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品格故事读后感 > 地图 > 品格故事读后感

品格故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6 来源:互联网

《读故事塑品格》读后感1000字。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怎么才能避免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如同流水账一样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读故事塑品格》读后感1000字,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一丝风,从远方吹来,混着木质和醉人的书香,令人满心愉悦。书籍里一个个文字积淀着各种各样的故事,有铁马冰河的壮阔气势,有胡风边杀的驼铃声响,有青山壮阔的田园悠闲,有感天动地的情意深深……这些都沉醉于书中。

朋友从远方回来,带回几本书,我去她家做客,一眼便瞧上了本《读故事塑品格》。它的包装并不精美,价格也不算昂贵,然而我却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有一只英雄的队伍正坚持不懈地走着,走着。走过波涛汹涌的金沙江,走过绵延不断的大雪山,走过泥泞险恶的黑草地……走过重重险阻,走过多少风霜雨雪,走过两个春夏秋冬……脚下是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夕阳拂上我的脸,在这个书香满溢的黄昏我开始由浅入深地明白:一旦定下人生的目标,就要倾心于它,哪怕它令你满身伤痕,哪怕它令你痛之入骨。忘记悲伤,向人生目标前进,这才是人生的主导。

我的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名牌大学,让父母可以脸上有光。追梦的路上,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是为了自己,为了父母,就赶紧把这个念头给打消了。我想着应该是信念吧。当年红军北上抗日,拯救民族于水火的理想信念。把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沿着崎岖的山路披荆斩棘,艰难前行,最终使我们拥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信念,是万事成功之根本,是奇迹诞生之动力,是步入殿堂之基石。信念是长堤里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的积累;信念是春蚕一丝一丝的坚持。

我说追梦的途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坚持不懈。如果当初红军面对困难就退缩的话,还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我以前有着严重的偏科成绩。母亲得知后,只说了短短的一句话:“坚持就有收获。”于是我开始奔跑,在暑假中当别的同学还在睡梦中时,我早已起来背单词了。当别的同学还在电视剧和游戏中畅游时,我还在刷这英语习题。当别的同学已经进入梦想时,我却在预习新课。

是啊,坚持,这是一个多么难以做到的词啊,可你依然不厌其烦的给我做示范。烈日下,狂风中,暴雨下,你是凭什么力量依然顽强的生存着的?我猛然想起有这么一首诗里写道:身处逆境的时候,坚持。别人都放弃的时候,坚持。绝望的时候,坚持。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在坚持一会儿。这些一般人体会不到。

每天早起背单词,实在是一件枯燥而乏味的事,可每当想起你,我便使出浑身解数。虽然现在英语还不是很好,但我相信成功近在咫尺。

冰心说:“成功的花只惊羡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让长征精神陪伴我成长 ——读《读故事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书——《读故事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

什么是长征精神呢?我十分好奇,带着疑问翻开书本。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遵义开新篇、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理想铸军魂等,每一章都有真实的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处处闪耀着信念坚定、坚韧不拔、敢于担当等可贵的长征精神!

看到长征精神,我就想起了自己:遇到难题,就等着老师或父母讲,从不动脑筋思考;碰到一点儿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敢迎难而上。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勇于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趟过学习中的一条条河,为自己的理想持续不断地努力,直达最后的胜利。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作为一名新时代学生,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用长征的精神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勇攀高峰,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

让长征精神陪伴我成长 ——读《读故事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有感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书——《读故事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

什么是长征精神呢?我十分好奇,带着疑问翻开书本。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遵义开新篇、强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理想铸军魂等,每一章都有真实的故事,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处处闪耀着信念坚定、坚韧不拔、敢于担当等可贵的长征精神!

看到长征精神,我就想起了自己:遇到难题,就等着老师或父母讲,从不动脑筋思考;碰到一点儿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敢迎难而上。我们要传承长征精神,勇于翻越学习中的一座座山,趟过学习中的一条条河,为自己的理想持续不断地努力,直达最后的胜利。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作为一名新时代学生,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用长征的精神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勇攀高峰,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有用的栋梁之才。

《品格之路》读后感1000字


品格之路,这本书通过用了半叙事半论述的方式,讲述了截然不同的人他们走过一生的人生经历,他们在面对每一次抉择的时候面临的困难,他们在最终做完选择之后的状态。

这些人中,有些人有很强的自省能力,有些人则没有;有些人为了达到目的,愿意把手弄脏,有些人不仅想做好事,还想做个好人,这些人尽可能过着纯粹的生活;有些人对自己非常严苛,他们拼命攻击自己的弱点,有些人则可以接纳自己,对自己的人生采取比较轻松愉快的态度,相信人的本性自然会解决人生的主要问题;有些人注重隐私,他们与人保持一段距离并且不轻易显露情感,有些人则愿意展露自己的情绪;有些人因为宗教、信仰得到救赎,有些人则被宗教、信仰伤害或是不够虔诚和坚定;有些人愿意放下自身的能力,让平和喜悦进入心中,有些人则企图控制自己的人生,透过努力锻造灵魂。

即使在相同的道德生态中,每个人都有许多空间可以走出自己的路。但几乎所有人都在穷其一生做同一件事:致力于超越脆弱的自己。生命的美好意义,就蕴藏在跌倒的动作中。跌倒,是前行路上,必不可少的经历。每一次跌倒之后,如果你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如果你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如果你的双腿变得更加有力。那么恭喜你,走在品格之路上。无论在生命的终点,你成为了哪种人。你都依然光芒万丈。

我有话说:我们致力于平衡好亚当1号和亚当2号中间的那个度,但每个人心中的标尺都不一样,这些都不重要,如果你用心去关注自己的身体、情绪,再借用你的大脑理智的思考。它们会告诉你,这是不是你想要的。最后的最后:“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Reinhold Niebuhr

这是二战时期著名的美国基督教神学家Reinhold Niebuhr的某篇祷告文中的句子,广为流传,曾被李开复引用过:

“愿上帝赐予我平静,能接纳我无法改变的事情;愿上帝赐予我勇气,改变我可以改变的事情;并赐予我智慧,让我能分辨这二者的不同”。

借用这段话,作为品格这本书最后的点题吧。布鲁克斯想告诉我们的,也应该是希望我们用勇气、智慧去完成我们的品格之路,并最终在路上收获平和。

《牛津品格》读后感1000字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品格的力量》出自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之笔。可以说,这是一本超越时空的伟大著作,对于身处当代中国的你我而言,依然值得深思领悟。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源泉。高尚的品格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生的价值,是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同样,一个国家伟大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人民的品格。作者在此书中,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他从女性、老师、劳动、勇气、自律、职责、性情、风度、爱情、苦难等方面,娓娓道来,讨论了品格之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全书通俗生动,亲切自然;例证恰到好处,论述精辟准确,二者完美结合,给读者带来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

才学总是博得人们的赞佩,而品格则必定会赢得人们的尊敬。前者更多是智力的产物,而后者,则是心灵的果实。诚如斯迈尔斯先生在《品格的力量》中所说,品格的培养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一段潜移默化的身心历程。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有些人往往容易忽视品格的塑造、培养。他们盲目追求才学、名利,却淡漠了精神价值。其实,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是人们羡慕的对象,品格高尚者则是世人敬重的楷模。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狡诈、邪恶,善良有时受到欺辱,诚实有时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作为一名教师,热爱祖国、团结友爱、乐于助人、正直善良、责任心、诚信等,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格。懂得感恩、学会善良、豁达内心,做一个具有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的人,方可收获人生的幸福;勤奋博学,如书中所言:在人的一生中,几乎全部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书本获得的。没有了这个朋友,人便没有了一个能随时帮助自己、告诫自己、充实自己的盟友。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方能够拓宽人生视野,方能提升自身素质。

感悟《品格的力量》,让人受益匪浅。正如《时代周刊》评论道:在当今这个只追求器物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技术信息的同时,绝不应该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绝不应该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这是一本能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的有价值的书。 愿你我在学习中改变、在感悟中升华,培养更为高尚的品格、拥有更为纯粹的人生。

读《故事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有感400字


“长征精神”永不言败

—《读故事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有感

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认真读了《读故事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里面一个个坚强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一座座雪山、穿过一片片草地的情景,那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顽强,何等的刚毅!红军战士在缺衣、缺粮、缺药等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硬是克服重重困难,抵达陕北,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提到红军长征,我们都并不陌生。红军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有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红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永不褪色的卓越品质,是丰厚的宝贵财富,值得每个人学习!

掩卷沉思,心潮澎湃。想想自己,难掩羞愧之心。平时在与家人、同学、朋友相处时,想到最多的总是自己,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付出。遇到困难,总认为自己是“小公主”,吃不得半点苦,受不得半点累。学习上一有挫折,总想着躲避,还要寻找各种借口……和红军战士对比,我真是惭愧极了!

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今后,我也要向革命前辈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用“长征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让“长征精神”伴随我茁壮成长!

读《中国的品格》有感


读《中国的品格》有感

一纯

因前几日的感冒拖延了《说文解字》的学习,一纯干脆先行拜读了楼宇烈先生的《中国的品格》一书。

本以为著名的北大教授是很学术派的老先生,结果我才把序言看了就两眼放光!楼先生的文风十分自然真实,用语也很平易近人,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真得多多感谢祝老师的推荐呢!

《中国的品格》,关于这个书名,楼先生在序言里就已经叙述得很清楚了:“所谓品格,可以说是一种德行、一种格调……何谓‘中国的品格’?我想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明所打造出的一种特有的品质。”

一纯学习传统文化的原因很多,但我的学习目的始终围绕着“道”——中华文化中最本源的大道。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也希望能学习悟得大道,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进而影响周围人。文化,其实也可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悟道不深的时候就努力修身;像楼先生等前辈知识充沛了,则能著书兼济天下、传于后世。

楼先生以平实的笔调著《中国的品格》,讲述中国文化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精神,他还希望“读者可以从中体悟什么是中国的品格”。对于读者之一的我来说,这是一种幸运,也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

幸运是指,在我这个眼光还短浅的年纪,能站在楼先生的肩膀上了解全局,补充很多不了解的方面。

比如,国人都知道“儒、释、道”三者是我国教化派别中最重要的,但是真正了解三家的人不多。像我现在主业学儒,也未敢说自己完全了解儒家。楼先生则用三篇分别对三家进行了脉络梳理,期间穿插了不少小知识,感觉了解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楼先生的文笔很平实亲切,甚至有些写作思路和我很相近,是以我常常读了上句很有感受,立刻写在旁边后,发现下句就和我的感想内容一致。实在是出乎意料,楼先生是我目前读书读过最合拍的作者了!

当然,读书读得再愉快,也还是得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咀嚼一下的。

张五常先生提倡的读书方法中就有这么一条:“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之间的联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受其影响,我将这种联系方法应用起来看《中国的品格》。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本书给了我思考空间的一个原因了。

我个人读书比较快速,因此一天内接收的知识容量偏大,此时就容易无法精准找到重点。我现在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读完书后给一点时间自己思考、咀嚼,不然读的书可能就失去意义了。

我尝试联系节与章、章与全书的关系,我发现楼先生很能展开叙述,同时他的架构也是极其稳固的,章节之间的过渡也是有联系的。

《中国的品格》自然是围绕着书名展开讲述的,第一篇《中国文化的百年沉浮》从历史的层面由远及近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致历程,并且着重于当下文化发展势态,以发问的形式狠狠敲醒当代中国人,篇末又附上“树立文化主体意识”的解决方案。

哪怕只是一篇的内容也是结构清晰、有头有尾,能阐述观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可以一针见血、犀利直白不含糊!

举一个书中的例子:“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也在向全球化发展。当今世界上的一些强国的强势文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文化传统。我们讲强势文化,说得坦率一点,就是美国文化。”比起其他书籍文章含糊地说“某些国家”,我更欣赏这种坦率。

单单看第一篇就令我心神震荡。

如果说第一篇是从历史宏观的角度大致了解传统文化,那么第二篇就是直击传统文化核心,标题也清晰直白——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人文精神。

这一篇回归到“人”这个单位上来——“以人为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人文精神一个层面“上薄拜神教,下防拜物教”,注重的是人的精神生活,使人不受鬼神、财物的支配,我学习的儒家对人的要求即是如此;其另一层面强调的是礼乐教化、人文教育。

至此,前头留下的疑问——“何谓中国的品格?”就此得到解答。

我们仔细想想:这么好的人文精神,我们今天可有一丁半点的遗留?

没有!经过内部文革的断层期,加上外来西化的严重侵害,属于我们本土的精神品格几乎消失殆尽了!现代不乏有人重度相信鬼神,更多人为求名利不择手段,社会也没有半点礼乐教化、乱象层出不穷,教育也是工厂式地批量生产考试机器。中国传统的优秀品格去哪里了?所以,我很认可人文精神,我们要重拾我们的品格!

具体上我们该怎么做呢?

楼先生此人坦率并且务实,第二篇的内容放在一般的书上大概就是全书内容了,楼先生八篇的内容,用两篇深度剖析问题,剩余六篇全属于解决方法的范畴。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告诉我们想重拾文化就要从经典中的经典开始读起——对文化不了解又谈何重拾?三玄(《周易》、《老子》和《庄子》)、四书、五经共十二本经典是我们可以入手的对象。

然后,第四篇到第六篇则详细阐述儒释道三家的情况。

第七篇讲《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最后以《中医与中国文化》为结束。楼先生之所以选择“中医”来作结尾是因为:“中医的自然治疗的理论基础在哪儿?首先是道家,然后是儒家,最后是佛家。”楼先生认为中医是一个融合儒释道三家的文化剖面,“我们可以真正比较全面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最根本的东西,一些最精要的东西。”

可见楼先生在内容的安排上不是兴之所至,随随便便的。由大局看自身,细细阐述后再进行归结,收放自如,章节与书的中心关系密切、环环相扣,其写作与文化的体系之完整令我敬佩!

读完《中国的品格》,我想我不单单是知道了中国的品格,而且会更坚定地修炼自身、锻炼品格,期待自己能影响更多中国人重拾文化的品格。虽然这是一个很宏大的理想,但是在读完《中国的品格》后,得以了解宏观的中国传统文化,我想我现在好好学习经典,就是在向着理想迈进一步了!

再次感谢祝老师的推荐!好书总能给人新启发!

《读故事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读后感300字


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认真读了《读故事树品格—长征精神青少年读本》,里面一个个坚强的人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一座座雪山、穿过一片片草地的情景,那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顽强,何等的刚毅!红军战士在缺衣、缺粮、缺药等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硬是克服重重困难,抵达陕北,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提到红军长征,我们都并不陌生。红军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是他们身上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有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红军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永不褪色的卓越品质,是丰厚的宝贵财富,值得每个人学习!

掩卷沉思,心潮澎湃。想想自己,难掩羞愧之心。平时在与家人、同学、朋友相处时,想到最多的总是自己,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付出。遇到困难,总认为自己是“小公主”,吃不得半点苦,受不得半点累。学习上一有挫折,总想着躲避,还要寻找各种借口……和红军战士对比,我真是惭愧极了!

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今后,我也要向革命前辈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永不言败,用“长征精神”照亮前行的道路,让“长征精神”伴随我茁壮成长!

《品格与个性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


喜欢《《读故事塑品格》读后感1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品格故事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