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初中黔之驴读后感 > 地图 > 初中黔之驴读后感,2024初中黔之驴读后感,初中黔之驴读后感范文
初中黔之驴读后感相关栏目
初中黔之驴读后感热门栏目
初中黔之驴读后感推荐
初中黔之驴读后感

(共 7997 篇)

  • 1、 《黔之驴》(优秀范文)

    【第1篇】

    《黔之驴》出自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三戒》想象丰富、大胆,在诙谐中带着智慧,幽默中不乏哲理。今天有空闲的时间,我又翻开了《三戒》,去品读《黔之驴》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黔之驴》这则寓言,讲的是一只驴被一个好事者带入贵州又放到山下最后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切都起源于好事者的想法。如果好事者没有这个奇怪的想法,驴的命运就不会有这么悲惨了。说不定,驴仍然过着虽然平淡但属于自己的生活。

    好事者突发奇想,把驴带入了贵州,却没有让驴去做它擅长的事情,这分明就是不识材、不会用材了!人家伯乐都可以发现驮车之马是可用之材,使驮车之马脱离大材小用的困境,而好事者却没有发现驴的长处,还觉得驴一无是处。这个道理,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道理上是一样的。

    我想,柳宗元先生是要通过好事者告诫统治者们不要不识才,而是要用人之长。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事情。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去做他擅长的事情,才是人尽其才。

    话又说回来,这好事者就是要将驴放到有老虎的山下,也应该事先将保护自己的技能传授给驴,使驴不会落入老虎的利爪,成为老虎的食物。不然的话,驴也不会因为“技穷”成为千古笑谈了。

    【第2篇】

    《黔之驴》出自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三戒》想象丰富、大胆,在诙谐中带着智慧,幽默中不乏哲理。今天有空闲的时间,我又翻开了《三戒》,去品读《黔之驴》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黔之驴》这则寓言,讲的是一只驴被一个好事者带入贵州又放到山下最后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切都起源于好事者的想法。如果好事者没有这个奇怪的想法,驴的命运就不会有这么悲惨了。说不定,驴仍然过着虽然平淡但属于自己的生活。

    好事者突发奇想,把驴带入了贵州,却没有让驴去做它擅长的事情,这分明就是不识材、不会用材了!人家伯乐都可以发现驮车之马是可用之材,使驮车之马脱离大材小用的困境,而好事者却没有发现驴的长处,还觉得驴一无是处。这个道理,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道理上是一样的。

    我想,柳宗元先生是要通过好事者告诫统治者们不要不识才,而是要用人之长。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事情。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去做他擅长的事情,才是人尽其才。

    话又说回来,这好事者就是要将驴放到有老虎的山下,也应该事先将保护自己的技能传授给驴,使驴不会落入老虎的利爪,成为老虎的食物。不然的话,

  • 2、 《黔之驴》读后感范文

    《黔之驴》读后感范文精选【一】

    《黔之驴》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期写的一组寓言《三戒》中的一则,作者在文中讽刺了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当我读到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避林间窥之,我本人十分认同它的做法。遇到自己不认识的事物,要善于利用自己那珍贵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探个究竟,这也是一种学习。同时我们要避免一切的伤害,不要伤害到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

    当读到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我想虎并没有被驴吓倒它那强烈的好奇心,继续勇敢得探讨,最终也会看到真正的事实。

    其实世上许多貌似强大的事物,实际上往往是最虚弱的,它们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世上真正有实力的人不在乎他人对他的看法,他只在乎自己所做的一切。相反,世上最虚弱的人最在乎他人对他的评价,别人言语上的抨击就足以把他打垮。

    我更欣赏虎的做法。在貌似强大的事物面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它敢于了解强者的一切,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啊。从虎吃掉驴的角度理解,可以理解成对貌似强大的东西,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面对是勇敢的表现,逃避是懦弱的表现。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二班的一些小朋友似乎很怕写作文或者读后感,但我觉得作文就像这只贵州的驴一样,空有唬人的外表,而你们都是茁壮成长的小树,在作文面前就像那只虎,只要掌握了写作文的规律,加上你们的努力,你们一定能攻克它,战胜它!

    《黔之驴》读后感范文精选【二】

    《黔之驴》出自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三戒》想象丰富、大胆,在诙谐中带着智慧,幽默中不乏哲理。今天有空闲的时间,我又翻开了《三戒》,去品读《黔之驴》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黔之驴》这则寓言,讲的是一只驴被一个好事者带入贵州又放到山下最后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切都起源于好事者的想法。如果好事者没有这个奇怪的想法,驴的命运就不会有这么悲惨了。说不定,驴仍然过着虽然平淡但属于自己的生活。

    好事者突发奇想,把驴带入了贵州,却没有让驴去做它擅长的事情,这分明就是不识材、不会用材了!人家伯乐都可以发现驮车之马是可用之材,使驮车之马脱离大材小用的困境,而好事者却没有发现驴的长处,还觉得驴一无是处。这个道理,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道理上是一样的。

    我想,柳宗元先生是要通过好事者告诫统治者们不要不识才,而是要

  • 3、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2020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2020(一)

    故事是这样的:本来贵州没有驴,但有一个好事者把驴迁到了贵州的深林里。老虎看到了这个庞然大物,心里很害怕。过了几天,老虎碰了它一下,驴叫了一声,又过了几天,老虎又碰了它一下,驴踢踢腿。老虎发现驴光会叫和踢腿,别的什么本事都没有,于是把它吃了。

    这个故事有三层意思:从驴的角度来看,不能逞能,过早的暴露自己,这样才能安全。从老虎的角度来看,只要知道自己,了解敌人,就会胜利。从我们的角度看,庞然大物并不可怕,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百战百胜。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2020(二)

    在现实社会中,也有许多像驴这样虚有其表,无真才实学却到处招摇的人。许多大学教授的论文曾获过学术界的大奖,但多年后人们得知,那所谓的高水平的论文,竟是一片片借来的。

    相信他们在人们面前无限风光的时候,心里一定不是心安理得的。那一片空虚让他们恐惧,也许可以掩饰,但终究逃不过被人揭穿的噩运。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2020(三)

    其实,黔驴的无能,黔驴的命运,也不能全怪他自己,那个所谓好事者也应当负一定的责任。如果好事者不把他运到贵州,驴可能还在原地过着拉车,磨面等自己平淡的生活,为主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再退一步说,就算好事者把驴运到贵州,如果好事者能多为驴想想危险,多教育他生存技能,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我想也不会有这种下场。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2020(四)

    在学完这篇《黔之驴》的文言文后,让我深有感触。这是因为这篇文言文内蕴涵着生活中的实际中的启示。

    而我对《黔之驴》这篇文章,有了重大的认识,着和了解和启示。(.org)也让我不断的从生活中获得人生的哲理和遇到困难,不屑一顾的克服。

    文章里写了一头驴和一只老虎,前面写了一头驴来到一到一座山下,老虎看见了它,就一步步的去了解它。孙染老虎在不了解他的时候有些害怕。但是,到了最后老虎好事依然的,把那头看似身体庞大的驴给吃掉了。

    着则语言给我一个生活中的道理:只要有信心、勇气和部位艰险的心,就可以战胜比自己更为强大的人或困难的事情。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2020(五)

    我想,柳宗元先生是要通过好事者告诫统治者们不要不识才,而是要用人之长。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事情。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去做他擅长的事情,才是人尽其才。

    话又说回来,这好事者就是要将驴放到有老虎的山下,也应该事先将保护自己的技能传授

  • 4、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一)

    故事是这样的:本来贵州没有驴,但有一个好事者把驴迁到了贵州的深林里。老虎看到了这个庞然大物,心里很害怕。过了几天,老虎碰了它一下,驴叫了一声,又过了几天,老虎又碰了它一下,驴踢踢腿。老虎发现驴光会叫和踢腿,别的什么本事都没有,于是把它吃了。

    这个故事有三层意思:从驴的角度来看,不能逞能,过早的暴露自己,这样才能安全。从老虎的角度来看,只要知道自己,了解敌人,就会胜利。从我们的角度看,庞然大物并不可怕,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百战百胜。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二)

    在现实社会中,也有许多像驴这样虚有其表,无真才实学却到处招摇的人。许多大学教授的论文曾获过学术界的大奖,但多年后人们得知,那所谓的高水平的论文,竟是一片片借来的。

    相信他们在人们面前无限风光的时候,心里一定不是心安理得的。那一片空虚让他们恐惧,也许可以掩饰,但终究逃不过被人揭穿的噩运。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三)

    其实,黔驴的无能,黔驴的命运,也不能全怪他自己,那个所谓好事者也应当负一定的责任。如果好事者不把他运到贵州,驴可能还在原地过着拉车,磨面等自己平淡的生活,为主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再退一步说,就算好事者把驴运到贵州,如果好事者能多为驴想想危险,多教育他生存技能,如何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我想也不会有这种下场。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四)

    在学完这篇【黔之驴】的文言文后,让我深有感触。这是因为这篇文言文内蕴涵着生活中的实际中的启示。

    绝我对【黔之驴】这篇文章,有了重大的认识,着和了解和启示。也让我不断的从生活中获得人生的哲理和遇到困难,不屑一顾的克服。

    文章里写了一头驴和一只老虎,前面写了一头驴来到一到一座山下,老虎看见了它,就一步步的去了解它。孙染老虎在不了解他的时候有些害怕。但是,到了最后老虎好事依然的,把那头看似身一体庞大的驴给吃掉了。

    着则语言给我一个生活中的道理:只要有信心、勇气和部位艰险的心,就可以战胜比自己更为强大的人或困难的事情。

    黔之驴读后感200字(五)

    我想,柳宗元先生是要通过好事者告诫统治者们不要不识才,而是要用人之长。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事情。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去做他擅长的事情,才是人尽其才。

    话又说回来,这好事者就是要将驴放到有老虎的山下,也应该事先将保护自己的技能传授给驴,使驴不会落入老虎的利爪,成为老虎的食物。不然的话,驴

  • 5、 买驴读后感

    买驴读后感(一)

    今天早上我读了【王老汉买驴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王老汉买了一头驴,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两个小偷悄悄的跟在王老汉后面,其中一个小偷把驴脖子上的绳子套在一个小偷的脖子上。驴被小偷牵走了,王老汉牵着小偷回家了。这个小偷骗王老汉说:你买的驴是我变的。可是王老汉相信了这个小偷,竟然让小偷走了。

    第二天,王老汉又去集市上买驴,王老汉走在集市上突然发现昨天放的那头驴,他走向前对着驴耳朵大声喊:年轻人,这回可没有人救你了。

    这个故事真不可思议,王老汉不应该相信小偷的话,任何事情都有规律一性一,那人变驴,驴变人的。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认真考虑,看看是不是符合客观规律。

    买驴读后感(二)

    【买驴】讲了一位农夫买驴的故事。农夫想买驴,但他没有经验,于是他去找岳父请教,岳父建议他买个子大、长尾巴、长一腿的驴,回来路上又碰到了邻居,邻居说:你要买一毛一发亮、大眼睛、好脾气的驴。

    第二天,他到市场上去,发现买不到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的驴,然后一位老者建议按他自己的想法去买,他就请求卖主牵一头驴回家试用。到了岳父家,这头驴跟一头好吃懒做的驴呆在一起,他就认为这头驴也是头懒驴,就退还给了卖主。

    从这个故事中,我认识到做事情听取别人的建议虽然是好事,但不能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否则就会因为意见太多而无从下手。另外,不能仅仅从表面现象来判断事物的本质,很多时候,你看到的和你推测的并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只有经地过调查和实践你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6、 关于黔之驴的读后感

    《黔之驴》出自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三戒》想象丰富、大胆,在诙谐中带着智慧,幽默中不乏哲理。今天有空闲的时间,我又翻开了《三戒》,去品读《黔之驴》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黔之驴》这则寓言,讲的是一只驴被一个好事者带入贵州又放到山下最后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切都起源于好事者的想法。如果好事者没有这个奇怪的想法,驴的命运就不会有这么悲惨了。说不定,驴仍然过着虽然平淡但属于自己的生活。

    好事者突发奇想,把驴带入了贵州,却没有让驴去做它擅长的事情,这分明就是不识材、不会用材了!人家伯乐都可以发现驮车之马是可用之材,使驮车之马脱离大材小用的困境,而好事者却没有发现驴的长处,还觉得驴一无是处。这个道理,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道理上是一样的。

    我想,柳宗元先生是要通过好事者告诫统治者们不要不识才,而是要用人之长。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事情。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去做他擅长的事情,才是人尽其才。

    话又说回来,这好事者就是要将驴放到有老虎的山下,也应该事先将保护自己的技能传授给驴,使驴不会落入老虎的利爪,成为老虎的食物。不然的话,驴也不会因为“技穷”成为千古笑谈了。

  • 7、 读后感大全:驴的悲剧——读黔之驴有感

    这几天,我们学了一篇名叫《黔之驴》的文章。内容讲的是好事者将一头驴运入没有驴子的黔地,结果被虎吃掉的故事。讲完后,同学们都在讨论虎的机智勇敢和驴的愚蠢,我想的却是什么造成了驴的悲剧

    首先,是好事者用船把驴运入黔地,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然后就是虎惧驴、虎识驴、虎戏驴、虎吃驴。不难看出:起因是好事者!可人们又为什么要讽刺驴呢?

    有人说是因为驴没有自知之明,虽无真本领却还要虚张声势,引祸上门,自招灭亡。我在这里要说:为什么驴要虚张声势呢?是因为它要避免自己的死亡。换一句话说就是如果驴表现出软弱的样子,就会更快地死亡。驴是在争取时间,好让好事者回来救它,然而好事者再也没有回来,就好像人们抛弃无用之物一样

    再联想到生活中,驴的悲剧不正是一些人的真实写照吗?例如:某些没有真是才干的人因为拉关系做了有权有利的官,最后还不是被革职?真正凶手就是拉关系的人,这又好像是借刀杀人了!

    但愿生活中再也没有驴因好事者而灭亡了但愿

  • 8、 黔之驴读后感 (650字)

    《黔之驴》出自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三戒》想象丰富、大胆,在诙谐中带着智慧,幽默中不乏哲理。今天有空闲的时间,我又翻开了《三戒》,去品读《黔之驴》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黔之驴》这则寓言,讲的是一只驴被一个好事者带入贵州又放到山下最后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切都起源于好事者的想法。如果好事者没有这个奇怪的想法,驴的命运就不会有这么悲惨了。说不定,驴仍然过着虽然平淡但属于自己的生活。

    好事者突发奇想,把驴带入了贵州,却没有让驴去做它擅长的事情,这分明就是不识材、不会用材了!人家伯乐都可以发现驮车之马是可用之材,使驮车之马脱离大材小用的困境,而好事者却没有发现驴的长处,还觉得驴一无是处。这个道理,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道理上是一样的。

    我想,柳宗元先生是要通过好事者告诫统治者们不要不识才,而是要用人之长。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事情。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去做他擅长的事情,才是人尽其才。

    话又说回来,这好事者就是要将驴放到有老虎的山下,也应该事先将保护自己的技能传授给驴,使驴不会落入老虎的利爪,成为老虎的食物。不然的话,驴也不会因为技穷成为千古笑谈了。

    四年级:掌

  • 9、 黔之驴读后感 (500字)

    《黔之驴》出自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三戒》想象丰富、大胆,在诙谐中带着智慧,幽默中不乏哲理。今天有空闲的时间,我又翻开了《三戒》,去品读《黔之驴》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黔之驴》这则寓言,讲的是一只驴被一个好事者带入贵州又放到山下最后被老虎吃掉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一切都起源于好事者的想法。如果好事者没有这个奇怪的想法,驴的命运就不会有这么悲惨了。说不定,驴仍然过着虽然平淡但属于自己的生活。

    好事者突发奇想,把驴带入了贵州,却没有让驴去做它擅长的事情,这分明就是不识材、不会用材了!人家伯乐都可以发现驮车之马是可用之材,使驮车之马脱离大材小用的困境,而好事者却没有发现驴的长处,还觉得驴一无是处。这个道理,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道理上是一样的。

    我想,柳宗元先生是要通过好事者告诫统治者们不要不识才,而是要用人之长。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事情。只有让每一个人都去做他擅长的事情,才是人尽其才。

    话又说回来,这好事者就是要将驴放到有老虎的山下,也应该事先将保护自己的技能传授给驴,使驴不会落入老虎的利爪,成为老虎的食物。不然的话,驴也不会因为技穷成为千古笑谈了。

    五年级:柯南的克星

  • 10、 黔之驴读后感600字通用

    同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作品正是一部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写读后感能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您一定也在关注作品的读后感吧!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黔之驴读后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黔之驴读后感 篇1

    近读柳宗元《黔之驴》,我忽然悟到;千百年来,人们在“驴”身上加的那些骂名实在是诬蔑不实之辞。现在,大有为“驴”正名的必要。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请读《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驴的本能是拉磨的,但是无车可拉,无磨可推,当然不可用。既不可用,当然也就无显其能。

    “驴”到黔是其自觉自愿的吗?非也!柳前辈说得明白;“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显然,驴的悲剧是好事者造成的,但是人们却把所有的罪名加到了驴的身上。这实在是千古奇冤。黔驴枝穷的责任不在于驴,而在于好事者。山此,我又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才的遭遇,何谓人才?在自己的岗位上能尽显其能,并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便是人才。那么人才怎样才可以尽显其能呢?那就需要有人才的用武之地。大家都知道;人人有其长,人人也有其短。现在生活中也不缺乏这样的实例。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如果他不去中闰数学研究所,而是在北京某数学讲坛上度过这一生,恐怕他也难逃黔驴技穷的厄运!只有尽其用,方可显其能。也正因为如此,百年前的龚白珍才会向人们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黔之驴的悲剧,现实生话中的实例,难道也不能给我们一点点启发吗?

    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人才在哪里呢?人才就在我们身旁。只要我们能人尽其用,就可以人显其能,人成其才。但愿我们能人尽其用,不至于使类似“黔之驴”的悲剧在今天发生。

    黔之驴读后感 篇2

    在空闲的时候翻开了《文言文全解》,阅读了《黔之驴》。

    它是柳宗元在永州时期写的一组寓言《三戒》中的一则,作者在文中讽刺了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当我读到“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避林间窥之”,我本人十分认同它的做法.遇到自己不认识的事物,要善于利用自己那珍贵的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探个究竟,这也是一种学习.同时我们要避免一切的伤害,不要伤害到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

    当读到“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我想虎并没有被驴吓倒它那强烈的好奇心,继续勇敢得探讨,最终也会看到真

  • 2023-03-02

  • 2023-01-02

  • 2019-09-20

  • 2022-12-25

  • 2019-09-23

  • 2019-11-08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6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2-12-18

  • 2019-10-29

  • 2019-10-17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30

  • 2023-01-25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1-12

  • 2023-04-18

  • 2022-04-15

  • 2019-11-02

  • 2019-09-20

  • 2021-10-09

  • 2019-10-29

  • 2019-10-28

初中黔之驴读后感
初中黔之驴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大量优质的初中黔之驴读后感,2024初中黔之驴读后感,初中黔之驴读后感范文等,带您走进初中黔之驴读后感的海洋,让您品味这里的文章。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