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心得 > 《傅雷家书》个人体会 > 地图 > 《傅雷家书》个人体会
《傅雷家书》个人体会相关栏目
《傅雷家书》个人体会热门栏目
《傅雷家书》个人体会推荐
《傅雷家书》个人体会

(共 1099 篇)

  • 1、 读《傅雷家书》有感500字体会

    《傅雷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的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书中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父亲对儿子的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这种爱使人震撼,使我对傅雷爱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傅雷曾说:“人格比任何东西都可贵。”傅雷为人正直不苟,他曾为一位有才华的美术教员和自己的挚友断交,他从来都是站在真理的一边,不偏不倚,坚守着自己的品格。甚至在1957年的激烈的反右斗争中,直率的傅雷拒绝写“交代材料”,保持着自己的人格独立,不为任何事所倾倒,似一根坚硬的竹,即便在文革的狂风暴雨中,也绝不弯腰。

    八月三十日,傅家院中的玫瑰不再开,这一天对于傅雷来说是沉重的打击,四天三夜的批斗最终迎来的却是——抄家。任何孤独都不怕,傅雷这枝竹不是抵挡不住狂风暴雨,是他不想在那个年代再受折磨,这枝竹始终没有弯腰,而是干脆的折断。1966年9月2日,傅雷与妻子以悲惨的方式自尽,傅雷保持了最后的高贵与尊严,君子名节,傅雷恪守到终。

    傅雷的真性情,给文革这场狂风暴雨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也让人明白了,在黑白不分的年代里,依然有人坚守着正直和纯真。(范芷晴)

  • 2、 读书心得:《西厢记》读书心得个人体会

    今读《西厢记》,只觉曲词华美,诗意氤氲。格调有如花间美人,鲜丽明艳,不愧与红楼合称文学双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西厢记》读书心得个人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m.dhb100.com

    《西厢记》读书心得个人体会1

    “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这是《西厢记》里的一句名诗。

    《西厢记》,元代王实甫作。这部作品实际上来源于唐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唐元稹作)。传奇者,浪漫爱情故事。

    元朝是中国剧本创作的一个高峰时期。除了王实甫外,杰出的剧作家还有关汉卿,其代表作《窦娥冤》经久不衰。《西厢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剧之一(其余为《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剧中张生与崔莺莺的生死恋情历来为人们传颂。

    《莺莺传》本是以悲剧收尾,但在王实甫手下,张生(字君瑞)和崔莺莺却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张生出身于上层阶级,父亲是礼部尚书,但因病早逝,从此,家道没落。于是,前往投靠其父亲曾援助的同窗杜確,因为他镇守边疆,掌控十万大军。张生想从那里谋个一官半职。崔莺莺出身其实更优越。父亲是相国,但也在她幼时早逝。一家人只好举家迁移至浦东(今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张生爱游山玩水,所以有一日特地去浦东普救寺游玩。因为有缘,所以那天,崔莺莺及侍女红娘也碰巧去该寺上香(普救寺是崔相国生前主持捐建的),两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迫于封建礼教,张生以读书为名,寄居于普救寺的西厢,希冀每天多望崔莺莺一眼。后来,当地的地头蛇孙飞虎得知崔莺莺貌若天仙后,欲用其五万大军趁崔家上香的机会去普救寺“抢劫”。无奈,崔夫人提出解围者嫁其女的说法。值此危难之际,张生接下这一“光荣的任务”。他派一和尚送信给杜確,最终在他的帮助下,压退了孙飞虎。但是,“却道妇人心易变”,崔夫人瞧不起张生,嫌弃他无名无财,便生出返悔之心,因为有损名门。可是,在爱情面前,谁又阻止得了丘比特的情箭呢?“崔莺莺夜听琴”,两人在红娘的帮助下成就“好事”。莺莺的坚定,普救寺方丈的劝说,大将军杜確的无形“胁迫”,都迫使崔夫人最终做出了让步。她以“金榜题名”来回复张生。苍天有情,张生果真中了状元。一切本已入彀中,谁又想半路杀出个“郑常发”。崔家与郑家定下过娃娃亲。此刻,他想与崔莺莺完婚。得知事情真相后,他诽谤张生,说他已经在外娶婚。崔家误信为真,便想让崔郑二人完婚。千钧一发之际,张生赶了回

  • 3、 读书心得模板:小说《红与黑》读书心得个人体会

    作为一部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并没有从概念出发,将主人公于连图解成一个追求功利的符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小说《红与黑》读书心得个人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提供给您优质的阅读读后感的平台,希望您能喜欢。https://www.dhb100.com/

    小说《红与黑》读书心得个人体会1

    读《红与黑》是一段太过漫长的过程,因为时间已给了作家和作品最无私而又公正的评判,我的阅读态度自不能像对畅销书那样肆无忌惮,又不能像对言情小说那样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灵去与那个时代交谈,重点也放在历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领我啃完着本书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从一纸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那个时代广阔的社会画面,把一个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对十九世纪初期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制度,进行历史和哲学研究的水平。小说令我看到在生硬的历史书上无法感受的,那段法国大贵族和资产阶级交替执政的关键时期的状况。我从中了解到现实主义作品的另一种艺术特色——司汤达倾心的人的“灵魂辨证法”;这与以往我从《高老头》、《欧也妮·格朗台》中体会的巴尔扎克的“造成一个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全书最耀眼也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于连·索雷尔,“平民出身,较高文化,任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露,枪杀恋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热情”和“毅力”、对阶级差异的反抗所表现出近乎英雄的气概就是动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质描写而突出心灵跟踪的手法强化的,正是于连处在青年的冲动下追求“英雄的梦想”经历,这是对那个社会形态的反抗,也是对碌碌无为、虚度青春的反抗。

    在社会现实阻碍实现抱负时只有两种选择:退避或是反抗。那些当着小职员不求上进、整天抱怨生活乏味的青年就是退避者,他们或许平庸得舒适却被社会的前进所淘汰。能不断树立人生目标、决定实现人生理想的便是和于连有同样气概的反抗者。这个时代当然不欢迎虚伪的言行作为手段,但仍然需要对生活的热情来反抗空虚的度日。这样,于连悲剧性的结局除了昭示“个人反抗行不通”外,就有了对当今社会更实际的意义。

    当我将落笔时,发现用意识写出感想的时间已可与用精神阅读原着的时间相比较了。我兴奋于自己得到反抗平庸的启示,感动于那些尽管扭曲而依然壮烈的爱情片段。当有人提及《红与黑》,我可以自豪地在回答“我读过”后面加上一句“我也掩卷沉思过”。

    小说《红与黑》读书心得个人体会2

  • 4、 读书心得范文:《徐霞客游记》读书心得个人体会

    徐霞客一生共出游了二十四次,经历了种种磨难,游离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们知道了只要有坚忍不拔,敢于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就没有过不去的路。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徐霞客游记》读书心得个人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请大家阅读收藏!http://www.dhb100.com

    《徐霞客游记》读书心得个人体会1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一本中国古代地理书籍。作者徐霞客在各地游行,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他一生几乎都是在旅行中度过,书中突出写了天台山、黄山、庐山等名山。

    与历代贪恋山水风情的文人雅士寄情山水的情操不同,徐霞客不但对美景发出赞叹,同时对所到的地理、地质、地貌也有详尽的描述和科学观察。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游武夷山的一篇日记,游记中用优美细腻的文字描写了武夷山的美丽风景,突出了武夷山奇特的特点—奇峰峭拔、碧水丹峰,也怪不得武夷山有“奇秀甲东南”的美誉了。在他的游览过程中,记录的“架壑舟”,即是船形的悬棺,最让我感到新奇,这些古老的悬棺躺在险峻的悬崖峭壁的空隙中,饱受风吹日晒,可没人知道古人是如何把沉重的悬棺放到几百米高的峭壁中去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诗正是出自徐霞客之口,是他,第一个拉开黄山的神秘面纱,将那数不胜数的绚丽风景公布于众。他是多么自在和清高啊!他不仅是一位将功名利禄抛之脑后的奇人,也是终身寄情于山水,不被俗世影响的伟人。他的旅行不仅美丽神奇,而且还十分惊险刺激,他已经超越了游玩的境界,而是彻彻底底的探险了。这种富有冒险精神、探索精神的奇人,不仅会受到旅游者的推崇,也同样使身为中学生的我受益匪浅。

    书中那一片片壮阔辽远的风景,一座座高峻雄伟的山峰,似乎在催动我的探索的心,在攀登中获得乐趣,在探索里获得知识。

    《徐霞客游记》读书心得个人体会2

    一个想成大器的人,必须要经历世间的种种磨难,就像一个人在没下雨的时候在街道上行走,所以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脚印。相反在泥泞的路上便可以找到自己的脚印,通过这个实例,我们便可明白,一个不经历挫折,不经历磨难,平平凡凡走过一生的人是永远不会有成就的。只有经历种种挫折的人,他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脚印”,留下辉煌。

    这个故事讲的是:鉴真和尚刚剃度的时候,做了寺里的脚行僧,化缘时经常遭白眼。于是,他愤愤不平,便不去干活了,方丈知道了,便带他到寺前的泥泞路上,把

  • 5、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两篇心得体会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1

    近日,为响应学校百本经典诵书活动,我阅读了党支部推荐书目《傅雷家书》。很早就听过这本著作,也阅读过一些零星的片段,当我较为完整地阅读这本书后,被其中许多片段深深地触动,在此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一九五四年四月二十一日的信中写到“这一回痛苦的经验,大概又使你的灵智长成进了一步。你对艺术的领会又可更深一步。我祝贺你有跟自己斗争的勇气。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同年九月二十一日又写到“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定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挑战,毫无疑问会遭遇一些失败,正如傅雷先生所言“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失败的洗礼会使我们的内心更加强大。我们要确信的是,面对这些“硬骨头”,是否坚定决胜的信念,竭尽所能,如此一来,无论结局如何,都能做到无愧于心。

    一九五五年五月十六日“但一个有才气的人也有另外一个危机,就容易自以为是的走牛角尖。所以才气越高,越要提防,用solid的学识来充实,用冷静与客观的批评精神,持续不断的检查自己。唯有真正做到这一步,而且终身地做下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十二月十一日“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能成为有力的武器,也就在于它能培养冷静的科学头脑,对己、对人、对事,都一视同仁,做不偏不倚的检讨。而批评与自我批评最需要的是勇气,只要存着一丝一毫懦怯,批评与自我批评便永远不能做得彻底。”即使“当局者迷”,谦虚和自我批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面对自己取得一些成就,切不可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要学会冷静分析自己仍存在的不足,最大限度的挖掘自己进步的空间。傅雷先生在了解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等知识后积极地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感想。其中最重要的感想就是理论与实践绝对不可分离,学习必须与现实生活结合;马列主义不是抽象的哲学,而是极现实极具体的哲学;它不但是社会革命的指导理论,同时也是人生哲学的基础。“纸上谈兵”的现象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赵括的失败是对我们后人的警示,深刻地学习书中的知识无可厚非,但只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将抽象转变为具象,发挥工作的最大成效。

    《傅雷家书》中有太多闪烁着傅雷先生人性光辉的亮点,让我们看到傅雷先生对人生、艺术、文学鞭辟入

  • 6、 读书心得模板:《爱的艺术》的读书心得个人体会

    爱在书中无论是对爱的定义,还是对各种不同类型爱的阐释都更侧重于社会这个维度。那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爱的艺术》的读书心得个人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希望读后感大全网能够对您找寻优质读后感提供帮助。https://www.dhb100.com/

    《爱的艺术》的读书心得个人体会1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亘古不变的师德规范要求中,道理很简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什么是师爱,师爱究竟如何构建,是我们平时很少深入思考的问题。关于师爱,学者们有许多论述。

    最近我读了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得到不少新的启示。他是这样将不同的爱加以区别并分析爱的历程的:首先,他谈到母爱,认为母爱是一种无条件的、对无依无靠者的爱。孩子获得母爱不需要其他条件,只要是她的孩子。母爱无私而伟大,人们称母爱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是安宁、是无忧无虑。但母爱的无条件也有消极意义,孩子可能因此无所作为,从而推动自己的主体性。其次,他分析了父爱,认为这是一种有条件的爱。父亲讲,我爱你是因为你尽了义务。

    父爱与母爱不同,母爱是存在的爱,父爱是应得的爱,代表理性的爱。这就迫使孩子为了获得它而更加努力,这就有利于主体的发展。再次,他分析了爱的第三发展阶段——自爱。经过母爱、父爱之后,人成熟起来,使自己既成为自己的母亲又成为自己的父亲,扬弃了父爱和母爱,把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既具母爱施爱的本性,又具父爱获爱的能力,有了自我尊重、热爱和对人尊重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良心。

    弗洛姆把爱的发展历程表述为:接受母爱——寻找父爱——表现自爱的过程。他认为,作为教师,这三种爱是凝聚在自己整体人格中的,并指出:会爱孩子的老师要根据不同情况把它零售给孩子,在零售中体现出教育目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艺术。那么,教师的爱是一种怎样的爱呢?首先,教师要像母爱那样无条件,对任何一个学生,不管其长相、个性、家庭背景、学习成绩、行为表现如何,都给予爱护。教师爱学生应是无条件的给予,认识到“我爱学生无条件,只因为他是我的学生”。

    这种师爱会使学生感到母性的温暖,他失败时可从母亲怀抱中得到支撑,焦虑时可得到勇气,成功时可获得鼓励。学生在“母爱”中不必胆战心惊,而可以毫无顾忌地表现自我,从而为班级创设家园的气氛。其次,教师在广博母爱的基础上又扮演着父爱的角色。

    它与母爱互补互存,对学生有严格的规范要求,为学生履行规范创造条件,使其在“讨好”中形成寻求爱的能力,

  • 7、 读书心得范文:书籍《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个人体会

    读书能扩大人的知识面,还能陶冶人的情操。要想情操高雅,除了欣赏原文外,不妨也来欣赏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书籍《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个人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专业提供免费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https://www.dhb100.com/

    书籍《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个人体会1

    在今年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为《富兰克林自传》的书。现在,我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富兰克林和这本书,并与你谈一谈我的读书心得吧!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于1706年1月17日,逝世于1790年4月17日,是一位科学家,政治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由于出生在贫寒的小商人家庭里,他几次被迫撤学在小商店里打杂。后来又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最后在费城创办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印刷厂。他在这期间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得简陋,吃得简单。但是却一直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在支持着他。除了勤奋工作之外,他还始终怀着强烈的渴望和热情,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间,省下一切金钱来读书和买书。

    在富兰克林看来,读书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书是无价之宝,里面的知识更是求之不得。

    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就能品尝到成功的果实。

    此外,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求学精神,为人处事的方法与优秀品质都值得我们这代小学生的学习。

    书籍《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个人体会2

    以前,听到富兰克林,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是一名科学家,发明家。发明了避雷针。可是,当读了《富兰克林自传》后,我才知道他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一名记者作家、印刷商、政治家、外交家。而且不止发明了避雷针,还发明了新式壁炉、双焦点眼镜和蛙鞋。

    除此之外,他还整理了十三条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美德,并每天都检点自己一遍,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这些。这些美德分别是: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奋、诚信、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洁和谦卑,我认为他做得最好的是谦卑,因为在他的自传中,对他最高的成就——发明避雷针只是一笔带过,没有任何详细的描述。他写了一本《穷理查历书》,里面都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为人处世、勤俭致富的箴言。并且他在学习上勤奋刻苦,30岁就精通法语、拉丁文、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当然还有母语英语)。

    富兰克林的一生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难怪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做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敬佩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

  • 8、 2024最新读书心得:书籍《富兰克林自传》的读书心得个人体会

    读书能扩大人的知识面,还能陶冶人的情操。要想情操高雅,除了欣赏原文外,不妨也来欣赏富兰克林自传读书心得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书籍《富兰克林自传》的读书心得个人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m.dhb100.com

    书籍《富兰克林自传》的读书心得个人体会1

    在今年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为《富兰克林自传》的书。现在,我就来为你介绍一下富兰克林和这本书,并与你谈一谈我的读书心得吧!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于1706年1月17日,逝世于1790年4月17日,是一位科学家,政治家。

    本杰明·富兰克林由于出生在贫寒的小商人家庭里,他几次被迫撤学在小商店里打杂。后来又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最后在费城创办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印刷厂。他在这期间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得简陋,吃得简单。但是却一直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在支持着他。除了勤奋工作之外,他还始终怀着强烈的渴望和热情,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间,省下一切金钱来读书和买书。

    在富兰克林看来,读书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书是无价之宝,里面的知识更是求之不得。

    这本书让我领悟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就能品尝到成功的果实。

    此外,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求学精神,为人处事的方法与优秀品质都值得我们这代小学生的学习。

    书籍《富兰克林自传》的读书心得个人体会2

    以前,听到富兰克林,第一个印象就是他是一名科学家,发明家。发明了避雷针。可是,当读了《富兰克林自传》后,我才知道他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一名记者作家、印刷商、政治家、外交家。而且不止发明了避雷针,还发明了新式壁炉、双焦点眼镜和蛙鞋。

    除此之外,他还整理了十三条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美德,并每天都检点自己一遍,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这些。这些美德分别是: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奋、诚信、正义、中庸、清洁、平静、贞洁和谦卑,我认为他做得最好的是谦卑,因为在他的自传中,对他最高的成就——发明避雷针只是一笔带过,没有任何详细的描述。他写了一本《穷理查历书》,里面都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为人处世、勤俭致富的箴言。并且他在学习上勤奋刻苦,30岁就精通法语、拉丁文、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当然还有母语英语)。

    富兰克林的一生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难怪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做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敬佩的人有三位,第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

  • 9、 《傅雷家书》读后感两篇心得体会

    《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

    在寒假这一个漫长的假期,我以为会无聊至极,说实话,我是真的不怎么喜欢放假。

    但是有一本书拾起了我的兴趣,那就是《傅雷家书》。书里面记录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与无形的力量关怀,字字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傅雷家书》是我国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他对儿子提出的意见,对青年人都有帮助。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在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他总是在信中和儿子讨论艺术和技巧,让儿子养成一些艺术修养,十分关心儿子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无论是去波兰学习,还是参加比赛,他总是在不断指点他、帮助他。傅雷以自身经历,教导儿子如何在艺术上有更高的成就,如何在生活中做人做事。这些道理对作为读者的我受益匪浅。能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是一种幸运。

    书中虽然没有特别华丽出色的语言,但是绝对的精品,毕竟,还有哪本书像这本书一样能做到既能教育人,又可以让人深深的感受到爱与期望啊。

    《傅雷家书》读后感1000字

    夜幕低垂时,天窗也变得晶莹剔透,牵引着一泓月光铺陈进入老屋,与孤灯为伴,用书填充着寂静的夜晚,让月华静静泻入书里的文字。

    “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傅雷用最朴素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一读再读,不知不觉就被代入进去,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我就是傅聪”。

    家书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寄托思念,表示慰问,还有教诲子女的一种方式,诗词中也提到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或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在傅雷“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文字中,我们感受到了傅雷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这爱如山间的潺潺清泉,缓缓的流进我们的心间,滋润着我们的心灵。

    我常常想,如果是我,形单影只漂泊在异国他乡,会不会对曾经叛逆的自己产生一丝怨恨?会不会对我枯燥

  • 10、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四篇体会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1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可能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话。余世维说:“完美体现在各个细节之处。”

    细节,往往是出现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中,也许一个字词、一个标点、一个动作,都会让你在不经意间把事情做得完美。前不久,我就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的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几个字,在书信上也不例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美元”,而他的真名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传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宣传公司声誉,在签名后面写上“每桶四美元”是一件谁都可以做到的事,可是只有阿基勃特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才华、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从这则小故事中,可以发现,细节对一个人的成败来说,有多么重要!“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这看似简单且不起眼的字样,却没有人愿意去做,只有阿基勃特去做了,他并没有夺目的才华,但是就是这件不起眼的小事,让他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最后他成为了董事长,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细节,对于我而言,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学习上,都是重中之重。有时我在表达一句话的时候,会用错词语,妈妈听到了,总是会给我一些教导,起初,我总觉得自己委屈,觉得一个字不重要。但是等到自己慢慢长大就明白了,一个字一个词,可能会传达错意思,让别人产生误会。在学习上,考试中,一定需要注重细节,有时会因为一个单位没用对,一个笔顺没写对,一个数字忘记加小数点了,就会一错全错,白白丢失很多本应该得到的分。

    总而言之,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才能让事情变得更加完美。

    《傅雷家书》读后感范文2

    在《傅雷家书》中,所提及的,除了乐理诗词、情感生活,在细节方面对于傅聪的要求也是极严厉的,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傅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台前幕后、待人接物,下至书信格式、字体笔画都有详细的要求。

    傅雷在信中对儿子说,你的“鬆”字始终写别字,记住上面是“髟”,下面是“松”,“松”便是“鬆”字的读音,记了这点就不会写错了。小小的一个字也值得在信中大加推敲,可以看出傅雷对于在国外的儿子的汉字教育也是一点都没有松懈。相比于傅雷父子对于

  • 2021-11-19

  • 2021-11-11

  • 2021-12-3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5

  • 2022-06-2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22-08-27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2-10-20

  • 2019-10-28

  • 2019-10-23

  • 2021-12-31

  • 2019-09-28

  • 2019-10-23

  • 2022-0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10-28

  • 2023-02-13

  • 2019-10-13

《傅雷家书》个人体会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傅雷家书》个人体会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傅雷家书》个人体会、精选《傅雷家书》个人体会、经典《傅雷家书》个人体会等,感谢大家的阅览,欢迎大家多关注本栏目文章更新。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