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朱自清踪迹读后感300字 > 地图 > 朱自清踪迹读后感300字

朱自清踪迹读后感300字

发布时间:2019-10-12 来源:互联网

《诸神的踪迹》读后感1500字。

高尔基先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读过经典名著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在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产生不同的心得体会,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诸神的踪迹》读后感1500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前两天,在妈妈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申赋渔的《诸神的踪迹》,很快就被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申赋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展开了一幅中国上古神话的画卷。

这本书以时间顺序,依次讲述了盘古,女娲,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禹,启,少康,伊尹,傅说,吕尚,伯夷,叔齐,周公旦,周穆王的故事。时间跨度上至三皇五帝,开天辟地,下至周朝中期,穆王西行。在这些故事中,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周穆王的故事了。

《诸神的踪迹》中对于穆王西行和昆仑山的记载,来源于《山海经》《淮南子》《搜神记》《庄子》等书,申赋渔在书中详细的描写了昆仑山上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

根据记载,昆仑山的北边是西海,南边是沙漠,西边是黑水,东边是赤水。在赤水与昆仑山之间,有一片出产火浣布的火山。在火山和昆仑山之间,还有一条著名的河弱水。

过了弱水,才到昆仑山。

在昆仑山上,有一只叫陆吾的神兽,他看守着昆仑山,不让外人接近。昆仑山有九重,最高的一重是穹隆形,天帝的都城就建在这上面。这是一个大城,四面有城墙,每面城墙都有九个门。每个门都有一口砌着玉栏杆的井。正门朝着东方,叫开明门,有一只叫开明兽的神兽守着门,其他的门则由雕鸟,腹蛇,六头蛟等神兽把守。这个大城里,有五城十二楼。五城十二楼的中间,长着一棵叫木禾的稻子,木禾的西边,长着珠树,玉树,旋树和不死树,木禾的南边长着绛树,木禾的东边长着沙棠树和琅玕树,在文玉树旁边有一口甘泉,名叫醴泉。

在昆仑山上,可以看到悬圃,管理悬圃的神兽名叫英招。有一眼泉水,从悬圃一直向远方流下去。这水叫瑶水,它汇成的天池就叫瑶池。

就在这个暑假,我前往青海旅行时,看到了真正的昆仑山,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峰顶终年被冰雪覆盖。并没有神话中的五城十二楼,也没有各种神兽,更没有那些奇花异草。也许是因为我肉眼凡胎,所以才看不到神仙们的花园和那些神兽吧。

《诸神的踪迹》是一本非常适合对中华古代文化感兴趣的人阅读的,它从各方位介绍了中国上古神话体系,有春神句芒,夏神祝融,秋神蓐收,冬神玄冥。在他们之上,又有东方天帝伏羲,南方天帝炎帝,西方天帝少昊,北方天帝颛顼,中央天帝黄帝。这是中国上古神话体系中最粗略的谱系。这本书实际上是以上古神话来写上古史,因为神话其实就是演义性的历史。所以我们说上古的神话里,有着我们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码。

中国上古神话有一套完整且丰富多彩的体系,但是随着儒释道三家的发展,中国上古神话逐渐变得边缘化,但是我们如今仍能在许多地方看到它们的身影。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典故:夸父逐日,鲲鹏展翅,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等等等等。

如果大家想要更多的了解中国上古神话,可以阅读以下的书目:《观山海》,《山海经》,《搜神记》等。

出于个人喜好给大家再推荐一本书:《曾许诺》系列小说,这套书概括来说,就是一本正经的谈情说爱。是的,这是一套古风言情小说,取材自《山海经》,《史记》等古籍。当然了,《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先生,与上古时代的距离要比《山海经》的作者远得多。而且,商代往前都还不属于信史时代,书里讲的东西,压根儿没法证伪,也没法证实。所以这本书,大家看看,图个乐子,权当娱乐,也别当真,但好看是真挺好看的。看了不吃亏,看了不上当。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阿富的贞操》读后感1500字


《阿富的贞操》读后感1500字

对于一本书的了解我觉得首先源自对一个作者的了解,什么样的作者会写出什么样的书,就像什么样的人会去做什么样的事。芥川龙之介,在正当壮年时选择了自杀,他在遗留下来的一篇文章叫《给老朋友的信》中说自杀者也许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自杀。我们的行为都含有复杂的动机,但是,我却感到了模模糊糊的不安,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或许因为他看不到未来,他的生日是3月1日,双鱼座,双鱼座的人,内向害羞,有着浓厚的艺术气息。柔情似水,浪漫多情,天真烂漫,会有许多梦幻般的想法,只是有时显得不切实际。少年体弱多病,然而脑袋很大,非常聪明,家族是武士阶层,门风高尚,10岁创办杂志,35岁服毒自杀,现在日本文坛最重要文学奖之一芥川赏因他命名,历史是他最喜欢的学科,他希望将来作个历史学家。所以他的很多文章可能从历史角度出发。这篇文章作于他的创作中后期。1922年大正时代的末期。

故事的开始,明治元年,1868年,这一年的1月3日,明治维新经过前期的准备后正式开始,改革派明治对阵封建派幕府。故事中一个淋得落汤鸡似的乞儿。他把包着烂头巾的脑袋先探进来,侧耳打量一会这空屋内的动静,四周带战争空气的没有人的空厨房里,进来一个带枪的乞儿这应该是明治维新戊辰战争的中后期,幕府节节败退,这个乞丐从当时的情况上来看应该属于幕府这边的一个乞丐,并且和女佣阿富是认识的,但是这个乞丐有枪,说明他不是一般的乞丐,很有可能是明治方的卧底。他在这里是为了接应即将到来的明治大军,提供敌方情报的。只是在等待的过程中遇到了回来拿猫的佣人阿富。

当老新让阿富脱光躺那里,文中:你那么爱猫儿吗? 可是大花,大花多可爱呀 阿富暧昧地回答。在这一带,你是出名忠于主人的,倘把猫打死了,你觉得对不起主人么也许你这样想吧。幕府虽然被打败了,但是他们有绝对的武士般忠诚,哪怕是为了一只猫,奉献贞操也不算什么。而老新为什么不碰阿富的身体,是源自使一种使命,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虽然有欲望一面,但是他懂得克制。

村上新三郎,源氏门中的繁光①,今天得好好干一杯了。 这句话的意思,表示这个名叫村上新三郎的乞丐老新,出身源氏门阀。源氏别说乞丐,这个门阀里的人不仅仅是简单的富家子弟而已..源氏是始于平安时代(N久前了,和故事发生的1868年可是相差N多,大概是800~1000年前吧)的皇室赐姓..是在日本史上执政数百年的大姓氏..开创日本幕府时代的正是源氏.德川源氏,虽然同属源氏,奈何分支不同,意见难免会有相左,这可能是导致其作间谍的原因。(读后感)

文中提及经过了二十年岁月,当然已显出一点老相,水灵灵的眼睛,却还跟过去一样。她是在明治四五年间,同古河屋老板政兵卫的外甥,现在这丈夫结婚的。那时丈夫在横滨,现在在银座某街开一家小钟表店。最后一段马车过后,丈夫又从人流中回过头来望望阿富,阿富一见丈夫的脸,又微微一笑,心里觉得安静了。说明当时的幕府女佣在打败仗之后顺从了明治政府,和丈夫一起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现在生活很好,很幸福。

今天老新的身分已经大非昔比,帽子上一簇鸵鸟毛,镶着绣金的边,大大小小的勋章和各种荣誉的标志,挂满胸膛,可是花白胡子的紫脸膛,还是过去在街上要饭的那一张。源氏子孙,长得一副乞丐样,但是明治维新战功显赫,现在也成为新时代的大官。

总体来说这篇文章芥川龙之介更多的是对明治维新之后,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并且得到人们认同的一个时期,他写这篇文章的时代,大正时代,特别是前期,被誉为前所未有的盛世,但他在末期看到了一些他不想看到的未来,因为1921年大正退位,裕仁接位,而裕仁是给整个亚洲带来浩劫的一个人,在大正末期也出现了诸如关东大地震等很多这样的天灾人祸,他期待这样一个盛世能够持续下去。

《最好的我们》读后感1500字


感情际遇和旧时光——《最好的我们》读后感1500字:

这一篇没有波澜壮阔的历史,没有勾心斗角的权谋,没有帝王将相,也没有野闻轶事,仅仅是一个已经跨过而立之年、偶然被触碰到内心里青春那段旧时光、行走在奔四大道上的人信手涂鸦。谨以此纪念下逝去的时光,和这个泛着一丝寒气的春天的雨夜。

对于一个行走在奔四大道上的人来说,青春文学是绝无可能触及的领域,但是——凡事总是有但是----却被这本描述青春岁月的小说触动了。文学的一大魅力就在于给人情感共鸣,我如是给自己解释,无论什么领域,文学就是文学。书中有各式各样的感情,同窗之情、师生之情、父母和子女之情,还有萌发于青涩、懵懂而又美好的爱情;书中有不同的人生际遇,学生、老师,命运的跌宕起伏让人唏嘘;书中还有美好的旧时光,和感情、际遇交织着,像交织着的蛛网一样,网住了记忆,律动着共鸣。

“个人觉得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用最真实的方式展示了旧时光的美好,这种美好让人心暖,也让人心酸。每一个画面、每一个人都像是曾出现在自己的往事中的。当这些文字和我的记忆互相探访的时候,恍然间仿佛庄生晓梦,旧时光里的人仿佛走到了我眼前,他们都是当年的他们,里面有我的朋友,有我的家人,有我的师长,也有当年的自己。窗外淅沥的雨声中,回忆起十四年前的那段高中岁月,里面出现的一张张面孔,熟悉又陌生,明明是到嘴边的名字就是叫不出来。四年的时光,能够完整记得的,只剩下些零星的片段,周杰伦,南街村的泡面,高考前两周的球赛----完全忘记自己是怎么从两个班级的班主任手中拿到同意比赛的准许。”

书中感情,有着很多种面相,耿耿和余淮、贝塔和张平徐延亮、韩叙和简单、淮南和洛枳……但是,所有的这些感情都是克制的,结局是清醒的。这是普通人的高中,没有死去活来,没有感天动地。分科后的描写,想起了自己当年鬼使神差的从文科班转到理科班的往事。放弃了优势的文科,转入了不怎么优势的理科,然而怎么也想不起转科的缘由,或许是家里的意志----像小说里那样的重文轻理,现实中也是一样;或许是自己的任性,觉得物理更有挑战。当时的我,肯定不是最好的我,没有主见或者任性。书里其他的感情也很感人和写实,送别贝塔那段朋友的情谊唤起人很多隐于记忆里的温暖;耿耿和父母的情感变化也击中了很多人的心,这种感觉五味杂陈,难以言说。

书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际遇。从余淮到耿耿,再到同学们,甚至是老师和家长。那句“那时的他是最好的他,但很多年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之所以打动我不是因为有情人的错位,而是隐藏在这句话背后复杂而不同的人生际遇。所谓造化弄人,平生遭际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余淮小时候自信狂傲,也有着让人羡慕的优秀,耿耿平庸迟钝,从来都是仰视余淮,但是命运是说不准的,从高考的那一天开始,以后的每一年都有着比高考十多年都要多的选择、变数和起伏。每个人都像是在时代的裹挟下在命运的路上颠沛流离。有人找得到路,有却人站不住脚。所以他们的人生角色一步一步地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源自自我、家庭、环境等多种因子。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是成熟的开始。可这些故事也许是值得庆幸的,也许是刺痛内心的。际遇的颠簸能让曾经的一点差距变成云泥之别,也能让曾经的一点差距发生颠倒。曾经的自己在长江入海处写下过“漂漂向何处,随风去无迹。”,而今的我在祖国的西南边陲的家中书桌前写下这些文字,人生的轨迹谁能说的准呢。当时的我,肯定也不是最好的我。喜欢一个人,恋上一座城,最好的自己留给最喜欢的人。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全书中点题的一句话,关于感情,也关于际遇。被触动因为人物,也因为自己。虽然没有在最好的时光里做到最好的自己,但是,因为遇到了最好的你,才让自己慢慢的做到最好。你和我,就像舒婷在《致橡树》里写的那样,一棵是橡树,一棵是木棉,可以相互扶持一生的两棵树。作者:旧说

《曼德拉的花园》读后感1500字


他在监狱中服刑的时候,最初是关在罗本岛总集中营的一个锌皮房里,做采石灰的工作。他白天打石头,将采石场采的大石块碎成石料,有时他还得从冰冷的海水里捞取海带,因为他是要犯,这样受罪的工作只有让他这样的人来做。

每天早晨,他都要排队到采石场里,然后,被解开脚镣,下到一个很大的石灰石田地,用尖镐和铁锨挖掘石灰石。石灰石田地里灰尘漫天,细碎的石硝不时飞到眼里,或者被小石块飞溅到他的额头上,留下血痕斑斑。他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脾气也越来越粗暴,愤怒、抱怨、仇恨经常折磨着他,很快,他发现,他与周围许多犯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有一天,他浑身疲惫地躺在锌皮房里,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想,他再这样下去,其实是已经宣布投降,那些把他送到监狱里的人不正是希望把他变成这个样子吗?要不了多久,在这个地方他的灵魂就会被瓦解,那样,肉体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要在监狱里活下去,就必须找到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满足和自豪的办法,监狱剥夺了你的自由、捆绑了你的身体,这当然是人生中最悲惨的事情,可是你找到办法让灵魂飞得更远,惩罚不就失去了它的效用?

他忽然醒悟了。

他原本要求监狱当局允许他在院子里开辟一个花园,后来,想了想,他把要求降低了,改为开辟一个菜园子,他想,这样的要求监狱当局也许更容易通过。但是,监狱当局还是毫无理由拒绝了他。他没有放弃,继续提出自己的要求,终于,几年后,监狱当局被他执着的纠缠搞得头疼不堪,最终总算同意了,让他在采石场的墙根处开垦了一片狭长的小块土地,去搞他的小菜园子。

采石场的院子是用废渣垫起来的,里面的土地非常干旱,而且还有很多石块,为了开辟菜园子,他必须把大量的石块挖出来,使植物有生长的空间。每天,在石料场挖完石灰石后,别人都累得躺在锌皮房里动都不想动一下,而他,却又拖着疲惫的身子在院子里挖石头,清理那片狭长土地上的废渣和石块。和他在一个监区的人都不理解,嘲笑他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矿工,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他,只是埋头苦干。

很快,那片狭长的小菜园子就绿色满园了,在灰尘漫天,色调单一的采石场里,特别瞩目。种植蔬菜虽然累,但他很欣慰,因为,在这片狭长的菜园子里种植蔬菜,是他在监狱里为数不多的自己能说了算的事情之一。他学习各种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观察植物的生长,然后照料植物,最后是收获。他像一个园丁一样,在播种与观察中,不但收获了蔬菜,也收获了思想,净化了灵魂。他知道,种子下地了,他必须要对每一粒种子负责,就像是一个领导人,必须对他所培育的东西担负起责任,他必须关心自己的工作,要驱赶敌人,要保留可以保留的东西、除掉不应保留的东西。

在罗本岛上他被关了18年,然后,又被转移到另外一个监狱,这个叫纳尔逊曼德拉的男人,在他的一生中,从43岁起他一共坐了27年的监狱,27年的监狱生涯中他备受迫害和折磨;27年的监狱生涯是他由壮年变成了一个蹒跚老人;27年的监狱生涯还应该是一个混凝土的世界,可是,在这个混凝土的世界里,他却找到了逃避周围单调乏味的方式,找到了接近阳光的方式。27年的监禁生涯,并没有让曼德拉变成一个脾气暴躁,对生活,对人生充满怨恨的人,相反,却使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苦难和痛苦,学会了感恩与宽容,坦荡与豁达,学会了如何把脊梁一直挺直,头颅一直高贵地昂着。

谁会想到荆棘会编成王冠?谁会相信奇异的梦想会变成现实?谁又敢说,一个人确实能行神迹确实能改变这个世界?如今,罗本岛已经被人们改名叫做曼德拉岛,但曼德拉岛集中营采石场墙根处那片狭长的小菜园,已经随着历史被人们忽视和忘记了,但我相信,无论什么时候,曼德拉不会忘记,因为,他在决心开垦那片狭长的小菜园子时,已经开始在他的心灵种植了一片花园。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


《爱的艺术》读后感1500字
人的一身追求的东西非常的多,可是能够让人从心底里感受到快了的东西也可能就是这三样了。
人说,不要在三十岁之前思考人生,但却不是想不思考就能够停下来的。 很多时候做再多的事情,得到再多的物质可能还不及得到别人的赞美与心底的许可。
渴望被爱,更是那最基本的需求。也许人做的许多事情都是提你升自己,让自己变的更好,更有能力,更成功,才能吸引到别人的关注,得到别人的爱。被爱的感觉那么美好,哪怕是一个最不值一提,卑微的人对他人的爱,都是不会产生憎恨的。
被爱那最基本的需求,也许才是安全感的来源。
其实如果说,只是追求被爱,那这不是爱的全部。爱,本身也是幸福的,美好的。这里,爱不是名词,是动词,不是被动而是一个主动行为。爱本身和被爱也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没有去爱的人,很难去感受爱带来的幸福和美好,同样也不会全部体会到别人给予的被爱,就像一个还没有为人父母的人,很难完全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只有当自己去做父母了之后,才回过头来体会到了当时父母对于自己的那份深深的爱。
爱情中,总是会有伤害与痛苦。那爱有很多方面,不能那么美好的遇到一个既爱自己,你自己又爱的人。一旦感觉到不被爱,就觉得失去了一段感情,完全失去了一段爱情的经历。或则不到失去的很多人,也不能体会爱的幸福。他们去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去得到被爱,得到别人对于自己的爱。这样的付出就是渴望着别人的回报,而这回报还必须是爱,可能还要求有形式。一旦别人不能如想象中回报,就受到了 极大的伤害。其实,对于这样的人,也并不懂爱。不知道其实爱是不求回报的,不求别人对于自己的爱。不以爱换回爱。确实,爱情不同与母爱,占有性很强。得不到回报的爱,必然带来很多的伤害。
有些人在爱中受过伤害,就否定一个人否定一段情,否定一个性别,否定着世上还有爱。要否定的其实只有自己。否定自己的爱,自己的付出。一个毫无顾忌,毫不保留地去爱过人,能够体会到爱,不管遇到什么,心中都相信着爱。而爱带来的幸福感,永远都在心中,回味而带着微笑。即使,那已经是一段破损的经历。
有些人,在爱里受了千百回的伤害,千穿万孔,爱别人爱到毫不保留,也铭心刻骨,然后也被别人伤到死去活来。然后下次又是毫不保留的去爱别人,然后又被伤害。这样好几次,旁人可能都已经看不下去了。但自己却相信着每段感情,或许不相信某个人了,但不后悔,不后悔这样的经历,不后悔自己的付出,也同时相信着某人当时的爱,只是后来变了而已。朋友们,都会觉得他傻,可是也许没人体会过他的爱,以及他得到的爱。这样的人,对于自己的付出没有任何的期望,不会让对方感到压力,不会用自己的付出来要求对方或者给多方以责任感,也许对方感到的是自由,痛快,偶尔也带着不负责任。然后就被伤害了。可能够微笑着回忆这一切的,唯有对于爱的痴迷于信任,也许只是回忆着自己当时那奋不顾身的爱。
信仰,听着很高端。人们都觉得自己,中国人,都没有信仰。先是有佛教道教之类的东西,然后被打倒了,开始觉得是共产主义,也许后来的后来觉得这东西太过于飘渺了。然后的然后,就什么都不信了。于是成为了没有信仰的人,于是只看着名、利,只看重怎么自己能够生存下来,然后生活的更好,应该是比别人好。(读后感)
其实信仰也没有这么高大上的。虽然解释都是说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是每个人都是自己做事,考虑事情,权衡事情的方式,这些背后的东西就是这些各种观,只是很少有人去总结这个东西。而信仰也是这样,是自己对于这个世界,对于未来能够达到的一个自己内心的信念。这也是基于自己的很多观念的判断得出的。如果对于自己的判断坚信不疑,那么这就是自己的信仰。而对于世界的美好愿望,必然会影响这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相信着对于世界的愿望会实现,就是那源于自身的不同于他人的信仰。而有了这东西,自己的坚持有了理由,自己的做法有了解释,甚至受的苦难也会以未来的美好来回报,所以会因此而感到更加的美好和幸福。

相信《《诸神的踪迹》读后感15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朱自清踪迹读后感3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