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 > 地图 >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2024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相关栏目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热门栏目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推荐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

(共 6394 篇)

  • 1、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

    对于王安忆的这篇《本次列车终点》所描绘的时代我所没有经历过,那个繁华的城市上海我也从来没有去过,但“自古”就知道上海的繁荣昌盛,并且有这样的一个称谓“夜上海”。

    时间是定格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实行的城市青年下农村插队,就因为这个全中国有多少城市青年离开了繁华耀眼的城市,来到从未涉足的农村。

    当终于盼到调回城市的时候,一种种失落与空虚涌上心头,回到自己的家,却发现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放佛自己是一个局外人,这不是隔阂而是离去的时间冲淡了那种种牵绊,更要命的是回来之人意味着从前享受利益而今会被重新分配。这时的人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是的,人类我们很自私很虚伪,可是在那里面还是可以看到人性的温情。或许,这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幸福。

  • 2、 《本次列车终点》读书笔记300字

    对于王安忆的这篇《本次列车终点》所描绘的时代我所没有经历过,那个繁华的城市上海我也从来没有去过,但自古就知道上海的繁荣昌盛,并且有这样的一个称谓夜上海。

    时间是定格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实行的城市青年下农村插队,就因为这个全中国有多少城市青年离开了繁华耀眼的城市,来到从未涉足的农村。

    当终于盼到调回城市的时候,一种种失落与空虚涌上心头,回到自己的家,却发现没有了自己的位置,放佛自己是一个局外人,这不是隔阂而是离去的时间冲淡了那种种牵绊,更要命的是回来之人意味着从前享受利益而今会被重新分配。这时的人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是的,人类我们很自私很虚伪,可是在那里面还是可以看到人性的温情。或许,这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幸福。

  • 3、 生命列车读后感

    【篇一:生命列车读后感】

    我在读《生命列车》的时候,我就想:生命是父母所给予的,生命是我们最应珍惜的,生命是让人无法掌控的,最遥不可及的。

    其实,生命的列车是当我们在母腹中时,就已经悄悄地向我们开来的,我又想,生命犹如乘火车旅行,旅途中人们上上下下,不时有意外出现,有时给我们带来惊喜,有时给我们带来悲哀。在生命的列车中,我们不断地找到梦想、幻觉、挑战、等待和别离,但我们依然向前走。不管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多少的挫折,可是他却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完美、更加坚强。我原以为,我们的父母可以一直陪伴着我们,可是,却不是想象的那样,因为生命列车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的。也许我们只会把生命看作一种父母所给予的东西,可是,生命却是我们在一生中所寻求的生存价值、生存意义。它是我们最宝贵、最应珍惜的东西。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她呢?我想起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段话: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我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他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篇二:生命列车读后感】

    观看了罗主任推荐的视频短片《生命列车》后,思绪万千,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人生是一段旅程,幸福是一种体验。每个人来到人间就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旅程,就像进行一次遥远的旅行。就像一列火车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上不断前行,不能后退,一直奔向属于自己的人生终点。

    在每天的忙碌中,我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向前飞奔。很多的时候有一种无奈感,因为思考也是白思考。就像短片的名字一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一样,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飞驰,进行着自己的人生旅行,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孩子等身边的人就像乘坐我们这列客车的乘客,有的人陪伴我们走了很长一段路程,有的人只是短短的一段,但都会给我们留下或浅或深的记忆。我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或喜或悲的人生风景。我们也在这段旅行中不断拼搏来实现自己的一些梦想,同时也会留下很多的遗憾。这些都是旅程中的组成部分。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四十岁的时候,人要觉悟,要开始自己的第二段生命,让自己重生,让前四十年没有实现的和没来得及做到事情实现和开始做。当自己的生命列车抵达终点的时候,让自己的后悔和遗憾少一些。

    珍惜生命,珍爱身边的一切。

    【篇三:生

  • 4、 孤儿列车》读后感
    就在刚才,我合上书页,终于看完了这本《孤儿列车》。 我不是一个很爱写读后感的人,但看了这本书,我忍不住的想写下这篇文章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 说实话,这不是我第一次读这本书了,第一次应该是在高三复习的紧张时期,当时忙里偷闲,囫囵的在书摊上翻阅了一遍,虽未细看,但它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这个假期,我又把它细细的阅读了一遍。也正是这一次,我对它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和感悟。 这本书的叙事采用的是双线结构,第一条线是装扮古怪,走哥特路线的“刺猬少女”莫莉因为偷了图书馆里的一本《简爱》而不得不进行五十个小时的社区服务——帮助91岁的孤寡老太太收拾阁楼,并由此触发了第二条线,老太太薇薇安一生的回忆。爱尔兰女孩妮芙(幼年薇薇安)随父亲和母亲以及一众兄弟姐妹浩浩荡荡来到纽约,想要过上富足的生活。然而混乱而贫苦的生活一直没有转变,终至发生火灾,妮芙成为孤儿,被送上孤儿列车发配往中西部地区,沿途任人挑选领养,妮芙被一家服装店的女老板选中,改名为多萝西。女老板对多萝西很刻薄,让她一刻不停的干活,甚至没有送她去上学,最终公司出现经济危机,他们将多萝西送走。第二户人家生了很多孩子,男主人不工作过着靠打猎自给自足的生活,女主人则成天躺在床上无所事事,多萝西便在这恶心的环境里帮忙照顾孩子,日子艰苦但至少可以上学,最终,由于男主人的性骚扰和女主人的驱逐,多萝西被迫逃走。还好妮芙的老师把妮芙带回她自己租住的房子,并带她见了房东太太(房东太太不允许带孩子回来住),意料之外的是房东太太很喜欢妮芙这个孩子,房东太太还专门收拾出一间客房给妮芙住,当妮芙时隔多年终于睡在自己的房间,终于睡在柔软的床上时,她感觉仿佛睡在云上,随后她患上了肺炎,房东太太悉心照顾她多天直到她痊愈,那是她人生为数不多美好的几天。可是老师并没有能力抚养她,在她时时刻刻担心着会被再次送回一个绝望的家庭的时候,房东太太把她交给自己的朋友尼尔森一家抚养,为人善良的尼尔森夫妇让她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并给她起名薇薇安。终于有一天,她重逢了她的“德国仔”,在孤儿列车上他们承诺长大后会找到对方,然而不久后的战争又夺走了他的生命,此时薇薇安已有身孕,她将女儿一出生就送去孤儿院,并与死去的丈夫的战友结婚,过着阔绰而波澜不惊的生活,几年前丈夫去世,没有子女,孤身一人,直至与莫莉相遇。(概括能力有限,所以 内容梗概 非原创 由綺麗な嘔吐物和蹦迪狂人日记的
  • 5、 归途列车读后感

    【篇一:观《归途列车》有感】

    今晚在清华美院看了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片《归途列车》,感到每个镜头背后都下了不少功夫,带着诚意拍的,总体来说很可以。但有困惑,导演强调讲述农民工的故事,那么纪录片和故事片的界限在哪里呢?纪录片当然也是在讲故事,影片开始展示两代人的矛盾线索时,我就在心里担心后面会看到更为激烈的冲突,因为按照这个主题的逻辑以及故事片的逻辑,都应该有这样的冲突出现,当然这是真实的家庭悲剧,背后则是社会问题,看的人确实很冲动,但,看到父女发生口角和打斗时,仍然感到非常的不忍。那耳光一次次在公共空间里被播放,被怀着各种动机的观众所观看,这让人有点困绕。女孩突然转向镜头大叫不是想看真实的我么?这就是最真实的我!这一刻,被记录者猛然地把记录者从镜头后拖进叙事中了,这时不禁要问那个老套的问题:该怎么理解所谓的真实?

    镜头切入到一个家庭最私人的空间里:少女们睡前的谈心、夫妻睡前的对谈、一个家庭除夕夜的激烈冲突镜头如此深入到隐秘的个人不幸中时,是否真的捕捉到了在它到来之前本来的真实?

    影片的叙事技巧以及背景音乐的使用等等又让我反过来想,如果以故事片的方式来讲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效果?比如,《三峡好人》里的男主演是个真实的小人物,他的个人生活和机遇对这部影片产生一种很好的契合。再打个比方:《卖火柴的小女孩》当然是故事,但它同样具有震撼力,而如果我们要拍摄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纪录片,要怎么才能恰当地呈现真实?

    也就是说,这种通过真实人生剪裁出来的纪录片叙事和带有强烈纪录片风格的故事片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和故事片相比,纪录片有什么特别的功用、魅力,以及伦理。

    最后,还是推荐一下,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看看。特别里面记录到2008年春运,南方暴雪,广州站旅客滞留的场景太可怕了,调动军队维持秩序,那场面竟然有点像是暴动了,人们挤来挤去,还有一个大叔呵斥一名士兵不让他翻栏杆。这似乎是当时cctv上看不到的。

    【篇二:《归途列车》观后感】

    外媒曾将中国的春运称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徙。不明白中国究根结底是个化不开乡土情结的国家的人同样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人选择在这最繁忙的时节最拥挤的地点踏上这趟最艰难的路程,不过是来匆匆,却要奋不顾身。《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并不昭显解释这个宏大主题的野心,只是小心翼翼地在这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跟踪一个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间他们在这场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

  • 6、 《雪国列车》读后感

    《雪国列车》读后感

    这部片子不能当成科幻片来看,不能当作文艺片来看。这部片子颇有深度,但导演差强人意考虑到制片的时间是两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将原法国小说1001列车压缩成25级列车。

    一.列车就是生态链,优胜劣汰法则

    整个火车,不外乎就是生态链,金字塔链,竟然被称为诺亚方舟火车,相信是什么动物都保有一种。而且要有一对。当然因为考虑这人比较多,为了照顾一堆人,所以一些基本维持吃的要有。低层的没用者,自然是在底层。有用的,自然会在这个车箱找到属于你的位置。这里是不谈感情的。仅是维持生存。(一开始有一个拉琴的,他会这门手艺,所以他可以往前面车箱去)我是绝对赞同车长的话,所以不重复他说的。主角能够从最低的跑到最高的,车长当然让他当下一级的车长头,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成功迈过阶层,跑到最高级。所以,车长没有要杀他的意思。站在顶端者是孤独的,所以,车长也是一个人站在顶端。越往头级车箱,人也越少,也是这层用意。这每一级任何一级缺少了,就相当于食物链的瓦解。所以这个炸车箱的,你瓦解了这一条食物链,都不知道说你蠢还是说你白痴。所以说韩国人的性格嘛,冲动易坏事,虽然很聪明,但欠缺思考。

    有人说,不是最后有两个小孩子了?是呀,再加一只北极熊。导演拍到这里让你去思考。这冰天雪地,开了这么久,都是白白的,当然也只有北极熊能活着。两个小毛孩在北极圈的地方能活下去?我觉得就是一个大人要活下去都难。那个韩国爸爸不是说冰雪化了,虽然是在化中,但也只是化到北极圈的温度。这是需要时间考量的,北极熊是出来觅食的,估计会跑过来吃了它们。别以为北极熊长得这么天真可爱,影片看上去又小小只的,我想说一下,竟然放的是北极熊,当然优胜者是北极熊;如果放的是南极企鹅,我觉得小孩子的胜算还大一点。所以,优胜劣汰的味道是出来了。

    二.人性自以为是别人欠你的

    前提说要,这辆车是这位车长的。这条火车是车长自己做的。当他在做他的火车,别人还笑他。当他做成功了,他自然是他这辆车的主人。有门票的人上车。当然,估计这车长是看你有多少钱,上哪一节车箱。钱,是体验阶级,体验一个人能力的综合尺标。自然在这辆车上,你所在的位置也会不一样。当未来冰雪过后,这些人同样能以他的智慧创造属于现今的样子。因素列车长车票给予指定的位置。(你说列车长拿这么多钱干嘛?这火车钱根本用不到。他什么都有了。所以钱只能是评价车上的位置,你没有钱,你就想上头等车箱,现

  • 7、 旅程终点观后感

    《旅程终点》是一部于2017年播出的战争电影,影片主要由保罗贝坦尼和山姆克拉弗林等出演,网友们对准备的电影是如何评价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spring offensive,春季会战,中文又名皇帝会战,又名ludendorff offensive, 德语中又称为鲁登道夫攻势本次会战由德国元帅鲁登道夫(general erich ludendorff)指挥。

    此战役是由德国于1918年3月21日开始展开进攻位于西线的英军,战役目的是为了趁美国参战不久、还没有将优势兵力和财力应用在西线之前,德军在西线最后一搏,力图打破自1914年开始的阵地战的僵局(从1917四月加入战争开始,美国在本地进行大规模的军队整备和训练,同时陆陆续续的跨过大西洋向西欧战争运送兵力和军事物资);同时,由于俄国在当时正好退出一战(俄国革命),因此德军在东线有50个师的兵力得到解放,可以使用在西线战场上。

    在战事初期,德军的进攻成果非常大,例如在攻势的第一天即推进了255平方公里的领地(由于第一天的进攻成果十分巨大,当时的德皇)。

    突袭那里让人想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摇晃的镜头让人根本分不清发生了什么,呼吸声与配乐加剧了压迫感。生死一线,结束时才知道谁是活着的,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活下来。

    电影结尾用遍地尸体+牺牲数据无声控诉。无论来路,唯有死亡才是这段旅程的终点。

    接下来是但是部分。

    我一直在期待斯坦霍普老兵和罗利新兵的碰撞,很可惜没有惊喜。他们之间居然几乎只有几个眼神。而因为同伴的死sam和asa争吵的那场戏,表演上也并不如意。

    也当然会有人对这部说叙事无聊,重点不突出。导演只是通过刻画不同的行为来表现焦虑,有人发脾气,有人哭,有人混吃等死。表达情绪的片子一向在被理解上很危险。北影节上我后座的男生,中间走了一段神醒来问女朋友发生了什么时,我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作为asa的粉,真是忍不住心痛!

    他的不少电影总是差了那么一口气。这部也并没有让他绽放什么光芒,而且整体商业不足,能满足小众共鸣但作为二战片也没什么特别大的竞争优势,很可能要扑街(快来打我的脸!)

    但临死前那个眼神很好。应该会让一些人记住这个蓝眼睛男孩。我含泪写下。

    战场氛围刻画的不错,泥泞肮脏的战壕、士兵疲惫恐惧的面容、极差的伙食供应等可谓面面俱到;战争的残酷也揭露深刻,男主本是个天真、激情四射的学生,冲着心目中的英雄校友而主动上前线,结

  • 8、 《被拖着冲过终点》读后感作文
    在《迎奥运 促和谐》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是《被拖着冲过终点》,题目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时,我的小脑袋中产生了太多太多的疑问:为什么要人拖着冲过终点?为什么他自己不跑?为什么……  

    读了一遍文章后我才知道:原来1908年的第四届奥运会上,由于当时天气很热,整个伦敦都被热气笼罩着,像个大蒸笼。马拉松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跑起来十分吃力,但他们还争先恐后,奋力拼搏。跑在最前面的是彼得里,眼看快要到终点时,意外却发生了:由于天气闷热,体力消耗过大,突然摔倒了,此刻,众人的心一下子被提了起来。裁判员连忙跑上前去,把他扶了起来,彼得里站起来之后又继续跑了下去,可没跑几步又再一次摔倒了。跑在第二位的美国选手已经赶了上来。彼得里的努力眼看就要前功尽弃了,在场所有的人都着急万分。这时,一位工作人员搀扶着他冲过了终点。彼得里虽然没有得到金牌,却获得了比冠军更多的掌声。英国皇后被彼得里坚忍不拔的精神所感动,赠送经他一只金杯作为奖赏。  

    读了这一个故事,使我深受启发。如果要问我什么是奥林匹克的拼搏精神?我会回答:“彼得里就是最好的代表。”因为,彼得里的行为是对奥林匹克拼搏精神的最好注解。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也非常感动地说:“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正如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正如文中的彼得里一样,有一次数学竞赛,我很顺利地通过了前面几道题,可最后一题却让我犯难了,绞尽脑汁怎么也想不出来。这时,我脑海中浮现出彼得里的故事,我想我也没有理由放弃,应该像彼得里那样拼搏!后来,可想而知,我没有获得第一名,但我的心充满了骄傲,因为我懂得了什么是拼搏。回到家,妈妈知道了这件事还特意表扬了我一番说:“柳君,真棒!知道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比赛重在参与嘛!”  

    接下来,妈妈还为我朗读了一首诗:  

    《被拖着冲过终点》读后感  

    四(2)班  

    林柳君  

    在《迎奥运 促和谐》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是《被拖着冲过终点》,题目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时,我的小脑袋中产生了太多太多的疑问:为什么要人拖着冲过终点?为什么他自己不跑?为什么……  

    读了一遍文章后我才知道:原来1908年的第四届奥运会上,由于当时天气很热,整个伦敦都被热气笼罩着,像个大蒸笼。马拉松比赛开始了,运动员们跑起来十分吃力,但他们还争先恐后,奋力拼搏。跑在最前面的是彼得里,眼看快要

  • 9、 《列车专列》读后感600字

    贝蒂,我想对你说:“你的做法让我非常感动。你一天下来居然能救出十几只燕子,你还敢到积满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去寻找,这真让我惊讶无比,你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可你一点点儿也不在乎,万一冻坏了怎么办呀?!我替小燕子万分的感激你,谢谢你!”

    贝蒂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您们很善良,很有爱心,一听到广播后就飞快地穿上衣服跑出去,在寒风刺骨、冰天雪地的天气里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正是因为您们的善良、您们的爱心,您们的孩子贝蒂才会有这么伟大的举动!谢谢您们的爱心,谢谢您们培养出的好女儿,您们是最优秀的父母!谢谢您们!”

    政府机关,我也想对你说:“作为一个政府,你很辛苦也很忙碌,你要掌管着市民的生活情况。听说迁徙的燕子遇难,你能够及时下命令来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真是太难能可贵!这说明政府人员有一颗很善良的心,伟大的心,能把燕子的生命如同市民的生命一样去对待,同国家大事一样去对待!谢谢你!”

    我还想对所有帮助过燕子的市民说:“谢谢你们,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有爱心的人顶着风寒,冒着大雪来救助燕子,燕子才可以获救,谢谢你们!”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这些燕子既可怜又很幸福。可怜的燕子在瑞士境内遇到了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让它们的飞行遇到了很大的阻扰,饥寒交迫,频临死亡。幸福的燕子因为得到了许许多多的有爱心市民的帮助,尽快地摆脱了困境,列车将它们平安地送回到它们的目的地,让它们重新获得了生命,获得了自由。

    我非常喜欢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让人很感动,虽然是严寒,却让人感到一丝丝的温暖,特别是小女孩贝蒂,表现得那么勇敢和伟大。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每一个生命都应该被关注和尊重的,我们面对每一个生命都要充满爱心,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人与动物也要成为朋友友好相处,这样我们的家园才能够更和谐,更温暖,我们的世界才会变成爱的世界!我要向有爱心的贝蒂学习!

  • 10、 《孤儿列车》读后感600字

    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略微伤感的书—《孤儿列车》。作者是英国的克里斯蒂娜.贝克.克兰,由胡绯翻译成中文。《孤儿列车》讲诉了发生在1854年到1929年间,从美国出发的一辆列车上载满了上万名无家可归孩子,他们在列车行进的沿途任人挑选,未来命运如何全凭运气。九岁的爱尔兰小姑娘妮芙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在一场火灾中失去了所有的亲人,经过几番周折后妮芙来到了尼尔森一家,尼尔森将她改名为薇薇安,她终于又有了新的家人。如今薇薇安已经是91岁高龄,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她失去了太多,偶尔一次善心之举使薇薇安结识了另一个孤儿莫利,往事像潮水般向她涌来,通过帮助莫利,薇薇安找回了生命给出的答案。

    《孤儿列车》这本书非常好看,我觉得薇薇安的性格特别坚强,当自己的亲人因为火灾而丧命时,她并没有被伤心击倒,而是坚强的接受命运的安排,怀着希望踏上了孤儿列车,不向自己的命运低头。薇薇安也特别善良,在她91岁时认识了因为闯祸而需要进行社会服务惩罚的莫利,莫利也是一个孤儿,人们纷纷躲着她,觉得莫利是个“不良分子”。只有薇薇安帮助了她,给她社会服务工作将功补过。薇薇安也是个倔强的人,但她性格中的倔强是和她的人生经历分不开的。因为薇薇安从小就失去了亲人,她只有自己照顾自己,所以养成了她不依靠任何人,自己独立承担任何决定的行事风格,渐渐地薇薇安就变得有些倔强,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像,如果我是文中的薇薇安,我会怎么样做呢?我能像她一样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吗?我可能没有她那样的坚强有主见,我可能会报怨老天,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让我承受这么多的磨难。因为薇薇安的乐观坚强,她的一生也没有那么一直悲惨,她在莫利的帮助下找到了以前的小伙伴,知道了一直以为火灾中失去性命的妹妹并没有去世,妹妹也被一户人家收养,但可惜的是消息来得太迟,妹妹在83岁时去世,她们在今生没能再次见面。薇薇安失去的部份终究有了答案,正如这本书上所写的一句话:虽然不是所有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有别一种方式回来。它也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点点滴滴,不要辜负每一天的美好阳光。

    《孤儿列车》是一本非常温情的书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去阅读它。

  • 2022-02-0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8

  • 2019-09-23

  • 2022-03-22

  • 2022-02-10

  • 2023-06-08

  • 2023-02-04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3-01-16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3-04-17

  • 2019-10-28

  • 2019-11-0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23-02-02

  • 2021-08-30

  • 2019-11-11

  • 2021-08-30

  • 2019-10-24

  • 2021-07-31

  • 2023-02-04

  • 2019-10-28

  • 2021-04-18

  • 2021-04-22

  • 2023-01-19

  • 2019-09-20

  • 2019-11-04

  • 2021-04-20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8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2024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