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大学生 > 地图 > 读后感大学生

读后感大学生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大学生《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700字。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在阅读一篇书籍后都会独属自己的感悟,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为此,小编特意呈上“大学生《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700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从一般的意义上看,辩证的总体范畴的具体性是由社会现象变动不居的性质决定的。卢卡奇说:一切社会现象的对象性形式在它们不断的辩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始终在变。这就决定了对作为对象性的社会现象进行抽象的、孤立的研究是不可能的,因为离开总体也就等于使这些社会现象离开了它赖以变化的坐标系,而不在这个坐标系中,作为对象的社会现象的变化状况以及它的性质就根本无从把握。所以,卢卡奇说:客体的可知性随着我们对客体在其所属总体中的作用的掌握而逐渐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只有辩证的总体观能够使我们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过程的原因。

卢卡奇认为:具体的总体决不是思维的直接素材,辩证认识也必须从简单的、纯粹的、直接的、自发的规定出发。但是,它通过综合前进到对具体的总体的认识,也就是前进到在观念中再现现实。因此,辩证的认识正是关于现实整体的思维反映,是完整的总体。在思维的行程中,一切抽象的规定都经过综合的过程而成为总体的环节和部分,都在具体的总体中扬弃其抽象性。

从简单的规定出发并不等于在前提中放弃总体观。 辩证的总体观作为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是在认识的开始阶段就已经把所谓孤立的事实看作总体的构成部分和历史发展的环节,即把孤立的事实归结到总体中, 从总的联系的运动发展中去认识它们的。历史被理解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历史中的此一事件和彼一事件都只有在总的有机统一中才具有确切的位置和展示出自己的性质和作用。

所以,卢卡奇指出:如果摈弃或者抹杀辩证法,历史就变得无法了解。 这并不是说没有辩证法的帮助,就无法对特定的人或时代做出比较确切的说明。但是,这的确使得不可能把历史了解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大学生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精选


书籍能让人找到人生的意义,当我们对作者写的作品有不一样的看法时,读了作品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我们需要认真的去写一份读后感。那么如何写才能起到警醒的作用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读后感大全小编为你整理的大学生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1

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是总体的主观方面。

无产阶级作为认识社会总体现实的自觉主体与一切个人主义的立场格格不入。个人主义往往立足于个人的观点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和社会环境,因此,个人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立面的,而这个世界则是肆意凌虐个人的无情的命运。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在本质上是一种相异于人的、难以捉摸的和完全不受人的行为能力影响的人的环境,对于它,人们在理论上往往称作规律,即看作是不可理解的合理性存在; 而在现实中则是以宿命论的方式接受了它。这样一来, 就把人变成了历史过程中的一种完全消极的存在物。

马克思主义从阶级的立场出发看待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它把无产阶级自身与这个世界视为一体,视作总体中相互规定的总体因素。作为阶级的人是总体的主体,它把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都看作是属人的而加以改造,而人自身的改造又有赖于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因此,阶级的观点是历史总体观的基础,正是由于无产阶级有了自觉的阶级意识,总体范畴在科学-方法上的优越性才表现了出来。

总之,根据卢卡奇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形式的哲学实在论都可以彻底的寿终正寝了,任何关于世界的实体性规定都只能导致无谓的纷争,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念才是科学的世界观。不仅无产阶级革命,而且整个人类问题的解决都将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唯有这一科学的观念可以引导人走向全面发展之路。

大学生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2

卢卡奇把总体的观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科学之间决定性的区别所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是具体的总体范畴,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在黑格尔那里,总体范畴是绝对精神的别称,绝对精神是普遍的、统一的、 完整的总体,世界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既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又是其本质的表现, 绝对精神之外无物存在,它就是世界的总体本身。因而总体就是实体, 是作为万事万物本质的精神实体。卢卡奇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总体观作了独创性地改造。也就是说,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的总体观,但不是把总体理解为精神实体。马克思的总体范畴是根源于经济分析的对人与人关系的总体把握。就把历史看作统一的辩证过程这一点而言,马克思和黑格尔是一致的。再进一步,人们就会发现,马克思从经济范畴出发去把握人与人的关系的总体,这是完全不同于黑格尔独断论的绝对精神总体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抛弃了黑格尔关于历史发展的神秘主义成分,正确地指出了,历史无非是人与人的关系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的根源都只有到人的实践中去寻找,一切社会关系都象麻布、亚麻一样,是人们生产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整体的全面的理解, 这种理解应根据人与人的关系,把主体和客体的全部社会运动作为历史的基础, 突出人的物质存在活动的实践性、社会性。如果我们需要理解某一特别的历史事件或过程, 我们就必须把它看作一个具体的整体的一个方面。比如,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都是人的关系的具体体现,它们都可以归结到人的关系的总体中。作为总体的环节和不同要素,它们之间的不同是统一体内部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又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卢卡奇认为,辩证的总体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真实状况,在认识社会历史的现实中赋予总体观以现实性。他说唯物辩证法是最现实的科学, 它所反映的是:事实及其相互联系的内部结构的真正本质。马克思的辩证总体观是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比如,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马克思的辩证总体观不停留在表面的批判,而是深入到这个社会的深层,揭示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对抗性,并在此基础上把握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的矛盾性质。马克思的辩证总体观所追求的是对世界的完整的把握,即通过总体范畴赋予一切各别的认识以现实性。

辩证总体观的现实性也表现在自身的理论总体上。辩证法的一切概念都不可能被明确严格地界定,任何对辩证法的概念作出界定的努力都将失败。因为,辩证法的本质就在于扬弃,辩证法的一切概念都只有作为在总体中被扬弃的环节才有意义。所以,必须从总体上来理解辩证法,任何一个单独的概念都不可能成为直接走向理解辩证法的通路,它只有在总体中,作为在总体中被扬弃的环节才能成为理解辩证法的工具。

辩证的总体观是具体的。也就是说,总体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为许多所共有,为一切所共有,是最丰富的具体。卢卡奇特别强调总体的具体性,有时干脆把总体范畴规定为具体的总体范畴。卢卡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总体范畴就是要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整体性的全面的理解, 即在全部的社会历史运动的基础上来把握人的物质存在的实践性、社会性。总体的具体性还表现在,孤立的事实必须在总体中才能得到理解,如果我们要把握某一个别的历史事件或某一特定阶段的历史过程,就必须把它看作是具体的总体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 只有总体观才是具体地把握各种社会现实的科学方法。

大学生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3

从一般的意义上看,辩证的总体范畴的具体性是由社会现象变动不居的性质决定的。卢卡奇说:一切社会现象的对象性形式在它们不断的辩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始终在变。这就决定了对作为对象性的社会现象进行抽象的、孤立的研究是不可能的,因为离开总体也就等于使这些社会现象离开了它赖以变化的坐标系,而不在这个坐标系中,作为对象的社会现象的变化状况以及它的性质就根本无从把握。所以,卢卡奇说:客体的可知性随着我们对客体在其所属总体中的作用的掌握而逐渐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只有辩证的总体观能够使我们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过程的原因。

卢卡奇认为:具体的总体决不是思维的直接素材,辩证认识也必须从简单的、纯粹的、直接的、自发的规定出发。但是,它通过综合前进到对具体的总体的认识,也就是前进到在观念中再现现实。因此,辩证的认识正是关于现实整体的思维反映,是完整的总体。在思维的行程中,一切抽象的规定都经过综合的过程而成为总体的环节和部分,都在具体的总体中扬弃其抽象性。

从简单的规定出发并不等于在前提中放弃总体观。 辩证的总体观作为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是在认识的开始阶段就已经把所谓孤立的事实看作总体的构成部分和历史发展的环节,即把孤立的事实归结到总体中, 从总的联系的运动发展中去认识它们的。历史被理解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历史中的此一事件和彼一事件都只有在总的有机统一中才具有确切的位置和展示出自己的性质和作用。

所以,卢卡奇指出:如果摈弃或者抹杀辩证法,历史就变得无法了解。 这并不是说没有辩证法的帮助,就无法对特定的人或时代做出比较确切的说明。但是,这的确使得不可能把历史了解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大学生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4

历史研究是指向未来的,人们希望通过研究历史去找到解决那些人们将要遇到的问题的方法。然而,研究历史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透过历史的表层抓住其本质,然后, 基于对这种本质的认识,展开对社会历史总体的把握; 另一条是经验主义的或实证主义的对历史表象的热恋。卢卡奇主张走第一条道路,他说,马克思的名言: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历史地了解社会关系的方法论的出发点和钥匙。

在卢卡奇看来,从整体出发,还是从单独孤立的部分出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同的出发点完全可以形成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结论。从单独的孤立的部分出发,其结论必然是抽象的;而从整体出发才是认识具体性的保证。

一切以追求真理为宗旨的科学, 都必须清楚地和准确地掌握对象的实际存在同它们的内部核心之间、它们的表象和关于它们的概念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因为只有认识到了这种区别才能去把握其联系。但是,资产阶级科学, 特别是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并不知道这种区别,他们把现象和本质混同了起来, 误以为那些实际上只是对象的表象的现象就是对象的本质。其实,这些现象只是一些假象,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产生出来的假象。而资产阶级科学却恰恰是建立在这些假象的基础上的,所以,资产阶级科学的真理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科学的这种状况有自身的原因,即局限于现象的范围, 以获得对现象的认识而沾沾自喜;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与现象的分离,用社会的繁荣掩盖了深存于内部的矛盾和危机。生产者同生产总过程的资本主义分离, 劳动过程被肢解为不考虑工人的人的特性的一部分,社会被分裂为无计划和无联系盲目生产的个人等等, 这一切也必定深刻地影响资本主义的思想、科学和哲学。[1]所以,科学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

总之,资本主义社会在两个方面决定了资产阶级科学的抽象性: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和专门化,使资产阶级科学把对一些特定科学和方法上是必要的、有用的抽象概念作为本原。进而,又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存的各种关系,或者对这些关系的规范,看作是来源于这些抽象概念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把人变成了抽象的、孤立的个人,而资产阶级科学又恰恰是从个人的观点出发来考察社会现象。

资本主义社会把全部人与人的关系都变成了物的关系,物化遍及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了整个社会唯一的表现形式。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和官僚机构都成了物化的合理保障,即使在人的精神世界和伦理领域中,占有和出卖也表现为一种普遍现象。总之,整个社会都服从于一种永恒的、铁的规律,其它一切都成了偶然的、不合理的假象。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本质的方面都被物化的形式所遮蔽,片面性就成了这个社会最明显的特征。

卢卡奇通过对资产阶级科学的抽象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片面性的批判,提出了总体范畴,期望在总体范畴的基础上获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建立起无产阶级意识,从而超越资产阶级科学和资本主义物化。

大学生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5

卢卡奇说:作为总体的历史(一般历史)既不只是个别历史事件的机械总和, 也不是一个对立于个别历史事件的先验的观察原则。历史总体性问题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把握任何历史事件在历史过程中的真正作用,都离不开历史的总体性问题,这个问题在对极短的一段历史的描述,或对历史片断的描述时,都是必然要出现的。

之所以研究个别历史事件时离不开总体问题,是因为历史总体蕴含于历史事件之中,而又不断地冲破个别的历史事件。因此,历史总体是对历史事件的扬弃, 一切蕴含着总体的个别事件都是历史总体借以实现自己的中介。每一历史事件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作为历史总体的特定环节的位置,但这些环节却不会叠加组成历史的总体,也就是说个别历史事件不能够被理解成历史总体的机械的部件。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

虽然历史的总体性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始终, 但只是随着无产阶级的出现才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为看到社会的整体提供了有用的出发点。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本性决定它认识历史总体就是阶级的自我意识,即无产阶级的觉醒。因为对无产阶级说来彻底认识它的阶级地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因为只有认识整个社会,才能认识它的阶级地位;因为这种认识是它的行动的必要前提,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才同时产生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和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进化的总过程的学说。

无产阶级的自我认识是和对总体的认识一致的。因此,对历史总体的认识并形成总体范畴也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一方面, 由于历史的发展把历史的总体性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了;另一方面,历史的发展创造出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又提出了建立本阶级的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这种方法正是辩证的总体范畴。卢卡奇说:历史唯物主义来自无产阶级的?直接的、自然的?生活原则,对现实的总体认识来自无产阶级立场。不过,卢卡奇接着指出:这决不是说这种认识或方法论观点是无产阶级作为阶级所天然固有的。总体范畴的产生,也需要从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理解。当无产阶级还是一个自在的阶级时,尽管它有着冲破资产阶级罗网的愿望, 但却无法成为现实,即使在这个阶段中会产生出某些思想体系, 也只能是在方法论上依然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空想主义。只有当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即成为认识社会总体现实的自觉主体时,才能够提出科学的历史总体范畴。

历史总体范畴的提出,打破了概念僵硬的自我封闭性。历史的总体范畴在概念的历史生成中来理解概念,认为造成概念独立性的一切因素都在历史生成中被消除了, 任何概念的结构都由于建立在具体内容上而不断获得新的性质, 从而迫使概念的结构不得不时常通过变化来适应内容,达致与内容的统一。

大学生《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1000字


卢卡奇说:作为总体的历史(一般历史)既不只是个别历史事件的机械总和, 也不是一个对立于个别历史事件的先验的观察原则。历史总体性问题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把握任何历史事件在历史过程中的真正作用,都离不开历史的总体性问题,这个问题在对极短的一段历史的描述,或对历史片断的描述时,都是必然要出现的。

之所以研究个别历史事件时离不开总体问题,是因为历史总体蕴含于历史事件之中,而又不断地冲破个别的历史事件。因此,历史总体是对历史事件的扬弃, 一切蕴含着总体的个别事件都是历史总体借以实现自己的中介。每一历史事件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作为历史总体的特定环节的位置,但这些环节却不会叠加组成历史的总体,也就是说个别历史事件不能够被理解成历史总体的机械的部件。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

虽然历史的总体性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始终, 但只是随着无产阶级的出现才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为看到社会的整体提供了有用的出发点。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本性决定它认识历史总体就是阶级的自我意识,即无产阶级的觉醒。因为对无产阶级说来彻底认识它的阶级地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因为只有认识整个社会,才能认识它的阶级地位;因为这种认识是它的行动的必要前提,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才同时产生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和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进化的总过程的学说。

无产阶级的自我认识是和对总体的认识一致的。因此,对历史总体的认识并形成总体范畴也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一方面, 由于历史的发展把历史的总体性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了;另一方面,历史的发展创造出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又提出了建立本阶级的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这种方法正是辩证的总体范畴。卢卡奇说:历史唯物主义来自无产阶级的?直接的、自然的?生活原则,对现实的总体认识来自无产阶级立场。不过,卢卡奇接着指出:这决不是说这种认识或方法论观点是无产阶级作为阶级所天然固有的。总体范畴的产生,也需要从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理解。当无产阶级还是一个自在的阶级时,尽管它有着冲破资产阶级罗网的愿望, 但却无法成为现实,即使在这个阶段中会产生出某些思想体系, 也只能是在方法论上依然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空想主义。只有当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即成为认识社会总体现实的自觉主体时,才能够提出科学的历史总体范畴。

历史总体范畴的提出,打破了概念僵硬的自我封闭性。历史的总体范畴在概念的历史生成中来理解概念,认为造成概念独立性的一切因素都在历史生成中被消除了, 任何概念的结构都由于建立在具体内容上而不断获得新的性质, 从而迫使概念的结构不得不时常通过变化来适应内容,达致与内容的统一。

《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1500字


卢卡奇这部着作的名称叫《历史与阶级意识》,历史无疑是该书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打开这本书,我们看到通篇都是对总体问题的强调,可见卢卡奇是用总体的观点来研究和理解历史的。同时,在对总体的规定中,历史又是最基本的方面。历史范畴与总体范畴是互为规定的,历史是具有总体性的历史,总体也是历史性的总体。

历史辩证法的主旨是理解统一的历史过程。历史是由无数个历史事件构成的, 然而在流动的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只不过是浮在表面的泡沫,主流隐伏在这些历史事件之下。历史研究如果仅仅看到这些历史事件,就不可能把握历史的真实本质。相反,如果没有对历史本质的揭示,也就不可能对历史事件有正确的理解。辩证法把整个历史过程理解为一个总体,它在研究历史事件时,是为了通过这些历史事件达到对历史的本质的把握。同样,它又把历史事件看作历史总体的一部分,运用总体的观点对其加以探究,以求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

卢卡奇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发生、发展的总过程,是理解历史的真正基础和全部根据。然而,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历来都是从人出发来理解历史的,但为什么他们陷入人与历史事件的直接性而失去对历史本质的把握呢?卢卡奇认为,关键在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人自身的理解与马克思不同,由于资产阶级思想把一切有意义、 有目标的东西从历史过程中排除出去; 人们就不得不停留在历史时期的及其社会的和人的载体的纯粹个别性上。

历史的总体是不可能建立在人的个别性或个别的人的基础上的, 根据人的个别性或个别的人是无法把握历史总体的。因为根据人的个别性来理解历史, 历史就会表现为不变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的对象。历史被按照形式主义僵化了,这种形式主义不可能按照社会历史结构的真正本质把它们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被推离了历史理解的真正起源,并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被隔绝起来了。卢卡奇认为,把握历史总体的第一步就应当是把握人的总体或总体的人,正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总体才构成了历史运动的发展根源,使历史表现为一个总的、流动着的统一过程。

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意志和思想等作为历史总体的现实要素必然体现为人的活动。历史一方面主要是人自身活动的产物(当然迄今为止还是不自觉的),另一方面是一连串的过程,人的活动形式,人对自我的关系就在这一串过程中发生着彻底的变化。马克思认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的全部现实都是历史的,反过来说全部历史都是人的活动,我们考察历史,那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人的活动。对于人的活动来说,总体性是一个无需证明的问题。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以一个阶级和集团的形式而进行的大规模社会变革的活动,还是以一个个体的身份进行的日常活动都具有不可怀疑的总体性。人作为剧作者和剧中人的统一,其一切活动都是具体历史环境中的活动, 人的活动赖以发展的物质资料和作为人的自觉活动的思想因素都是来自于社会历史的总体和作为这个总体的一部分而出现的,人的活动本身就在创造着历史的总体。同时, 人的活动在对人自身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改变中又使人的总体性质愈益加强。

历史总体既不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总体,也不是一个在社会运动中日益趋近的目标。也就是说,历史总体并不固定在某一社会整体的形式上,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打破了对总体的形式化理解,而人类社会的未来任何形态也不可能是总体最终完成了的形式。 历史总体永远都是历史本质的总体化,是历史地生成着的。它一方面是人的活动的目标和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人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1000字


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网络上,很多都在谈论作者写的作品,读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作品读后感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1

卢卡奇这部着作的名称叫《历史与阶级意识》,历史无疑是该书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打开这本书,我们看到通篇都是对总体问题的强调,可见卢卡奇是用总体的观点来研究和理解历史的。同时,在对总体的规定中,历史又是最基本的方面。历史范畴与总体范畴是互为规定的,历史是具有总体性的历史,总体也是历史性的总体。

历史辩证法的主旨是理解统一的历史过程。历史是由无数个历史事件构成的, 然而在流动的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只不过是浮在表面的泡沫,主流隐伏在这些历史事件之下。历史研究如果仅仅看到这些历史事件,就不可能把握历史的真实本质。相反,如果没有对历史本质的揭示,也就不可能对历史事件有正确的理解。辩证法把整个历史过程理解为一个总体,它在研究历史事件时,是为了通过这些历史事件达到对历史的本质的把握。同样,它又把历史事件看作历史总体的一部分,运用总体的观点对其加以探究,以求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

卢卡奇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发生、发展的总过程,是理解历史的真正基础和全部根据。然而,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历来都是从人出发来理解历史的,但为什么他们陷入人与历史事件的直接性而失去对历史本质的把握呢?卢卡奇认为,关键在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人自身的理解与马克思不同,由于资产阶级思想把一切有意义、 有目标的东西从历史过程中排除出去; 人们就不得不停留在历史时期的及其社会的和人的载体的纯粹个别性上。

历史的总体是不可能建立在人的个别性或个别的人的基础上的, 根据人的个别性或个别的人是无法把握历史总体的。因为根据人的个别性来理解历史, 历史就会表现为不变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的对象。历史被按照形式主义僵化了,这种形式主义不可能按照社会历史结构的真正本质把它们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被推离了历史理解的真正起源,并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被隔绝起来了。卢卡奇认为,把握历史总体的第一步就应当是把握人的总体或总体的人,正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总体才构成了历史运动的发展根源,使历史表现为一个总的、流动着的统一过程。

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意志和思想等作为历史总体的现实要素必然体现为人的活动。历史一方面主要是人自身活动的产物(当然迄今为止还是不自觉的),另一方面是一连串的过程,人的活动形式,人对自我的关系就在这一串过程中发生着彻底的变化。马克思认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的全部现实都是历史的,反过来说全部历史都是人的活动,我们考察历史,那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人的活动。对于人的活动来说,总体性是一个无需证明的问题。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以一个阶级和集团的形式而进行的大规模社会变革的活动,还是以一个个体的身份进行的日常活动都具有不可怀疑的总体性。人作为剧作者和剧中人的统一,其一切活动都是具体历史环境中的活动, 人的活动赖以发展的物质资料和作为人的自觉活动的思想因素都是来自于社会历史的总体和作为这个总体的一部分而出现的,人的活动本身就在创造着历史的总体。同时, 人的活动在对人自身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改变中又使人的总体性质愈益加强。

历史总体既不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总体,也不是一个在社会运动中日益趋近的目标。也就是说,历史总体并不固定在某一社会整体的形式上,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打破了对总体的形式化理解,而人类社会的未来任何形态也不可能是总体最终完成了的形式。 历史总体永远都是历史本质的总体化,是历史地生成着的。它一方面是人的活动的目标和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人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2

从一般的意义上看,辩证的总体范畴的具体性是由社会现象变动不居的性质决定的。卢卡奇说:一切社会现象的对象性形式在它们不断的辩证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始终在变。这就决定了对作为对象性的社会现象进行抽象的、孤立的研究是不可能的,因为离开总体也就等于使这些社会现象离开了它赖以变化的坐标系,而不在这个坐标系中,作为对象的社会现象的变化状况以及它的性质就根本无从把握。所以,卢卡奇说:客体的可知性随着我们对客体在其所属总体中的作用的掌握而逐渐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只有辩证的总体观能够使我们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过程的原因。

卢卡奇认为:具体的总体决不是思维的直接素材,辩证认识也必须从简单的、纯粹的、直接的、自发的规定出发。但是,它通过综合前进到对具体的总体的认识,也就是前进到在观念中再现现实。因此,辩证的认识正是关于现实整体的思维反映,是完整的总体。在思维的行程中,一切抽象的规定都经过综合的过程而成为总体的环节和部分,都在具体的总体中扬弃其抽象性。

从简单的规定出发并不等于在前提中放弃总体观。 辩证的总体观作为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是在认识的开始阶段就已经把所谓孤立的事实看作总体的构成部分和历史发展的环节,即把孤立的事实归结到总体中, 从总的联系的运动发展中去认识它们的。历史被理解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历史中的此一事件和彼一事件都只有在总的有机统一中才具有确切的位置和展示出自己的性质和作用。

所以,卢卡奇指出:如果摈弃或者抹杀辩证法,历史就变得无法了解。 这并不是说没有辩证法的帮助,就无法对特定的人或时代做出比较确切的说明。但是,这的确使得不可能把历史了解为一个统一的过程。

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3

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是总体的主观方面。

无产阶级作为认识社会总体现实的自觉主体与一切个人主义的立场格格不入。个人主义往往立足于个人的观点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和社会环境,因此,个人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立面的,而这个世界则是肆意凌虐个人的无情的命运。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在本质上是一种相异于人的、难以捉摸的和完全不受人的行为能力影响的人的环境,对于它,人们在理论上往往称作规律,即看作是不可理解的合理性存在; 而在现实中则是以宿命论的方式接受了它。这样一来, 就把人变成了历史过程中的一种完全消极的存在物。

马克思主义从阶级的立场出发看待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它把无产阶级自身与这个世界视为一体,视作总体中相互规定的总体因素。作为阶级的人是总体的主体,它把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都看作是属人的而加以改造,而人自身的改造又有赖于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因此,阶级的观点是历史总体观的基础,正是由于无产阶级有了自觉的阶级意识,总体范畴在科学-方法上的优越性才表现了出来。

总之,根据卢卡奇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形式的哲学实在论都可以彻底的寿终正寝了,任何关于世界的实体性规定都只能导致无谓的纷争,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念才是科学的世界观。不仅无产阶级革命,而且整个人类问题的解决都将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唯有这一科学的观念可以引导人走向全面发展之路。

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4

历史研究是指向未来的,人们希望通过研究历史去找到解决那些人们将要遇到的问题的方法。然而,研究历史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透过历史的表层抓住其本质,然后, 基于对这种本质的认识,展开对社会历史总体的把握; 另一条是经验主义的或实证主义的对历史表象的热恋。卢卡奇主张走第一条道路,他说,马克思的名言: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历史地了解社会关系的方法论的出发点和钥匙。

在卢卡奇看来,从整体出发,还是从单独孤立的部分出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同的出发点完全可以形成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结论。从单独的孤立的部分出发,其结论必然是抽象的;而从整体出发才是认识具体性的保证。

一切以追求真理为宗旨的科学, 都必须清楚地和准确地掌握对象的实际存在同它们的内部核心之间、它们的表象和关于它们的概念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因为只有认识到了这种区别才能去把握其联系。但是,资产阶级科学, 特别是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并不知道这种区别,他们把现象和本质混同了起来, 误以为那些实际上只是对象的表象的现象就是对象的本质。其实,这些现象只是一些假象,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产生出来的假象。而资产阶级科学却恰恰是建立在这些假象的基础上的,所以,资产阶级科学的真理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科学的这种状况有自身的原因,即局限于现象的范围, 以获得对现象的认识而沾沾自喜;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与现象的分离,用社会的繁荣掩盖了深存于内部的矛盾和危机。生产者同生产总过程的资本主义分离, 劳动过程被肢解为不考虑工人的人的特性的一部分,社会被分裂为无计划和无联系盲目生产的个人等等, 这一切也必定深刻地影响资本主义的思想、科学和哲学。[1]所以,科学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

总之,资本主义社会在两个方面决定了资产阶级科学的抽象性: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和专门化,使资产阶级科学把对一些特定科学和方法上是必要的、有用的抽象概念作为本原。进而,又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存的各种关系,或者对这些关系的规范,看作是来源于这些抽象概念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把人变成了抽象的、孤立的个人,而资产阶级科学又恰恰是从个人的观点出发来考察社会现象。

资本主义社会把全部人与人的关系都变成了物的关系,物化遍及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了整个社会唯一的表现形式。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和官僚机构都成了物化的合理保障,即使在人的精神世界和伦理领域中,占有和出卖也表现为一种普遍现象。总之,整个社会都服从于一种永恒的、铁的规律,其它一切都成了偶然的、不合理的假象。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本质的方面都被物化的形式所遮蔽,片面性就成了这个社会最明显的特征。

卢卡奇通过对资产阶级科学的抽象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片面性的批判,提出了总体范畴,期望在总体范畴的基础上获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建立起无产阶级意识,从而超越资产阶级科学和资本主义物化。

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5

卢卡奇把总体的观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科学之间决定性的区别所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是具体的总体范畴,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在黑格尔那里,总体范畴是绝对精神的别称,绝对精神是普遍的、统一的、 完整的总体,世界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既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又是其本质的表现, 绝对精神之外无物存在,它就是世界的总体本身。因而总体就是实体, 是作为万事万物本质的精神实体。卢卡奇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总体观作了独创性地改造。也就是说,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的总体观,但不是把总体理解为精神实体。马克思的总体范畴是根源于经济分析的对人与人关系的总体把握。就把历史看作统一的辩证过程这一点而言,马克思和黑格尔是一致的。再进一步,人们就会发现,马克思从经济范畴出发去把握人与人的关系的总体,这是完全不同于黑格尔独断论的绝对精神总体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抛弃了黑格尔关于历史发展的神秘主义成分,正确地指出了,历史无非是人与人的关系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的根源都只有到人的实践中去寻找,一切社会关系都象麻布、亚麻一样,是人们生产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整体的全面的理解, 这种理解应根据人与人的关系,把主体和客体的全部社会运动作为历史的基础, 突出人的物质存在活动的实践性、社会性。如果我们需要理解某一特别的历史事件或过程, 我们就必须把它看作一个具体的整体的一个方面。比如,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都是人的关系的具体体现,它们都可以归结到人的关系的总体中。作为总体的环节和不同要素,它们之间的不同是统一体内部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又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卢卡奇认为,辩证的总体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真实状况,在认识社会历史的现实中赋予总体观以现实性。他说唯物辩证法是最现实的科学, 它所反映的是:事实及其相互联系的内部结构的真正本质。马克思的辩证总体观是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比如,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马克思的辩证总体观不停留在表面的批判,而是深入到这个社会的深层,揭示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对抗性,并在此基础上把握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的矛盾性质。马克思的辩证总体观所追求的是对世界的完整的把握,即通过总体范畴赋予一切各别的认识以现实性。

辩证总体观的现实性也表现在自身的理论总体上。辩证法的一切概念都不可能被明确严格地界定,任何对辩证法的概念作出界定的努力都将失败。因为,辩证法的本质就在于扬弃,辩证法的一切概念都只有作为在总体中被扬弃的环节才有意义。所以,必须从总体上来理解辩证法,任何一个单独的概念都不可能成为直接走向理解辩证法的通路,它只有在总体中,作为在总体中被扬弃的环节才能成为理解辩证法的工具。

辩证的总体观是具体的。也就是说,总体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为许多所共有,为一切所共有,是最丰富的具体。卢卡奇特别强调总体的具体性,有时干脆把总体范畴规定为具体的总体范畴。卢卡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总体范畴就是要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整体性的全面的理解, 即在全部的社会历史运动的基础上来把握人的物质存在的实践性、社会性。总体的具体性还表现在,孤立的事实必须在总体中才能得到理解,如果我们要把握某一个别的历史事件或某一特定阶段的历史过程,就必须把它看作是具体的总体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 只有总体观才是具体地把握各种社会现实的科学方法。

历史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6

卢卡奇说:作为总体的历史(一般历史)既不只是个别历史事件的机械总和, 也不是一个对立于个别历史事件的先验的观察原则。历史总体性问题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把握任何历史事件在历史过程中的真正作用,都离不开历史的总体性问题,这个问题在对极短的一段历史的描述,或对历史片断的描述时,都是必然要出现的。

之所以研究个别历史事件时离不开总体问题,是因为历史总体蕴含于历史事件之中,而又不断地冲破个别的历史事件。因此,历史总体是对历史事件的扬弃, 一切蕴含着总体的个别事件都是历史总体借以实现自己的中介。每一历史事件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作为历史总体的特定环节的位置,但这些环节却不会叠加组成历史的总体,也就是说个别历史事件不能够被理解成历史总体的机械的部件。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

虽然历史的总体性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始终, 但只是随着无产阶级的出现才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为看到社会的整体提供了有用的出发点。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本性决定它认识历史总体就是阶级的自我意识,即无产阶级的觉醒。因为对无产阶级说来彻底认识它的阶级地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因为只有认识整个社会,才能认识它的阶级地位;因为这种认识是它的行动的必要前提,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才同时产生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和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进化的总过程的学说。

无产阶级的自我认识是和对总体的认识一致的。因此,对历史总体的认识并形成总体范畴也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一方面, 由于历史的发展把历史的总体性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了;另一方面,历史的发展创造出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又提出了建立本阶级的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这种方法正是辩证的总体范畴。卢卡奇说:历史唯物主义来自无产阶级的?直接的、自然的?生活原则,对现实的总体认识来自无产阶级立场。不过,卢卡奇接着指出:这决不是说这种认识或方法论观点是无产阶级作为阶级所天然固有的。总体范畴的产生,也需要从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理解。当无产阶级还是一个自在的阶级时,尽管它有着冲破资产阶级罗网的愿望, 但却无法成为现实,即使在这个阶段中会产生出某些思想体系, 也只能是在方法论上依然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空想主义。只有当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即成为认识社会总体现实的自觉主体时,才能够提出科学的历史总体范畴。

历史总体范畴的提出,打破了概念僵硬的自我封闭性。历史的总体范畴在概念的历史生成中来理解概念,认为造成概念独立性的一切因素都在历史生成中被消除了, 任何概念的结构都由于建立在具体内容上而不断获得新的性质, 从而迫使概念的结构不得不时常通过变化来适应内容,达致与内容的统一。

最新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1000字集锦5篇


读后感大全精选专题推荐:“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

一本好书,是一个时代的映射,是一种精神的延续,阅读了《丁丁历险记》之后,我们都深深的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不妨畅快淋漓的把他写出来,你是否对写一篇作品读后感不知从哪里入手?或许"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1

卢卡奇把总体的观点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科学之间决定性的区别所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是具体的总体范畴,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在黑格尔那里,总体范畴是绝对精神的别称,绝对精神是普遍的、统一的、 完整的总体,世界统一于绝对精神,绝对精神既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又是其本质的表现, 绝对精神之外无物存在,它就是世界的总体本身。因而总体就是实体, 是作为万事万物本质的精神实体。卢卡奇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总体观作了独创性地改造。也就是说,马克思接受了黑格尔的总体观,但不是把总体理解为精神实体。马克思的总体范畴是根源于经济分析的对人与人关系的总体把握。就把历史看作统一的辩证过程这一点而言,马克思和黑格尔是一致的。再进一步,人们就会发现,马克思从经济范畴出发去把握人与人的关系的总体,这是完全不同于黑格尔独断论的绝对精神总体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抛弃了黑格尔关于历史发展的神秘主义成分,正确地指出了,历史无非是人与人的关系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的根源都只有到人的实践中去寻找,一切社会关系都象麻布、亚麻一样,是人们生产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整体的全面的理解, 这种理解应根据人与人的关系,把主体和客体的全部社会运动作为历史的基础, 突出人的物质存在活动的实践性、社会性。如果我们需要理解某一特别的历史事件或过程, 我们就必须把它看作一个具体的整体的一个方面。比如,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都是人的关系的具体体现,它们都可以归结到人的关系的总体中。作为总体的环节和不同要素,它们之间的不同是统一体内部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又是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卢卡奇认为,辩证的总体观揭示了社会历史的真实状况,在认识社会历史的现实中赋予总体观以现实性。他说唯物辩证法是最现实的科学, 它所反映的是:事实及其相互联系的内部结构的真正本质。马克思的辩证总体观是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比如,在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马克思的辩证总体观不停留在表面的批判,而是深入到这个社会的深层,揭示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对抗性,并在此基础上把握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的矛盾性质。马克思的辩证总体观所追求的是对世界的完整的把握,即通过总体范畴赋予一切各别的认识以现实性。

辩证总体观的现实性也表现在自身的理论总体上。辩证法的一切概念都不可能被明确严格地界定,任何对辩证法的概念作出界定的努力都将失败。因为,辩证法的本质就在于扬弃,辩证法的一切概念都只有作为在总体中被扬弃的环节才有意义。所以,必须从总体上来理解辩证法,任何一个单独的概念都不可能成为直接走向理解辩证法的通路,它只有在总体中,作为在总体中被扬弃的环节才能成为理解辩证法的工具。

辩证的总体观是具体的。也就是说,总体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为许多所共有,为一切所共有,是最丰富的具体。卢卡奇特别强调总体的具体性,有时干脆把总体范畴规定为具体的总体范畴。卢卡奇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总体范畴就是要对人类的社会生活进行整体性的全面的理解, 即在全部的社会历史运动的基础上来把握人的物质存在的实践性、社会性。总体的具体性还表现在,孤立的事实必须在总体中才能得到理解,如果我们要把握某一个别的历史事件或某一特定阶段的历史过程,就必须把它看作是具体的总体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 只有总体观才是具体地把握各种社会现实的科学方法。

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2

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是总体的主观方面。

无产阶级作为认识社会总体现实的自觉主体与一切个人主义的立场格格不入。个人主义往往立足于个人的观点来看待周围的世界和社会环境,因此,个人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立面的,而这个世界则是肆意凌虐个人的无情的命运。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在本质上是一种相异于人的、难以捉摸的和完全不受人的行为能力影响的人的环境,对于它,人们在理论上往往称作规律,即看作是不可理解的合理性存在; 而在现实中则是以宿命论的方式接受了它。这样一来, 就把人变成了历史过程中的一种完全消极的存在物。

马克思主义从阶级的立场出发看待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它把无产阶级自身与这个世界视为一体,视作总体中相互规定的总体因素。作为阶级的人是总体的主体,它把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都看作是属人的而加以改造,而人自身的改造又有赖于周围世界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因此,阶级的观点是历史总体观的基础,正是由于无产阶级有了自觉的阶级意识,总体范畴在科学-方法上的优越性才表现了出来。

总之,根据卢卡奇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切形式的哲学实在论都可以彻底的寿终正寝了,任何关于世界的实体性规定都只能导致无谓的纷争,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念才是科学的世界观。不仅无产阶级革命,而且整个人类问题的解决都将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唯有这一科学的观念可以引导人走向全面发展之路。

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3

卢卡奇说:作为总体的历史(一般历史)既不只是个别历史事件的机械总和, 也不是一个对立于个别历史事件的先验的观察原则。历史总体性问题是一个方法论问题,把握任何历史事件在历史过程中的真正作用,都离不开历史的总体性问题,这个问题在对极短的一段历史的描述,或对历史片断的描述时,都是必然要出现的。

之所以研究个别历史事件时离不开总体问题,是因为历史总体蕴含于历史事件之中,而又不断地冲破个别的历史事件。因此,历史总体是对历史事件的扬弃, 一切蕴含着总体的个别事件都是历史总体借以实现自己的中介。每一历史事件都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自己作为历史总体的特定环节的位置,但这些环节却不会叠加组成历史的总体,也就是说个别历史事件不能够被理解成历史总体的机械的部件。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观。

虽然历史的总体性存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始终, 但只是随着无产阶级的出现才完成了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观点为看到社会的整体提供了有用的出发点。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本性决定它认识历史总体就是阶级的自我意识,即无产阶级的觉醒。因为对无产阶级说来彻底认识它的阶级地位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因为只有认识整个社会,才能认识它的阶级地位;因为这种认识是它的行动的必要前提,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才同时产生了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和把现实理解为社会进化的总过程的学说。

无产阶级的自我认识是和对总体的认识一致的。因此,对历史总体的认识并形成总体范畴也是历史的产物。也就是说,一方面, 由于历史的发展把历史的总体性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了;另一方面,历史的发展创造出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又提出了建立本阶级的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这种方法正是辩证的总体范畴。卢卡奇说:历史唯物主义来自无产阶级的?直接的、自然的?生活原则,对现实的总体认识来自无产阶级立场。不过,卢卡奇接着指出:这决不是说这种认识或方法论观点是无产阶级作为阶级所天然固有的。总体范畴的产生,也需要从无产阶级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来理解。当无产阶级还是一个自在的阶级时,尽管它有着冲破资产阶级罗网的愿望, 但却无法成为现实,即使在这个阶段中会产生出某些思想体系, 也只能是在方法论上依然属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空想主义。只有当无产阶级在阶级斗争中成长为一个自觉的阶级,即成为认识社会总体现实的自觉主体时,才能够提出科学的历史总体范畴。

历史总体范畴的提出,打破了概念僵硬的自我封闭性。历史的总体范畴在概念的历史生成中来理解概念,认为造成概念独立性的一切因素都在历史生成中被消除了, 任何概念的结构都由于建立在具体内容上而不断获得新的性质, 从而迫使概念的结构不得不时常通过变化来适应内容,达致与内容的统一。

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4

历史研究是指向未来的,人们希望通过研究历史去找到解决那些人们将要遇到的问题的方法。然而,研究历史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透过历史的表层抓住其本质,然后, 基于对这种本质的认识,展开对社会历史总体的把握; 另一条是经验主义的或实证主义的对历史表象的热恋。卢卡奇主张走第一条道路,他说,马克思的名言: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历史地了解社会关系的方法论的出发点和钥匙。

在卢卡奇看来,从整体出发,还是从单独孤立的部分出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不同的出发点完全可以形成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结论。从单独的孤立的部分出发,其结论必然是抽象的;而从整体出发才是认识具体性的保证。

一切以追求真理为宗旨的科学, 都必须清楚地和准确地掌握对象的实际存在同它们的内部核心之间、它们的表象和关于它们的概念之间的区别。这种区别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因为只有认识到了这种区别才能去把握其联系。但是,资产阶级科学, 特别是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并不知道这种区别,他们把现象和本质混同了起来, 误以为那些实际上只是对象的表象的现象就是对象的本质。其实,这些现象只是一些假象,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产生出来的假象。而资产阶级科学却恰恰是建立在这些假象的基础上的,所以,资产阶级科学的真理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科学的这种状况有自身的原因,即局限于现象的范围, 以获得对现象的认识而沾沾自喜;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与现象的分离,用社会的繁荣掩盖了深存于内部的矛盾和危机。生产者同生产总过程的资本主义分离, 劳动过程被肢解为不考虑工人的人的特性的一部分,社会被分裂为无计划和无联系盲目生产的个人等等, 这一切也必定深刻地影响资本主义的思想、科学和哲学。[1]所以,科学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的、暂时的性质。

总之,资本主义社会在两个方面决定了资产阶级科学的抽象性: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的分工和专门化,使资产阶级科学把对一些特定科学和方法上是必要的、有用的抽象概念作为本原。进而,又把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存的各种关系,或者对这些关系的规范,看作是来源于这些抽象概念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把人变成了抽象的、孤立的个人,而资产阶级科学又恰恰是从个人的观点出发来考察社会现象。

资本主义社会把全部人与人的关系都变成了物的关系,物化遍及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了整个社会唯一的表现形式。资产阶级的政治、法律和官僚机构都成了物化的合理保障,即使在人的精神世界和伦理领域中,占有和出卖也表现为一种普遍现象。总之,整个社会都服从于一种永恒的、铁的规律,其它一切都成了偶然的、不合理的假象。所以,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本质的方面都被物化的形式所遮蔽,片面性就成了这个社会最明显的特征。

卢卡奇通过对资产阶级科学的抽象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片面性的批判,提出了总体范畴,期望在总体范畴的基础上获得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解,建立起无产阶级意识,从而超越资产阶级科学和资本主义物化。

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 篇5

卢卡奇这部着作的名称叫《历史与阶级意识》,历史无疑是该书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是打开这本书,我们看到通篇都是对总体问题的强调,可见卢卡奇是用总体的观点来研究和理解历史的。同时,在对总体的规定中,历史又是最基本的方面。历史范畴与总体范畴是互为规定的,历史是具有总体性的历史,总体也是历史性的总体。

历史辩证法的主旨是理解统一的历史过程。历史是由无数个历史事件构成的, 然而在流动的历史长河中,历史事件只不过是浮在表面的泡沫,主流隐伏在这些历史事件之下。历史研究如果仅仅看到这些历史事件,就不可能把握历史的真实本质。相反,如果没有对历史本质的揭示,也就不可能对历史事件有正确的理解。辩证法把整个历史过程理解为一个总体,它在研究历史事件时,是为了通过这些历史事件达到对历史的本质的把握。同样,它又把历史事件看作历史总体的一部分,运用总体的观点对其加以探究,以求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

卢卡奇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发生、发展的总过程,是理解历史的真正基础和全部根据。然而,资产阶级人本主义历来都是从人出发来理解历史的,但为什么他们陷入人与历史事件的直接性而失去对历史本质的把握呢?卢卡奇认为,关键在于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人自身的理解与马克思不同,由于资产阶级思想把一切有意义、 有目标的东西从历史过程中排除出去; 人们就不得不停留在历史时期的及其社会的和人的载体的纯粹个别性上。

历史的总体是不可能建立在人的个别性或个别的人的基础上的, 根据人的个别性或个别的人是无法把握历史总体的。因为根据人的个别性来理解历史, 历史就会表现为不变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的对象。历史被按照形式主义僵化了,这种形式主义不可能按照社会历史结构的真正本质把它们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被推离了历史理解的真正起源,并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被隔绝起来了。卢卡奇认为,把握历史总体的第一步就应当是把握人的总体或总体的人,正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总体才构成了历史运动的发展根源,使历史表现为一个总的、流动着的统一过程。

人与人的关系、人的意志和思想等作为历史总体的现实要素必然体现为人的活动。历史一方面主要是人自身活动的产物(当然迄今为止还是不自觉的),另一方面是一连串的过程,人的活动形式,人对自我的关系就在这一串过程中发生着彻底的变化。马克思认为,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人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的全部现实都是历史的,反过来说全部历史都是人的活动,我们考察历史,那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历史事件,都离不开人的活动。对于人的活动来说,总体性是一个无需证明的问题。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以一个阶级和集团的形式而进行的大规模社会变革的活动,还是以一个个体的身份进行的日常活动都具有不可怀疑的总体性。人作为剧作者和剧中人的统一,其一切活动都是具体历史环境中的活动, 人的活动赖以发展的物质资料和作为人的自觉活动的思想因素都是来自于社会历史的总体和作为这个总体的一部分而出现的,人的活动本身就在创造着历史的总体。同时, 人的活动在对人自身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改变中又使人的总体性质愈益加强。

历史总体既不是一个已经实现了的总体,也不是一个在社会运动中日益趋近的目标。也就是说,历史总体并不固定在某一社会整体的形式上,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打破了对总体的形式化理解,而人类社会的未来任何形态也不可能是总体最终完成了的形式。 历史总体永远都是历史本质的总体化,是历史地生成着的。它一方面是人的活动的目标和结果,另一方面又是人的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大学生《历史》读后感


大学生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历史》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历史》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历史》读后感【一】

读希罗多德的《历史》是需要很大的耐心的。首先是因为此书牵涉的地域跨度太大、年代跨度太长,人物、事件头绪太多。从空间上看,东起印度、西至直布罗陀海峡,北到北极圈附近,南达尼罗河的源头,希罗多德都涉及到了。从时间上看,从吕底亚王国的兴起(约680BC)到希腊人击退波斯人的侵略(479BC),前后200年。这还只是书中的主线,如果加上插叙中提到的其它事件,则有的可以上溯到更久远的年代。

另外,作者特殊的讲述方式也是原因之一。他不断地打断自己的叙述,不断地在一件事讲到一半时插进一段有关的背景介绍。这种插话,短的时候大概是一、两节,但长起来就不得了。最长的一段是有名的介绍埃及风俗的第二卷。整整一卷182节,除了第1节之外,完全和叙述主线没有直接关系。更有甚者,在这种插话之中有时他还要插进另一段,于是就形成了插话中的插话。比如第五卷第55节(简记为五55,后文同此)以下,希罗多德讲到阿里斯塔戈拉(Aristagoras)反抗波斯的伊奥尼亚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到希腊本土寻求支援。他先到了斯巴达,但没有结果,便转去雅典。这里作者插进一大段追述(五55至五96),向读者介绍雅典是如何摆脱僭主的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这本来不过分。可他在五57又插进了一段,介绍起杀死雅典末代僭主希庇亚斯之弟希帕库斯,并最终引发人民起义的两位英雄的原籍盖菲拉(Gephyraei)。这还不算完,在紧接下来的五58,他又开始讲述和盖菲拉人一道在希腊本土定居的腓尼基人,进而开始讨论自己的一个研究成果他认为希腊字2024母是腓尼基人传来的,并花了3节的篇幅(五59至五61)来举例说明之。这个研究成果诚然是很具洞察力的,但是和盖菲拉人有什么关系?和雅典人摆脱僭主有什么关系?和伊奥尼亚起义有什么关系?这种插话中的插话中的插话我称之为三次方插话在希罗多德的书中并不只此一处。比如这个三次方插话结束之后,在五96之前,即一次方插话结束之前,还有几段二次方插话和三次方插话。我要是苛刻一点的话,甚至连四次方插话都能找出来。

(当然,《历史》并非完全地缺乏主线。插话多的情况也只在前五卷中比较明显。后四卷因为已经开始直接叙述希腊-波斯战争,所以插话就减少了很多,现代人看到这里应该会觉得轻松了一大截。)

如果一定要介绍一点背景知识,又和正在叙述的主题没有直接联系,今天的作者大概会用脚注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但希罗多德不会,而且我感觉就算他那个时代有脚注这种东西,他也不愿意采用。插话是他讲述方式的特征,而脚注是不能满足他的需要的谁也没有在现代著作中见过脚注的脚注的脚注这种东西吧?

这种时不时地脱离主题的叙述方式,或者说主题不明确、主线不清楚的叙述方式,你可以认为是当时文学技巧本身不完善的结果。但如果你心胸放开阔一点的话,也可以认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特殊魅力的叙述方式。我想凡是读过未经改编的《一千零一夜》的人,都能明白这种故事中套故事的结构其实并不罕见,也并不单调。它是一种随着语言

大学生《历史研究》读后感


大学生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历史研究》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历史研究》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历史研究》读后感【一】

《历史研究》出自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ArnorldJosephToynbee,18xxx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为十册鸿篇巨著,讲述了世界各个主要民族的兴起与衰落。汤因比认为,不应该把历史现象局限在一个民族国家研究,而是要放到更大的范围进行比较和考察,这个更大的范围就是文明。

文明是少数有创造力的人创造引导发展的,或言之,没有这些人,文明将会停滞不前。而这些有着创造力的少数人也并不是总保持着创造力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斯宾格勒等著名历史学家就认为文明终究会衰弱,正如人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规律一般。

然而文明真的无法摆脱衰弱之命运吗?恐其非然,文明是人所创造的,人是造物主的杰作,虽存在诸多的缺点,却仍可承受此等赞誉。认识存在相当的主观能动性。文明之所以会有兴衰,原因无他,皆是人能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衰无他因,根源于人本源之惰性。正如一基督主教所言敌人正好在你的体内,你所犯的错误的原因就在那里面,所以我要说管好你自己。

文明的进步与否和有创造力的个体有关。经验表明,有创造力的人都会让社会上的多数人来模仿自己的行为。这种模仿是一种机械性的模仿,而不是模仿有创造的心灵。此种模仿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已有的文明在空间上拓展,在时间上延续。同时,这些有创造力者在社会作用下有可能会迷失自我,他们也因此丧失创造力。当他们丧失创造力时,人们将不再模仿、遵从,是此,有些原有创造力者会采强迫方式。正谓之,先知变成教官,圣人变成暴君。亦即,当已失去创造力之人迫使社会其他成员模仿、遵从其反文明的行为或言语时,衰亡便露出端倪。兴兮,衰之所伏;衰兮,兴之所依。

所谓的迷失自我究为何意。人是和环境不断密切互动的,这个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人在过多的崇拜情形下,就变得乐于享受并安于现状,这也是他们丧失创造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历史上的罗马帝国、威尼斯王国、意大利王国皆是如此。盛极一时、风靡地中海的古希腊曾一度击败强大无比的波斯帝国,就是这样的古希腊文明也归于消亡。他们没有败给强大的敌人,而是败给了骄傲的自己,败给了自己所崇拜的已然过去时的丰富文化(失去了原先文明所具有的创造力)。乐成的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不加以进一步的创造或改良,就无法应对新的挑战和障碍,因而衰弱甚至消亡就成了历史的常戏。

如此就有人追问,难道没有一直对各种荣耀和夸赞保持警惕之心的原创力之人吗?历史中不乏这样的人。然则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即是前后辈的人持续地发挥创造力。文明断代进而衰弱的现象正是说明具有原创力的人自身创造力的丧失和后继具有原创力之人的缺失。

读史明今,个体的生活何尝不是另一种简短的历史,也上演着兴衰。从洪荒混沌到识得礼义技能,每一个进步都是创造力的再现。生活或者工作学习,若固步自封,停留在已有的成果上不思进取,则如逆水行舟。现有的经验或者技能,并不足以完全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因而定期的更新知识体系和完善为人处世方式,就显得尤为必要。

大学生《历史研究》读后感【二】

未曾接触汤因比这句话的时候,一直没有想到过,看了汤因比这句话,回头想上一想,生活在经常打些无义战的春秋时代,或周游列国,或退而办学,孔子一直在推销和传授他的治国方略和仁义礼智的理想,确乎不曾有过要实现政治统一的意思,孔子头脑中未曾有过秦始皇和刘邦式的大一统思想,孔子那里几乎没有什么国家概念,从孔子周游列国看,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虽然他是鲁国人,如果有哪个国家同意,他都愿意去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也许用些力气可以从《论语》以及和孔子有关的古籍中挖掘出一些爱国主义方面的东西,挖掘出来怕也总是勉强。

在孔子那里,似乎并无屈原之用。这也许并不奇怪,孔子欲以道德约之以己,以礼约之以君臣人伦,他的着眼点在文明建设,而不在政治性的江山一统。春秋时候虽然时有不义之战,但这些战争似乎多属国与国之间利益情仇性的冲突,于华夏文明并无大的不利,没有像战国末期那样把文明拖入凄惨的境地,而以同一华夏文明为背景,人们在政治上分为一系列相对独立的国家,于文化乃至文明的发展和建设或许还有些自由争鸣、相互促进的好处。越来越仰仗武力的战国末期是让人遗憾的,若非吞并之心使大地上到处都是硝烟,春秋战国乃是中华文明史上非常辉煌的年代,真正的、到目前为止也可能是惟一一次的百家争鸣就出现在那时候,中国的思想在那时候非常活跃。汤因比说:在公元前221年政治统一之前,中国早已实现了文化统一。在这方面,中国最伟大、最富创造性的思想文化运动发生在兵连祸接的春秋战国时代,即完成政治统一之前。这是包括孔子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哲学学派奠基人所在的时代。

汤因比认为,中国最初拥有清晰的历史记载的时间不早于公元前9世纪或者公元前8世纪。就我们所知汤因比说中国的夏代是传说的朝代,亦即无文字2024记载的前文明意义上的史前史时代,商、周政权是真实的存在,这有商代刻写在卜骨上的铭文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同代文字2024史料为证。即使这样,汤因比指出,仍没有证据表明,商朝政权是同秦汉王朝及其之后的各个化身一样的政治实体。汤因比认为,由始皇帝完成并经刘邦加以拯救的那种政治统一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汤因比知道,他的说法是不为中国学者所同意的。到了21世纪初,汤因比的说法可能就更不能为中国学者所同意了。2000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发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这份《年表》定夏代始年大约为公元前二O七O年,夏商分界大约为公元前一六OO年,商周分界具体为公元前一O四六年。又将具体的帝王年代从公元前八四一年向前推移到前一二五O年,即武丁元年。(参见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和《夏商周年表》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质疑,这个就不说了,倒是汤因比的一句话现在也可以拿来一用。他说:政治统一这是后来的轮廓,在公元前221年以前尚未形成,只是从汉代起才被中国学者当作他们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解释模式。结果,这个模式在不违背事实的情况下就不能适用于中国早期史。但中国的学者宁愿违背事实,而不愿放弃他们这种自成一体、先入为主的解说。

其实,即使承认汤因比的说法,也不会影响华夏文明的辉煌,多少国家并不用借光于历史断代。

研究一下汤因比的一些论述,也许对一些传统观念会有些震动。

大学生《历史研究》读后感【三】

第一部分作为全书的纲领,指出了历史研究的内容与意义。在陈述了以前不少历史学家以国别史或地域史为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后,提出了一个更加广泛的新的研究单元:文明。为进行研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式范畴:希腊、中国与犹太三种文明模式,希望以此来理解所有的文明,这种模式的选择基本是可以认可的。提到一个观点:文明的识别标准有一条就是一个社会中一些人脱离经济活动而存在。

第二部分开始尝试解释文明的起源。提出了挑战与应战这种模式作为文明诞生的条件,文明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成果,在于人类成功地应对了外界的挑战,而不是如平常所理解的观念所说的环境是文明诞生的决定因素。挑战越大文明的发展越大。

第三部分解释文明的成长。提出将自决能力作为文明成长的评价标准,成长不在于取得了多大成绩,而在于文明处于一种动态稳定的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地应对了外界不断的挑战。而文明的停滞也是一种现象,原因就在于当一个文明成功应对了外部的挑战之后,却被牢牢地束缚在了某种环境中无法向前发展,无法提供更大的创造力与动力以促进文明的继续成长。

第四部分解释了文明的衰落。首先批评了以前的将决定论、宿命论等一些观点作为文明衰落的原因的解释。文明的衰退在于没有创造性地应对挑战,而是沉醉在对过往成功应战的崇拜中,丧失了创造力。一个社会中能够成功对挑战作出应战的永远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少部分人的带领下应对挑战,这就有了机械性的模仿的存在。而当领导者失去了带领大众应付挑战的能力同时又不愿将领导权让给真正有创造性的人时,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都会出现,文明就此进入衰退。对过往的崇拜有各自形式:对短暂的自我的崇拜、对一种制度的崇拜、对暂时性技术的崇拜、对胜利的崇拜。简而言之,崇拜是衰落的原因。

第五部分解释了文明的解体。文明的衰落并不必然会引起文明的解体,解体包含着两个过程:文明的衰落与文明的重生,有许多文明在衰落之后却仍然长久地维持着,并没有产生出新的文明,也就没有完成解体。在一个解体的文明中,群众失去了领导,必需独自应对挑战,大部分无法成功应对,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此时内省的魔力会逐渐吸引他们,将失败归结为内心精神的控制失败,以此否认对外部世界的无奈感,为此他们会努力内省,最终让他们沉迷在对一种乌托邦的幻想中。但是这种处理方法终究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也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第六部分分析了大一统国家的一些特点并预测了在以后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可能性。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并非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社会重新整合的结果,是文明解体的表征,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统一其他国家的结果,战胜的原因是之前的分裂已经让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无力再争。这样一个国家的建立是一种消极行为,他的目的其实就是维持整个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此他们会建立交通、语言、首都、文官制度等各种体制来保证其发展。这些体制的建立最终的受益者往往并不是统治者自身,而是宗教教会,不管是交通还是语言还是文官制度都促进了教会的发展,另外外部的蛮族也利用了这些便利条件,正是他们最终摧毁了大一统国家。大一统的国家毁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内部对挑战的无能为力,暴力压制那些创造性的个体,最终被日益发展的外部蛮族所毁灭。在预测将来世界性的大一统国家的可能性时,作者认为是极有可能的,因为以前的统一都是以武力为依据,但是现在因为核武器的存在,完全的战争将毁掉整个世界,这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第七部分分析了大一统宗教。如上一部分所述,教会是大一统国家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绝对不应据此认为宗教是大一统国家分裂的毒瘤。同时大一统的宗教也为下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精神力量,但是这也并不是说宗教是文明的蝶蛹,结论主张它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式。同时作者从人类精神需求的不可消灭性论证了宗教是不可能消失的,同时作者也认为宗教不是对幻象的回应,而是对实在的的回应。

第八部分对历史上处于英雄地位的那些蛮族进行了评价,大一统国家的毁灭并非蛮族的胜利,而是其自身的失败,这些蛮族的作用就是扫帚,许多大一统国家被蛮族所毁灭,但是从没看到某个蛮族能够承担起构建另一个文明社会的重任,这说明了蛮族的局限性。他们被尊为英雄,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幻象而非真实。

第九部分与第十部分分析了在历史上各种文明相互接触的一些结果并分析了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这种接触分为两上部分:空间上的接触与时间上的接触。空间上的接触就是同一时代文明的接触与融合,而这能否成功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全套照搬与完全抵制都是造成恶果的原因,在现代信息时代文明的接触更加频繁,这些因素我们必须牢记。在时间上的接触则是指某些已经消失的文明在后来的某一时期再度出现,对这种现象作者认为这种文明复兴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应该关注于现实问题,现实文明。而不尝试去复兴一个已经消亡的文明。

第十部分简单谈了一下为什么研究历史。好奇心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前提,而历史学家与收藏家的最大区别在于面对历史资料,历史学家尝试去分析解读这些资料,而收藏家只是好奇于收藏,行动是历史学家的根本原则。

大学生《历史研究》读后感【四】

在未接触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之前,我的历史观一直是通过学校各种历史、政治教材所通用的经济形态或者说是阶级形态形成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并且一旦牵扯到历史的相关知识,首先想到的是国家,是朝代,是民族,是历史人物。

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汤因比的思想一反西方传统的历史文化观念,企图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历史形式的发展及其意义,揭示人类文明运动的轨迹。汤因比反对把民族国家当作历史研究的单位,认为只有文明才是历史研究相对独立的系统。根据对文明的独特理解,汤因比认为在人类近6000年的历史发展中,共出现了26个文明形态。其中有21个得到了发展,它们是: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或划分为拜占庭文明、俄罗斯文明)、伊朗文明、阿拉伯文明(它与前者可以合为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远东文明(可分为中国文明、朝鲜-日本文明)、古希腊文明、古代叙利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米诺斯文明、苏美尔文明、赫梯文明、巴比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安第斯文明、墨西哥文明、于加丹文明(又译为尤卡坦文明)和玛雅文明。

另外有5个文明停滞了,它们是波利尼西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游牧文明、斯巴达文明和奥斯曼文明。有的时候,汤因比还提到一些流产的文明,如斯堪的那维亚文明和凯尔特文明等,从而使文明形态的数目增加到30多个。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汤因比对于文明形态的划分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划分方法是主观的,似乎完全没有什么明确的合乎逻辑的分类依据。但是,读完这本书,确实给我的历史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要更好的去读一本书,必须了解作者写作的社会背景和现实背景,才能能和作者产生共鸣。我大体了解了一下《历史研究》的写作背景:汤因比开始筹划要撰写《历史研究》的时候是在1921年,那时他32岁,正作为一名记者,坐在一辆从伊斯坦布尔开出的东方列车上奔往巴尔干半岛各地采访,时值希土战争正酣。眼前这块曾经孕育了西方文化的古希腊文明之地,刚刚不久经历了一场号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劫和蹂躏,此刻又继续成了人类自相残杀的屠场。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人类的命运,人类的文明,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和力量的推动而诞生、成长、衰落和消亡?触景生情,思绪联翩,年轻的汤因比深深跌入了一种永远也难以以自己的想要质疑人类的命运的神圣的使命感之中。当晚,他便在一张便笺上录下了一部历史巨著的撰写提纲,人类历史上从此多了一部鸿篇巨著。

读到这里,不仅想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的《希腊模式和中国模式》中说:孔子是位保守主义者,他从未梦想过中国会实现有效的政治统一。秦始皇的事业或许让他震惊,汉高祖刘邦修复统一一事也不见得会使他多么高兴。孔夫子如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视政治分立为正常现象。结合汤因比写《历史研究》时所处的背景,不禁想到,在经常打些无义战的春秋时代,孔子或周游列国,或退而办学,一直在推销和传授他的治国方略和仁义礼智的思想,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虽然他是鲁国人。如果有哪个国家同意,他都愿意去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他欲以道德约之以己,以礼约之以君臣人伦,他的着眼点在文明建设,而不在政治性的江山一统。他的以文明为基点的思想,穿越数千年,确与汤因比的思想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

读《大学生与战士》有感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做好事不留名的无名英雄,他们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人。这就是我读《大学生与战士》后的感受。

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我觉得这个战士非常伟大。在一列飞驰的火车上,两个目空一切的女大学生用英语奚落一个认真读书的小战士,小战士虽然听懂了她们的谈话,可他还是默不作声地坐在椅子上读书。过了一会儿,大学生们睡着了,小战士却帮她们修好了收音机。他是一个多么无私的人啊!

我想到这里,内心感到一阵愧疚,我为什么与他差距这么大,平时只要我受一点委屈,稍有一点不顺心的事就生气,而这个小战士面对别人的奚落,不屑一顾,以德报怨。这才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大学生《历史与阶级意识》读后感700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后感大学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