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地球不高兴读后感 > 地图 > 地球不高兴读后感,2024地球不高兴读后感
地球不高兴读后感相关栏目
地球不高兴读后感热门栏目
地球不高兴读后感推荐
地球不高兴读后感

(共 6440 篇)

  • 1、 《地球不高兴》读后感1000字

    只有懂得生活的科学,才能科学地生活。

    ——题记

    燠热的七月,是多雨的季节。淅淅沥沥的雨一连几天还是兀自下个不停,雾蒙蒙的窗外迟迟不见放晴。昔日的骄阳给阴霾的大雨浇得稀碎,清凉的雨点带走了压抑的天气,却带来了粘腻的湿气。人们的心情也和着的泛滥的雨水渐渐阴郁起来。几天下来,沉积的雨水就像煮沸的开水一般,狂啸着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间肆溢,桀骜不驯的雨水挑起了滚滚的江水,忖沙骄横地冲向房屋、街巷——水位渐渐上深至警戒线……这便是刚刚发生在北京、天津以及湖北一带的特大洪灾。

    现在,汛情慢慢消退。洪水所至满目疮痍,此时此景,不禁使我联想到多年前的5月12日,那场惊心动魄的大地震至今仍历历在目。种种的天灾发人深省,地球究竟怎么了?

    我们究竟了解地球多少呢?在作者元坤的笔下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地球不高兴》这本书以它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地球的现状以及一些自然现象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同时痛斥了人们的恶行,呼吁大家积极行动起来,给千疮百孔的地球母亲疗伤治病,担起保护地球的重大责任!

    全书的亮点集中体现在它无处不在的拟人手法上,不单单是书名,每一章节的标题和序言都独具匠心地运用了拟人。地球转眼化身成了一位爱美的女性,笔调极富诙谐稚趣,清新动人。透过作者新颖的运笔,地球似乎囊获了人类所有的情绪和困扰:有时会默默地流下“辛酸”泪;有时会为干燥的皮肤而犯愁;有时又为孩子的温饱问题担心;而有时还要为自己无辜遇害的宠物和花草而伤心遗憾……在地球母亲娓娓地倾诉下,我不仅收获到了许多科学知识,也明白了保护地球刻不容缓。

    现如今,人口问题逐渐走向国际化。预计到了2050年,人口峰值可达90亿,以至于很多人提出了“2050,地球客满”的推测。人口问题相应的也会带来饥饿和贫穷这两块烫手的山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不能浪费。在今天的世界,50﹪的食物抵达人的胃以前就被丢弃或糟蹋了,而近60﹪的水在使用前也遭受了了同样的待遇。可造成人们疯狂挥霍的仅仅是因为食物的形态不尽如人意或者有轻微损坏。这样恶劣的行为虽然是人们极力打击的,但在生活中却比比皆是。生活代代相因,现在的铺张,其实是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暴殄天物之后,终将自食其果。

    不久前,活取熊胆的恶行被披露之后,一时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辜的黑熊深受其害。阵阵哀鸣竟没有换来商家的良知,人们纷纷怒斥他们的人性哪去了。与黑熊遭遇相似的,还有巴厘岛的灵猫,当地的“

  • 2、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范文一

    中国从来没有动辄向世界展示不高兴,即便是受到外强凌侵,也会先礼后兵,也会首先争取以智慧取胜,也会首先以人民的生命安危为重。中国人的不高兴是在忍无可忍愤怒至极的情况下才有的表现,而且一旦表现,将是世界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但是,在当今世界文明趋于融合的时代,中国不会出现不冷静、不理智、不智慧的行为。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渗透力不允许中国出现狭隘和过激的行为,中国十几亿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危不允许任何人软弱,也不允许任何人逞强。

    几千年的文化,凝练了中国的性格:和谐包容自强不息。只有和谐包容,世界才会变得宽广;只要自强不息,强权能奈我何?无需刻意向谁送笑脸,也不必向谁不高兴。我们能容纳一个巨大的世界,我们也不会对不属于我们世界的人显示我们的强大与傲慢。世界文化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一切优良的文明最终会化育全人类共有的文明。在这个化育过程中,坚定不移地保持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的国家性格,中国的文化才有可能成为人类共有文明的核心,人类共同崇尚的文化。

    近年来,一本《中国不高兴》异军突起,引起了众多的关注。新近的这本畅销书的基调却是一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无论是从书的作者群还是书的畅销来看,人们都有理由重视这本书以及从中反映出的社会情绪。

    百多年来,我们民族的情绪起起伏伏,时而激昂、时而悲愤。百多年来,生存竞争压倒一切,中华民族的情绪及其表达也必须符合生存竞争的需要。大家是平等的,那我们就不必时时处处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就不必时时处处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内心深处。这个世界上有不公平,这个世界上有人还想欺负我们,我们就可以不高兴,就可以把不高兴说出来,而且不必为把不高兴说出来而感到害怕。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激烈的热爱自己的国家,但愈是汹涌澎湃的爱国情绪,愈更加需要沉静下来,做理性的思考。

    书中所写的随着现今中国日渐崛起而潜在的种种内忧外患,知识精英群体难道不该扪心自问,不该反思,不该回应得理性宽容或高格大气一点吗。

    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势必经历这样两个阶段,即先是物质的崛起期,包括经济与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其后便为知识分子的精神焦虑期。由于知识精英群体的急迫和焦虑,自卑与自信,膨胀和内敛的矛盾复杂及难以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而产生各种思潮与派系泥沙俱下,学术思想极其混乱的时期。我们如今则正在经历这样的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泥沙中洗涤甄别,去糟粕

  • 3、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

    最近在网上下了这本书读着很好。虽然有很多地方看的我很茫然不能理解。哈哈

    《中国可以说不》冷静地梳理了中西方关系,在当时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讨论和争议。看到从《中国可以说不》到《中国不高兴》走过了12年的历程,中国也从“只想领导自己”将变成“有能力领导世界”的国家。它是一本呼吁“正视内政愤懑”“呼唤高尚集团”“要做英雄国家”的“复兴宣言”。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不高兴》的确称得上是《中国可以说不》的“升级版”。

    “中国需要建立大目标,否则就没机会了。”在书中提了不下20遍。的确。一定要有大目标,方能实现自己的复兴计划。哈哈 对于每个人也是如此。

    “持剑经商”是大国行事之道。美欧尚且都是这般径向。咱们也应该这样。于是就有了派军舰岛索马里护航、请外国使者来华参加海军军演....真希望我们能越走越远。先写到这吧。

  • 4、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2000字

    首先,该书认为中国内政外交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正处于重新定义,国民的新爱国主义情绪也在逐渐成型,因此中国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大目标、永恒不变的价值,甚至需要一些英雄集团带领国家和社会走出困境。其次,该书对当代知识分子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中国知识分子被各种科研基金和红包压垮,过于亲西方,丧失了独立的定位;中国需要在自我认同、产业调整升级、国防发展乃至国家定位方面,有更多不同于西方的视野。该书提出,中国须准备与西方全面摊牌,有条件决裂,甚至可以持剑经商。

    看完之后,我觉得该书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观点很新颖,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对,但它所揭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思。

    不可否认,该书的作者有这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通过近几年国际大环境的演变和国内重大事件的关注,来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思想。2008年,中国人的确大喜大悲,的确为奥运而喜,为汶川大地震而悲,的确为火炬传递受阻和达赖3?14而愤怒,的确为海外华人的义举和地震时国人所表现出来的人道光辉而骄傲,也的确为三鹿奶粉和日渐严重的腐败而怨恨。综上,在08年这个本该举国欢庆的奥运年里,我们的确有点不高兴。他们的这个脉把的还是准的。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不能仅仅为自己的生活而忽略了其它,我们还是要有点忧患意识,有点爱国主义精神的,毕竟国家是我们的,我们有责任促使它健康、安全、快速地发展,特别是80后的年轻一代,这一代人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代人的作为直接关系到国家是繁荣昌盛抑或是落后衰败。

    然而,该书中一些观点我不敢苟同。作者宋强把2008年4月风起云涌的新爱国主义(青年学生对奥运火炬传递受阻的反弹)纳入到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大历史来看待。他认为,总感觉这次年轻人反弹的背后,有一种他们是为自己的未来争取的动力,也就是说,他们感觉到了如果再这么对西方软下去,他们自己的未来将被阉割和剥夺,这可以说是他们第一次将个人的未来与国家的未来联系在一起的一次进发。另一作者王小东也认为,在民族凝聚力上,80后比70后强,70后比60后强,60后比50后,40后强,体现了一个单调上升规律。从年青人的新爱国主义中,宋强和王小东为之一振,仿佛看到民族的希望。换句话说,由于中国人不大爱国,只有到了80后这一代,才让中国有了希望。在书中,作者们装扮成精神领袖,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讲话,如同毛

  • 5、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1500字

    《中国不高兴》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让我有这样一些感觉:很多文章中流露中的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其中,两点不敢赞同,一种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不满情绪;另一种是中国要称霸世界的自满情绪。如:王晓东在《时代病相:精英们怎样营造活地狱》一文中所阐述的我们时代的病相很多,最突出的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精英腐朽对于我们国家凝聚力的巨大损害;另一个问题是思想界、文化界、新闻界知识分子精英的逆向种族主义倾向有时候达到了一种非常可怕的地步。一些大学教师、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等等,像发疯一样仇视我们自己的国家。是这样吗?我想现实社会中并不是这样,我们很多知识分子、新闻工作者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了国家的民主进步、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竭尽全力。他们有着深深的忧患意识,正因为这种忧患意识增强了他们的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有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这样的知识分子不胜枚举.而不是这本书中黄纪苏所说的你看那些经济精英,除了名车就是豪宅,有点钱就泡脚泡妞泡赌场;政治精英在升官图上马走日象飞田,成天测量上级领导黑白眼珠的比例;知识精英左手抱官右手楼钱,嘴里喋喋不休,你都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

    什么是大目标,按照书中的说法,其实就是一种霸权主义,正如书中王小东在持剑经商:崛起大国的制胜之道一文中写道的中国应该有什么大目标?我认为第一是要在这个世界上除暴安良,第二是要比现在中国所具有的更多更大的资源,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我们要管理比现在大得多的资源,经济上进行管理,政治上进行指导,我们要领导这个世界。中国的发展为了什么?是为了这样的大目标吗?那么我们不就成了现在的美国,成为世界警察吗?我想管理好自己的国家,按照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多好啊。将来的世界应该是一个亲如一家的关系,是一个充满友爱和平的社会,这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吧。当然发展国家军事、持剑经商这样的观点我不反对,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中的屈辱,只有自强才能自立,但是强国不是为了称霸。

    在这本书中经常使用到精英、奴青、洋奴、洗脑、脑子废掉了这样的词语,很是不好,在这里精英成了反面词语,成了所谓的精英,而对西方社会好的制度、好的管理的喜爱,学习却变成了奴青洋奴。这样的提法是否过激,我们从唐山地震的封闭救援到汶川地震依靠世界的力量,说明我们的国家正是以一种博大的胸襟在与世界融合。国家

  • 6、 有关《中国不高兴》读后感

    在友人的推荐下花了将近一个月终于看完了《中国不高兴》这本热门大作,确实有一些感受不吐不快。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篇一:《中国不高兴》读后感

    这是一本优秀的,80%的观点可借鉴的好书,资料翔实,语言生动诙谐,特别是对美国放肆印钞票的神算和对物欲的思考,尤其让人印象深刻,面对学者的书,劝各位网友停止谩骂。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思考长远一点是应当的,和平的外交路线是应当支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策,要想走在世界前列,就应当有普世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文化。我们应当将佛教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特色,摒弃酒文化,扬弃饮食文化,更新儒家文化,把爱惜物命,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我们的共识,jdp并不是幸福的唯一标准。内行的人知道,佛教能解决干旱和气候问题,本人是业余的,都曾经下过雨。佛教还能解决健康问题,杀生食肉者多疾病,如果提倡素食文化,那么人们的疾病就少了很多,医疗费用就降下来了,而且社会会祥和许多。大到一个国家,美国就是好战争,动不动就诉诸武力,致使军费开支庞大、财政赤字庞大,它得的是毒瘾病,念《金刚经》的人能看得到天上世界,能满足人们的太空梦想,我们应当把中国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人间净土,建成世界人民的精神家园。

    篇二:《中国不高兴》读后感

    好久未静下心来读一本书了。在友人的推荐下花了将近一个月终于看完了《中国不高兴》这本热门大作,确实有一些感受不吐不快。这本书反映的许多问题我很有同感,读完后回想起来,原来自己就是被人称为“愤青”的一类,难怪如此。

    这本书视界宽广,从中国巨变到在国际定位、国内思潮博弈,到“雷峰塔的倒掉”(一切向美国看齐观念的逐步瓦解),特别是对一些号称“精英”、“权威”、“大师”的无情嘲讽,确实解气。虽然语言与我们常读的八股标准文章相比略嫌粗糙,但却体现了其“话糙理不糙”的平民色彩,有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

    文中对时弊的分析,如“文艺腔”,自我矮化的哲学、猥琐心态和轻薄浮躁文化、民族精神下行、学术腐朽、“管家文化”等,可谓一见血。对在崛起进程中思想文化艺术的衰败痛心疾首之余,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检讨,认为正是大目标缺失造成了思想的混乱和意志的衰退所致。没有了大目标的召唤和激励,人们就逐渐成为追逐狭隘利益的低等生物。

    中国不高兴,愤青不高兴,精英们也不高兴。为什么?愤青不高兴,是因为我们受到恶势力的欺凌,却表现得像老

  • 7、 《中国不高兴》读后感1000字

    几千年的文化,凝练了中国的性格:和谐包容自强不息。只有和谐包容,世界才会变得宽广;只要自强不息,强权能奈我何?无需刻意向谁送笑脸,也不必向谁不高兴。我们能容纳一个巨大的世界,我们也不会对不属于我们世界的人显示我们的强大与傲慢。世界文化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一切优良的文明最终会化育全人类共有的文明。在这个化育过程中,坚定不移地保持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的国家性格,中国的文化才有可能成为人类共有文明的核心,人类共同崇尚的文化。

    近年来,一本《中国不高兴》异军突起,引起了众多的关注。新近的这本畅销书的基调却是一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无论是从书的作者群还是书的畅销来看,人们都有理由重视这本书以及从中反映出的社会情绪。

    百多年来,我们民族的情绪起起伏伏,时而激昂、时而悲愤。百多年来,生存竞争压倒一切,中华民族的情绪及其表达也必须符合生存竞争的需要。大家是平等的,那我们就不必时时处处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就不必时时处处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内心深处。这个世界上有不公平,这个世界上有人还想欺负我们,我们就可以不高兴,就可以把不高兴说出来,而且不必为把不高兴说出来而感到害怕。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激烈的热爱自己的国家,但愈是汹涌澎湃的爱国情绪,愈更加需要沉静下来,做理性的思考。

    书中所写的随着现今中国日渐崛起而潜在的种种内忧外患,知识精英群体难道不该扪心自问,不该反思,不该回应得理性宽容或高格大气一点吗。

    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势必经历这样两个阶段,即先是物质的崛起期,包括经济与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其后便为知识分子的精神焦虑期。由于知识精英群体的急迫和焦虑,自卑与自信,膨胀和内敛的矛盾复杂及难以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而产生各种思潮与派系泥沙俱下,学术思想极其混乱的时期。我们如今则正在经历这样的时期,所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在泥沙中洗涤甄别,去糟粕取精华,更稳健,更成熟的走向英雄国家的辉煌之路。

    正因为中国处在这样的时期,所以就书中所讲的中国要以英雄大国之姿态为世界制定新格局等一些缺乏实践性逻辑支持的设想,我认为还为时尚早,因为我们的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称霸世界及与西方世界彻底决裂的程度,面对此时的世界金融危机,我们不该被激进的爱国主义情绪淹没,而应当做理性的思考。

    《中国不高兴》为中国崛起期民族精神的反省与成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使爱国主义的激情在理智宽容的环境里,走向成熟,成为英雄之国崛起

  • 8、 读后感1500字《中国不高兴》

    中国不高兴这本书,读完后觉得,有其合理之处,但我更多看到的是许多与现实不符的论据,许多空话套话,一些不易付诸实际的所谓意见。本书一次又一次地强调民族主义,一次又一次地喊叫,一次又一次想让国民激动。但是,这在我看来,只是愤青的行为。

    书中讲到,在改革开放30年的纪念这一事情上,为了不让国家时刻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上,领导人做到了沉稳,心中有数。书中对当今各种社会问题都摆在第一位,冷静理性地评论到多中心等于没中心等言论,都是具有正确性的。但是,在谈到要将2008年青年学生的奥运火炬传递受阻的反弹纳入到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大历史来看待,我就觉得有需考虑了。仅仅因为青年学生的新爱国主义就片面地将其与1840年以来中国的屈辱史挂上钩,并且认为蕴含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历代中国人的文化积累,我觉得实在是有缺详细考虑。而在科技方面,书中讲到好在我们有1840年以来的历史痛苦,让我们在1949年后快速搞出了两弹一星,而且在人家对我们产业转移的同时用金融工具吸我们利润的时候,核武器没有被粉碎以及粉碎你自主工业的方法,首先是扶持你的加工业,利用你的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土地资源来扶持你的低端产业,然后用金融工具来碾碎你的高端自主工业都是非常中肯的。里面还有谈到一个大国走一条依附工业化道路是行不通的。

    而其民族主义以及亢奋的状态则表现为我们要比他们强得多才行,我们必须是世界上最好的才行。而且在对待有限资源的观点上,作者认为中西方谁先省谁先死,初看起来确实很正确,而且好像中西方也确实在能源问题上相互博弈。但是,西方正兴起一股股的节约资源的思潮和行动,如果任由这种思潮蔓延开来,我想,于中国,于世界,都是极为不利的。

    缺乏外部选择压,大家都会完蛋我觉得这句话讲得不错。但是西方人的自以为是,是被我们惯出来的以及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中西关系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变化,是西方端正态度的问题等言论,我只能说,作者过于乐观了。

    诚然,中国的力量在增长,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还不是和西方摊牌的时候。作者说美国通过电子游戏和大片成为暴力文化的最大输出者,印度发生的暴力袭击是美国的一款电子游戏《半条命》造成的,因为持枪的姿势都相似。但我觉得这犯了一个本末倒置的问题。游戏是根据现实改编成的,现在反而说是一个枪战游戏就导致了一次暴力袭击,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推理,美国本土早就爆发治安危机了。

    在这本书中,作者说到最多的就

  • 9、 没头脑和不高兴后续

    《没头脑和不高兴》后续150字

    有一天,没头脑、不高兴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玩,他们准备买可乐喝,大家都要坐车,不高兴非要走路,等大家同意走路了,不高兴又要坐车了,最后还是坐车去买可乐。到了那个商场,大家都朝放可乐的货架走去,他们拿起可乐。可是,不高兴说。“我不高兴,我要买雪碧”。没头脑说“那咱们喝可乐还是雪碧?”朋友说“不知道,那就买雪碧吧。”于是他们又去放雪碧的货架,不高兴又想去买可乐了,最后大家选定了雪碧。他们付了钱,就走了。没头脑要喝雪碧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雪碧不见了。没头脑想“我的雪碧呢?”他们赶紧跑了回去。不高兴想“累死了”不过他没有说出来。他们回去后,找到了没头脑丢的雪碧,说说笑笑的回家了。

  • 10、 《中国不高兴》读书笔记

    中国从来没有动辄向世界展示不高兴,即便是受到外强凌侵,也会先礼后兵,也会首先争取以智慧取胜,也会首先以人民的生命安危为重。中国人的不高兴是在忍无可忍愤怒至极的情况下才有的表现,而且一旦表现,将是世界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但是,在当今世界文明趋于融合的时代,中国不会出现不冷静、不理智、不智慧的行为。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渗透力不允许中国出现狭隘和过激的行为,中国十几亿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生命安危不允许任何人软弱,也不允许任何人逞强。

    之前,看到网上热议《中国不高兴》,正好近段时间一直收看郎咸平教授关于中国经济现状的分析讲座,引发我无限的感慨和忧虑,看到这篇文章的标题,所以毫不犹豫买来一读,想了解中国为什么不高兴,哪里不高兴,怎么才能高兴。

    几千年的文化,凝练了中国的性格:和谐包容自强不息。只有和谐包容,世界才会变得宽广;只要自强不息,强权能奈我何?无需刻意向谁送笑脸,也不必向谁不高兴。我们能容纳一个巨大的世界,我们也不会对不属于我们世界的人显示我们的强大与傲慢。世界文化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一切优良的文明最终会化育全人类共有的文明。在这个化育过程中,坚定不移地保持和谐包容自强不息的国家性格,中国的文化才有可能成为人类共有文明的核心,人类共同崇尚的文化。

    近年来,一本《中国不高兴》异军突起,引起了众多的关注。新近的这本畅销书的基调却是一种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无论是从书的作者群还是书的畅销来看,人们都有理由重视这本书以及从中反映出的社会情绪。

    百多年来,我们民族的情绪起起伏伏,时而激昂、时而悲愤。百多年来,生存竞争压倒一切,中华民族的情绪及其表达也必须符合生存竞争的需要。大家是平等的,那我们就不必时时处处看着别人的眼色行事,就不必时时处处把自己的情感埋藏于内心深处。这个世界上有不公平,这个世界上有人还想欺负我们,我们就可以不高兴,就可以把不高兴说出来,而且不必为把不高兴说出来而感到害怕。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激烈的热爱自己的国家,但愈是汹涌澎湃的爱国情绪,愈更加需要沉静下来,做理性的思考。

    书中所写的随着现今中国日渐崛起而潜在的种种内忧外患,知识精英群体难道不该扪心自问,不该反思,不该回应得理性宽容或高格大气一点吗。

    历史上大国的崛起,势必经历这样两个阶段,即先是物质的崛起期,包括经济与军事力量的迅速发展;其后便为知识分子的精神焦虑期。由于知识精英群体的急迫和焦虑,

  • 2023-01-05

  • 2019-10-16

  • 2019-10-16

  • 2019-11-06

  • 2019-09-21

  • 2019-10-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3-20

  • 2021-09-27

  • 2023-04-06

  • 2019-10-16

  • 2022-03-23

  • 2023-02-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12-14

  • 2023-01-28

  • 2023-02-08

  • 2023-01-07

  • 2019-10-24

  • 2019-10-16

  • 2019-10-16

  • 2023-01-14

  • 2019-10-16

  • 2023-02-10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04

  • 2023-03-16

  • 2023-02-26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0-16

  • 2019-09-23

  • 2022-02-04

  • 2021-12-16

地球不高兴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地球不高兴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地球不高兴读后感、2024地球不高兴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