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第七天读后感300字 > 地图 > 第七天读后感300字,2024第七天读后感300字范文大全
第七天读后感300字相关栏目
第七天读后感300字热门栏目
第七天读后感300字推荐
第七天读后感300字

(共 1799 篇)

  • 第七天

    《第七天》是中国当代知名作家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后最新长篇小说。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讲述了现实的真实与荒诞;讲述了生命的幸福和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300字

    【篇一:《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

    书,可以给你带来智慧;书,可以告诉你说不完的知识。读完一本书就像挖掘了一片财富,它是我们生活中的营养品。

    读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我受益无穷。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如果作者要环绕世界旅行,他会带上一本书,并做读书笔记。因为他觉得,每读完一次书都会获得新知识。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今年发射成功的神七载人航天飞船。在发射之前,科学家花了多少精力去设计神七啊,他们只有天天读书,获得知识,才能设计出这样完美的飞船。如果没有书籍,我国的航天事业能更进一步吗?

    这时,我脸红了,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平日的表现:在家中只顾着看电视、玩电脑,爸爸妈妈叫我去看书,我不听,他们就批评我。我无可奈何地来到房间,不耐烦的打开书,恨不得把它撕成两半。可自从看了这篇课文,看了神七完美升降以后,我才知道书是多么的宝贵,是多么的重要,生活中不能少了它。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啊,读书只要肯去发现,肯去探索,一定能从中获得知识的。

    【篇二:《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

    《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文章生动地把作者爱读书的表现写了下,使我每天都恋恋不忘,连上数学课时也经常因为想这篇文章而被受皮肉之苦。

    这篇文章,把作者的爱读书,喜欢读书的表现生动的描写了下来,而且文章中作者把他向读者问的问题回答了,做这些的答案令我大吃一斤,我以为作者肯定会选择笔记本电脑,在他的船上上网,还可以聊天,我万万没有想到作者会选择一本书,还会在船里一遍又一遍的读那本书,甚至会背诵,但作者却有温故而知新的想法。

    作者的读书方法也让我佩服,我把他的读书方法概括成了:熟读课文,续写故事,理解内容,了解作者。

    作者把书看做自己温暖的家和互相学习,互相指点的同学。这样的比喻是多么的亲切,可想而知,作者对书的感情有多么的浓厚啊!

    我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读书,就一定要把文章的内容弄清楚,还要把作者读书方法进行运用!

    【篇三:读《走遍天下书为侣》有感作文】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名叫《走遍天下书为侣》,它对我有了深深的启示。

    这篇课文以独自环绕世界旅行,只能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了以书为侣的观点。进而说明了反复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挚爱以及用自己的读书方式,将书读精的独特见解。

    作者说的没错,书的

  • 2、 《第七天猎狗》300字读后感作文范文5篇

    《第七条猎狗》这本书,它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其中,我最喜欢藏獒渡魂这个故事。那你喜欢哪个故事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第七条猎狗读后感的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七条猎狗读后感【1】

    在大自然中,动物是十分奇妙的,它们和人类一样,有情感,有思想。如果你喜欢探秘动物的秘密,体验感受动物的生活,那你看一本《第七条猎狗》就能够了。此刻,就和我一齐去奇妙的动物世界去探秘吧!

    狼,在人的心目中是凶猛、凶狠的、是冷血动物。但在这本书里,狼却是十分重视感情、十分友好的动物。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写狼的感情和狼的生活,包括狼慈祥的一面。让你认识到了另一方面的狼。作者沈石溪披着狼皮在狼窝里陪着母狼和三只小狼度过的两个月,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了狼。一只怀孕的母狼,它的公狼被打死后,它在不停的寻找它,之后作者披上狼皮冒充当了大公狼,走进了狼窝体验了两个月狼的生活;每一天去捕食回来,让母狼和小狼吃,并且不顾一切保护它们,让我们体验到了狼的感情。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讲的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狗。主要讲的是一位老猎人和他的猎狗的故事。这条猎狗忠心耿耿的帮忙猎人,几次在老猎人生命垂危时,他都会去帮忙他,但每次都会被老猎人误会,直到最后它还是为了救它的主人和主人孙子而牺牲了自我。这是一个很悲惨的故事,同样讲了动物与人类之间的情感故事。让我们印象深刻。

    同样,《第七条猎狗》还讲了豺的情感故事,也同样感人。这本书让我们明白了动物的感情,以及人和动物们生活在一齐可能发生的事情,大家最好也买来看一本,它会让你扩大视野,增加知识,并且体验到动物的感情。

    第七条猎狗【2】

    《第七条猎狗》是作家沈石溪的成名作。这篇短篇小说,展示了他非同寻常的讲故事的能力。故事讲述的是老猎人召盘巴的第七条猎狗的故事。老猎人闯荡山林40年,却得不到一条称心如意的猎狗,一直引以为憾。这第七条猎狗是军犬的后裔,撵山快如风,狩猎猛如虎。老猎人爱狗如爱子,给它取名赤利,是傣族传说中会飞的宝刀的意思。

    、可是在一次狩猎中,老人与赤利遇到了一头凶猛的野猪,他一枪没有能致命,野猪却向他猛扑过来。就在这生命悬于一发之际,赤利却藏在草窠里,不来解围。其实,赤利是看到了一条眼镜蛇,蛇准备咬向召盘巴的时候,他奋力上前,把蛇咬死了。

    老人十分痛恨因胆小而背叛自己的赤利,狂怒之下,他把赤利绑起来痛打,还开锅烧水准备把他杀死。和赤利一起长大的孙子艾

  • 3、 读后感300字:有感《瞒天过海》

    我读了《瞒天过海》一书后,被其中的吕不韦那足智多谋的形象所感染、所折服、所兴奋不已,也被他的超前的思维能力感叹多多。他为什么那么的聪明呢?是先天的原因吗?不一定;是先生所赐教的结果?也不一定。我闭目思索顿有所悟:吕不韦之所以那样,是因为他不断刻苦攻读,不轻易放弃的铁一般的意志所造就了这样一个世间难得的人才。

    人只要努力地读书,并不断懂得其中的道理,才能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基础。在读书中你会遇到很多阻碍,但只要把牙根一咬就挺过去了,也许明天一片美好。

    读书的好处多得不计其数,也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更好地适应生存,就正如《瞒天过海》中的吕不韦那样,成就了惊天动地的事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朋友们!多读书吧!有行动才有所获,要知道在关键时刻,点滴知识会改变你的一切!

  • 4、 忧天读后感300字:忧天读后感

    地球那为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曾是开心的快来的生活在茫茫的宇宙。但是此刻它早已被现代礼貌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人类唯一的生存场地球,已经在呼唤:我好痛

    短文《忧天》,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原先的天是清澈、透明的而此刻的天失去了原天的本身,还失去了彩霞、白云、空气

    全世界明年有56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因此污染了空气。因为人类随手扔垃圾,工厂排放有毒物质使人类自身患上各种罕见病。

    不必炜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中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穆朗玛峰的雪样中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笨,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

    患有环境病的还有: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了4个;仅仅50年,亚洲的虎总数就由6万多只锐减到2000余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多只暴减为几百只。

    这篇短文,让我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5、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 (300字)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300字

    自从我读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本书时,我被深深吸引住了,我不得不相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连续读了几遍,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一副生动的画面:一个小女孩把一本书抱在手上,坐在小船上,蓝蓝的天空,海鸥在蓝天飞翔,多美啊!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都有,天天相见,但感受却不同,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如果没有朋友和家人,我们将会迷失生活的方向,不知道怎样面对生活。

    作者反复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感叹,也是教我们读书的方法,读书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读,细细品味,用心的琢磨,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读得津津有味。

    作者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我们班有四十个同学,也就有四十种读书方式,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读了这篇课文,每个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书是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书陪伴我一生,我相信自己,一定行!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300字

    书,可以给你带来智慧;书,可以告诉你说不完的知识。读完一本书就像挖掘了一片财富,它是我们生活中的“营养品”。

    读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我受益无穷。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如果作者要环绕世界旅行,他会带上一本书,并做读书笔记。因为他觉得,每读完一次书都会获得新知识。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今年发射成功的“神七”载人航天飞船。在发射之前,科学家花了多少精力去设计“神七”啊,他们只有天天读书,获得知识,才能设计出这样完美的飞船。如果没有书籍,我国的航天事业能更进一步吗?

    这时,我脸红了,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平日的表现:在家中只顾着看电视、玩电脑,爸爸妈妈叫我去看书,我不听,他们就批评我。我无可奈何地来到房间,不耐烦的打开书,恨不得把它撕成两半。可自从看了这篇课文,看了“神七”完美升降以后,我才知道书是多么的宝贵,是多么的重要,生活中不能少了它。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啊,读书只要肯去发现,肯去探索,一定能从中获得知识的。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300字

    今天语文课上,杨老师带我们学习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课。同学们都深有感触,那么,我就来说一说我的感触吧!

    首先我觉得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读一本好书,可以放宽人们的视野;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们放松自己的身体;读一本好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读一本好书,可以让

  • 6、 《天黑了》读后感300字

    老师让我们买曹文轩的书,我一开始并不喜欢看,但后来我爱上了这本书! 《

    天黑了》这本书中有许多故事,我最喜欢看的是第一个故事:天黑了,该回家了。故事说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长得很漂亮,但她的父母离婚了:在她七岁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她没进家门就听见爸爸妈妈在吵架,吵得很凶。 女孩的爸爸请来了一位老保姆,女孩常常对老保姆发脾气,但老保姆不想计较,小女孩发脾气,她就一声不吭地让着。 小女孩渐渐变得温和了。

    一天,她主动与老保姆说话:“奶奶,能和我一起去小河边吗?”“能能能!” 老保姆说。 河坡上,有许多美丽的鲜花。她一朵一朵地摘着。 老保姆问:“采这么多鲜花干什么?” 小女孩低下头:“今天是爸爸的生日!” 读到这里,我就十分感动!爸爸生日了,小女孩就采鲜花送给他。而我,别说礼物了,我连一句祝福都没有! 这本书有许多地方都感动到了我!还给了我启发!我十分爱看,希望大家也能买这书!

  • 7、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300字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300字

    自从我读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本书时,我被深深吸引住了,我不得不相信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连续读了几遍,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一副生动的画面:一个小女孩把一本书抱在手上,坐在小船上,蓝蓝的天空,海鸥在蓝天飞翔,多美啊!

    作者将书喻为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都有,天天相见,但感受却不同,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如果没有朋友和家人,我们将会迷失生活的方向,不知道怎样面对生活。

    作者反复列举了一遍遍地读一本书的感叹,也是教我们读书的方法,读书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读,细细品味,用心的琢磨,才能有所收获,才能读得津津有味。

    作者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我们班有四十个同学,也就有四十种读书方式,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读了这篇课文,每个人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书是一个人最好的朋友,我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让书陪伴我一生,我相信自己,一定行!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300字

    书,可以给你带来智慧;书,可以告诉你说不完的知识。读完一本书就像挖掘了一片财富,它是我们生活中的营养品。

    读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我受益无穷。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如果作者要环绕世界旅行,他会带上一本书,并做读书笔记。因为他觉得,每读完一次书都会获得新知识。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今年发射成功的神七载人航天飞船。在发射之前,科学家花了多少精力去设计神七啊,他们只有天天读书,获得知识,才能设计出这样完美的飞船。如果没有书籍,我国的航天事业能更进一步吗?

    这时,我脸红了,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平日的表现:在家中只顾着看电视、玩电脑,爸爸妈妈叫我去看书,我不听,他们就批评我。我无可奈何地来到房间,不耐烦的打开书,恨不得把它撕成两半。可自从看了这篇课文,看了神七完美升降以后,我才知道书是多么的宝贵,是多么的重要,生活中不能少了它。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啊,读书只要肯去发现,肯去探索,一定能从中获得知识的。

    《走遍天下书为侣》读后感300字

    今天语文课上,杨老师带我们学习了《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课。同学们都深有感触,那么,我就来说一说我的感触吧!

    首先我觉得读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读一本好书,可以放宽人们的视野;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们放松自己的身体;读一本好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们获得许多在课上没有学

  • 8、 第七天读后感1000字

    能够在读一本书时全身心地投放是一件非常令人快乐的事情。作品这本好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这时我们可以用写读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我们内心的想法,一篇优秀的作品应该怎么写?以下由栏目小编收集整理的《第七天读后感》,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第七天读后感(篇1)

    这是一个比《活着》更艰难的故事,一个比《兄弟》更绝望的故事。书的内容看似很荒诞:主人公是一个死去叫杨飞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这本书讲述一个人死后七天的经历。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温馨又揪心的爱情,分等级的殡仪馆,养父子感人至深的亲情,刘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错案杨飞的这些经历在就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周围最常见的人或事,还有每天被新闻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生活。余华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穿梭于生和死这两个极致的世界,批判审视着现实,给读者最残酷和最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辈们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这个年代正在奋斗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杨飞等人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的面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兢兢业业买房结婚然后相濡以沫努力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余华喜欢在绝望中给人留有希望,这本书也是。死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生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很这里人人死而平等。

    用一周的时间读完《第七天》,没有欣喜,也没有失望。余华是我很欣赏的作家,我对《活着》读了许多遍。在七天里,我看到余华对这个社会的愤怒和无奈,看到文字的张力,看到了余华的荒诞和绝望。一个幽灵告诉你他的的故事。一个幽灵和许多幽灵在游荡,因为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第七天读后感(篇2)

    如果问我现代中国写小说的,我喜欢谁。在我18岁的时候,我会说我喜欢梁晓声,那时候我渴望长大,渴望了解那些我不曾经历的岁月。如今,我想起两个人的名字。拧巴的刘震云能让人笑,平和的余华能让人哭。不到两日,无需通宵落夜,用闲时看完了购于网络的余华新作《第七天》。

    按我平日阅读的速度,13万字的文字一天就能读完。也许是出于好吃的糕点要放一放不舍得一口吃完的心态,我读得比较慢。尽管读

  • 9、 读《第七天》有感范文

    “疲惫的思维躺下休息了,身体仍然向前行走,走在无边无际的混沌和无声无息的空虚里。”暑假马上要结束了,逛教辅的时候看到了《第七天》大大的蓝色海报,只一眼,就被完全吸引。

    顾不得下午四点目眩的阳光,顾不得公交车上的颠簸,顾不得用手背揉揉微红的眼眶,在近一小时的返程中狠狠看到了“第三天”。从前年上高中就很少这样舍不得放下一本小说了,一开始只是忍不住动手撕开塑料封皮,在等一个信号时终于开始满足的沉迷于余华淡淡的叙述里,什么都不在乎了,单单还记得空出掌心不让汗水贴上书页的小心翼翼。

    第一天?第二天?早不可划分开,早已被颠簸的车在脑海中糅合在一起,记住的,是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人和属于他们的故事。他们又笑又哭,他们抱怨社会的无情残酷却又止不住对未来的憧憬,他们是城市的龙套是城市中记不住名字的路人甲,但他们依然挣扎在绝望中活着,努力想要长成一棵大树——站紧在那片土地上,同时为身边人洒下阴凉。

    一个婴儿打破了铁道工的生活,从此父子俩相依为命,“我”完全占据杨金彪的生活,他们也互相抛弃过,却发现已习惯那份亦步亦随的温暖,父亲的倔强与柔情勾勒出最坚定的亲情,因此我在看到父亲死前悄悄去大青石时眼泪终于落下。父亲一直是内疚的,他后悔收养了“我”、让我过不上生母的好生活,他后悔为结婚抛弃了“我”,所以在生命终结时满脑子是看看大青石,纵使物是人非。而“我”视为母亲的杨月珍之死让我不解,只是车超速吗?她在贫瘠的年代用自己的健康换来了两条小生命的茁壮,在她终于要去女儿身边享福时,为什么让这样一个“母亲”死去呢?努力甩开残酷的猜测,我宁愿相信作者是为了有人去照顾那27个婴儿啊!鼠妹和伍超的故事无疑是最催泪的,他们是生存在城市底层最直接的代表,踏实肯干却处处被欺负,他们为生活争吵,又很快和好继续为想象中美好生活打拼,他们单纯的想让对方过得更好,哪怕只是一丁点儿的温暖也足以支持下去,却阴差阳错双双死亡,最后只能错过新娘最美的时刻。拆迁造成夫妻意外离世,年幼懂事的女儿只能毫不知情的坐在掩埋了父母的废墟旁等待,善良的夫妻不为身死而愤恨,只是放不下孩子,甚至还不断感谢减学费的“我”。即使只读了一遍,他们在我脑海中仍都留有鲜活温柔的印象,若以上是苦辣中透着柔和暖意的大餐,那下棋下的毫无章法的警察与“李先生”无疑是清凉有趣的小菜,十年前互相憎恶,十年后反而成了不忍分别的老友,世事难料建,连杀身之仇都一笑而过了,

  • 10、 《第七天》读书笔记

    一开始获悉余华新书的名字叫《第七天》的时候,我想到的是圣经里面的创世七天,看完整本书后,才发现这个名字企图在吻合中国传统的头七,虽然书的前面写着了《旧约 创世纪》的句子。书的内容看似很荒诞:写的是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

    《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温馨又揪心的爱情,分等级的殡仪馆,养父子感人至深的亲情,刘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错案杨飞的这些经历在就像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周围最常见的人或事,还有每天被新闻包裹的世界和那些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生活。余华用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穿梭于生和死这两个极致的世界,批判审视着现实,给读者最残酷和最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活着》是八十年代父辈们的生活,那《第七天》就是这个年代正在奋斗着的一代人的世界。杨飞等人是这个时代最具代表的面孔,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兢兢业业买房结婚然后相濡以沫努力过着平凡人的生活

    小说文风很紧凑,快速有力,不点缀不渲染,有一种死亡般的寒冷和压抑,把人逼到角落里,堵着喘不出气。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艰辛,死亡却只是绝望的开始。殡仪馆里,沙发坐的贵宾区穿的都是工艺极致的蚕丝寿衣,每个都在两万元以上;骨灰盒都是大叶紫檀,每个都在六万元以上,刻着富丽堂皇的图案。而塑料椅子的普通区,却会有人因为在同一家店买同样的寿衣比别人贵了50块而唉声叹气。当然,还有没有寿衣没有骨灰盒没有净身没有化妆的人

    然而作者意图并不在这里,余华喜欢在绝望中给人留着希望,这本书也是。死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地方:水在流淌,青草遍地,树木茂盛,树枝上结满了有核的果子,树叶都是心脏的模样,它们抖动时也是心脏跳动的节奏。很多的人,很多只剩下骨骼的人,还有一些有肉体的人,在那里走来走去。这就是死无葬生之地,在这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这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很这里人人死而平等。

    在冰冷的世界里构建出来的暖巢,于残酷现实里流露真实的人性温暖。死无葬身之地为现实中的卑微小人物建立了一个乌托邦,用荒诞的变形记演绎出一种底层世界的冷暖人生。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1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1-12-15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2-05-11

  • 2023-02-06

  • 2023-06-27

  • 2019-11-16

  • 2019-10-13

  • 2022-09-1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1-04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08

  • 2019-11-08

  • 2023-02-22

  • 2019-10-28

第七天读后感300字
第七天读后感3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第七天读后感300字,第七天读后感300字大全,第七天读后感300字2024,更多第七天读后感3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