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 挪威的森林 > 地图 >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

发布时间:2021-11-11 来源:互联网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句话让我想到另外一位日本作家说的“死亡不是终点,是一扇门”。这篇《挪威的森林》你读过了吗?小编整理了几篇大家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一】

那是个雨天,雨不大,也不小,但万物噤声,跟生命初始的寂静一样。脑海中,以渡边为线,以他青春时节的种.种动人心悸的经历为珠的情节仍历历在目。重又翻开卷首的那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字:

献给许多许多的祭日。

这时,一幅幅画面如同涨潮般涌上心的海滩,在狭小的车库中,木月用一辆N360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死寂的森林中,直子用绳子将自己引入死的彼岸;我看到绿子的爷爷在病床上安详地离开人世,看到初美在内心的崩溃中走向死亡……

我把自己当作渡边,用心去感受种.种变故中人内心的真实悸动。我在这体验中,感悟到了些许哲理,这正如村上春树在他的作品中写到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没错,我们每个人都是凡世中的一介尘土,但由于种.种原因,命运把无数本不相关的人或事紧密连续在一起,可是终有一天,你身边的种.种,会携着遗憾走向那谁也不愿触及而终有一天会被我们俘虏在手的那个东西---死亡。

这时,我想起了一年前太爷爷的死,记得那天,老家的亲戚抬着被沥青刷的黑漆漆的木棺,放入挖好的坑中,一下一下地用土覆盖在棺材的四周,直到完全被土地吞吃,不见踪迹。我在一边看着这揪心的场面,麦田上的疾风从耳边刮过,猎猎作响。我形影相吊地倾听这黄昏的风鸣,冥思苦索。我感到自己身上被装载上了百年孤独,背负行囊,踏着这深秋的原野不断西行,西行……

可是,我又想起了失去直子后的渡边,他起初颓废自弃,独自在异国他乡游荡,试图寻找心灵的慰藉;可最后不还是在玲子的劝说下,重新开始了对新的爱情的追求吗?

事实也是如此。我们通过生而同时培育了死,但这仅仅是我们必须懂得的哲理的一小部分。虽说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的人的离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但永远记着: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带着一颗拥有强大张力的心,去搏击生活的风浪。

正如村上所说:“发生的事情业已发生,未发生的事情尚未发生。”不错,大千世界,谁都有着自己的百年孤独,但岁月的年轮仍一刻不停地转动,人生的末班车不会因为何事而晚点延误,唯有向前,才能抓住自己的末班车,不至于错过一切,孑然一身,晚景凄凉。

窗外,雨还在下。雨不大,也不小,但万物噤声,跟生命初始的寂静一样。合上《挪威的森林》,闭上眼,眼前一片漆黑,只觉心灯如豆。四周响起一片深邃空灵的梵音,似是有人轻声耳语——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二】

路渐渐的远去了,心却还在开始的地方挣扎着,这种痛一如离开母腹的婴儿,非要那么痛彻心菲的哭上几声才能证实自己真的存在。

直子就这样无声的啜泣着,虽然她很想哭出声来,可是女性的虚荣在阻止着她,不想成为众人取笑的对象,唯一所能做的就是压抑。

曾说过以前我是这样活过来的,往后也只能这样活下去。一旦放松,就无可挽回了。是的曾经的目标在今天如果一旦放松,那么往后的希望就将不复存在,活着就是为了那一虚渺的幻想,尽管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够完成。

喜欢直子,喜欢渡边君,喜欢《挪威的森林》,这种喜欢让我觉得迷失,因为没有任何的一个人可以让我知道只要跟着他就不会落入枯井,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像爱直子的渡边一样深爱着我的一切,包括思想,包括文字。于是就在那样的地方,就在那个阴惨惨湿漉漉的枯井里一个人孤零零一分一秒地挣扎着死去。

而我的记忆,最终也将在记忆堆那个昏暗场所里化为一摊烂泥。

一直喜欢描写死亡,那种生活终结时的无奈而又放松,那种莫可名状的心绪,我既不能将其排遣在外,又不能将其深藏于内。于是只能自己压抑着对死亡的恐惧及向住,把它化解成我的文字,以此来证实我此生的目的。

爱是那样的一个博大精深的字眼,可是无数的人却在亵渎着它,我爱是因为我心崇拜,女人因崇拜而爱此时却是多么的虚无,可许每个人都很平凡,平凡就是像一页书上的一张白纸。图然有着忘却的失落,却也只是无力去挽回的空白着,像迷失方向的魂灵,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彷徨。

永泽说:“人生中无需理想这种东西,需要的不是理想,而是行为规范。”他又说:“绅士就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而自己应做的事。”然而我们这个社会,在这样的冷漠的人群中,图有网络的温暖,却不需要绅士,我们只需要一个真正的男人,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的脱离了社会性那样的一个单一的人,如此而一。

正是因为这样,死的阴影才一步一步侵入生命的领地,等察觉到的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了。这样的后悔着,也无事无补。于是直子死了,活着的渡边亲身将挚爱的直子送进了坟墓,送到了木月的身边。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三】

我翻开书,看见自己色彩斑驳的青春。

谁没有过迷惘的青春?怀疑朋友的友情,无视父母的亲情,对存在的意义和世界的真相提出质疑。混混噩噩不知前路在何处,只得相信自己,一个人蜷缩得更紧。

人活于世,无非迷惘于未来,纠缠于情感,徘徊于成败,超脱于生死,这些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的。而在现在这个社会,十八九岁这个年纪,我们已接触到了全部,并深深陷入其中。

在旁人看来,我们只是自说自话的无病呻吟。“哪有如此多的苦痛落在你们身上,等到你们长大了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比这个残酷的事物还多着呢!”诚然,在他人眼里,这些莫名的伤感都是无用且乏味的。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被种.种迷惘纠结所缠绕不胜其烦,其苦痛怎轻于他人?

我苦于这些事情无人诉说,形单影只地走在成长的道路上,邂逅了《挪威的森林》。

从书中我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跨越时间的真理。

初读时,我看见了一种在世人眼中称之为颓废的生活和思想。主角渡边无所谓明天如何,对大多数人漠不关心,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走人生,平时去大学上课,周末呆在宿舍洗衣服和晾衣服,到了晚上去打工,如此反复。这种人生无所谓好不好,谁都没有资格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只是我想,在一味追求成功与荣耀的现在,能不受周围环境与世俗理念影响,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与信念,实在难能可贵。这点给我感触颇深。

我还看见了凄苦的爱恨纠缠。渡边的情感被往事和现实所缠绕不得解脱。代表过去的直子,渡边对她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不仅有少时便存在的憧憬,还有因自觉认为被友人所托付而产生的责任感等等,真正称为爱的部分占的比例并不高。在直子住院后,渡边遇见了代表现实的绿子,与直子不同,绿子身上有蓬勃的生命力并对生活洋溢着热情,是个人见人爱的角色。渡边同样深深地为她着迷并且感到为难,无法从示爱的两人中选择,体现了他优柔寡断的一面。

再读时,我看见了自己。与渡边相似,我对生活也没有十分的热情,提倡顺其自然,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导致朋友寥寥无几。但就是这样的自己,也平稳地走过了十八年,并且将继续淡然地生活下去。读完《挪威的森林》,带给我的并不只有故事完结的悲戚惆怅,同样还有对未来无限的希望。

到第三遍,我不再局限于从故事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态中发现什么了。从整本书讲述的故事和作者所想表达的思想。我悟到了,书中反复提到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的确,怎样才算人的出生和终结?如果一个人死了,他就真的消失于这个世界了么?亲友的记忆,遗留下的物品,都彰示着这个人的生命的痕迹。只是形体的消亡,真的是生命终结的标志么?

我还悟到,所谓青春,是横贯古今中外共同的命题。青春的迷惘、无奈、惆怅无论是村上写下《挪威的森林》的八十年代日本,还是现在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都未曾变过。这一命题还将继续困扰数以百万的年轻人,并且谱写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

我合上书,侧头看见湛蓝的天空,和远在天际的未来。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四】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不知道大家读过没有。如果还没有读,我劝大家还是不要读了。至于为什么我会这样说,请听我慢慢道来!

前几天,一个朋友打电话问我在忙什么呢!我说没忙什么,在读一本小说而已!她就问我读的什么小说。我说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没想到她立即大叫,说她的一个朋友告诉她这本书是不能读的。当时我已经读了一多半了,就剩下最后十几页!自己想了一下,也感觉这本书读的不值!这本书里面写的东西,读来神经兮兮的,要是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非得读成神经质不可!

这本书的主人公,十八岁的年纪,正直青春年华,也是最易产生冲动的青春期!他的高中时最亲密的朋友,木月和直子是一对恋人,三人经常一起出游,密不可分。主人公在和木月打完台球的那天夜里,木月在自己家的车库里离奇地自杀身亡,从此给主人公的心理造成一种不可言说的阴影!而木月的女朋友,直子也悲伤的不知所措!

主人公在经历了木月的离奇自杀身亡和高中时的一段恋情后,依然决然地分了手,孤身来到东京一所私立大学读书。这一时期对主人公来说这是一段迷茫的时期。直到木月死了半年后,在东京的某个车站主人公又遇到了直子!从此,主人公和直子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甚至说有了一段说不清楚的感情故事,甚至连主人公自己都不知道是对是错!在两人交往过程中,直子从不谈起木月的死,她是那么深深地爱着从小青梅竹马的木月!在直子二十岁生日那天,主人公和直子发生了性关系,并发现直子还是个处女。第二天一早,直子就离开主人公回到了老家,后来就不知不觉进了一个精神疗养院进行疗养!

主人公在直子走后,一直通过书信与直子交往,一直到直子在疗养院附近的山林中上吊死去。在此期间,主人公除了在东京读书,打工和一些糜烂的生活外,曾两次到直子的疗养院看望过直子,试图让直子面对生活,并盼望直子精神早点好起来,好过来跟自己一起生活。主人公在校期间,通过跟绿子的交往,也对绿子产生了一定的感情,但一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越轨行为,因为主人公对直子的健康一直抱有一丝幻想!也可以说,主人公对直子的感情和主人公与绿子的感情之间,总存在一定的矛盾在里面,这也是主人公内心痛苦的来源!更主要的是主人公与直子,木月三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主人公的内心生活。

既然生活如此无聊,那主人公为何还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呢!说道这里,我们不得把这本书的所有人物思考以便。主人公与直子、绿子的交往可以说是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生活到了无聊至极所致,但深入思考一下,我们也可以说是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但爱情的追逐过程中,活生活中难免会有踟蹰、迷茫、孤独或无助产生!这些负面情绪产生之后,就需要合理的途径发泄或排遣!如果这种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的发泄或排遣,那人肯定就会发疯,得神经病,神经崩溃甚至死亡!直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敢死队、永泽、绿子等,依次出现在主人公的生活中,给主人公孤独无聊的生活,恰如其分地添加了一些调味品,能够帮助主人公排遣或转移自己生活中的苦闷,不至于使主人公走向极端!

HdH765.cOm更多精选中外名著读后感阅读

挪威的森林简介_《挪威的森林》主要内容简介


挪威的森林简介,世界名著《挪威的森林》主要内容简介,欢迎阅读赏析!

挪威的森林简介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自该书在日本问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销出1500余万册。

挪威的森林内容简介

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但后来木月自杀了,直子一人生活着。一年后,渡边同直子巧遇开始了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阴翳。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还认识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在离开前渡边表示永远等待直子。

在一家小餐馆渡边结识了绿子,因为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II》的课堂笔记,以后就渐渐熟络。当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显得十分清纯活泼。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

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挪威的森林主要内容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向死而生_《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


向死而生_《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

阳光强烈,空气明晃晃炫目耀眼,天空清澄得仿佛失底,犹如音乐的通奏低音,轻柔又宿命地笼罩着所有的声音,所有的时间。在高大的无边的树林里,阳光被割成分离的碎片,投在泥沼地和枯草堆上,形成了斑驳的光影。于是,关于成长,关于生命,关于渡边,从这里开始。

小说是以“渡边”的口吻展开描述的。主要讲述了渡边与直子、绿子的成长故事,提出了令人深思的主题_生死。可以说,《挪威的森林》既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铭。在小说中,无数次提到了“死”。渡边与直子共同的少年好友木月的死,直子姐姐、直子叔叔的死。还有最令渡边震撼也最令我震撼读者的直子的死。那么美丽,那么纯洁,拥有那么干净的灵魂的直子,是受到了怎样的痛苦和煎熬,才平静地决定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村上春树说,这本书是“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我想这话没错。这里许多人的死,令人感到揪心不已。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孤独、凄凉地放弃生命?我们如何去面对亲爱的人离世?我曾经无数次想过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对待死亡?我以前同渡边一样很害怕死亡,更害怕亲人离世,害怕死亡将亲爱的人永远分离,我无法接受,陷于死胡同之中,越想越难过。读后感

无论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那么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中领悟到某种哲理。然后继续背上行囊,踏上原定的路线不断前行,前行。既然无论怎样悲哀都要来,那么就趁现在,努力去爱。

每天我们都在面对生老病死,我们不需要太纠结这些,有个人曾经来过这个世界,曾经爱过谁,为谁哭过笑过……这些都是他们存在的证据,而我们只要记住他们对我们的好,记得那些爱,那些关系,他们总会感知到这份存在,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多彩幸福。

死亡并不可怕,那个人留下的一切,都还温热着。当我完全地领悟到“死并非生的对立面”后,就释然了。我和渡边一样,穿越了那片无边的泥沼和阴暗的森林,开始了新的旅程。

所谓成长,恰恰是这么回事,人们孤独地抗争,受伤,失落,失去却又会在阳光强烈、天空清澄的某一天,坚强地继续活下去。作者|曹力丹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3000字


早就知道有一本书叫《挪威的森林》,其作者也被报纸大肆炒作,什么村上春树何以为村上春树,又如村上春树这棵树,居然称颂:不读《挪威的森林》,不知什么是小资。
小资实在是近期的时尚,无论从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日常家居和服饰等细节,在白领、中薪阶层都大有市场。我所理解的小资,不过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吧!因要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不是人人都可以标榜、追求和向往的。
繁杂的生活琐事,一直不离左右,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买了这本书送我:你可能会喜欢的吧。是的,翻翻序言,我已知肯定的答案。
村上文学的基调就是孤独与无奈。孤独、无奈是我迄今为止对于人生感触最深的部分之一。村上在其小说中的态度:把玩孤独,把玩无奈。人,人生,在本质上是孤独的、无奈的。所以需要与人交往,以求相互理解。然而相互理解果真是可能的吗?不,不可能,宿命式的不可能。寻求理解的努力是徒劳的。
看到此刻,合上书本,闭目静思。从十一二岁起就曾思考生与死的问题,随着年纪的增长,无从下结论,更加迷茫。很想知道别人的内心是否也同样遭受着噬咬与困扰,除我以外的人又是如何表达、如何解脱!
自己曾何等地渴望与人交流,被人理解。回想以前,每每遇到一位较为心仪的异性,我便翻出自己的文字让其品评,热情无以复加;拉她一起欣赏粤语歌曲,毫无顾忌地在其面前高歌。因我真的喜爱那言简意赅的词、意犹未尽的曲,如同我的心声,照亮着我灰暗的灵魂。而实际上我得到什么呢?莫名的眼神,浅浅的笑,永远无法得到那种融入的默契。在她们眼中,好的看到了我的可爱,坏的大概是看着我相当可笑。
书中的主人翁:渡边、直子、绿子都是二十岁年纪。花季少年的内心却没有花的色彩,苍白中有浅淡的灰暗。这是我最初领悟的。二十岁的我也曾心中迷茫不已,只幻想能遇见一位成熟、年长的男子,深谙世故、意志坚强、左右逢源,深刻领悟人生真谛不是书本里的大道理,而是切身的体会,能作为我的指路明灯,告诉我,下一步我该如何走。诚心诚意地寻找,次次都是失望、无奈。我终于明了,许多看似高深莫测的面孔后,心智是庸碌的、世俗的、毫无亮色的,而那些经历沧桑、痛苦的心灵却不知总结、升华,甚至是麻木的行尸走肉罢了。他们对于人生的思考竟不如我!我终于放弃了寻求外界的帮助,独自在黑暗中思考,纵使是孤独寂寞的,无人诉说的痛苦我已尝尽。
渡边身边的朋友,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永泽、初美、绿子,都是相当优秀的人,因其有思想,不肯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可是想得过多的后果却是他们相继死去选择了自杀。
自杀如同一场瘟疫,在年轻脆弱的心灵间蔓延、传染。永泽与绿子有着坚毅的性格和和令人佩服的适应能力。中国古语:识时务者为俊杰。而木月、直子、直子的姐姐和初美,不能忍受内心无法排遣的空虚和孤寂,在尘世之中生活对其只意味着痛苦和煎熬,于是自杀。他们选择了上吊古典而传统。
我深切地理解渡边此时的心境。他徘徊在生与死之间,在朋友死亡的阴影中,无法回避,于思念中绝望并得出残酷的结论: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死潜伏在我们的生之中。是的,死亡很残酷,残酷得令人怀疑它的真实。就像一阵风,刚刚还在这,说不见就不见了,什么都没了,但往前看去,好像还在。
把人生比喻为看风景吧。我喜欢这样一句话:人不能不知前行,但也绝不能为前行而进。生命中随意即是风景,只要你懂得。一切都由自己选择。
尘世中太多的人只顾低头匆匆前行,忘了欣赏。压力下的世界变了形,仿佛被魔镜笼罩般只显出功利的一面。不知何为目的地的痴愚旅人,他们从未停下细想过自己此生的价值和目的。因其不知而不思,从而终老一生,昏昏碌碌。或者如同永泽、绿子之类,因其顽强的生命力,知道如何排遣,寻找寄托,以世俗的或浅薄的事务淹没自身的空虚,也能维持肉体的延续。但是,但是!木月、直子、初美,他们脆弱又唯美,虽有聪颖的性灵,美好的身体,冰清玉洁,却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对于他(她)总有一些事情是想不通的。英雄在与命运抗争时仍然软弱无力,更何况他们!我黯然神伤。
《悟空传》中玄藏的话: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我也总有想不通或无法理解的时候。每逢此时,心潮起伏,情绪失态,易喜易怒,无从发泄,无法自控。曾经以为,能有爱,投于爱人的怀抱,狂热、失落、悲伤就会远离,我就会平静。由此书的点化,终于明了:纵然安静,仅是一时的情感慰藉,心灵是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的。
人格存在了无法弥补的缺憾,只有选择死亡,于人于己才是有益的。直子深情地爱着木月,木月仍抛下直子死去。渡边倾心爱直子,仍不能理解直子,不能左右其思想,虽恨不能以己替换她,但仅能默默陪在她身旁,看着她一步一步离自己越来越远,走向死亡,心痛难控又爱莫能助。他们的爱对于所爱的人是无力的。
人心中的宁静,以及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快乐,往往并不取决于他身处何地,或他已经获得了什么或即将获得什么,只在于他的心灵所能达到的境界。
生命是美好的,心灵却是孤寂的。活着,为什么?又为什么而死?或者两者之间本没有区别,天堂与地狱在两者之间流转。不要刻意阻拦,拦下的是躯体,已死的是心。人生就是悲哀和无奈。如何摆脱世俗的困扰,克服内心中的焦躁不安?降低内心的标准,不奢求他人真正理解,这样应该比较容易满足吧。不要同情自己,永泽说,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这部小说散发出浓郁的忧伤。需要什么,一切又为什么,怎样开始,又怎样结束都无关紧要。不祈求,不选择,无欲无为,只有这样渡边才得以苟且活过今生吧。
另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也描述了多次的性经历与体验,我惊异于村上的文笔是如此的清新、自然。看过太多小说中性描写,多是刺激、龌龊、肮脏、恶心、令人不快的,这里看到的只有干净、温暖、人性的自然流露。我甚至看到了一种芬芳一生的感觉。就连绿子的粗口也让人感到其天真、可爱。直子为渡边的口交,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娴静、温柔、善解人意的少女形象。也许最后渡边与年长其十九岁的玲子发生性关系的情节为多人不齿,而这是我早就料到的,在书中第一次提及玲子时。身体是自己的,是可自主的,只要是内心真情,自然需要,无关他人,没有那么多的禁忌,这种较为前卫的两性观应与春树是相通的吧。
记得好久以前,《读者文摘》中一篇小文章:一位少女与情人初次交欢后,说:有身体真好!由衷地赞叹两情相悦的惊喜和美好,灵与肉结合的快感。是的,只要相互吸引、欣赏,抱着真诚态度,一切发乎情,就顺其意吧。一切违背人本性的东西都是我所不愿看到的。
性爱是否有情感的芬芳也许人们不再计较,而只是对肉体的感觉越来越熟捻,而对于情感的感觉却越来越冷淡。肉体的芬芳是情欲的促发,而情感的芬芳是心灵的花朵。你能理解下面这句话吗?我们不是为了一种感情的理智而活着,但是生活中一定有理智的感情。
初读的感觉是悲哀。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软弱无力。
若你尚未读此书,建议你不妨试试,读之,你心底最原始的部分得到疏通和释放,最软弱的部分得到鼓励和慰藉,最孤寂的部分得到舒缓和安定,最隐秘的部分得到确认和支持。也许并不合于你的胃口,但了解一下那些焦虑、苦闷、迷惘、困惑、无奈和悲哀的心灵,甚至可能摇撼你身上长眠未醒的自身的一部分,在精神的废墟上聚拢起零星的希望之光。

《挪威的森林》读后感200字


在这个假期我重温了村上春树的爱情小说《挪威的森林》。再次看到村上春树用他那平静的语言讲述着渡边已经逝去的青春,看到青春中的生与死,死与性,性与爱,坦率与真诚,直子孤独的灵魂在迷茫中徘徊,最后选择了死亡,留给渡边的是茫然苦楚,在城市中浑浑噩噩,直至在绿子那里寻得某种可以使他排除无奈的镇痛剂,让他活下去。书中的人物或多或少成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作者的文字直抵人心,情感的纠葛,不容于社会大众的困苦一一在自己的眼前展现,体会书中人的人生。邂逅与这样优秀的著作不失为自己的荣幸。

作者:会计1604 姜耀霖

呼兰河究竟是个怎样的地方,让萧红有了如此回忆。起初是被《呼兰河传》这个名字所吸引,在大学语文老师的介绍下,想去了解一下萧红的世界。只有读了这本书才真真明白“风土人情”这个词语,从风土写出了人情,又从人情写到了世故。每天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起书,仿佛只有这个时候才能走进呼兰河这个村子。

在哪个年代的边城,人们的生活也不过是书中写到的“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来工作,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衣来,脱下单衣去的过着。”因为生活的安逸,在人们眼里呼兰河的火烧云变化多端,有趣生动,让呼兰河人民的黄昏时刻有了填补空闲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夜晚应该没有我们现在这么丰富吧!他们不会像我们一样熬夜一整晚,在灯红酒绿的街道喝的伶仃大醉。

作者:会计1604 杜欣磊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读后感1000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好读后”是专门为给您提供读后感文章而创建的网站。同时,hdh765.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挪威的森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