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 > 地图 > 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2024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范文大全
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相关栏目
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热门栏目
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推荐
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

(共 7991 篇)

  • 1、 观课《枫树上的喜鹊》有感(读后感范文)

    观课《枫树上的喜鹊》有感2100字徐老师的课,可以用“悦目赏心”来形容。整堂课环环相扣,亮点不少。课前游戏,“看看少了谁”和趣味找不同。不仅学生的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连听课老师都在下面跃跃欲试。这个环节一来训练学生注意力,二来也顺势告诉学生,学习时也应该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学好。导入环节,在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读课题提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喜鹊在干什么?她为什么在枫树上?喜鹊长什么样?还有枫树,枫树长在哪里?长什么样子?接下来,老师要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带着问题读课文。正所谓学贵有疑,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兴趣,带着疑问阅读,目的性更强,效果也更好。整堂课没有集中识字环节,但是整堂课都有识字渗透。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自然段序号)之后,开始逐段讲解,带着提出的问题默读第一个自然段,找出答案并划下来。提出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动唇不出声)。读后,老师问:枫树在哪?生:我们村渡口旁。大屏幕出示:我们村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那渡口在哪?跟着作者去看。出示图片,依次认识什么是“渡口”,什么是“渡口边”,什么是“渡船”,什么是“渡口对岸”。随着教师边讲解边出示文字,学生会认生字“渡口、渡口边、渡船、渡口对岸”。个人觉得,徐老师的这种情境识字教学法,实在是很巧妙。特别是随着教师的讲解出示生词,一个生词引出另一个生词,这“串词”,串得真巧,串得真妙——绝不是那种简单地给一张图片,然后标上文字。相信学生对这几个词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但同时我也觉得美中不足的是这几个生字词过得有点快。如果能够再多花点时间,再落实一点,估计课堂效果更好。在引出“撑船”一词时,问学生用什么方法记住它?联系以前学过的白居易的《池上》,让学生做撑船的动作。而在学习“枫树长什么样子”时,因为句子特别长,“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徐老师也巧妙地化长为短,采用一步一步扩句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师:这课枫树像……生:这棵枫树像一把太阳伞。师:这棵枫树像一把什么颜色的太阳伞。生:这棵枫树像一把绿色的太阳伞。师:“这把绿色太阳伞怎么样”?生:这把绿色的太阳伞很大又很高……。这个环节,老师手上的纸条是“活动”的,短句一步一步扩成长句,反反复复读。当然,老师设计这个环节时则正好相反,是把长句一步一步缩成短句。学习时让学生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搭台阶,降难度

  • 2、 《喜鹊是村庄的标点》读后感

    《喜鹊是村庄的标点》读后感

    初夏的日子,窗外蛙声四起,读着《厦门晚报》好友陈满意寄来的新作,内心难免感慨万千,与满意相识已有好多年了,那个时候他还在《石狮日报》工作,碰巧我上班的地方离报社很近,经常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上看到他的文章,那种朴质无华的文风,那行走在乡间生活的点滴记忆,都在他的字里行间呈现。可以说读满意的文章如同在读精美的诗篇,那些富有诗意的标题,哲理的文字和情真意切的描述,让我觉察到未曾谋面的皖北小村山山水水,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一个个栩栩如生立在我的眼前。

    乡愁与乡恋是每一个在外漂泊游子的心声,同样在外漂泊多年的我,也走进满意笔下的故乡情结,他那种对乡土的热爱和念念不忘的故乡记忆,总是在他的笔下不断地展开。那些从“篱笆墙上溜走的岁月”就像飘荡在“田埂上的浮云”被“风筛过的五月”一样慢慢地走进“乡村夏日”和“天高云闲故里秋”的“乡村秋夜”,我想即便秋天里的“芦苇是历史的边角料”也好,毕竟从“五月.麦地.乡村”走过,向来“秋天,敬重一株庄稼的生命高度”在“大风吹雪盈空际”我好想闻闻那“跨进腊月门槛的年味儿”,更怀念“那年春节的麻雀饺子”说实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麻雀饺子味道真的太香,让人食之难忘。

    乡村的四季在满意的眼里处处都是美景,看看“草尖上的村庄”就知道“春来草暖泥土香”,六月的夏夜里“想起乡间的吆喝声”那一树叽叽喳喳的“喜鹊是村庄的标点”在农家“一片小院锁清秋”里看着 “粘贴在季节深处的冬”无处不是乡音所在,乡愁所思,真好想“找一本书来温暖乡村的这个冬季”。其实无论是“行走在麦梢上的记忆”还是“睡在故乡的月光下”也好,故乡的水是清甜的,故乡的风是醉人的,特别是从“吹进村庄的风”里让我体验到作者装在心灵深处稻花的香味和故乡那种割不断理还乱的乡愁。

    看看当今的乡土散文家,能像满意这样将散文写得如此出神入化、通俗耐读,意境深远,实为难得。翻开书页里的白纸黑字,那纸是轻轻的,被风一吹,就能自动翻页。而每一页里面的文字,却是深沉的。当回忆的乐章停留在乡间的小道时,从“苦难的历程”到“在村子上空散步的唢呐”,我仿佛看到了皖北小“巷子里的男人”在追着“穷亲戚”向“媒婆”询问,不要忘了让邻家妹子们早点下嫁到这个几乎要被世人“遗忘在乡下的渡口”,有着像“锔锅胡”“麻四”等好男人在“落寞渡槽”默默等待妹子归来,可别让他们从春天的“泥暖草生”到“一春梦雨常飘瓦”等到夏天

  • 3、 观《长尾巴的灰喜鹊与喜鹊》有感
    付雨轩 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大家园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喜鹊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信大家一定见过喜鹊吧!喜鹊身着美丽的黑衣裳,迎着天空自由自在的歌唱,犹如一群可爱活泼的小精灵,也犹如拿着指挥棒的大音乐家!可是你知道灰喜鹊吗?他们和喜鹊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郑州一场鹅毛大雪之后,三个细心的同学发现了雪地上一些奇怪的脚印。三位同学的好奇心使他们展开了调查与研究。脚印是这样的:三个叉,一个主干。可是这到底是不是灰喜鹊的脚印呢?三位同学踏上了寻找灰喜鹊的道路。 真幸运,经过三位同学的认真观察,发现了几只长尾巴的喜鹊拖着长长的尾巴在觅食,看来脚印就是灰喜鹊的。三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灰喜鹊是雀形目鸦科灰喜鹊属的一种鸟。雪中长尾巴的灰喜鹊在垃圾箱上觅食、跳跃,在树枝上梳理蓬松的羽毛。灰喜鹊是一种留鸟,它不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徒,喜欢群居生活,平时喜欢在树上活动、林间穿梭,那长长的尾巴,主要用来协调并保持身体的平衡。冬季来临,食物的匮乏使它们到处寻找食物。灰喜鹊是杂食性动物,草籽、果实、垃圾都是他们的美食!偶尔,这些机灵的灰喜鹊会在居民的阳台上,叼走晾晒的香肠、腊肉中还开荤,大吃一顿! 三位留心的同学还发现了灰喜鹊的弟弟——喜鹊。它们是同一种属吗?带着疑问同学们查阅了资料。原来他和灰喜鹊同属雀形目鸦科的鸟类,但种属不同,它们的颜色不同,体长也不同。 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天空的使者,也是害虫的克星!啄木鸟为大树消除害虫,使生病的大树重新恢复生机;喜鹊还捕捉害虫,它一年可以消灭1500只呢;我们可爱的小燕子也吃害虫,还记得夏天那烦人的蚊子吗?小燕子就是它们的克星!这时,我想到了一首诗: 鸟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鸟和我们生长在一片蓝天白云下,如果人类继续捕猎鸟儿,生态将失去平衡,害虫快速泛滥。我相信大家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家园被破坏。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鸟儿。 三位同学对科学严谨的态度使我深深地被触动了!成功往往是送给有准备的人的礼物!我们要拥有一颗好奇的求知心,去揭开未知生物的面纱。在科学中没有礼尚往来,如果一言不合,那么就开始实验,因为只有实验是最有说明权的。不过我还有一些疑问,灰喜鹊为什么有长长的尾巴,而喜鹊没有呢?为什么喜鹊几乎住在城郊?为什么灰喜鹊吃垃圾?垃圾里有什么东西可以让灰喜鹊填饱肚子?为什
  • 4、 《喜鹊道歉》读后感

    马和牛共拉一辆装满货物的大车,他们俩都不偷懒。走了很长一段路后,牛累的气喘吁吁,马也累得满身大汗。

    这时,一只喜鹊路过这,他看了两人一眼,批评牛说:你看马身上流了多少汗,可你身上却没有一点汗,肯定偷懒了。牛低头不语,只顾埋头拉车。

    马忍不住为牛抱不平了:喜鹊老弟,你可冤枉牛大哥了。你只看到我身上流大汗了,怎么就没有看见牛大哥身上的汗水呢?

    喜鹊睁大了眼睛:牛大哥身上的汗在哪里呢?我怎么看不见呢?

    马说:你仔细看看牛大哥的脚趾皮肤,还有嘴巴、鼻子。看到了吗?

    喜鹊飞慢了,凑近牛身仔细看看,果然,在这些地方看到了小小的汗珠。对不起,对不起,错怪你了。喜鹊连忙向牛道歉。

    牛憨厚的笑笑,继续用力拉车。

    启示:同学们,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就算它埋在地底下它还是块金子,重要的是要你自己去挖掘,你认为呢?

  • 5、 喜鹊老师读后感
    喜鹊老师读后感 郑佳乐 喜鹊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建筑师,因为它做的窝既结实又漂亮,大家都很羡慕,所以众多的鸟儿都飞来向她请教怎样做巢。 喜鹊说:“做巢必须专心致志,要不然就做不好。现在我先来做,你们从头看起吧!”鸟儿们都静悄悄地看着喜鹊做巢。等喜鹊做完一个圆饼之后,一只老鹰忽然叫起来:“我知道怎样做巢了,原来就这么点事,取来黏土,轻轻地拍打它,弄成一个圆饼,这不是很容易吗?”它一面说着,一面就飞回去自己做巢了。接着,喜鹊又取些短树枝,放在泥饼的周围,这时乌鸦又叫起来:“我也知道怎样做巢了,就是摊些泥,围几根树枝,这还不好做吗?”说着,它也飞回去自己做巢了。然后,喜鹊又在树枝上放一层泥,用他的小嘴把泥弄得又光又滑,又取些细长的小枝,弄得弯弯的,放在巢的周围。麻雀看到这里也叫了起来:“我学会了,我学会了!”说着它也飞回去造巢了。最后,喜鹊又取来一些羽毛和细细的青草,铺在巢里,这个巢才算做成功了。老鹰、乌鸦和麻雀都是没有听完喜鹊的话便中途飞走了,所以它们做的都不好。只有小燕子从头到尾都在认真地在跟喜鹊学做巢,所以小燕子做的巢,既能防雨雪,又特别好看。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学习要认真,做事要用心。我们应该学习小燕子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那样才不会虚度时光,把事情做好。
  • 6、 树和喜鹊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个童话故事,名字叫《树和喜鹊》。虽然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但是我感到其中却蕴含着深刻道理。 我反复阅读,不断走进树和喜鹊的心灵家园,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孤独和快乐,寻找它们心情变化的原因,寻找他们快乐的源泉。 我明白了一棵树,一只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许多树,许多喜鹊为何会感到快乐。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他们可以谈心聊天,可以说说悄悄话,可以分享每一天自己的收获……就像我们生活中有了伙伴,有了友情,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好而充满快乐,这才是它们从孤单变快乐的原因啊! 珍贵的友情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阳光,能驱走我们心中的孤独和寒冷,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它是我们快乐幸福的源泉。希望我们都能像树和喜鹊那样,生活中交上很多很多的好朋友,收获珍贵的友情,幸福快乐的成长。

  • 7、 《枫落华西坝》读后感1000字

    88岁高龄,还患有眼疾的流沙河先生,居然将谭楷新著,45万字的《枫落华西坝》一字字读完,多次感动得落泪。最近,当我读完了这本书之后,便忍不住要向成都市民们推荐这本书。

    一百多年前,由美、英、加三国的基督教会的五个宣教机构先后派出近200名医学、生物学、人文科学专家,买地,盖房,招生,在乱坟坝创办了中外著名的华西协合大学。其中一半专家来自加拿大,他们是白求恩的同乡,如启尔德、林则、苏木匠等。

    1892年,启尔德来成都时,街巷肮脏,垃圾乱扔,鼠窜蝇飞,卫生状况极其糟糕。各种流行病轮流发威,一次霍乱就让成百上千人丧命。新婚妻子珍妮,伴随启尔德经历一万二千公里艰难险阻,来到成都才两个月就死于霍乱。1895年,成都教案爆发,启尔德带着家人死里逃生,躲过一劫后,又在废墟上重建诊所。他不怕脏不怕累,治愈了一又一批鸦片烟鬼,让他们挺起胸膛,重新做人。夫人启希贤被选为四川省天足会会长,到处宣传缠小脚的危害,多次举办放足大会,使天足运动深入到偏辟乡村,解救了许多夜夜哭啼的小女孩,让残酷的小脚一双,眼泪一缸成为历史。

    成都人第一次使用牙刷;第一次种牛痘;第一次吞下西药片剂;第一次接受外科手术;第一次通过显微镜看到活动的细菌;第一次晓得心脏和血液循环......现代科学文明之风,吹向了成都,吹向了中国西部。

    启尔德家族一家三代十口人,总计为中国人民服务了250年。启尔德的长子启真道,不仅是杰出的外科医生,还长期担任华西医院院长,声誉卓著。1952年,他离开中国大陆后,被香港留下,为创办香港中文大学立下汗马功劳。他病逝后嘱托家人,将骨灰撤在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那一片海域,他要拥抱着大洋两岸的中国和加拿大长眠。

    1915年,在华西坝还建立了一座加拿大学(cs)。当年在那里上过学的洋娃娃,后来大都成为华西的教师,自称cs孩子。从1936年开始,每年十月第三周周六,世界各地的cs孩子都要在多伦多的一家中餐馆聚会。这个聚会,坚持了80多年。他们使用筷子,吃辣香扑鼻的川菜,唱成都儿歌,摆家乡龙门,欢声笑语不断。虽然,现今cs孩子只有二十多名,那浓浓的乡情,感动了后辈,也吸引了不少中国留学生,每次聚会仍然有上百人参加。

    他们永远保留着对成都的美好印象。照大合影时,总是和中国朋友挤在一起,多次齐声喊道:我们都是成都人!我们都是中国人!

    细看华西坝,给成都留下了什么?

    风光秀丽的校园,耸立着8座气势恢宏的历

  • 8、 树上的小屋读后感

    导语: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树上的小屋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借鉴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篇一】

    前些日子,我拜读了斯托夫人的成名之作《汤姆叔叔的小屋》。为人正直、心地善良、笃信宗教的汤姆叔叔;有勇有谋、聪明好学的混血奴隶乔治;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奴隶贩子黑利;人性泯灭、天良丧尽的雷格里;有正义感、但随波逐流的圣克莱尔等栩栩如生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使我最难以忘怀的是聪明活泼但野性十足,后来被调教得自尊爱人得黑奴小姑娘托普西。

    托普西是黑人里最黑得了,一双圆圆的明亮的眼睛像玻璃珠子一样闪闪发光,外貌有点怪,脸上的表情是精明与狡吉的奇妙组合,像个小妖精似的。她爱偷东西,偷了之后还撒谎,摆出一副无辜的表情;她品行不端,对所有惹她的人实施报复,恶作剧;她会趁着主人出去,疯闹几个小时,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她的主人想尽了一切办法惩罚她,教育她,试图改变她的不良习惯,但没有用,这只是因为没有爱!

    想想吧!这原本可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沦为奴隶,她的一切只属于他们的主人,那些所谓主宰着她命运的主人。她从小就在奴隶主的打骂中成长,令她养成了说谎、偷东西的坏习惯,把她原来那美好、纯洁的心灵玷污了。在这种毫无尊严,经历着骨肉分离,整天遭受鞭打的情况下,怎么才能拥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仰呢?只有纯洁,美好,无私的爱才能拯救她的心灵!当天使般的伊娃对她说爱她的时候,托普西的眼睛里蒙上了泪水,她的心灵受到了一缕爱的阳光。果然,托普西以后变好了,她努力争取关爱别人。这是打骂,说教永远达不到的效果,充满爱的一句话超越了一切!这就是爱的力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像托普西一样的孩子。他们品行不良,没有爱心,不可理喻,那么千万不要厌恶他,用爱去理解,宽容,剥去绿色嫩芽外的一层枯黄的东西,用爱来感化麻木的心灵。要永远记住;爱的力量是巨大的,至高无上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名著出版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了,它之所以能在今天依然使读者们深深感动,也是因为作者在书中宣扬的博爱与人道在奴隶制消失的今天已然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篇二】

    树上的小屋是第一本黑人小说,揭示了奴隶制的残暴和黑人苦难的遭遇,赞扬黑人要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斗争。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汤姆的黑奴,我来介绍一下故事的内容吧!

    庄园主谢尔比为了还债,决定把奴隶汤姆和一个小黑奴卖掉。汤姆在被卖往新奥尔良途中救了一个小女

  • 9、 树上的男爵读后感
    树上的男爵读后感 《树上的男爵》讲的是一个名叫柯希莫的男孩,生活在贵族的家庭,在十二岁时离家出走,并且一辈子没有回到过地面,在他父亲死后,他继承了爵位,故题目为《树上的男爵》。 他为什么要离家出走?显见的原因是对他父亲专制的顶撞,但故事的叙述者,他的弟弟写道:我哥哥表现出的拗劲头中蕴藏着更深厚的东西。应该说这更深厚的东西是小说最最核心的精神。 有趣的是,虽说是离家出走,但他其实从未中断过与家人的联系。他弟弟自不必说,经常跟他在树上玩耍。他的母亲,也很快就接受了这样一位古怪的儿子,常常用望远镜看他,并摇摇彩旗互通消息。只有他的父亲,始终板着面孔,在外人面前深以他为羞耻,但他最终还是把他的爵位和宝剑交给了儿子,这象征着最终的承认。 他虽说一直生活在树上,但他并没有变成野人,有着文明人的行为规范,例如他专门在树上找了一处作为厕所,也受着程度高的教育,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书馆,甚至还与狄德罗等人有书信往来。叙述者有这样一句话:我自始到终都清楚他的位置,在这里,在我们这一边。我在读时琢磨不出,我们指的是什么,直到柯希莫在接受爵位时所作的承诺:我将尽一切努力以配得上人这个称号,我将具备他的一切品质。我才明白我们指的就是人。 尽管他一直住在树上,但他也没成为一名隐士。他经常帮助当地人,甚至领导过众人对抗火灾和野狼,他也加入我种各样的工会。并且正由于他一直待在树上,他逐渐对树木乃至自然有了感情,诚如叙述者所言:他那时爱邻人爱自然也爱自己。 总之,他离家出走并住在树上的原因并不是逃避,他没有逃避家庭,没有逃避文明,没有逃避社会。那么他做这一切的目的究竟何在呢?伏尔泰在书中也问过柯希莫的弟弟同样的问题,回答是:我哥哥认为,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我相信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答案,但在我看来这只是一句漂亮话,因为柯希莫对所谓尘世的态度并非是研究的,而是积极参预。 故事里,柯希莫写了本书,作者创立了在树顶上的完善国家,说服全人类在那里定居并且生活得幸福,他自己却走下树,生活在已经荒芜的大地上。这一段告诉我们,柯希莫确实试图在与尘世保持距离,那么保持距离又是为了什么呢? 故事中有一个律师骑士的人物形象很特殊,他一方面是男爵一家的管家,管理日常事务,另一方面他有着鲜为人知的养蜂的地方,这与管家的身份没有任何
  • 10、 《树上的男爵》读后感

    读卡尔维诺的书,如梦如幻,如痴如醉。我想阅读这本《树上的男爵》,是因为王小波是这位最富有创作才能,最有趣的意大利著名寓言式作家的忠实粉丝,又盛誉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为完美作品。究竟这本书吸引人的魅力在何处?

    《树上的男爵》为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之一,与《不存在的骑士》、《分成两半的子爵》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卡尔维诺说,他想使它们成为关于人如何实现自我的经验的三部曲。而《树上的男爵》的故事中就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就是通过个人的自主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简单来说,就是人如何成长为一个完整的自我。故事中的主人公,柯希莫男爵,从十二岁跳到树上到六十五岁双脚从未接触过地面哪怕一步,他一辈子生活在树上,捕猎、阅读、恋爱、与人们交往、击退强盗和野狼的袭击等等,甚至组织领导革命。从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树上,却将生命更紧密地与大地相连。是不是真的只有先与人疏离,才能最终与他们在一起?

    卡尔维诺笔下的柯希莫男爵就是这样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疏离人群并不意味着避世隐居式的生活,而男爵跳到树上之后,反而能够让自己与更多的人交往,获得更广阔的天地。离得太近,往往让我们无法看清现实。男爵选择自己的方式过一生,坚持自己独特的理想个性,即使地下的人们难以理解这些古怪的行为,包括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是选择下树,而是消失在越来越高的天空之上。

    许多年来,我为一些连自己都解释不清的理想活着,但是我做了一件好事,生活在树上。这就是男爵一生的执着与荣耀。

  • 2023-04-20

  • 2023-05-29

  • 2023-04-29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2-03-22

  • 2021-12-25

  • 2019-10-23

  • 2021-08-19

  • 2022-02-23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11

  • 2023-05-25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3-06-26

  • 2023-06-03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1-09-09

  • 2022-02-23

  • 2019-09-20

  • 2023-03-11

  • 2019-11-02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19

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
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大全,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2024,更多枫树上的喜鹊的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