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莎士比亚传读后感800字 > 地图 > 莎士比亚传读后感800字

莎士比亚传读后感800字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林徽因传读后感800字。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作品,才能写出“真材实料”。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会有莫名的感触,有很多的想法,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完毕后的想法写下来。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林徽因传读后感800字》,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第1篇】

林徽因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引领中国女性人格魅力的女性之一。她的光彩不仅仅在于伴随徐志摩的光晕流彩于世,闻名于大家,更在于她卓越的诗情,本真的生命原色和优秀的建筑才华。她是旷世才女,是美的化身,是“五四”激情诗意的表现。她的出生是那个时代的幸运,而那个时代因为孕育了她得以更完美的演绎。

令人可叹的是,在传统中国意识形态下女性总是作为男人的附庸而被世人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就连林徽音这样的大家也不例外!她被世人的了解更多淹没在徐志摩的桃色里,因而多了分暧昧,多了份神秘。但林徽因是超俗的,她用诗情和才华证明了一个大写的女人。她用沉默和行动使流言蜚语在那个时代和后来的时代不攻自破。

林徽因因了独特的求学背景,中西合璧的知识素养以及优越而开明的家庭环境促成了她不走寻常路的外部条件,但是这些也只是那个时代一少部分女人的共同背景。其决定作用的当然与林本身的聪慧、勤奋是分不开的。

一帆风顺的事业和美满幸福的婚姻,优越舒适的生活,广博的见闻以及首屈一指的社会地位,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足以让我羡慕,让我佩服并感动的在于她独立的思想意识。正是基于这种不受传统观念束缚的意识形态,才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林徽因。她敢于在旧家庭里汲取新科技、新思想,她勇于在洋文里发掘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独处的空间,她擅于在爱情中保留自主独立,她擅于在家庭琐事中培养诗意的留白。她不光仰视圣人的睿智儒雅也俯拾平民的艰辛并酿成一坛醇香的《窗》,她用毕生将爱、美、艺术融化于冷暖适宜、芳香四溢的《人间四月天》,从而留下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美谈。

作为扑朔迷离爱情猜想的主角,林徽因一直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判断。不管对于情窦初开时的徐志摩,还是痴情一片的金岳霖,林徽因都保持一贯的本真作风,一直把复杂的情感交于心来抉择,所以才有后来不悔的回顾。林徽因用车站、站长、过客来比喻丈夫梁思成、她自己和金岳霖的关系再恰当不过。车站有四通八达的轨道但终归于站长,而站长常常因为过客而惊奇和吸引注意力。这样一位美丽、优雅、知性、善良的女人有用生命来爱的丈夫,有蓝颜知己徐志摩,有一生钟情于她的金岳霖,还有好朋友沈从文都不足为怪。因为她集天地灵秀于一身,日月精华于一体,就像她所喜爱的建筑一样,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谁人又不爱?谁人不喜欢呢?

本书具有可观的文学性,是一篇文艺性、文学性的传记著作。

【第2篇】

喜欢在晚上净身洁面后沏一杯菊花茶,坐在床上看一阵书,在白落梅行云流水的描述中,是林徽因如诗如歌的一生.初知林徽因是因为一同事偶然说起一代才女和三位杰出男人之间的故事,后逐渐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著名诗人徐志摩,学术泰斗金岳霖等人联系起来,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于是产生了解林徽因全部生活的冲动。

林徽因有江南女子的温婉,如白莲般洁净,面容姣好文采出众,在建筑方面有辉煌成就。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设计有她的一份贡献。这样一位被上帝垂青,集美貌才情事业家庭爱情,近似完美的女人,怎能不让令所有的男人爱慕,女子仰视?

我想林徽因一定是一位完美主义者,徐志摩是她的初恋,在异国他乡极尽浪漫,徐志摩当时已经结婚,林徽因这样传统的女子怎么能够接受这样的爱情,将自己陷入不仁不义之地呢?虽然当时她并不知道徐已经结婚,可这样的经历使她始终对徐的前妻抱有愧疚之心。在临终之前都没有忘记向徐志摩的前妻表示歉意。林徽因出自现实的考虑,选择志同道合的梁思成为终身伴侣,夫妻相扶相携成就事业的巅峰。可以看出不论在何时林徽因始终是清醒的,她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始终不愿在世间有愧于任何人。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预料自己的生命以何种方式结束,徐志摩为赶赴林徽因的一场讲座飞机失事丧生,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后另娶其学生林洙,而金岳霖为了心中的挚爱终生不娶。这样的结局真是让人深思,我想林徽因那样聪慧的女人或许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切,她知道徐志摩是她灵魂中的爱人,而她自己是金岳霖灵魂中的爱人,她知道不论她是否还在世这两人永远对她不离不弃。

林徽因就是一位女神,得到的人觉得她和凡人无异,没得到的人始终会以向上的态度去膜拜她。真正的爱情双方无论付出多少都是无怨无悔的,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他们都是幸运的,能遇到并结识这样的女子,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再读《再别康桥》更加深刻的体会徐林那份真挚的情感,林徽因在徐志摩心头激起的千层柔波如同西湖之水。我不禁得为世间情投意合的恋人而感动。

都说女人多思多智必体弱,可惜林徽因早早就病魔缠身,年仅51岁就离开了人世,或许连上天都嫉妒她的才情。在那个时代那些个平凡的过着颠沛流离生活的人,从来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为国为民为世间贡献自己的力量。林徽因为国家做出的成就真是令我们现代人佩服。

我喜欢散文,而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是散文,有人一生飘散浑浑噩噩不知所以,有人理性的解决生命中的每一件事,《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便是这样的散文,给人无尽的遐想,如轻缓的音乐潺潺流出。细雨般描述出林徽因的一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送给所有的有情人。

“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可寂静安然。愿每个人在纷呈时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醉倒落花前。”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林徽因传》读后感800字


我的女神——读《林徽因传》有感

长长的路上,我正走向一处绵延的山谷。

长长的路上,我正追寻一处绽放的美丽。

——题记

静静地坐在图书馆内那靠窗的位置,慵懒地翻着古朴泛黄的书。明澈的天没有一片白云,空明清新,仿佛坠落在春之漩涡里,为这美好设置了靓丽风景。

指尖轻轻触碰页脚,淡软的阳光随意倾斜的在地上成为那形状不一的光斑,镌刻了那蔷薇里的青春。远处山坡上满树的绿叶与阳光完美的融合,仿佛空气中隐隐有暗流涌动。

那在空气中飘荡而轻盈的香味牵起我的手,来到了那漫延的山坡。

轻轻坐在绿叶铺成的山坡上,望着那满天的绿意覆盖了阳光,映下细碎的泛着绿莹的光束,在时光的罅隙里迎着风跑。长长的睫毛上飘落着片片雪白,点缀了整个世界。

我心惊

原本晴朗的天空刹那被一片雪白所遮掩,纷纷扬扬,如初春的蒲公英带着遥远的梦想飞向远方。我慢慢站起身,想追寻那抹白的源处。我扑向天空,拼尽全力想抓住它的身影。我转身,才发现满山的小树开的都是这种花,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桐花。

第二天我又来到这个山谷。随行的还有一本林徽因的传记。

此时此刻,所有的花苞都应时开放,比昨天还要壮美。澄净的天空仿佛下了一场花瓣雨,如梦如幻。一些花瓣落到了书上,与那林徽因的姣容融合了一起,美轮美奂。我轻轻翻开那本传记,走进了林徽因的一生传奇。

1904年.那个绿树浓阴的六月,那个古老悠长的杭州小巷,她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微熏的气息在枯燥的空气中蠢蠢欲动。这天,林长民的长女(林徽因)呱呱落地。岁月流逝之快,转身她就变成了妙龄少女,远渡重洋学习,冥冥中遇到了她一生中重要的人——徐志摩。在花开的四月,他成了她的初恋。可她是林徽因啊,一个在任何都充满理性的女人,在爱情这等终身大事前还是要再三慎重的。最终,她果断地嫁给梁思成,从未后悔过。她并没有因此与徐志摩绝交,而是成为很好的知己,这是一个大度且重情义的女子。其实俯瞰历史长河,可以发现林徽因这一生被爱慕的人实在太多。她让徐志摩回忆了一生,让梁思成爱了一生,让金岳霖记挂了一生,让天下男人仰慕了一生……

林徽因是一位建筑学家,在她眼里,任何一个平凡的建筑都隐藏着一个个建筑师的心,那是对建筑热爱的一颗心啊!仔细读着她的传记,她还是一位诗人、一位文学家。在她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我最喜欢最后一段:“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其实,林徽因本人就是人间的四月天,那千山万原的春来,那一树一树的花开。信步在林徽因传奇的一生中,我被她的气质所吸引,流恋……

她,如同那桐花,都是流落这人间的精灵。她身上那不输于男儿的热血,比男儿还要刚烈的心,足以使她在艰苦岁月里安然度过。

我又望向天空,再次心惊。

漫山遍野的桐花,如一条万里雪带,漂洋过海,直指苍穹。似乎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邀前来,赴一场人生盛宴。透明如醇蜜的阳光倾泻而下,斑斑点点,映在天地间。在茫茫世间,我仿佛看到了徽因也来了。快乐掩去她眼角的悲伤,她的笑容如同这桐花。

时间飞逝,繁华落尽。难道生命在绽放后只剩下凋零?不,我不信,林徽因这朵桐花将永远开在历史天空,灿烂如阳。

文落如花,人淡如菊,世间女子,唯她独好。

林徽因——我的女神。

林徽因传读后感500字:林徽因传读后感


偶然翻到林徽因转,阅读完,心里不禁惆怅,她的评价十分多,有人说她是多情之人,破坏了徐志摩的婚姻,却又与梁思成结为夫妻,还是负了金岳霖,让他终生未娶,守护了她一身。有人说她对感情的专一,她对徐志摩的感情至死保留,念了一生关于林徽因的感情每个人理解不同,我并不是多愁善感之人,只是作者的文笔和主人翁颇感兴趣,竟让我有落泪的冲动,竟有些许羡慕,也有些许惋惜!

好奇竟然有这样一位女子让三个男人都为其倾情一生,寻找到她的照片,果然很美,由内而外的散发一股白莲的幽静,像水一样的女子是如此的吸引人!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句话第一次是在哪儿看到的已经记不得有到底是谁的原创更加无从得知。相信如果这句话人心中都会出几许暖意,像是对某个远方故人的祝福,有好似对所爱之人的一声温和的叮咛。仿佛只要对方幸福,那么这个世界从此就不再下雨,只有晴天。

大家都在忘记自己的承诺,忘记了过往那一场有一场筵席。

谁一生没有许下承诺,但是谁又能够说自己承诺过的必须能够做到,路到尽头的时候,又要怎样还会去在意当年的选取是对是错。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离去之时,谁也不比必给谁交代,既是注定要分开,那么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人说,北上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故乡。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人生没有绝对的安稳,既然我们都是过客,就该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

读《林徽因传》有感800字


第一次听说林徽因是在学习《金岳霖先生》时,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这个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的女子,虽然只是简单一述,但我也从老师的字里行间听出了这个女子的睿智与才情。

某天无意间在同学那里看到一本《林徽因传》,只是随手翻了几页,却被那恬静优美的文字吸引了。从那时起,林徽因便成了我心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我疯狂地用无数优美的词句来诠释这个神一样的中国第一才女。

她是那般纯净。

读完这本书,我才真正理解纯洁的含义。林徽因就是这样的女子,她美的令人难以靠近,只能远远地、静静地去走进她的心灵。品味他的思想,她用他的理智维系着爱情,她太冷静、太清醒,即使她深爱着徐志摩,即使他们两情相悦,她也能决绝地转身,因为徐志摩有默默为他付出的妻子。林徽因不会沉迷于情爱中,是的,她就是这样的女子,掠尽了人间所有的美,令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却还是一如既往地、如莲花般的纯洁。

她是那般优雅。

一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展示了她独一无二的才情。他的文字永远是清新美好的,与她本人一样,令春风失色,令百花换颜。她的柔美、优雅、淡薄平和倾倒了无数座城,天堂杭州为她倾倒,皇城上海为她倾倒,雾都伦敦为她倾倒她是一个柔美并孤傲的人,她没有陆小曼的执着疯狂,也不会像张爱玲那样为爱默默耕耘,她要的是安稳,是一生的清白。

她是那般淡然。

她说,那个手捧诗书静弹箜篌的女子才是真正的自己。世间又有几人能像他一样抛开一切喧嚣、放弃所有的荣华?她不需要富贵荣华,只要一本书、一支笔、一杯茶、一盏灯足矣。她要平淡的幸福,要安稳的生活。所以,她离开了浪漫多情的徐志摩,与梁思成相守一生。殊不知,她选择托付一生的男子在她死后会另娶他人。而金岳霖这个从未拥有过她的人,却守护了她一生。林徽因太过清醒,清醒到几乎可以看淡一切,但,这才是她,如一首平仄而唯美的诗,永远没有疼痛,永远是那样的平和静美。

林徽因传读后感800字(读后感)


闲暇时,床头上那本《林徽因传》让我重拾,林徽因的温和,林徽因的乐观与执着,林徽因的坚定又清脆,让她的生命不惊心亦不招摇,她不曾给别人带来粗砺的伤害,也不曾被他人所伤。她是那样的柔婉又坚忍,诗意又真实。因为她的才气与智慧,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深爱了一生,也让金岳霖默默思念了一生。在读时,我不禁发问:究竟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能让徐志摩等这些优秀的学者被深深思念?

更多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m.dhb100.com

走进《林徽因传》才读懂了她,这本书生动的描述了林徽因精彩的一生,从她的出生,到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男子的相遇及去世,在书中,让我与那些人交流。她优秀的笔风也让我感受到了她感如花蕊,秀雅的语言魅力。人们谈起林徽因,往往想到的首先是她与三个男人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但是别忘了,在林徽因的生命里,事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事业和爱情都丰满而精彩,在我认为她的一生如同一首诗,真挚、隽永而有激情。读着她的人生,似乎在生命之旅中呻吟浅唱。她曾经说过:“我觉得我的一生没有太堕入凡俗的满足也不算一桩坏事。志摩警醒了我,他变成一种激励在我的生命中,或恨,或怒,或快乐,或遗憾,或难过,或痛苦,我也不悔的,我也不得意我自己的倔强,我也不惭愧。”她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释放了全部的爱与热情。她的生命中有病痛,但没有阴暗;有贫困,但没有卑微;有悲怆,但没有鄙俗。

正如林徽因所作的一本书的名字《你是人间四月天》,人间的四月是何等的美妙及妙曼。春天过于柔和、夏天颇多热烈、秋天的萧瑟让人难以接受,更遑论隆冬时节的肃杀了。林徽因其人正如其书,四月芳菲飘飘洋洋正如来自江南水乡的她一样让人感到舒适。在民国诸多名女中,陆小曼似罂粟让人上瘾,张爱玲如牡丹难以接近,冰心又似冰晶花不可观玩,来来去去,也只有林徽因像行走在人间,有那么些烟火气,像是走在人间的神女,不愿归乡。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先贤有此真言,我亦当如此,向往之。因为“人间四月不及你,芳菲落尽香犹存”。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林徽因传》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这本书主要讲了林徽因的一生。从林徽因的出生到去世。正如他的出生地杭州一样,林徽因是让人魂梦所系的。恍如梦境的烟雨小镇,月上柳梢的深深庭院,就像林徽因一样让所有与之相遇之人都会被她吸引,沉迷。林徽因喜欢白莲,多年后她也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那朵白莲。无论岁月如何改变。她永远活在人间的四月,有着不会老去的容颜。作者用了及其细腻的笔法写出了一个如花般的女子,而优美的文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

林徽因是一个玲珑剔透的女人,她是那样的有灵气,感情丰富多彩。纵观梁思成一生的成就,都与林徽因是分不开的,从一开始选择专业到后来各国游历,对古建筑的测绘,成立建筑系……直至后来的国徽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林徽因都有很大的功绩!

林徽因,一代风华的绝世佳人。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也是一个温柔的母亲;她是一个心性敏感如花蕊的诗人,也是—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学家;她是一个被诸多精英男人追捧欣赏的名门淑女,也是一个眼光卓越胸怀广阔的传奇女子。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无论事业还是爱情,都丰满而精彩。

我喜欢的林徽因,不做作,不矫情,尽管出身名门望族,但她却待人落落大方,从不摆架子。她不追求浮华,也没有走捷径,而是脚踏实地地在人生道路上跋涉着。否则以她的才学和美貌,她完全能够过另一种生活。八年抗战她一向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贫困与疾病始终困扰着她,她却乐观的生活。她为研究和弘扬中国的古建筑倾尽了心血,以至于五十一岁便因肺病离开人世。

这朵世间的白莲消逝了,岁月不会因为她的离去而停留半分,红尘滚滚向前,多少痴男怨女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去匆匆,演绎着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情是一个亘古的主题!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白莲”,他不是仙,向往着凡间的烟火幸福,渴望一份平凡安稳的爱。如果可以,愿化作一段青青的莲茎,在红尘浊浪里将他托举在和风丽日中,摇曳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读《林徽因传》感


读《林徽因传》感

文/张晨

翻开《林徽因传》,徽因的一生,离不开三个男人。可是,使我最有感触的那个人,不是最终抱得美人归的梁思成,也不是风流倜傥的诗人徐志摩,而是鲜为人知,默默无闻的金岳霖!

徽因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三个痴情的才子围绕着她。建筑学家梁思成与她结为伉俪,厮守半生;多情诗人徐志摩肯为她与原配离婚决裂,甚至为她的一场讲座匆忙赴约而英年早逝;而执着缄默的金岳霖则深情地默默守护了她一生,不动声色,终身未娶!

徐志摩说: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一灵魂伴侣曾经沧海难为水,什么是灵魂伴侣。我想,金岳霖的灵魂伴侣就是林徽因了吧!而且是唯一的一个!一起爱上徽因的三个男子,梁思成在林徽因去世后又续娶了学生林洙,徐志摩追求徽因失败后又与陆小曼结下了另一段尘缘。金岳霖,这个看起来内敛甚至有点木讷的男人,只有他将自己对林徽因的感情悄悄地埋于心底,而默默地一个人孤独终老。

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金岳霖用自己的理智以驾驭自己对林徽因强烈的情感,他对林徽因说;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于是他选择了退出,此后三人终生为友,金岳霖总喜欢与他们毗邻而居。梁家每周几乎都有文学沙龙,而金岳霖总会是座上宾,他们志趣相投,交情甚笃。据说,每次林徽因与梁思成闹矛盾时,总会不约而同去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去裁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徽因,最终还是辞世而去。葬礼上,金岳霖的泪水,就没有停过。他为徽因写下了那幅让人永远记住的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徽因去世后,金岳霖再也不能伴她左右,孤独的他只能依靠美好的回忆度日。有一天,他把从前所有的老朋友全都请到北京饭店里,请的时候他没有交代理由,老朋友也不知为何故!直到宴席开始了,他才举起了手中的酒杯,平淡地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为他的痴情默默地流泪!

金岳霖的晚年是和徽因的孩子们一起度过的。他们亲切地叫他金爸,他们知道这个缄默的老男人为他们妈妈付出了自己毕生的感情了

喜欢《林徽因传读后感8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莎士比亚传读后感800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