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 > 地图 >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2024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相关栏目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热门栏目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推荐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

(共 6248 篇)

  • 1、 [参考]冈仁波齐电影简短观后感合集7篇

    电影中精彩的情节更能引发观众的共情。在有了自己的思考之后我们可以将其写成观后感。这时我们应该刻苦钻研写好一份观后感。写观后感,要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自己。你真的了解作品观后感该如何写吗?你可以读一下读后感大全小编整理的冈仁波齐电影简短观后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冈仁波齐电影简短观后感(篇1)

    像我如此所谓的修行人,对于磕长头朝拜拉萨,连观想一下的勇气也没;有时去藏地碰到在路边匍匐的行人,连眼神都不敢在他们身上停留太久。

    《冈仁波齐》在我的内心狠狠的扎了一下;对于一个灵魂就是信仰本身的民族,除去深深的敬仰,我没资格评论;但对于修行人而言,他们所表达出来的菩萨的勇气,对于苦难一点点都无所畏惧,对于众生苦乐的'承担也无所畏惧,这才是所谓的勇气吧!虽然理论上知晓不少,但真的的勇气表现出来,确实被人震惊!

    然后是对于众生的惦念,不论是杨培叔叔还是路上碰到的老人家,都一再的说“要想到为所有些众生,所有些苦难众生去朝拜”这种惦念愈加让他们慈悲,坚韧吧!

    再就是他们对于生死平和的态度,生对于他们来讲是喜悦的,也是平时的,所以一个马上临盆的人去朝圣,那样平时;杨培叔叔死了,死就死了,像生一样自然,没哭天抹泪,他们真的同意这种无常,同意这种生死的自然规律。

    最后就是对于困难表现出来的谈定、随缘;车子坏了,坏了就坏了,拉着走,没抱怨,没诅咒老天爷,也没自艾自怜;到拉萨没钱了,没钱就去赚,那样平时,自然;还有在河边跳舞的一段,他们的喜悦,比较容易。

    从头到尾,没不少的台词,没大喜大悲,所有都如他们的灵魂一样安静、平和;就像他们的生活一样,一点都没华丽的成分,但对于生命来讲,这才是真的的华丽吧!

    我想起米拉日巴尊者说的一句话“我的宗教,是生死无悔”!

    冈仁波齐电影简短观后感(篇2)

    这件事,本身不问值不值得看《冈仁波齐》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惶恐的。朝圣是一件大事,每个听到它的人,都想要家族的人参与其中,为家人祈祷,为自己赎罪。然而,磕十万个长头,并非易事。况且,望众生安康是一种宏大的志愿,1200公里的路途走完,也不一定就能实现。那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几年前有人对我说过,人总要信点什么,怕点什么。生于和平年代,长于小康之家,未曾体会过生活艰辛的我,好像没有所谓的敬畏之心。我觉得这是一种可悲。人并不能永远无忧虑,否则痛觉神经会迅速的萎缩,变成麻木的行尸走肉。我们敬畏

  • 2、 冈仁波齐电影简短观后感900字精选

    影视作品与书籍都是蕴含相当多知识的一种载体,在观看的过程中各种情触,各种联想纷纷呈现出来。观赏了之后,我们对于这个作品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观后感要是我们观看完一部作品之后的感悟和心得体会。你是否对写作品观后感感到毫无头绪吗?读后感大全小编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冈仁波齐电影简短观后感,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冈仁波齐电影简短观后感(篇1)

    看《冈仁波齐》之前,老天爷颇为应景地设计了一场充满仪式感的桥段——赶在济南闷热的夏季晚高峰,下起了一阵夹雹带雷的骤雨。这使得准备出门挤公交去影院的我,听着窗外铁皮雨搭上没有一丝懈怠之意的雨点声和不时传来的充满恐吓意味的雷声,顿生一种仿佛要作一场朝圣之旅的虔诚感和悲壮感。

    当然,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略显夸张的感受,还因为提前知道《冈仁波齐》是一部有关藏民朝圣的影片。

    说它是故事片,但其实更像是纪录片。影片几乎是以“零度介入”的方式在呈现一段生活、一种状态,而不像是表现一个分明有编剧设计的故事。当银幕上那一群自发去拉萨冈仁波齐神山朝拜的藏民一遍遍地全身匍地、磕头、起身、夜宿、念经,它所完成的不仅是对片中人物的行为尽量如实的还原,也是电影表现手法上对“重复”的不断运用或显现。重复的用意何在?

    显然,用来与内容相对照,影片里的这些重复隐含着在各种“变数”面前益发凸显的“定力”——亦是藏民信仰或生存信条的“定理”。电影设计的“变数”体现在一路之上的气候多变、孕妇产子、拖拉机被撞、跋山涉水、老人亡故等情节,但诸般考验又都在众人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动作中变成“执着”“笃定”“坚不可摧”“毫不动摇”的信仰的力证。

    对西藏的信仰崇拜,似乎已经形成某种概念化的印象或思维定式。虽然其中不乏真诚的情感,但单纯地展示信仰的虔诚,却也难免流露出一种他者视角下的“游客心理”。事实上,信仰与生存之间的关系,在许多优秀的影片里被阐释为“救赎”;但吊诡的是,恰恰在有关西藏题材的国产片中鲜有触及(去年的《塔洛》在这方面不知是否有所突破)。信仰在这里被悬置。信仰成为一种无须讨论、无须思考,更无须怀疑的生命记忆而非选择,如同《冈仁波齐》中那个还没学说话就先听到念经、还没学会走路就先参与了磕长头的旅程的新生儿一般。

    然而,这样一种不问来由、不问结果、单纯而炽热的信仰,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影片中以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存在不断放大、彰显、渲染、刷新其意义。此意义不是指向对于这一种

  • 3、 《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

    天堂在何方,在远方,远方有多远,在心里。

    刚刚看完电影《冈仁波齐》,还是老规矩,看完让我有心灵波动的电影或书,我都会写下观后感。这次借《冈仁波齐》观后感,也汇报下我的介绍和近况,以及对电影《冈仁波齐》的观后感。

    2012年我开始有了想骑行西藏的想法,在网络上看了《骑行西藏》的纪录片,也看了517318网站的驴友路线推荐等,自己也在锻炼身体,跑步,爬山,骑车,由于种种原因和自己的经济债务困难,一直没有去成,这次,我不再有借口和理由,无论再有什么困难,我都该出发了。

    电影《冈仁波齐》 主要内容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时正马年,正好是神山冈仁波齐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里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自幼残疾的少年,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也怀揣着各自的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这支十一人的队伍踏上了历时一年,长达25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然而,我们的人生也是在朝圣的路上,心怀希望,梦想,为各种欲望,奔波着 ,努力着,奋斗着。我叫张元柱,山东人,来自孟子的故乡邹城市,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小时候家里很穷,初中都没有读完便辍学到天津打工了,母亲在我初二时十四岁那年元旦的晚上因病去世了,生前是个聋哑人,母亲很疼爱我和弟弟,父亲没有再找,是个没有胆量和思想的农民,一直收废品。今年我三十周岁了,春节时和父亲彻夜长谈几个晚上,催我结婚,让我存钱,从我十八岁就开始催我,我厌烦极了,最近几年慢慢理解他老人家了,顺着他,以前谈过女友,均以到结婚这步失败告终,我怕了,甚至怀疑自己患上了恐婚症。三十周岁那天,我开始注册成立了我自己的公司,北京雨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我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也是在践行男人三十而立的古老传统。

    我信仰佛教,是因为我母亲, 经常梦到她,梦里母亲会说话了,但我总是听不清说的什么,总感觉离我很近,可是又总是到不了母亲的怀抱里,直到我知道了《地藏经》开始抄经,回向母亲念经,做善事,母亲真的很少来我梦中了,我学习了《了凡四训》让我开始了自己的朝圣之路。这几年,我不杀生,不恶语,吃素了半年,因为献血时晕过去了,大夫强烈建议我得注重营养。我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但我只想做好我自己,做好每件事,帮助我有能力帮助的,去做我有能力做到的。

  • 4、 冈仁波齐观后感

    冈仁波齐观后感(一):不开始便永远无法到达

    作者 嘎玛仁波切

    路在脚下,即刻前往我们内心的“圣地”

    信仰的极致,是一种心无旁骛的心灵极简。虔诚的体现,不会有太多花哨的繁复。往往感人至深的,是纯朴而持久的坚持。亦如我们会被匍匐前行风餐露宿,风雨无阻的朝圣人群所感动一般。

    三步一叩首的前行,身与心的合一,路在脚下。如此的坚持,如此的锲而不舍,如此无所畏惧……

    然而,他们的内心却少有狂妄的期许和不安于世俗的过分追逐。路在远方,路亦在脚下。无论我们前行的目地的在哪里,也无论前方的路途有多么的遥不可及。信仰的坚定,会让我们忘却太多的设计与筹划。只是,路在脚下,如此便去前行。

    不开始,便永远无法到达。开始,即忘记路途遥远,只是用简单的身心合一,去缩减与目的地的差距。风尘仆仆之中,我们或许窥见了生命的意义所在,不为此生,却为来世。

    真正的庄严,不在于过度的粉饰。在朝圣者的面庞前,或许更多是满身泥泞或蓬头垢面。但是那一双双坚毅而炯炯有神的眸子中,让人莫名的感动和心生敬畏。

    信仰的力量,最大化会体现在无私无我之中。虔诚之心与我们最大的触动,也是那不为你我,却为众生的离苦得乐而不辞劳苦的前行之躯。

    很多时候,我们向往一种宁静,向往一种纯粹,向往一种莫名的感动。往往寻找之时,却无最好与最真的契合。然而,当五体投地,叩首前行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时,莫名的感动,不由的叩启我们内心中,封藏已久的触动与共鸣。这就是内心纯善的契合。

    每一步,每一叩首,每一句诵经,只为众生的祈愿与安康。所以,我们被震撼,这是一份人人心中本该有的最本真的愿望。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被过度的心与心外的装饰所迷惑,乱了自我,也乱了内心。

    每个生命的起初,都有最纯粹与极致的信仰与虔诚底蕴。那份极简的纯粹,就是褪去自我厚重束缚之后的无私无我。所以,在眼观纯朴信仰与不褪色虔诚的情景时,我们的感动也是最纯粹的纯善复苏,那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内心撞击。

    其实,修行路上,没有太多的信誓旦旦。如果总是口号大于行动,那么,路,永远在远方。但是,回想那三步一叩首,只为众生的祈愿与祝福而前行时,纯朴的形象却波及着我们寻觅已久,却又似曾相识的内心共鸣。

    当我们把信仰落实于当下时,人人心中的至真虔诚,都会自然而然的让我们的身与心合一。那一份感动与纯粹属于我们每一个大家,只要让路在脚下,立即前行,最终的殊胜,是人人心

  • 5、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400字

    今天我看了电影《冈仁波齐》,受益匪浅。在这部电影里,我知道了许多不了解的知识。片名《冈仁波齐》是指冈仁波齐峰,它位于西藏自治州普兰县境内,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也是中国最美、最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

    “冈仁波齐”在藏语里是指神圣的意思。普拉村的尼玛扎堆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和叔叔去拉萨和冈仁波齐朝圣。这一年正好是马年,也是冈仁波齐的本命年,普拉村里的许多村民也希望加入到尼玛扎堆的朝圣队伍之中。这支队伍里有即将临盆的妇女,有家徒四壁的屠夫,有自幼残废的少年……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心愿和希望。为了去冈仁波齐神山,这十一人组成的队伍,踏上了2000多公里的朝圣之路。

    从芒康到拉萨不但有2000多公里,还要一路磕长头前行,如果是我可能走不到就半途而废了。最令我震撼的是:他们能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地前行。我想:他们到达冈仁波齐山顶一定会十分兴奋,喜极而泣。我敬佩那孕妇,她的肚子里有着即将出生的孩子,她竟挺着大肚子去朝圣了。我更敬佩那位自幼残废的少年,在家人的鼓励下,朝圣去了。

    我敬佩朝圣者对信仰的虔诚,对大自然的敬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朝着明确的目标努力奋斗,也许成功的就会是你。

  • 6、 《冈仁波齐》观后感1500字

    《冈仁波齐》观后感

    我这个人大概生性凉薄,很不容易被一些事情感动。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不太喜欢看电影。上次的《摔跤吧,爸爸》这次的《冈仁波齐》都是跟着朋友圈走进了电影院。

    网上好评率88%,一部震感灵魂的信仰历程,平凡朴实艰辛无畏地行走在一条虔诚的路上,你看过就一定会被感染,这里没有宗教,只有深入骨髓的信仰

    看不到活着的矫情,只有生与死的宁静,看完这个片子睁眼看红尘时内心的平静......

    如果你不能理解,我希望有一日,你能放下所有压力,世俗,偏见,静下心来走走那段路,你会感受到那是一种怎样的信仰,漫漫人生路,心中无信仰,何去何从?

    ......

    我小时候那个时代,社会上把信仰宗教当迷信,是愚昧,是无知。风水轮流转,宗教信仰在某些人眼里又变得高大起来了。是纯洁,是高尚,是质朴。

    信仰钱,信仰权利,信仰物质富裕,是庸俗,是市侩,是内心的污浊不堪。

    在我看来,信仰宗教,信仰权利,信仰钱,信仰科学,信仰自我独立,信仰爱情......这一切没有高下之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守住道德底线,敬畏法律,这就够了。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我不认同,至少我从小环境不是这样的。我妈信佛,她相信因果报应,所以她善良。她相信我们家庭的顺遂是佛祖与祖宗的保佑,所以她会礼佛,会记拜祖宗。

    当然还有人说,西方人信教是为了感恩,中国人拜佛是为了私欲为了有求与佛祖。如果你要这么理解就这么理解吧。

    我们农村有一种风俗,新年过后,各个村庄要一百人以上的老人念佛,以祈求这一年全村人的平安。一个村没有这么多老年妇女,就互相帮助了,每个村的老人都会到各个村庄去念佛,这些都是自愿的,没有强迫,没有道德的谴责,我奶奶,我外婆都会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去。这些老人是免费的,但老人吃饭,点心,香钱,佛纸钱,还是需要付出的,我妈妈就很愿意这样的付出。

    为了全村人的安康,这些无偿的付出在某些人的眼里怎么就成了只有私欲了呢?是,我妈并不全是无私,她会祈祷佛祖保佑我们一家的平安健康。一个女人基于爱与责任的祈祷,在某些人眼里怎么就变成的污浊不堪的私欲了呢?

    原生态家庭多少还会影响我,我也会礼佛,但只是以旅游的心态进入佛堂之后的敷衍。因为我妈从来没有强迫,引导我向佛。那些年轻的僧人,我不理解,但我尊重他们。

    我向不向佛是自由的,每个人的信仰都是基于自己的认知之后的自由选择,这才是重点。

    但是你看《

  • 7、 冈仁波齐观后感400字

    冈仁波齐观后感 朋友圈看几次这部片子,老师也提到这部电影,于是我也报着窥探的心理看了这部电影。去看藏人在如何磕长头,如何让信仰在内心生长,去看看他们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平铺直叙的纪录片模式,看似沉闷,一点点触碰我们的内心深处。讲述着这十一个一路磕长头两千多公里到冈仁波齐朝圣的信徒们,一起有了一年多的时间。首先的观感是,他们的语言极简,无论多复杂的事情,去朝圣也是简单的一句话,我想和你们一起去。路上车子坏了,多么大的困难啊,他们只是说,推着走。到了拉萨钱花没了,也只是轻描淡写的说,我们干活挣钱。语言中没有啰嗦,没有对困难的蔑视或增强,就只是简单的决定然后执行。相比之下,我们的心神很多时候耗费在对困难的畏惧,脑子嘴巴不停的琢磨困难,而不是行动起来立即解决。这才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也最能安定自己的心。第二个触动我的是,居然有孕妇一起去,路上居然生下了健康的孩子,居然带着孩子磕长头坚持完成朝圣。这对于城市中的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对于生孩子我们如临大敌,严阵以待,其实生产不过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越是小心翼翼,现在产妇的问题反而越多,其中也有心神不宁的原因吧。一路上遇到积水拦路,不管不顾磕头过去,再换下湿衣服礼物磕长头。困难有各种各样的,毕竟路上一年的时间,却一直感受到的只是他们安静笃定的内心,就只是相信朝圣可以解决一切。信仰的力量惊人,我们很难完完全全相信什么,完完全全奋不顾身的去做,一起去的孩子可以一年不上学,大人们一年抛开家里的生活不管不顾。信仰有神奇的力量,人生一世不易,信仰能够安抚人们的内心。
  • 8、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800字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 听朋友推荐看了《冈仁波齐》,朋友对此电影推崇备至,我看了却无感,有些惭愧。 影片讲述了一行藏民一路磕长头去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冈仁波齐是西藏一座神山,朝圣那一年碰巧是马年,也是冈仁波齐的生肖年,在这一年去冈仁波齐,会有更多好运之类的。这一支朝圣的队伍有六七十岁的老年领路人,有临盆待产的孕妇,有十七八岁的少年,有七八岁的女童,可以说颇具代表性。在朝圣的过程中,孕妇生产了一名小孩,朝圣归乡的途中,老年人辞世,可谓生老病死苦齐聚。 看完电影之后大概浏览了一下豆瓣的影评,毁誉参半。爱它的盛赞电影中表达出的信仰的力量;骂它的主要集中在消费藏民信仰方面。还有关于导演不得不说的二三事也一一牵扯出来。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作为一部讲朝圣的公路片,拍得很具有代表性,从记录的性质来看,基本上可以算作是记录了藏民磕长头朝圣的过程,其中有倾向性,但倾向性不深。从纪实的角度来说,通过观看这部电影,那些不了解朝圣习俗的观众,比如我等,对藏民磕长头朝圣这一行为有了更多的了解,很多电影揭露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就是为了将这种生活方式放在公众处让不了解的人做一个了解。而这方面的了解肯定是系统性的,因为电影必然表现出足够多的细节勾勒群像。比如:藏民的生存环境,语言习惯,宗教信仰。在记录磕长头朝圣的过程,必然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困难,比如:天气,道路,他人的不理解,朝圣形式的艰辛,别的朝圣队伍。都是一个很好的表现。电影几乎不动声色,但是已将这一群人的特征勾勒出来,淳朴,都和现代社会诸多不同。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电影无疑称得上是成功的,如果这一点正是导演想要表达的话。 另一方面,该片争议的地方,也正是笔者持保留意见的一点在于,该片的目的是否是歌颂磕长头朝圣信仰的伟大?相信观看过该片的许多观众都会有这样的对影片的判断,不可能毫无野心的无所表达,这样文艺小众的题材必然有所表达,有所臧否。那么,电影想要臧否的是什么?又是否持中?持反对意见的观众认为:该片是对西藏密宗信仰的一种过度消费,而这种消费不管是为了猎奇、标新立异还是对现代化快节奏迷茫生活的刺讽,都是不当的。简单的说,对于无宗教信仰的观众而言,电影是对现实另一种生活的记录是可以的,但是如若是褒扬虔诚的朝圣信仰而贬低现代化无信仰的生活,则是不能接受的。最大的困惑在于,信仰究竟是有选择的,还是无选
  • 9、 冈仁波齐观后感200字

    冈仁波齐观后感 昨晚吃着饺子,顺便打开电脑,看了这部下载了很久存于硬盘中的电影。 电影一开场,就是一副原生态的西藏地区的生活画面,主人公家里的条件不是很好,家里养着牛羊,一家人揉着青稞面边吃边聊天。 一直知道,藏族同胞是一群坚定的佛教信徒,藏传佛教的文化也深户到每家每户每个藏族人的心里。不知道电影里的东西是不是完全按照现实中来拍的,没有去研究这部电影背后的东西,只是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去观看它。 藏族同胞普遍皮肤比较粗糙,也很好理解,毕竟生活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高的地区,常年冰雪漫天,就是冻也得冻红了,还有寒风吹着。也正如古话长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西藏地区的气候环境养育了这么一群朴素的人。在这里,女人作为家庭的一份子,身份地位并不比男人差,都很卖力的为家庭操劳。而无论男女老少,则都透露出一种最原始的朴素,尽管听不懂藏语,只能通过字幕去了解他们在说什么。
  • 10、 《冈仁波齐》观后感300字

    《冈仁波齐》观后感 电影《冈仁波齐》一个真实的纪录片,五个家庭,五种人生: 杨培叔叔,为了养活玛尼扎堆兄弟,终生未娶,他们带着感恩走在朝拜的路上 孕妇,就是想把孩子生在朝拜的路上,让孩子带着这份荣耀和福气走在朝拜的路上 屠夫,为了赎罪,在朝拜的路上戒了酒 小女孩 一家三口,家里盖房子两死两伤,为了祈福他们走上了朝拜的路 两个兄弟,带着自己的梦想,走在朝拜的路上 有人问我电影最触动自己的地方在哪里,我一时说不出来,不是不知道,而是太多不知道说哪一个: 路上车祸,没有纠纷,没有吵闹,只因挽留生命,留下了困难给自己 车如此的沉重,他们推着车子,唱唱跳跳,上坡下坡,寻找着乐趣? 不能错过朝拜的每一段路,哪怕推车已经走过,返回去再走,这是虔诚的力量;哪怕前面有坑有水,整装出发,匍匐前进,这是信仰的力量。哪怕前面有一个小虫子,哪怕他只是一个小毛驴,那也是一个生命,我要保护你,这是大爱的力量。 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揪心,我想观众应该是更加紧张,而这些朝拜者反而比较淡定,因为有着信仰的力量,任何困难在他们眼中都那么渺小,这应该是我们所应该修炼的地方吧。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3-03-10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22-12-14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3-03-10

  • 2023-01-12

  • 2022-12-13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0-28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1-06

  • 2022-04-01

  • 2022-09-23

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2024冈仁波齐电影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