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丰子恺散文读后感 > 地图 > 丰子恺散文读后感

丰子恺散文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12 来源:互联网

丰子恺散文《伯豪之死》读后感1000字-独立人格。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中外经典名著,每次阅读完中外经典名著后,都会体会到书中人物那终身百折不挠的精神。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在中外经典名著中你最喜欢看哪一本书籍呢?我们的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丰子恺散文《伯豪之死》读后感1000字-独立人格,欢迎你的品鉴!

我喜欢丰子恺先生的画。他的画中,往往充满了童真童趣,而且下笔柔和,让看画者也被那种温柔祥和的情绪感染。

但他的众多画中也有与众不同的,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就带着淡淡的寂寥与怀念。

在丰先生的《缘缘堂随笔》中,这幅画是《伯豪之死》的插画,画的是窗外新月如钩,窗内人走茶凉的情景。

伯豪是何许人?是丰先生的一个头脑清楚,个性强明的好友,有着自己的人格。

他曾无故缺课,却宁愿被先生记过,也不愿扯谎。他有自己的宗旨,自己的目标,不在意学校的所谓铁律。他说,你不要过于胆怯而只管服从,凡事只要有道理。

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有个因为武功盖世而肆意妄为的猪兄,它告诉我,打破规则需要有足以相匹配的能力。而《伯豪之死》告诉我,打破规则需要有道理。

何为有道理?可以如丰先生那样因为生病走出宿舍才打破规定,也可以是像伯豪那样,为了自己的方向努力而打破规定。规矩并不那么无情,因为实行它的人有情。

伯豪离开校园,让丰先生怀疑学校,而伯豪的死,让丰先生怀疑人世。

丰先生有个地方和我很像,畏惧规矩,所以绝对服从,像是《人间失格》里的叶藏一般努力迎合社会。因此看完伯豪的一生之后,我才会明白,丰先生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时的感受。

那是敬佩的人离去的失望,是对挚友逝去的悲伤,是失去知己的孤独,是无人理解的寂寥,更是对世间失去了一个独立的人的遗憾。

丰先生敬佩伯豪,伯豪是因为自己想做老师,才去师范大学,而丰先生仅仅因为母训和师训;伯豪会因为提升自己不去听课,而丰先生死守校规;伯豪游玩遵循自己,而丰先生往往去别人去过的名胜正如丰先生概括的那样,伯豪是个个性强明的人,他早早有了自己的方向,有了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所以他敢于打破一切阻拦他前进的规矩。

丰先生与伯豪相比,便是缺少勇气的人了,即使有想要为之奉献一生的梦想,也难有寸进,所以才更希望有目标,有勇气的伯豪能有好结果。

可是,伯豪最后死了

所以,丰先生才会在《缘缘堂随笔》里说:一种对世界的反感,对于人类的嫌恶和对于生活的厌倦,在我胸中日渐堆积起来了。

他向往伯豪先生的生活,将他视为人生导师。伯豪先生多次打破规矩,彻底的顺从本心做自己,展现了自己独立的人格。丰先生不敢如此,却又向往如此,他把这份向往放在了伯豪身上,视他为至交好友,视为知己,所以才会在伯豪死后画出了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的画。

自然更古不变,人事却飞速变迁,丰先生画了这幅漫画,写下了这篇随笔是在怀念伯豪,是在宣泄自己的失望,更是在传递伯豪的观点:打破规则并不可怕,凡事只要有道理。

他没有勇气做那个打破规矩的人,但他希望这样有独立人格的人越来越多。

生活赋予了每个人无限的可能,规则,并非一成不变,每个人都一直与众不同,每个人都可以特立独行,但少有人敢于挣脱俗世的各种规矩,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一部分原因就在没有与之相配的能力,没有勇气,但更多的人,是因为没有道理。

这个道理,是合乎世俗的人伦情理,更可以是你的独立自我告诉你的真正正确的本心。

有着独立人格的人,才真的活着。

高三11班贾晨曦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1200字


要解释一个人的行为或者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分析往往是必经的手段。我读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这本著作本只想了解一下其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却不曾料它让我知道了更多。
part1:需求层次模型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模型如图所示。 part2:基本需求的特点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欲望,比如我想买iphone,我想买豪车等等,与作者所说的基本需求是不同的概念,其间关系是多对多的映射,就好像是产品中的用户需求与产品需求的关系一样。
在层次模型中,越是低级的需求,越是重要,这是显然易见的。当低级的需求被满足后,更高级的需求才会(也是立即会)出现。人们日常所说的饱暖思淫欲和贫贱夫妻百事哀就从两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道理。然而,并非低级需求得到百分百的满足才会出现高级需求。
与自我实现(下面会具体提到)相对应,当人们某一层次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机体便会被其所控制,长期下来甚至于其人生观价值观都会有所变化。在心理疾病研究方面发现,只有挫伤与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局部需求才可能致病。比方说异性朋友拒绝了你的晚会邀请,只要这一事件与基本需求无关,那将是无害的。假如这一事件牵扯到个人魅力、他人尊重等等,就有可能对被拒绝者造成心理伤害。
我们常常强调小孩的教育,在书中也能找到一些佐证。研究表明,一个某种基本需求在其生命早期得到满足的成年人,比一般人更加能够忍受这一需求的匮乏。比如说,小孩从小就得到足够的爱和呵护,那么他长大后将更能忍受孤独和寂寞。
最后要说的一个特点就是:并非所有的行为背后都有动机。试想,一个愚笨的人表现得愚笨难道也有动机驱使吗?这类表达性行为的无动机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选自)
part3:自我实现的特征
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金字塔顶端是自我实现,那可真是非常难以达到的。作者找了一群他自认为是自我实现的人来做实验,找到他们之间的17个共同点,我暂且将其罗列出来,也不一一解释了。要注意的是,由于是抽样试验,主观因素太多,这些特征既不保证其充分性,也不保证其必要性,仅供参考而已。
1、辨别人格中的虚伪、欺骗、不诚实,以及答题正确和有效地判别他人。
2、相对地不受令人难以抬头的罪恶感、使人严重自卑的羞耻心以及极为强烈的焦虑的影响。
3、行为相对是自发的,而且远比内在的生活更有自发性。
4、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5、可以离群独处而不会伤害自己或者感到不适。
6、由成长性动机而非匮乏性动机推进,主要的满足不依赖于外界来实现。
7、具有奇妙的反复欣赏的能力。
8、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感,就像所有的人都是一个大家庭一样。
9、拥有最深刻意义上的民主。
10、具有更深刻和深厚的人际关系。(pS:此段作者的描述让我想起了罗宾邓巴教授的著作《你需要多少朋友》,久闻大名但一致没有拜读)
11、拥有很强的道德力量。
12、手段与目的泾渭分明,手段相当明确地从事于目的。
13、幽默更具哲理性和思想性。
14、独特的创造力。
15、虽能和不同文化和睦共处,但一定意义上抵制文化适应。
16、不完美性,即使是圣人也会不时暴露出人性的弱点。
17、以哲人的态度接受自我。

《林清玄散文集》读后感1000字


初读《林清玄散文集》,我感受到林清玄清淡隽永的文章精华,犹如一道清泉,在这浮华人世里涤荡心尘、开启心智。面对世事纷乱、人心迷惘,林清玄以自身体验和思考,将佛理修养化作美好心情。会心便是契会于心,是将执着的分别之情超越,融会入以乘的心地,在无言中冥合真谛。

翻开书页,将目录扫视了几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发芽的心情》,初看这个题目,心中充满疑惑:植物发芽怎么还会有心情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有一年,我在武陵农场打工,为果农摘收水蜜桃和水梨,那时候也已是冬天了。过了一个月后,果实摘完了,我却爱上了那里的风土,经过果园主人的许可,我可以在仓库里一直住到春天。摘完的果实还要剪枝,等到春天,我要离开了,可在走时却看见两棵果树没有发出新芽,枝丫枯干,它们已经死了。我觉得很疑惑,便问果园主人,他也不知道为什么。细细品读这篇文章,这一篇探索人生真谛的随笔。看看问题,再看看文章,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从年轻人的角度而言,由于社会经验缺乏,往往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骄傲自大,而在挫折面前却经不起考验,灰心丧气、失去信心。作者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一个人取得成绩固然重要,或者说是一种财富,但在受到挫折时,就很少有人认为也是一种财富了。他认为:一个人假如一生都没有成功过固然痛苦,假如不幸没有失败过也不开心。没有失败过和没有成功过,其实都一样,未能真正领会真实的人生。于是作者把体验人生的成功与失败作为人生的重要经验。对于没有体验过失败的青年人,在某种程度上求败,迎接各种磨难,甚至比取得成功更重要。

只有失败之后才会有求得发芽的心情,求得将来的更好发展,这对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我最喜欢的一段是:我想到,人世间的波折其实也和果树一样,有时候我们面临了冬天的肃杀,却还要剪去枝,甚至流下了心里的汁液。有那些懦弱的,他就不能等到春天,只有那些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才能在流血之后还能繁叶满树,然后结出比剪枝前更好的果实。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人生的天空不可能永远的阳光灿烂。面对人生、面对未来,我们必须慎重,必须认真对待,充分考虑一切问题,认真做好工作的每一环节,周密细致地制定我们的计划,慎重确定我们的一切应对措施,预防任何坎坷的到来、任何挫折的降临。这样,事到临头,我们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茫然失措。

一旦真正的坎坷来了,挫折到了,我们大可不必以为天塌下来了,世界的末日到了。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笑迎一切挑战,面对一切挫折,将风浪与挫折抛在身后,闯过去,前面必定是阳光灿烂,前面必定是坦荡如砥。

我们若一直盯着坎坷、盯着挫折,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前途,走不出心里的阴影,那么,坎坷与挫折就会被放大,就会像山一样地压倒我们。

举轻若重,我们慎重地对待一切。

举重若轻,我们轻松地面对世界。

一个人,时时将脚印背在身上,自己会被压垮倒下;将脚印丢在身后,昂首走过去,这才是应有的人生态度!

读《文官之死》有感作文


今天我读了契柯夫的短篇小说文官之死,真让人忍俊不禁.我仿佛看到了文官那张卑躬屈膝的丑恶嘴脸.契柯夫把一个小丑形象活生生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当我把整篇文章读完,我的心又在隐隐作痛,文官竟因为打喷嚏把唾沫喷到布里扎洛夫将军的脸上而忧郁致死,看起来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啊!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社会官场的一个缩影吗?不正是仕途之路的一面镜子吗?在官场为官的,有几个是凭着自己的真实能力担当重任的,不都是靠巴解上司而平步青云的吗?有人当官之后,对待下属指手画脚,而见到上司,就变了一副嘴脸,阿谀奉承,卑躬屈膝,脸上堆满了虚假的笑容,周围的东西好像都被压缩了.在官场,官做的越大越如履薄冰,他们既怕得罪上司,又怕他人议论,他们说每一句话,做每一件事,都会小心翼翼,唯恐有一点闪失.文官的形象意在影射当今社会为官的人战战兢兢做人,他们心灵脆弱,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手足无措.同时,他们为了一己私欲,可以出卖灵魂,出卖人格,甚至出卖百姓,出卖亲人,普天下像他们这样的人屡见不鲜.

文官之死堪称能够透视当今社会的一篇佳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列传读后感(一)

文/星空下的人

很诚实地先说一句,实际上这篇文章我并没有认真地听讲,但我能很清晰地感受语文老师在谈论《伯夷列传》这篇课文时的慷慨激昂的心情,我对此印象很深,特别是对于"好人不长命"、"恶人富贵延年"的社会现象的不公。下课之后,我有重新浏览过这篇著作,暂且不谈文章与司马迁本人的联系,我以下的看法全部围绕文章的内容本身,而不深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就文章中所提出的几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最佳当的答案,因而我不牵强附会,但我认为作者司马迁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的升华,而我就其中几点谈谈自己的微薄看法。

文章一开始司马迁就说:"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是啊,为什么同样是有德有才的人,有的人就能流芳百世,有的人却最终默默无闻呢?他们个人的才智相差无几,德行也几乎在同一高度,甚至那些在声明上弱的人在这两方面更有建树。为什么呢?

就我看来,这个社会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机遇,于是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公正的待遇,作为一个圣人,他应该不必在乎自己的声名是否能够流芳百世,而这对于许由、务光等人来说,或许能不能美名外扬不是最重要的,我可以理解作者司马迁自己想要扬名立万的心情,同时他也确实如此,但我绝不赞同他对于成名的看法。这个世界上总是存在着许多有道德的人,他们并不说辞,也没有像以前的圣人一样游学讲法,道德和圣人的存在方式有很多种:一些人退隐田园是为了自身心情的宁静,为了获得一种灵魂上的解脱,很难讲他们的品德究竟高尚到什么程度,但又是否有人像司马迁一样撰写类似《伯夷列传》这样的文章来歌颂他们呢?事实可能是没有的,即便有也并非这些隐士的意愿,更有一句话叫做"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意思是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而我认为,历史本身就有不完全真实的特性,加上人为的篡改和时间的淡化,许多历史真相已经湮没在了浩瀚无边的时间长流里,就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闪他们闪发光的人,他们智慧、优雅、从容或者淡泊名利,但他们并未被记载光辉荣耀的史册上面,这是为什么呢?是那些拿了俸禄的史官不没有办实事么?亦或者是因为历史的记录并不真实?都不是,是因为有一些特殊的因素,历史不能让他们过于瞩目地出现在后人的眼里,这样可能会毁了他们,因为"某些人"不允许,因为他们与这个庸俗的时代不太协调,就像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一样,他们的品行即便高尚,但只能是"可念不可说"的向往。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子难道公平么?","公平",我人为这跟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需要自己去争取的,如果你本身并不想为了某些方面的"公平"而去努力地抗争些什么,那么你就没必要为了不抗争所带来的后果(即便是不好的),这就像隐退者本身已不在乎世俗人的看法一样,什么流言蜚语什么是不是能够流芳百世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况且——历史虽然没有让他们声名鹊起,但也没有无情地抛弃他们,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他们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时代;他们被包含于历史的一角,又超脱于历史之外永远活在他们应有的光辉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是不是真理呢?我想也许这只是一种人类自我安慰的措辞而已。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句话在对人的善念的塑造和维持以及恶念的扼杀和遏制,还有在维护社会和平这一方面,确实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第四、五段的言论呼应了前两段的论述。贤人在后世之人中的声名取决于什么呢?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贤人呢?作者认为,贤人这个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凡那些道德操守合乎自己的意念和追求时,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就被称之为贤人。一般情况下,这些人占据所有人的大多数时,此贤人才能被认可,或者他们是被当时在思想上很有影响力的人所推崇。关于他们声誉是否会在后世传扬以及影响力度的大小,则首先取决于他们的不害他的行为和一定的学识或地位。其次,就主要取决于他们被何人认可了,以及那个人的号召力。司马迁在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所发的感概:"可悲啊!普通人想要磨练自己的品行,立下功名,不依附于德高望重的人,怎么能把自己的名声传播到后世呢?"真实得让人难受。

古人语:"信道笃而自知明也".

保持自己的本心,不为他人的只言片语所动,也不被执权者的威严所撼,坚定智慧的理性,这样一个人的思想才有实际上的价值。

至于那些亦真亦假可真可假的所谓正史稗史,所谓正统思想,所谓诡辩,一切皆不要陷入空想的泥潭——"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黑格尔如是说。

注:《伯夷列传》 出自《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作者司马迁。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衷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他们先是拒绝接受王位,让国出逃;武王伐纣的时候,又以仁义叩马而谏;等到天下宗周之后,又耻食周粟,采薇而食,作歌明志,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作者极力颂扬他们积仁洁行、清风高节的崇高品格,抒发了作者的诸多感慨。《伯夷列传》实开史家之先河,亦为本纪、世家、列传之仅有。

伯夷列传读后感(二)

末世的怨与不怨

商周

南怀瑾先生年轻的时候,曾反复读了一百遍伯夷列传,才觉得真正看懂。我没有看到那么多遍,何况要看懂,也不仅仅是在一时之间看一百遍的事。可是读书笔记还是要交的,那就且以我这样二十遍的状况写吧,写到哪里算哪里,或者以后再看这篇又觉得不通了呢。

伯夷列传是《史记》里的第一篇列传,篇幅非常短,大约是列传里最短的了。它非常特别,不仅因为它的短,而且其中描写传主生平事迹的内容只有一个段落,其余的部分是各式各样看似与传主不直接相干的感慨。若说列传中有哪一篇最能直接地看到司马迁,听到司马迁,有哪一篇是司马迁自己站出来明明白白地加以论说的,那便是这一篇了。写史的人大多把自己隐匿在行文之间,隐匿在对形形色色历史人物的记叙和评点中,然而到了伯夷列传,司马迁却是要用自己的笔书写自己说的话了。

伯夷列传里中讨论了两个主要的关系,人与现世的关系,和人与后世的关系。作为一个史学家,无怪乎司马迁谈到这两点时如此情绪激昂以至于要跳出来说点什么了。因为再将这两重关系联系到一起,就要谈到关于真正的历史和被记叙的历史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这正是司马迁要表达他著书的志向的地方,又像是《史记》的另一个自序。司马迁在前面的行文中分别讨论了这两重关系,又在"太史公曰"的部分把它们联系到一起来说。

相信《丰子恺散文《伯豪之死》读后感1000字-独立人格》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丰子恺散文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