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村上春树·猫读后感 > 地图 > 村上春树·猫读后感,2024村上春树·猫读后感
村上春树·猫读后感

(共 7676 篇)

  • 1、 [推荐读后感]《1Q84》村上春树读后感汇集(5篇)

    多读书,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每个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读过之后的所思所悟。读后感是人们读完书后的真情实感、独到见解。你收集了多少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推荐读后感]《1q84》村上春树读后感汇集(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q84》村上春树读后感【篇一】

    这是村上春树的作品,出版于20xx年,这本小说是我第一次读村上的书,总得感觉细节描写很生动,很容易让人把作者写的画面在脑海中构想出来,例如青豆收紧下巴直视前方,挺直后背,浑身感觉周围的视线,步履坚定的走着。栗色查尔斯。卓丹高跟鞋在路面上敲击出枯燥的声响,风荡起风衣的下摆。通过简单几句描写,就把一个女子的形象生动地展示在了读者面前。而这本书要表达的主题也是很复杂的。我只能读懂部分,而有些只有再细心品读了。

    作者把很多看似无关的人和事通过巧妙的布局,合理的联系到了一起。不会让人感觉突兀,合情合理。作品中主要出现了两个人物,青豆(女)和天吾(男)。第一章的标题叫不要被外表所迷惑。给人留下了悬念。一首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空气蛹》这本书,两个月亮,小小人,通过暗埋各种伏笔,引人入胜,故事本身似乎没有说太多,但是却让你明白很多。比如爱情,能让人念念不忘的爱情是初恋,即便你已成年,即便你的身边换过形形色色的男人,其他人都只是像青豆说的那样过眼云烟罢了(这和青豆的经历有关)。

    同时作者也写了现代男女在道德伦理上的放纵,一个偏爱秃顶的中年男人,与各种这样的男人发生一夜情,而另一个与是有夫之妇的女朋友在一起。而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84年,但是之所以叫1q84是因为作者要描写的是另一个世界,不同于现在这个世界,为了区分。q是question mark的q,背负着疑问的东西。在这个世界里空气变了,风景变了,我们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着问号的世界。像被

    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得尽快了解并顺应这里的规则。

    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去品度的书,尽管它主题复杂,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更多思考和反省的空间。

    《1q84》村上春树读后感【篇二】

    某一天晨间,耳畔回旋着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荡气回肠。

    某一天午夜,翻开《1q84》,村上春树善用古典音乐开篇往往是他小说的基调。从分离到相聚,从现实到虚幻,20年的

  • 2、 [读书心得分享]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孟子曾说过:“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中外经典名著就很有必要。当读完一本中外经典名著后,我们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读书心得分享]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篇一】

    世界变大了,心却变小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把生活塑造得越来越完美,却把心雕刻得越来越粗鄙,把社会变得越来越繁华,而心却在这种繁华中渐渐落寞。

    《挪威的森林》中展现的就是一群人在冷酷的现实社会面前的困惑与苦恼,他们孤独,寂寞,却无法排遣,于是便开始把玩孤独,把玩寂寞,把玩无奈……《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佳作之一,他给我们展现的就是一个孤独,腐化,堕落的世界。作家借此来表达现代人在机械化、科技化的现实社会中生存的悲哀与生存的困惑。

    “我真的太寂寞了,非常非常的寂寞……”阿绿总是像一头黑夜被遗弃在荒漠中的狼向世界发出最沉痛的哀鸣。他们都很寂寞,所以需要被在乎的感觉,而这种在乎不一定是喜欢和爱,在乎只是寂寞中的人急切需要、时刻需要的镇痛剂,仅此而已。在他们的世界里,爱情不再是爱情,爱情是被亵渎被蹂躏的对象,他们只是打着爱情的幌子获取上的满足与快感来融化寂寞,腐蚀孤独。他们只靠啃食那点可怜的低级的肉体的快感在世上苟延残喘。

    像永泽与初美,初美从来不管他多么滥情,她只需要他在她身边,陪伴她,哪怕他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她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事情到最后只能变好!所以她在脑海中独自编织美妙的梦想,梦总是美的,而悲哀的是一个人在把梦编织好之后要被现实压迫得不得不万念俱灰地亲手撕碎自己的梦,然后恶狠狠地告诉自己这永远只能是梦。明知道在扭曲变形的世界里,爱情只是一个人寂寞时的玩物,而她却要冒险。很长时间之后,当初美发现她与永泽之间的爱情除了肉体上的占有外,其他的全是一片令人绝望的惨白时,她呆滞的眼神向永泽发出绝望的质问:难道有了我,你还不能满足?他冷冷地说:“并非不能满足,在我的心里面有某种东西渴求那样做。但我只能活在那种饥渴感之中。这就是我,有什么法子?”他无法把爱情当爱情,他只有把玩孤独把玩无奈,他才能活。

    而女人天性的善良与软弱终究决定了她

  • 3、 2024读后感推荐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四篇

    常言道:“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书,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通常会被要求去写一篇文章,我们就可以将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写一篇读书笔记,你有了解过读后感应该怎么写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2024读后感推荐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四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篇一)

    世界变大了,心却变小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把生活塑造得越来越完美,却把心雕刻得越来越粗鄙,把社会变得越来越繁华,而心却在这种繁华中渐渐落寞。

    《挪威的森林》中展现的就是一群人在冷酷的现实社会面前的困惑与苦恼,他们孤独,寂寞,却无法排遣,于是便开始把玩孤独,把玩寂寞,把玩无奈……《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佳作之一,他给我们展现的就是一个孤独,腐化,堕落的世界。作家借此来表达现代人在机械化、科技化的现实社会中生存的悲哀与生存的困惑。

    “我真的太寂寞了,非常非常的寂寞……”阿绿总是像一头黑夜被遗弃在荒漠中的狼向世界发出最沉痛的哀鸣。他们都很寂寞,所以需要被在乎的感觉,而这种在乎不一定是喜欢和爱,在乎只是寂寞中的人急切需要、时刻需要的镇痛剂,仅此而已。在他们的世界里,爱情不再是爱情,爱情是被亵渎被蹂躏的对象,他们只是打着爱情的幌子获取上的满足与快感来融化寂寞,腐蚀孤独。他们只靠啃食那点可怜的低级的肉体的快感在世上苟延残喘。

    像永泽与初美,初美从来不管他多么滥情,她只需要他在她身边,陪伴她,哪怕他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而她相信这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因为事情到最后只能变好!所以她在脑海中独自编织美妙的梦想,梦总是美的,而悲哀的是一个人在把梦编织好之后要被现实压迫得不得不万念俱灰地亲手撕碎自己的梦,然后恶狠狠地告诉自己这永远只能是梦。明知道在扭曲变形的世界里,爱情只是一个人寂寞时的玩物,而她却要冒险。很长时间之后,当初美发现她与永泽之间的爱情除了肉体上的占有外,其他的全是一片令人绝望的惨白时,她呆滞的眼神向永泽发出绝望的质问:难道有了我,你还不能满足?他冷冷地说:“并非不能满足,在我的心里面有某种东西渴求那样做。但我只能活在那种饥渴感之中。这就是我,有什么法子?”他无法把爱情当爱情,他只有把玩孤独把玩无奈,他才能活。

    而女人天性的善良与软弱终究决定了她们没有勇气与毅力去陪男人玩这种游戏,所以初美选择走向

  • 4、 村上春树《眠》读后感(读后感范文)

    一年前,我将《眠》这本书读完,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驱使着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这本书我阅读多遍。

    更多优质读后感请您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女主人公突然无眠,遂放弃睡眠,在夜晚做一些自认为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喝白兰地、读《安娜·卡列尼娜》、驾车夜游、。。。。。。她还不止一次端详熟睡的丈夫和儿子的脸、由着一点点细微的线索无限遐想。17天,她不曾合眼。

    我在想,如果17天我若毫无睡意的话,我会做什么,结果罗列一下发现,我想做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我想研究我喜欢的一切、像一个学者一般;我想给心爱的人写信,还想看通宵的喜剧。无奈精神不济,当想度过无眠之夜时总是事与愿违。刹那间,还真的羡慕村上春树先生笔下的女主人公。

    关于黑夜,也许无数的人有无数的畅想。

    潜移默化之中,我总是将黑夜与孤独联系在一起。读这本书时亦将孤独与之相连。就像《眠》中的女主人公一样,不管是夜游,亦或喝酒看书,都是在深夜中独自一人完成的。

    元旦假期,我将所有的事情全部推掉,一个人独自做了好多事情。看书、抄书、看喜剧、学习、这几天不得不说我怡然自得。叔本华在其《人生的智慧》一书中说道:“长期离群索居的生活会使我们的情绪变得异常敏感,一些不值一提的小事、话语,甚至别人的表情、眼神,都会使我们内心不安、受伤和痛苦。”但实际上,上述内容我完全没有感到。这几天单独的生活让我感到闲适。没有人干扰,没有事情吵闹,做的事情都是兴趣使然,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吗?

    可是孤独还是接踵而至,独自一人的生活不可能避免孤独。闲暇之时我自然而然想到了一些人,一些我非常思念的人,不论这些人是谁,这样思念带来的心里落差都同样令我难以承受。我现在心有杂念,不适合孤独。起码不适合长时间孤独。

    那么女主人公为何能够习惯孤独?我想除了是村上春树先生文学创作之需要外,更多的是女主人公对于生活之枯燥已经忍无可忍。所以仿佛除了孤独之外没得选择。

    那我到底能不能选择孤独?我不禁问自己。

    人是可以孤独的,人也应该在喧嚣的尘世之中找到属于孤独带来的静谧。而且孤独也应该是可以保证一个人的人格更为独立吧。照这样看来我应该选择孤独。

    可是这两天的孤独又让我看到了更多的,更不能忽视的问题,照这样看来孤独的选择应该是慎之又慎。

    同时,又有一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我该选择什么孤独”。

    所以,在元旦假期,我选择重新去看一次《眠》,也许已经找到了答案。

    女主人公的

  • 5、 读村上春树作品读后感

    读村上春树作品读后感

    文/塘春

    很早就读过村上春树的作品了,大约是在初中的时候,买过他的一本合集,记忆最深的是《再袭面包店》。

    那时候读不太懂村上的文字,只觉得写得很深奥、费解。

    后来再读过他的什么书,现在已经忘记了,只知道他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作家,经典必读的《挪威的森林》就是他写的。

    直到今年春天的时候,终于静下心来读完《挪威的森林》,感慨于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以及灵动的文字,直击人心的表达。

    最近无意中发现一本村上春树的随笔,刚读完第一章便不忍停下,于是把吴军的《大学之路》暂停读完上册,就开始利用每一个空闲时间读村上的这本书。

    这是一本讲跑步的书,在我看来,是一本很好地讲述自律的书。

    说到自律这个词语,真的让人很想抓住拥有,但却并不是那么容易地就能获得的一个词啊。

    最近我也在尝试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精神,说白了,就是培养习惯,当你慢慢适应并习惯了一件事,日复一日,自律便产生了。

    我的目标是少上网,而作者村上,是每天坚持长跑,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写作。

    这本随笔我看来并不是简单的散文,有小说的影子,故事高潮是作者参加纽约马拉松比赛,前后穿插一些回忆的、当下发生的、在世界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以及每日坚持跑步的故事。

    村上是突然地在某一天,看着棒球比赛喝着啤酒的时候,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要写一篇小说,于是处女作《且听风吟》便发表了,并获得新人奖,从此决意专职写小说,便把酒店关闭,搬家,一心一意写故事。

    他的成功必有天赋的成分。不过,正如作者做的,天赋有时候是会枯竭的,或者并不是你想有灵感的时候,就能跟自来水似的,就来灵感。

    而要以写作为生,做一个职业小说家,就需要坚持不懈,每天写,每天写,自然也能在灵感消失的时候,靠勤奋来补拙,于是,便能持续不断地有新的作品发表出来,并且通过每天的坚持,积累的经验和写作技巧,对于本身的能力都会大幅度提升,自然在没有天赋的时候,也能写出来高质量的作品。

    勤勉、耐劳、不惜体力这是村上身上最值得学习的东西。

    他说写作是一个体力活,或许是吧,仅用一支笔,就能勾勒出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需要想象力,也需要日复一日地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笔耕不辍。(我还记得去年我写第一个十万字小说的时候,每天在电脑前坐三五个小时,只有手和脑子在动,更新完一天的字数后,总是累的腰酸背痛,还好有金钱的鼓励,得以支撑下去。)

    这样看来,写作是需要体力支撑的,那么坚持运动锻炼身体,

  • 6、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导语:21世纪,人们越来越关注孤独这个命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挪威的森林》的读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一、从思想内容来看时代的孤独

    《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的主线是主人公渡边彻与直子和绿子这两个女人之间纠结的爱情故事。木月是渡边彻高中时候唯一的朋友,也是直子青梅竹马的男朋友,三个人经常一起出没,感情十分要好。可是木月却在他十八岁那年在自家车库中毫无征兆地自杀了,这给直子和渡边彻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于是渡边彻离开了神户,去了东京,开始了同敢死队同寝的大学生活。在大学里,他结交了能力非凡却极端的永泽,认识了永泽的女朋友初美。他第一次在车站偶遇了直子,于是往后常常一起走路,只是漫无目的地散步、吃饭,偶尔也讲敢死队的趣事。渡边彻带着蛋糕去给直子过20岁生日的时候,直子出奇地健谈,后来却放声大哭。

    一觉醒来以后,直子不告而别,后来来信说她将休学去疗养院。渡边彻去了直子所在的疗养院,并结识了她的室友玲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渡边彻认识了绿子,一个十分有个性的女孩子,并与她相知相惜。绿子在父亲死后出售了小林书店,并和姐姐搬了家,渡边彻也搬出了宿舍。渡边彻因为玲子来信说直子的情况不好而无限悲伤,于是忽略了旁边来找自己的绿子,绿子因此找借口离开了。整整两个月以后,绿子主动找了渡边彻,并因为喜欢他而同那个人断交了。渡边彻终于明白自己对绿子的感情了,却又觉得对不起直子,心里很是矛盾,于是写信给玲子倾诉,玲子也给出了客观的解答。

    不久之后,玲子来信说直子在小树林自杀死了,葬礼很是凄凉。渡边彻进行了一次一个人的旅行,想了很多很多关于直子的事,回来之后心里仍旧悲伤不已。玲子从疗养院出来了,她在开始新生活之前来看望了渡边彻。渡边彻给绿子打了电话,想要从头开始。可是当绿子问他在哪的时候,他茫然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哪,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绿子。

    小说从主人公渡边彻对直子的回忆慢慢进入,直到回忆不再像回忆,而是像正在发生正在继续的故事。小说开头说,即使在经历过十八度春秋的今天,我仍可真切地记起那片草地的风景在那个年龄,无论目睹什么感受什么还是思考什么,终归都像回飞镖一样转到自己手上就连直子的脸,一时间竟也无从想起。我所把握的,不过是空不见人的背景而已原来我的记忆的确正在步步远离直子站立的位置,正如我逐渐远离自己一度站过的位置一样尽管如此,记忆到底还是一步步远离开去了想到这里,我悲哀得难以自禁。

  • 7、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 读罢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休闲的生活方式与时尚心理。对于追逐时尚的年轻人来说,村上的小说可以使我们获得某种意义上的满足。在村上的笔下,都市休闲的生活场景触目皆是,它对于年轻人的诱惑是不可言喻的。 村上小说中主人公的品牌消费意识都很强,他们穿衣必要名牌,驾车一定是奔驰、宝马之类的名品,听音乐一定是各种曲名的经典唱片。男主人公几乎都抽烟,抽的必定是品牌香烟。 村上以其流利的笔触绘制出的物质繁荣时代的休闲生活图画,不管是现实的描写也好,亦或是一般人梦想传达也好,总之是切中了我们年轻人的时尚脉搏。 其次就是性文化风景。村上写男女之间的性交往,不隐藏,不躲闪,不朦胧,不夸张,不造势,而是坦然处之,当写则写,没有一块遮羞布。在他的小说中,女孩同男孩的交往很随便,有时随便的叫人无法理解。可能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决定了我们中国的男女交往不是那么随便。基于这个原因,村上的小说迷大多数就是年轻人了。有人曾这样调侃到:阅读村上的小说,在纸上过一把瘾,不失为一种畅快的体验吧。嘿嘿…… 青春是美丽的,青春是残酷的,青春是孤单的,青春是忧伤的…所以青春只能是迷惘的……渡边、直子、木月、绿子和玲子的形象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 8、 读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有感

    读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有感

    曹智魁

    和村上结缘,应该是从二十年前开始,98年的夏末,燥热而沉闷,16岁的我从一个中部不知名的小县城来到上海读大学,那时还只是个懵懂的少年。当时看到村上的《挪威的森林》不仅被里面晦涩朦胧的意境所吸引,60年代的日本,昏暗的酒吧,低沉的爵士乐,迷茫内向但又有所坚持的主人公,和几位女主角纠缠不清的感情,这完全吸引着年少的我,而第一人称的自述,有着强烈的代入感,让你进入那个时代,仿佛身边的环境也跟着变成小说中的时代,分不清哪里是现实,哪里是幻境……

    而更让我觉得村上经典以致把村上作为我尊崇的小说家之一,其实是他的一篇短篇《遇上百分百的女孩》,小说篇幅很短,但对于彼时少年的我,绝对是个百分百的浪漫之作,以至于当时有种想法,经典的艺术(包含绘画,音乐,小说等)都是本来存在于这个世间,只是作者偶尔发现并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了而已,就如宋朝诗人陆游所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知".而经历了二十年岁月的摧残之后,愈发觉得这句话是无比的真理。美好的事物本来就是存在人们周边的,只是需要作者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偶然发现并呈现出来而已。

    当时同样觉得经典的就是几米的漫画,尤其好的是《向左走,向右走》,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和看村上的《遇上百分百的女孩》同样震撼,同为能成为经典的作品。甚至于自己的英文名jimmy也来自几米的出处。

    回到村上的话题,当时村上的小说里几乎大部分都是青年的"我",也很符合当时我的状态:年轻,懵懂,无知,贫穷,而又充满对未来的迷惘。而当二十年后的今天,读到村上最新的《刺杀骑士团长》,巧合的是,书中的主人公也是36岁,和我年龄一样,也是命运的一种注定吧,所以想写点什么,也算为未来的自己留下点纪念。

    说不上对村上有特别深的了解,从《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国境之南》、《海边的卡夫卡》到《1q84》,以及现在刚刚拜读的《刺杀骑士团长》,读过村上的书也比较有限,但村上的风格却是能突破文字和纸张的限制,能给你呈现画面感的。而村上对爵士乐和唱片机的偏爱,即使没听过那些老歌,也仿佛能透过文字和纸张,给你带来音乐的氛围。

    《刺杀骑士团长》的故事很简单,写的是一个中年(意识到自己也是中年好像有点沮丧,笑)男子,经历妻子提出离婚的请求后独身自驾去异地旅行,后又住在同学父亲(名画家)的旧宅,遇到的或现实或离奇的故事。书中村上一如之前的风格,孤僻却又颇有

  • 9、 读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有感
    读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有感 重新拾起村上春树是因为“高墙与鸡蛋”的寓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都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过多地展现了小资情调和现代人的孤独与寂寞,但对于某些更值得关注的问题缺乏讨论。大江健三郎对于他的批评大概也出自于此处。《奇鸟行状录》是村上春树对于“高墙与鸡蛋”式哲学的阐述——世界的同情与目光应当停留在弱者,也就是鸡蛋这一侧。 据林少华的序的描述,村上春树是在美国完成了这一作品。也就是说,这部作品是他跳出了日本,作为一个局外人去审视自己的国家与历史。通过局外人式的考察,他发现日本处于一个暴力的怪圈中:先是侵华战争,日本对中国的暴力;而后是对苏联的战争,日本又成为暴力的受害者。这一循环走到小说所处的时代,就是主人公生活的困境,最核心的即是妻子的走失。 因此,《奇鸟行状录》通篇都充满了关于暴力的寓言,不论是剥皮鲍里斯,还是“新京”动物园的屠杀,都折射了暴力对于人性的扭曲。或者说,暴力本身未必能扭曲人性,而是人通过暴力来扭曲另一部分人——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剥皮鲍里斯这样的人能够活下来并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因吧。 至于出路,也就是小说主人公对自己困境的选择,似乎还是落在了暴力身上。黑暗中打跑不知名的刺客,妻子杀掉了自己的兄长逃出——最后还是落在了手段性的暴力上来。这倒真的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怪圈,没有人能够跑得出来。关于暴力本身,其实一直都是文学小说,更形而上学一点的哲学,都会来关注的问题。而且暴力本身并不只限于肉体上的暴力,语言暴力、精神暴力,甚至于冷暴力,都足以构成一个社会的暴力循环。(范_文_先_生_网)或许,村上春树也发现了这一点,百思之下得不出答案,也只能选择用类似的暴力来解决由暴力形成的困境。 似乎存在着某种文化内涵上的缺失。联想起与之类似的《寻羊冒险记》,一部也能找到类似于“高墙与鸡蛋”寓言的小说中,似乎也可以用“暴力”来进行诠释。但在《寻羊冒险记》中的主人公并非是暴力的直接受害者,而是作为暴力的工具串联起故事情节,一直到最后,才真正地发现,自己也难以逃脱暴力制造的连环。 两部都是故事情节极为离奇的小说,带有一些冷色的幽默,充满了寓言式的隐喻。若真正地去追问“高墙与鸡蛋”的内涵,恐怕还有许多值得怀疑的。作为一种精神,村上春树的确一直把它贯彻在他自己的一类小说中——在柔弱的鸡蛋面对暴力的高墙中
  • 10、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范文

    导语:传说,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大得会让人迷路的森林。那种,人进得去却出不来的巨大原始森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挪威的森林》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

    喜欢直子,喜欢渡边君,喜欢《挪威的森林》,这种喜欢让我觉得迷失,因为没有任何的一个人可以让我知道只要跟着他就不会落入枯井,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像爱直子的渡边一样深爱着我的一切,包括思想,包括文字。于是就在那样的地方,就在那个阴惨惨湿漉漉的枯井里一个人孤零零一分一秒地挣扎着死去。

    而我的记忆,最终也将在记忆堆那个昏暗场所里化为一摊烂泥。

    一直喜欢描写死亡,那种生活终结时的无奈而又放松,那种莫可名状的心绪,我既不能将其排遣在外,又不能将其深藏于内。于是只能自己压抑着对死亡的恐惧及向住,把它化解成我的文字,以此来证实我此生的目的。

    爱是那样的一个博大精深的字眼,可是无数的人却在亵渎着它,我爱是因为我心崇拜,女人因崇拜而爱此时却是多么的虚无,可许每个人都很平凡,平凡就是像一页书上的一张白纸。图然有着忘却的失落,却也只是无力去挽回的空白着,像迷失方向的魂灵,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彷徨。

    永泽说:人生中无需理想这种东西,需要的不是理想,而是行为规范。他又说:绅士就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而自己应做的事。然而我们这个社会,在这样的冷漠的人群中,图有网络的温暖,却不需要绅士,我们只需要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脱离了社会性那样的一个单一的人,如此而一。

    正是因为这样,死的阴影才一步一步侵入生命的领地,等察觉到的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了。这样的后悔着,也无事无补。于是直子死了,活着的渡边亲身将挚爱的直子送进了坟墓,送到了木月的身边。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

    夏日午后,站在旧式的胡同中透过交错的电线杆,望着并不太蓝的天空,两旁的行人似乎是在穿梭,但却听不到糟杂的声音,就连呼吸的声音也不能感受到,我只是在享受这种静,心灵的静,真想投入于静中不再回来,这实在是很享受的。初读村上春树的作品被吸引,似乎在作品中体验,又似乎是个旁观者。

    传说,挪威的森林是一片大得会让人迷路的森林。那种,人进得去却出不来的巨大原始森林。生活就像这片挪威的森林,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要走进去,因此我们才不可避免的对生活感到迷茫和痛苦。可是迷茫和痛苦的源头在哪里呢?在长大和成熟起来的过程中。我们在长大,我们在不断地在

  • 2019-10-29

  • 2019-09-23

  • 2021-11-11

  • 2022-01-18

  • 2019-10-19

  • 2021-11-26

  • 2021-11-17

  • 2022-11-15

  • 2019-11-12

  • 2022-06-22

  • 2019-09-20

  • 2021-10-01

  • 2021-09-13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1-11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村上春树·猫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村上春树·猫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村上春树·猫读后感、2024村上春树·猫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