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实践论读后感1000字 > 地图 > 实践论读后感1000字

实践论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2019-10-12 来源:互联网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读后感1000字。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有助于我们成长,而读中外经典名著对我们的成长道路上就有很大的帮助。当我们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有没有写过有关中外经典名著的读后感呢?小编特别编辑了“《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读后感10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大通路小学教育集团新海校区 王婧

暑期即将结束,在假期中我研读了《奥尔夫音乐思想与实践》这本书,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是世界著名音乐教育理论之一。本书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奥尔夫的生平与音乐活动,主要描述了奥尔夫从小到大的音乐教育经历。他是德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尽职的军官 ,他的母亲爱。好大自然及艺术。对于奥尔夫的早期教育,他的父母非常充实人文精神的培养。他的家庭生活环境,总是充满浓郁的知识与艺术的文化气氛,是奥尔夫早期教育重要的生活和文化环境。了解奥尔夫以后,我的观念有了改变,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的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去动脑筋,去思考。把这个学知识的主动权,教给了孩子。结合当今的社会,需要培养学生这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对于教育现代的孩子们,要从不同的教育方向,而不是如出一辙的教学。现在的孩子思维灵敏度高,吸收知识的能力强,单靠老师教什么他们学什么是不够用的。老师们应该大胆的开辟一片空地,要孩子们去探索,让他们自己走向成功。

本书第二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述评。从本章我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原本性音乐,即音乐学习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音乐学习中,奥尔夫的教育思想是人人必须亲自参与、创造和表现真正属于自己的音乐,学生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者。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是最接近自然、最原始、最原本的人类的状态。奥尔夫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原本地即唱奏动说综合的艺术,才能把人类最宝贵地生灵东西开发、挖掘出来,并伴随一生永葆青春活力!

最后一章是关于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践在中的传播及其本土化。我开始认为西方音乐和中国音乐教育会有很大的分歧,但是通过看书之后,我有了不同的认识。奥尔夫以行为方式作为其原本性音乐的首要特征,与我国古老传统中的乐的概念不谋而合。《乐记》开首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奥尔夫音乐教法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这个有着深厚东方文明的地方传播并发展,可能是由于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开放性和原本性的理念,结合我们的民族音乐,与我国的古老文化产生了共鸣,能够帮助我们发展,所以才得以在中国发展。

奥尔夫的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对于学生的音乐教育,不能死板教学,要开发学生的创编性,开阔学生的大脑。音乐本来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只要是美的都是好的。创造新时代的美,需要我们教师正确的引导,给学生们绝对的想象和发展的空间。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到世间的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扩展阅读

《魏书生教育思想专著》读后感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开发智力、启蒙智慧的钥匙。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了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智力水平等因素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数学游戏,从而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态度。这样一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引出:10 个数字娃娃去郊游,9最大,是队长,9命令其他数字排好队,他看见0最小,走到0面前骄傲的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的,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非常伤心,这个时候,1走到0旁边,和0一起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对付9,猜猜看,1和0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数字娃娃1说:“我和0站在一起比9还大,你说对吗?”这样,不仅儿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去,而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得到训练和培养。

二、巩固记忆,游戏深入。

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做口算题时,教师可以采用速度接力赛跑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学生很乐意的来参加比赛,再次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

三、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内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裨益。

例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 中,“ 2” 和“ 7” 是一组好朋友,“ 3” 和“ 6” 是一组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

四、在竞赛中,紧张积极的学习。

大量事实表明,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低年级学生求知欲望强,表现欲强,希望自己 能受到 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教学中,可开展“比一比”、“争当小小数学家”“算术擂台赛”等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在竞赛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比一比,赛一赛”“夺红旗”之类的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活、反映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

总之,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让数学游戏更恰当的融入课堂,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这将是很有意义的尝试。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1000字


《玫瑰与教育》读书笔记1000字:

我怀着对名师的崇敬,读完了窦桂梅老师写的《玫瑰与教育》。乍看题目,还以为是教育教学理论,其实不然,这是窦老师平时的一些杂感,有的是写在网上的一些随笔,书中的内容有的是与教育有关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读后感。读完这本书,好像更了解她了,书中对我最有益的莫过于她有关教学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维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对自己工作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积极实践,勤于积累。窦桂梅老师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长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断地创新实践,并且善于积累总结。窦桂梅老师在不断的探索中始终保持着自己敏锐的触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谈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语发声,勇于上探索性的课。有实践就要有反思,不断地积累已成为窦桂梅老师的自觉行为。她的个人专著的出版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我在成长,我在写”。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这话一点都不错,我认为,这门艺术的关键就是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育方法,而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掌握这门艺术的诀窍,更重要的是掌握爱的艺术。

有些老师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好话听不进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没良心;也有些老师总是常常以“我是恨铁不成钢”来宽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甚至粗暴,认为只要出发点对,是爱学生,是为学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计较。于是就出现了不问青红皂白的斥责,甚至打骂学生的现象,其实我们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我的话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我的“爱”是否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其实,这是教师情感教育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缺乏了“爱”,更缺乏了“爱”的艺术性。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学生调皮、不听话时,我们就对他们严加管教,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动辄批评,甚至有时大发雷霆。很快,学生确实“老实”了,也许我们还会暗暗自喜,但其实这有可能是一种假象,学生只是迫于你的权威,嘴巴不敢说,内心却不服气。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从爱出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心底里关心爱护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细心和同情心,这样,许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为老师,我认为,对学生要从心底里拿出全部的爱心,爱得质朴,爱得自然,但是,这还是不够的,要想使爱独具魅力,还必须顺应童心,别具匠心,震撼人心,讲求爱的艺术。我想,这才是我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

有这样的名师,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钦佩窦桂梅老师的同时,我作为一个小学教师,就应该学习她的教学方法和精神,从她的身上得到对我的身心和教学工作有利的东西。

《玫瑰与教育》记录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开的轨迹,抒写的是“玫瑰”对教育的一片真情,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家庭、爱情的体悟,因为真,所以爱。在她的眼里,教育本身就是开不败的玫瑰花。

在教学中,能成为骄人玫瑰的毕竟是少数,但只要我们善于自我“浇灌”,善于自我“反思”,我相信我们也一样能够激情绽放,留一缕芬芳在教育的这片园地里!让我们都来做一朵绽放在那校园里的玫瑰吧!作者:梁霄

《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读后感


在《与小泽征尔共度的午后音乐时光》这本书中,由于涉及了很多陌生的知识,所以一知半解。但这一个篇章,比较容易理解。

音乐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节奏。文章如果少了节奏,没有人想读。诱使读者逐字逐行往前推进,似乎需要一种律动感比方说,机械操作手册那种东西读起来很痛苦,那就是缺乏节奏的文章的典型。

文章就像音乐,也可以通过字词的组合、语句的组合、段落的组合、软硬与轻重的组合、均衡与不均衡的组合、标点符号的组合及语调的组合营造出节奏感。音乐品味不够好,这些就做不好。有些人擅长这技巧,有些人则不然;有些人明白这道理,有些人则不懂。但这种资质当然能通过努力钻研来提升。

这一点会有同感,文字当中的节奏感与美感,确实可以通过平仄押韵,标点断句来体现,但体会其中的精髓,还是以通晓此门语言为前提。所以即使村上春树的作品能够体现出他所说的节奏感,我也不大可能在他被翻译成中文的作品中体会到。这是局限,但也没有多少遗憾,因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都由中文完成。要说遗憾,只能遗憾自己没有把时间分给那些杰出的中国古典文学。

《音乐即自由》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音乐即自由》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我没有办法好好开头写这个话题,因为很难。只好借黑格尔在美学里说的话:音乐是最抽象形式的艺术表达,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是最高级别的思维活动,是直接触及灵魂的交流方式。

可是,可是,为什么《音乐即自由》?

虽然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已经感觉这五个字早就深深烙在我心底了,音乐真的就是自由。

小时候,放学回家晚饭之前的时光,很漫长的暑假,我很长时间地坐在书房的地板上或者卧室的窗台上,听一部那个时候很流行的CD机。CD机产自日本,不知是随着CD机附送,还是送我这个CD机的人附送了一张CD(我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了,我感谢他),名字是:Minha Vida Como Um Filme,英文翻译是my life as a film。

当时我并不懂得什么是电影原声带,对于十岁的我来说,这里面的音乐太莫名其妙了。我尝试播放了几次,很多的打击乐,很清冷的钢琴曲,吊诡的弦乐,实在不是十岁小孩会觉得有趣的东西。

那时候,我每天被束缚在练一百遍哈农拜厄巴赫之中,无法真正理解的音乐,枯燥的练习,我不明白整件事情的意义,但我似乎始终并没有讨厌音乐流淌这件事情。

那时候,我的小伙伴们都在疯狂迷恋周杰伦,我也很激动地加入了他们,不过现在想起来好像只是某种peerpressure,我在饶有兴味地观察着他们对新歌曲新专辑的热情,并且试图表演出一种相似的热情。我买回了最新的专辑,以研习的态度仔细听,读书笔记我现在想不起来那时候我听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我只记得我看到夕阳透过落地窗照在我面前空荡荡的地板上,铜黄色的钢琴踏板,堆积的练习曲谱,樟脑球的味道。

然后我又重新拿出了那张名字我不太看得懂的专辑,我感到我理解了那种音乐。

我的意思是,音乐是孤独的人获得理解和交流的方式。

人总是孤独的,连温尼科特这样抱着温暖学说的精神分析师也会说,每个人的内心本质上是无法被理解的。就像,我们看到的一切物体,都只是光在我们眼中的反射,那么这些物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并不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东西。

然而,试图去理解和交流的过程总是可贵的。人,大概是靠着试图让别人理解自己以及试图理解别人的这种温暖的动力活下去。

真正被理解总是那么的困难,以至于人们常常陷入悲伤的境地。而音乐这种理解方式的奥妙之处就在于,它脱离了承载理解的客体(另一个人),直接带给人真实的理解和交流的感觉。

这就是自由吧。一种更包容性的、大维度的感到被理解和能够交流,不再拘囿于自己内部。

坂本龙一想必也是一个一直感到孤独的人,一直在不懈地追求名为自由的概念,试图逃脱被逼迫练钢琴的苦闷,逃脱到风月堂,“与这些少爷千金完全是不同的类型,一脸穷凶极恶的神情,而且还扬言为了大学体制才到这个华丽优雅的音乐学院”,几乎放弃了来自他人的理解,一直逃到了自己的音乐世界里面去。

无论如何,《音乐即自由》实在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看坂本龙一很精彩的带着音乐环游世界的故事,总归是一种享受(nottomention他还那么英俊)。只凭这个书名,我就一定会一生无论住在哪里,都要把它放在书架上。

不知道为什么,想在这里分享notto mention的音乐,觉得这是最接近宇宙奥德赛题材的音乐了。

自由呀,因为音乐是一时的因缘际会。

喜欢《《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读后感1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实践论读后感10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