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 > 地图 > 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2024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
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相关栏目
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热门栏目
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推荐
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

(共 2030 篇)

  • 1、 点燃青春的激情作文1000字

    李大钊说: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青,人生之华也。这道出的是青春的美丽。古人云: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这道出的是青春的珍贵。

    青春之美,美在其燃烧之激情与旺盛之活力;青春之珍贵,贵在其短暂与一去不回。

    如果说,生命如同四季,那么贯穿始终的是那青春的激情。

    春天,是激情奏响万物的生命序曲春雷隆隆,春雨潇潇,春芽破土,绿叶吐枝春天,因为激情,没有哪一种生命会在突然来临的寒潮里选择退出生命的舞台!

    夏天,狂风暴雨,烈日骄阳,枝繁叶茂,虫鸣蛙唱夏天,因为激情,没有哪一种生命不尽情挥洒心之狂热与执着,没有哪种生命不因变幻而茁壮!

    秋天,既有秋水灌河,河水汤汤,又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既有稻浪滚滚,硕果满园,又有秋风萧瑟,无边落木秋天,因为激情,生命在繁华中绚烂,在成熟中饱满,即便前方等待的是萧条,是衰败!

    冬天,是激情扬起纷飞的雪花,是激情奏响原野苍凉的韵调即便沉寂,即便萧条,那也是青春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是激情另一种表达形式。

    生命的四季,因为激情而没有怨言,因为激情而没有退缩与悲伤。读懂激情,才能读懂生命的四季。读懂激情,才能读懂青春的内涵。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展云舒,青春不需要这样的恬静淡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青春不需要这样的循世逸趣。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青春不需要这样的超然。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春也不需要这种功业成空的慨叹。青春需要的是生平只负云小梦,一步能登天下山的志存高远,需要的是生命我材必有用的少年自信,需要的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直面现实的豪迈激情。

    唯有激情,方能勇于追求,担负责任;唯有激情,方能直面困境,不断奋斗;唯有激情,方能成就理想,升华青春。

    的确,年轻的肌肤,姣好的容颜,强健的体魄,是青春的重要标志,但它不是青春的全部内涵。塞缪尔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像、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青春意味着激情,没有激情参与不了社会的竞争,没有激情担当不了社会的责任,没有激情演绎不了拼搏的人生。

    一个只将注意力放在个人享受的人是不可能拥有胸怀天下的激情,一个经不起一点小小打击的人是不可能有承担重大责任的激情。没有志存高远的理想,没有勇于担当的激情,便不可能有对信念的执着,不可能融入社会的大洪流中,去一展自己青春的才华,去开辟属于

  • 2、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2月14日那天,我们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讲述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 乔安山是雷锋生前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与妻子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一直受着雷锋深远的影响,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一位老爷爷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深蓝色的桑塔那汽车撞倒,随后,汽车转身就跑。而后,又驶过来一辆与其同样的汽车,为了不受诬陷,司机竟开车走了。乔安山在出车途中发现了这位满脸是血的老爷爷。乔安山马上把老爷爷送到医院,并掏出自己钱为老爷爷治伤,又通知患者的家属。可是,老人的儿女因为不愿负担医药费,竟诬陷乔安山是肇事者,还要他赔偿4万元。难道世界上没有雷锋精神了吗?正因此事,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乔安山。 又一次出车,乔安山的汽车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往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在途中,检查处竟说领导要他停车处置,他不顾那么多,与检查员争辩了起来,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动,下车打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才过去了。乔安山内心激动万分。人们没有忘记雷锋! 还有一次,乔安山与儿子一起出车,他们的汽车陷进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帮他们把气车从泥潭中推了出来。乔安山正要给大家报酬时,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的。”并且还向他介绍了他们的爱心帽子,中间是一个和平鸽,代表的是和平。在这个鸽子的外面,有一颗心围绕,代表的是爱心。乔安山听了后非常感动,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是的,雷锋并没有死,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人民需要像雷锋这样的人,社会也需要他。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雷锋事件,有热心帮助他人的学生,有照顾孤寡老人的,还有许多不知姓名的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好人最终会有好报!
  • 3、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一: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我的感触实在是很大,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反应了在当代社会,在离开雷锋的日子,我们的社会充斥着个人主义,金钱万能,损人利已,奢侈浪费,懒散堕落,并且这种思想同样也在大学校园中滋生蔓延。这一步电影非常具有教育的意义,虽然拍摄时间有十多年了,但是它的影响依旧十分大。 故事讲的是1962年8月15日,雷锋的生命在那一天定格,他的战友乔安山继续替雷锋,发扬伟大的雷锋精神,真实而客观地再现了乔安山在几十年的内心煎熬中顽强生存的艰难历程,影片中让我映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个老爷爷被一辆黑色的轿车撞伤了,可那辆轿车却趁机逃跑了。乔安山伯伯开车去送货,遇到了这位老爷爷,所以马上把老爷爷送到了医院。乔安山伯伯付了暂时的医药费,还找来了老爷爷的家属。可让人气愤的是,老爷爷的家属不但没有感谢乔安山伯伯,而且还不把乔安山伯伯帮他们付的医药费还给乔安山伯伯,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是贼喊捉贼,故意把老爷爷撞上了,还假慈悲,把老爷爷送到医院。老爷爷的家属为了一点点的医药费,诬赖好心的乔安山伯伯。乔安山伯伯再三地解释说明,可老爷爷的家属根本听不进去,硬说是乔安山伯伯撞了老爷爷,叫乔安山伯伯赔他们所有的医药费,营养费以及精神损失费。让人最可气的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还说乔安山伯伯连自己的班长都会撞死,撞伤一个老爷爷又算什么呢?在最后通过电视台的采访,终于找到了肇事者。可是那位老爷爷的家属一点也不惭愧,连声对不起也不和乔安山伯伯说,就匆匆地走了。这种行为真是太可怕,太可怕了!在当今的社会中,也有此事的发生,例如南京的“彭宇事件”,这事的真实发生难道不是让我们值得反思吗?对得起酒泉之下的雷锋吗?雷锋精神不应该值得去考验。 近2个小时的观影时间里,我被影片所触动,为主人公被讹不平,为主人公高尚喝彩,情不自禁的叫好声连绵不绝,无私奉献的爱心场面震撼着每一个人,激起了学生干部强劲的道德感,强化了他们的服务和奉献意识,通过自我审视,心灵得到了洗涤,灵魂得到了升华。这部电影通过深入乔安山的内心世界,把他一生的哀伤、苦恼和欣慰,呈现在我们面前,催人泪下,撼人心魄。 虽然雷锋他早已离我们远去,而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看见地上有垃圾,懒得捡;看见可怜的人在乞讨,怕被骗;坐在车上看见有老人站着,坐着
  • 4、 《雷锋回来的日子》观后感

    《雷锋回来的日子》观后感

    今天看了电影《雷锋回来的日子》,《雷锋回来的日子》是一部微电影,讲述了雷锋叔叔穿越到了现在,遇见雷锋班第七任班长郭明义,雷锋叔叔在郭班长的帮助下,在新的城市中玩了几天。他想帮助别人搬箱子,却被认为是小偷;想帮助大婶却被认为是骗子;帮助了没钱的老人后却发现老人在骗自己;帮助老人去医院救命,却需要用中照片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雷锋的事迹以及雷锋的光辉形象早已深深的印刻在了我们的脑海中,22岁短暂的青春岁月全部奉献给了人民,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他成为人民心中永远的英雄。

    雷锋,我们无法忽略的一个名字,今时今日,他的精神永留我们心中,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他的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去弘扬的。可当我看到那段视频时我沉思了,对不良社会现象有了新的思考,电影呼吁人们要在学习雷锋精神与社会现实的种种矛盾中,相信社会的美好,相信人们的善良,只有用行动实践的誓言,那才是雷锋精神的意义所在。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以雷锋为榜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在细微处帮助他人,学习他那乐于助人,乐观向上的精神。

    雷锋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在雷锋回来的日子里这部短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现代都市的快餐生活,看到了一些,做好事却被怀疑,被人找麻烦!在当经社会做好事是很难的。但是,面对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我们的雷锋却还在帮助他人,不怕辛苦,不怕麻烦,为人民服务,但是雷锋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雷锋,他总是把实现崇高的理想落实到本职岗位上,说到做到,表里如一。他坚持理想与现实相一致,决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甘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他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政治上要求严格,自觉经受思想锻炼,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度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修养的战士。

    我突然觉得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我们渐渐的失去了越来越多。虽然我们一直在倡导所谓的雷锋月。可是又有多少是出于真心。带着许多的做作,带着功利。在雷锋回来的时候,他带着无私奉献的心,可却被人当作是坏人。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新时代的生活。从雷锋的几天生活,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在自己的利益前丧失了去服务社会的心。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现代社会的腐败,早以前的雷锋精神早已不知去向,伴随着人们的是贪婪的欲望。怎么样才能让人们心中永远住着一个雷锋叔叔,这是需要社会上的人们多一点爱,多一点无私的奉献的。

    我们是否懂的应该去反

  • 5、 《入党的日子》观后感范文

    《入党的日子》 作为我校党校本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我很幸运地观看了纪 念建党 80 周年特别节目《入党的日子》 , 入党的日子观后感。看过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里的先进 人物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怎样去做一名共产党员, 什么样的共产党员才是一名真正 意义上的共产党员, 合格的共产党员?看完电影后, 我觉得对这些问题都有了一个更清楚的 认识。 就如节目开始时赵忠祥让观众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一些观众的发言中所说到的: 共产 党员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廉洁奉公、 孜孜不倦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的人。 共产党员是平 凡有伟大,能够让自己融入群众和人民共疾苦,又能够在人民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的人。共 产党员是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分子。而观众的这些发言又在后 面的那些嘉宾的身上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作为第一名嘉宾, 七十多岁的都爱国同志在对 党的认识和其对党的忠诚让现场的观众和今天学习的我们全体同学钦佩不已。 他不仅在艰苦 的抗战年代经受住了炮火的洗礼,敌人无情子弹的考验,更是在文化大革命中、12 年的牢 狱中始终坚持对党的信任并用自己的文笔做出了 120 多万字的自白书来回敬那些企图用这 种手段击败他的人! 这些, 都让我理解到了一名共产党人在危难时应该体现出的气节和优秀 的素质。 在这部并不很长的电影中,看到动情处,时间都仿佛于此而凝固。当看到甘孜州雅江 县发生地震, 当地的乡党委书记邓珠虽然因过于疲劳而患上了肺炎但在运送抗震救灾物资途 中隐瞒病情, 即使吐血数此也不肯休息时, 我的思绪飞到了焦裕禄一个与他无比类似的 共产党员的身上。 而到最后他被强行送进县医院治疗也因其固执而悄悄地离开了医院。 这是 为什么?是什么精神在指导他这样去做?我想这便是作为一个共产党人, 共产党的信仰带给 他的无穷力量和支持! 是因为他时时刻刻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地位! 邓小平说: 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想想入党的日子,就可以拂去心头的灰尘,坚定奋斗 的目标,保持旺盛的活力和不懈的追求。 通过这次纪念建党 80 周年特别节目《入党的日子》观看,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党员先进 性标准,同时也认真地审视了自己的思想和工作,结合自己的工作、思想实际,我准备: 第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养,加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
  • 6、 《离开雷锋的日子》电影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今天是3月5日,是毛主席亲笔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今天下午,我们全班同学在老师的组织下观看了一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看完了影片,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雷锋走了,带给善良的人们无限的悲痛,却留给善良的人们一笔丰厚的财富。

    影片主要讲述的是雷锋生前的战友,导致他牺牲的直接肇事者乔安山带着终生挥之不去的遗憾和一个沉重的包袱默默走来,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时刻以雷锋精神来要求自己的故事。

    乔安山退伍后在一家公司当司机。他在一次出车中遇到了一位难产的孕妇,他毅然停下车来送这位孕妇去医院。谁知到了检查站却被检查员拦了下来,在几次劝说后终于把孕妇平安的送到了医院。因为领导说乔安山不带乘客上路,就把他调到了货车组当司机。在一次运输途中,一辆桑塔纳小轿车把一位老爷爷撞到了但司机却不管不顾的扬长而去。随后一辆同样的小轿车路过此地,司机下车看了看老爷爷,但因为怕被诬陷成肇事者赶紧找了一个理由离开了。

    就在老人无助的时候乔安山刚好驾驶着货车经过此地,他二话不说立刻下车把老爷爷背到车上送到了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面对巨额的医疗费,老爷爷的子女们都不愿意承担。对于他的救命之恩不但不感激,反而诬陷他是肇事者。迫于家人的压力老人也违心的指认是乔安山撞了他。乔安山有口难辨,他又陷入了像误伤雷锋一样的困境,感到无助和绝望。后来交警通过路上的碎片找到了真正的肇事者洗清了乔安山的罪名

    我们同情乔安山,也敬佩他,他在如此棘手的逆境中依然能保持雷锋精神。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带着雷锋的这种精神去帮助别人。当人们需要我们时我们就会出现在那里,就算是芝麻般的小事也要用心去做,这也是雷锋精神的所作所为。

    有一次乔安山和他的儿子一起驾车,他们的车陷入泥塘停了整整一夜。路过的一群中学生看见了来帮助他们,乔安山的儿子误以为他们是来抢货的连忙赶他们走。在中学生们的帮助下乔安山把车开了出来,乔安山要给他们报酬,中学生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做好事。一个中学生对他介绍起他们的帽子来。帽子上印着和平鸽的图案,象征着和平,外面还有一个爱心围绕象征着爱心。乔安山被感动了他终于明白了世界上还有像雷锋这样的人,雷锋还活着。

    是的,雷锋还活着!雷锋活在人们心中。社会上也有千千万万个活雷锋。这群中学生志愿者不就正是新时代一个很好的象征吗?让我携起手来争做一个新时代的小雷锋吧!为周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坐

  • 7、 《山里的日子》观后感400字

    《山里的日子》观后感400字 《山里的日子》,真正还原了大山深处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王海兵直接对油画《父亲》的作者罗中立重返大巴山的经历进行跟踪拍摄,录制的电视作品,全片以罗中立为线索,记录了《父亲》原型人物的孙子邓友仁一家及其乡亲们的真实生活。 片中的大巴山是十分美丽的。有绿油油的山林,金灿灿的稻谷,肥嘟嘟的猪仔,还有一群可爱的小男孩......当然,更有那劳作的村民! 在这个所有人都故乡缺失的年代,王海兵用他的摄像机把我们关于乡土的记忆再一次复活。山里平常的日子,脚踩土地的农民,这些意象都是久居城市的我们早已远离的东西,但是,这却是我们无法丢弃的根,是城市的根。我们需要有这样一次机会,重新亲近这片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亲近这些我们赖以生存的人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生活下去。 王海兵的《山里的日子》,像人生一样没有戏剧性的机关,只有冬天、春天、早晨、晚上这样的顺序。你进入过这段影像但你无法完整的转述它,你最多只可以讲出一些片段、小段子,这就是记忆。虽然只是一些片断的组合,却有整体的力量,令我们深陷故乡的情怀之中。大巴山的人民朴实淳朴,大巴山的日子平淡却真实,整部片子都体现了王海兵人文的关怀,内心深处的乡土恋歌。 影片的末尾,在王海兵的讲述中,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一年同过去的每一年都一样。也许又不太一样。邓友仁的大女儿云华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小女儿红梅则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而罗中立新的创作生活也开始了。一切都似乎有了起色,一切似乎都开始变得充满希望。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在经历了一次大山深处的寻乡之旅之后,又将开始新的一天。
  • 8、 《山里的日子》观后感300字

    《山里的日子》观后感 纪录片《山里的日子》,是一部反映大巴山农民生存状态和民俗生活的纪录片。它以著名画家罗中立回乡为线索,真实反映了巴山农民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命运经历,极具观赏性和史料价值。以罗二作为线索带入人们的视野进入大山,使人们感觉这部片子不是被刻意编导过的,而始终用一种真实的面貌还原了大山的生活。 整片风格比较清淡,其中,大女儿,小女儿都塑造得非常美。纪录片中人物的不同特征都有着比较鲜明的表现,这显然有赖于长期的跟踪拍摄和与村民生活。为了孩子和盖房子努力挣钱、勇于尝试新的耕作技术的邓友仁、调皮捣蛋的小儿子、有理想、照顾弟弟的二女儿、外出打工贴补家里的大女儿、打着一口官腔的社长邓大贵以及永远画笔不离手的罗二........ 本片记录的是特定的人物,虽然是小人物和农田的农村生活,但是折射的是一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并且是最真实的原状态。因为片子是十多年前拍摄的,画质不太好,加之内容平淡。一开始我觉得并没有那么的吸引眼球,但是这是一部值得去感悟的、去思想的纪录片。我觉得这一部片子也再一次的印证了想要完成一部好的纪录片,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拍摄,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才会有所收获。本片的导演肯定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进行拍摄,本片以罗二作为线索带入人们的视野进入大山,使人们感觉这部片子不是被刻意编导过的,而始终用一种真实的面貌还原了大山的生活。
  • 9、 《向阳的日子》观后感500字

    《向阳的日子》观后感 《向阳的日子》排片特少。所以,本城上映首日首场,我就去看了,生怕错过了就没法用买票去表达支持了。 《向阳的日子》非常个人化的小众风格。 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记忆深处的、孤独的、自我的、自怜的父子两人的情绪表达得很饱满,但周边人物的情绪就完全背景化了。 尽管如此,还是打动了我的灵魂,最后,我真想把孩子紧紧拥在怀里。对这个特别的孩子来说,父亲的死亡要比其他人同类事情,显得更加悲惨。但是阳光却那么明媚,令这种局部的悲惨,似乎很容易被人忽视和遗忘。 这风景,那么熟悉,就是两年前在内蒙所见到的。 尽管影片色彩那么明快,可,依然让观众能感受到男孩生活之脆弱。因为在乎他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就倒数了。这种隐隐的脆弱,构成一种悬念,令观众一直在等待着悲剧的再次降临,在炸鱼那段,雷声传来,就担心着父亲能否平安归来。这种担心一茬接一茬,构成一种情绪张力。 这是这部片子得以把观众栓牢的要素。最后,情绪到达极致的时候,影片戛然而止,虽然,你知道叙事角度这完全称不上完整,但那未来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编导不负责提供答案,生活自会提供答案,让观众从生活中去寻找吧。 我们自会反观自身,然后,完成作品最终的再创作。 最美好的是:男人数次大难不死,在房子倒掉被扒出来之后,对着妻子笑了,孩子般的。 之所以我觉得这段最美好,是因为男人终于在这个时候跳出自己和大儿子之间的小幸福,去走入到妻子的内心中。 这一走入,让这男人,在本来所拥有的大自在和小幸福中,生出了一种责任。他的心性为妻子而变。 很快,就接了一个他们做爱的桥段,说实话,作为旁观者,能感受到夫妻感情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是病态的,唯有这段才是正常的,也正因为男人内心中把大自在和小幸福放在了责任之后,所以,男人才决定去挖煤令众兄弟们难以置信。 但最终,他的运气用光了,呜呼
  • 10、 山里的日子观后感400字

    《山里的日子》观后感 刚刚看了《山里的日子》第一集归来(一共有五集)。 本部纪录片是以著名画家罗中立为线索,主角,记录了他几番探望四川大巴山村民的故事。四川大巴山是他创作的重要灵感,是他成名作《父亲》的产地,也是他的第二故乡。 谈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个画面或事情。 第一是罗中立的艺术家的生活状态。不同于常人,尤其不同于大巴山村民,始终是思考着,捕捉着,画册与笔几乎未离过手,从他的眼神与步态站姿可以看出他的气质与情怀。 第二是罗中立用圆珠笔速写。记得不久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位画家速写是用十分普通的黑色水笔速写。或许,画家到了一定境界根本不在乎用的器了,只专注于要画的东西,。而仔细想,这样用笔随便也契合了速写,追求快,方便,画出心中的画面,正所谓不拘小节。 第三,在看云华打工买来的彩色电视时,小孩子们都搬张板凳围着电视机认真入迷,那种单纯,认真带有穷苦地方特有的懵,让我不自觉留下眼泪。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他们的生活配得上他们的心灵吗?我们现如今的孩子,稍发达的地方都找不到那种神情了,物欲横流,像流动的水银,悄无声息深入到所有向物质开放的地方,一点点腐蚀人们千百年来传承的单纯与简单。 或许是我悲观,我看到这种遗失的美好,总感到深深的悲凉。中国人自古以来穷怕了,以前穷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富,可现在信息四通八达,对财富渴望的中国人有几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呢?当这种乡村暴露于外界的诱惑下,会将这种美好延续保持到什么程度也都是这座乡村的造化了吧。(看他的美好的根基有多深了。)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1-04

  • 2019-10-29

  • 2019-11-04

  • 2023-05-22

  • 2019-11-06

  • 2019-11-04

  • 2019-10-28

  • 2023-07-02

  • 2023-03-07

  • 2023-04-22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3-03-07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3

  • 2019-11-04

  • 2019-10-28

  • 2023-02-08

  • 2019-11-02

  • 2023-06-06

  • 2023-02-02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6

  • 2023-02-01

  • 2019-11-06

  • 2023-06-20

  • 2023-01-24

  • 2019-10-19

  • 2019-10-28

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2024点燃理想的日子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