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读道德经有感800字 > 地图 > 读道德经有感800字

读道德经有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10-11 来源:互联网

天下至柔——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及感悟。

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在我们上高中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中外经典名著。当我们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那么,对于你来说什么样的书籍才是值得我们阅读的?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下至柔——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及感悟,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下至柔——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及感悟

【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出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现代汉语解读】

天下最柔软的水,能够驰骋于天下最坚硬的金石之间。水好像从无中生出来,又能悄然消失于大地。我因此而知道无为大有益处。行不用言语的教化,做无为之事获得的益处,天下很少能够比得上的。

【延伸解读】

天下之至柔,指水。老子用水作比方,柔弱之物往往主导坚硬之物。不求回报的力量反而更加强大,所谓无欲则刚。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至柔,百折不挠;二是水往低处流,能够放低自己,成就大家;三是“出乎无有,入于无间”,不张扬,悄然做事,不突出自己。正因为有这样的特点,老子赞赏水的品性,经常用水来比喻道。

领导者地位高了以后,喜欢把自己抬得很高,喜欢教育别人、教训别人。其实领导关键是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放低自己,为大家多做事,这样员工才会跟着做事,不需要领导特别吩咐。

任正非说,“我是在生活所迫、人生路窄的时候创立华为的。那个时候我已经领悟到个人在历史长河中是最渺小的,我深刻的体会到组织的力量、众人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任正非还有另外一段话也讲的很好:“也许是我无能,傻,才如此放权,使各路诸侯的聪明才智大发挥,成就了华为”。正因为华为的掌舵人把自己看得渺小,把自己定位为无能、傻,所以要多征求大家的意见,多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所以才成就华为这样的企业。

HDh765.com更多中外名著读后感编辑推荐

道法自然——《道德经》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道法自然——《道德经》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现代汉语解读】

有一个东西在混沌中生成,在天地之前就形成。空寂啊,安静啊,深远啊,一直独立存在着从未改变过,可以称它为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就称之为“道”,我勉强地形容它“大”。大也就是“逝”,向四面八方延伸发展;逝就是“远”,扩展到无边无际的地方;远就是“返”,道就在身边。这个世界中,道大,天大,地大,王也大。域中有四个大,王居其中之一。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的法则一直是这样的,没有改变。

【延伸解读】

这是老子的世界观,这在当时肯定是一个惊世骇俗的说法。老子所处的时代,人们普遍信鬼神,认为这个世界是鬼神造的。而老子认为,这世界并不是鬼神造的,有一个力量称为道,在世界形成之前就已经形成。其实,现在所有的宗教都在讲这个力量,各个宗教有自己不同的形象化表达。许多有成就的人,都相信这个道的存在,特别是老年之后。我们对有些事情要保持敬畏,人要有敬畏之心。有敬畏心,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寂呵,寥啊”一句,说道是清虚寂静,广阔无边,看不见摸不着,超越一切万物之外,悄然自立,不动声色,不因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大,指范围大,无处不在。

大曰逝,也有作“大曰源”,两字的篆书非常相近,可能写错了。源,即为源头,逝,向四面八方扩展,等于说宇宙是无限扩张的。远,无边无际,没有不及的地方。返,即返回,可以理解为返回原点,道就每个人自身上,须臾不离,若能返求诸己,回头自省,见道才有希望。最远的就是最近的,最后的就是最初的。

王,沟通天地人三者为王,就是人的领导者。这里老子强调领导的重要性。人类成长的历史中,王起的作用非常大,决定整个族群人的命运。如果领导者出问题了,平庸者、心偏的、贪婪的当上王或者皇帝,老百姓就遭殃了。

人法地,我们与大地息息相关,大地滋养人类。老子讲人法地,是认为大地承载万物,滋养众生,自己默默无言,像一个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人要学习大地的德性,称为人法地。因此,有道的领导者就应该有大地的品德。另一方面,人要顺应大地的节奏,正确认识大地的运行规律,如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等等。

天,指与大地对应的上方空间。老子认为天与地对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是一种排比的修辞方法,老子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人法天、地和道。“道法自然”中的“自然”,并非大自然,而是“自己,然也”的意思,古代没有“自然”这个词语。我们要向着天地道学习,拓宽我们的心胸,那么做事像天地道一样,人生的格局就不同了。

天下有始——道德经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天下有始——《道德经》读书笔记与心得感悟

【原文】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堇。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现代汉语解读】

天下开始的时候,道是天下的母体。既然得到了道,就能把握天下是如何运转的。既然把握了天下万物运转规律,又要回头秉守这个创造世界的道,这样才终身不会碰到危险。把欲望的孔堵上,把欲望的门关上,就终身没有痛苦危险。把欲望的孔打开,把欲望的事完成,就终身没办法被拯救了。能够洞察细微的叫“明”,能持坚守柔弱的才是真的强大。用“道”的智慧之光照亮外在世界的同时,再返照自身以达到明,才不会遭至灾殃,这就是承袭万世不变的道理。

【延伸解读】

这些文字在字面上是讲母子关系,但在《道德经》里老子一直用“母”来形容“道”,那么“子”就是天下,或称世界万物。“知”一般解释为知道、了解的意思,还可以解释为把握的意思。古代有两个官职,一个叫“知县”,一个叫“太守”。知县、太守都是指掌管一县之政务,“知”和“守”都是掌管、把握的意思。“没身不殆”就是终身不会碰到危险。您既然已经能把握世间的事了,运转的很好,您又回去坚守“道”的原则,这样的人一定人生顺利,人生圆融无碍。

老子其实在这在讲因果定律,所谓的母子就是“因”和“果”,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因果定律虽然是佛家的,但高深的道理其实各家是相通的。

控制住欲望,人生才能顺畅。“兑”,卦名,当孔窍讲,指的是身体的孔窍,如眼睛、嘴、耳朵、鼻子等等。“塞其兑”是把人们的孔窍给堵上,不是把这个人真的给堵死,而是因为人身上的孔窍代表欲望,是堵住欲望的意思。“闭其门”的“门”指的是心门,也是欲望出入的路径,也等于把欲望的孔窍都给堵上。“终身不堇”的“堇”是苦、危险的意思。济,完成。完成那些欲望的事。“终身不救”,这个人就没救了。这里老子强调的是不妄视、不妄听、不妄说,不妄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醒我们要内心清净,克制欲望,追求自己的需要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从而平静快乐度一生。

“见小”也可以理解为“见(xiàn)小”,是把自己展现得小一点,不要总把自己展现很大、很厉害、很高大,那是不明智的。展现出来的应该是很小的,把自己位置放低,这种状态才真叫明智。

见小曰明:能从小处、细节看出整体、看出端倪来,那您是真正高明的。《韩非子》这样解释,并且举例:商纣王的大臣箕子看到商纣王用象牙筷子吃饭,就觉得大事不好,感到害怕。他认为您竟然能用象牙做筷子吃饭,就不会配陶土烤的那种简陋的碗,读书笔记一定得用象牙、犀牛角或者碧玉、美玉来做碗和杯子;这样的碗里就不会是白菜汤,一定是山珍海味;然后您一定不会穿那种粗布织的短裙、破布裙子,得配精美的服装;然后一定盖特别大的宫殿。从这一个用象牙筷子的细节,箕子就判断出来商纣王会腐化的,后来果不出其所料。结果没多久,商代就亡国了。箕子是因为看到了用象牙筷子,他就推断出一系列的这么多事,这就叫“见小曰明”,能够从微小的事情推断出大的问题。因此,这个人是厉害的、明智的。

“守柔曰强”,你如果能守住柔弱的状态,这是真正的强大。因为他展现的是“柔”的状态,没有显示出那么强大,去争取各种名誉、地位、利益等等那些东西,但是实际上这样的人是真正强大的,因为人家低头把自己的事做的一件一件摆在那了,实力在那放着呢,这种人是真正强大的。

为什么“见小曰明,守柔曰强”?是因为这样的人并不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强行要求自己把位置放低或者不争取,而是真正看清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并不在意这些东西,因为您无法真正拥有,只是共同度过而已,最后终将失去。不如我们坦然一些,我们不为它争取,它也会来到你身边,而且你不会痛苦。因此“见小曰明,守柔曰强”是一种人生境界。

老子强调洞察外部世界的同时,经常提醒人们要做到对自身心灵的把握。对外部世界的了解称作为“智”,对于自身心灵的明了称之为“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内。一个人往往看不清自己,就像一盏灯一样,能够照亮房间的各个角落,却照不到灯下一块小地方,称为“灯下黑”。人总是会高看自己几分的,即使明白自己的缺点,也会给自己加分,很难正确评价自己,所以中国有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作者:高风清扬

上士闻道——道德经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上士闻道——道德经读书笔记及心得感悟

【原文】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褒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现代汉语解读】

境界高的人听到道之后,非常勤勉地去做。中等境界的人听到道,感觉到道是存在又好像没有。境界低的人听到道,哈哈大笑。如果不笑,那还不是道。所以《建言》中说:光明的大道看起来仿佛昏暗,在大道上前进却好像后退一样,平坦的大道看起来却不平坦。品德高尚的人像山谷一样虚空,真正德行高洁的人反而看起来很污浊。广大的德行好像是不够的,建立起来大德行的人好像苟且一样。坚定的品质好像经常在改变。大的方形没有角落,大的物体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宏大的声音反而没有声音,特别大的景色看不到形状,道的功用特别广大,但是没有名。只有道是这个世界的源头并且形成这个世界。

【详细解读】

上士,境界高、悟性高的人。中士,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有时候相信道,有时候不相信,总是在信与不信中摇摆。下士,境界低,目光短浅,只看眼前,斤斤计较,为大家放弃欲望是不可能的,所以根本不相信道。上士毕竟是少数,因此有“百人闻道,十人悟道,一人行道”之说。

建言,可能当时的一本书、典籍、文献。类,丝上的疙瘩,这里指大路上的坑坑洼洼。在大道上往前走的时候,有些人看起来你好像倒退一样,因为评判标准不一样,导致了大家看您的眼光不一样。“老干妈”陶华碧的企业管理完全与现代企业管理背道而驰,读书笔记她善待员工,为人特别好,她的管理方法和所做的事在别人看起来是傻事,赔本的事,但是她却把企业做成税收过亿的巨无霸,因为她践行着道的原则。虽然她不识字,也不懂道德经,但她实际上一直按道德经的原则做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

学问越高的人越谦虚,有德的领导更谦卑。生活中,如果您保持如空谷的状态,您一定会更有成就。悟道的人看到的是本质,普通人看到的是表面。只要心中坦然,无须在意他人的评价。越是有德的人,越觉得自己德行不够。建立高尚德行的人总是低调,做好事行善看起来偷偷摸摸一样。

方形足够大,大到看不到边际,也就看不到角落。声音的频率宽度很大,我们只能听到其中的一个片断。象,表象,样子。褒,宽大的袖子。老子认为,我们太渺小了,从我们渺小的角度只能看到事物的局部、片面,根本看不到全部。

道恒无名——道德经读书笔记及感悟


道恒无名——道德经读书笔记及感悟

【原文】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也,猷小谷之与江海也。

【现代汉语解读】

道一直处于无名无形的状态,道虽然小,而天地那么大,却不驱使它。领导者如果能够遵守道的原则,天地万物将自来顺从你。天地相合,风调雨顺,降下甘露,百姓不需要你命令他,而他们自己就会各守其位。然后可开始有各种名相,有了名相之后,就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所以不会消亡。这就如同说,道与天下关系,就好像小溪流对于江海的关系一样。

【延伸解读】

朴,未经雕刻的木头,指原始混沌状态,也即道。道虽然小,甚至看不见它,但它是天地万物的源头,因此天地不敢以它为臣。宾,宾客,顺从。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我们与万物是一体的,我们的态度决定了万物的态度,您若遵循道的法则行事,万物就会来帮助您,也就是说,您的心可以驱使万物。这里讲的是我们人与世界的关系。

天属阳,地属阴,天地相合,即阴阳调和,阴阳相合,天地安泰。俞,通雨。这里讲的人与自然界的感应关系。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化,天地感应,皇帝、官员特别重视祈雨。在天地相合的状态下,领导者只要把自己的心摆正了,百姓就能够感应到领导心态,百姓的心也会慢慢静下来。

名相,指规章制度、名誉地位、官职官位等等有形的东西。知止,知道停止,适可而止,省略了停止的对象,一般指领导者的欲望、追求,有了名相之后,就会滋生人的欲望。

前文有“朴唯小”,就是说道是小的,这里说道虽然小,但天地源于道;就好像小溪流与江海的关系,江海的源头是小溪流。告诫我们要点点滴滴按道的法则做事,无数小事汇成大事。作者:枫杨e

喜欢《天下至柔——道德经读书笔记800字及感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道德经有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