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 > 地图 > 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
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相关栏目
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热门栏目
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推荐
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

(共 993 篇)

  • 1、 《呐喊》读书心得1000字

    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好好读一读鲁迅,是遗憾的。如果没有被那种满含着深情与痛苦的情感感动过,没有被那种浸满了愤怒与哀伤的笔触震惊过,少年的那种种悲天悯人、那种种桀骜不驯、那种种愤世嫉俗又怎么会找到存放的地方,找到深沉却又凌厉的共鸣?

    去年看到《摩托车日记》,看到切格瓦拉迎着太阳与灰尘,在南美洲的大地上奔驰,我想起了一个台湾作家的话,年轻的时候不相信理想,那就不是真的年轻过。我好后悔,在我还充满棱角的时候,错过了切格瓦拉,也就错过了那个可以变得更好的机会。

    重读鲁迅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摩托车日记》,想起了片中的切格瓦拉,因为怀揣着理想与世界,闪闪发光。鲁迅不是切格瓦拉,鲁迅从来没有真的干革命,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韧性地在斗争。好多人拿韧性做文章,认为机缘巧合之下,甚至是别有用心之下,鲁迅才成为今天的鲁迅。那是不公平的,因为说出这些话的人,没有读过鲁迅,或者说,没有在年轻时读过鲁迅。他们不懂得千斤巨石之下,默默生长,最终破土而出,击碎巨石的那粒种子的力量。

    在那个时代,鲁迅没有走在时代之前,不像切格瓦拉,超出了那个时代,甚至超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他站在时代往前走的瞭望台上,看到前面的惊涛骇浪,也看到后面的风起云涌,可是他没有看到,海的另一边,那个彼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切格瓦拉也说不出来真正的彼岸是什么样子的,他只知道那里鲜花盛开、阳光温暖,于是,他按照自己的规划开始雕琢这个世界,一点也不肯妥协,一次次打碎自己的作品,一次次抛弃自己的作品,只为了那个模糊却有着致命诱惑的彼岸。鲁迅好像安分守己一些,既然不知道,他也没有用力去想,他把所有的力气花在了当下,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国民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时代,是什么禁锢了国民,他用手术刀割开那个时代,将所有的脏器血淋淋地拿给大家看。

    将鲁迅的文章放到课本里,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基于鲁迅本身,而不是他的文字。在我们这个时代,回过头去看鲁迅,那些要把世界撕碎、要把自己点燃的文字似乎不那么合乎时宜了,血淋淋、赤裸裸,充满着人性深处最低层的东西。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尽管那个时代急于剔除的东西还遗留在每一个国人的血脉里,恐怕再经过百年仍旧无法摆脱。可是,时代确实过去了,无论怎样纠缠不清,还是过去了。剩下这些文字,乍一看,突兀得让人胆战心惊。

    也许,把鲁迅挪出课本是好事,至少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个龇牙咧嘴、让人握紧

  • 2、 读《呐喊》有感1000字

    【文章导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呐喊》读后感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呐喊》读后感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的作品。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呐喊》文集却让人读过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呐喊!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孔乙己》是继《狂入日记》后第二篇评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

  • 3、 读《呐喊》有感 (1000字)

    《呐喊》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创作的小说,读过的书中,只有它让人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是其中的一篇文章。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旧社会的真实写照。写出了恐怖的封建压迫,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反对的呐喊!文章中只有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教育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可以有权利拥有纯净的心灵,不被封建的教育而束缚,他很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故乡》也是其中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了两个故乡,一个是过去的故乡,它的美好令人向往。一个是现在的故乡,让人读过后十分的惊讶。

    过去的故乡是一个美好和谐、以及快乐的世界,那里有鲁迅先生童年美好的回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还有有天真可爱的少年闰土,他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着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还有海边那五彩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的鸟类: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五彩世界的。

    然而现在的故乡已经变得衰败、凄凉而且是毫无生机和活力的,而以前充满活力的闰土也变得麻木。他辛苦麻木的生活着,而且变成讲道德、守规矩的人。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在鲁迅先生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然而成年后的闰土在见到鲁迅先生后,对鲁迅的态度转变得很大,他的那句老爷更是让他们之间的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亲密,使他们之间变得陌生,将他们以前亲密的关系活生生的撕裂了。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那种不平等的关系,那个现实的故乡是一个精神分离,丧失生命活力,丧失人与人之间温暖情感的世界。他们遵循一种传统的道德,它压抑人的生命力,使人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也使鲁迅先生和闰土无法继续他们纯洁的友谊。读完本书后,我很为他们逝去的友谊感到惋惜,同时也很庆幸,我们生活在新社会里,我们有最好的朋友,也不用身份地位与金钱来衡量友谊,人与人之间拥有着真挚的情感。

    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鲁迅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历史,从封建社会走向了共产

  • 4、 在阳光中永生_读《呐喊》有感1000字

    漫步在枫叶林下,看着如血染红的枫叶飘落,空中似乎弥漫着哀伤的气息,我似乎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心声

    在鲁迅先生不胜枚举的作品中,《呐喊》作为他名闻遐迩的代表作,是中国名著中卓尔不群的。

    《狂人日记》的文学地位是不必多言的,它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鲁迅先生没有正面揭示社会的黑暗腐败,而是运用极其深奥的影射等手法,把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后遗留下腐朽不堪的社会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是一篇值得熟读深思而又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你可曾记得那位赤贫如洗的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便是孔乙己最完美的写照。那时,有多少像孔乙己一样攻苦食淡的读书人呢?群众对孔乙己的冷嘲热讽,使我感受到当时社会决疣溃痈的现象,而鲁迅先生用笔底烟花的笔墨坚定自己爱国如家的信仰。

    江南有一水乡名唤鲁镇,迅哥儿从小生活的地方便在这里。少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轻松的画面,如鲁迅童年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水乡生活的射影一般,鲁镇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而又迷信落后的思想使我惘然若失,不由叹息当时社会的灰暗。

    《呐喊》围绕着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信念,在《药》中颂扬了革命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明天》别具一格的描绘主人公想要逃脱现实的无奈;《一件小事》通过平常的小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蚁羶鼠腐;社会中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现象在《鸭的喜剧》中浓墨重彩;《故乡》是鲁迅离乡别土后第一次到家乡感慨万千而情不自禁写下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真实情感

    鲁迅留给后人的,是他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满腔热忱,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虽衣衫褴褛,但也是一位愚不可及的读书人,孔乙己百懒千慵且又表里不一的本性,本身自欺欺人、自视清高的内心,使他最终愁云惨雾,惨淡而终。中国人杰地灵,自古就不缺学富五车的文人异士。我们不能苛求孔乙己向杜甫一样悲天悯人、感怀天下,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但最基本的自尊自爱、努力拼搏的精神在他的身上也找不到。鲁迅先生想告诉我们青年人青年要注重行而不是空言的道理。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守校纪校规的合格的中学生,努力学习,勤奋锻炼,尊师重道。从明天起,关心国家大事和天下大事,怀揣着一颗爱国的心。从明天起,关心每一位亲人,告诉他们,我的赤子之心。那国家给予我的关怀,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棵树,每一朵花,取一个温馨的名字。陌生人,我

  • 5、 读《求真》有感_高中读后感1000字

    读了《求真》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青少年当今第一要务应是求真。那么,何为求真?求真即追求真理,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做一位真才实学,品行端正,真诚可靠的人,去回报社会。

    课文中阐述了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觉得这句话不仅是衡量我们学习的标准,也是我们做人的标准。

    伟大的领袖邓小平同志16岁去法国勤工俭学,他以出色的工作才干,得到了周恩来等人的信赖,获得了油印博士的光荣称号。邓小平同志留法勤工俭学,使他踏上革命之路。他通过学习和斗争实践,坚定了信仰,确立世界观,逐渐由一名爱国青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归国后,他全身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新中国的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而当今的社会的每个角落里,普遍存在着制假造假现象。如谈虎色变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黑心厂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以此来蒙过检测部门的检测。动物如果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所以,这对人对胎儿和孕妇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当你走进琳琅满目的菜市场时,你会被眼前雪亮净白,冰清玉洁的莲藕、土豆、藕尖所吸引。昔日黑不溜秋的猪蹄,摇身一变,便成了白里透红,油光刷亮,细皮嫩肉,甲秀体美的猪手,像似刚从足浴城出来的,芳香四溅,美味撩人。于是乎,人们便倾囊抢购,做成佳肴,以解饥馋。他们虚不知,这种超凡脱俗的白净,其实背后掩盖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些菜都是用柠檬酸漂白液浸泡过的,长期食用会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上述的这些现象只是社会生活中的某个方面的反映,诸如此例的事件枚不胜举。如:假酒假烟,盗版文书,二货手机追究其原因,除了我国经济转型期的制度缺陷外,社会公共道德的滑坡、沦丧也是重要的原因。健康是人类的底质,因此,为了确保人类的健康,我们青少年应该大力弘扬真善美,真知灼见,做一个有抱负,勤奋好学的少年,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努力拼搏,回报社会。

  • 6、 读《拜金要不得》有感_高中读后感1000字

    拜金有什么不好吗?这个问题是我读过这篇文章后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以为他和我以前思考过的一个问题很像,或者说是有一些联系。信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有啥好处吗?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知道信仰这个东西存在,耶稣啦、耶和华啦、上帝啦等一帮乱七八糟的神一般的存在我也知道,原意是耶稣的稣字但是费了很大的劲才记住的,进而记住了耶稣和耶稣为代表的一众诸神。

    我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标准无神论者,认为人就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灵,神只不过是人们臆想出来的,并坚信这是真理,对那些把自己当成二级生灵的信仰者嗤之以鼻。但那是很久以前的时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我开始思考一些以前从未思考的问题。

    那些有信仰的人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那些被我们当成二级生灵的人们过的比我们差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和我们相比不但不比我们差,甚至反而更好!

    所以,我就要问了:为什么?

    难道没有信仰是一件不对的事吗?难道信仰真能使人变得更好吗?

    读过这篇文章,再结合我以前的一些思考,我想我大致整明白了一些。实际上我一直都处于一个误区,认为信仰就是相信世界上有比人类更高级、无所不能的存在。并相信他可以掌握人类的命运,所以只要信奉他,让他高兴,他就会改变你的命运,让你未来变得更好。而这种思想给我的感觉就是人一下子变成了任意摆弄的玩偶,地位感一下子降到了最低,就好像我们看地上的蚂蚁那种感觉,所以我对信仰一向是极度排斥,并总是对那些有信仰的人感觉怪怪的。

    可是现在我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了,作者对拜金的理解很透彻,说白了就是现实主义者,而信仰这个很难理解的名词翻译翻译也就是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者相信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有意义,而现实主义者相信物质生活才是一切的基础,他们的区别,仅仅是各自所相信的东西不同而已。

    浪漫主义者对一切看得很透也什么都知道,但是他们在选择接受的同时也在心中保留了一份希望,相信世界上不是只有这些,而是有更多他们看不见的美好,并相信他迟早会出现,而这份相信,便是信仰。

    现实主义者同样对一切看得很透,甚至更透,只不过不同的是,他们相信,现实世界是需要自己去打拼,打拼出属于自己的美好。可是,这样的相信,反射在世界上的却是像骨头一样硬梆梆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是有血有肉的,可当一切都过去后,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

    拜金要不的,我想这个题目也该翻译翻译,作者的

  • 7、 读《母亲的羽衣》有感_高中读后感1000字

    周末的闲暇之余,读到了张晓风的《母亲的羽衣》疑问,本文写得非常优美,但却使我感到有些惭愧!

    小时候的女儿曾经逼问着作者她是不是仙女变的,可作者几经犹豫后,还是否认了自己曾经是仙女。其实,如果我没有读到这篇文章,也许我永远都无法体味到母亲曾经的辉煌!原来,每一个母亲都是由仙女变来的。是的,天下的母亲都是平凡不起眼的一块砧板,是那样柔顺地接纳了无数尖锐的割伤却默无一语的砧板!每一位母亲在从前都是披着羽衣的公主,在父母的宠爱下,爷爷奶奶的摇篮中成长!而直到有一天,她们成为一名母亲时,便藏起了那件羽衣,换上了人间的粗布,的确,她好像不能飞翔了,她把那件羽衣藏在了内心深处而我,却怎么也无法想象,每天都在为我而忙碌的母亲,曾经披有一件多么华丽的羽衣,好像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无时无刻不在为我和父亲忙碌,而在丰富的佳肴面前,她却永远不为之心动,总是把最好的,最有营养价值的东西留给我吃,她说吃了脑袋瓜会聪明,她会留给父亲吃,因为母亲说他在外面奔波太累了,要支撑起这个家而她却从未想过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而母亲的饭碗里,永远只留着上顿的剩饭,有时候烧成粥,曾经不懂事的我经常天真地问母亲,剩饭好吃吗,可她却总是笑脸以对。呵,她在家里永远是个吃剩饭的角色,嘿,这点与作者倒有点共鸣呢!我想,或许全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吧,可以为自己的孩子牺牲自己!

    而我更无法想象,曾经那个披着让人羡慕的羽衣的公主,现在却可以为了孩子每天起早摸黑:一大早起来我还没睡醒就听到厨房传来炒蛋的声音,习惯告诉我,一定是母亲在为我准备早饭了,我躲在墙角仔细观察着母亲的一举一动,厨房的油烟很大,呛着母亲了,她时不时地咳嗽着,心里总有丝说不出的难过与深深的内疚无意间,看到了母亲的手背都裂开了皮,好像血随时都要流出来一样,哎,在这大冬天的清楚,又每天坚持着,手怎么不裂呢?想想真的是愧对于母亲,为我做了那么多,有时候却觉得她为我付出的是应该的,也许是习惯了吧。在冬天下雨时给我送伞,就这样一直风里来,雨里去,最后由于感冒病倒了;有时放学回家晚了,即便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都能在家门口看到一战为我点亮的灯和一个憔悴又步履蹒跚的身影熟悉地徘徊着,那便是母亲

    看完这篇文章,对天下每一位母亲肃然起敬的感觉油然而生,而我们,却为母亲做的少之甚少,真是无地自容!

    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多为母亲做一些事,多为母亲减去一些负担,帮助母亲重新找

  • 8、 读《呐喊》有感

    《呐喊》小说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的作品。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呐喊》文集却让人读过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呐喊!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孔乙己》是继《狂入日记》后第二篇评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俄文译本序》),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

    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人

  • 9、 呐喊读书笔记高中

    《呐喊》小说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鲁迅先生的作品。下面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呐喊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高中呐喊读书笔记一】

    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呐喊》文集却让人读过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

    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呐喊!狂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的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拥有纯净的灵魂,希望这社会都是疯子!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

    《孔乙己》是继《狂入日记》后第二篇评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

    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他质朴而又愚蠢,受尽剥削欺凌而又不敢正视现实,妄自尊大;对权势者有着本能的不满,表现出某种自发的朦娩的革命要求,而又受到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严重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通称阿q精神),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并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评击地评击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被誉为彻底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声春雷。他的言语犀

  • 10、 高中读《骆驼祥子》有感1000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生《骆驼祥子》读后感范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这是一篇赋有哲理的小说,意味深长,让人回味无穷。通过祥子的苦难史,描绘了旧社会如何把一个正直,好强,好体面,自食其力的洋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祥子来自乡间,带者中国农村破败凋敝的大背景,带者农民的质朴与固执。当他认准了拉车着一行,他就成了“车迷”,一心想买上自己的车。凭着勤劳和坚韧的精神,他用了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当时中国,军阀混战的社会环境不容他有丝毫的个人幻想,不到半年他就在兵慌马乱中被逃兵掳走,失去了他心爱的洋车,只牵回了三匹骆驼,这便和骆驼

    搭上了干系。但祥子并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更加勤奋地拉车攒钱。但天意难料造化弄人,还没等他再买上新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成为了泡影,又加上生活上连番的打击,祥子在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在象从前那样以拉车为豪,他开始厌烦拉车,厌烦劳作。生活捉弄了他,他也开始游戏生活来报复这个可恶的社会,他吃喝*赌并以出卖他人来换取生活的的来源,祥子彻底的堕落为城市的垃圾,成为了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骆驼祥子善良淳朴,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和坚韧精神,他的愿望就是买一辆自己的车来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相貌一般,块头大,跑得快,不怕吃苦。他有理想的职业—拉车。他有追求的目标—买车。流了三年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一辆自己的新车。那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涂地被大兵抓去打杂。车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被夺走了。有一天,炮声把营里的兵吓住了,他们决定迅速转移。祥子趁乱带上兵营里的几匹骆驼,溜了。他卖了骆驼,凑了三十几块大洋,又回到“仁和厂子”拉车。厂主刘四爷的闺女虎妞,都三十多了还没找到婆家,就是因为太泼辣了。虎妞看上了祥子,诱惑祥子,祥子栽在了她的怀里,祥子后悔,准备一刀两断。可虎妞骗祥子“有了”,祥子是丢不掉她了,最终与她成了亲。虎妞死于难产,又不得不卖掉洋车以料理虎妞的丧事。后来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乞求和信心,从此,祥子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坠落。祥子的命运,是旧中国广大城市贫民悲惨命运的缩影。祥子的堕落是令人心痛的,但这是对吃人的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8

  • 2022-04-09

  • 2019-11-12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1-12

  • 2021-12-20

  • 2022-02-02

  • 2019-09-20

  • 2021-11-0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0-21

  • 2023-01-25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3-01-26

  • 2021-12-3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19

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
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2024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教您怎么写读呐喊有感1000字高中,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