首《譬如朝露》:"这一世光阴吝啬,来世坎坷。能遇你几回合?"之前我精心准备了用自己多年来写的仙剑诗词打印的明信片,在晚会结束后的大鸡腿烧烤摊上,请上软CEO张孝全先生签上了他的名字。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青春真的没有一点遗憾了。二十五岁以后,我似纵身跃入了现实的大海,艰难跋涉在汹涌浪潮之中,任嶙峋怪石留下遍身伤痕,过去曾疯狂迷恋的事物也难再轻易提起。然而我怀抱着那些发光的与"二次元"有关的日子啊,如何轻易抛却?因为《闪光少女》,它们又一次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如同回首彼岸时的繁灯闪烁,微茫而温暖,是一个曾经孤寂沉默的少女的救赎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我的性格和灵魂,已经是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更是一场愿不复醒的旧梦,梦里我也曾把酒言欢,倚马仗剑,知交伴游,长似少年。

附:原创词《少年游·赠仙友》

天涯明月照灵池,雪满碧桃枝。

梦萦千载,情牵一剑,千里有相知。

曲终莫道春将老,陌上故人迟。

且待他年,江南花好,再话少年时。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扩展阅读

以青春之名观后感精选


博览群书是好的,博览好电影也是我们提倡的,那些思维的火花在观看过程中可能转瞬即逝,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梳理纷繁的思维,可能用写观后感的方式来实现。优秀的观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也许以下内容“以青春之名观后感精选”合你胃口!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青春之名观后感 篇1

该片以“青春”之名,串联起跨越百年的青春力量,带领观众回望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礼赞百年征途,点赞中国式青春。

《以青春之名》采用跨时空视角和篇章式结构,通览建团百年的历史,展现出不同年代、不同地域背景下的青春脉动。五个故事彼此呼应,聚焦大时代下的小人物,挖掘小故事中的大情怀,用年轻态的话语书写百年叙事中的青春接力。尽管五个篇章的社会环境不同、涉及领域各异,但人物的命运故事却蕴载着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生生不息的红色血脉。影片通过描绘不同时代背景下青年个体的选择与坚守,勾勒出中国青年的真挚情感、拳拳初心和理想信念,讲述新时代的青年故事、中国故事。

《以青春之名》分为《回响》《繁星》《光亮》《你听》《热雪》五个篇章,挖掘每个时代青年群体的奋斗历程,选取地下共青团员、航天人二代、创业大学生、支教老师、北京冬奥服务保障人员等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青年形象。影片在个体故事的演绎中映射青年奋斗的群像,在历史事件的殊相中聚焦青春气质的共相,向观众缓缓铺陈青年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诠释鲜活明亮的中国式青春,映衬出青春中国的意气风发。

以青春之名观后感 篇2

影片《以青春之名》由五个故事串联了“抗日救国,青年在前”、“两弹一星,远赴戈壁”、“改革开放,打破传统”、“冬奥精神,青春无悔”组成,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群无畏、果敢、担当、聪明与责任于一身,各时期青葱岁月蓬勃青春的故事。

一、《回响》

抗战时期的哈尔滨,一群左翼进步青年为支持抗日,进行地下活动的故事。在“口琴社”的掩护下,这群青年投身革命,相互鼓舞,与日为特务进行斗争。

二、《繁星》

讲述随着父母来到戈壁沙漠的酒泉卫星发射场的梁万户樊星星。他们的父辈全身心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见证了第一课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他们自己也融入到了这个令人自豪振奋的时代里。

三、《光亮》

讲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陈光与林梦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砥砺前行,为自己和城市带来新的希望,让整个城市亮了起来。

四、《你听》

支教大学生小庄来到贵州经过艰苦的努力,圆了乡村孩子们的音乐梦想。

五、《热雪》

讲述了冬奥医疗保障队中一位青年医生勇于克服滑雪心理障碍,第一时间抵达现场救治伤者的热血故事,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青春风采。

影片五个章节讲述不同时代年轻人,从救亡图存的舍生取义到参加航天事业的筚路蓝缕,从改革开放的敢为人先到支教乡村的精准扶贫,还有青年医生的医者仁心,把一群群鲜活的奋斗青年呈现给我们,充分证明“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强则国强!”

以青春之名观后感 篇3

剧情电影《以青春之名》已经在网络视频平台上映播出了,该片由李雨谏、张翔鹏、潘雨莹、庄灿杰、岳宇阳执导,姚弛、徐均朔、徐卫、艾米、罗辑等人联合主演,影片采用跨时空视角和篇章式结构,通览建团百年的历史区间,展现出不同年代、不同地域背景下的青春脉动!

全片分为《回响》《繁星》《光亮》《你听》《热雪》五个篇章,广泛挖掘每个时代青年群体的奋斗历程!选取了“地下共青团员”、“航天人二代”、“创业大学生”、“支教老师”、“北京冬奥服务保障人员”等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青年形象,从救亡图存的舍生取义到航天事业的筚路蓝缕,从改革开放的敢为人先到精准扶贫的担当有为、青年医生的热血仁心……

第一篇《回响》以东北抗战为背景,为了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群进步青年以哈尔滨口琴社为挡箭牌,负责秘密接头、发展党员和团员等组织活动!后来由于叛徒告密,特务机关安排了一位“不速之客”假扮与口琴社的对接人员,上演了一场“贼喊捉贼”的戏码。危急关头,老沈及时发现了特务的阴谋,并通过口琴演奏让卧底露出破绽……

第二篇《繁星》来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以中国航天事业和航天精神为主题。少女刘樊星因为父亲临时被调往航天城工作而寄宿在梁家,和梁万户成了好朋友。为了履行和父亲的承诺,刘樊星需要去收听来自宇宙的声音。最后她和梁万户、陆学林一起制作半导体收音机,三人用破旧的零件接收到了“来自宇宙的声音”,当时恰逢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从此三个少年定下目标,此生的愿望便是追逐繁星……

第三篇《光亮》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街头小贩晨光喜欢上了大学生林梦,但遭到了林梦父亲的坚决反对,林父故意刁难,让晨光一周之内赚一百块,如果成功就让两人交往。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晨光为了林梦开始疯狂卖货,不过那个时代的人在茶余饭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天一黑就窝在家里不出来了,所以留给晨光的卖货时间非常有限。后来晨光从早市上面受到了启发,既然有早市,那为何不能有夜市?只要有路灯有摊位,就一定能把大家吸引到胡同里。正好此时政府专门规划一条路举办灯光夜市,晨光终于被林梦父亲认可,全中国第一个灯光夜市正式开启……

第四篇《你听》讲述的是大城市音乐爱好者下乡支教的故事。庄老师本着天人合一的理念来到乡村亲近大自然,但没想到这里居然有很多好苗子,短短几天时间他就打造出了一支乐队,还给孩子们报名参加了北京的歌唱比赛。临近比赛时,庄老师的同学听了他们的小样,同学建议庄老师不要在农村浪费时间,因为这支乐队在乡村还算尚可,但在大城市肯定过不了第一轮。备受打击的庄老师开始动摇,敏感的孩子们觉察到了老师的异样,预感到老师会离开。经过几天的思量,庄老师最终决定留下来,因为脑袋里的理念可以改变,但人的心绝对不能改变,孩子们成长的同时,他自己也在成长!

第五篇《热雪》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背景,把焦点放在了冬奥服务保障人员的身上!冬奥滑雪医生和其他医生不一样,医疗保障团队必须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所以对医生的专业技能和滑雪技能有着特殊要求。片中的实习医生马昊在年幼时对滑雪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心理障碍,所以一直对师父说自己没有准备好,可在得知师父因为心梗昏倒在雪场时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并展开救治,通过这次救援经历,马昊不仅克服了幼时对滑雪运动产生的阴影,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医者仁心”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的内涵和意义!2022年,经过四年的训练,中国第一支滑雪医疗保障团队出现在了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他们坚守岗位,圆满完成了每一次紧急救援任务。

《以青春之名》将真实贴切的故事进行艺术加工,聚焦历史洪流中的青春荣光,是一部有着特殊意义的电影!

以青春之名观后感 篇4

该片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中国传媒大学站)、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的青年师生校友担任主创团队,青年导演董润年、吕行、田宇、黎志、姚婷婷担纲影片监制。作品从策划到制作的幕后团队均为青年人,可以说是一次跨时代的青春奔赴。

《以青春之名》采用并列式、篇章式的叙事结构,在宏大时代背景和进程的线性叙事中,以沉浸式的微观叙事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用质朴、生动、丰富的表达,增强代入感。

该片在建团百年的时空区间里,选取“地下共青团员”“航天人二代”“创业大学生”“支教老师”“北京冬奥服务保障人员”等青年形象,聚焦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青年人,从小人物入手,秉持“小正大”的创作原则,用年轻化、青春化的表达书写百年征途中的青春接力。

全片分为《回响》《繁星》《光亮》《你听》《热雪》五个篇章,塑造了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中奋斗的青年群像,他们中有用青春投注革命事业、用生命守护理想信念的地下共青团员;有传承航天精神、砥砺青春梦想的航天人二代;有改革开放浪潮中创业追梦、敢拼敢闯的青年创业者;有扎根基层、帮助乡村孩子实现音乐梦想的支教老师;也有热血仁心、自信自强的冬奥会医疗保障团队青年医生。

从救亡图存到航天事业,从改革开放到精准扶贫,再到北京冬奥,每个时代都留下了奋斗青年的热血故事。尽管所处时代不同、担当责任各异,但这些青年形象、青春故事都有着同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可谓是“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中国青年不负时代,描绘一幅幅壮丽浪漫的青春画卷。

五个篇章故事虽各自独立,但叙事风格、人物塑造、话语形态等方面相对统一,快节奏、强情节、青春态、接地气,讲述既有青春质感又彰显时代特征的中国青年故事,写实、动人、热血,与当代青年实现跨时代的情感链接与共鸣。

青春片自然不乏浪漫主义,比如,三个少年用破旧的零件接收到“来自宇宙的声音”,从而定下“追逐繁星”的愿望;改革开放初期,大学毕业生晨光为了爱情全情投入创业,开启全中国第一个灯光夜市;庄老师本着“天人合一”的理念来到乡村、亲近大自然,最终决定留下来,实现乡村孩子的音乐梦想,等等。青春不仅有热血、朝气,更有属于这个年龄群体的浪漫情怀。该片在情感铺陈和细节刻画方面,特别注重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

《以青春之名》致敬中国青年、礼赞青春中国,着眼于不同时代青年群体人生中的“高光时刻”,生动记录和诠释他们的品格和精神,是对时代青年的赞许,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弘扬。该片从个体视角切入每个篇章,既有大时代的故事,也有小人物的故事,艺术化、具象化呈现个体的“我”与时代、国家密不可分的关系;以个体记忆浓缩百年征途,唤起大家的共同记忆,用青春话语传递主流价值。

今天上面这些是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以青春之名观后感精选4篇,方便大家阅读。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合集


读后感大全推荐更多专题:“闪光少女观后感”。

当我们通过观影全方面的刺激感官时,随着观看时的各种联想,总会涌现很多感悟,简单来说观后感就是一种感受性的文字。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影视作品的立意和主题。那么如何写出一份令人满意的观后感呢?我们的栏目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 篇1

距离看《闪光少女》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周的时间。一直想写点什么,都因为各种事情耽搁下来。这是一部不完美的片子,但是我很喜欢。因为,相比其他国产青春片,它是那样真实地触到了我的青春时光。看到微博上有人说看闪光少女如同看自己过去的QQ签名。的确如此,那种尴尬与怀念并存的微妙感觉,让曾经历其中的人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感慨万千。

这是一个讲述"二次元"古风文化的故事。周同学看的时候有些疑惑地问我,为什么片子里二次元一定要和古风扯上关系?我想了一想,大概是由于,源自日本的二次元ACG文化,在中国网络大规模发展壮大,正是由于和"古风"的联姻。"古风"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网络音乐团队"墨明棋妙"提出的,它和流行乐中"中华风"概念的本质不同,或许正是在于其和国风游戏及动漫的天然联系。墨明棋妙成立于2007年,恰好也是国产游戏仙剑奇侠传四上市的年份,网络涌现出大批仙剑四主题曲的填词翻唱作品。民间"汉服复兴"运动也正是这段时间开始蓬勃发展的。2009年国产网络游戏剑侠情缘网络版叁公测,吸引了大批古风歌手和画手为其创作同人作品,在我印象中,古风文化得以成为一种"二次元"现象,大致与剑网叁的流行分不开。

这个阶段的我,刚上大学。中学时候的我,孤僻而自恋,喜欢读古诗词和看"仙剑奇侠传"电视剧,自学读完了《人间词话》和《诗词格律》等经典书目,为喜欢的角色林月如写了不少稚嫩的诗词,还用《莫失莫忘》这首曲子为她填了歌词。那时候的我年纪小,中二魂爆棚,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特别高雅,也不太愿意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身边几乎没什么朋友。进入大学以后,我开始有时间补玩仙剑系列的游戏,从仙一玩到仙四,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了仙剑相关贴吧,在里面发了自己写的诗词,竟然很多人回复。之后又因偶然的机会被当时任吧主的一位浙大学长发现是校友,于是将我拉入了他们的吧务团队。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上存在那么多和我兴趣相同的人,原来我写的东西有人阅读,有人点评,甚至有人喜欢。这让曾经受抑郁折磨的我,突然意识到了生命的美好充实——原来我并不孤独。2009年4月,那个贴吧组织了第一次面基聚会。那个时候的我,一腔热血孤胆,无知无畏地在考完专四的当天买了去南京的大巴——独自出发,就为了见一群从未谋面的网友。回想起来,我真是莽撞,也真是幸运——我在聚会上认识了迄今为止最好的朋友之一,一位正在华师大攻读博士学位的姑娘。

往后的九年时光,我们学业事业和感情几经起伏,都一直相互扶持着走过。我会在她的生日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城市陪伴她,她也会为我做一桌美味的饭菜,带着我走过小城巷陌,一人一杯奶茶,悠然漫步在暮色之中。后来我们一起玩过三年剑网叁,从懵懂无知的小白到竞技场的并肩战斗。她与我阵营对立,却会在我被埋复活点时冲入人群将我从红名中拉上马,一路驰骋突出重围。虽然我们都明白,游戏里的一切画面都是数据,但那样情深意重的友情,却是真切存在的。有好几年的时光,我们经常一起玩游戏,一起逛漫展,一起萌CP,一起买周边,一起写诗写文,一起八卦吐槽……除她之外,还有一帮因为仙剑而结缘的朋友,和我的友谊从网络走向了现实。20XX年4月,舞台剧《仙剑奇侠传》在上海文广上映,几位朋友在一个周末从天南地北飞到了杭州,为了一晚的情怀和十年的感动。当李逍遥走过春夏秋冬雪月风花也再难觅赵灵儿身影,只有林月如抱着忆如出现在漫天花雨中,舞台帷幕缓缓拉上,我们在观众席上哭成泪人。终场诗"凄凉雪月灵珠泪,憔悴残阳玉笛声。一诺承情悲独远,半生犹记共侠情",可谓写尽了仙剑十年的沧桑和悲情。

因为仙剑和古风结识的"二次元"小伙伴和经历的奇妙青春不仅于此。后来在微博上,我认识了一个同样在浙大的学弟和他的小伙伴,他们成立了浙大仙剑文化协会,并于20XX年在浙大举办了一场名为"剑归余杭"的仙剑晚会,庆祝仙剑十周年和上海软星重组,邀请到了仙剑制作团队和许多知名COSer参与。我有幸参与了晚会诗词文案的创作,并写了前期宣传诗致敬多年后重生的上软:"廿载传奇书不尽,西子湖畔谱新篇。仙客无端落红尘,侠梦何必隐青山。几度冷雨摧鬓老,一腔热血犹未寒。我今仗剑邀故友,再聚余杭续旧缘。"我永远记得那个暮秋乍寒的夜晚,当浙江大学"剑归余杭"仙剑晚会拉开帷幕时,我坐在观众席上,看到自己写的开场诗出现在大屏幕上时的热泪盈眶:

谁忆余杭旧梦远,遥向明月寻仙灵。

剑倾天地风雨起,墨泼山河鬼神惊。

青史万古无归路,红尘半刻有长情。

纵使韶华弹指老,不负廿载少年行。

熟悉的仙剑音乐化作浙大"文琴"民乐团指尖唇畔的动人音符。丝竹管弦,绕梁不绝。那个晚上的我,还郑重地穿上了最爱的一套汉服袄裙,有幸走上舞台,向着我尊敬的仙剑游戏制作者深深鞠躬,为他们唱了一首《譬如朝露》:"这一世光阴吝啬,来世坎坷。能遇你几回合?"之前我精心准备了用自己多年来写的仙剑诗词打印的明信片,在晚会结束后的大鸡腿烧烤摊上,请上软CEO张孝全先生签上了他的名字。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青春真的没有一点遗憾了。二十五岁以后,我似纵身跃入了现实的大海,艰难跋涉在汹涌浪潮之中,任嶙峋怪石留下遍身伤痕,过去曾疯狂迷恋的事物也难再轻易提起。然而我怀抱着那些发光的与"二次元"有关的日子啊,如何轻易抛却?因为《闪光少女》,它们又一次呈现在了我的眼前,如同回首彼岸时的繁灯闪烁,微茫而温暖,是一个曾经孤寂沉默的少女的救赎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我的性格和灵魂,已经是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更是一场愿不复醒的旧梦,梦里我也曾把酒言欢,倚马仗剑,知交伴游,长似少年。

附:原创词《少年游·赠仙友》

天涯明月照灵池,雪满碧桃枝。

梦萦千载,情牵一剑,千里有相知。

曲终莫道春将老,陌上故人迟。

且待他年,江南花好,再话少年时。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 篇2

不得不说一句,这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好片。《闪光少女》讲述的是少女陈惊与小伙伴们一起组成2.5次元乐队,大战西洋乐的励志青春故事。

陈惊是一个学习民乐扬琴的少女,喜欢上了弹钢琴的帅气师哥,为了跟师哥在一起,做了不少的傻事,替师哥翻谱子,在楼下摆“心型”蜡烛向师哥表白,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番真情,换来的是师哥的`无情践踏。也因为这个原因,引来了民乐与西洋乐的“斗琴”。在陈奕迅饰演的上级领导视察的这天,由古筝演奏者“千指大人”率先奏起战歌,向西洋乐发起进攻,后双方你来我往的各占上风。直到唢呐一响,一曲百鸟朝凤,奠定胜局。

在追师哥的过程中,陈惊做的最正确的一件“傻事”就是组建了2.5次元乐队。陈惊向师哥说喜欢师哥,师哥问她是学什么的,陈惊说是扬琴,师哥不知道扬琴是什么乐器。陈惊就想要告诉师哥,什么是扬琴,就像找几个人一起组建乐队,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愿意和她组队的人,直到找到了2次元宿舍,这个宿舍里边的人都是喜欢二次元的人,为了让她们参加自己的乐队,陈惊不惜重金相邀,每周一个手办,终于让他们加入了自己的乐队。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2.5次元乐队在一个漫展上进行表演。还上了电视。陈惊以为出名了,师哥就该知道扬琴是什么了,就有了去师哥宿舍楼下点“心型”蜡烛表白的事。

这部影片,有青春,有热血。也让我有了几点思考,第一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可以学习西方的东西,但是,不能崇洋媚外。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想要固步自封,不与世界接轨,是不可能的,但与世界接轨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其他人的跟随者,反过来欺负自己人,而是为了强大我们自己的民族,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第二点是,如果喜欢一个东西,就要去守护它,不要因为别人对这个东西的看法,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就如剧中的民乐学生一般,二次元也好,民乐也罢,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轻言放弃,就算可能受到了别人的不理解,也无所谓,毕竟,这个东西是自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很酷的。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 篇3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许多家庭对外来文化愈加包容,更倾向接受新鲜、看起来高雅、神秘的西洋乐器。而几千年传承下的民族乐器开始珠玉蒙尘,历史悠久的编钟被新时代遗弃、同宗的扬琴被风靡欧洲的钢琴取而代之、曾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它也不声不响退出历史舞台,曾经代表中国之声出战欧美的“女子十二乐坊”也销声匿迹。

本该属于民族传家宝的传统乐器,在外来乐器的冲击下溃不成军。不否认西洋乐器对音乐史的伟大贡献,其独特的音色让它有嚣张的底气。可是,是谁把西洋乐器送上这片土地的王座?是谁将民乐弃之如敝履?又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不仅是民族乐器,还有民族节日、传统习俗、古风歌曲、汉服文化,又是谁在狠狠地甩开它们?它们或许不能代表新时代的声音,但它们伴随着华夏民族的世代子孙从蛮荒、战乱一直走到至今,从远古而来的声音,你们怎么舍得弃如敝履?它们值得每个人的尊重。

虽然,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教育的责任也不可推卸。但,更重要的人心,是谁在操纵那沉默的螺旋?

新世纪的人们欢乐地拥抱异国文化,圣诞节、情人节过得不亦乐乎。试问,中国以外的土地上,又有几个外国人在过着春节?七夕?或者换个问法,有几个外国人知道这些节日的存在?偏安岛国的邻居尚且能将改良的唐服发扬光大,被水果姐等多个外国巨星设计入MV,而中国的汉服,又在哪个国际舞台上有过半点水花?

同样是被历史遗忘的声音,和服为何引人争相模仿,汉服却被“另类相待”?

是时候醒醒了。等你的子女对粽子节不屑一顾的时候,你又如何告诉她全家一起包粽子的其乐融融?又如何让他了解粽子的那般美味?到时候,他还愿意品尝一个廉价的粽子吗?

可惜宣传不够、没话题、没热度,浪费了一个好声音。应该全网运营让节奏带起来的,有些信息,是时候重新构建了!

见过一个老爷爷来学校演出中国古典音乐,当时他说了一番话对我印象特别深,中国古典音乐如果再没有人传承下去恐怕是要断了,很多外国人来学习中国古典音乐而中国的新一代都热衷于一些欧美的摇滚嘻哈和重金属音乐,他当时说的时候眼眶里包含热泪,所以支持传统古典音乐。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 篇4

这部电影是朋友说要不要去看电影,听说不错。一直以来看电影都只是我平时生活的消遣,没有什么要求,朋友想看什么看什么,所以什么了解都没有就去了。去之前看了下电影名字:闪光少女??呃,感觉有点雷,不像平时他喜欢看的电影类型,一般他都是看外国特效片的。看完过后,了解了,原来这么多二次元的元素,他一直二次元爱好者。

这是一部很特别的青春片,整部电影非常轻松搞笑,总体讲的是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对抗,奇妙地融入了古风音乐和比较小众的二次元文化,因而人物造型有些另类,但是并不违和,也传达出虽然小众也有同伴的理念,并且使电影增加了很多笑点和一些泪点,而且整部电影非常热血和励志,尤其电影中有三场音乐表演,非常燃,非常震撼,看得人热血沸腾,为民族乐器和古风音乐自豪,看完都想去学一下民族乐器了。

很开心有这样一部没车祸,不死人,不堕胎,非常励志热血的电影。不知道对于一般观众的来说,电影的二次元元素会不会不适应,但对于我这个民族乐器,古风音乐和二次元都喜欢的人来说,真的是大福利啊。当然影片也有不足,有些地方有些强行说道理,喜欢二次元的人也不会那么夸张,学西洋乐器的也并没有瞧不上学民族乐器的,生活中喜欢和学民乐的人还是很多的,当然这是艺术的加工,可以理解。

演员方面演的还可以,男主表演的时候还挺帅挺有魅力的。故事也说完整了,最精彩和震撼的还是音乐,非常出色。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 篇5

一直以来,青春片成了“怀旧”的代名词,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是父辈的革命情怀,是70、80后的大学生活,是创业者的青涩日记……语调里充满了感伤和苦涩,有时这些故事里又带有几分成功者的自恋,一个个年少时就未能打开的心结成了故事讲述的开端,总之无趣大于可爱,矫饰盖过天然。

如果青春还有另外一种苦涩的味道,那一定是一种孤独,一种不被理解的失落与无助,一种付诸行动却一无所获,惊不起半点涟漪的痛苦。无论是爱情还是理想,只有一个人对影自怜的时候,世界确乎是不完整的。《闪光少女》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主题,但是剧作本身又跳出了感伤的限制。

《闪光少女》是一群慢慢被音乐学院附中所忽略的民乐班学生,为了证明他们热爱的音乐也可以有观众,通过组建乐队重新找回“存在感”的励志小故事。鲍鲸鲸的天才创意将青春期的孤独和身份认同的话题巧妙的编织在了传统民乐和西洋古典乐的冲突中。她笔下的少女默默无闻,但为了爱情却爆发出了能量惊人的小宇宙。她的诙谐幽默战胜了心态苍老者的怀旧,用满满的少女心画出了青春最靓丽的弧线。

徐璐赋予陈惊身上“神经大条”的气质没有丝毫的忸怩造作,她就像一朵自由舒展的小花,她会为谁是欣赏者而纠结,但是她更享受开花的过程。《闪光少女》比起其他的青春片在表演难度上给演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徐璐不仅要展现出青春期少女独有的活泼可爱以及恋爱的烦恼,她还需要用乐器来表达自己,扬琴是她和别人沟通的最重要工具,音乐是她身份的另一个象征。徐璐灵活手指流淌出的旋律,是不甘示弱的自我表达

《闪光少女》里的徐璐让观众看到了青春最真实的样子,没有被太多的规矩束缚,没有过分沉溺于自己的世界,她渴望交流,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些陈见。徐璐的“2.5次元”乐队,用乐观和坚持打破了坚不可摧的次元壁,不仅展现了证明民乐的价值和音乐美感,而且找回了青春期自我的“存在感”。因为对于成长来说,“存在感”要比其他事情重要,它背后隐藏着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种可以获取身份认同,从而摆脱“异类”标签的心理安全阈值。

观我的少女时代有感二


我的少女时代观后感二

张海迪,一个简单而不平凡的人!

1955年9月,张海迪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童年时许多生活场景,她都清晰记得,独独不知道腿是怎么活动的,人走路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病情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当了解到这些时,我不禁为她的童年而感到痛心!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少女花样年华的时代,只能在病痛与绝望中度过!每天熬受着病痛侵蚀着她的肌肤的那种感觉,她说:只有在看书读书时,我才会不那么痛!多么真挚的一句话啊,却寄托着一个少女一生的梦想,小小的张海迪热爱书籍,热爱知识,渴望去学校读书,但是天真的一句话,永远没有实现!我想到了我自己,有着好的生活环境,有着优越的教育,有着尊敬的老师和爱我的父母,可自己学习上一直不够用心和主动,对学习也不是那么用心,比起她我是微不足道的!

因为高位截肢,使她一直要在床上度过一生,床边一扇小小的窗户则成了她最好的朋友当爸爸妈妈去上班是,她坐在床上,手中拿着镜子,镜面朝下,通过反射,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对这种生活有多渴望啊!当她在读硕书时,那种如痴如醉的神态触动了我的心弦,我为着不幸的人而感到伤心!

因为种种原因,她和她的父母被下放到了一个贫穷的农村,在这里她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她当了老师,是整个村里的孩子唯一的老师!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神望着她,她成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在这里她快乐与幸福的生活着,朴实天真的农村孩子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姐姐,到哪里都跟着她,我始终还记得其中的一个孩子说:姐姐,你没了腿,我就做你的腿,你去哪我们都跟着,你要做什么事,我们就帮你做!多么诚挚的话语,在那时,张海迪感动的留下了眼泪。

在张海迪生活的那几年里,看到了乡村的贫苦,还有许多村名因为疾病而离开了人世,更多的还是因为有一个叫做:金来的孩子,他患有先天性聋哑!张海迪看到了,觉得十分惋惜,决定学习医术,救治小金来,让小金来听的见外面的声音,能和常人正常的交流,于是,彻夜攻读医书,往往一看就是一夜,困了就揪自己的肌肤,让自己有精神看书,早日救助那些和她一样的人!她的医术越来越高明,她研究起了针灸,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己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己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书上写着怎么样进针,可以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自己身上(进针),我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己感觉。有人问我说,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己身上扎针不痛苦啊?我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己最疼的地方,比如向包括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掌握了一定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曾有医生嘱咐过我的父母,如果我要是得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或者是褥疮,我会因为感染而死去。我给别人当医生,我也给自己当医生。15岁在农村的时候,我生了褥疮,晚上点着小油灯,对着镜子,我把自己身上溃烂的肉剪掉所以,现在最怕听的就是剪刀的声音。多么认真的一个人啊!用她自己的话说:如果我们心中有一些繁星,我们不仅要让它们照亮自己,还要点亮黑夜,照亮其他人的心灵!

其实张海迪也想到轻生过!快乐是很难的,我们常常为了短暂的快乐,愁苦经年,张海迪更难。张海迪看上去很快乐,哪怕是在最痛的时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灿烂的笑脸。但张海迪说,她从来没有一件让她真正快乐的事。1974年7月4日,张海迪趁父母出工,收拾好东西,写好遗书,说自己不愿做沸腾生活的旁观者,然后一次性吃了30片冬眠灵,又给自己打了6支冬眠灵。在静静地躺在那儿等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张海迪忽然想到了尚楼村的乡亲们,真舍不得离开他们;又想到了保尔在海淀公园自杀的情景,他也绝望过,但最终还是战胜了懦弱和病残,成了生活的强者。想到这些,张海迪挣扎着爬起来。可药物起作用了,爬不起来了。于是,她拼命地喊:快来人啊,救救我,救活我吧!经过五六天的抢救,张海迪终于苏醒过来。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医生护士,她惭愧极了,对大家说:我错了,从今以后我要勇敢地生活下去。死,也要在大笑中死去。

这次经历让张海迪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就这样,她用自己的乐观,坚强与自信一直感染着身边的人!用心感受着生活!就像郑燮写的那首《竹石》一样,永远不放弃,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就一直努力着,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阻挡不住张海迪想为村民做贡献的心情!

张海迪的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支持着我!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到,我比她的条件好十倍,万倍,只要我用心,踏踏实实的去做,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人不仅要为自己而活,也要为而活!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不在乎你能失去些什么!而在于奉献和你能带来些什么!看了这部电影使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很存在的意义!我要向张海迪学习,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都决不放弃!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走去!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向她一样不要沮丧和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尽管经受严峻的考验,也对人生充满了信心。相信每一天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值得庆祝!

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天才都是在痛苦中诞生的!

今天我们的生活依然需要澎湃的激情,一个人有了激情才会热爱生活,才有生活的动力。

一个人要奋斗,内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总是依靠别人鼓劲是不会长久的!

我感谢生活给了我一支能说话的笔,它让我去倾诉了,去抗争,我不仅活着,而且在写作中放飞了心灵。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这些都是张海迪告诉我的!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闪光少女观后感范文欣赏


很多人都喜欢音乐电影,那么这部《闪光少女》一定不可以错过了。小编这里整理了一篇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这部电影是偶然刷抖音的时候看到过一次,因为时间关系一直没看,最近彭昱畅被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提名,我看了一下他的电影除了闪光少女,其他的都看过了,翻豆瓣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我欠了闪光少女一张电影票,我想既然大家都这么好评,我决定看一看。

昨晚下班之后,家里没人,自己端了一盘吃的,坐下来安心地看。总的来说,如果当年它上映时,我知道,我一定会去看的电影讲述了在一座音乐学院里,民乐和西洋乐的争斗,互相瞧不上看不起,最终男女主角找到一样学习民乐的同学,组成乐队,崭露头角,并最终在一次音乐表演上证明了自己,证明了民乐。

电影让我感动的几个场景第一个是乐队在漫展第一()次合作,台下寥寥无几,古筝、扬琴、大鼓响起,随着伴奏,金戈铁马,曲终,赢得了满场的掌声。所以音乐是有力量的,当时想以后一定要去参加一次音乐节,感受一下氛围。

第二个场景是世纪大比拼,铁栅栏一边的民乐。一边的西洋乐,两队人相互交织,最后唢呐一出平天下,民乐赢了!

第三个场景是在准备比赛的乐器时发现缺少一样至关重要的乐器编钟,在门卫大爷的帮助下,他们推开地下仓库的门,看到了很久之前因为市里乐队解散留下的编钟,上面满是灰尘,大爷问你能敲响它吗?我想,这个编钟如果是有生命的,他一定一直在等待着被敲响,等待他的有缘人。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国家宝藏的曾侯乙编钟,历史悠久,途径战争,最终还是完整的保存下来。有时候历史就是如此,历史的物件也是如此。看到这我突然有一种想学一种乐器的念想。

看完这个电影,对二次元也有了改观,所以有时候眼界真的很重要,理解也很重要,虽然有时候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你做到最起码的理解也更重要。

闪光少女观后感集锦(5篇)


不仅读书可以丰富人的阅历,看电影也同样可以,伴随着观看的过程,我们总是不断涌现出各种想法。在观看之后,我们如果想要保留这份美好,应当写一份观后感,写观后感不能从头到尾介绍故事,而应该着重描写“感”的部分。你掌握作品名观后感的写作格式规范吗?读后感大全的编辑花费了很长时间来整理“闪光少女观后感”的所有重要资料,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1

“人生巨浪中的小木船,颠簸的自信不够果断,你的泪光柔软了倔强。这一闪,生命全都被你照亮,这一身洒满一夜星光,让所有伤感,都得以回甘……”

看完“闪光少女”后,我百感交集,没有缓过神来……多么燃!多么热血的青春啊!

电影以校园音乐作为整个电影的材料,校园中的西洋乐和民乐是两个势不两立的群体,“西洋乐的人嫌咱们土,而我们民乐的嫌他们装。”这句话让我影响深刻。

混架、争吵、对立……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而学院的领导也相对于民乐更加偏向于西洋乐,认为那才是优雅高尚,更加国际化的音乐。

女主角陈惊、男主角“油渣”,开场就是两个不修边幅的模样,可他们却都有着随意,不做作和敢爱敢恨的鲜明的`性格特点。当西洋乐和民乐与往常一般混战时。此时,陈惊听到了那第一个清音,那悦耳灵动的音符如荡开的波纹,在一瞬间钻入了陈惊的心,她望着这位学院西洋乐钢琴的首席,如望着偶像一般。玉树临风清秀俊朗,陈惊觉得这就是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的模样。

舞台上,她只望着这身旁的“偶像”,甚至忘了翻谱……表演结束,陈惊第一次表露了自己的心声,她向校草表白,却被校草无情的奚落和揶揄,“杨琴也算是什么乐器?”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陈惊的心,她决心,证明给他看。杨琴,不仅是乐器,它还有着高贵无比的灵魂。她向所有民乐团队的学生发出邀请,打算组建乐队,但是学生们都为高考准备,没有一个人愿意接受进队,甚至再一次向陈惊表示鄙夷和不屑……

终于,她遇到了502宿舍的二次元的人,她们一起组建乐队,虽说这路途艰辛,他们受到了陌生人异样的眼光,受到亲戚的劝阻,家人的反对和不支持。但是她们在这路途上坚定地走了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所有人,坚定着梦想的脚步,这是她们在遇到困难时做出的举动。

日积月累,她们在乐队中的表现超乎常人,能轻松应对各种场合。且在比试中战胜了西洋乐乐队,可他们的要求却是肩作战,没有用过分的言语和骄傲的目光对待他们,相反,是包容和信任。就这样,“闪光女孩”慢慢长大,渐渐明白了自己身边“油渣”的默默的爱,也让西洋乐和民乐成了好伙伴,永远并肩同行的好伙伴……

西洋乐和民乐各富有特色,为什么会有贵贱之分?我以前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中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在期间,会同另外两位作曲家合作出了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所谓琵琶协奏曲指的是琵琶独奏,西洋管弦乐队伴奏。曲子写好了,吴祖强找了琵琶演奏家和中央交响乐团一起排练,第一次合练之后,初试民乐与西乐搭配的吴祖强心里没底,就去找乐团的人问感想,得到的答复是:听着挺好听的,就是感觉有一股碎木头音。“碎木头音”——这就是当年西乐的专业乐团对琵琶独奏声音的评价。

但是我们一定明白,并不是所有西洋乐的人都会这么认为。因为真正爱音乐的人,他们会尊重每一种音乐,每一个音符,尊重每一个音乐人。就如我,我也是在学竹笛,但是我明白,每种音乐都带有情感,当每一个动听的音符滚动和涌出时,那种心动的感觉,源于热爱和信念。

而“闪光女孩”陈惊的追梦历程,是不是也会让我们明白:成功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做一个不畏不馁的长跑者,要不断奋斗,千万不可半途而废。放眼古圣先贤,他们也都是奋斗所换取来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会说话、走路,都是靠后天的培养与学习,所以不管是天才或是笨蛋,只要肯上进,一样能闯出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世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汗水。”

青春如梦,岁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纵即逝!青春犹如一首歌,它的内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若你用真挚的心高呼它的名字,歌颂它的美好,相信,你一定会发光,闪闪发光,像“闪光少女”那样璀璨无比……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2

看得人挺热血沸腾的。电影闪光少女,之前看了电影,到现在想起来还是意犹未尽的,徐璐真人真的太瘦啦。多吃点啦。电影很好看。虽然不混迹二次元但是都觉得超燃的。以前关注乐器多是钢琴。小提琴。

这些西方乐器。看了电影也看到我们国家自己传承的一部分。扬琴。古筝。二胡。琵琶。唐鼓。就像当下国家文化随着出国和国际经济融合,也逐渐被我们重视和升华,我们理当如此,国家的就是我们的,不仅有责任宣传更有责任维护和保护。也看得出来这部剧的用心。

连编钟都真实的用在里面。电影故事情节也不错。看到一群志同道合并且对自己坚持而坚持的人很有体会,那种友谊和合作十分珍贵。片中有个部分超级燃,中西大比拼变成中西的碰撞,就像一南一北的交融,忽而突兀忽而融合很奇妙的感觉。大家上映的时候带上你志同道合的盆友去吧。

不白花这份钱的。我保证。。男主炒鸡超可爱中国好朋友。。。超暖心的。。。其中最最最可怕的是千指大大。真的收下我的膝盖好吗。古筝技术太强大了。。。电影里看她弹奏的时候真的是倒吸一口气的那种厉害。看完去搜了一下演员果然是真厉害的。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3

“闪光少女”,名字听起来很中二吧,影片中谈了三个有关“兴趣”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思考。兴趣一,爱情。兴趣二,嗜好。兴趣三,技能。

其实爱情吧,在我们老师看来是早恋,不学好。但在学生看来美好,向往。影片中的女主对弹钢琴的男主一见钟情,愿意“自取其辱”给人翻谱子,私下大胆告白,甚至当众圈心告白,一颗热乎乎的心捧上去给男主“践踏”。可惜,一厢情愿地追求换来一波带节奏的白眼球,即使最后男主对女主印象稍有改观,那也上升不到喜欢。那种感觉就像,你一直讨厌茼蒿,十几年不沾筷子,突然有个人强迫你吃了一口,你发现茼蒿也没那么难吃。但也就这样了,再不难吃你也不想动口,因为还有更适合的在等你呀。其实现在大多数女生心里都藏着一个自己爱慕的男生,不敢表达,又想和他变得一样优秀,那就努力吧。

二,嗜好。二次元,非主流,遭到许多舆论,影片中,学西洋乐器的看不起学民族乐器的,长辈对动漫文化有偏见,学生对古风歌曲的爱好,都是兴趣爱好,本就不分高低,但人们为什么对“弱势兴趣”就谈虎色变。时代在变,新的时代有新的娱乐消遣。80年代的孩子滚着铁圈儿上学,跳着泥巴打着沙包,口里含着跳跳糖整天乐颠颠的;而如今,技术变革带来新的发声方向,国家的强大在接纳、包容着各地不同的文化。

“二次元”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社会拟态环境毫无思索的全盘接受,《闪光少女》中的女主一听“二次元“”就想逃避进入宿舍,然后一惊一乍地与“一群怪人”谈判。伴随着忐忑不安的配乐将内心的七上八下表现的入木三分,也代表了社会上对“二次元“”的刻板印象,最后女主加入他们的生活,去看漫画,学古风歌,认真cosplay,参加漫展,上台表演,积极融入,只有尝试了,才有资格评论。“千指大人”的古筝出神入化,“贝贝塔塔”’与琵琶配合的天衣无缝,“油渣”两手大鼓打得激昂壮烈,“樱仔”一手二胡拉得人胡合一,每个人都在认真的学,可以喜欢“二次元”,但也要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才能让长辈正视。

兴趣三,技能。影片中西洋乐器大行其道,学校对民乐的不重视,对民乐学生的隔离式管制,整个社会对民乐的漠视已经到了赤裸裸的围捕的地步。其实许多家庭对外来文化愈加包容,更倾向接受新鲜,看起来高雅、神秘的西洋乐器。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的编钟也已被新时代遗忘,同宗的扬琴被风靡欧洲的钢琴取而代之,曾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它也不声不响地退出了舞台,新世纪的人们欢乐地拥抱异国文化,圣诞节、情人节……过得不亦乐乎。七夕,有几个外国人知道这节日的存在。

青春如梦,岁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纵即逝,喜欢就坚持吧,青春犹如一首歌,它的内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若你用真挚的心高呼它的名字,歌颂它的美好,相信,你一定会发光,像“闪光少女”那样璀璨无比。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4

这几天因为电影院做暑假观影学生卡的活动,所以我常常和朋友去电影院看电影,在这充满“国产电影保护月”气息的暑假时间中找到一个好电影可不容易,所以我们只能勉强看一些甚至在家都不想看的。

因为这几天实在没什么看,再加上我的迟到,连原本计划的《父子雄兵》也错过了,所以只能去看最近的一场《闪光少女》,其实看到它的海报和名字,我是拒绝的,以为又是什么类似舞法天女的神剧,但是坐到电影院椅子上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才发现它是一部青春片,尽管差评还是不少,但是比我心中以为的要好了很多。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音乐学院分为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两个部,但是两个部常常不和,因为西洋乐器部嫌弃民乐太土,而民乐觉得西乐太装,所以导致了两个乐部的严重不和。而民部的一个女生陈惊却喜欢上了西乐部的王文,于是就去在西乐部的演奏会上帮王文翻铺子结果失误,然后被西乐部很多人嘲笑欺负,便励志自己也要办演奏会,让王文看看自己的实力。便找了二次元三人组和自己的朋友油渣组建了民乐乐团,当乐团刚有起色,又面临了因为民部招不到人而学校计划将在下学期取消新的民部的危机,所以他们便更加努力,通过与西乐部的斗琴胜利获得了在西乐部演奏会后演奏的机会,结果演奏很成功,也让学校留下了新的民部。

这部电影可以说已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是依然能看出其中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对二次元三人组的描绘过度夸张,拉远了二次元与普通现实的距离,虽然本意是让人理解二次元,但也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电影剪辑和配乐也是严重的减分项,剪辑较为凌乱,很多地方的配乐也显得突兀。再就是对于学校取消下一级民乐部招生缺乏描写,只是只字带过,仿佛就是把《LoveLive》的框架拿来一用,结果只是毫不起眼的一部分,剧情缺乏深入,对于王文及西乐很多人对民乐及陈惊的态度变化也缺乏深刻描写。

不管怎样,它也已经大大超过我的期望。它让我学会了对于生活要勇于追求,坚持梦想。也教会我人没有高低贵贱,要学会平等地对待他人。

闪光少女观后感 篇5

不得不说一句,这是一部被片名耽误的好片。《闪光少女》讲述的是少女陈惊与小伙伴们一起组成2.5次元乐队,大战西洋乐的励志青春故事。

陈惊是一个学习民乐扬琴的少女,喜欢上了弹钢琴的帅气师哥,为了跟师哥在一起,做了不少的傻事,替师哥翻谱子,在楼下摆“心型”蜡烛向师哥表白,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番真情,换来的是师哥的`无情践踏。也因为这个原因,引来了民乐与西洋乐的“斗琴”。在陈奕迅饰演的上级领导视察的这天,由古筝演奏者“千指大人”率先奏起战歌,向西洋乐发起进攻,后双方你来我往的各占上风。直到唢呐一响,一曲百鸟朝凤,奠定胜局。

在追师哥的过程中,陈惊做的最正确的一件“傻事”就是组建了2.5次元乐队。陈惊向师哥说喜欢师哥,师哥问她是学什么的,陈惊说是扬琴,师哥不知道扬琴是什么乐器。陈惊就想要告诉师哥,什么是扬琴,就像找几个人一起组建乐队,但是一直没有找到愿意和她组队的人,直到找到了2次元宿舍,这个宿舍里边的人都是喜欢二次元的人,为了让她们参加自己的乐队,陈惊不惜重金相邀,每周一个手办,终于让他们加入了自己的乐队。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2.5次元乐队在一个漫展上进行表演。还上了电视。陈惊以为出名了,师哥就该知道扬琴是什么了,就有了去师哥宿舍楼下点“心型”蜡烛表白的事。

这部影片,有青春,有热血。也让我有了几点思考,第一点,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可以学习西方的东西,但是,不能崇洋媚外。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想要固步自封,不与世界接轨,是不可能的,但与世界接轨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其他人的跟随者,反过来欺负自己人,而是为了强大我们自己的民族,丰富我们的文化底蕴。第二点是,如果喜欢一个东西,就要去守护它,不要因为别人对这个东西的看法,而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就如剧中的民乐学生一般,二次元也好,民乐也罢,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轻言放弃,就算可能受到了别人的不理解,也无所谓,毕竟,这个东西是自己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是很酷的。

观《天才少女》有感


观《天才少女》有感

吴晓慧

如果你是个天才,你会选择怎样的人生?或者说你有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你会给他提供怎样的教育和生活?电影《天才少女》引发了我的思考。

影片中玛丽就是一位天才,7岁的她就已经可以理解各种高等方程,表现出非凡的数学天赋。她的舅舅知道她异于常人,却仍决定将她送入一般的公立学校,接受普通的教育。

可第一节数学课上,玛丽就感到了无趣,老师的问题对她而言毫无挑战。面对老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她毫不费力地答出,那大大的眼眸中满是坚定和自信。原以为这种天才少女,肯定会桀骜不驯、不可一世。

但在校车上发生的一幕,却颠覆了我的想象。一个男孩儿颤颤巍巍地端着蛋糕上了车,那手工制作的精美蛋糕立刻吸引了车上所有小孩的注意,大家都发出赞叹的声音。男孩儿满脸笑容,可在走向自己的座位却被一个12岁的胖男孩故意绊了一脚。人摔了一跤,蛋糕也毁了。只见玛丽一脸气愤,她从座位上站起来,向胖男孩挥了一拳。

或许我们立刻会联想到“冲动是魔鬼”之类的话语。的确,结果可想而知。这件事惊动了学校,校长严肃批评了玛丽,甚至劝舅舅让玛丽转学。但舅舅的反应却让我震惊。他发自内心的欣赏,认为七岁的玛丽敢于向12岁的男孩公开挑战,说明她具有强大的正义感,而且足够勇敢。因此他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责怪玛丽。倒是因为玛丽对校长不友好的态度进行了教育,他教导玛丽无论怎样都要学会尊重他人。

可玛丽究竟该如何成长?又该拥有怎样的人生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舅舅。他内心深处的恐惧,便是害怕自己选择错误,毁了玛丽的人生。他目睹过数学家姐姐的抑郁、自杀,认为玛丽更应该过上正常的儿童生活,享受简单的快乐。

而玛丽的外婆想争取她的抚养权,打算将她培养成数学家。当双方律师对薄公堂进行辩驳时,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观就摆在我们面前,即使是法官也没能做出评判。或许这本身就无所谓对错,只是选择不同罢了。

相比玛丽研究各种高等方程时的专注,我更喜欢她在床上蹦跳着唱歌、在海边张开手臂欢呼、和伙伴拍手游戏时的快乐。她是天才,可也是一个小孩儿。给予她温情的陪伴,让她在爱的阳光下成长更为重要。

当她被外婆关在屋子里,和数学大师们做研究时,她肯定也会想念家中那只有一只眼睛的猫,还有邻居胖阿姨的怀抱,当然更少不了舅舅的疼爱。不然,舅舅看望她时,她不会哭得那么歇斯底里。

好在后来舅舅还是坚持了他的选择。玛丽虽然在更好的学校和成人一起上数学课,但课后还是和普通孩子一样游戏玩耍。我想给予玛丽体验生活的权利,给她充分的自由生长空间,尽力去塑造她健全的人格,对她的成长更有意义。

天赋是上天赐予的宝贵礼物,但不可多得的还有我们的生命。

观后感《观《闪光少女》有感——中二,以青春之名》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观影感受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观野草有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