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后感三千字 > 地图 > 读后感三千字

读后感三千字

发布时间:2019-10-12 来源:互联网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4000字。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尤其读中外经典名著,它们都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当我们在读完一部好的作品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看法以及见解。为了以后回想起当初阅读时的感想,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对于你来说什么样的书籍才是值得我们阅读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4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艰涩地读完了《耶路撒冷三千年》。说其艰涩,不仅指书中内容极其庞杂丰富,时间跨度大,涉及人物多,涵盖了政治、宗教、历史、哲学、地理等诸多内容。也还因为个人才疏学浅、理解吃力,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读书就是证明自己无知的过程,这倒没有什么可脸红的,就连苏格拉底都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哎呀,好安慰。

将近七百页,很多生僻的字词,严重的外国名盲症,仅有一本薄薄的《极简欧洲史》做为辅助,以及每晚可怜的一个多小时的脑清目明时光,很多句子需反复看才勉强能懂,更有数次想停止阅读的冲动,当终于翻到最后一页时,不禁唏嘘,终于坚持读完了,像跑完一场马拉松般既脱力又轻松,庆幸自己坚持到底了。阅读尚且这么难,那作者的写作岂不是要难上千倍万倍?莫要辜负那些时光,自己付出的,以及他人付出的,如果觉得这些都值得的话。

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曾经真真切切地触摸过西墙凸凹不平的大石块,面对橄榄山时平白生出过悲凉,站在耶稣受难的雕塑下感受到的是并不激动的心情,看到了广场上头戴高高礼帽、身穿燕尾服的正统犹太男人,以及被清真寺角落里一袭黑色长袍、肤色白皙、神情落寞的穆斯林女人所吸引,还有荷枪实弹的帅气的男兵、英姿飒爽的女兵,时不时掠过身边带来一抹靓色。如今,在纸质书里穿越回那个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圣地,始知,行万里路时若胸无点墨不如不行。

三千年的风风雨雨,于犹地亚山间小镇耶路撒冷而言,过于凛冽了,尽管那里足够贫瘠。于代代无穷已的犹太人而言,过于无情了,尽管他们足够隐忍(指大多数,个别激进派除外)。这个希伯来语中的和平之城几时真正和平过?朝圣之路无论多么艰辛,就算付出生命,为什么总有人前仆后继?在这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土地上,到底经历了多少风云变幻,书中都有答案,尽管不算详尽。

在前言里,作者综述了耶路撒冷为什么会在世界的历史舞台中有这么重的份量,它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它还是唯一一个拥有天国和尘世两种存在维度的城市。而尘世之城和天国之城的差别又如此令人难以接受,正是这些迷幻的未知,让读者生出渴求,在深入阅读中找到答案。

公元前1000年左右,大卫创立了犹太王国,然而,大卫的耶路撒冷小得可怜,实际面积约6万平方米,最多能容纳大约1200人。作者西蒙先生认为《圣经》还是有所夸大,大卫的王国只是一个靠大卫的人格品性团结在一起的部落联盟。真正的上帝之城是由大卫的儿子所罗门建成的。他最引以为傲的杰作是他父亲计划建造的耶路撒冷圣殿,他将上帝永远的留在了耶路撒冷,他让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世界中的神圣感找到了永恒的家,他开启了耶路撒冷三千年的神圣传说,他改变了世界!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尼布甲尼撒摧毁了耶路撒冷城,两万名犹太人被遣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38年,古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居鲁士大帝征服了巴比伦,他执行宗教宽容政策,允许被征服者供奉自己本族的神祇。当犹太人哀叹何时才能结束流亡生活的时候,却得到了居鲁士的诏令,允许他们回耶路撒冷并重建圣殿。犹太人欣喜若狂,在《圣经》中,他们将居鲁士称作上帝的工具。之后的五十年间,圣殿被重建,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

公元70年,罗马皇帝韦斯巴芗的儿子提图斯再一次摧毁了耶路撒冷,在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圣殿没有被重建,犹太人也没有再统治耶路撒冷,然而他们不但对自己的上帝忠贞不渝,更是在《圣经》中记载了自己民族的历史,就算国家没有了,圣殿被毁了,《圣经》却取代了它们,成为犹太人随身携带的祖国,随身携带的耶路撒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这场灾难的灰烬里,不仅孕育着近代犹太教的种子,还将耶路撒冷塑造成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徒的圣地。基督徒明白了,上帝不再眷顾犹太人,耶稣的追随者才是犹太遗产的正当继承人。穆罕默德也明白了,上帝收回了对犹太人的祝福,将它赐给了伊斯兰教。

随着提图斯的屠城,犹太人的耶路撒冷离去,基督徒的耶路撒冷到来。耶稣的降生让耶路撒冷跃升为无数基督徒心目中的圣地,甚至成为了世界中心。当初,是罗马人统治了耶路撒冷,将犹太人赶了出去。然后,从犹太教分离出去、诞生于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反过来征服了罗马,并藉由罗马,传遍欧洲,乃至整个世界,使耶路撒冷成为了天堂与尘世的连接点。耶稣时代6个多世纪后,耶路撒冷成为了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夜行登宵之地,在第二任哈里发统治时期,阿拉伯人成了耶路撒冷的新主人。至此,三大宗教都将这里视为自己的圣地,亦造就了宗教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根源。在11-13世纪,持续了近200年的十字军东征,正是围绕耶路撒冷归属问题,在欧洲基督教国家和西亚北非的穆斯林各政权之间发动的战争。13世纪末,欧洲骑士们建立的几个基督教王国先后覆灭,之后的耶路撒冷先后被几个大帝国控制,埃及的马木鲁克王朝,继而是地跨三大洲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18、19世纪,欧洲来到了帝国时代。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英国首相迪斯累利、穆斯林的红色易卜拉欣、俄国的谢尔盖大公、德皇威廉二世等纷纷染指耶路撒冷,除了政客们,福楼拜、马克吐温、果戈理、梅尔维尔、萨克雷等许多文化名人也在此留下了印记。耶路撒冷俨然成了一个群星荟萃的沙龙,喧嚣非凡。

19世纪末,犹太复国运动萌芽,然而,犹太人的复国之路却充满了艰辛。回顾历史,耶路撒冷最初是犹太人的家园,但是经历了历史更迭、宗教纷争,这里战火不断,在三千年的时光里,犹太人独占了一千年,基督教徒独占了大约四百年,伊斯兰教徒独占了一千三百年,并且三大宗教无不是依靠刀剑、投石器和榴弹炮获得耶路撒冷的。这里留存了三大宗教太多的建筑、文化和习俗,也付出了各自宗教无数教徒的生命,他们都想保护自己的圣地和信仰,都有理由成为耶路撒冷的主人。

二战中,犹太人遭到德国纳粹的大屠杀,举世皆惊,举世同情。然而,毁灭往往孕育着新生,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灭绝式的屠戮之后却使以色列这个国家涅磐重生了。两千多年的希望,就不会化为泡影;我们将成为自由的人民,矗立在锡安和耶路撒冷。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在国歌声中成立了。只是,中东战争的爆发依然让耶路撒冷看不到和平的曙光,时至今日,阿以冲突仍是耶路撒冷天空中挥之不去的阴霾。本书的正文部分结束于1967年的六日战争,后记中,西蒙先生平静的描写了耶路撒冷一个普普通通的早晨,一群普普通通的执事者在各自的职责中守护着这个城市。愿这个多灾多难的城市再也没有枪声、流血和冲突。愿每一个早晨,三大宗教的三大圣地都会以它们各自的方式复苏。

人们都说,犹太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犹太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那么,为什么犹太人在经历了那样漫长、那样残酷的打压和杀戮之后能最终赢得胜利呢?我想,应该是1、绝不放弃的信仰,这个信仰,并不只是对宗教的信仰,还有对国家、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复国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2、坚不可摧的团结精神。3、不屈不挠的坚守。这就是建国之初的以色列如何能在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政治局势动荡等诸多不利因素下,在夹缝中求生存,在艰难中求发展,从而成为了世界上科学技术数一数二的国家。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概括总结出人类社会曾先后存在过26次文明,其中,中华文明是人类唯一一种延续了五千年而从未中断过的文明,而有些文明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消亡,比如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玛雅文明、米诺斯文明、亚述文明等。还有一些受条件限制而停滞不前或发展缓慢的文明,比如波利尼西亚文明、爱基斯摩文明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古代文明转化成了新的子文明,比如古希腊文明转化成为现代西方文明,拜占庭文明转化为今天的斯拉夫-东正教文明。此外,还有两个对世界文明起到重要影响力的独特文明,它们是印度文明和犹太文明。印度文明的独特在于它是外生文明,诞生于雅利安这个外来入侵民族对印度大陆的征服中。犹太文明的独特在于犹太人曾丧失国土两千余年,流落于世界各地,虽代代繁衍,却是一个长期没有国家载体的民族。事实证明,世界上最难同化的是中国人和犹太人,无论中国人和犹太人开枝散叶到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坚守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没有了自己的东西就很容易被同化直至亡国。就好比契丹民族一样,自己的文字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礼仪没有了,然后就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我个人没有宗教信仰,我理解的信仰就是一个精神依托,是一个人对世间万物存在的真理性的坚定不移地认定。其实,绝大多数的人对信仰的认知,还仅限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宗教信仰,即神的存在。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心中有神的信念,就等于有了信仰。很多邪教组织正是利用了人们信仰现象的肤浅认知才得逞的。这关键在个人,怎样拥有智慧去辨析真理两个字。人们常说,缺乏信仰的民族,绝对只能是一个愚昧的民族。这话没错,只是,不管正教还是邪教,主导的都是人们的精神,这个精神指导着人们向善还是向恶。人们需要有一双慧眼,来分辨历史遗留下来的精华和糟粕。对于我来说,我不否认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等这些神人们的存在,以及他们对人类的恩泽,甚至还要万分感激这些功德无量的教会,令人类多了不计其数的真善美,但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并非不能成为一个好人。

苍穹之下,众生扰攘,说到底,真正祸害人类的既不是天灾也不是撒旦,而是人类自己。从耶路撒冷三千年的灾难史中就能看到,每一次的征讨、占领、收复无不是假借神的名义,以拯救人类的口号,为满足某些个别人的私欲,对人类自己进行残酷的屠戮,对历史遗迹加以彻底的摧毁。耶路撒冷这个被众多名人比喻为宗教的屠宰场、停尸房、一个被死亡大军包围的头盖骨的地方,先后37次被攻陷,8次被屠城,从巴比伦之囚到提图斯大屠杀,从希律王暴政到犹太战争,从十字军征伐到宗教冲突,从犹太复国运动到二战大清洗,数不清的人在历史的烟云中付出了生命。

行文至此,啰嗦已足,唠叨了一些自己读后的感想。我喜欢七堇年关于信仰的一段文字我信仰这个人间存在不计得失的承担,我信仰总有人在沉默的年岁里愿做你生命的后盾。我信仰当一个人沦落至无处可去,也总有一个避风港,是年少时种植下的情义。我信仰一个最简单的说法,即付出总有回报。。。是的,付出总有回报,不管你是否在乎那回报。掩卷沉思,脑海中总晃动着信仰两个字,每个人的心中一定都有一个信念,支撑起自己的一切行为,或许也能叫做信仰吧,这是一个美好的词。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小编推荐

《浮士德》读后感4000字


比较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总觉得对浅薄如我者来说,无疑是老虎咬天无处下嘴。人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英雄,然而一来这不是螃蟹;二来它不是没开垦的处女地;三来这不是简单的形而下的吃螃蟹式的英雄。那么,剩下来的人便有尝试,如履薄冰。
浮士德精神最大众化的理解无疑是对现实永不满足的精神;永远追求、永远实践、永远开拓、永远前进的精神及追求一种永恒,与宇宙极限抗衡的精神。这种追求包括从知识到爱情,从爱情到政治,从政治到艺术,从艺术到事业等各个领域。而且每一个领域的追求都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一种极致的追求,这便决定了悲剧色彩的必然性,因为绝对完美的境界是人所不能及的(随便提一下,关于浮士德捕捉海伦时发生爆炸,有人认为这象征现实与美的永恒距离不可能一下子消失,我的意思是,更确切的象征应该是对于终极的东西,人只能无限的接近,而无法实现零距离,似乎这才跟全剧的旨意一致)。正因为如此,西方人笃信:上帝是真善美的化身,在永恒的上帝面前,人类是无知的,不够理性、不够完美的,上帝时刻高举着鞭子在抽打着人类。浮士德在追求知识时,充满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追求爱情时,面临着爱与被爱的抉择;在从事政治时,陷入了主宰与被主宰的无奈;在膜拜艺术时,承受瞬间与永恒的痛苦;在创造事业时,直视着文明与野蛮的冲突。
在理解浮士德的无限追求时,或许,我们会走入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浮士德与糜非斯特契约的虚假履行,容易让我们误认为假如铁锹声不是小鬼为浮士德掘墓的声音,而是填海造田的声音,似乎浮士德的永恒追求就实现了。我觉得即使那声音真是填海造田的声音,也并不意味着浮士德无限追求的实现,因为一来浮士德无限追求的本性必然促使他产生新的追求;二来人本身是多元的,这就决定了人的追求必定是多元化的,这点全剧中浮士德追求实践不满足的无限循环的三部曲即为佐证。事业不过是多元中的一元。因此,当他喊出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时,并不表明这就是他终极追求的全部内容,也因此糜非斯特不可能赢得最终的胜利,而且这大概也是作者写浮士德从天堂通过人间再到地狱,而描写的却是天堂的情景的原因所在。第二个误区是灵魂在旧情人玛甘泪的灵魂的引导下不断飞升时,容易误认为在天界的会合是全剧情节的结束,其实剧情是在两者不断继续飞升中结束的(此点参考余匡复的《浮士德歌德的精神自传》),这样的结局才和全剧及浮士德无限追求的本性相吻合,浮士德不仅现实中追求无限而且灵魂上也永不停息。
与浮士德无限追求、不断向外发散与扩张的精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人向往的是一种相对稳定、平和与节制的东西,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明确主张知足者长乐,这与浮士德永不知足的精神相比,简直是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式不统一,二者似乎永远找不着共同话题。我比较同意辜鸿铭的观点。中国人过的是一种心灵生活,中国人的精神是一种心灵、一种灵魂趋向,它是一种心境,或用诗的语言来说,一种恬静、如沐天恩的心境。这种能使我们洞悉物象内在生命的安详恬静、如沐天恩的心境,更是富于想象力的理性,便是中国人的精神(参考黄兴涛的《文坛怪杰辜鸿铭》及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有人说西方文明是一种肉质文明,东方文明是一种灵质文明(比如方克力)。曾经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有个人半夜心血来潮,突然吩咐家奴备船雪夜探访一位他景仰已久的高人,到了那里时,已是凌晨,主人还在睡梦之中,于是他又立刻让家奴荡舟回家,家奴觉得可惜,问道既然已经来了,为什么不敲门或者干脆再等几个小时呢? 他说我要的是想来这里,现在我目的已经达到了,至于见与不见,又有什么关系呢? 故事简洁明了,但恰恰反映了中国人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生活。下面我将从中西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尝试对此作浅薄的分析,因为灵的来源我觉得有且只有两个:一是自然;二是心。
中国人崇尚自然,更多的是让灵魂融入自然,用自然的灵来抚慰心的灵,达到二者的和谐与共鸣。西方走入自然不是满足心灵上的需要,而是为了从自然中实现追求,在自然中获得物质上的成功,对她们来说自然是与书屋相对的(即理论与实践的对抗)。说好听一点西方人接触自然是为了顺从现实的需要,不好听点是为了贪婪地从自然中攫取。浮士德的海滨开发区,就是为了在自然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菲列蒙、鲍栖丝夫妇、无辜旅客、教堂及菩提树的悲惨命运,又证明西方人在实现自己的价值时不但对自然贪婪,而且对社会、对人民也是无情的。
即使在单纯地面对人与自然时,中国人也显然是更彻底地把人融入自然,把人与自然化为一体。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把一切都归到自然的囊括之中,而中国文化的要基很大程度上源于此。稍稍注意中西绘画的对比,就可以发现中国国画里面,山水花鸟为主体,人物画不多,而且在人与自然的画中,人只是是画中象征性的一个小黑点,画家已经彻底地把人融入自然之中,人在中国人的精神里不过是万物中的一个灵长而已。而西方的绘画与雕塑却恰恰相反,非常突出人,且更是干脆地直接原原本本的拷贝人,像罗素的雕塑作品《施洗者约翰》、《吻》、《巴尔扎克》、《老妓女》及众所周知的《思想者》等无不是现实的一种原本记录,虽然罗素也主张作品要有灵性,但他的作品是建立在形的基础上,他非常注意追求作品与实物的比例百分之百的一致性与精确性(参考罗丹的《罗丹艺术论》,沈琪泽译,1978年版)。再说说音乐,中国人好天籁之音,何谓天籁? 即大自然的声音。《高山流水》、《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寒江残雪》、《琅琊神韵》、《枫桥夜泊》哪一首古曲不是在窥探大自然的灵气? 中国的乐器更是体现了与大自然的和谐,拿中国竹笛来说,大自然恩赐的一根纯天然的竹子,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洋长笛,它是用人造的铜管加上繁琐的、机械的键。在演奏上,中国竹笛的非全音是由人的手指控制的,大自然的发声频率往往并不那么恰巧就是个半音,而西洋长笛加键后,半音就是半音,全音就是全音,典型的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谈何自然?
如果说上面形而下的分析带有个人情绪化的普遍特征,而且没有理论的高度的话。那么,下面我将不得不故弄玄虚地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借鉴别人的论证进行简单的探讨。既然如此,下面的文字可能会像《老妓女》般干涩,但得出的结论还是一样,这是毫无疑问的。
邵建明先生在《中国文化精神》中讲到,西方文化虽然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看到了与自然的统一性,但西方文化认为人类出现后,人与自然分为两极,因此主要从人与自然对抗的立场来观照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人看成主体,把自然界看成客体,在思维上属于主客二分式。而中国文化精神中的自然意识引申为以下两个层面。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诗经》中处处蕴涵着这样一理念:劳动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流转生机的性情与自然的性情相交融合、和谐统一;生活就是人与大地万物的相互依托;辛苦的劳作之后的舒畅心情犹如雨后天晴。大家熟悉的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让我们看到了顺物自然;管子告诉我们山泽虽广,草木毋禁;壤地虽肥,桑麻毋数,在这里我们懂得了对大自然的切制;荀子曰: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在这里我们知道了与大自然的和谐。
二是人与自然的本质同元。庄子明确指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而且庄子自己身体力行地贯彻了这一理念,《庄子至乐》中说庄子妻死,庄子并不悲观,反而鼓盆而歌,以为人死是回归自然,像四时运转一样,何必悲伤呢? 《庄子列御寇》中记载: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淮南子原道训》里论述道:是故大丈夫恬然无思,澹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四时为马,阴阳为御。故以天为盖,则无不覆也。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四时为马,则无不使也。阴阳为御,则无不备也。 。先人运用形象的比喻,把天地四时,阴阳造化比作一套齐备的车辆,苍穹在上,大地居下,遨游宇宙,出入六合。《易传系辞》认为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样的话语简直是一语破天机,把人的本源阐释得一览无余。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里处处承载着这样一个理念天人合一。尽齐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陆九渊先生认为这也许是从道德的意义上对天人合一的最早表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其实,到后来中国文化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由天人合一发展到天地人合体。在汉代文学里多处展示着一幅天地人合体的画面。班固《西都赋》: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放太紫之圆方。(《文选》卷一)坤灵指地神。太紫,指星宿的太微宫和紫微宫,古人想象天帝的居住之所。刘向《七略》:明堂之制,内有太室,象紫宫;南出明堂,象太微。这是说宫室建筑取法乎天地之象,顺应阴阳之理,依据地神的正位,模仿天宫的形制。宫殿的形制与天地之象是同构关系,人活动于宫殿之中,于是便形成了天地人合体的境界。在蔡邕眼里,中国的毛笔体现了乾上坤下的自然序位;体现了一年四季的新陈代谢;体现了人间方圆规矩的中和之德。总之,凡举天上地下人间最基本的秩序规则与结构形式,都蕴涵在小小的毛笔里。体积微小的一支笔,竟然把宇宙的模式包容,是天地人合体的微缩景观。
以上简单零散的分析似乎跟中国人灵性的精神无多少直接联系,但从自然的角度切入,我想还是行得通的。理由前面已经讲过,灵的来源有两个:自然与心。既然如此,心代表的是人,当中国人在崇尚自然的灵性,从而为了使自然的灵性与人身心的灵性结合产生和声效果时,还能说中国人的精神不是一种心灵状态、一种灵魂趋向、一种心境,或用一种诗的语句来说,一种恬静如沐天恩的心境吗?
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成此一文,却不成体统。掩纸细思,发现浮士德不经意间不知被我浮到哪里去了。至于精神,压根没说到点子上,大概唱歌跑调惯了。

《美的沉思》读后感4000字


可以说我是一个对艺术毫无造诣的人,对艺术的欣赏也只是停留在很浅显的层面,在上一个春节,我去到了最著名的故宫博物院,顺着人流排着长队,走进天安门,目之所至,红墙琉璃瓦,重檐庑殿顶,从前只在书本里影视画面里见过的紫禁城便真实的切入眼帘,榫卯严丝缝合筑成的建筑,细细观赏其屋檐下翠蓝的和玺彩画,门窗上三交六椀的菱花格纹,屋顶上的浑金蟠龙藻井,无一不是美,我对美的庄严敬重之情也油然而生。

我惊叹于古人对建筑的设计,也敬佩古代工匠的精雕细刻,是他们创造了美,我欣赏这美,但却很少去思考,这种美是怎么形成的?那时候的人何以会想象出这种美才能把它创作出来?而又是为什么几百年之后的我们会欣赏这美?

这些我不曾思考的问题,在读了蒋勋《美的沉思》后,我才顿觉,其实这世界上并不缺少美,也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缺少的是对美的思考,正如之前有的人自我调侃,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读过书的人赞叹美丽的景色,大概是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不读书的人则只会卧槽,好美啊,也太美了吧,而我对于艺术的鉴赏就如后者,觉得美,却说不个所以然来,蒋勋老师大概也明白多数人在对美的欣赏上有这种困顿,才会写出这样的一本书罢,从洪荒之初万物初生,从岩石与泥土,从美的最初形态讲起,最初的美,或许只是用石块砸伤一只野兽,用双手掬起一捧水,那无意间的一个行为使原始的人开始琢磨起物质的特性,并利用这种特性来创造工具,最初只是生存所需,美就此生根,渐渐的,人对工具产生了情感,人类向新的物质过渡时,不再具有实际作用的工具便被供奉起来,作为一种纪念,一种情感的寄托,这便是的美的发芽。

《美的沉思》一书将洪流的往前推移、地理自然政治环境的特性和变化、人的五感意识及对事物认知的成熟糅合起来,从岩石泥土推演美的发展,实在是太过高明,我能想象到几千年的古人从游荡游牧的生活里安定下来,在水源充足的土地上定居,建房子,造锅台,四季更替,他们春种秋收,生老病死,他们喜怒哀乐,稳定规律的生活使他们有闲暇可以体察万物,美便有更大的空间,或许他们欣赏云的飘逸洒脱,欣赏河流的蜿蜒连绵,于是捕捉下来印成陶器的纹饰,美的形成便有了更多的参照,他们对大自然有崇拜敬畏之心,所以才有了那些神秘怖厉的图案,他们卜辞尚鬼,所以才有了巫文化,有了祭祀,族群的扩大到王权的集中,青铜鼎便是作为祭祀的器物和王权的象征,在中国的文物史上画下浓重的一笔。商鼎浪漫,正如《商颂》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些厚重华丽的饕餮纹饰,彰显着巫文化的迷狂暴烈,而周鼎古典,摒弃了那些繁缛的纹饰,端庄素朴,给人均衡安定的理性之感,从巫的美,到理性的文明,从精神的激情,到知性的平衡,从这两种风格里,我们大概也能看到一个王朝到下一个王朝的文明发展的轨迹,看鼎不是鼎,看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看鼎又是鼎,那匠心技艺深深的令人折服。

而我们对艺术的欣赏,若是不能代入当时的人文政治环境来看,便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欣赏,不能透过艺术品去深究其背后的美学意义,我们于这美便是牛嚼牡丹。随着历史的推移,周王权的崩溃之后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人们从周的保守规矩中解放出来,工艺上的巧思妙构也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人从最开始的生活所需到将情感注入到器物里,又走到了将实用性从情感里剥离出来的这一步,正如鼎加上了盖,鼎丧失了其作为国之重器价值,其实用性的增强。而在艺术图案纹饰这一方面,这个时期扬弃了兽的图腾,人像逐渐成为新的纹饰。这正是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生活的尊严、脱离了对自然的神秘的恐惧,完成了西周以来便努力建立的理性的人文精神。但中国最早的人像艺术又与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的人像艺术不一样,这正是艺术是基于一个民族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共同缩影,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记忆和情感,而在这种记忆和情感上衍生出来的造型和艺术,便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要论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上千年的文化符号,文字必是其一,那从甲骨文象形字演变而来的符号,到了汉代,篆意脱尽,有了波磔,自此两千年来,隶书以及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其他书法便在中国书法史上占了极为重要的一角;建筑也必是其一,从最原始的岩穴山洞到汉代的重檐反宇,从平铺的草盖到飞张的歇山顶,这种建筑上独特的审美意愿与古罗马古希腊的全然不同,这正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民族情感。人从岩石和泥土中找到其物质特性并加以利用,或许只是一个偶然,但经历过商周,经历过春秋战国,中华九州统一、打散、糅合,到了汉代,民族统一,经学体系问世,便已经不能再用偶然来解释造型的创造了。汉镜造型的天圆地方彰显着儒家的人间秩序和道家的天命宇宙,汉镜内缘的铭文蕴含着汉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个时代的人,已经学会了用观念来指导器物的造型,而汉代的艺术的重心也倾向于庶民生活,那些出土的汉代犬、羊、陶屋、陶井、陶水田造型,朴实又有些可爱,从这些造型里我们可以看到汉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秩序的肯定。或许,也正是因为汉代不以生活中的特殊来做歌咏的对象,而是以广大普遍的庶民作为文明的主人,汉代的文明才能延续至今吧。

若说起汉代,人们的印象无非是儒家秩序,端庄朴厚之类,但说起魏晋,一定要加上风流二字才行,魏晋的风流正如那宽衣博带般的飘恣纵意,与汉代的中规中矩格格不入,让人不禁好奇魏晋怎么就突然风流了起来。我之前对魏晋风流的认知一直都是停留在魏晋人轻裘缓带,不鞋而屐以及魏晋名士简约云澹,超然绝俗的浅显层面上,如今读《美的沉思》,才认识到魏晋的风流不是轻薄的佯狂,而是从生命底层呼叫出的痛贯心肝的哀嚎,在那个政治动荡、连年战乱、道德虚伪的人世唱出不屑、激愤的高亢之音,魏晋的名士怀抱着对人世的大虚无大创痛,在艺术的世界里找到了可以相信、倚恃的价值,且由于政治王权的崩塌,艺术的各种媒体声音、色彩、线条、文字,都从意义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有如王羲之的《丧乱帖》、《频有哀祸贴》,一反汉隶的水平工整波磔,若铁画银钩,洒脱灵逸,却又隐隐有悲怆之感。也许是愤怒,也许是恣意,或许又是什么别的情绪,魏晋名士衣袂飘飘笔走龙蛇间,书法的线条得到了大开发,也为中国的绘画打好了基础。

大概是由于战乱,人们的内心祈求一个安定所在,也大概是因为战乱,五胡乱华使许多外来的部族踏入中原大地,佛教在中国兴起。从此,新的观念,新的美术风格,也附庸在宗教的后面发展了起来,佛像、雕塑、壁画成为一时的艺术主流。艺术是相互影响的应当没错,魏晋时期书法线条的高度自由,也给了雕塑和壁画逸动线条的想象,石材的坚硬和沉重被淡化,那一座座面带微笑线条柔和的佛像石雕是那个时代的人内心深处的柔和安宁之所,在那几百年历史的黑河里,人们于黑暗渣秽中升起了澄明如泪的对生命的发愿,对苦难中生灵的安慰与鼓舞。北魏的佛教壁画是一种犷悍悲烈与静定之美的矛盾组合,社会动荡的悲苦,外来文化的侵袭,使人不再只是放在人的世界里讨论,割肉救鸽投身饲虎,这些壁画所哀鸣的人生,不再只是儒家人情之常的人生,而是与虎、鹰等动物并列的众生。而这种静定之美到了西魏又流动起来,怀抱月琴、箜篌的伎乐天,游荡飞翔于石窟壁上,这种变化,正是中国对外来美术吸收、融合,消化,创新的结果。

到了唐朝,中国在外来文化上融合吸收的结果已十分成熟,敦煌的彩塑,脱离了早期佛教宗教性的影响,往世俗化过渡,若说北朝时期的菩萨佛祖是从上往下俯瞰般的普渡众生,到了唐朝,佛祖菩萨则变得圆融无碍,伫立于芸芸众生之中,菩萨的表情或沉思默想或内省或喜悦,这或许就是大唐人的风貌吧。三百多年来南北分裂的文明,在大唐得以合流,北方的辽阔粗犷、狂放激情,南方的纤细精致、缛丽情思,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大唐世界。诗歌、书法、舞蹈、绘画的耳目一新,唐三彩的色彩迸放,都无一不彰显着政治社会环境的安定宽容。

若把艺术的节点卡在唐朝,再倒回去看历史里的艺术创造者,没有人知道青铜器的铸造者是谁,也没人知道陶瓷、雕塑、壁画的创作者姓甚名谁,若非要说出一个名字,我们只能说是工匠,只魏晋的风流名士,还算是有名有姓,却也只是文人艺术的惊鸿一瞥,即便是如此,那也只是与门阀世族的结合。再就是到唐朝,文人艺术苏醒,此后的中国文明,便与文人脱不开身了,最强烈的表现大概就是诗歌、书法与绘画。唐朝以前,绘画的主题从最早的神秘图腾符号到庶民生活,再到宗教风格,唐朝时人物画则成为主流,但由唐入宋,中国的绘画主题从人物画过渡到山水画,此后一千年来,山水画便如一棵青松,稳稳的屹立在中国绘画的这座大山上,这神奇的转折,蒋勋老师用阎立本做奉御画家时的辱莫大焉给予解释,正是艺术工作者的自我意识觉醒所致,我想也应当与门阀世族的落没、科举制度的兴起、庶族地位的提高也有莫大的关系。唐以后的绘画,看起来倒像是被当作一门艺术在经营,写实的、形象模拟的绘画渐渐转变为抽象的、观念的绘画,色彩从唐的缛丽鲜艳到黑白水墨,强调返璞归真,讲究笔墨与诗意,甚至升高成一门哲学,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若不是从个绘画史有古至今看下来,又怎能理解唐以后色即是空的绘画哲学高度,或许只是鲁莽的叹一句那个时代颜料这门生意没人做了吧。

由宋到清,中国处于一个人文艺术高度发达的时期,山水画的笔墨处理方法、与书法及意境和谐处理,构图的留白、画轴的形式等等,日趋向着成熟发达的方向行进,受新兴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风俗画也应运而生,除此之外,也出现了新的艺术形式,元曲戏剧画本小说,全书读到此处,也自然明白艺术的产生具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艺术的美是情感的共鸣,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历史会淘汰掉那些没有纪念价值的实物,但美即使消亡,也永久的烙印在民族的血液里,当你走进美,即使你对这美不太明白,血液的烙印也会告诉你,这是美,毫无疑问。若是我们能懂得思考这种美,去探寻这美的究竟,这美便会一直延续更新下去,哪怕千千万万年之后,沧海变桑田,这美仍有迹可循,哪怕是超现代文明的疯狂颠覆,我们仍能顺着历史的长河向上逆流而去,去会一会当初那个在河边用双手掬起一捧水的人。因为懂得思考这美,当我现在用键盘敲下这每一个字时,对这每一个字都有深深的感概,我敲下的不是字,是文明,是美,瞬间觉得这每一个字都敲出了一字千金的感觉,当然,五千年历史里萃取出来的汉字结构和字意本就是瑰宝,我现在大概知道为什么前阵子网传《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要将一骑(ji)红尘妃子笑的ji要改成qi时,我那愤怒是从何而来了。

千年一叹读后感2000字


千年一叹读后感2000字:

最近读了余秋雨的《借我一生》和《千年一叹》。很多人认为这两部书可以称为余先生最好的两部著作,读过之后,我也这么认为。

早年读过余先生大名鼎鼎的《文化苦旅》,但那时多半只是当成一种游记,并未完全体会余先生内心深处那种对中国文化深深的探究,之后读他主编的《藏着的中国》,始知他深厚的文史知识功底。他的作品盗版甚多,因此这几年都没有读他的书,一方面是怕买到盗版,另一方面,和我读书的习惯有关,越是好书,越是敬佩的作者,我越是抱着敬畏之心,而不敢过早拥有打开阅读。

直到这次,我接连买了《借我一生》和《千年一叹》,窃以为,读余先生的书,应该先读《借我一生》,先了解他的成长和心路历程,然后再读他其他的书,可以更好的理解他的立著思想。

《借我一生》是余先生的一部自传,其中很大篇幅介绍了“文革”期间他个人及其家人的不幸遭遇,现在的年轻人,包括我这种出生在文革“中期”的中年人,也能从中了解一些十年浩劫的经历。文字之间,流露出的是余先生对政治毫不掩饰的厌恶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文章回忆了余先生儿时的经历,不过我感佩他惊人的记忆力,但我想对儿时记忆的细致描写,虽然是真实的,但应不乏文学修饰的成分。文章写到他在浙江老家,隐居山林中一个荒废的小楼里读书,无意之间发现这座小楼居然是蒋介石当年捐赠的中正图书馆。“文革”中,多少图书被焚烧,多少文化人被打倒。历史上恐怕也只有秦始皇焚书坑儒能与之相比。作者痛恨之余,以蒋介石捐赠图书馆一事与之相比,一个是铲除历史文化,一个是传承历史文化。余先生成名后,在学术上、创作上甚至其他方面,经受了很多所谓批判攻击。余先生认为,这种批判攻击大多是“文革”流毒,多次表达了对“大批判”的愤怒和轻视。本书后半部分,主要介绍了文革后这些年他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思索,主要反映在这些年他从《文化苦旅》开始到《千年一叹》文化系列丛书的创作经历。应该说,此书反映了余先生的思想,但也能看出他在学术上和思想上的一些高傲。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大凡文化人,总有些清高的。很多人看了余先生的书,可能在一些方面不能认同他的观点,我想,各人的文化水平有高低,视野有远近,历史知识有深浅,立场有不同,观点自然不同。总有些人出于各种目的,借批判余秋雨而想达到自我炒作,越这样,越能凸显余先生的文史功底。

《千年一叹》是余先生参加的由凤凰卫视在上世纪最后一年,即1999年末,搞的一次大型千禧年世界古文明追寻反思活动的日记报道。这次活动,凤凰卫视自希腊开始,经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至中国西藏,全程记录报道了这些国家土地上曾经拥有过的辉煌的古代文明以及这些国家现在的状况。我们既能发掘回顾在历史上那些曾经有过的伟大文明和国家,更能从现今这些国家的境遇中反思人类的行为。在《人生最后的智慧》中,余秋雨向我们介绍了约旦前国王侯赛因的陵墓,“......没有墓碑和墓志铭,整个陵墓不着一字......让生命的终点归于素净和清真......”。我除了震撼,也要向安息的侯赛因国王表达敬意!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啊!而且是有国际和地区影响力、又得到自己国民爱戴的国君啊!反思我们国家,却有太多的陵寝文化。古代的不说,近代的中山陵、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一代伟人也当配纪念堂,可最近新闻说山西为华国锋也修建了豪华的陵园,就有些“过了”。华国锋虽也曾是国家领导人,粉碎“四人帮”也立过功,但他和无数革命前辈比,还显资历太浅,如何能配如此豪华陵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怎样?他们都没有享用如此豪华的陵园,很多都把骨灰撒在祖国大地。当然,这不能怪已逝的华国锋,而是山西一些官员的功利思想在作怪。

凤凰卫视一路前行,途径的几个国家,如伊拉克、伊朗都饱经战乱。尤其伊拉克,先是八十年代两伊战争,然后入侵科威特,1990年海湾战争遭到联合国多国部队打击,2003年美国再次入侵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如今怎样呢?推翻了独裁政权,人民比过去更多的沦落在日以继夜的恐怖暴力之中。美国总想以自己的价值观强制灌输全世界,尤其是伊斯兰国家,而事实证明,这只能带来战火和恐怖袭击。

在印度,余秋雨本来是带着美好的印象去参观的,然而“《我却拒绝说它美丽》”。首先是这个国家人民整体的极度贫困,与印度在国际上极力争取的大国形象完全不符。我已不是第一次在文学作品中读到有关印度恒河所谓“恒河晨浴”的记载,第一次是韩国人写的《雨啊!请你到非洲》。印度放弃了佛教,证明这个国家放弃了智慧与理性。从余秋雨的这几篇报道看,没错,印度做着大国梦核武梦,而内部却是一个极度贫穷、两级分化十分严重的国家。大多数人民愚昧不化。一条母亲河,每天一边焚烧大量尸体和骨灰,一边有无数的人在旁边洗澡刷牙,实在太恶心了!

通观全书,余先生不仅对比了世界几大已衰亡的古文明和中国文明,更是对比了世界三大宗教。我认为,世界宗教,从古至今,大大小小,保存下来的、灭亡的,何以千万种。然三大宗教,唯佛教最和平。佛教从不侵略杀害其他文明与宗教,也最为理性和充满智慧哲理。中国接受了佛教,并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是佛教之幸,也是中国之幸。

读完此书,回味无穷。世界几大古文明均已衰亡衰落,那些土地上现在的国家大都陷于战争、恐怖和暴力、愚昧、极度贫穷。我看到了文明沦落背后一些宗教的身影,庆幸的是,中国古文明延续至今,作为中国人,真应该好好补习一下中华文化。

昨晚去公园散步。散步锻炼的人群纷纷攘攘,一群群的中年妇女随着音乐在跳健美操。春风拂面,夜色下的湖面微波荡漾。这就是和平的中国,真好。但是我突然又想到中国古文明延续至今,还能延续下去吗?现在的中国,从小学生起,还有多少人读过四书五经呢?四书五经作为中华儒家文化的核心,几千年了建立和维护了中华的传统道德和文化传承。但是现在,我们不读它了。我们面对的是纷杂的网络信息,物欲横流的社会,真难以想象,如果中华传统文化不再延续,中国的未来在哪里。作者〡夏冰

风铃子诗集《三千》读后感心得体会


风铃子诗集《三千》读后感心得体会:

文|刘健。清明时节,新茶上市。我是好茶之人,自然买了些新茶,想是要感受一下春所赋予的茶的味道。

爱茶,爱花,爱春天,自然多少也会爱诗。

恰好,我们商洛青年作协主席、著名诗人、陕西省作协会员风铃子的新诗集《三千》出版了,诗集与新茶一经搭配,便就给这个时节带来了几分明净。

品茶,读诗,霎时我就有了文人墨客的躯壳了。

突破这个躯壳,我深入地静心拜读了《三千》之后,浑然间自己仿佛已然有了诗情,有了更高的一种无语言表的品位。想必这正是诗的力量——寥寥数语,就可以用高铁一般的速度抵达你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清澈、最脆弱的地方,如小石子投入到了心的湖泊,总是要荡起一圈涟漪来。

在风铃子的笔下,爱情是美好甜蜜的,更是奔放自由的;风景可以静若处子,但也可以动若脱兔;失眠是孤独的,但也可以导演一幕又一幕的恋情;白是白色的,可以是一页白纸、也可以是一场白雪、一袭白衣……这一切的引申、想象、对比都赋予了意象本身更具有灵气的生命,在诗歌的世界里,这些生命活灵活现,被读者捕捉着、呵护着、心与心地碰撞着。

至此,我真正读过两个人的诗集:一个是遥远的传奇诗人海子,在他魂归山海关那两条冰冷的铁轨之后的许多年,我在语文课本上读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来被他的故事所触动,也就渐渐地接触了他更多的诗,直到买了他的诗集一路从陕西带到重庆、湖北。那个时候,我也学着写点诗,但并不用稿纸,就写在海子诗集每一页的空白处,也相当于对海子的诗的领悟吧。

海子跟史铁生一样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让我认识到苦难其实是一本书,优秀的文学作品正是对这本书最好的读后感,引领读者提前认知苦难和折射美好。海子,带着一个桔子和一本圣经,离开了我们,他人生的最后一首诗是一句很简单的话: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这或许正是他对生命渴望的自由所作的最后阐述,让自己的灵魂轻松上路。但他那一首首厚重的诗,却是值得我们在每一个孤独也好、幸福也罢的时刻用心去读。

第二个便是风铃子,我称呼她为冯主席。从诗人本身来说,我只知道她个性、多才,对生活感受颇深,对诗歌感情炽热。

读过她的《三千》之后,我又拉近了距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一个女诗人的成长、成熟、成功。她用热爱和坚持,使自己成为了大师级的人物,即便脱口而出几句,也会是一首耐人品味的好诗,这当中有这么一首:立春后/进入慢时光/天慢慢地黑/慢慢地亮/我慢慢等天黑/我慢慢等天亮。透过这简单的天黑天亮,反映出来的一个春天的温暖、一个是孤独的冰冷、一个是慢时光的慵懒、一个是等待的漫长。带领着读者几分钟内就经历了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过程,很有意味。

在风铃子的诗里,时常会出现“白”这个字眼,我理解为这是她的惯用意象。对比起海子的麦子,风铃子的白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白是雪,富有诗情和浪漫;白是一件衬衣,随性自由大方;白是一朵海棠,纵然无香却依然点缀着春天;白,也可以是一张纸,一如武则天的无字碑,是非好歹,任由评说。

海德格尔说:“只有在诗意中,人们才真正地发现和拥有他的世界。实际上,诗是真正让我们居住的地方。”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诗,就是这样点缀着生命里的一切躁动和平静,刻画着生命里的现在、描绘着生命里的未来,于无形之中,滋润着生命之花的绽放,抚慰着沉默不语的伤。

因此,感谢着每一个为我们写诗的人。

《《耶路撒冷三千年》读后感4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三千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